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第 1a 页
象山先生全集卷之八
书
与张春卿
某僣有白事民户秋苗斛输斛斗输斗此定法也常
理也抚之输苗往年惟吏胥之家与官户有势者斛
输斛斗输斗若众民户则率二斛而输一斛或又不
啻民甚苦之或诉之使家使家以问州家则州家之
辞曰二税之初有留州有送使有上供州家使家有
以供用故不必多取于民今二税悉为上供州家有
军粮有州用有官吏廪稍不取于民则何所取之漕
书
与张春卿
某僣有白事民户秋苗斛输斛斗输斗此定法也常
理也抚之输苗往年惟吏胥之家与官户有势者斛
输斛斗输斗若众民户则率二斛而输一斛或又不
啻民甚苦之或诉之使家使家以问州家则州家之
辞曰二税之初有留州有送使有上供州家使家有
以供用故不必多取于民今二税悉为上供州家有
军粮有州用有官吏廪稍不取于民则何所取之漕
卷八 第 1b 页
司每岁有所谓明会米州家每于民户苗米数内每
硕取五斗供之故不得而斛输斛斗输斗也使家无
以处此遂亦纵而弗问由是取之无艺而暗合斛面
等名目不可胜穷辛巳壬午间张安国为太守有陈
鼎者为临川知县甚贤安国使之领纳于是尽取州
之军粮州用俸米等数与漕司明会之数共会之以
民户苗数计之每硕加五斗而有馀不问官民户与
吏胥之家一切令二斛输二斛谓之加五令官斗子
上米民户自持斛槩见请槩量不得更有斛面百姓
皆大驩呼大为民户之利张陈既皆满罢后来不复
硕取五斗供之故不得而斛输斛斗输斗也使家无
以处此遂亦纵而弗问由是取之无艺而暗合斛面
等名目不可胜穷辛巳壬午间张安国为太守有陈
鼎者为临川知县甚贤安国使之领纳于是尽取州
之军粮州用俸米等数与漕司明会之数共会之以
民户苗数计之每硕加五斗而有馀不问官民户与
吏胥之家一切令二斛输二斛谓之加五令官斗子
上米民户自持斛槩见请槩量不得更有斛面百姓
皆大驩呼大为民户之利张陈既皆满罢后来不复
卷八 第 2a 页
能守其法于二斛输三斛之上又寖加斛面民益以
为困乙未丙申间赵景明为太守某与其兄景昭为
同年进士景昭极贤舍侄又在郡斋为馆客因与景
明言输苗之害且言张安国与陈鼎知县之法极良
但后人不能守耳景明不能不惑于吏言初亦难之
以为今日州县家之用又多于昔时某与景昭舍侄
共会州家一岁之用景明惧见底蕴则又不必加五
于是谓巳诘吏辈今肯令人户把斛槩矣但今日用
度益广欲更于五斗上加五升耳某与景昭商之以
为斛输一斛五斗五升而使不得加斛面民户自持
为困乙未丙申间赵景明为太守某与其兄景昭为
同年进士景昭极贤舍侄又在郡斋为馆客因与景
明言输苗之害且言张安国与陈鼎知县之法极良
但后人不能守耳景明不能不惑于吏言初亦难之
以为今日州县家之用又多于昔时某与景昭舍侄
共会州家一岁之用景明惧见底蕴则又不必加五
于是谓巳诘吏辈今肯令人户把斛槩矣但今日用
度益广欲更于五斗上加五升耳某与景昭商之以
为斛输一斛五斗五升而使不得加斛面民户自持
卷八 第 2b 页
槩则五升之加在民户亦所不惮于是不复求减民
果大悦之景明去后有不能守其法则民户多谒诸
使家求依赵删定例令民户自持槩荡今景明之事
既远民户有不能记忆闻今岁输苗者取之过者皆
倍不啻而郡中又反断民户争斛面者民间嚣嚣今
幸输纳未毕愿有以惩吏胥之奸少宽民力幸甚适
有所闻乘便亟此布禀不暇修寒暄之敬伏幸台察
与宋漕
僣有白事金溪为邑封壤𥚹隘无豪商富民生产之
绝出等夷者税籍之为缗钱不过以十计闻之故老
果大悦之景明去后有不能守其法则民户多谒诸
使家求依赵删定例令民户自持槩荡今景明之事
既远民户有不能记忆闻今岁输苗者取之过者皆
倍不啻而郡中又反断民户争斛面者民间嚣嚣今
幸输纳未毕愿有以惩吏胥之奸少宽民力幸甚适
有所闻乘便亟此布禀不暇修寒暄之敬伏幸台察
与宋漕
僣有白事金溪为邑封壤𥚹隘无豪商富民生产之
绝出等夷者税籍之为缗钱不过以十计闻之故老
卷八 第 3a 页
往时人烟稀少民皆自食其力畏事自爱输公先期
无催期之扰家用饶给风俗醇美岁时伏腊鸡豚相
遗杯酒相欢熙熙如也自建炎绍兴以来寖不如旧
民日益贫俗日益弊比年荒歉益致穷蹙原其所自
官实病之大军月桩起于绍兴初用兵权以纾急兵
