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第 1a 页 WYG1174-0588a.png

西山文集卷
三十八
宋 真德秀 撰
书
上相府书
某窃惟海内不幸先皇帝奄弃群臣皇太后以天下之
母图维于内大丞相以社稷之臣计虑于外援立圣明
登践宸极方其始也四方万里骤奉遗诏罔知厥由惊
卷三十八 第 1b 页 WYG1174-0588b.png

士夫内外军民之情尊戴惟一以为吾君之贤真足以
负荷鸿业而先皇帝在天之灵亦庶乎其慰悦矣然而
盖舍兄立弟在有周汉唐之盛与秦隋之乱皆尝有之
而安危存亡判然以异者不可不思其故也太王尝舍
泰伯而立王季矣光武尝舍东海王彊而立显宗矣睿
宗尝舍宋王成器而立明皇矣长少之伦疑若有所未
卷三十八 第 2a 页 WYG1174-0588c.png

因心之爱而极其友悌也显宗之于东海王彊恩遇之
隆事事殊异始终亡间也明皇之于宋王成器饮食起
居相与同之谗间无自而入也
则友其兄则笃其庆盖言如是所以厚周家之福庆而
永平开元之治辉映青史后世亦鲜及焉至若秦隋之
暴其于嫡嗣也废之既不以其罪遇之又不以其恩轻
信谗邪卒挤之死是以天下之心莫不愤惋乱亡之患
卷三十八 第 2b 页 WYG1174-0588d.png

立与王季显宗明皇之立其事虽若不同然天位之得
本于无心揖逊数四勉焉而就南面此天人之所共知
而不可掩也践祚之后战栗兢兢未尝以位为乐此亦
天人之
以为治安长久之计其道非它亦惟于友爱天伦加之
意而已乃者真王之封外第之锡宠数便蕃亦既备至
而辞谢之日不许一望天颜而去窃度亲王之心必有
卷三十八 第 3a 页 WYG1174-0589a.png

变出于仓猝至自投于水以避之危迫之情可谓甚矣
仰赖宗社之灵旋踵底定中外帖然亲王亦幸以自勉
某之区区以谓此正谗间易入之时而亲王危惧不自
保之日也圣上崇笃友爱朝廷顾惜事
之所虑寡闻浅见之人有托纳忠除患之说以进者此
在吾君吾相不可不致察也彼秦隋之君虽甚无道亦
岂乐于戕贼骨肉者哉惟猜防之虑一入其心卒至于
卷三十八 第 3b 页 WYG1174-0589b.png

夷灭是自绝于人道也夫既自绝于人道矣而欲天心
不震怒于上人心不携离于下其可得乎是以秦隋之
祸最为酷烈飨国未几宗庙为墟其视有周汉唐之隆
慈顺辑睦薰为嘉祥上下相安福祚绵永其孰为得失
哉自汉文帝时
遇雾露死是陛下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名奈何
夫淮南王者弟也又以罪迁而盎犹力争如此况今之
卷三十八 第 4a 页 WYG1174-0589c.png

者乎夫当其危惧不自保之时非大有以抚存之则观
听之下窥伺易萌左右使令解体必甚以危惧不自保
之心重之以怵迫亡聊之态万一雾露之感有如盎所
虑者朝廷将何以自白于天下吾君将何以胜此名于
万世乎伏惟大丞相燕居而深念之又与忠厚
士谋之进对之间从容建白必使吾君友悌之德上侪
王季而下轶汉唐凡所以待遇抚存之者务极其至使
卷三十八 第 4b 页 WYG1174-0589d.png

一二人从容调娱日与游处迪之以诗书义理之言使
欣然有以自得晓之以君相矜怜之意使释然而亡所
忧如此则亲王安亲王安则天人之心亦安而上下亦
莫不安者矣某以一介迂疏蒙恩收召入备从列日夜
惟思所以尊朝廷而弭祸乱者莫切于此方俟入见而
首陈之属聆霅川之变
之执事者丹衷皦然可贯天日惟钧慈其垂察焉不胜
卷三十八 第 5a 页 WYG1174-0590a.png

