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范文正公政府奏议目录
卷上
 治体
 荅手诏条陈十事
 再进前所陈十事
 奏乞下审官院等处应官员陈拆定夺进呈
 奏乞定夺在京百官差遣等第
 奏乞差官看详投进利见文字
奏乞救济陜西饥民
 奏乞罢陜西近里州军营田
 奏乞择臣僚令举差知州通判
 奏乞将先减省诸州公用钱却令依旧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奏乞差官陜西祈雨等事
 奏为灾异后合行疏决刑狱等六事
 荅手诏五事
 奏乞重定三班审官院流内铨条贯
 奏议尹洙转官
 续奏乞于职官令录中举充京官知县
 奏为赦后乞除放祖宗朝欠负
 奏乞指挥国子监保奏武学生及令经略部署司讲
   说兵书
 奏为置官专管每年上供并军须杂物
 奏乞两府兼判
 再奏乞两府兼判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奏乞令两府详议百官起请条贯如何经久即令施
   行等事
 奏议葬荆王
 奏议许怀德等差遣
 奏重定臣僚奏荐子弟亲戚恩泽
 奏重定职田顷亩
 奏重定臣僚转官及差遣体例
 奏乞于陜西河东沿边行赎法
 奏灾异后合行四事
 奏赎法等三事
卷下
 边事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奏陜西河北攻守等策(一和策/二陜西守策)
(三陜西攻策/四河北备策)
 奏陜西河画一利害(陜西八事/河北五事)
 奏元昊求和所争疆界乞更不问
 奏为陜西四路入中粮草及支移二税
 奏论陜西兵马利害
 奏乞陜西主帅带押蕃落使
 奏乞宣谕大臣定河东捍禦策
 奏乞拒契丹请元昊和约
 奏为契丹请绝元昊进贡利害
 奏乞将边任官员三年满日乞特转一资
 奏乞重定转功赏格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奏乞编录沿边部署司条贯宣敕
 奏乞差新转京官人充沿边知县
 奏乞免关中支移二税却乞于次边入中斛㪷
 奏乞许陜西四路经略司回易钱帛
 奏策试方略等人各与沿边差遣
 奏乞减武臣充提刑及令枢密院三班选人进呈
 奏乞㨂选往边上屯驻兵士
 奏乞㨂沿边年高病患军员
 奏乞于散直等处㨂有武勇心力人
  荐举
 奏为荐胡瑗李觏充学官
 奏边上得力材武将佐第等姓名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再奏乞蒋偕转官知原州
 奏乞举雷蕳夫充边上通判
 奏举姚嗣宗充学官
 奏马怀德乞转閤门祗候青涧城都监
 奏乞酬奖张信
 奏乞差宣抚副使
 再奏乞召试前所举馆职王益柔章岷苏舜钦
 奏殿直王贵等
 奏杜曾张沔
 奏乞张去惑许元
 奏杜𣏌等充馆职
 奏乞将所举许元张去惑下三司相度任使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雪滕宗谅张亢
 再奏雪张亢
 奏辩陈留移桥
 奏为刘沪董士廉修永洛城乞委鱼周询等勘輷
 奏葛宗古
  杂奏
 奏乞罢参知政事知边郡
 奏乞互换巡边
 奏乞免参知政事锡赉
 再奏乞免锡赉
 奏避蔡禀嫌
 奏乞选差河北州县官员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奏乞在京并诸道直医学
 奏乞召募兵士捉煞张海等贼人
 奏乞指挥管设捉煞贼兵士
 奏乞发兵往荆南捉贼
 奏乞差人部送吴遵路家属
范文正公政府奏议目录终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范文正公政府奏议上
             后学时兆文校正
             后学黄姬水校正
             后学李凤翔校正
             十五世孙启乂同校
             十六世孙惟元同校
 治体
    荅手诏条陈十事
伏奉手诏今来用韩琦范仲淹富弼皆是中外人望不
次拔擢韩琦暂往陜西范仲淹富弼皆在两地所宜尽
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兼章得象等同心忧国
足得商量如有当世急务可以施行者并须条列闻奏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副朕拔擢之意者臣智不逮人术不通古岂足以奉大
对然臣蒙陛下不次之擢预闻政事又诏意丁宁臣战
汗惶怖曾不获让臣闻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
祸乱必生何哉纲纪寖堕制度日削恩赏不节赋敛无
度人情惨怨天祸暴起惟尧舜能通其变使民不倦易
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言天下之理有所穷塞则
思变通之道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我国家革五代
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
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臣敢约
前代帝王之道求今朝祖宗之烈采其可行者条奏愿
陛下顺天下之心力行此事庶几法制有立纲纪再振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则宗社灵长天下蒙福一曰明黜陟臣观书曰三载考
绩三考黜陟幽明然则尧舜之朝建官至少尚乃九载
一迁必求成绩而天下大化百世之后仰为帝范我祖
宗朝文武百官皆无磨勘之例惟政能可旌者擢以不
次无所称者至老不迁故人人自励以求绩效今文资
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
逸贤不肖并进此岂尧舜黜陟幽明之意耶假如庶僚
中有一贤于众者理一郡县领一务局思兴利去害而
有为也众皆指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
失随而挤陷故不肖者素餐尸禄安然而莫有为也虽
愚暗鄙猥人莫齿之而三年一迁坐至卿监丞郎者历
历皆是谁肯为陛下兴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之弊葺纪纲之坏哉利而不兴则国虚病而不救则民
怨弊而不去则小人得志坏而不葺则王者失贤不肖
混淆请托侥倖迁易不巳中外苟且百事废堕生民久
其危耶至若在京百司金谷浩瀚权势子弟长为占据
苦群盗渐起劳陛下旰𣅳之忧者岂非官失其正而致
