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九 第 1a 页 WYG1161-0162c.png

诚斋集卷八十九
宋 杨万里 撰
千虑策
人才上
臣闻人才之在天下求之之法愈密则愈疏取之之涂
愈博则愈狭然则天下之才果不可求乎古者一代圣
人之兴则一代之人才亦从而兴夫岂不
卷八十九 第 1b 页 WYG1161-0162d.png

以来天下度外奇杰之士故才者毕赴不才者自伏后
世之君以为天下之人举将欺我而不可信于是立为
规矩创为绳墨以簸扬澄汰天下之士取之不胜其精
而实粗得之者皆截然入规矩中绳墨而奇杰之士皆
漏于规矩绳墨之外故求治而莫之与治遭乱而莫之
与除纷纭胶扰而卒不能成功然则天下之才求之安
事于密而取之安事于博哉盖密则必有所隔博而未
卷八十九 第 2a 页 WYG1161-0163a.png

奇杰之士也是故进士任子以待群才制科以待异才
得人盖不少矣然自制科中罢而复行今四十年而竟
未有一士出而副侧席之求此其故何也无乃今之制
科非古之制科欤无乃不用规矩绳墨而规矩绳墨愈
急欤故臣尝谓今欲求制科奇杰之士夫惟有所不求
斯可以求之矣昔者西汉制科之盛莫武帝若也尝求
其所以策之之说则曰上嘉唐虞下悼桀纣而已则又
卷八十九 第 2b 页 WYG1161-0163b.png

难也不暇于难也夫武帝者方夙寤晨
之要之不暇而暇搜蠹简摘庾词以为苟难以与书生
角一日之记问也哉今则不然先命有司而试之以莫
知所从出之题既又亲策于廷而杂之以奥僻怪奇之
故事不过于何晏赵岐孔安国郑康成之传注与夫孔
颖达之疏义而已此岂有关于圣贤之妙学英雄豪杰
济世之策谋也哉以训诂之苛碎而求磊落之士以虫
卷八十九 第 3a 页 WYG1161-0163c.png

罗横江之鲸挂黄口之饵以望凤之来食也耶其不至
固也非惟不至也亦不能也非惟今之士不能也虽使
古之圣贤如孟轲者复生亦不
盛时与今孰远也孟子与孟献子相去犹近也诸侯恶
周籍之害已而去之孟子已不能记其详孟献子之友
五人孟子已忘其三则孟子亦安能中今之所谓制科
也哉夫孟子者固无事于此能也孟子则有所能者矣
卷八十九 第 3b 页 WYG1161-0163d.png

之孟子此孟子之所能也今不求天下之士为孟子之
所能而求其为孟子之所不能则是其所求者非其所
求也故曰今欲求制科奇杰之士夫惟有所不求斯可
以求之矣且朝廷以此等求士而
恶用是呫呫者为哉张华能对千门万户之问而不能
救贾后司马伦之乱前之敏后之疑小之明大之暗臣
愚欲望朝廷参之以祖宗汉唐制科之本意立大端而
卷八十九 第 4a 页 WYG1161-0164a.png

代史与诸子之书而削去传注奥僻之问其学则主乎
有用其词则主乎去谀上及乘舆而不诛历诋在廷而
不怒使天子得闻草野狂直之论而士得专意乎兴亡
治乱经济之业庶乎奇杰有所挟者稍稍出矣议者曰
求马者非求驽也求骏也今去
者之至如之何是不然求马者求其一日千里乎抑将
求其他技乎今求马者不问其能千里与否而曰吾欲
卷八十九 第 4b 页 WYG1161-0164b.png

帙者岂曰奇杰而奇杰之士乌在庾词隐帙之能不能
也虽然臣犹欲有言焉士固有挟策谋而不能乎文辞
而不肯入有司之刀尺苟军旅之间委诸将以荐谋臣
才士不间于文与武仕与未仕而诸郡大比之荐名辍
进士定额十之一以其半而试士之能古文者略仿宏
词之体以其半而试士之
上之于宗伯而取之视进士之科名焉其数不出乎奏
卷八十九 第 5a 页 WYG1161-0164c.png

而取科级者不犹愈乎如此而犹有遗才焉臣不信也
人才中
臣闻天下之情有所大不可晓者常喜背人主之所向
而向人主之所背人主当宁太息恨不尽得天下之才
而用之庶几乎危可安乱可治而亡可存也此岂非人
主之所向也哉然求忠则得奸求才则不才者至矣夫
奸邪不才之人盖人主之所甚
卷八十九 第 5b 页 WYG1161-0164d.png

所不欲天下之情如此其不可晓也是其真不可晓欤
天下之情甚易晓也何也人主无不泄之旨而密旨在
所向之外也天下之人伏其外以窥其中从其泄以得
其密是故背人主之所向以阴合其所向天下之情甚
易晓也子之养亲也脍炙以为羞礼也蛙蛤以为进非
礼也子问父以所膳必曰脍炙而不曰蛙蛤也然退而
察其亲则蛙蛤之为嗜为子者何惮而不进之以蛙蛤
卷八十九 第 6a 页 WYG1161-0165a.png