罢不除因以为额立额未几有漕使勾君者知其为
横敛初无名色行县之次问邑吏月桩之所从取凡
以实告者皆得蠲减独金溪少吏不解事惧吐实则
有罪辄以有名色对故金溪独不蒙蠲减月解之数
为缗钱八百有奇以岁计之当输万缗朘民之端莫
无催期之扰家用饶给风俗醇美岁时伏腊鸡豚相
遗杯酒相欢熙熙如也自建炎绍兴以来寖不如旧
民日益贫俗日益弊比年荒歉益致穷蹙原其所自
官实病之大军月桩起于绍兴初用兵权以纾急兵
罢不除因以为额立额未几有漕使勾君者知其为
横敛初无名色行县之次问邑吏月桩之所从取凡
以实告者皆得蠲减独金溪少吏不解事惧吐实则
有罪辄以有名色对故金溪独不蒙蠲减月解之数
为缗钱八百有奇以岁计之当输万缗朘民之端莫
卷八 第 3b 页
大于此贪吏并缘侵欲无艺槌骨沥髓民不聊生纵
遇循良莫能善后累有贤宰条陈本末祈请蠲除上
府不察吏胥持之竟不施行今县宰仁厚爱民甚笃
佐贰皆贤适值连岁旱伤今岁大旱留意赈恤尽却
吏胥侵渔之策细民始有生全之望而月解积负无
所取偿复此询究月桩本末以致祈恳此在县官特
九牛一毛耳而可使一邑数万家免于穷困流离长
无叹息诚仁人所乐为也况如执事之贤当不待赞
第以某尝托契门墙而占籍兹邑当其休戚不敢不
告某复有管见欲效涓埃比年民力日竭国计日匮
遇循良莫能善后累有贤宰条陈本末祈请蠲除上
府不察吏胥持之竟不施行今县宰仁厚爱民甚笃
佐贰皆贤适值连岁旱伤今岁大旱留意赈恤尽却
吏胥侵渔之策细民始有生全之望而月解积负无
所取偿复此询究月桩本末以致祈恳此在县官特
九牛一毛耳而可使一邑数万家免于穷困流离长
无叹息诚仁人所乐为也况如执事之贤当不待赞
第以某尝托契门墙而占籍兹邑当其休戚不敢不
告某复有管见欲效涓埃比年民力日竭国计日匮
卷八 第 4a 页
郡县日窘独吏胥属厌耳郡县积负日加岁增版漕
监司督之州郡郡督之县县督之民吏胥睢盱其间
转相并缘以济其私吏欲日饱而积负自若文移之
烦追逮之频贿谢之厚敛取之苛皆此其故也故督
积负无补于县官独足为胥吏贿谢之地以重困吾
民耳所谓督于民者民岂真有负哉官吏新故相仍
有若邮置缘绝簿书以益侵盗积负之源实在于此
督至于县而无所从取则横取诸民耳今常赋之外
奇名异类以取于民如所谓月桩者不可悉数郡县
月输岁供具之版帐尽责版帐之输犹惧不给彼又
监司督之州郡郡督之县县督之民吏胥睢盱其间
转相并缘以济其私吏欲日饱而积负自若文移之
烦追逮之频贿谢之厚敛取之苛皆此其故也故督
积负无补于县官独足为胥吏贿谢之地以重困吾
民耳所谓督于民者民岂真有负哉官吏新故相仍
有若邮置缘绝簿书以益侵盗积负之源实在于此
督至于县而无所从取则横取诸民耳今常赋之外
奇名异类以取于民如所谓月桩者不可悉数郡县
月输岁供具之版帐尽责版帐之输犹惧不给彼又
卷八 第 4b 页
安能输积负哉鄙语所谓移东篱掩西障或有以积
负输者上之人不察欣然以喜不知其非公家之利
乃吏胥之便也旧者输而新者积矣善为上者莫若
舍积负而责新输则贿谢绝郡县宽民可以息肩百
姓足君孰与不足殆不可谓书生常谈而忽之也不
识高明以为如何是间仓台守倅皆贤有所建请有
所施行皆可共事不致有龃龉也闻便稍亟书字有
涂注处并幸亮恕
与陈教授
敝里社仓目今固为农之利而愚见素有所未安盖
负输者上之人不察欣然以喜不知其非公家之利
乃吏胥之便也旧者输而新者积矣善为上者莫若
舍积负而责新输则贿谢绝郡县宽民可以息肩百
姓足君孰与不足殆不可谓书生常谈而忽之也不
识高明以为如何是间仓台守倅皆贤有所建请有
所施行皆可共事不致有龃龉也闻便稍亟书字有
涂注处并幸亮恕
与陈教授
敝里社仓目今固为农之利而愚见素有所未安盖
卷八 第 5a 页
年常礼田常熟则其利可久苟非常熟之田一遇歉
岁则有散而无敛来岁缺种粮时乃无以赈之莫若
兼置平籴一仓礼时籴之使无价贱伤农之患缺时
粜之以摧富民闭廪腾价之计析所籴为二每存其
一以备歉岁代社仓之匮实为长积金溪兹岁旱处
颇多通县计之只可作六分熟敝里今岁得雨偶多
凡社仓所及皆有粒米狼戾之兴傥得二十缗可得
粟二千硕乡斗于官为一千硕来岁粜一千硕存一
千硕为后年之备逐年更粜之可与社仓俱广为无
穷之利敝里社仓所及不过二都然在一邑中乃独