有虚食廪禄待阙一二年者暨临事局挟以势力岂肯
恪恭其职使祖宗根本之地纲纪日隳故在京官司有
一员阙则争夺者数人其外任京朝官则有私居待阙
动踰岁时往往到职之初便该磨勘一无勤效例蒙迁
改此则人人因循不复奋励之由也臣请特降诏书今
后两地臣僚有大功大善则特加爵命无大功大善更
不非时进秩其理状寻常而出者祇守本官不得更带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美职应京朝官在台省馆阁职任及在审刑大理寺开
封府两赤县国子监诸王府并因保举及选差监在京
重难库务者并须在任三周年即与磨勘若因陈乞并
于中书审官院愿在京差遣者与保举选差不同并须
勾当通计及五周年方得磨勘如此则权势子弟肯就
外任各知艰难亦有俊明之人因此树立可以进用如
今日巳前受在京差遣已勾当者且依旧日年限磨勘
其未曾交割勾当却求外任者并听其外任在京朝官
到职勾当及三年者与磨勘内前任勾当年月日及公
程日限并非因陈乞而移任在道月日及升朝官在京
朝请月日并令通计其远官近地劳逸不同并在假待
阙及公程外住滞或因公事非时移替在道月日委有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司别行定夺闻奏如任内有私罪并公罪徒以上者至
该磨勘日具情理轻重别取进止其庶寮中有高才异
行多所荐论或异略嘉谋为上信纳者自有特恩改迁
非磨勘之可滞也又外任善政著闻有补风化或累讼
之狱能辨冤沈或五次推勘人无翻讼或劝课农桑大
获美利或京城库务能革大弊惜费钜万者仰本辖保
明闻奏下尚书省集议为众所许则列状上闻并与改
官不隔磨勘或有异同各以所执取旨出于圣断仍请
诏下审官院流内铨尚书考功应京朝官选人逐任得
替明具较定考绩结罪闻奏内有事状猥滥并老疾愚
昧之人不堪理民者别取进止巳上磨勘考绩条件该
说不尽者有司比类上闻如此则因循者拘考绩之限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特达者加不次之赏然后天下公家之利必兴生民之
病必救政事之弊必去纲纪之坏必葺人人自劝天下
兴治则前王之业祖宗之权复振于陛下之手矣其武
臣磨勘年限委枢密院比附文资定夺闻奏二曰抑侥
倖臣闻先王赏延于世诸侯有世子袭国公卿以德而
任有袭爵者春秋讥之及汉之公卿有封爵而殁立一
子为后者未闻馀子皆有爵命其次宠待大臣赐一子
官者有之未闻每岁有自荐其子弟者祖宗之朝亦不
过此自真宗皇帝以太平之乐与臣下共庆恩意渐广
大两省至知杂御史以上每遇南郊并圣节各奏子充
京官少卿监奏一子充试衔其正郎带职员外郎并诸
路提点刑狱以上差遣者每遇南郊奏一子充斋郎其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大两省等官既奏得子充京官明异于庶僚大示区别
复更每岁奏荐积成冗官假有任学士以上官经二十
年者则一家兄弟子孙出京官二十人仍接次升朝此
滥进之极也今百姓贫困冗官至多授任既轻政事不
举俸禄既广刻剥不暇审官院常患充塞无阙可补臣
请特降诏书今后两府并两省官等遇大礼许奏一子
充京官如奏弟侄骨肉即与试衔外每年圣节更不得
陈乞如别有勋劳著闻于外非时赐一子官者系自圣
恩其转运使及边任文臣初除授后合奏得子弟身事
者并候到任二年无遗阙方许陈乞如二年内非次移
改者即许通计三年陈乞三司副使知杂御史少卿监
以上并同两省遇大礼各奏荐子孙其正郎带馆职员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外郎并省府推判官外任提点刑狱以上遇大礼合该
奏荐子孙者须是在任及二周年方得陈乞巳上有该
说不尽者委有司比类闻奏如此则内外朝臣各务久
于其职不为苟且之政兼抑躁动之心亦免子弟充塞
铨曹与孤寒争路轻忽郡县使生民受弊其武臣入边
上差遣并大礼合奏荐子弟者乞下枢密院详定比类
闻奏又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秘庭览群书
以待顾问以养器业为大用之备今乃登进士高等者
一任才罢不以能否例得召试而补之两府两省子弟
亲戚不以贤不肖辄自陈乞馆阁职事者亦得进补太
宗皇帝建崇文院秘阁自书碑文重天下贤才也陛下
当思祖宗之意不宜甚轻之臣请特降诏书今后进士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三人内及等者一任回日许进于教化经术文字十轴
下两制看详作五等品第中第一第二等者即赐召试
试又优等即补馆阁职事两府两省子弟并不得陈乞
馆阁职事及读书之类御史台画时弹劾并谏院论奏
如馆阁阙人即委两地举文有古道才堪大用之士进
名同举并两制列署表章仍上殿称荐以充其职如此
则馆阁职事更不轻授足以起朝廷之风采绍祖宗之
本意副陛下慎选矣三曰精贡举臣谨按周礼卿大夫
之职各教其所治三年一大比考其德行道艺乃献贤
能之书于王(贤为有德行/能为有道艺)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天府/太庙)
(之宝/藏也)盖言王者举贤能所以上安宗社故拜受其名藏
于庙中以重其事也卿大夫之职废既久矣今诸道学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校如得明师尚可教人六经传治国治人之道而国家
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趍
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
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
之才庶可救其不逮或谓救弊之术无乃后时臣谓四
海尚完朝谋而夕行庶乎可济安得晏然不救坐俟其
乱哉臣请诸路州郡有学校处奏举通经有道之士专
于教授务在兴行其取士之科即依贾昌朝等起请进
士先策论而后诗赋诸科墨义之外更通经旨使人不
专辞藻必明理道则天下讲学必兴浮薄知劝最为至
要内欧阳修蔡襄更乞逐场去留贵文卷少而考校精
臣谓尽令逐场去留则恐旧人捍格不能创习策论亦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不能旋通经旨皆忧弃遗别无进路臣请进士旧人三
举以上者先策论而后诗赋许将三场文卷通考互取
其长两举初举者皆是少年足以进学请逐场去留诸
科中有通经旨者至终场别问经旨十道如不能命辞
而对则于知举官员前讲说七通者为合格不会经旨
者三举巳上即逐场所对墨义依自来通粗施行两举
初举者至于终场日须八通者为合格又外郡解发进
士诸科人本乡举里选之式必先考其履行然后取以
艺业今乃不求履行惟以词藻墨义取之加用封弥不
见姓字实非乡里举选之本意也又南省考试举人一