不命耶盖其所命者饰也其所不命者真也故夫不从
其所命而从其所不命善从命者也人主之令天下曰
吾好忠而恶奸好才而恶不才夫岂不善然天下并进
而尝之忠与奸两至而才与不才各求售焉则其好恶
一切有所反当此之时天下宜何从昔者田子与隰子
登台南望不言而隰子知其意在于伐木曹公下鸡肋
之令三军莫喻而杨修知其意在于退师上之人举目
卷八十九 第 6b 页 WYG1161-0165b.png

求言之诏开狂直之涂而忠言犹未
谨聘召之礼而真才犹未出也天下其真无才也耶盖
天子之命天下有所必不敢信者也天子如此其圣明
也愿治如此其急也求才如此其勤也而天下有所必
不敢信者何也天下但见夫布衣挝鼓而诉民瘼则下
之吏而屏之远方也后进小臣越职言事触犯忌讳则
罪之以沽名躁进而台谏又冥搜其过以破坏其人也
卷八十九 第 7a 页 WYG1161-0165c.png

罢黜废放则不止也元勋将相敢任大事而能决大计
者排斥抑塞而死徙殆尽也夫欢忻以
起其懦爱惜长养以防其消犹惧天下之才不至也今
也日夜深沮而痛折之使天下之士出一语言则曰猖
狂励一节行则曰矫激作一事功则曰生事而曰天下
真无才也此虽一饭九叹息一日百下诏天下之忠贤
奇杰勇于言而敢于为者谁敢信而来哉何则所求者
卷八十九 第 7b 页 WYG1161-0165d.png

成风一成则治乱存亡之机将必在此夫风也者无形
而不可执无根而不可拔倡之莫知其所自起和之莫
知其所自随合散翕忽如童子之谣
其秘怪非作非传而不胜其流布禁之则愈滋穷之则
莫推而是风也成则关人之国粹然于唐虞三代故其
祚长嚚然于秦故其祚短凛然于东汉故其国难拔荡然
于魏晋故其国速亡风之所在而国随之甚可惧也古
卷八十九 第 8a 页 WYG1161-0166a.png

不待其定是故拒其所从变之端而导其所宜归之涂
故天下之人陶其风者自非下愚皆得成其才而收其
用何谓导导在好好在独人主之所好独而不分则天
下谁不逆探其好而争为之趋专
使天下趋而不他则虽捐肝脑蹈鼎镬前者未既而后
者来东汉之凛然者夫固有导之者也仁祖之世天下
争自濯摩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世行道为贤以犯颜
卷八十九 第 8b 页 WYG1161-0166b.png

其将相侍从台谏之才犹足为子孙数世之用而不见
其尽何也仁祖之所好独在是也圣天子即位之初不
可谓无仁祖之好矣然分而不一未久而移今天下风
变矣变而至凛然则幸也而臣未见其凛然也变而不
反喑喑默默帖帖摩摩
之哉臣不胜惶惧
人才下
卷八十九 第 9a 页 WYG1161-0166c.png

天之生也古多才而今乏才则是天之厚于古而薄于
今耶穑非后稷而无岁无粟地非渭川而无地无竹天
之生物今犹古也而独不生才耶臣尝闻之天下之才
其生在天其成不在天天生之君成之亦君坏之才生
于天而坏于君而曰天下乏才也可乎哉盖天下之才
莫难于成而莫易
训诲君师之所长育不知其几何日博之古今以入其
卷八十九 第 9b 页 WYG1161-0166d.png

补之以功或彼之短而此济之以长尝险易而涉风霜
不知其几何变阅日之久也更事之多也应变之熟也
而其才犹有不成矣幸而成才则上之人当如何而爱
惜之故曰才莫难于成人之至情自非前无千载之眩
后无万人之怵独立自信如比干如伯夷谁不违于祸
以向于福者天下之人如是而不成才矣日夜莹之犹
恐昏之日夜策之犹
卷八十九 第 10a 页 WYG1161-0167a.png

莫易于坏惟善用才者不惟能成天下之才亦能转坏
以为成而不善用才者不惟不能邀其成而亦不能扶
其坏今日坏其一明日坏其二天下之才销委腐败而
缓急乃无一人为之用无一人为之用其果无才耶使
善用者起而成之濯磨剪拂而用之则故者新懦者奋
而散者聚天下之大功不终朝而可成后世见汉高帝
唐太宗收揽天下英雄而尽得其用以为后世无复见
卷八十九 第 10b 页 WYG1161-0167b.png

隋之所遗何前之无而后之有耶盖坏其成与成其坏
惟上之人何如耳今天下之无才岂真无耶抑上之人
成之者过少而坏之者过多耶国朝人才一成于庆历
再成于元祐初坏于绍圣大坏于崇观当其成也数世
收其用及其坏也至今被其患光尧之兴褒表元祐之
名臣又从而序进其子孙尽斥崇观之奸党又从而废
其裔使天下晓然知忠义才德之士暂闭而愈光奸佞
卷八十九 第 11a 页 WYG1161-0167c.png