上丞相书(戊/寅)
正月吉日具位真某再拜上书丞相国公某窃闻之礼
有出于前代之所无而后世以侈心为之者生日是也
考其源流盖昉于有唐开元之际方是时宇内乂安民
物蕃阜天子方崇燕嬉侈玩好以夸示得意于是千秋
之节兴而导䛕之臣相与从臾以求媚悦先正太史范
公固尝
卷三十八 第 5b 页 WYG1174-0590b.png

公大人之生日门下之士则争为赋颂以赞咏功德四
方牧守则竞为瑰奇靡丽之献以希容悦而取宠荣是
果何义哉而近世以来转相侈大莫有悟其非者此某
之所以喟然叹息也今者丞相国公初度之临窃伏惟
念登门墙辱顾遇不为不久而踌躇四顾亡一足献者
盖道古今而誉盛德既非固陋之所能为而饰仪物驰
苞苴又非事大贤君子之道用是迟回
卷三十八 第 6a 页 WYG1174-0590c.png

以姑息昔者开元之际其事侈矣曲江张公不以贵臣
近戚之所献者献其君而以治乱存亡之鉴献其君疑
若违众自异者由今观之彼贵臣近戚之爱其君与公
之爱其君果孰为至耶某尝窃谓不独人臣之爱君其
道当然凡士之愿忠于知己者亦莫不然某虽无似然
受丞相之知甚深而思所以报丞相者甚至故今也不
敢以世人之事知己者事丞相而愿以昔人之报知己
卷三十八 第 6b 页 WYG1174-0590d.png

高明垂听今天下之事众矣某皆有所未暇及者独以
为丞相膺非常之知居甚重之寄当以古人之相业自
勉而不当以近世之相业自安古人之相业未易以遽
数也顾尝反复诸葛武侯行事而得其用心窃谓秦汉
而下一人而已故愿为丞相诵之盖自昔人臣居重位
秉大权者虽或遇知于明君未必不致疑于庸主虽取
信于君子或不能不见忌于小人同类怀其恩未必无
卷三十八 第 7a 页 WYG1174-0591a.png

一时赖其功或见绌于后世之公议而侯也不惟先主
托以孤幼而弗疑虽刘禅之庸亦举国听之而弗忌不
惟公琰文伟诸贤尽心而为之用虽杨仪魏延之悍戾
亦皆捐躯效命而弗辞不惟器能受任者竞劝以荅其
知虽流徙废放之徒亦没身怀思而弗怨不惟举国信
之当时尊之而泸夷之约束沔阳之庙祀至于今不废
侯何以得此哉曰开诚心布公道而已诚之与公天地
卷三十八 第 7b 页 WYG1174-0591b.png

人其事君如亲待诸贤
然与物无间形之表奏则忠恳足以悟上发之教令则
感激足以动人其所存无一而非诚也至于生杀废置
虽出其手然而爵不滥于罔功刑不挠于贵势尽忠益
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惩何祗小吏也其
材可录则越次而升之马谡上宾也其罪当诛则流涕
而戮之持心之平无异衡石用法之信可质神明其所
卷三十八 第 8a 页 WYG1174-0591c.png

而君信之下不蕲于人而人服之谚曰桃李不言下自
群下恳恳焉以集众思广忠益为心而自谓闻得失于
州平见启诲于元直受尽言于幼宰赖谏止于伟度退
然自托于不能之地若无一事之不资诸人者盖智虑
之所及者易穷而是非利害之错出者难见吾惟集众
人之智以为智合众人之虑以为虑则天下之善无不
卷三十八 第 8b 页 WYG1174-0591d.png

鲜不悦人之赞己而恶人之议己夫以赞己者为忠则
忠言不得进矣以议己者为罪
独不然观其谆谕告戒一则曰有忠于国则亮可以少
过矣二则曰诸有忠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
定贼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盖侯之用心主于为国而
不为己私求于济事而不求已胜然国既安则已未有
不豫其利者彼怙权讳过之人恶人之议已而不知其
卷三十八 第 9a 页 WYG1174-0592a.png