场试诗赋一场试策人皆精意尽其所能复考校日久
实少舛谬及御试之日诗赋文论共为一场既声病所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拘意思不远或音韵中一字有差虽生平苦辛即时摈
逐如音韵不失虽末学浅近俯拾科级既乡举之处不
考履行又御试之日更拘声病以此士之进退多言命
运而不言行业明君在上固当使人以行业而进而乃
言命运者是善恶不辨而归诸天也岂国家之美事哉
臣请重定外郡发解条约须是履行无恶艺业及等者
方得解荐更不封弥试卷其南省考试之人巳经本乡
询考履行却须封弥试卷精考艺业定夺等第进入御
前选官覆考重定等第讫然后开看南省所定等第内
合同姓名偶有高下者更不移改若等第不同者人数
必少却加封弥更宣两第参校然后御前放榜此为至
当在三人巳上即于高等人中选择圣意宣放其考校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进士以策论高词赋次者为优等策论平词赋优者为
次等诸科经旨通者为优等墨义通者为次等巳上进
士诸科并以优等及第者放选注官次等及第者守本
科选限自唐以来及第人皆守选限国家以收复诸国
郡邑乏官其新及第人权与放选注官今来选人壅塞
宜有改革又足以劝学使其知圣人治身之道则国家
得人百姓受赐四曰择官长臣闻先王建侯以共理天
下今之刺史县令即古之诸侯一方舒惨百姓休戚实
系其人故历代盛明之时必重此任今乃不问贤愚不
较能否累以资考升为方面懦弱者不能检吏得以蠹
民强干者惟是近名率多害物邦国之本由此凋残朝
廷虽至忧勤天下何以苏息其转运使并提点刑狱按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察列城当得贤于众者臣请特降诏书委中书枢密院
且各选转运使提点刑狱共十人大藩知州十人委两
制共举知州十人三司副使判官同举知州五人御史
台中丞知杂三院共举知州五人开封知府推官共举
知州五人逐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各同举知州五人知
县县令共十人逐州知州通判同举知县县令共二人
得前件所举之人举主多者先次差补仍指挥审官院
流内铨今日以后所差知州知县县令并具合入人历
任功过举主人数闻奏委中书看详委得允当然后引
对如此举择则诸道官吏庶几得人为陛下爱惜百姓
均其徭役宽于赋敛各获安宁不召祸乱天下幸甚五
曰均公田臣闻易曰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此言圣人养民之时必先养贤养贤之方必先厚禄厚
禄然后可以责廉隅安职业也皇朝之初承五代乱离
之后民庶凋弊时物至贱暨诸国收复天下郡县之官
少人除补至有经五七年不替罢者或才罢去便入见
阙当物价至贱之时俸禄不辍士人之家无不自足咸
平巳后民庶渐繁时物遂贵入仕门多得官者众至有
得替守选一二年又授官代阙一二年者在天下物贵
之后而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男不得婚女不得
嫁丧不得葬者比比有之复于守选待阙之日衣食不
足贷债以苟朝夕到官之后必来见逼至有冒法受赃
赊举度日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既非负罪之人不守
名节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猾而不敢制奸吏豪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民得以侵暴于是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待诉徭役
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由乎制禄之方有
所未至真宗皇帝思深虑远复前代职田之制使中常
之士自可守节婚嫁以时丧葬以礼皆国恩也能守节
者始可制奸赃之吏镇豪猾之人法乃不私民则无枉
近日屡有臣僚乞罢职田以其有不均之谤有侵民之
害臣谓职田本欲养贤缘而侵民者有矣比之衣食不
足坏其名节不能奉法以直为枉以枉为直众怨思乱
而天下受弊岂止职田之害耶又自古常患百官重内
而轻外窘外官月俸尤更丰足簿尉俸钱尚二十贯今
窘于财用未暇增复臣请两地同议外官职田有不均
者均之有未给者给之使其衣食得足婚嫁丧葬之礼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不废然后可以责其廉节督其善政有不法者可废可
诛且使英俊之流乐于为郡为邑之任则百姓受赐又
将来升擢多得曾经郡县之人深悉民隐亦致化之本
也惟圣慈深察天下幸甚六曰厚农桑臣观书曰德惟
善政政在养民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
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衣食
足则爱肤体爱肤体则畏刑罚畏刑罚则寇盗自息祸
乱不兴是圣人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亩故
诗有七月之篇陈王业也今国家不务农桑粟帛常贵
江浙诸路岁籴米二百万石其所籴之价与辇连之费
每岁共用钱三百馀万贯文又贫弱之民困于赋敛岁
伐桑枣鬻而为薪劝课之方有名无实故粟帛常贵府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库日虚此而不谋将何以济臣于天下农利之中粗举
二三以言之且如五代群雄争霸之时本国岁饥则乞
籴于邻国故各兴农利自至丰足江南应有圩田每一
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
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
又浙西地卑常苦水沴虽有沟河可以通海惟时开导
则潮泥不得而堙之虽有堤塘可以禦患惟时修固则
无摧坏臣知苏州日点检簿书一州之田系出税者三
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计出米七
百馀万石东南每岁上供之数六百万石乃一州所出
臣询访高年则云曩时两浙未归朝廷苏州有营田军
四都共七八千人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于时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民间钱五十文籴白米一石自皇朝一统江南不稔则