然有庆历元祐之风虽中
罗织以痛折天下之忠臣义士然士大夫之器质既成
终不为改譬之玉之已琢不复为璞金之已鍊不复为
矿陛下始初清明尽起诸老而置之于朝天下相庆如
见汉官威仪也陛下亦知其所自乎光尧成之陛下用
之也当是时山林枯槁之士毫发丝粟之才于于然而
来纷纷然而起人人有自奋自勉之意今未久也而霍
卷八十九 第 11b 页 WYG1161-0167d.png

不知其亡也王无亲臣矣李固曰一日朝会见无一真
儒可顾
察之乎察之矣亦尝忧之乎且陛下之于天下之才自
用之自坏之天下知其不然也意者左右之有谗人欤
谗人之谗也亦岂曰我谗人也盖曰我忠也其逐君子
亦岂顿逐也盖有渐也自以为忠而逐人有渐人主不
察则谗者昌矣今夫小人之与君子不为异也将以同
卷八十九 第 12a 页 WYG1161-0168a.png

同而与主同彼小人者退而不与君子为同则其谄不
密进而不与君子为异则其谄不力是故初卖之终陷
之公孙弘之
人可逐也必先阳为之地而外若与之厚既以释其君
又以安其人释则不疑安则不戒夫惟君不疑而人不
戒是故一旦逐之而莫之觉武后之言于高宗乞赏来
济是也谗必有名谗而无名则言之者怍而听之者不
卷八十九 第 12b 页 WYG1161-0168b.png

于我也而不利于国其君安得不瞿然动决然从乎姚
崇之托足疾以谮张说是也吁谗人之千机百阱如此
君子者举而触焉动而中焉为人主者奈何恬而不察
察而不忧耶此
臣闻用才之道无所不惜者才之所从富也不足惜者
才之所从坏也今天下老成之才视之以为不足惜坏
而弃之臣恐才之不坏者寡矣临事而无人则又曰天
卷八十九 第 13a 页 WYG1161-0168c.png

所以叹也
论相上
臣闻圣人不能为天下求宰相而能为天下受宰相惟
能受之是乃能求之欤知所以求之而不知所以受之
则虽焦心侧席而相不至搜岩剔薮而相不出梦卜物
色而相不真盖亦有出而至者矣其如不真何人主曰
贤天下曰否人主曰忠天下曰邪人主曰才天下曰缪
卷八十九 第 13b 页 WYG1161-0168d.png

折之非天子悟而逐斯人则斯人惭而去之耳且夫一
邑不可欺以令一郡不可欺以守而天下独可欺以相
哉圣人之求宰相初不求也非不求也不求者所以深
求之也是故听天下之自求其人而我无与焉其得之
也盖曰尔自求之尔自得之吾为尔用之焉耳其用之
也则曰尔遗我以其人吾为尔相之矣其人欲去而天
下不究则曰还尔相夫是之谓能为天下受宰相古之
卷八十九 第 14a 页 WYG1161-0169a.png

久久而必成盖得而必任
其功不败于摇敢于尽而不败于摇亦何事之不成哉
而古之君子之相其君亦不敢犯天下之所不许天下
不许而君许之君子有深藏远遁以自脱天下之机而
已昔者汉武帝相车千秋而取讥于匈奴魏文帝以贾
诩为太尉而贻笑于孙权张昭荐李涛为宰相而周世
宗薄其无大臣体夫能言天下不敢言之事而回人主
卷八十九 第 14b 页 WYG1161-0169b.png

超则取马超有如诩之谋乎知张彦泽之必为晋患知
周高祖之必不为汉臣有如
于敌国或以非薄于其君古者人主之用相如此其难也楚
以薳子冯为令尹而子冯不食以避之晋以蔡谟为司
徒而曰我为司徒后世必哂竟不拜唐李

为相而

堪于相而不欲富贵哉古者君子不轻以身相人如此
卷八十九 第 15a 页 WYG1161-0169c.png

其身之所有以侥其分之所无可谓不智乎及得其所
无而天下皆责之以所有上以误其国下以误其身皆
是也可谓智乎
贤相矣天下方以为贺而陛下以为疑非陛下疑之也
奸臣有以启陛下之疑也使陛下之不坚天下恨之陛
下悔之亦无及矣而近岁以来每虚宰席以待其人天
下耸而望曰其必有以慰我既而麻制一传则天下悱
卷八十九 第 15b 页 WYG1161-0169d.png

人而何以了此事故朝廷轻用
来不为朝廷重其去不为朝廷轻其进不为天下喜其
退不为天下戚舜之于皋陶汤之于伊尹武王之于太
公齐桓之于管仲蜀先主之于诸葛亮似不如此盖陛
下知为天下求宰相而不知为天下受宰相也故老相
传祖宗朝尝阙宰相天下之望在于韩𤦺富弼故洛之
人则曰我丞相三召不起也相之人则曰我侍中屡诏
卷八十九 第 16a 页 WYG1161-0170a.png