不知其大不忠也以不闻过为幸而不知其大不幸也
吁此侯之所以为不可及欤共惟丞相国公本以安宗
庙定社
水之逢欢然无间有非武侯所敢望者然勤身以辅政
内外之心犹或未尽孚屈已以受言而士大夫之情犹
或不得以自竭意者至诚尽公兼听忘我如侯之所为
尚有当勉者乎某之不材视曲江公无能为役然自少
卷三十八 第 9b 页 WYG1174-0592b.png

窃伏自念诵天保归美之诗不若陈敬之畏天之戒故
先奉觞之数日昧冒直前以祈天永命之书进彻宸扆
圣上亮其忠不以为罪至闻力行好事
三某之迂愚丞相察之素矣故于维岳降神之日不复
以䛕辞溷听览而独诵其所闻如此盖今区区效忠丞
相之心即昔者效忠主上之心也丞相诚能因某之言
考侯之行事而勉其所未至者则将天心格于上人心
卷三十八 第 10a 页 WYG1174-0592c.png

为颂而爱人以德非姑息者所可同日语矣某近尝以
武侯之十二字锓木于州治之思贤堂且推本侯平生
功业之所自出者为之跋谨摹本以献于执事如赐览
观亦足以知其
上丞相书
某昨者蒙恩牵

祇拜告命谨复缀缉骈俪少见万分区区复有未尽之
卷三十八 第 10b 页 WYG1174-0592d.png

一善名而其间有最不可及者容人之度是也考之前
史若唐李吉甫父子相宪武二君削平诸镇中兴王室
功业甚伟然不得与房杜姚宋并称者以容人之度未
足故耳自元和初牛僧孺等以贤良对策指陈
为剀切此盖制科之常而吉甫以其议己泣愬于上既
尽逐考官僧孺诸人亦皆不见录朋党之祸实基于此
其后德裕继相猜嫌愈甚一时人材互分彼此而朋党
卷三十八 第 11a 页 WYG1174-0593a.png

子实为之也若先太师忠定越王与大丞相则不然方
忠定之初相也当时士大夫议论所主亦有不同者矣
而盛德雅度包涵茹纳未尝与之较短长争胜负用舍
之间一惟公论是主及再登揆席凡所荐扬拔擢莫非
天下选而昔之议论不
以屹然为四朝元老以功名始终铭勋太常侑食清庙
扬休无穷也大丞相自初执政以至当国上而同列下
卷三十八 第 11b 页 WYG1174-0593b.png

嫉而力排之间有因事绌罢者后多

没而后录其子者容人之度岂不伟哉宝庆以来朝著
之士论事失当莫若某与魏工侍二人魏之贬也大丞
相谕临安尹使赆其行于赫然震怒之中未尝忘矜怜
悯恤之意而某之迂愚自速谴咎言者请加窜谪迄不
恩必以其渐未闻一朝出命悉还故物若是其特达者
卷三十八 第 12a 页 WYG1174-0593c.png

茹纳之施虽已启谢骈俪攸拘不能敷畅辄复布之毫
楮又尝忆曩岁侍坐时尝辱赐教以为先太师有言必
能受人詈者然后可作宰相至哉言乎此一门相业世
济厥美所以为不可及也伏惟大丞相坚忍持守益加
于初使天下之士无一不被容覆者则盛德宏度超越
古今与忠定王无间矣僣帅陈
上丞相书(论用人/听言)
卷三十八 第 12b 页 WYG1174-0593d.png

驽劣非所敢当然区区不俟驾之心则已飞驰于阙下
初元之召坚辞五六不获已而后行今顾欲亟前如此
诚以大丞相谦虚无我而求士自助出于真情故乐效
涓尘之益尔今既未获遽前而间尝思念当今之故窃
有一二愚管不敢不为大丞相陈之盖自故相颛柄以
来天下大势日益岌岌常恐一旦有溃败不可
赖天地宗庙之灵大丞相为时而出平居蓄德深厚故
卷三十八 第 13a 页 WYG1174-0594a.png