取之浙右浙右不稔则取之淮南故慢于农政不复修
举江南圩田浙西河塘太半隳废失东南之大利今江
浙之米石不下六七百文足至一贯文者比于当时其
贵十倍而民不得不困国不得不虚矣又京东西路有
卑湿积潦之地早年国家特令开决之后水旱大减今
罢役数年渐巳湮塞复将为患臣请每岁之秋降敕下
诸路转运司令辖下州军吏民各言农桑之间可兴之
利可去之害或合开河渠或筑堤堰陂塘之类并委本
州军选官计定工料每岁于二月间兴役半月而罢仍
具功绩闻奏如此不绝数年之间农利大兴下少饥岁
上无贵籴则东南岁籴辇运之费大可减省其劝课之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法宜选官讨论古制取其简约易从之术颁赐诸路转
运使及面赐一本付新授知州知县县令等此养民之
政富国之本也七曰修武备臣闻古者天子六军以宁
邦国唐初京师置十六将军官属亦六军之义也诸道
则开折冲果毅府五百七十四以储兵伍每岁三时耕
稼一时习武自贞观至于开元百三十年戎臣兵伍无
一逆乱至开元末听匪人之言遂罢府兵唐衰兵伍皆
市井之徒无礼义之教无忠信之心骄蹇凶逆至于丧
亡我祖宗以来罢诸侯权聚兵京师衣粮赏赐丰足经
八十年矣虽已困生灵虚府库而难于改作者所以重
京师也今西北强梗边备未足京师卫兵多远戍或有
仓卒辇毂无备此大可忧也远戍者防边陲之患或缓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急抽还则外禦不严戎狄进奔便可直趍关辅新招者
聚市井之辈而轻嚣易动或财力一屈请给不充则必
散为群盗今生民巳困无可诛求或连年凶饥将何以
济胆军之策可不预图若因循过时臣恐急难之际宗
社可忧臣请密委两地以京畿见在军马同议有无阙
数如六军未整须议置兵则请约唐之法先于畿内并
近辅州府召募强壮之人充京畿卫士得五万人以助
正兵足为强盛使三时务农大省给赡之费一时教战
自可防虞外患其召募之法并将校次第并先密切定
夺闻奏此实强兵节财之要也候京畿近辅召募卫兵
巳成次第然后诸道效此渐可施行圣慈留意八曰减
徭役臣闻汉光武建武六年六月诏曰夫张官置吏所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以为人也今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令司隶
州牧各实所部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馀县天下至
治臣又观西京图经唐会昌中河南府有户一十九万
四千七百馀户置二十县今河南府主客户七万五千
九百馀户仍置一十九县(主户五万七百客/户二万五千二百)巩县七百
户偃师一千一百户逐县三等而堪役者不过百家而
所供役人不下二百数新旧循环非鳏寡孤独不能无
役西洛之民最为穷困臣请依后汉故事遣使先往西
京并省诸邑为十县其所废之邑并改为镇令本路举
文资一员董榷酤关征之利兼人烟公事所废公人除
归农外有愿居公门者送所存之邑其所在邑中役人
却可减省归农则两不失所候西京并省稍成伦序则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行于大名府然后遣使诸道依此施行仍先指挥诸道
防团州巳下有使州两院者皆为一院公人愿去者各
放归农职官厅可给本城兵士七人至十人替人力归
农其乡村耆保地里近者亦令并合能并一保耆管亦
减役十馀户但少徭役人自耕作可期富庶九曰覃恩
信臣窃睹国家三年一郊天子斋戒衮冕谒见宗庙乃
祀上帝大礼既成还御端门肆赦天下曰赦书日行五
百里敢以赦前事言者以其罪罪之欲其王泽及物之
速也如此今大赦每降天下欢呼一两月间钱榖司存
督责如旧桎梏老幼籍没家产至于宽赋敛减徭役存
恤孤贫振举滞淹之事未尝施行使天子及民之意尽
成空言有负圣心损伤和气臣请特降诏书今后赦书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内宣布恩泽有所施行而三司转运司州县不切遵禀
者并从违制徒二年断情重者当行刺配应天禧年以
前天下欠负不问有无侵欺盗用并与除放违者仰御
史台提点刑狱司常切觉察紏劾无令壅遏臣又闻易
曰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故有巡狩之礼察诸侯善恶
观风俗厚薄此圣人顺动之意今巡狩之礼不可复行
民隐无穷天听甚远臣请降诏中书今后每遇南郊赦
后精选臣僚往诸路安抚察官吏能否求百姓疾苦使
赦书中及民之事一一施行天下百姓莫不幸甚十曰
重命令臣闻书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准律文诸被制
书有所施行而违者徒二年失错者杖一百又监临主
司受财而枉法者十五疋绞盖先王重其法令使无敢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动摇将以行天下之政也今睹国家每降宣敕条贯烦
而无信轻而弗禀上失其威下受其弊盖由朝廷采百
官起请率尔颁行既昧经常即时更改此烦而无信之
验矣又海行条贯虽是故违皆从失坐全乖律意致坏
大法此轻而弗禀之甚矣臣请特降诏书今后百官起
请条贯令中书枢密院看详会议必可经久方得施行
如事干刑名者更于审刑大理寺勾明会法律官员参
详起请之词删去繁冗裁为制敕然后颁行天下必期
遵守其冲改条贯并令缴纳免致错乱误有施行仍望
别降敕命今后逐处当职官吏亲被制书及到职后所
受条贯敢故违者不以海行并从违制徒二年未到职
巳前所降条贯失于检用情非故违者并从本条失错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科断杖一百馀人犯海行条贯不指定违制刑名者并
从失坐若条贯差失于事有害逐处长吏别见机会须
至便宜而行者并须具缘由闻奏委中书枢密院详察
如合理道即与放罪仍便相度别从更改
    再进前所陈十事
臣前两次所上共十事曾奉圣旨更进一本今写录进
纳一曰明黜陟为重定文武百官磨勘将以约滥进责
实效使天下政事无不举也二曰抑侥倖为重定文武
百官奏荫及不得陈乞馆阁职事将以革滥赏省冗官
也三曰精贡举为天下举人先取履行次取艺业将以
正教化之本育卿士之材也四曰择官长为举转运使
提点刑狱并州县长吏将以正纲纪去疾苦救生民也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五曰均公田为天下官吏不廉则曲法曲法则害民请
更赐均给公田既使丰足然后可以责士大夫之廉节
庶天下政平百姓受赐也六曰厚农桑为责诸道沟河
并修江南野田及诸路陂塘仍行劝课之法将以救水
旱丰稼穑强国力也七曰修武备为四方无事京师少
备因循过日天下可忧请密定规制相时而行以卫宗
社以宁邦国也八曰减徭役为天下徭役至繁请依汉
光武故事并合县邑以省徭役庶宽民力也九曰覃恩