其人天下之望岂无所在陛下从其望之所在者而用
之择之在天下受之在圣主用而观之效则久之此真
天下之相也而独扰扰焉何也
论相下
臣闻天子之相必其人有以自恃而后其人为足恃盖
天下大器也有有此器者有负此器者天子者有此器
者也宰相者负此器者也匹夫有百金之器则必择其
卷八十九 第 16b 页 WYG1161-0170b.png

盖人可以胜器而器不可以
者颠举天下之大而负之负之而不能堪挈之而不能
举事至而乱变起而惊已且无以自恃而天子何恃焉
古之大臣居天下之至安而不骄居天下之至危而不
慑不劳谈笑不动声色而天下自定此其意非苟为不
测之量虚为不折之气以镇服物情而已其必有以自
恃也恃在应应在裕夫敌国之相图奸雄之相窥固轻
卷八十九 第 17a 页 WYG1161-0170c.png

谋有事而出其不意发则应应则不穷天下安得而不
定天子者得斯人而相之则天下
何则有足恃者也后之君子懦者既不足与有为而其
勇者又往往得其所恃之似而无以实之盖亦有所谓
不劳谈笑而不动声色者矣然可与之居安而不可与
之居危可与之守常而不可与之应变此其中无应变
之机而其外示镇服之度故无事则若不可测而有事
卷八十九 第 17b 页 WYG1161-0170d.png

以破敌者矣有同乎镇物而不同乎破敌者焉有推诚
以解纷者矣有同乎推诚而不同乎解纷者焉有示强
以止乱者矣有同乎示强而不同乎
游饮博以当符坚房琯弹琴清谈以当安史此同乎镇
物也然淝水大胜而陈涛大败何也人不同也盖安有
谢元而琯有刘秩此其所以不同于破敌欤郭子仪单
骑以入回纥张延赏亦使浑瑊彻备以盟吐蕃此同乎
卷八十九 第 18a 页 WYG1161-0171a.png

欲出避何也情不同也盖回纥之寇子仪知其情之不
得已也故变寇以为盟吐蕃之盟延赏不知其情之欲
图唐也故变盟而为寇此其所以不同于解纷欤裴度
答朱克融以兵近速来之语景延广答契丹
剑之语此同乎示强也然克融卒不敢动而契丹遂灭
晋何也势不同也盖以克融而犯唐则以臣而叛君以
晋而怒契丹则背惠而立怨此其所以不同于止乱欤
卷八十九 第 18b 页 WYG1161-0171b.png

法而不得其不一之法未有不败事者方晋之未捷谢
安与王衍何以异而陈涛之未败平凉之未变契丹之
未动所谓房琯者延赏者景延广者谁不以为谢安子
仪裴度复出也哉盖应变之难如此今北敌㩀有中原
之中者四十年矣自金亮之毙其君臣日夜伺
而求吾之便又五六年此何等时耶然无事则玩而不
戚有事则惊而失措不知朝廷所恃以应变者何人耶
卷八十九 第 19a 页 WYG1161-0171c.png

不忧也然则将来谢安郭子仪裴度之才何从而得之
夫子曰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人之能不能虽圣人不
能逆知之其能知之者以其试之也然才可试而变不
可试临变而试才者垂死而试医者也古之圣人惟能
择天下甚难之事以试天下之才故一旦有急而不乱
则试之者熟而储之者素也尝闻寇准以小臣言事而
卷八十九 第 19b 页 WYG1161-0171d.png

后真宗澶渊之役独决亲征之议对敌高卧天子恃之
以为无恐诸将恃之以成大功者乃前日太宗所密询
之人也今宰相之才无事而不求且不试裘而不絺明
年何衣稻而不麦明年何食臣实忧之
论将
臣闻圣人之所以鼓舞天下使之奔走淬砺以争先于
为用长治而不乱有急而不可乘者盖圣人不示天下
卷八十九 第 20a 页 WYG1161-0172a.png

窥也宜乎天下之不自止也天下之所以作之不起未
起而复废者吾之可窥者见而彼之自止者随之今天
下之所以患于无才而才尤患于无将其病在此方边
事之兴芒芒然以求将也天下则亦芒芒然以趋之天
下趋之而朝廷不求将矣非不求将也边事息而无所
事将也无所事将则天下亦弛然曰无所事我则亦弃
而
卷八十九 第 20b 页 WYG1161-0172b.png

者有所挟而莫之用则去而为盗矣天下弛矣而边事
又动也而无将也则又芒芒然以求天下莫之趋也夫
前日之无所事也所以为今日之莫之趋也欤夫如是
焉得将昔者成王周公承文武平定之业诛三监征弗
庭而天下服矣于是酌尧舜夏商之礼乐法度补葺成
就以至于大备当此之时文物焕于朝颂声被于野太
平之美天下之所甚乐而成王周公之所甚惧非惧
卷八十九 第 21a 页 WYG1161-0172c.png