岁则有散而无敛来岁缺种粮时乃无以赈之莫若
兼置平籴一仓礼时籴之使无价贱伤农之患缺时
粜之以摧富民闭廪腾价之计析所籴为二每存其
一以备歉岁代社仓之匮实为长积金溪兹岁旱处
颇多通县计之只可作六分熟敝里今岁得雨偶多
凡社仓所及皆有粒米狼戾之兴傥得二十缗可得
粟二千硕乡斗于官为一千硕来岁粜一千硕存一
千硕为后年之备逐年更粜之可与社仓俱广为无
穷之利敝里社仓所及不过二都然在一邑中乃独
卷八 第 5b 页
无富民大家处所谓农民者非佃客庄则佃官庄其
为下户自有田者亦无几所谓客庄亦多侨寄官户
平时不能赡恤其农者也当春夏缺米时皆四出告
籴于他乡之富民极可怜也此乃金溪之穷乡今社
仓之立固巳变愁叹为讴谣矣况得平籴一仓以弥
缝其缺推广其惠欢舞当如何耶今农民皆贫当收
穫时多不复能藏亟须粜易以给他用以解逋责使
无以籴之则价必甚贱而粟泄于米商之舟与富民
之廪来岁必重困矣前所言米价亦准乡斗所籴之
价耳今岁之价必下于此则所得米数当加多为利
为下户自有田者亦无几所谓客庄亦多侨寄官户
平时不能赡恤其农者也当春夏缺米时皆四出告
籴于他乡之富民极可怜也此乃金溪之穷乡今社
仓之立固巳变愁叹为讴谣矣况得平籴一仓以弥
缝其缺推广其惠欢舞当如何耶今农民皆贫当收
穫时多不复能藏亟须粜易以给他用以解逋责使
无以籴之则价必甚贱而粟泄于米商之舟与富民
之廪来岁必重困矣前所言米价亦准乡斗所籴之
价耳今岁之价必下于此则所得米数当加多为利
卷八 第 6a 页
不细向来梭山家兄尝陈五利之说于主管陈丈即
以白之仓台寻得陈丈书谓仓台已许可其时家兄
以乡间无米可籴故不获卒请某属者亦尝言于仓
台但未禀幕中二丈欲望会次及之傥不以为不然
却幸见报家兄当具禀以卒所请也
二
属奉教墨窃知平籴之议莫逆于幕中二君子之心
巳遂闻于仓台仓台亦既惠许之矣然坐此霖霪稼
之最良者又有仆泥自萌之患若此雨不止大妨收
穫稼必重伤民必重困此策无所施矣山间今来稍
以白之仓台寻得陈丈书谓仓台已许可其时家兄
以乡间无米可籴故不获卒请某属者亦尝言于仓
台但未禀幕中二丈欲望会次及之傥不以为不然
却幸见报家兄当具禀以卒所请也
二
属奉教墨窃知平籴之议莫逆于幕中二君子之心
巳遂闻于仓台仓台亦既惠许之矣然坐此霖霪稼
之最良者又有仆泥自萌之患若此雨不止大妨收
穫稼必重伤民必重困此策无所施矣山间今来稍
卷八 第 6b 页
有霁色极为之喜方取𥿄欲以卒请白云又复如拥
雪向之久于是山者以为晴云固有如此者特未可
必耳万一仍雨不解其贻有位者之忧不细矣尚凭
诸君子之力出秋阳以廓此氛曀山林之人亦庶几
一饱之适若得善穫必有可籴而米之多少则继为
之请当非所靳第支钱于金溪则恐不可耳金溪素
无仓台钱米向来陆仓以岁歉捐二千缗委巩主簿
于熟乡籴二千硕为来岁赈济之备次年所用不多
馀者储于县前仓前岁梭山所掌社仓已支八百硕
矣又递年仓台赈恤皆取诸此所存料亦无几金溪
雪向之久于是山者以为晴云固有如此者特未可
必耳万一仍雨不解其贻有位者之忧不细矣尚凭
诸君子之力出秋阳以廓此氛曀山林之人亦庶几
一饱之适若得善穫必有可籴而米之多少则继为
之请当非所靳第支钱于金溪则恐不可耳金溪素
无仓台钱米向来陆仓以岁歉捐二千缗委巩主簿
于熟乡籴二千硕为来岁赈济之备次年所用不多
馀者储于县前仓前岁梭山所掌社仓已支八百硕
矣又递年仓台赈恤皆取诸此所存料亦无几金溪
卷八 第 7a 页
年来极窘于版帐积负前此苏宰又重罹赵侯之困
贿谢供输大抵诛求无艺如闻钱榖侈用颇多安得
有见钱可支藉令有之金溪负郭以西率多旱乡惟
东西乡稍熟政宜以责之县家自为和籴以备来岁
近郭之用仓台所乏者非钱也傥得径就使台攴官
会或见钱为便钱虽难于搫挈尚可为便兑之计若
得官会则尤为顺便盖乡间亦商旅之路可发泄也
向来社仓赵丈欲行之移文郡县揭示衢要累月无
应之者赵丈往往以询所善或告之以此事全在得
人苟非其人不如勿为之愈建宁社仓始于朱元晦
贿谢供输大抵诛求无艺如闻钱榖侈用颇多安得
有见钱可支藉令有之金溪负郭以西率多旱乡惟
东西乡稍熟政宜以责之县家自为和籴以备来岁
近郭之用仓台所乏者非钱也傥得径就使台攴官