信为赦书内宣布恩泽未尝施行并请放先朝欠负以
感天下之心也十曰重命令为制书忽而行违者请重
其法以行天子之命也臣之所陈盖欲周悉故言辞之
间有涉细碎而于国体甚大乞圣慈再加详览一一行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之则天下之幸非臣之幸也
    奏乞下审官院等处应官员陈诉定夺进呈
臣窃见京朝官使臣选人等进状戓理会劳绩或诉说
过犯或陈乞差遣其事理分明可行可罢者则朝廷便
有指挥内中书枢密院未见根原文字及恐审官三班
院流内铨别有条例难便与夺者多批送逐司其逐司
为见批送文字别无与夺便不施行号为送煞以此官
员使臣三五度进状不能结绝转成住滞臣欲乞特降
圣旨今后京朝官使臣选人等进状理会劳绩诉雪过
犯陈乞差遣朝廷未有与夺指挥只批送审官三班院
流内铨者仰逐司主判子细看详如内有合施行者即
与勘会具条例情理定夺进呈送中书枢密院再行相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度别取进止如不可施行亦仰逐司告谕本人知悉所
贵逐司主判各扬其职事无漏落亦免官员使臣选人
等重叠进状紊烦圣听
    奏乞定夺在京百司差遣等第
臣窃见内诸司并百司显有紧慢高下事体不同今来
臣僚不拘官职大小各取便乞勾当紊乱纲纪深属未
便欲乞特降指挥令入内内侍省定夺内中诸司高下
等第令三司定夺在京百司高下等第各合系何等官
职及合入何差遣人勾当既定高下等第则陈乞之人
不敢踰越所贵百司有伦不至轻授
    奏乞差官看详投进利见文字
臣窃见天下官员使臣诸色人日有投进并奏到利见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文字中书枢密院以公事文字至多不暇子细看详其
中须有民间利济及于边机可行之事恐有漏落虽自
来曾差两制臣僚各有主判去处不得精专动经岁时
不能与夺臣欲乞特降圣旨权于馆阁选差官二员就
近置局看详官员使臣诸色人所投进及奏到利见文
字内有合行事件两府臣僚更加详酌逐旋取旨施行
所贵下情尽达庶政有补其看详官每季或半年一替
所看文字须旋旋了当不得交割后人所有机密文字
即两府依旧自行更不送看详官处
    奏乞救济陜西饥民
臣等窃见陜西永兴军同耀华州陜府等处今夏灾旱
得雨最晚民间秋稼甚无所望官中仓廪亦无积贮若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不作擘画即百姓大段流移殍亡者众兼军食阙绝临
时转漕不及臣等欲乞朝廷速降指挥委本路都转运
使孙沔速相度上件州军向去救济饥民及办给军食
有何次第如难为擘画即便于黄河内搬辇自京以来
斛斗往彼应副仍速行相度沿路如何计纲即不至艰
阻事状闻奏候到乞朝廷早赐施行庆历三年七月四
日臣范仲淹臣韩琦
    奏乞罢陜西近里州军营田
臣等窃见陜西昨来兴置营田本欲助边以宽民力除
沿边有空閒膏腴地土处可以开垦外其近里州县官
吏不能体朝廷之意将远年瘠薄无人请佃逃田抑勒
近邻人户分种或令送纳租课又自来人户租佃官㽵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地土每亩出课不过一二斗今亦勒令分种每亩须收
数斗致贫户输纳不前州县追扰无时暂暇缘人户自
用兵以来科率劳弊至于巳业尚多荒废实无馀力更
及营田其所出租课多是抱虚送纳切睹编敕指挥不
得将逃户田土抑勒亲邻佃莳盖恐害民况今岁灾旱
尤甚理当优恤不可非理烦扰使之重困臣等欲乞特
降指挥应陜西近里州军营田一切废罢如元系租佃
即令依旧额出课如元系远年瘠薄逃田旧税额重无
人请佃者即与减定税额召人请佃所贵疲民受赐归
感睿仁臣范仲淹臣韩琦
    奏乞择臣僚令举差知州通判
臣等窃以天下郡邑牧宰为重得其人则致化失其人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则召乱推择之际不可不慎国家承平以来不无轻授
应知州通判县令因举荐擢任者少以资考序进者多
才与不才一涂并进故能政者十无二三谬政者十有
七八国家诏令程式天下一体何则能政之处民必蒙
福谬政之下民常受弊非国家法令之殊盖牧宰贤愚
之异也今四方多事民日以困穷将思为盗复使不才
之吏临之赋役不均刑罚不当科率无度疲乏不恤上
下相怨乱所由生若不急于求人早革其弊诚国家之
深忧也然自来虽曾诏臣僚各举所知或举主非贤则
多谬荐臣等欲乞圣慈特降诏书委中书枢密院臣僚
各于朝臣中荐堪充举主者三人候奏到姓名即逐人
各赐敕一道令于通判内举成资巳上一员充知州知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县内举成资巳上一员充通判簿尉中举有出身三考
巳上无出身四考一员充职官知县或于职官令录中
举五考巳上之人充京官知县仍于敕明言所荐之人
若将来显有善政其举主当议旌赏若赃污不理苛刻
害民并与同罪所贵生民受赐寇盗自息臣范仲淹臣
韩琦
    奏乞将先减省诸州公用钱却令依旧
臣窃见朝旨下陜西省罢同解乾耀等九州军公使钱
共一千八百贯文切以国家逐处置公使钱者盖为士
大夫出入及使命往还有行役之劳故令郡国馈以酒
食或加宴劳盖养贤之礼不可废也谨按周礼地官有
遗人掌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
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凡委积
之事巡而比之以时颁之此则三王之世巳有厨传之
礼何独圣朝顾小利而亡大体且今赡民兵一名岁不
下百贯今减省得公用钱一千八百贯只养得兵士一
十八人以一十八人之资废十馀郡之礼是朝廷未思
之甚也况今来逐州使命之外各有军营每年春后边
兵歇泊动经半年军中人员并无宴犒之具虽条贯有
旬设之名逐州每月一次举行军员各给得钱壹伯文
巳来官务薄酒二升既无公用更不赴筵亦不张乐岂
朝廷宴飨将校之意州郡削弱道路咨嗟当全盛之朝
岂宜如此或谓有公使钱处收买食物搔扰户民殊不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知郡守得人自能约束如非其人更出巳俸买物亏民
愈甚是见其小而不思其大也伏望圣慈速降指挥下
陜西河北河东路转运司昨来经减废公用钱处并令
依旧庶协典礼稍息物论况朝廷用武之际于此一事
尤宜照管臣等久在边任深知此事近贰枢庭岂当缄
默臣范仲淹臣韩琦
    奏乞差官陜西祈雨
臣今月五日至华州华阴县入西岳庙烧香切见本庙
有老医官一员监当其庙廷阔远舍屋甚多只有剩员
一十四人尽是老年病患供应洒埽不前在国家崇奉
五岳之意似非严谨今来关中大旱永兴同华陜虢以
来无二三分秋苗粟米每斗一百五十文足兼乡村无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可收籴人心嗷嗷贼盗不少欲乞圣慈选精谨使命至