天下所愿欲而弗获者薄海内外旷然易视仰望风采
若神人然某尝窃谓大丞相于此实有回乾坤洗日月
之功要其大者不过曰用正人开言路而已故相之所
以失大丞相之所以得其不在斯乎某之愚以为诚率
是道而不变则元祐司马公之相业可以无愧而嘉祐
韩忠献之相业亦将驯致焉昨尝奏记欲大丞相坚守
初意之善期以十年坐
卷三十八 第 13b 页 WYG1174-0594b.png

出实意非缘饰以苟悦一时之观听者其于二者必能
恪守初志独恐所用者正人则憸邪将有所不便而言
路四辟谗谄不得以蔽欺激作之言有时而进使吾之
志虑浸寻改易而不自知此则所当豫察尔大丞相爰
立之明日召三贤于远外公论莫不谓宜而一二言事
官之除识者以为四十年来所未有向之龃龉权门者
相继收召可谓盛矣然正直之士忧深虑远其间知大
卷三十八 第 14a 页 WYG1174-0594c.png

甚人情将有所不堪乘不堪之情以激其不平之忿则
刚劲不如软熟违忤不若承顺其意将有时而移矣况
辩论似争争则有不靖之形和同似党党则有分朋之
迹昔者谗害忠良往往被以此名群驱辈逐大抵由是
夫争有是非正人之争以为国也邪人之争以为己也
是非不辩而两绌之可乎朋有真伪正人之朋以同德
也邪人之朋以同恶也真伪不分而槩疾之可乎今虽
卷三十八 第 14b 页 WYG1174-0594d.png

而疑惮之心生君子小人之消长于是焉分此某之所
甚畏也庙堂之论不参之群下为日久矣大丞相博尽众
谋弗任私智事之有关国体者必议而后行众言杂进
岂皆当理议论不一尤难适从迂者不切事情狂者不
识忌讳然异同不一之中乃至当之论所从出正如玉
隐于石金混于沙琢之淘之至宝乃见其可以沙石之
杂而委金玉之珍乎自昔鲠切敢言者常病于过故赵
卷三十八 第 15a 页 WYG1174-0595a.png

之谤
咎言者以其职在论事不嫌过直故也若蔡若秦柄国
之时则无此矣故雷德骧诸人之过直乃所以彰三相
之能贤而蔡秦之世有歌颂而亡箴规不问可知其为
权臣矣今士无愚智孰不知大丞相之用心其何訾议
之有万一草茅山野语言之发或失拣择适所以增光
德美陆宣公有谓谏者之狂诬明我之能恕谏者之漏
卷三十八 第 15b 页 WYG1174-0595b.png

知也不然激作之言入而忿嫉之意
容甚非朝廷之福此又某之所甚畏也惟大丞相坚守
初意之善勿为邪说所移使正人常聚本朝而言路常
通无壅则内而彊固本根外而震憺威灵必有为大丞
相忠谋者姑以近事明之方八陵之图来上固尝欲脩
朝谒之礼举恢复之师而集议之旨一颁从臣台谏以
及馆学交论其未可君相亦幡然从之赖以少宽目前
卷三十八 第 16a 页 WYG1174-0595c.png

有终极正君相汲汲经营之时正人多则腹心有所托
不然是自毁
自涂其耳目也小人寡识所以激作破坏者图自利尔
岂为国家计为大丞相计哉某身在闽陬去阙庭二千
里事之有无所未能知冒昧一言盖欲大丞相之功业
不在韩忠献司马公之下而已拳拳之怀仰祈矜察
上曾宣抚书
卷三十八 第 16b 页 WYG1174-0595d.png

宣威江淮尽护诸将人心咸奋国势自张岂胜庆幸盖
自兵干之兴历有年所而我军
相望识者咸谓宜得庙堂大臣位望兼重者付以韩范
之寄庶几精明有转弱为强之势今明公遂膺斯任可
谓得处置之宜恊中外之望矣而某区区则以为明公
过虑者大凡内外相应然后能有成功权不中御然后
可制外变某顷在两淮间见制垣帅阃每有奏报动稽
卷三十八 第 17a 页 WYG1174-0596a.png