会或见钱为便钱虽难于搫挈尚可为便兑之计若
得官会则尤为顺便盖乡间亦商旅之路可发泄也
向来社仓赵丈欲行之移文郡县揭示衢要累月无
应之者赵丈往往以询所善或告之以此事全在得
人苟非其人不如勿为之愈建宁社仓始于朱元晦
卷八 第 7b 页
魏元履今诚得如陆梭山者为之乃可久耳赵丈就
令询家兄之意寻即遣人致书家兄报书许之既而
某亦得赵丈书虽愚意尚有未安事业已行又以其
人权之可以不败亦只复书赞成其事今秋乃再散
再敛矣适见今仓台黄丈爱民之心不后于赵故辄
申其千一之虑以为万一之补今幕中二君子爱民
之心不后于陈向来陈主管亦先辱梭山兄以书意
甚勤至其后梭山兄因得以平籴之法条具五利祈
于请致今仓使黄丈陈干所复梭山兄书并往一观
亦恐欲携呈仓使与幕中二君子也向来赵丈文移
令询家兄之意寻即遣人致书家兄报书许之既而
某亦得赵丈书虽愚意尚有未安事业已行又以其
人权之可以不败亦只复书赞成其事今秋乃再散
再敛矣适见今仓台黄丈爱民之心不后于赵故辄
申其千一之虑以为万一之补今幕中二君子爱民
之心不后于陈向来陈主管亦先辱梭山兄以书意
甚勤至其后梭山兄因得以平籴之法条具五利祈
于请致今仓使黄丈陈干所复梭山兄书并往一观
亦恐欲携呈仓使与幕中二君子也向来赵丈文移
卷八 第 8a 页
甚简今梭山兄并留逐时书问以为根柢陈主管书
或呈似诸贤后掷示为幸某巳作禀劄达仓台𥿄多
不欲更续切幸加察
与赵推
黄霸为颖川守鳏寡孤独死无以
者霸为区处曰
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其
言遣吏司察事既还而劳其食于道傍为乌所攫肉
事每得实人无敢欺皆以为神史家载其得之之由
以为语次寻绎问他阴伏以相参考后世儒者乃以
为钩距而鄙之此在黄霸虽未尽善而后儒非之者
或呈似诸贤后掷示为幸某巳作禀劄达仓台𥿄多
不欲更续切幸加察
与赵推
黄霸为颖川守鳏寡孤独死无以

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其
言遣吏司察事既还而劳其食于道傍为乌所攫肉
事每得实人无敢欺皆以为神史家载其得之之由
以为语次寻绎问他阴伏以相参考后世儒者乃以
为钩距而鄙之此在黄霸虽未尽善而后儒非之者
卷八 第 8b 页
尤为无知盖不论其本而论其末不观其心而遽议
其行事则皆不足以论人原霸之心本欲免人之欺
求事之实则亦岂可多罪今风俗弊甚狱讼烦多吏
奸为朋民无所归命曲直不分以贿为胜负狱讼之
间虽有善士临之亦未必能尽得其情若有志之士
欲研究其实岂免用问马参牛之智愚儒必以钩距
非之则是必使情实不知曲直倒置奸恶肆行不辜
无告然后为道耶故愚儒之论害道伤治真实学者
必当明辨乎此则正理可得而信也近见王吉州言
监司太守不可轻置人于狱盖狱官多非其人吏卒
其行事则皆不足以论人原霸之心本欲免人之欺
求事之实则亦岂可多罪今风俗弊甚狱讼烦多吏
奸为朋民无所归命曲直不分以贿为胜负狱讼之
间虽有善士临之亦未必能尽得其情若有志之士
欲研究其实岂免用问马参牛之智愚儒必以钩距
非之则是必使情实不知曲直倒置奸恶肆行不辜
无告然后为道耶故愚儒之论害道伤治真实学者
必当明辨乎此则正理可得而信也近见王吉州言
监司太守不可轻置人于狱盖狱官多非其人吏卒
卷八 第 9a 页
常司其权平民一抵于狱唯狱吏之所为箠楚之下
何求不得文案既上从而察之不能复有所见矣盖
其词情皆由于吏卒之所成练前书所谓奏当之成
虽使皋陶听之犹以为死有馀辜者谓此也今有两
词各护其说左證疑似簿书契要无可考据事又有
不在簿书契要者则狱中求实之法谓之闪隔假令
有二人则隔为二处三人则隔为三处不使之相闻
知以吾所疑与其事之节目逐处审问谨思精察要
领可以得情者反覆求之若使得在于初词之外若
可据信则必于两处参审必使有若合符节者乃可
何求不得文案既上从而察之不能复有所见矣盖
其词情皆由于吏卒之所成练前书所谓奏当之成
虽使皋陶听之犹以为死有馀辜者谓此也今有两
词各护其说左證疑似簿书契要无可考据事又有
不在簿书契要者则狱中求实之法谓之闪隔假令
有二人则隔为二处三人则隔为三处不使之相闻
