卷二十二 第 1a 页
豫章黄先生文集第二十二
黄庭坚鲁直
墓志铭十三首
朝请大夫知吉州姚公墓志铭
朝请郎知吉州毕公墓志铭
朝议大夫致仕狄公墓志铭
朝奉郎致仕王君墓志铭
承议郎致仕张君墓志铭
朝请郎湖南转运判官吴君墓志铭
黄庭坚鲁直
墓志铭十三首
朝请大夫知吉州姚公墓志铭
朝请郎知吉州毕公墓志铭
朝议大夫致仕狄公墓志铭
朝奉郎致仕王君墓志铭
承议郎致仕张君墓志铭
朝请郎湖南转运判官吴君墓志铭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东上閤门使康州团练使知顺州陶
君墓志铭
西头供奉官潮州兵马监押尹君墓
志铭
左藏库使知宜州党君墓志铭
朝奉郎通判泾州韩君墓志铭
朝奉郎通判汾州刘君墓志铭
凤州团练推官乔君墓志铭
太子中允致仕陈君墓志铭
君墓志铭
西头供奉官潮州兵马监押尹君墓
志铭
左藏库使知宜州党君墓志铭
朝奉郎通判泾州韩君墓志铭
朝奉郎通判汾州刘君墓志铭
凤州团练推官乔君墓志铭
太子中允致仕陈君墓志铭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朝请大夫知吉州姚公墓志铭
元丰辛酉八月已未朝请大夫知吉州事姚公
以疾殁于州之正寝属吏豫章黄庭坚既哭公
于堂吊问诸孤退则论撰公之世出官次躬行
吏考遗诸孤使求立言之君子铭之其孤洸沆
曰实以某年月某甲子奉窀穸于钱塘之某原
举先夫人祔焉维先人之治行它人所不能言
铭先人宜莫如子不得辞遂铭之恭惟姚氏其
自出甚远其后乃占吴兴武康察及思廉父子
元丰辛酉八月已未朝请大夫知吉州事姚公
以疾殁于州之正寝属吏豫章黄庭坚既哭公
于堂吊问诸孤退则论撰公之世出官次躬行
吏考遗诸孤使求立言之君子铭之其孤洸沆
曰实以某年月某甲子奉窀穸于钱塘之某原
举先夫人祔焉维先人之治行它人所不能言
铭先人宜莫如子不得辞遂铭之恭惟姚氏其
自出甚远其后乃占吴兴武康察及思廉父子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以史显璹元崇皆武后时宰相而元崇汔相泰
陵名重天下姚氏遂为中州姓族与唐俱盛衰
有仕江南李氏以军伐补东布洲镇遏使者讳
瓒李氏纳图籍遂归田焉是为公之高大父东
布洲今通州之净海也故公为净海人曾大父
讳某大父讳某皆有潜德在田里及公起家仕
至中郎累赠先府君刑部侍郎公登庆历初进
士第由县尉至作州所至各有吏能官九迁为
职方郎中会新格以阶寄禄故今为列大夫尝
陵名重天下姚氏遂为中州姓族与唐俱盛衰
有仕江南李氏以军伐补东布洲镇遏使者讳
瓒李氏纳图籍遂归田焉是为公之高大父东
布洲今通州之净海也故公为净海人曾大父
讳某大父讳某皆有潜德在田里及公起家仕
至中郎累赠先府君刑部侍郎公登庆历初进
士第由县尉至作州所至各有吏能官九迁为
职方郎中会新格以阶寄禄故今为列大夫尝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以博士勾当广西经略使公事广东西新去兵
火所向疮痍者未起公招慰拊纳人就耕食使
者视成以书最知郁林州三岁未尝论决大辟
今天子即位遣子弟修土贡例当推恩公六子
皆未仕遂不遣子而遣其弟旁郡不能者多愧
之通判杭州州东挟漕河皆民田白龙泽岸善
决毁民成功公至则为捍水堤于今以有年其
为吉州盖以揉熟世故左右文法又其资长者
始至承前守留事讼诉盈庭逮报受书数吏不
火所向疮痍者未起公招慰拊纳人就耕食使
者视成以书最知郁林州三岁未尝论决大辟
今天子即位遣子弟修土贡例当推恩公六子
皆未仕遂不遣子而遣其弟旁郡不能者多愧
之通判杭州州东挟漕河皆民田白龙泽岸善
决毁民成功公至则为捍水堤于今以有年其
为吉州盖以揉熟世故左右文法又其资长者
始至承前守留事讼诉盈庭逮报受书数吏不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胜举舞文吏亦以尝公公色夷气平徐徐区别
皆尽人情而后境中日以无事出报谒宾客一府
皆惊公忠信孝友好学不倦下士如不及任职
直前不为后日计禄仕垂及四十年奉身菲薄
而弃诸孤之日衣才可以敛帑才可以具丧而
诸孤无以归其砥砺廉节不减古人公讳某字
某年六十有三夫人某氏有封邑于金华先公
七月卒六男子长则洸虔州司理参军滂蕲州
蕲春县尉汲涤沅浒五女子适某官应昭若某
皆尽人情而后境中日以无事出报谒宾客一府
皆惊公忠信孝友好学不倦下士如不及任职
直前不为后日计禄仕垂及四十年奉身菲薄
而弃诸孤之日衣才可以敛帑才可以具丧而
诸孤无以归其砥砺廉节不减古人公讳某字
某年六十有三夫人某氏有封邑于金华先公
七月卒六男子长则洸虔州司理参军滂蕲州
蕲春县尉汲涤沅浒五女子适某官应昭若某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官阮之武某官刘敏脩敏脩之配既没许以继
室归之而未行也铭曰
诸姚有声望自吴兴唐迁江南乃籍金陵有以
武功执戈海浦逮其曾孙耕食不去公举进士
兴于亩桑勤官下邑荐者交章从军桂岭别驾
海碣奉公恤民如我饥渴初不赫赫去思则多
及为庐陵下车以歌宜寿富贵而不克享勒于
铭诗封恨黄壤
朝请郎知吉州毕公墓志铭
室归之而未行也铭曰
诸姚有声望自吴兴唐迁江南乃籍金陵有以
武功执戈海浦逮其曾孙耕食不去公举进士
兴于亩桑勤官下邑荐者交章从军桂岭别驾
海碣奉公恤民如我饥渴初不赫赫去思则多
及为庐陵下车以歌宜寿富贵而不克享勒于
铭诗封恨黄壤
朝请郎知吉州毕公墓志铭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吉州太守毕公以元丰五年冬十一月已丑殁
于理所属县皆来吊哭越厥月己亥咸集乃稽
度初终图建不朽谓豫章黄庭坚曰我公好学
力行能仕立节安可无述其孤平仲伏哭且言
实将以某年月某甲子葬于浮光先光禄之兆
先夫人赵氏继室夫人滕氏皆祔焉则会有僚
询事考德勒之金石公讳某字某铭诗曰
嗟惟毕公弼周胙国厥兴来仍有万吉卜暨卓
至諴文献方毂中原之李托植南邦高王父玙
于理所属县皆来吊哭越厥月己亥咸集乃稽
度初终图建不朽谓豫章黄庭坚曰我公好学
力行能仕立节安可无述其孤平仲伏哭且言
实将以某年月某甲子葬于浮光先光禄之兆
先夫人赵氏继室夫人滕氏皆祔焉则会有僚
询事考德勒之金石公讳某字某铭诗曰
嗟惟毕公弼周胙国厥兴来仍有万吉卜暨卓
至諴文献方毂中原之李托植南邦高王父玙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始籍浮光有息济美执经躬耕王父中正赠官