西岳庙专行祭告并于陜西灵湫等处祈雨泽以救生
民仍乞委转运使一员赴西岳庙点检庙貌祭器法物
并添差兵士洒埽防护所贵崇奉之礼不至废坠
    奏为灾异后合行疏决刑狱等六事
臣今早亲闻德音谓复有灾异当修德以及民并诏臣
等谨省刑法此实见圣人忧畏之心合于天意臣今条
奏数事皆陛下增修明德之要一斋诫发诚特降诏命
明言灾变屡见敢不罪巳祗畏以告中外群臣同心修
省二遣使四方疏决刑狱非害人者悉从减降三诏天
下州县长吏访问民间孤独不能存活者特行赈恤四
诏逐处籍出阵亡之家察其寡弱别加存养五边陲之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民被戎狄驱虏者量支官物赎还本家六诏诸处欠负
巳该赦恩除放者官司更不得催理违者官吏科违制
之罪遇赦不原仍差近臣置司与夺陛下力行此数事
下悦民心上荅天戒昔商中宗桑谷共生于朝惧而修
德抚绥百姓三年而归者十六国号为中兴陛下今日
因灾修德则福及兆人道光千载天下幸甚
    答手诏五事
臣等伏奉六月一日手诏云云臣等各蒙奖用待罪二
府不能燮理弥缝致化天下过烦圣虑特降德音上以
宗庙为忧下以生灵为念臣等不任惭恐战汗死罪诏
旨谓合用何人镇彼西方臣等思之今元昊遣人到阙
名体稍顺其如戎人难信止可权宜如翻覆未宁则当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择节制之帅若和好且合亦须藉镇抚之才经度边陲
以防来患见选人具名闻奏次诏旨谓民之困弊财赋
未强臣等议之国家革五代诸侯之暴夺其威权以度
支财用自赡天下之兵岁月既深赋敛日重边事一耸
调率百端民力愈穷农功愈削水旱无备税敛不登减
放之数动踰百万今方选举良吏务本安民修水旱之
防收天地之利而更严著勉农之令使天下官吏专于
劝课百姓勤于稼穑数年之间大利可见又山海之货
本无穷竭但国家轻变其法深取于人商贾不通财用
自困今须朝廷集议从长改革使天下之财通济无滞
又减省冗兵量入以出则富强之期庶有望矣诏旨谓
军马尚多何得精当近韩琦范仲淹所上备边文字内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有河北五六事陜西七事精择兵马及攻守之策巳在
其中臣等见啇量施行次诏旨谓将臣不和如何制枢
密院先因许怀德张亢不协曾指挥戒励然将佐之中
性情不类爱恶相攻全在主帅别白抚遏随才任用使
各得其所则怨恶不生故长帅之才不敢轻易选用诏
旨谓躁进之徒宜塞奔竞臣等谓躁进怀贪之人何代
无之由朝廷辨明而进退之如责人实效旌人静节贪
冒者废之趍附者抑之如此则多士知劝各生廉让之

    奏乞重定三班审官院流内铨条贯
臣窃见审官三班院并铨曹自祖宗以来条贯极多逐
旋冲改久不删定主判臣僚卒难详悉官员使臣莫知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涯涘故司属高下颇害至公欲乞圣慈特降指挥选差
臣僚就审官三班院并铨曹取索前后条例与主判官
员同共看详重行删定画一闻奏付中书枢密参酌进
呈别降敕命各令编成例策施行
    奏议尹洙转官
臣窃见尹洙才业操行搢绅所推由台阁进用便可直
入两制若边城骤迁则有未便缘去年春是太常丞在
路分都监许迁张肇之下去年秋转司諌管句经略司
公事迁在钤辖安后之上才方半年若就除待制又迁
在部署狄青之上既不因功劳又不改路分偏受宠擢
众情非便于体未安如须合进擢即今将入夏边上无
事且乞召尹洙赴阙令条奏边事观其陈述可采即与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改职却令驰往边上亦未为晚既因启沃面受殊恩边
臣闻之不为越次
    续奏乞于职官令录中举充京官知县
臣近与韩琦上言乞择举主令逐人于通判中举知州
一员于知县中举通判一员于簿尉中举职官知县一
员官蒙降敕至密院入递次臣看详敕头名署臣等上
言于理未便欲乞只作朝廷忧劳之意特选臣僚举官
其体甚重仍乞于簿尉中举职官知县一员下添入或
于职官令录中举五考以上之人充京官知县计添一
十九字庶无遗才
    奏为赦后乞除放祖宗朝欠负
臣伏睹国家每一降赦万人欢呼一两月间钱榖司存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将欠负之人依旧督责桎梏老幼籍没家产既失大信
且亏至仁蒙圣恩已差杨日严王质与三司详定不系
侵欺盗用该赦欠负次臣旧曾在三司定放欠负见滑
州酒务有少欠杂物系专副四十馀界计八十来年登
戴少数又不显侵欺其勾当人亡殁年深只追贫弱子
孙理纳并不知祖父如何少欠似此刻剥伤民岂陛下
爱育生灵之德臣欲特出圣意应祖宗朝天下欠负更
不问侵欺盗用并与除放如省司更不举行许三司知
次第人陈告干系人吏并坐违制决停告事人与转一
资诸处承受施行官吏并科违制之罪
    奏乞指挥国子监保明武学生令经略部署
     司讲说兵书
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臣窃闻国家兴置武学以来苦未有人习艺或恐英豪
隐晦耻就学生之列傥久设此学无人可教则虑外人
窥觇谓无英材于体未便欲乞指挥国子监不须明立
武学之名如学生中有好习兵书者令本监官员保明
委是忠良之人即密令听读臣切见边上甚有弓马精
强谙知边事之人则未曾习学兵书不知为将之体所
以未堪拔擢欲乞指挥陜西路河东逐路经略司于将
佐及使臣军员中拣选识文字的有机智武勇久远可
以为将者取三五人令经略部署司参谋官员等密与
讲说兵马讨论胜策所贵边上武勇巳著之人更知将
略或因而立功则将来有人可任即不得声张多教人

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奏为置官专管每年上供并军须杂物
臣窃见兵兴以来天下科率如牛皮筋角弓弩材料箭
干鎗干胶鳔翎毛漆蜡一切之物皆出于民谓之和买
多非土产之处素已难得既称军须动加刑宪物价十
倍吏辱百端输纳未前如负重罪一年之中或至数四
官中虽给价直岂能补其疮痍盖是国家不能素备祸
及生民伏望圣慈委三司选差官并有行止心力司属
三五人别置一司专管天下科率应副每年合要上供
并军须杂物先勘会诸处见在数目置簿拘管如朝廷
取索并外处奏乞之时即先点检见在物色支拨应副
外将少数下诸处和买亦大段减得分数仍于土产处
许将二税沿纳钱并场务课利依市价取人户情愿折
卷三十一 第 24a 页
纳不得抑勒据纳到数目如尚少阙亦只就土产处置
场收买如此百物有备更无非时科率其非土产之处
自无烦挠国家大计须为经久岂可逐度须索旋行诛
求苏息万民无切于此如允臣所奏即乞特降敕命指

    奏乞两府兼判
臣谨按三代之制皆立三公建六卿太公周公召公周
之三公也以论道经邦为师傅又天官冢宰掌邦治地