知以吾所疑与其事之节目逐处审问谨思精察要
领可以得情者反覆求之若使得在于初词之外若
可据信则必于两处参审必使有若合符节者乃可
卷八 第 9b 页
据耳然此事最难若官人尽心却不能防吏卒之奸
则吏卒必阴漏其事则官人之智无所施矣故狱讼
惟得情为难唐虞之朝惟皋陶见道甚明群圣所宗
舜乃使之为士周书亦曰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贲
象亦曰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贲乃山下有火火
为至明然犹言无敢折狱此事正是学者用工处噬
嗑离在上则曰利用狱礼离在下则曰折狱致刑盖
贵其明也新司理初间甚贤继而闻之亦无能为重
轻足下尤宜谨之
官人者异乡之人吏人者本乡之人官人年满者三
则吏卒必阴漏其事则官人之智无所施矣故狱讼
惟得情为难唐虞之朝惟皋陶见道甚明群圣所宗
舜乃使之为士周书亦曰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贲
象亦曰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贲乃山下有火火
为至明然犹言无敢折狱此事正是学者用工处噬
嗑离在上则曰利用狱礼离在下则曰折狱致刑盖
贵其明也新司理初间甚贤继而闻之亦无能为重
轻足下尤宜谨之
官人者异乡之人吏人者本乡之人官人年满者三
卷八 第 10a 页
考成资者两考吏人则长子孙于其间官人视事则
左右前后皆吏人也故官人为吏所欺为吏所卖亦
其势然也吏人自食而办公事且乐为之争为之者
利在焉故也故吏人之无良心无公心亦势使之然
也官人常欲知其实吏人常不欲官人之知事实故
官人欲知事实甚难官人问事于吏吏效其说必非
其实然必为实形欲为实形亦必稍假于实盖不为
实形不能取信官人或自能得事实吏必多方以乱
之纵不能尽乱之亦必稍乱之盖官人纯得事实非
吏人之利也故官人能得事实为难纯以事实行之
左右前后皆吏人也故官人为吏所欺为吏所卖亦
其势然也吏人自食而办公事且乐为之争为之者
利在焉故也故吏人之无良心无公心亦势使之然
也官人常欲知其实吏人常不欲官人之知事实故
官人欲知事实甚难官人问事于吏吏效其说必非
其实然必为实形欲为实形亦必稍假于实盖不为
实形不能取信官人或自能得事实吏必多方以乱
之纵不能尽乱之亦必稍乱之盖官人纯得事实非
吏人之利也故官人能得事实为难纯以事实行之
卷八 第 10b 页
为尤难
与苏宰
贱疾去体皆庇所逮记存之及尤重悚仄使君好音
尚尔迟迟何也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外之所遭有
时与命初不足为吾人重轻然君子每因是以自省
察故缺失由是而知德业由是而进屯难困顿者乃
所以成君子之美也故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古
人之处忧患者又岂止如门下今日所遭而巳哉愿
笃信此道日去其非以著其是则终来有他吉矣
二
与苏宰
贱疾去体皆庇所逮记存之及尤重悚仄使君好音
尚尔迟迟何也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外之所遭有
时与命初不足为吾人重轻然君子每因是以自省
察故缺失由是而知德业由是而进屯难困顿者乃
所以成君子之美也故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古
人之处忧患者又岂止如门下今日所遭而巳哉愿
笃信此道日去其非以著其是则终来有他吉矣
二
卷八 第 11a 页
某往时充员敕局浮食是惭惟是四方奏请廷臣面
对有所建置更革多下看详其或书生贵游不谙民
事轻于献计不知一旦施行片𥿄之出兆姓蒙害每
与同官悉意论驳 朝廷清明常得寝废编摩之事
稽考之勤顾何足以当大官之膳尚方之赐或庶几
者仅此可少偿万一耳
新天子即位执事者过听又复卑之荆门某窃惟为