中都先人讳京实光禄卿公举进士以亲受福
初载州县荐书一束丞佐袐书主簿国子牧民咸
平以奉常土佐调兵食五十七州输钱转粟使
者借筹考牧至远𧤏𧤏羊牛惠深与磁维二千
石熙宁甲寅河食我壁联桴委粟调护老弱降
兵筑室不请邻籴流者归野止有麰麦公厨告病
贷之私籯始其去归折劵不征持节关陇百城
竦竦湔拔廉秀劾遣赃冗都尉轻车尚书中郎
中都先人讳京实光禄卿公举进士以亲受福
初载州县荐书一束丞佐袐书主簿国子牧民咸
平以奉常土佐调兵食五十七州输钱转粟使
者借筹考牧至远𧤏𧤏羊牛惠深与磁维二千
石熙宁甲寅河食我壁联桴委粟调护老弱降
兵筑室不请邻籴流者归野止有麰麦公厨告病
贷之私籯始其去归折劵不征持节关陇百城
竦竦湔拔廉秀劾遣赃冗都尉轻车尚书中郎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肃肃雍雍象服左鱼朝奉朝请实维新书吉在
江西素号难附公父母之苦语教诃曾是健讼
化为舞歌公生戊戌岁复元首我民无禄公疾
卧牖上章请老王命休之拖绅拜赐屏药治归
哭者陨涕孰能使之其配赵女椒不盈升来继
妇职汝阴之滕其宜家人厥年不登有婉淑女
采自葑菲壸仪柔嘉维妾李氏能力大故哀恤
应礼公子三男惠连有萎平仲和仲季未胜衣
盖七女子伯嫁而死四归以时三处未字长倩
江西素号难附公父母之苦语教诃曾是健讼
化为舞歌公生戊戌岁复元首我民无禄公疾
卧牖上章请老王命休之拖绅拜赐屏药治归
哭者陨涕孰能使之其配赵女椒不盈升来继
妇职汝阴之滕其宜家人厥年不登有婉淑女
采自葑菲壸仪柔嘉维妾李氏能力大故哀恤
应礼公子三男惠连有萎平仲和仲季未胜衣
盖七女子伯嫁而死四归以时三处未字长倩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孙鼛淮海维扬大梁开封罗遹魏相济阴曹南
任氏元常蔼蔼诸婿宦学誉处人亦多公择士
归女公姿忠纯言可信期秋阳皦皦表襮不施
力学好问胸次积藏有来咨求倾写河江稗言
所收齐谐所记炙毂流膏坐客亹亹奉已纯约
与人务惇锦衣被频不有其文世家多财而不
安富惟避分赀以殖季父孩养羸露爰及昏娶
吏事儒雅孔惠且明不张声势隐哀索情高明
显融万钟应有慈祥弟友讫不中寿非此其身
任氏元常蔼蔼诸婿宦学誉处人亦多公择士
归女公姿忠纯言可信期秋阳皦皦表襮不施
力学好问胸次积藏有来咨求倾写河江稗言
所收齐谐所记炙毂流膏坐客亹亹奉已纯约
与人务惇锦衣被频不有其文世家多财而不
安富惟避分赀以殖季父孩养羸露爰及昏娶
吏事儒雅孔惠且明不张声势隐哀索情高明
显融万钟应有慈祥弟友讫不中寿非此其身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或昌厥后浮光之麓楸柏既林镵诗立宅亶古
来今
朝议大夫致仕狄公墓志铭
公讳遵礼字子安唐大臣梁公之苗裔避五代
乱始去太原稍占籍湘潭间公之季年乃以孥
家食于荆南而坟墓实在阳翟祖希颜徐州录
事参军赠兵部尚书父棐枢密直学士工部侍
郎亦赠工部尚书公之伯氏遵度字元规名士
也故公之学问渊源近前辈有所闻则行之少
来今
朝议大夫致仕狄公墓志铭
公讳遵礼字子安唐大臣梁公之苗裔避五代
乱始去太原稍占籍湘潭间公之季年乃以孥
家食于荆南而坟墓实在阳翟祖希颜徐州录
事参军赠兵部尚书父棐枢密直学士工部侍
郎亦赠工部尚书公之伯氏遵度字元规名士
也故公之学问渊源近前辈有所闻则行之少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以父任试秘书省校书郎三迁为大理评事知
湖州安吉县明州鄞县稍有能声以大理寺丞
通判成德军通判蜀州赐绯衣银鱼又通判江
宁府知兴化军发运使改盐法荐公知涟水军
废军为县改知沂州未上选管勾牛羊司罢知
淮阳军避高遵裕改通州于是七迁为尚书驾
部郎中赐紫衣金鱼改朝议大夫管勾崇禧观
以本官致仕以子明远任右朝请大夫进左朝
议大夫致仕六年乃卒享年七十有六实元祐
湖州安吉县明州鄞县稍有能声以大理寺丞
通判成德军通判蜀州赐绯衣银鱼又通判江
宁府知兴化军发运使改盐法荐公知涟水军
废军为县改知沂州未上选管勾牛羊司罢知
淮阳军避高遵裕改通州于是七迁为尚书驾
部郎中赐紫衣金鱼改朝议大夫管勾崇禧观
以本官致仕以子明远任右朝请大夫进左朝
议大夫致仕六年乃卒享年七十有六实元祐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九年正月也勋上柱国爵西城县开国男食邑
七百户夫人寿安县君邹氏七子长则明远次
明复前河南府左军巡判官次明权蚤卒次明
通郊社斋郎次明忠假承务郎次明述明昭三
女子嫁通直郎吴克礼兰溪尉沈道宣德郎沈
逊在安吉时马寻守湖州少公恐不任事安吉
大姓俞氏所为多不法前后令不敢击俞氏私
酿酒椎牛会客公捕得劾治寻大惊曰乃能如
我少时在鄞县县中号无讼乃筑亭观延闽人
七百户夫人寿安县君邹氏七子长则明远次
明复前河南府左军巡判官次明权蚤卒次明
通郊社斋郎次明忠假承务郎次明述明昭三
女子嫁通直郎吴克礼兰溪尉沈道宣德郎沈
逊在安吉时马寻守湖州少公恐不任事安吉
大姓俞氏所为多不法前后令不敢击俞氏私
酿酒椎牛会客公捕得劾治寻大惊曰乃能如
我少时在鄞县县中号无讼乃筑亭观延闽人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章望之表民与讲学士子颇归之表民集中有
与狄子论事则公也在兴化时邑中仕家十八
九宾礼秀孝摧折强宗兴温泉荻芦之陂溉南
北西洋民食其功去而祠享之其为通州飓风
坏民庐舍老幼夷处劳来劝戒不以遗后人公
天资敦厚不道人短长仕官且然其所知虽大
利害以与人不知资已待僚属尽敬见其一长
保荐不以疑似小过轻绝之元规早世嫂刘夫
人少寡守二女公事㛐抚孤子不愧古人退居
与狄子论事则公也在兴化时邑中仕家十八
九宾礼秀孝摧折强宗兴温泉荻芦之陂溉南
北西洋民食其功去而祠享之其为通州飓风
坏民庐舍老幼夷处劳来劝戒不以遗后人公
天资敦厚不道人短长仕官且然其所知虽大
利害以与人不知资已待僚属尽敬见其一长
保荐不以疑似小过轻绝之元规早世嫂刘夫
人少寡守二女公事㛐抚孤子不愧古人退居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与父老款曲未尝入谒府县讫于牖下言笑而
终不以疾痛呜呼可以无愧矣明远将以绍圣
攺元之明年元月奉公之柩合葬于阳翟之张
洞寿安县君之墓则来乞铭于豫章黄庭坚昔
余舅氏户部尚书李公择元规婿也数为余道
子安之为人今子安后殁不得公择铭其墓铭
非余其谁铭曰
良吏循循父母小民事不赫赫故走于尘天下