以至于乱也则有大司马之官日夜选将阅戎如是而
为车如是而为徒如是而为鼓铎镯铙如是而为坐作
进退后至者诛不用命者斩夫大阅者非真临阵而应
敌也而后至者何至于诛不用命者亦何至于斩哉而
其法如此盖其所以处暇裕之日与处三监未诛之时
无异也则天下何以窥上之无所事我而我不为也哉
是故文武并用而莫知其孰先莫知其孰后不见其所
卷八十九 第 21b 页 WYG1161-0172d.png

侯何足道哉而羽林子弟授经于学校与夫将军不好
武而其子皆能文则君臣相庆以为太平之盛观而腐
儒曲生又从而谀之曰兵寝者二帝三王之极功也不
知二帝三王之不如是也谀说之误时世也谀说盛于
下君臣怠于上而天下以兵为讳以武为惭矣棘门霸
上之无人而开元天宝之末狼狈大败者无怪也非天
卷八十九 第 22a 页 WYG1161-0173a.png

也今日之事边警息矣天下将曰朝廷无所事兵矣此
求将才不啻如有事之初而宰相大臣亦折节以下才
略武勇之士毋责其鄙野之状而无怒其桀岸之气时
赐之燕閒而延见之探之于中而试之于外以阴求天
下之奇杰待之异而养之久此所谓不示天下以其可
窥而作天下以其不自止者也则缓急之际亦何至于
卷八十九 第 22b 页 WYG1161-0173b.png

论将下
臣闻今之议者曰选将莫若宿望而新进者未足
臣窃以为不然选将之与择相相似而大不同是故相
不厌旧而将不厌新择相不以旧不足以压天下之望
选将不以新不足以激天下之才盖天下之相必道𨺚
而德重名节全而才略高天下之人晓然服其可以相
也或既相而去天下恨其有所不及尽而望其再有所
卷八十九 第 23a 页 WYG1161-0173c.png

而天下留之是惟无相相之而天下无异论故曰相不
厌旧至于将则不然夫所谓宿将者功业就矣名位高
矣富贵极矣腴田甲第金玉宝货充乎其家歌童舞女
之气者将废然矣天下无事则曰朝廷苟有事不使我
则不济及其有事也使之舍其所甚乐而任其所甚忧
取其甚爱之身而捐之必死之地彼则畏矣以今之畏
卷八十九 第 23b 页 WYG1161-0173d.png

者有楹而未有栋有栋而未有梁则遍国中以求大木
三年而后得之于千里之外盖千百年之松槠豫章也
室成而富人者疾有愚医焉见其向之求木之意也则
献其百年之天雄乌喙焉曰此可以已病也不知夫木
者
陈且槁矣而百年之天雄乌喙则与朽壤何择而尚有伐
病之能哉此将新旧之辨也李广之在汉骁雄杰出其
卷八十九 第 24a 页 WYG1161-0174a.png

天下自以为汉将非我则不可也然卫青霍去病崛起
于戚里之中与单于角胜负深入大幕直捣龙庭而广
乃以失期无功死开元之后王忠嗣哥舒翰威名边功
天下第一天下之人以为一日不可无忠嗣与翰也及
幽陵盗起庙堂失措忠嗣则不存而使翰则又败复两
京
光弼也当广之盛时忠嗣与翰有大功名之日天下岂
卷八十九 第 24b 页 WYG1161-0174b.png

也且人之有才者孰无自喜之心而人之于富贵功名
孰无愿欲之志自喜其才则必求所以自试志乎富贵
功名则必求所以自取此如善书者乐于为人书而嗜
酒者可以得酒无不为也不因其自试之心而激之以
自取而曰吾必得宿将亦惑矣故臣以为今日之取莫
若以儒士之通敏沈雄者行阵之尝有闻者武举之
所蕴而不徒虚文者士卒之有能而自异者卑贱有挟
卷八十九 第 25a 页 WYG1161-0174c.png

不测而识之于稠人之中无故而置之万众之上庶几
乎如高帝之得韩信者又何患天下之无将也哉
论兵上
臣闻天下之兵必有所敛有所散有所敛所以集天下
有用之士有所散所以去天下无用之人不集其有用
则兵不强不去其无用则兵不精明乎敛散之说而兵
制无遗策矣臣请言敛之之说
卷八十九 第 25b 页 WYG1161-0174d.png

一也兵出于一古也然可用之于古而不可用之于今
也盖三代之时内守以诸侯外守以四夷无敌国之兼
并无匹夫之崛起故其兵以心而不以力以义而不以
诈其所以胜者非后世之胜也以吾之仁胜彼不仁以
吾之义胜彼不义不待行阵而胜负决矣故所谓一者
古可用也何谓三曰召募曰子弟曰盗贼此所谓三也
然古虽未用今不可不用也今夫两军相当诈力者胜
卷八十九 第 26a 页 WYG1161-0175a.png