省画旨行下制司或不豫闻选辟僚属最为重事要涂
诸人主张荐送必如所欲而后已情意不浃谁与恊谋
至于区
否从违类取决于宰掾之口爱憎任意予夺乖宜有不
可胜叹者今明公以大臣出使事体固甚不侔然文武
之吉甫与孝友之张仲表里相须不可一缺往者范文
正公宣抚陜西必吕申公忘仇协济用能卒服夏羌张
卷三十八 第 17b 页 WYG1174-0596b.png

效今庙堂之上能以吕赵二公之心为心明公庶乎克
成厥志不然则内外相违动辄牵掣终无可为之日矣又
尝观近之处方面者未能忘情得丧
先伺朝廷之意向至于当然之利害必至之祸福人所
共知者往往匿而不言或反私议窃叹不敢尽言于朝
或扣之曰此非庙堂之所乐闻也夫以顺为正者妾妇
之道所居何官所任何事而可以妾妇自处乎愚谓明
卷三十八 第 18a 页 WYG1174-0596c.png

祸福宜皆一一以闻言之未听则再三言之又不听则
决去就以争之可也争之而听则明公得以展布四体
为国家生民之福若终不见听则卷怀而去之以道事
君不可则止
明公所以为节义者未失也异时犹有望焉若姑循近
世之辙容容唯唯听命于庙朝受制于宰椽有事不敢
言言事不敢力万一至于失机而误事则天下之责将
卷三十八 第 18b 页 WYG1174-0596d.png

古今事业未尝无所本诸葛武侯平生所立事业奇伟
然求其所以则惟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盖此
四者乃武侯事业之本而诚之与公又其本也今明公
实居武侯之任而又适当可畏之时用将非
之心不服抚御失策而忠义之志未驯变故多端天意
难测于是时也傥非至公血诚质之天地而无疑则何
以服未服者之心驯未驯者之志呜呼鹤鸣在阴其子
卷三十八 第 19a 页 WYG1174-0597a.png

应者有千里之缪明公其可不致意乎此至于黜臆见
而取众长亲正直而远邪佞则又其所急者明公受任
踰两旬矣而未闻辟士之报窃料明公必将遴选一世
名流决不至如前之曲徇要涂之荐然于正邪贤佞之
间则愿明公之深致
以幕中多士之故遂至将帅之情捍格不通迄不能有
所济文士犹不可况庸常䛕佞之辈乎武侯行事散见
卷三十八 第 19b 页 WYG1174-0597b.png

敢以一帙十二字之刻并献左右愿明公特赐览焉则
其为功业之助将不少矣自得此说以来遇当世之膺受
重任者则以告之盖忧时悯世之切见其任事则幸其
有成故不暇择其人之可否而告之闻者往往笑其迂
阔不切事情而某之自信则弗移也今又以告于
意者其有合乎置司想在金陵张忠献公故椟犹存者
幸取而观之亦足以考其设施之本末又中兴诸将处
卷三十八 第 20a 页 WYG1174-0597c.png

往在朝行盖屡言之而不见省今以闽中所刋随此申
献区区爱助之心可贯天日惟明公察之幸甚
请郑林杨三士入尊行堂
某窃闻之师道立则善人多当庆历景祐间闽之文风
盛矣而研精经术则未也时则端明蔡公为守招延四
先生者而启迪之于是深于经
物轶于中州岂非师道之立故邪今理义之学大明吾
卷三十八 第 20b 页 WYG1174-0597d.png

并进自昔难之必得乡之耆艾学问践履素为月评所
推敬者为之表倡庶几后生有所向慕而兴起焉采之
佥言若云山郑先生梅坞林先生信斋杨先生其人也
尊行有堂正所以为招延耆德之地而虚席已久非三
君子孰宜居之用敢恪循众论敬有请于执事者然年
高德劭非以筋力为礼之时自今以始每月朔旦愿屈
长者一
卷三十八 第 21a 页 WYG1174-0598a.png

听焉或留止兼旬或少驻信宿一惟尊意所欲而不敢
拘傥蒙听许非特学者之幸亦某之幸也
卷三十八 第 21b 页 WYG1174-0598b.png

西山文集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