长者为人不疚商财计功则在人后呜呼狄公
终不以疾痛呜呼可以无愧矣明远将以绍圣
攺元之明年元月奉公之柩合葬于阳翟之张
洞寿安县君之墓则来乞铭于豫章黄庭坚昔
余舅氏户部尚书李公择元规婿也数为余道
子安之为人今子安后殁不得公择铭其墓铭
非余其谁铭曰
良吏循循父母小民事不赫赫故走于尘天下
长者为人不疚商财计功则在人后呜呼狄公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睦家甚雍政问得民不问其逢康宁寿考德则
自好不富其橐以仁为宝膴膴韩城其望具茨
公宫其中诏以铭诗
朝奉郎致仕王君墓志铭
君讳默𤏡道人字复之曾大父邻大父祚皆隐
约田间父晏始命君弃耒为诸生及君仕于朝
累赠至朝散大夫君幻小执养事师趋庭问膳
自有度量识者以为此儿当立王氏门户果登
治平四年进士第授什邡县主簿县与绵竹县
自好不富其橐以仁为宝膴膴韩城其望具茨
公宫其中诏以铭诗
朝奉郎致仕王君墓志铭
君讳默𤏡道人字复之曾大父邻大父祚皆隐
约田间父晏始命君弃耒为诸生及君仕于朝
累赠至朝散大夫君幻小执养事师趋庭问膳
自有度量识者以为此儿当立王氏门户果登
治平四年进士第授什邡县主簿县与绵竹县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俱调夫筑洛口堰其工十万邻邑忧不办君酌
民言而赋功省公钱爱民力不阅月而成迁通
泉令通泉岁饥甚君不待报而发廪久不雨至
是而雨县有千顷渠堙废不知其始其旁租户
积岁不能入赋君因其民愿决其源二十里注
之江岁以大熟民画像祠之熙宁中中书户房
检正官熊本察访陜夔路青苗免役法任君定
夺两路役法及州县应废者以君为能使者交
章荐之改秘书省著作佐郎本荐君可任提举
民言而赋功省公钱爱民力不阅月而成迁通
泉令通泉岁饥甚君不待报而发廪久不雨至
是而雨县有千顷渠堙废不知其始其旁租户
积岁不能入赋君因其民愿决其源二十里注
之江岁以大熟民画像祠之熙宁中中书户房
检正官熊本察访陜夔路青苗免役法任君定
夺两路役法及州县应废者以君为能使者交
章荐之改秘书省著作佐郎本荐君可任提举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常平诏引上殿会耳聩不能奉诏乞得监味江
镇茶埸以忧去服除转运使苗时中馈军兴奏
君管勾文字讨乞弟师还以瘴疠不能随师者
万人且弃死夷地矣君请以运粮虚舟载之分
责使臣将护医粥以卒之存亡为殿最所全活
者十七八以军功吏考遂改承议郎泛恩迁朝
奉郎既而叹曰吾闻人言愦愦也终不可以立
于朝于是请老而归年始四十有八遂放浪江
淮山水间归而治大宅开花圃筑台榭与父老
镇茶埸以忧去服除转运使苗时中馈军兴奏
君管勾文字讨乞弟师还以瘴疠不能随师者
万人且弃死夷地矣君请以运粮虚舟载之分
责使臣将护医粥以卒之存亡为殿最所全活
者十七八以军功吏考遂改承议郎泛恩迁朝
奉郎既而叹曰吾闻人言愦愦也终不可以立
于朝于是请老而归年始四十有八遂放浪江
淮山水间归而治大宅开花圃筑台榭与父老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歌舞之如是十年乃终享年六十初室陈氏生
二男四女而卒追封金华县君继室张氏亦蚤
卒追封华阳县君男曰洪以任为太庙斋郎大
邑县主簿曰源举进士女嫁进士廖亶陈处义
程遵道其季居室洪卜以元符二年十一月葬
君于西岸之白水近朝散君之兆而来乞铭复
之于庭坚同年进士也雅闻复之为𤏡道之乡
先生人所爱敬近乎古所谓殁而可祭于社者
故叙而铭之复之少时贫甚富室子弟会于州
二男四女而卒追封金华县君继室张氏亦蚤
卒追封华阳县君男曰洪以任为太庙斋郎大
邑县主簿曰源举进士女嫁进士廖亶陈处义
程遵道其季居室洪卜以元符二年十一月葬
君于西岸之白水近朝散君之兆而来乞铭复
之于庭坚同年进士也雅闻复之为𤏡道之乡
先生人所爱敬近乎古所谓殁而可祭于社者
故叙而铭之复之少时贫甚富室子弟会于州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学召一儒生讲春秋君造讲席而儒生挥之君
以怒去归杜门读春秋一月乃从儒生质所疑
儒生噤不能荅君因为诸生讲之皆得闻所未
闻其从仕未尝营私先国先民凡吏事它人所
难办君常优为之诸公要人闻君才多欲推之
于要津君曰岂不欲往无如病何其以人才为
己任者未尝不叹也君于文无所不工睥睨立
成或不加点而文理粲然可观坐客有豪俊者
欲以多穷之君下笔如流水坐人皆惊其于事
以怒去归杜门读春秋一月乃从儒生质所疑
儒生噤不能荅君因为诸生讲之皆得闻所未
闻其从仕未尝营私先国先民凡吏事它人所
难办君常优为之诸公要人闻君才多欲推之
于要津君曰岂不欲往无如病何其以人才为
己任者未尝不叹也君于文无所不工睥睨立
成或不加点而文理粲然可观坐客有豪俊者
欲以多穷之君下笔如流水坐人皆惊其于事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亲居丧尽欢尽哀于兄弟朋友誉其贤者以劝
不肖于四方游士为之依归生馆之死葬之于
其党之孤焭衣食之教养之使男有室女有家
于乡邻恤其有无而救其恶至其无赖者众会
唾辱之里人畏之甚于刑罚性狷介不能容人
之非州县有过举辄上书论之昔孔子为叔向
流涕曰古之遗直也君尚似之其铭曰
复之其颀而嶷而岐桃李有实其下成蹊羔豚
之割我有馀刃善刀藏之施于有政兰台石室
不肖于四方游士为之依归生馆之死葬之于
其党之孤焭衣食之教养之使男有室女有家
于乡邻恤其有无而救其恶至其无赖者众会
唾辱之里人畏之甚于刑罚性狷介不能容人
之非州县有过举辄上书论之昔孔子为叔向
流涕曰古之遗直也君尚似之其铭曰
复之其颀而嶷而岐桃李有实其下成蹊羔豚
之割我有馀刃善刀藏之施于有政兰台石室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如君者几以病去禄不濡其尾可祭于乡知德
者鲜我文昭之尚以行远
承议郎致仕张君墓志铭
君讳渭字象之实清河张氏有以工部侍郎致
仕赠司徒讳去华者始居洛阳盖君之曾大父
也光禄少卿致仕赠兵部侍郎讳师锡者君之
大父也尚书职方员外郎致仕赠中大夫讳景
伯者君之考也君天资孝友敏于吏能其家居
不问有无乐以市义虽废疾不年而为子为吏
者鲜我文昭之尚以行远
承议郎致仕张君墓志铭
君讳渭字象之实清河张氏有以工部侍郎致
仕赠司徒讳去华者始居洛阳盖君之曾大父
也光禄少卿致仕赠兵部侍郎讳师锡者君之
大父也尚书职方员外郎致仕赠中大夫讳景
伯者君之考也君天资孝友敏于吏能其家居