不得不用也母以天下观之而以一乡观之今夫一乡
之中有所谓良民者有所谓黠民者耕而食织而衣循
循以为谨厚默默以为忠信犯之有所不敢校而辱之
有所不敢怒此良民也不耕而求饱不织而求温平居
博弈饮酒以肆其不逞而有急则椎埋剽夺以快其意
此黠民也夫良民者诱之以为非固有所不敢而强之
以战斗之事则亦没世而不能黠民者放之则其窃发
卷八十九 第 26b 页 WYG1161-0175b.png

其为用而不少者而强
欤且黠民不收之以为兵其肯老死而不动乎抑将猖
狂溃冒以至于大乱也夫与其至于大乱孰若收之以
为吾用哉何则收之以为吾用则其猖狂者不施之于
我而施之于敌其不肯老死者不用之于奸慝而用之
于功名此驾驭奸雄之至术也故其所谓三者今不得
不用也如是者岂可不择其所以敛之者耶臣请复言
卷八十九 第 27a 页 WYG1161-0175c.png

散而名不散者实不散而宜散者冗兵也实已散而名
不散者虚兵也何谓冗盖
一者寡矣宜乎十者之胜也然一有时而胜十则老壮
之异也以一人而击百人则一者愈寡百者愈众矣宜
乎一者之负也然百有时而不当一则勇怯之殊也老
壮之相去至于相十而勇怯之相远至于相百而吾则
一之是则一军之士绝多补少而计之食者十而兵者
卷八十九 第 27b 页 WYG1161-0175d.png

于此也此冗兵实不散而宜散者也何谓虚盖其名存
其人亡其人亡其食存夫有名而无人无人而有食则其
食鬼食之耶则有私之
生也某与某逃者也而其籍则居也某与某未尝募而
至也而其籍则已募也彼执籍以责吾食而吾亦按籍
以馈之食一军之士而子虚乌有之徒居其十之三四
焉是故县官有实费而无实兵主将无实兵而有实利
卷八十九 第 28a 页 WYG1161-0176a.png

之此虚兵实散而名不散也如是者盍亦讲其所以散
之者耶今朝廷召募之法行故乡里之黠民有所收子
弟之军用故营垒之黠者有所泄盗贼非大恶者不杀
将皆卓然可用此敛兵之至计也朝廷既行之矣虽然
犹有可散者臣愿朝廷每岁不测遣侍从台谏一人忠
而有望者出诸军行视而检押之则虚冗之弊可以少
卷八十九 第 28b 页 WYG1161-0176b.png

则军之老壮勇怯虽不可以尽见而教阅之地亦可以
槩见焉至其死生存亡虽不可以遽知而责之司籍之
人则彼莫不知焉从其可槩见者而沙汰焉从其莫不
知者而开之以首实待之以赏罚焉
散而虚者何敢以复存哉去冗去虚而实兵见矣此散
兵之至计也典兵在人用兵在术练兵在法臣之所谓
敛散者是则练兵之法也
卷八十九 第 29a 页 WYG1161-0176c.png

臣闻计天下者不可以狃于利亦不可以惩于害狃于
利而必为焉害至而不思惩于害而必不为者利必有
所遗议者皆曰乡兵之法不可行也民乐于为农而不
乐于为兵夺其所乐而强其所不乐时则有扰民之害
以农为兵非不习也守则溃
彼见石晋籍诸州乡兵谓之武定军而民不聊生是以
曰扰民见石晋置兵谓之天威军者竟以不可用而罢
卷八十九 第 29b 页 WYG1161-0176d.png

败事而成事者也天下未有无害之利也天下而有无
害之利则谁不能计之者利于一必害于一越人坐于
舟而行之以手燕人见而悦之归而以手行于途未有
不匍匐颠仆而可笑者燕人而为越人固害也越人而
为燕人岂不害哉议者见燕人颠仆之害矣未见夫越
人千里咫尺之利也民不同地
同之使燕人而为越者也因其不同而不同之使燕者
卷八十九 第 30a 页 WYG1161-0177a.png

安地者以危地为惧而生于危地者亦不以安地为慕
内地之民仰父而俯子安居而暇食至有老死而不至
州县不识官吏而况于兵革乎边地之民则不然朝而
熙春暮而凛秋今日之安集明日之离散自内地之民
视之何可顷刻居也而边地之民寇来则支不支则移
寇去则归夫曷不遂徙以避而何乐于归也非乐也势
也鱼以渊为归鸟以林为归夫
卷八十九 第 30b 页 WYG1161-0177b.png

为而不可观其寇来则支此已有乡兵之资不支则移
此已为病于无乡兵之助寇去则归此已有乐为乡兵
之意上之人迎其意乘其资而成其助则乡兵之法有
不难行者得其人讲其术而行以渐荆襄淮甸之民皆
韩信背水之兵也故田单以掘冢墓激齐人而破强燕
周德威以土兵据险而制契丹祖宗以河北乡兵而备
北敌盖以国守边不若以边守边何则人自为守也夫
卷八十九 第 31a 页 WYG1161-0177c.png