臣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傥尚未罹摈斥得共乃
事脱或朝臣一时建请有司失于讨论遽施行之而
反为民害者亦当用公心循公理为百姓条析以复
对有所建置更革多下看详其或书生贵游不谙民
事轻于献计不知一旦施行片𥿄之出兆姓蒙害每
与同官悉意论驳 朝廷清明常得寝废编摩之事
稽考之勤顾何足以当大官之膳尚方之赐或庶几
者仅此可少偿万一耳
新天子即位执事者过听又复卑之荆门某窃惟为
臣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傥尚未罹摈斥得共乃
事脱或朝臣一时建请有司失于讨论遽施行之而
反为民害者亦当用公心循公理为百姓条析以复
卷八 第 11b 页
于上庶几尽忠补过之义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承流
宣化其职任一也而令尤亲于民古者郎官出宰百
里上应列宿寄命之责固不轻矣某托庇治下每辱
眷待之厚苟有所见安可不尽陈于左右以为万一
之助哉比者窃见省符责括民户屯田将复卖之上
失朝廷之体下为良农之害甚哉计之过也其初出
监簿陈君初官江西因见临江之新淦隆兴之奉新
抚之崇仁三县之间有请佃没官绝户田者租课甚
重罄所入不足以输官佃者因为奸计不复输纳徒
贿吏胥以图苟免春夏则群来耕穫秋冬则弃去逃
宣化其职任一也而令尤亲于民古者郎官出宰百
里上应列宿寄命之责固不轻矣某托庇治下每辱
眷待之厚苟有所见安可不尽陈于左右以为万一
之助哉比者窃见省符责括民户屯田将复卖之上
失朝廷之体下为良农之害甚哉计之过也其初出
监簿陈君初官江西因见临江之新淦隆兴之奉新
抚之崇仁三县之间有请佃没官绝户田者租课甚
重罄所入不足以输官佃者因为奸计不复输纳徒
贿吏胥以图苟免春夏则群来耕穫秋冬则弃去逃
卷八 第 12a 页
藏当逃藏时固无可追寻及群至时则倚众拒捍其
强梁奸猾者如此若其善良者则困于官租遂以流
离死亡田复荒弃由是侵耕冒佃之讼益繁公私之
弊日积陈既被召为职事官因以此陈请欲行责括
减其租课以为如此则民必乐输而官有实入此其
为说盖未为甚失其初下之漕台布之州县施行之
间巳不能如建请者之本旨遂并与系省额屯田者
一槩责括亦卤莽矣盖佃没官绝户田者或是吏胥
一时纽立租课或是农民递互增租刬佃故有租重
之患因而抵负不纳或以流亡抛荒或致侵耕冒佃
强梁奸猾者如此若其善良者则困于官租遂以流
离死亡田复荒弃由是侵耕冒佃之讼益繁公私之
弊日积陈既被召为职事官因以此陈请欲行责括
减其租课以为如此则民必乐输而官有实入此其
为说盖未为甚失其初下之漕台布之州县施行之
间巳不能如建请者之本旨遂并与系省额屯田者
一槩责括亦卤莽矣盖佃没官绝户田者或是吏胥
一时纽立租课或是农民递互增租刬佃故有租重
之患因而抵负不纳或以流亡抛荒或致侵耕冒佃
卷八 第 12b 页
而公私俱受其害陈监簿之所为建请者特为此也
若系省额屯田者则与前项事体迥然不同其租课
比之税田虽为加重然佃之者皆是良农老幼男女
皆能力作又谙晓耕种培灌之利便终岁竭力其间
所收往往多于税田故输官之馀可以自给人人自
爱其争先输公不肯逋负亦优于有税田者又此等
官田皆有庄名如某所居之里则有所谓大岭庄有
所谓精步庄询之他处莫不各有庄名故老相传以
为元祐间宣仁垂帘之日捐汤沐之入以补大农而
俾以在官之田区分为庄以赡贫民籍其名数计其
若系省额屯田者则与前项事体迥然不同其租课
比之税田虽为加重然佃之者皆是良农老幼男女
皆能力作又谙晓耕种培灌之利便终岁竭力其间
所收往往多于税田故输官之馀可以自给人人自
爱其争先输公不肯逋负亦优于有税田者又此等
官田皆有庄名如某所居之里则有所谓大岭庄有
所谓精步庄询之他处莫不各有庄名故老相传以
为元祐间宣仁垂帘之日捐汤沐之入以补大农而
俾以在官之田区分为庄以赡贫民籍其名数计其
卷八 第 13a 页
顷亩定其租课使为永业今里中之老犹有能言
宣仁上仙之年与其月日者岁月寖久民又相与贸
易谓之资陪厥价与税田相若著令亦许其承佃明
有资陪之文使之立契字输牙税盖无异于税田其