不问有无乐以市义虽废疾不年而为子为吏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皆可纪中大夫公老在家性刚严少可君年最
少事之尽其欢初仕为蒲阴主簿吏不能弄以
事去为临颍主簿以废监牧有劳迁泾州观察
推官军兴佐使者粮饷办荐者交章攺宣德郎
知飞乌县值元祐初改复差役君悉取故役书
治其凡而委其僚阴察其财力戒吏具户版等
色而虚其名姓期日会民于廷曰某服某役某
服某役一邑吏皆惊民𥈭相视而定飞乌于梓
潼为山邑不当孔道而公帑市绢居一州之半
少事之尽其欢初仕为蒲阴主簿吏不能弄以
事去为临颍主簿以废监牧有劳迁泾州观察
推官军兴佐使者粮饷办荐者交章攺宣德郎
知飞乌县值元祐初改复差役君悉取故役书
治其凡而委其僚阴察其财力戒吏具户版等
色而虚其名姓期日会民于廷曰某服某役某
服某役一邑吏皆惊民𥈭相视而定飞乌于梓
潼为山邑不当孔道而公帑市绢居一州之半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君尽得它邑之财力请均岁市之籍力争之乃
见听是岁减三之二去而民烝尝之以疾监西
京粮料院疾益侵以承议郎致仕而卒得年五
十有四娶李氏尚书驾部员外郎育之女先君
卒十有二年追封昭德县君子曰羽孙曰鼒二
女子长归进士及第苏大寿而卒次归进士朱
佾君卒后某年当绍圣五年某月某甲子奉君
之丧葬洛阳兵部公之墓次时公之弟汲状君
之行事来请铭铭曰
见听是岁减三之二去而民烝尝之以疾监西
京粮料院疾益侵以承议郎致仕而卒得年五
十有四娶李氏尚书驾部员外郎育之女先君
卒十有二年追封昭德县君子曰羽孙曰鼒二
女子长归进士及第苏大寿而卒次归进士朱
佾君卒后某年当绍圣五年某月某甲子奉君
之丧葬洛阳兵部公之墓次时公之弟汲状君
之行事来请铭铭曰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张起清河以文震惊衣冠济济吏有能声正国
兄弟于将发硎断蛟剸犀扬于帝庭君有家法
其銶其斧小试则然而命不偶我铭其坎以怨
坎壈
朝请郎湖南转运判官吴君墓志铭
公讳革字孚道魏夏津人大父讳用之滁州全
椒令遂为全椒人父讳頔婺州永康尉尝有阴
德永康纪之殁殿中丞以公伯仲赠太中大夫
公举进士为襄州司户参军以忧去调真州杨
兄弟于将发硎断蛟剸犀扬于帝庭君有家法
其銶其斧小试则然而命不偶我铭其坎以怨
坎壈
朝请郎湖南转运判官吴君墓志铭
公讳革字孚道魏夏津人大父讳用之滁州全
椒令遂为全椒人父讳頔婺州永康尉尝有阴
德永康纪之殁殿中丞以公伯仲赠太中大夫
公举进士为襄州司户参军以忧去调真州杨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子主簿迁池州贵池令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
广德军建平县通判韶州就移知南雄州课为
广东第一擢知吉州课又为江西第一除江西
转运判官徙湖南居数月寝疾殁于官享年五
十有三元祐三年四月某甲子也公由少年书
生治经术为州县吏遇事力行所闻天性精于
吏职其所至必令行禁止贵池民兄弟相与讼
田为垂涕说同生当相尽以恩义意兄弟皆感
涕去方使者行新令给青苗钱公不格诏令而
广德军建平县通判韶州就移知南雄州课为
广东第一擢知吉州课又为江西第一除江西
转运判官徙湖南居数月寝疾殁于官享年五
十有三元祐三年四月某甲子也公由少年书
生治经术为州县吏遇事力行所闻天性精于
吏职其所至必令行禁止贵池民兄弟相与讼
田为垂涕说同生当相尽以恩义意兄弟皆感
涕去方使者行新令给青苗钱公不格诏令而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实子可贷之民使者桉常平钱不尽予民取文
书视之皆如令在建平当熙宁甲寅乙卯岁饥
馑公举力政劝发廪所全活以万计南雄州有
吏胥鬻狱把将长短不可治闻公严能乃匿去
为外台吏公下车尽得其奸状捕取伏法郡内
肃清北人官死岭南者调护其孤[婺-矛+牙]为之道地
使得食得归其事米盐人不厌其细也吉州自
蹇周辅增盐课二百万民已失生理而魏纶上
诸县增课九十五万公至则告诸令后所增盐
书视之皆如令在建平当熙宁甲寅乙卯岁饥
馑公举力政劝发廪所全活以万计南雄州有
吏胥鬻狱把将长短不可治闻公严能乃匿去
为外台吏公下车尽得其奸状捕取伏法郡内
肃清北人官死岭南者调护其孤[婺-矛+牙]为之道地
使得食得归其事米盐人不厌其细也吉州自
蹇周辅增盐课二百万民已失生理而魏纶上
诸县增课九十五万公至则告诸令后所增盐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勿以为课为郡奖善士劝不能去其甚污德意
茂美御奸黠吏有辔策能左右之故元祐初御
史桉察南方上公为爱民吏近臣交荐才任监
司朝廷当用之而公捐馆舍矣公娶独行沈君
士龙之女封安仁县君子男朋早卒羽秀州军
事推官并幵兹同时中进士弟珏亦有蓺文女
许嫁进士江与京诸孤序列公之世家能事来
乞铭曰将以某年月某甲子葬公于全椒之原
又再使来速铭公之兄蔚深道与余同年进士
茂美御奸黠吏有辔策能左右之故元祐初御
史桉察南方上公为爱民吏近臣交荐才任监
司朝廷当用之而公捐馆舍矣公娶独行沈君
士龙之女封安仁县君子男朋早卒羽秀州军
事推官并幵兹同时中进士弟珏亦有蓺文女
许嫁进士江与京诸孤序列公之世家能事来
乞铭曰将以某年月某甲子葬公于全椒之原
又再使来速铭公之兄蔚深道与余同年进士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予又于羽有雅故故叙而铭之铭曰呜呼孚道
维出崭崭少吏于政有亲有严食之衣之睦其
不咸治大如小察民肥瘠我牧不烦其羊戢戢
公居是邦民畏失之迨其去归思而述之方行
万里天实蹶之有蕴下泉孰能抉之羽并幵兹
常棣偕止而珏暮子鄂不韡韡我视其兴则公
受祉
东上閤门使康州团练使知顺州
陶君墓志铭
维出崭崭少吏于政有亲有严食之衣之睦其
不咸治大如小察民肥瘠我牧不烦其羊戢戢
公居是邦民畏失之迨其去归思而述之方行
万里天实蹶之有蕴下泉孰能抉之羽并幵兹
常棣偕止而珏暮子鄂不韡韡我视其兴则公
受祉
东上閤门使康州团练使知顺州
陶君墓志铭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府君讳弼字商翁陶氏盖柴桑诸陶有讳矩者
避地将家占零陵之祁阳矩生蠲蠲生钧赠殿
中丞殿中生岳仕至职方员外郎赠刑部侍郎
是为君考府君少孤志行磊落权奇左诗书右