城者以人为城也战不以兵者以心为兵也彼石晋者
欲举乡兵而行之天下则过矣民不临危必不肯违其
安民不见死必不肯捐其生以不危不死之民而望之
以不安不生之事此石晋之乡兵所以扰民而无用欤
虽然惩石晋之扰并与其不扰者废之惩石晋之不得
其用并与有其用者弃之又过矣臣尝爱班固山西出
将之说以为陇西诸郡迫近羌胡民习战备故风声气
卷八十九 第 31b 页 WYG1161-0177d.png

迫于夷狄而民习于战备则何地不山
民之脆非山西比也是不然宋武帝之取关中非借兵
于西也陈庆之之取河南非募众于北也兵岂有常地
哉顾所用耳且黥布之兵能使高帝亦避其锋非淮人
耶李陵与奇材剑客蹀血虏庭非楚人耶而可谓其脆
也哉昔周世宗之侵唐也淮之民方苦于唐政而小民
相与聚山泽立堡壁以农器为兵以楮为甲而周师屡
卷八十九 第 32a 页 WYG1161-0178a.png

苦于主而犹能拒敌而况爱其主者耶百人操兵而攻
一虎者虎胜一夫荷锄而遇一虎者人胜
而一夫之强也斗而得地者胜不得地者败曷谓地死
是也地有所必死则势有所必奋势有所必奋则斗有
所必力一夫者居必死之地此其所以必生也彼百人
者既以生地自居矣焉得胜故古之善用兵者以死求
生而不以生求生边地之民亦死而求生者耶虽然行
卷八十九 第 32b 页 WYG1161-0178b.png

行之则乐官行之则敌必疑私行之则敌不知其所窥
使缘淮郡县不禁土豪之聚众执兵而又阴察其才且
强者礼而教之时有以少蠲其征役或因使
捐一官以报其功庶几边民之乐于战一旦有急敌人
未易南下也
驭吏上
臣闻厥今驭吏之难莫急于禁赃吏盖朝廷亦求所以
卷八十九 第 33a 页 WYG1161-0178c.png

之宽而不知畏绳之以法则虑其怨而不服抑将何以
处也臣以为用宽不若用法用法不若先服其心天下
心服而后法可尽行赃可尽禁也夫何故天下之所以
服者常生于不偏而其不服也常起于不平孟子曰夫
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
不能以行于子也欲正天下而不出于已正何以服天
下哉且所谓欲正天下而不出于巳正者谁也岂非朝
卷八十九 第 33b 页 WYG1161-0178d.png

以禁小吏宜其怨而不服也欤臣何以知大吏之不正
异时臣之所闻见者有二一曰私县官之赃以自入二
曰公苞苴之贻以自富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朝之不可
名以晡昼之不可名以夕童子知之至于公卿之不可
名以皂𨽻侯伯之不可名以舆台则公卿之与侯伯有
不知焉何也且天下有君子有
之使君子非小人则莫之事莫之使则不养莫之事则
卷八十九 第 34a 页 WYG1161-0179a.png

小人者所以尊君子尊君子者所以责君子之自尊也
礼义廉耻岂非君子之所以自尊者耶而异时下自台
省僚属上达于公卿侍从有所谓宣借之廪给焉有所
谓白直之餐钱焉夫所谓宣借白直者所以养小人而
使为君子之侍御仆从也今也无其人而求其养其大
官至月以数百缗计则是公卿不为公卿而以皂𨽻自
为也侯伯不为侯伯而以舆台自
卷八十九 第 34b 页 WYG1161-0179b.png

处其身于此也无它货之所在焉耳此所谓私县官之
赃以自入者也都城之有门所以谁何奸者也一夫之
异言异服而入者则问持千钱以过者则征而四方之
所谓苞苴者虽其篚百金孰有问之者哉不惟百金也
千金亦不问也不惟千金也虽万金亦不问也非不问
也不敢问也曷为不敢问也视其书箱篚之缄题或曰
上之于庙堂某官也或曰省部某官也或曰贵近某官
卷八十九 第 35a 页 WYG1161-0179c.png

军之给以固权宠也监司守令攘公盗民以求美迁也
此则受之彼安得不剥而攘之天下之箱篚肩相摩于
道而其入国门如海水之沃焦公卿曰吾不受苞苴也
侍从曰吾不受苞苴也贵近者曰吾不受苞苴也而臣
见其入也则将谁受之耶此所谓公苞苴之贻以自富
者也昔者汉宣帝之时屡下诏以戒吏贪而不已及于
省卒徒以自给者皆禁止之帝之英明亦察见于此则
卷八十九 第 35b 页 WYG1161-0179d.png

虽德宗谕之而不奉诏以为鞭
今之以卒徒自给者恬不知禁而箱篚之大于鞭靴者
亦熟视而不问此何理哉大吏不正而责小吏法略于
上而详于下天下之不服固也是故用法自大吏始而
后天下心服天下心服则何法之不可尽行何赃之不
可尽禁也哉
驭吏中
卷八十九 第 36a 页 WYG1161-0180a.png