名数之著于州县簿籍者目曰省庄计其租入则上
而计省下而郡县皆总之曰苗屯米若干此其与逐
时没官户绝田产隶于常平而俾之出卖者岂可同
年而语哉历时既多展转贸易佃此田者不复有当
时给佃之人目今无非资陪入户租课之输逋负绝
少郡县供亿所赖为多有司因陈君之请槩行责括
宣仁上仙之年与其月日者岁月寖久民又相与贸
易谓之资陪厥价与税田相若著令亦许其承佃明
有资陪之文使之立契字输牙税盖无异于税田其
名数之著于州县簿籍者目曰省庄计其租入则上
而计省下而郡县皆总之曰苗屯米若干此其与逐
时没官户绝田产隶于常平而俾之出卖者岂可同
年而语哉历时既多展转贸易佃此田者不复有当
时给佃之人目今无非资陪入户租课之输逋负绝
少郡县供亿所赖为多有司因陈君之请槩行责括
卷八 第 13b 页
亦巳疏矣漕台又因有出卖之请此不审之甚者也
若没官户绝田产朝廷何尝不令出卖惟其不售也
是以开给佃之门亦所以劝民之耕且使土无旷而
租无亏也今以租重之故致前数弊议者方建减租
之策乃不能因而推行之而复为出卖之说可谓失
于讨论矣且官有卖田之名固自不美今固无买者
假令有买者亦必不能齐一所收之直又安能有补
于县官之调度终亦化为乌有耳有司坐析无补之
秋毫徒使县官负不美之名忧民如此不亦谬乎谋
国如此不亦疏乎若复及于所谓屯田者则其失又
若没官户绝田产朝廷何尝不令出卖惟其不售也
是以开给佃之门亦所以劝民之耕且使土无旷而
租无亏也今以租重之故致前数弊议者方建减租
之策乃不能因而推行之而复为出卖之说可谓失
于讨论矣且官有卖田之名固自不美今固无买者
假令有买者亦必不能齐一所收之直又安能有补
于县官之调度终亦化为乌有耳有司坐析无补之
秋毫徒使县官负不美之名忧民如此不亦谬乎谋
国如此不亦疏乎若复及于所谓屯田者则其失又
卷八 第 14a 页
甚矣今有屯田者无非良农入户有资陪之价著令
有资陪之文立契有牙税之输租课未尝逋负郡县
赖以供亿一旦官复责括而卖之则有是田者往往
仅能自给岂复能办钱以买此田哉纵或能买是无
故而使之再出买田之价岂不困哉岂不冤哉其能
买者固不百一异时有钱以买者必兼并豪植之家
也夺良农固有熟耕之田以资兼并豪植之家而使
之流离困穷衔冤茹痛相枕籍为沟中瘠此何策也
版曹之勘当都省之符下皆不复究其本末其事益
炽其害易滋陈君之请不过三县省符之下计台之
有资陪之文立契有牙税之输租课未尝逋负郡县
赖以供亿一旦官复责括而卖之则有是田者往往
仅能自给岂复能办钱以买此田哉纵或能买是无
故而使之再出买田之价岂不困哉岂不冤哉其能
买者固不百一异时有钱以买者必兼并豪植之家
也夺良农固有熟耕之田以资兼并豪植之家而使
之流离困穷衔冤茹痛相枕籍为沟中瘠此何策也
版曹之勘当都省之符下皆不复究其本末其事益
炽其害易滋陈君之请不过三县省符之下计台之
卷八 第 14b 页
奏遂及三郡版曹勘当则又遍于一路且其施行与
其建请本旨绝相皆违真所谓字经三写乌焉成马
失今不救又将遍于天下矣假令有成命有司苟知
其非犹当各守其职而争之况今未成命岂可坐糜
𥿄札徒严期会滋吏奸以扰良农安视下民之困以
成执事者之过计哉门下平日爱民如父母忧民如
疾疢今诚为之深究其本末详计其利病陈之上府
列之计台丐闻于朝俾寝其议以便邦计以安民心
此必门下之所乐为也胥吏之计方将并缘以招贿
谢必不乐此谅仁人君子之心惟恐不闻吾民之疾
其建请本旨绝相皆违真所谓字经三写乌焉成马
失今不救又将遍于天下矣假令有成命有司苟知
其非犹当各守其职而争之况今未成命岂可坐糜
𥿄札徒严期会滋吏奸以扰良农安视下民之困以
成执事者之过计哉门下平日爱民如父母忧民如
疾疢今诚为之深究其本末详计其利病陈之上府
列之计台丐闻于朝俾寝其议以便邦计以安民心
此必门下之所乐为也胥吏之计方将并缘以招贿
谢必不乐此谅仁人君子之心惟恐不闻吾民之疾
卷八 第 15a 页
苦政令之利病必不以吏胥之谋而易天下之至计
某虽不能周知一邑之版籍以所闻见计之此邑之
民耕屯田者当不下三千石以中农夫食七人为率
则三七二十一当二万一千人抚万家之邑而其良
农三千户老稚二万一千一旦失职凛凛有破家散
业流离死亡之忧也岂仁人君子之所能忍视而不