孙吴同学生叹伏之以为一日千里困穷无地
自致乃聚晚学子弟讲授六经以奉母夫人长
沙太君甘旨庆历中莫徭诸唐据湖南山溪钞
掠郡县提点刑狱杨畋召君俱行颇用其策谋
君亦分军薄崄得挑油平太平峒于畋军中功
避地将家占零陵之祁阳矩生蠲蠲生钧赠殿
中丞殿中生岳仕至职方员外郎赠刑部侍郎
是为君考府君少孤志行磊落权奇左诗书右
孙吴同学生叹伏之以为一日千里困穷无地
自致乃聚晚学子弟讲授六经以奉母夫人长
沙太君甘旨庆历中莫徭诸唐据湖南山溪钞
掠郡县提点刑狱杨畋召君俱行颇用其策谋
君亦分军薄崄得挑油平太平峒于畋军中功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第二以进士调授桂州阳朔县主簿侬智高蹈
藉二广畋以书召君掌机宜乘驲至曲江畋檄
君下英州议救广府贼已走连贺蒋偕一军没
馀众溃入山林贼声势张甚君以便宜颇取败
军白旗大书曰招安蒋团练下败兵使十数辈
持徇村落收得散卒则回路趋贺州就粮州将
持法拒君君晓以大义乃听活千馀人送幕府
会畋罢去不为功然畋在朝廷每为人言湖南
军中独得陶弼一人耳君久次乃为阳朔令以
藉二广畋以书召君掌机宜乘驲至曲江畋檄
君下英州议救广府贼已走连贺蒋偕一军没
馀众溃入山林贼声势张甚君以便宜颇取败
军白旗大书曰招安蒋团练下败兵使十数辈
持徇村落收得散卒则回路趋贺州就粮州将
持法拒君君晓以大义乃听活千馀人送幕府
会畋罢去不为功然畋在朝廷每为人言湖南
军中独得陶弼一人耳君久次乃为阳朔令以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吏考除大理寺丞监潭州粮料院广南西路提
点刑狱李师中论荐其能擢知宾州诏换崇仪
副使知容州以六宅副使知钦州数以母老乞
归极恳恻不听既丁内艰徒行奉丧归葬祁阳夺哀
以崇仪使知邕州招纳训利等六州蛮及广源内附
侬智高千馀众皆就耕食君亦再满任乃得请知
鼎州诏使按治辰州南江诸溪蛮宣抚使举君知
辰州又奏君不上吏课者二十年迁皇城使措置北
江用反间使彭师晏自攻伐归其地县官王师
点刑狱李师中论荐其能擢知宾州诏换崇仪
副使知容州以六宅副使知钦州数以母老乞
归极恳恻不听既丁内艰徒行奉丧归葬祁阳夺哀
以崇仪使知邕州招纳训利等六州蛮及广源内附
侬智高千馀众皆就耕食君亦再满任乃得请知
鼎州诏使按治辰州南江诸溪蛮宣抚使举君知
辰州又奏君不上吏课者二十年迁皇城使措置北
江用反间使彭师晏自攻伐归其地县官王师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问罪安南以知邕州又用宣抚使辟知顺州四
迁为东上閤门使康州团练使年六十有四终
于顺州之官舍娶丁氏钱塘县君生子通冠而
死以兄之孙同为通后授郊社斋郎六女长嫁
宁乡尉严介而卒其五居室君不治细故独以
文章自喜尤号为能诗年三十起从军心通悟
达兵家机会能得士死力智度闳深调护不虞
不见圭角遇仓卒大军常倚以为重作郡县顺
民立条教当其艰勤与吏士同甘苦不以远朝
迁为东上閤门使康州团练使年六十有四终
于顺州之官舍娶丁氏钱塘县君生子通冠而
死以兄之孙同为通后授郊社斋郎六女长嫁
宁乡尉严介而卒其五居室君不治细故独以
文章自喜尤号为能诗年三十起从军心通悟
达兵家机会能得士死力智度闳深调护不虞
不见圭角遇仓卒大军常倚以为重作郡县顺
民立条教当其艰勤与吏士同甘苦不以远朝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廷故不尽心力所临数州夷夏斩斩以约信为
威尝请郴桂州灵渠通漕湘江军兴转粟可十
倍使者不能听李师中在广西乃用之于今为
功广源酋长刘纪数请和市太平寨规觇国欲
生事徼功者吹嘘助之君伐其谋后数年和市
议下刘彝沈起之事是矣顺州草创存亡不可
知受命即上道折箠指撝溪洞晏然在军中三
十年夷险一槩使者多朝廷大吏察治状无以
易君故求去辄进官重任使遂老于桂林表里
威尝请郴桂州灵渠通漕湘江军兴转粟可十
倍使者不能听李师中在广西乃用之于今为
功广源酋长刘纪数请和市太平寨规觇国欲
生事徼功者吹嘘助之君伐其谋后数年和市
议下刘彝沈起之事是矣顺州草创存亡不可
知受命即上道折箠指撝溪洞晏然在军中三
十年夷险一槩使者多朝廷大吏察治状无以
易君故求去辄进官重任使遂老于桂林表里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事母孝谨白首尽其驩平生诗文书奏十有八
卷读其书知非录录者元丰三年十月丙子葬
零陵之金釜山下铭曰
武夫面墙文吏疚武维此康州俎豆军旅乌合
其兵忠信成城教子弟战卫其父兄乘艰行权
处女脱兔及其既平左规右矩虎媚养己时其
饱饥康州用士可赴深溪子推茕嫠姑息夷獠
我一以律不残不傲药不皲手漂絮终身或千
户封奇偶匪人梓庆为鐻不怀庆赏康州抚师
卷读其书知非录录者元丰三年十月丙子葬
零陵之金釜山下铭曰
武夫面墙文吏疚武维此康州俎豆军旅乌合
其兵忠信成城教子弟战卫其父兄乘艰行权
处女脱兔及其既平左规右矩虎媚养己时其
饱饥康州用士可赴深溪子推茕嫠姑息夷獠
我一以律不残不傲药不皲手漂絮终身或千
户封奇偶匪人梓庆为鐻不怀庆赏康州抚师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尚以义往大能小施夸者技痒我安养命民得
休养边陲之守不必椎锋我铭康州式劝士功
西头供奉官潮州兵马监押尹君
墓志铭
君讳某字某尹氏邺郡人宋有天下尹氏以武
功显廷勋起佐命终滁州剌史赠太子太师生
女辅佐熙陵是为淑德皇后两男子崇珂累功
至保信军节度使赠侍中崇圭歙州剌史歙州
生昭寿任閤门祗候閤门生元舆元舆耿介有
休养边陲之守不必椎锋我铭康州式劝士功
西头供奉官潮州兵马监押尹君
墓志铭
君讳某字某尹氏邺郡人宋有天下尹氏以武
功显廷勋起佐命终滁州剌史赠太子太师生
女辅佐熙陵是为淑德皇后两男子崇珂累功
至保信军节度使赠侍中崇圭歙州剌史歙州
生昭寿任閤门祗候閤门生元舆元舆耿介有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祖风独不乐为吏肆志江湖间而殁于姑苏初
为姑苏人君姑苏之子也以恩补三班借职累
迁至西头供奉官终于潮州兵马监押得年六
十有五娶钱氏先君卒二年三子公庠举进士
有声先君卒五月公亶实承其祭其季未名两
女嫁进士薛彦辅右班殿直张克已孙男女四
人君有知数敏于事几历官七州苟可以益公
家便民尽心力不爱一毫其在潮州趋吏功尚
不衰君殁后太守按行城垒府库无毛甲事不
为姑苏人君姑苏之子也以恩补三班借职累