未也不有以与不可以夺不有以利不可以害千金之
子岂其一身能运千金之赀也哉必有
为之奔走者有司其管钥者有司其舟车者无是数人
则千金子一日不能以理其家虽然乐于人之为用而
不乐于人之为费已则膏梁而忘其人之饥已则绮缯
而不恤其人之寒至其欺而盗焉则从而笞之此其势
非弃而去则必不为之尽力今夫人主之于百官下至
卷八十九 第 36b 页 WYG1161-0180b.png

米粟丰之为万钟此用天下之实也实与名偕则实轻
而名重天下斯舍轻以就其重名俭于实则实重而名
轻天下斯就实而去其名理固然也人
能首阳之节然伯夷之后未见伯夷也而天下又安能
人人而伯夷哉故虽圣人居人之国饥而不能出户亦
不辞其君之馈粟以为廉而欲天下之士不食而独清
可乎今天下之吏禄二浙之簿尉月给至于踰百缗而
卷八十九 第 37a 页 WYG1161-0180c.png

而县不同盖有丰不胜其丰而约不胜其约者矣士之
贫者扶老携幼千里而就一官禄既薄矣而又州县之
充足者上官之见知者则月有得焉其或州县之匮乏
者上官之私怒而不悦者有终岁而不得
责以往也而饥寒以居也狼狈以归也非大贤君子谁
能忍此而曰尔无贪吾有法岂理也哉是故莫若均天
下之吏禄使其至远者如其近者增其寡者如其丰者
卷八十九 第 37b 页 WYG1161-0180d.png

当如之何臣闻天下之君子以礼耻之而有馀至于小
人以刑威之而不足威之而不足则必有不测甚大之
威而后可盖尝见士大夫为臣言有士尝提舶于海邦
者而以贿闻鞫之得实覆奏于朝有命笞其背而黥焉
其同列者念其非所以示所临之吏民也则谕之使自
刑如此顷者圣天子临御之初盖尝笞一郡守之赃者
卷八十九 第 38a 页 WYG1161-0181a.png

用也恭闻太祖皇帝初平岭表有守英州而赃七十万
者特诏弃市又有知衡州而赃得实者令伏法于衡州
臣愿天子奋不测甚大之威不问吏之小大取其败而
尤者一二人杀之则天下之人震慄而莫敢为矣
者千而败者一幸而败矣又曰不忍杀也夫固不畏刑
而畏死也不惩以甚畏而投之以所不畏天下何惮而
不为赃吏乎臣故曰天下心服而后法可尽行赃可尽
卷八十九 第 38b 页 WYG1161-0181b.png

驭吏下
臣闻尧舜在上亦不能使天下必不为恶夫欲使天下
必不为恶者止于严刑而已矣过是则无术焉而严刑
者又不可以常用时用则王常用则亡盖刑者圣人不
得已之具而严刑者又天下所甚不乐之政以吾之不
得已而行天下之所甚不乐
放窜殛者尧舜之刑也此非不严也然使尧舜朝行之
卷八十九 第 39a 页 WYG1161-0181c.png

尧舜亦不能使天下必不为恶何者严刑不可以常用
也然而尧舜杀一二人而天下治此独何术也盖尧舜
之所以治有所不杀而甚于杀有所不刑而甚于刑忠
肃恭懿者尧舜既相之明允笃诚者尧舜又相之则夫
不忠不肃不笃不诚者何必尽杀而尽刑也哉屏而弃
之足矣夫人之情岂愿于永弃今弃于尧舜之世则是
不如刑杀者之速死何则身虽不
卷八十九 第 39b 页 WYG1161-0181d.png

于善也必有以自力则是不使天下之必不为恶者乃
所以必之欤臣前之二策其一说曰治赃吏自大吏始
其一说曰先之以均吏禄后之以不测甚大之威此其
为术足以使天下之惧于贪而未足以使天下之乐于
廉盖威之狎则必习而为不威惧之怠则必反而为不
惧何则不胜其贪则不胜其刑不胜其刑则不胜其穷
夫惟使之乐于廉则谁能夺其乐者臣闻天不能为无
卷八十九 第 40a 页 WYG1161-0182a.png

怨刑而不赏则生者不劝今夫某贪吏某非贪吏天
子曰尔曷为贪吾杀尔至非贪者则不杀焉贪者死而
非贪者生则吏之为贪者将曰贪不可为也于是相率
而不为贪今夫某廉吏某非廉吏天子曰尔非廉吏吾
不用尔至于廉吏则亦不用焉非廉吏者不用而廉吏
亦同乎不用则吏之非廉者将曰彼矫而廉以异我也
竟何以异于我于是相戒而不为廉天下之俗生于胜
卷八十九 第 40b 页 WYG1161-0182b.png

至寡之廉而欲胜至众之贪难哉臣愿
侍从台諌外委监司太守岁举廉吏一人而天子亲择
其尤者不测擢之为台省之职虽未至如唐之相杨绾
亦几乎廉吏之俗胜贪吏之俗衰俗所尚而乐趋之不
过数年赃吏之刑亦不必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