为之计者今方收穫舂揄之时诚得亟为剡牍而其
文书期会姑辽缓之以烦后庚之命使虑忧之偪仄
转为欢心惨悽怛悍散为和气而讴歌鼓舞溢于田
亩遍于涂巷不亦休哉此非有缺于供输损于调度
某虽不能周知一邑之版籍以所闻见计之此邑之
民耕屯田者当不下三千石以中农夫食七人为率
则三七二十一当二万一千人抚万家之邑而其良
农三千户老稚二万一千一旦失职凛凛有破家散
业流离死亡之忧也岂仁人君子之所能忍视而不
为之计者今方收穫舂揄之时诚得亟为剡牍而其
文书期会姑辽缓之以烦后庚之命使虑忧之偪仄
转为欢心惨悽怛悍散为和气而讴歌鼓舞溢于田
亩遍于涂巷不亦休哉此非有缺于供输损于调度
卷八 第 15b 页
决不至以此获罪于上府计台也仰恃爱念敢布腹
心
三
如闻徒御戒行将如郡邸岂黄堂将大行宽恤之政
以厚吾民之力为国家培固根本为万世不拔之基
耶抚字心劳催科政拙此阳道州所以为当世大贤
而史家载之以为美谈者天以斯民付之吾君吾君
又以斯民付之守宰故凡张官置吏者为民设也无
以厚民之生而反以病之是失朝廷所以张官置吏
之本意矣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朝廷
心
三
如闻徒御戒行将如郡邸岂黄堂将大行宽恤之政
以厚吾民之力为国家培固根本为万世不拔之基
耶抚字心劳催科政拙此阳道州所以为当世大贤
而史家载之以为美谈者天以斯民付之吾君吾君
又以斯民付之守宰故凡张官置吏者为民设也无
以厚民之生而反以病之是失朝廷所以张官置吏
之本意矣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朝廷
卷八 第 16a 页
官府之用固当野人供之今赋输之法斯民所当遵
而不违也违而不供民之罪也官从而督之理之宜
也为守宰者固不可以托催科政拙之言而置赋税
之事一切不理易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必指
簿书期会为非吾所当务此乃腐儒鄙生不闻大道
妄为缪悠之说以自盖其无能者之言也今簿书不
理吏胥因为紊乱为长吏者难于稽考吏胥与奸民
为市使长吏无所窥寻其踪迹此所当深思精考覈
其本末求其要领乃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簿书齐整明白吏无所容奸则奸民惧而弊事理良
而不违也违而不供民之罪也官从而督之理之宜
也为守宰者固不可以托催科政拙之言而置赋税
之事一切不理易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必指
簿书期会为非吾所当务此乃腐儒鄙生不闻大道
妄为缪悠之说以自盖其无能者之言也今簿书不
理吏胥因为紊乱为长吏者难于稽考吏胥与奸民
为市使长吏无所窥寻其踪迹此所当深思精考覈
其本末求其要领乃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簿书齐整明白吏无所容奸则奸民惧而弊事理良
卷八 第 16b 页
民下户畏事之人不复被扰矣若循理而治赋输又
不能宽上府之督责则致为臣而去岂不甚公甚正
甚荣甚美哉有如丈丈大乡之贤善类所宗亦必甚
慰其意以为吾有贤子不愧于阳道州矣世间富贵
何限往往与草木俱腐其能自拔而与阳道州俨驾
于方册者几何人哉若曰今不得巳且屈吾平日之
志为苟免之道非某之所闻也吾人要当求师于往
圣昔贤有识君子不可听计于吏胥吏胥者吾之所
御岂可反入其笼罩之中也
象山先生全集卷之八
不能宽上府之督责则致为臣而去岂不甚公甚正
甚荣甚美哉有如丈丈大乡之贤善类所宗亦必甚
慰其意以为吾有贤子不愧于阳道州矣世间富贵
何限往往与草木俱腐其能自拔而与阳道州俨驾
于方册者几何人哉若曰今不得巳且屈吾平日之
志为苟免之道非某之所闻也吾人要当求师于往
圣昔贤有识君子不可听计于吏胥吏胥者吾之所
御岂可反入其笼罩之中也
象山先生全集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