迁至西头供奉官终于潮州兵马监押得年六
十有五娶钱氏先君卒二年三子公庠举进士
有声先君卒五月公亶实承其祭其季未名两
女嫁进士薛彦辅右班殿直张克已孙男女四
人君有知数敏于事几历官七州苟可以益公
家便民尽心力不爱一毫其在潮州趋吏功尚
不衰君殁后太守按行城垒府库无毛甲事不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经君规画叹其才为挥涕晚仕岭南英循潮三
州士大夫落南方者君以礼意接其人物而推
衣食以字其孤未尝问箧笥凡今出从车骑蕴
藉而归家与妻子商出入会计毛发者君所笑
也君仲氏宗奭能官而孝友拊君之孤归女教
男甚有恩意举君夫妇及公庠之丧以某年某
月某甲子序葬于长洲虎丘之原谓其交游豫
章黄庭坚曰宗奭之伯氏父子淑善而不遂以
客死乞君文使我传不朽遂为志而继以铭诗曰
州士大夫落南方者君以礼意接其人物而推
衣食以字其孤未尝问箧笥凡今出从车骑蕴
藉而归家与妻子商出入会计毛发者君所笑
也君仲氏宗奭能官而孝友拊君之孤归女教
男甚有恩意举君夫妇及公庠之丧以某年某
月某甲子序葬于长洲虎丘之原谓其交游豫
章黄庭坚曰宗奭之伯氏父子淑善而不遂以
客死乞君文使我传不朽遂为志而继以铭诗曰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孝友秩秩兄弟琴瑟同安共恤在官夔夔劝功
度宜不求自嬉颜色笑语礼能惠寠见义孔武
禄不对其长固安其藏尚其嗣之昌
左藏库使知宣州党君墓志铭
党侯河中河西人而长于京师应进士举不利
以小校从王韶在秦凤入熙河每战辄有功三
迁乃得下班殿侍权邕州永平寨押伴交州进
奉使到阙下河东安抚使曾布奏充准备差使
权石州葭芦寨兵马监押充河东第九将部将
度宜不求自嬉颜色笑语礼能惠寠见义孔武
禄不对其长固安其藏尚其嗣之昌
左藏库使知宣州党君墓志铭
党侯河中河西人而长于京师应进士举不利
以小校从王韶在秦凤入熙河每战辄有功三
迁乃得下班殿侍权邕州永平寨押伴交州进
奉使到阙下河东安抚使曾布奏充准备差使
权石州葭芦寨兵马监押充河东第九将部将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又差权吴堡寨麟州神木寨枢密院批状指挥
发遣赴阙陈边事党侯言西夏得并敌之利而
诸路无先发制人之兵大槩制贼之道四一曰
大举二曰浅攻三曰进筑四曰招来往者病在
用其一而废其三故无全胜之威以制其敝窃
谓四者不可废一但有先后缓急因贼强弱之
形而制之朝廷录其言行下诸路乃授河东第
六副将攺第二副将元符初乃知横州安化蛮
犯宜州州将杨应辰射中臂不能军经略司以
发遣赴阙陈边事党侯言西夏得并敌之利而
诸路无先发制人之兵大槩制贼之道四一曰
大举二曰浅攻三曰进筑四曰招来往者病在
用其一而废其三故无全胜之威以制其敝窃
谓四者不可废一但有先后缓急因贼强弱之
形而制之朝廷录其言行下诸路乃授河东第
六副将攺第二副将元符初乃知横州安化蛮
犯宜州州将杨应辰射中臂不能军经略司以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党侯对移领溪洞司事贼退又受其降乃复还
横州崇宁初竟用党侯守宜州安化蛮又犯省
地侯与东上閤门使统制黄忱战胜于卸甲岭
安化三州一镇皆降于是策其茂功迁皇城副
使兼閤门通事舍人盖崇宁元年也自下班殿
侍十八迁而至于此凡迁官多以战功超资减
年略无一官以岁月积也明年迁左藏库使而
卒于宜州管下实八月丁卯享年五十有四初
室曹氏蓬莱县君继崔氏长安县君四男子曰
横州崇宁初竟用党侯守宜州安化蛮又犯省
地侯与东上閤门使统制黄忱战胜于卸甲岭
安化三州一镇皆降于是策其茂功迁皇城副
使兼閤门通事舍人盖崇宁元年也自下班殿
侍十八迁而至于此凡迁官多以战功超资减
年略无一官以岁月积也明年迁左藏库使而
卒于宜州管下实八月丁卯享年五十有四初
室曹氏蓬莱县君继崔氏长安县君四男子曰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涣三班奉职曰淳三班差使曰湜曰泽五女嫁
进士曹錞数月錞死今归在室馀未笄孙男女
四人党侯年二十馀从军在军中三十年常以
不欺立名节及其为州奉身洁清不取秋毫为
吏无日不勤曰不如是不足以报国省阅狱讼
事如毫发许不当情终不快曰不如是民不得
其所事有利于物如拳而犯法如粟终不为曰
法不可不守也责僚属以名分甚严而未尝以
细故使得罪去也捐馆之日敛无复衣归无馀
进士曹錞数月錞死今归在室馀未笄孙男女
四人党侯年二十馀从军在军中三十年常以
不欺立名节及其为州奉身洁清不取秋毫为
吏无日不勤曰不如是不足以报国省阅狱讼
事如毫发许不当情终不快曰不如是民不得
其所事有利于物如拳而犯法如粟终不为曰
法不可不守也责僚属以名分甚严而未尝以
细故使得罪去也捐馆之日敛无复衣归无馀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赀可以知其耆艾守节不衰也党侯讳光嗣字
明远曾大父讳素大父讳宣袐书省著作佐郎
父讳武西头供奉官赠右屯卫将军涣等将以
某年月日葬侯于河中府河东县之原而乞铭
于脩水黄庭坚实为之铭铭曰
党侯绳绳持廉好清由微小吏以至专城节不
衰止身未耋老天夺之耶而丧其宝河东之原
宜柏宜松坎其阻深作侯寝宫我为铭诗式告
无期曰此廉吏之丘勿坏伤之
明远曾大父讳素大父讳宣袐书省著作佐郎
父讳武西头供奉官赠右屯卫将军涣等将以
某年月日葬侯于河中府河东县之原而乞铭
于脩水黄庭坚实为之铭铭曰
党侯绳绳持廉好清由微小吏以至专城节不
衰止身未耋老天夺之耶而丧其宝河东之原
宜柏宜松坎其阻深作侯寝宫我为铭诗式告
无期曰此廉吏之丘勿坏伤之
卷二十二 第 23a 页
朝奉郎通判泾州韩君墓志铭
君讳复字辨翁其先邓之南阳人其上世有为
龙游令者不能归而家于陵井遂为陵之井研
人至辨翁阅五世矣曾大父归惠为州吏当李
顺乱时诸郡皆尚威断凡贼所诖误以尽杀为
功归惠条其重轻过故为等差抱法律争于廷
所活且百人谓其子庆之曰吾后当有兴者及
尔子孙皆使为诗书庆之生君考颖仕至太子
中允世父崇尚书屯田员外郎兄震朝请大夫
君讳复字辨翁其先邓之南阳人其上世有为
龙游令者不能归而家于陵井遂为陵之井研
人至辨翁阅五世矣曾大父归惠为州吏当李
顺乱时诸郡皆尚威断凡贼所诖误以尽杀为
功归惠条其重轻过故为等差抱法律争于廷
所活且百人谓其子庆之曰吾后当有兴者及
尔子孙皆使为诗书庆之生君考颖仕至太子
中允世父崇尚书屯田员外郎兄震朝请大夫
卷二十二 第 23b 页
韩氏遂为陵州衣冠族姓辨翁既仕中州有田