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
官司寇掌邦禁冬官司空掌邦士此周之六卿也各帅
其属以佐王理邦国大事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亦以三
公兼六卿之职取其重也周用此制而王道大兴世祚
卷三十一 第 24b 页
绵久至八百年我国家有周之天下未能行周之制亦
当约而申之以治天下则可卜长世之业矣今中书乃
天官冢宰之任枢密院乃古夏官司马之任其地官春
官秋官冬官之职各散于群有司皆无六卿之正又无
三公兼领之重而两府间惟进拟差除多循资级评论
赏罚各遵条例之外上不专三公论道之职下不专六
卿佐王之业虽庶政不修天下不理咎将安归臣请朝
廷于百职中选其务之重者命辅臣兼领其纲要体周
之三公下兼其六卿法周之六卿各帅其属以佐理邦
国唐贞元中诏宰相齐映判兵部李勉判刑部刘滋判
吏部崔造判户部工部又尝命宰相兼诸道盐铁转运
使是宰相下兼其职以重其事也其不修举者朝廷得
卷三十一 第 25a 页
以责之辅臣任责则庶政之弊可救天下之治可期惟
陛下裁择
 一审官是京朝官所集之府固当区别善恶黜陟幽
   明使贤者知劝岁终书其一岁黜陟之数以何
   等功而进者几人以何等罪而退者几人各分
   其类具目进呈
 一吏部流内铨条诏程式颇闻烦碎权势之与孤寒
   优便之与远恶在乎均平恻隐方协至公况群
   材所聚倚在铨品亦天官冢宰之任也臣请命
   辅臣兼判每至岁终书其一岁之黜陟以何等
   功而进者几人以何等罪而退者几人各分其
   类具目进呈
卷三十一 第 25b 页
 一国子监又诸道郡学聚天下之士讲议诗书服习
  礼乐长养贤俊为国器用此地官司徒之职也
  臣请命辅臣兼判以总天下郡学每遇科场开
  日或有德行文学之士乡里所推重者不以应
  举不应举许郡学士众举履行善状诣所属荐
  举逐处官员更体量名实相副者保明闻奏当
  议别行敦遣以劝天下之士
 一三司天下金谷之府今窘于财用经费以艰刻剥
  既深生灵重困宜疏通利源以救天下之弊此
  地官司徒之政也臣请命辅臣兼判此当今之
  急务每至岁终尽其减省冗费之数增息财利
  之数蠲放困穷之数具目进呈
卷三十一 第 26a 页
 一司农寺管天下常平仓本欲凶岁用济生民今逐
  处弛慢不为急务仓廪渐虚灾伤无备赤子之
  命委于沟壑又劝农之政新颁诏令其天下官
  员劝课劳绩并合委本寺考校以闻此亦地官
  司徒之政也臣请命辅臣兼判每岁终以诸道
  常平仓增损之数并亲民官劝课功状之优者
  具目进呈
 一太常礼院用历代之礼或不谨于典法随时绵蕝
  纲纪寖坏制度日隳太常寺用历代之乐或八
  音失序慢于大祀则神祗不享祸罚可召此春
  官宗伯之职朝廷之所重也臣请命辅臣兼判
  至岁终具礼乐有所损益或废坠有所修举画
卷三十一 第 26b 页
   一进呈
 一三班院使臣数千人其品流至杂难于区别磨勘
  差遣日有荣悴臣请命辅臣兼判常选可用于
  边陲或可委以钱谷或可付以亲民或可任以
  殄寇至岁终以所选人数具目进呈
 一殿前马步军司总辖诸军其体最大更戍边鄙要
  在均平㨂擢材勇责其精当至于战阵之法号
  令之要皆须服习此夏官司马之政也臣请命
  辅臣兼判至每岁终以将校选擢之数军旅服
  习之效具目进呈
 一审刑大理寺评天下之法生死荣辱系于笔下祸
  及非辜怨动天地故五帝三王尽心此道即秋
卷三十一 第 27a 页
   官司寇之政也臣请命辅臣兼判每至岁终具
   天下断案中大辟流罪以特恩减放并法寺辨
   明出入数进呈
 一刑部一司详覆天下巳断文案凡天下诉冤之奏
   尽委刑部辩之此亦秋官司寇之政也今官属
   寡弱与审刑大理寺势不相敌岂敢尽行駮正
   故沈冤之人十无一雪臣请命辅臣兼判至每
   岁终具天下断案详覆到差失公事并辩雪过
   负冤人数进呈
右伏望圣慈各委辅臣兼判前件职司其创置新规更
改前弊官吏黜陟刑法轻重事有利害者并令兼判辅
臣与夺其大体者别具奏呈令中书枢密院更从佥议
卷三十一 第 27b 页
然后奏取敕裁其逐司常务即主判官员依旧兼行
    再奏乞两府兼判
臣昨上愚见乞诏两地辅臣兼领要务盖欲朝廷纲纪
并举以救因循之弊伏以三代命官以三公论道六卿
分职按于书传则三公兼卿事又汉以三公分部九卿
唐以六尚书分部二十四司亦尝命宰相兼领事任著
于方册我国家承五代破散之弊未能复三代汉唐之
制事多权宜今中书是冢宰之任而四人或五人共司
一职枢密院是大司马之任亦四人或五人共司一职
上不专三公论道之事下不兼六卿分职之业其六尚
书九卿之位皆无正官并是权假如三司审刑大理寺
审官院流内铨司农寺之类是朝廷六官九卿之职而
卷三十一 第 28a 页
皆用人权知权判无一正官莫安其职臣到阙数月间
见审刑院梁适宋祈丁度三人权判其审官院经富弼
王拱辰孙抃三人权判本曹尽非正官数易无定大臣
又不任责岂是永图今二虏至强四方多事兵戈未息
财利巳乏生民久困苛政未宽设有饥馑相仍盗寇竞
起将何以定天下可忧国家当令大臣各竭其力以持
危坠之势如欲复三公九卿六尚书之位则体大难举
卒不可定愿陛下从臣前议且诏两地辅臣兼领要务
庶几可济陛下既能责两地之职业大臣必能振百司
之纲纪纲纪备用则政令既行政令既行则天下自理
使吏安其职民乐其业虽有夷狄而中国明盛彼不我
轻虽有水旱而百姓富庶自不为乱然后社稷可久生
卷三十一 第 28b 页
灵无祸臣非才多难分甘远弃蒙陛下擢居辅列夙夜
思报臣愿为百司中领一最重难处如朝廷不以职业
责于辅臣而伺其私有过咎然后废黜臣恐人人自全
但求免过无补国家之政不为社稷之福臣无任再三
冒昧恳切之至
    进呈周朝三公六卿汉朝宰臣兼判事
周官
   三公
太师(天子所/师法)太傅(傅相/天子)太保(保安/天子)
 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三/公)
(之官不必备员惟/其人有德乃处之)
   六卿
卷三十一 第 29a 页
 天官卿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今中书/之任也)
 地官卿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
 春官卿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夏官卿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今枢密院/之任也)
 秋官卿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
 冬官卿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六卿分职各率其属(属谓大夫也每/卿之属六十官)以倡九牧