于叶故今为叶人初辨翁尚小自知求师云从
世父读书登进士第调泸川尉盗杀人而执舍
旁子掠服之令谢病不敢予夺君释之而趣捕
盗出将刑者非真盗已而果然攺袐书省著作
佐郎知五台山寺务司五台供施倾天下恶少
年多窜僧籍中上下囊橐为奸号为不可措手
君擿其魁宿置于法按簿书皆得名物代州将
防禦使冯行已请为其府判官会军兴辟河东
于叶故今为叶人初辨翁尚小自知求师云从
世父读书登进士第调泸川尉盗杀人而执舍
旁子掠服之令谢病不敢予夺君释之而趣捕
盗出将刑者非真盗已而果然攺袐书省著作
佐郎知五台山寺务司五台供施倾天下恶少
年多窜僧籍中上下囊橐为奸号为不可措手
君擿其魁宿置于法按簿书皆得名物代州将
防禦使冯行已请为其府判官会军兴辟河东
卷二十二 第 24a 页
转运司勾当公事方是时部使者惧乏兴皆须
一调十君请峻期会法而调以实民用不扰再
迁太常博士通判凤州州久不治君兴滞补败
宽而不弛府库簿领一二以名召之郡以最闻
是时民冒茶禁日或千人至有贴妻卖子入赏
不足而系有司君上其状皆得释然使者以为
是沮吾法迁通判凤翔府君治民用法宽治吏
用法急奸吏不能堪乃以纲目疏漏事讼君会
使者衔前沮法事即恶奏君坐停见任官君方
一调十君请峻期会法而调以实民用不扰再
迁太常博士通判凤州州久不治君兴滞补败
宽而不弛府库簿领一二以名召之郡以最闻
是时民冒茶禁日或千人至有贴妻卖子入赏
不足而系有司君上其状皆得释然使者以为
是沮吾法迁通判凤翔府君治民用法宽治吏
用法急奸吏不能堪乃以纲目疏漏事讼君会
使者衔前沮法事即恶奏君坐停见任官君方
卷二十二 第 24b 页
具本末求对狱泾帅奏君前所坐非罪乞以为
佐徙之泾未几卒于官享年五十有七初室冯
氏蓝田进士行敏女继室张氏寿光县君冀国
勤惠公女三男子孟峣夫季易夫皆有学行仲
浚夫举进士雄州防禦推官知秦州清水县三
女嫁利州司法参军赵丕西头供奉官冯维方
广济军司户参军王望之君幼少重迟不戏长
而端方论事取友是是非非不恤嫌怨授易春
秋于蜀人龙昌期常称慕李栖筠之为人人以
佐徙之泾未几卒于官享年五十有七初室冯
氏蓝田进士行敏女继室张氏寿光县君冀国
勤惠公女三男子孟峣夫季易夫皆有学行仲
浚夫举进士雄州防禦推官知秦州清水县三
女嫁利州司法参军赵丕西头供奉官冯维方
广济军司户参军王望之君幼少重迟不戏长
而端方论事取友是是非非不恤嫌怨授易春
秋于蜀人龙昌期常称慕李栖筠之为人人以
卷二十二 第 25a 页
为君庄重寡言作文词务体要断狱深原其情
抶治奸欺豪吏夺气言人之所不敢言盖有赞
皇之风云君殁后十有六年当绍圣四年冬某
月某甲子峣夫等乃克葬君于郏城之原使来
乞铭铭曰
韩迁井研寝微以湮厥有阴德里中称仁瓜绵
于瓞既硕其实有斐辨翁其音秩秩自少为吏
慈哀于职匪求生之求得其直论事计可不随
风波有挫其锋君益淬磨以小观大以近知远
抶治奸欺豪吏夺气言人之所不敢言盖有赞
皇之风云君殁后十有六年当绍圣四年冬某
月某甲子峣夫等乃克葬君于郏城之原使来
乞铭铭曰
韩迁井研寝微以湮厥有阴德里中称仁瓜绵
于瓞既硕其实有斐辨翁其音秩秩自少为吏
慈哀于职匪求生之求得其直论事计可不随
风波有挫其锋君益淬磨以小观大以近知远
卷二十二 第 25b 页
不振不年心亨事蹇不羹之西颍川之郏卜宅
固安昌而后叶
朝奉郎通判汾州刘君墓志铭
君讳禹德州德平人字希俭年二十举明法及
第补栾城尉名能捕盗奏徙槁城尉槁城盗为
不发调德荣主簿兼县事盐井淡而征不除君
为岁蠲四十万罢官民追送之又为永州军事
推官权邵州武冈县武冈溪洞蛮蜂出烧民积
聚郡治兵令民入保君从数骑入其巢穴晓以
固安昌而后叶
朝奉郎通判汾州刘君墓志铭
君讳禹德州德平人字希俭年二十举明法及
第补栾城尉名能捕盗奏徙槁城尉槁城盗为
不发调德荣主簿兼县事盐井淡而征不除君
为岁蠲四十万罢官民追送之又为永州军事
推官权邵州武冈县武冈溪洞蛮蜂出烧民积
聚郡治兵令民入保君从数骑入其巢穴晓以
卷二十二 第 26a 页
祸福其酋请杀始事者二人以平以忧去服除
授资州录事参军兼司法事始至将佐皆易之
见其决狱乃大惊郡有难辨事辄倚君改大理
寺丞知北海县俗喜屠牛私酤君阴籍其姓名
区处具疏壁间民相告曰是不可犯迁太子中
舍知乐寿县事迁殿中丞改奉议郎乐寿南皮
县金堤两间使者度缮堤以障水利南皮而害
乐寿南皮令以私书诱乐寿仕家子得其愿状
告部使者使者下书问枊民状君会民金堤乃
授资州录事参军兼司法事始至将佐皆易之
见其决狱乃大惊郡有难辨事辄倚君改大理
寺丞知北海县俗喜屠牛私酤君阴籍其姓名
区处具疏壁间民相告曰是不可犯迁太子中
舍知乐寿县事迁殿中丞改奉议郎乐寿南皮
县金堤两间使者度缮堤以障水利南皮而害
乐寿南皮令以私书诱乐寿仕家子得其愿状
告部使者使者下书问枊民状君会民金堤乃
卷二十二 第 26b 页
得南皮私书而焚之曰南皮令亦欲自便其民
顾不善谋耳当报以德以愿者寡不愿者众报
使者通判汾州迁承议郎恩加朝奉郎察举吏
曹不忮而趋办汾水被堤稍啮永利西监君督
护作暑雨中工休乃去以故得疾以元祐八年
七月丙辰卒得年五十有九丧过汾市多陨涕
者君喜读书善射在官居家长者爱之德平王
英状君行事如此英言行有物直可信故纪焉
君曾大父思齐大父诚父芝皆力田而芝以君
顾不善谋耳当报以德以愿者寡不愿者众报
使者通判汾州迁承议郎恩加朝奉郎察举吏
曹不忮而趋办汾水被堤稍啮永利西监君督
护作暑雨中工休乃去以故得疾以元祐八年
七月丙辰卒得年五十有九丧过汾市多陨涕
者君喜读书善射在官居家长者爱之德平王
英状君行事如此英言行有物直可信故纪焉
君曾大父思齐大父诚父芝皆力田而芝以君
卷二十二 第 27a 页
赠奉议郎娶张氏继室赵氏安德县君男曰槃
寀楶棨女嫁苏某张潞郭彦佐张绎张颀有季
居室葬以元祐二年六月丁酉兆于某县击壤
乡之西源寀墨衰来乞铭三反而不懈乃予铭
铭曰
吏优于检奸或贿或残勤民惠恤吏或舞其笔
呜呼君洁可以驭吏惠可以扶弱孰能不克修
怨以德勤事怠食瘁不媮息其施不遐惟畀之
啬力耕者不穑尚其子之食
寀楶棨女嫁苏某张潞郭彦佐张绎张颀有季
居室葬以元祐二年六月丁酉兆于某县击壤
乡之西源寀墨衰来乞铭三反而不懈乃予铭
铭曰
吏优于检奸或贿或残勤民惠恤吏或舞其笔
呜呼君洁可以驭吏惠可以扶弱孰能不克修
怨以德勤事怠食瘁不媮息其施不遐惟畀之
啬力耕者不穑尚其子之食
卷二十二 第 27b 页
凤州团练推宫乔君墓志铭
高密乔君彦柔将葬其父母乞铭于豫章黄庭
坚曰吾家世籍在昌邑而迁高密居高密盖五
世矣吾曾大父以善治生以财雄吾里中吾大
父喜为侠振人急难以故破家产而贫先人乃
读书年十八举毛诗学究授咸阳县主簿吏以
年少易之先人发其奸赃即罪邑中皆惊令贪
政疵赖先人得善去邻邑有田讼十年不决先
人行田所视文书一语决之历海陵槁城县尉
高密乔君彦柔将葬其父母乞铭于豫章黄庭
坚曰吾家世籍在昌邑而迁高密居高密盖五
世矣吾曾大父以善治生以财雄吾里中吾大
父喜为侠振人急难以故破家产而贫先人乃
读书年十八举毛诗学究授咸阳县主簿吏以
年少易之先人发其奸赃即罪邑中皆惊令贪
政疵赖先人得善去邻邑有田讼十年不决先
人行田所视文书一语决之历海陵槁城县尉
卷二十二 第 28a 页
为石州录事参军掌和籴仓郡将以和籴羡钱
数十万资公帑谕先人更印历先人执法不听
至诃怒终不移罢石州调中牟主簿陜西转运
司闻其材辟赈济司勾当公事以忧去为延长
令又以忧去先人事父母笃孝居丧毁瘠再丁
内艰遂以衰曰欲不出仕乡人强之乃调河州
军事推宫对移兰州又调凤州团练推宫提刑
司檄先人决阶成州滞讼不幸暴疾殁于成州
之栗亭吾母王氏继母吕氏高密士大夫之家
数十万资公帑谕先人更印历先人执法不听
至诃怒终不移罢石州调中牟主簿陜西转运
司闻其材辟赈济司勾当公事以忧去为延长
令又以忧去先人事父母笃孝居丧毁瘠再丁
内艰遂以衰曰欲不出仕乡人强之乃调河州
军事推宫对移兰州又调凤州团练推宫提刑
司檄先人决阶成州滞讼不幸暴疾殁于成州
之栗亭吾母王氏继母吕氏高密士大夫之家
卷二十二 第 28b 页
先人以元祐五年十月捐馆舍明年先夫人又
弃养彦柔以贫从仕四方不得以时葬将以元
符二年某月日葬郑公乡大父基次庭坚曰𤏡
道为令奉公敬决讼平持身廉清净寡言君子
也其言不妄视其子而知其父可铭也推官讳
敞字广叔享年五十有六三男长则彦柔前进
士𤏡道令次彦中举进士有声次彦直尚小女
子嫁进士刘拯铭曰
才于为吏小试牛刀廉于临民不犯秋毫直于
弃养彦柔以贫从仕四方不得以时葬将以元
符二年某月日葬郑公乡大父基次庭坚曰𤏡
道为令奉公敬决讼平持身廉清净寡言君子
也其言不妄视其子而知其父可铭也推官讳
敞字广叔享年五十有六三男长则彦柔前进
士𤏡道令次彦中举进士有声次彦直尚小女
子嫁进士刘拯铭曰
才于为吏小试牛刀廉于临民不犯秋毫直于
卷二十二 第 29a 页
事上怒不目逃不极其能又不耆耋系逢不逢
不在巧拙我铭其丘告后勿伐
太子中允致仕陈君墓志铭
府君讳庸字景回颍川陈氏也徙京兆万年唐
广明之乱以家入蜀遂为眉州青衣人曾大父
延禄大父显忠以季子贵赠兵部侍郎父希载
以府君赠大理评事蜀乱更五代不解故大理
而上三世在野府君始与季父希亮族弟谕学
于成都天圣中俱登进士第县令名其所居坊
不在巧拙我铭其丘告后勿伐
太子中允致仕陈君墓志铭
府君讳庸字景回颍川陈氏也徙京兆万年唐
广明之乱以家入蜀遂为眉州青衣人曾大父
延禄大父显忠以季子贵赠兵部侍郎父希载
以府君赠大理评事蜀乱更五代不解故大理
而上三世在野府君始与季父希亮族弟谕学
于成都天圣中俱登进士第县令名其所居坊
卷二十二 第 29b 页
为三俊初授澧州推官调潭州观察推官长沙
县孤女有父时田产为其族亲所冒没诉于州
县部剌史累岁不得真府君被檄按之一语而
决尽归所侵地以故湖湘间田讼皆诣所部求
决于府君在湖南凡决疑狱二十二再调雅州
判官尝摄名山夹江籍三县政事多见纪举监
成都府市置院迁永兴军节度掌书记以父忧
去终丧属太夫人春秋高不赴铨集者数年终
养久之乃调歙州判官三司户部以监茶埸举
县孤女有父时田产为其族亲所冒没诉于州
县部剌史累岁不得真府君被檄按之一语而
决尽归所侵地以故湖湘间田讼皆诣所部求
决于府君在湖南凡决疑狱二十二再调雅州
判官尝摄名山夹江籍三县政事多见纪举监
成都府市置院迁永兴军节度掌书记以父忧
去终丧属太夫人春秋高不赴铨集者数年终
养久之乃调歙州判官三司户部以监茶埸举
卷二十二 第 30a 页
知光州光山县府君上书言光山号为邑小民
醇今者系狱常数百冒茶禁者十九愿弛其禁
而征之所弃予民者未多而刑狱大省不报岁
饥州将命录富家粟诸县争趋令府君独格不
下且言曰劝分故天之道而此邦无巨室焉得
粟而分诸终不可得罢光山吏部流内铨上其
课引对在廷会有羽书以西师不利趋召二府
按边吏琐计兵食罢所引选人子循资是时府
君年五十有三叹曰吾筋力益尽于州县矣因
醇今者系狱常数百冒茶禁者十九愿弛其禁
而征之所弃予民者未多而刑狱大省不报岁
饥州将命录富家粟诸县争趋令府君独格不
下且言曰劝分故天之道而此邦无巨室焉得
粟而分诸终不可得罢光山吏部流内铨上其
课引对在廷会有羽书以西师不利趋召二府
按边吏琐计兵食罢所引选人子循资是时府
君年五十有三叹曰吾筋力益尽于州县矣因
卷二十二 第 30b 页
告老去买田筑室于淮汝间曰颍川吾故郡也
宴居十年乃终盖嘉祐十年五月壬戌府君白
首好学不衰以义将其气不为瓜瓞葛藟以亲
附人亦不斩然为崖壁其于吏道如良农知田
如竘匠相木然为县常加意于尊爵俎豆以时
脩其礼物旌其处士秀民人又知府君之蕴非
俗吏之所能也喜作诗不加琢磨而能自达其
意盖恬于势利之言也其在田间不亢不污有
古之仕焉而已者之风初室刘夫人有妇行卒
宴居十年乃终盖嘉祐十年五月壬戌府君白
首好学不衰以义将其气不为瓜瓞葛藟以亲
附人亦不斩然为崖壁其于吏道如良农知田
如竘匠相木然为县常加意于尊爵俎豆以时
脩其礼物旌其处士秀民人又知府君之蕴非
俗吏之所能也喜作诗不加琢磨而能自达其
意盖恬于势利之言也其在田间不亢不污有
古之仕焉而已者之风初室刘夫人有妇行卒
卷二十二 第 31a 页
时年三十有八二男子皆前卒二女子嫁进士
潘景继室乐夫人能勤家事姑孝谨喜读唐书
能讲道其世故兴衰士大夫贤不肖老而记
忆不衰寿七十有二生六男而三不淑存者曰
架槊渠皆举进士女其一病在室不能妇嫁内
殿崇班耿端彦者其季也乐夫人及见孙男女
十六曾孙男女三府君捐馆舍二十九年乐夫
人既祥乃克葬于光州固始县淮安管鸿鹄之
原二夫人祔焉槊娶庭坚之女弟以婚姻之故
潘景继室乐夫人能勤家事姑孝谨喜读唐书
能讲道其世故兴衰士大夫贤不肖老而记
忆不衰寿七十有二生六男而三不淑存者曰
架槊渠皆举进士女其一病在室不能妇嫁内
殿崇班耿端彦者其季也乐夫人及见孙男女
十六曾孙男女三府君捐馆舍二十九年乐夫
人既祥乃克葬于光州固始县淮安管鸿鹄之
原二夫人祔焉槊娶庭坚之女弟以婚姻之故
卷二十二 第 31b 页
来乞铭府君之行义可铭也故叙而铭之铭曰
其生也不汲汲其没也不洄洄穷渎之泉弗达
于逵鸿鹄之翼不媒于泽燕雀阶天不怍不悔
生安其邦没葬其乡两嫔雁行同域也而不同藏
豫章黄先生文集第二十二
其生也不汲汲其没也不洄洄穷渎之泉弗达
于逵鸿鹄之翼不媒于泽燕雀阶天不怍不悔
生安其邦没葬其乡两嫔雁行同域也而不同藏
豫章黄先生文集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