   阜成兆民(以倡导九州牧伯/大成兆民之性命)岁终天子斋戒受
   諌(谏当有/所改为)六卿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质犹平/平其计)
   百官斋戒受质(受平/报)然后休老劳农(飨食/之)成岁
   事(断计/要)制国用
 周礼大司徒职云二卿则公一人郑注云三公者内
卷三十一 第 29b 页
   与王询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卿之教
 周礼正义云三公下兼六卿
 尚书孔安国注曰冢宰第一召公领之司徒第二芮
   伯为之宗伯第三彤伯为之司马第四毕公领
   之此周时三公各兼一卿之职
汉制三公分部九卿
 太尉所部太常卫尉光禄三卿
 司徒所部太仆鸿胪廷尉三卿
 司空所部宗正少府司农三卿
唐太宗朝宰臣兼职事
   萧瑀内外考绩委之司会(唐之尚书省/今之三司)
   高士廉摄太子少师特令掌选
卷三十一 第 30a 页
   杜如晦知选事
   马周为中书令兼右庶子
   戴胄专掌选事
 中宗朝宰臣崔湜与郑愔同知选事
 代宗朝宰臣元载领度支转运使刘晏充度支盐铁
   诸道铸钱等事使
 德宗朝宰臣乔琳兼京畿观察使窦参兼转运使齐
   映兼判兵部李勉判刑部刘滋判吏部崔造判
   户部工部
 文宗朝宰臣杨嗣复李珏同领诸道盐铁转运使李
   珏依旧判户部郑覃判国子祭酒
 武宗朝宰臣杜琮判度支盐铁转运使曹确充延资
卷三十一 第 30b 页
   库使
 皇朝开宝中宰臣薛居正领淮南岭南湖南等路都
   提举三司水陆发运司同列沈义伦兼荆南剑
   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
开拓辅臣兼领职任条目
 三司司农寺
   今戎事未息三司主天下大计而财力已困又
   司农寺管天下常平仓以备水旱赈救生民亦
   可督天下劝农之政今委辅臣一员兼掌重为
   经制取天下岁入之利并岁给之数较之有所
   不足则须专置农官以广天地之利大变商法
   以行山海之货每至岁终具天下减省冗费之
卷三十一 第 31a 页
   目增息财用之法蠲放困穷之数并常平仓增
   收赈发之数及取天下官吏劝农课绩之优者
   画一进呈
 群牧司
   今诸路骑兵绝未精强诸军阙马人多相与咨
   怨今委辅臣一员兼领专修马政较之汉唐增
   葺苑监庶于多中选择可得精强每至岁终具
   括买并滋息之数及㨂选格尽筋骨必可带甲
   冲突者方得均与诸军
 三班院
   今三班使臣数千人品流至多难于区别今委
  辅臣一员兼领常切选择可任边陲或可擒寇
卷三十一 第 31b 页
   盗或可干钱谷或可委亲民每季具所选到人
   数进呈则人品自分用无不当
 太常寺国子监
   太常寺掌历代礼乐上以奉天地宗庙次则正
   朝廷序人伦也国子监并天下学校是国家育
   材之府今委辅臣一员兼领以重其事每至岁
   终具礼乐损益之事并天下教育之数进呈
 审官院流内铨
   审官院流内铨是天下抡材之府今委辅臣一
   员兼领每至岁终具旌擢过京朝官若干黜陟
   过选人若干进呈
 审刑大理寺刑部
卷三十一 第 32a 页
   经曰刑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天下之人生死荣辱系于笔下祸及非辜怨动
   天地刑部覆较天下巳断文案并天下诉冤之
   奏尽得辩正今委辅臣一员兼领以重其事每
   至岁终具天下断过大辟徒流若干人并特恩
   宽减及法寺辩雪人数并刑部覆校过公案若
   干道辩正冤讼若干件进呈
    奏乞令两府详议百官起请条贯如可经久
     即令施行等事(系用前所陈十事内重命/令一门再作劄子进呈)
臣闻书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准律文诸被制书有所
施行而违者徒二年失错者杖一百又监临主司受财
而枉法者十五疋绞盖先王重其法令使无敢动摇将
卷三十一 第 32b 页
以行天下之政也今睹国家每降宣敕条贯烦而无信
轻而弗禀上失其威下受其弊盖由朝廷近来百官起
请率尔颁行既昧经常即时更改此烦而无信之验矣
又海行条贯虽是故违皆从失坐全乖律意致坏大法
此轻而弗禀之甚矣臣请特降诏书今后百官起请条
贯令中书枢密院看详会议必可经久方得施行如事
干刑名者更于审刑大理寺勾明会法律官员参详其
起请内有能合律意可以久行者委中书将起请之词
删去繁冗裁为制敕然后颁行天下必期遵守其冲改
条贯并令缴纳免致错乱误有施行仍望别降敕命今
后逐处当职官吏亲被制书及到职后所受条贯敢故
违者不以海行并从违制徒二年未到职以前所降条
卷三十一 第 33a 页
贯失于检用情非故违者并从本条失错断决杖一百
馀人犯海行条贯不指定违制刑名者并从失坐若条
贯差失于事有害逐处长吏别有机会须至便宜而行
者并须具缘由闻奏委中书枢密院详酌如合理道即
与放罪仍便相度别从改更
    奏议葬荆王
昨日奉圣旨令中书熟议荆王葬事者臣谓此议有三
其一曰年岁不利此阴阳之说也其二曰财用方困此
有司之忧也其三曰京西寇盗之后不可更有搔扰此
忧民之故也臣又别有四议乞陛下择之其一曰诸侯
五月而葬是自古不易之典今年岁不利之说非圣人
之法言也其二曰天下财利虽困岂不能葬一皇叔耶
卷三十一 第 33b 页
陛下常以荆王是太宗爱子真宗爱弟虽谗惑多端陛
下仁圣力能保全使得令终岂忍送葬之际却惜财利
而废典礼使不得及时而葬恐未副太宗真宗之意臣
为陛下惜之岂不防天下之切议哉更乞检会先朝诸
王之薨有无权厝之者其三曰自来敕葬多是旋生事
端呼索无算臣请特传圣旨令宋祈王守忠与三司使
副并礼官聚议合要物色务从简俭画一闻奏与降敕
命依所定事件应副更不得于敕外旋生事节枉费官
物仍出圣意特赐内藏库钱帛若干备葬事使三司易
为应副如此则陛下孝德无亏光于史册其四曰自来
敕葬枉费太半道路供应民不聊生臣请特降严旨荆
王二子并左右五七人送葬外其馀妇人合存合放便
卷三十一 第 34a 页
与处分更不令前去自然道路易为供顿大减冗费既
减得费耗又存得典礼此国家之正体也乞圣慈从长
处分臣待罪政府不敢不尽
    奏议许怀德差遣
臣窃见许怀德在延州为不进兵击贼及军民虚惊抛
弃随军粮草遂送永兴勘劾该赦释放授秦州部署近
又西贼侵边破荡却熟户一千帐不能保护却合重行
朝典以其在边无效降充永兴部署郭承佑降知相州
为转运使糺奏充北京都部署此二人一面责降一面
迁转天下闻之是朝廷赏罚颠倒取笑四方何以激劝
勋臣何以鉴戒惰将如王信狄青实有武勇堪任管军
亦恐未有大功迁转太速祖宗朝任用边将赏赐至厚
卷三十一 第 34b 页
使用度充足委信至重使生杀在已惟惜官职不令满
志恐有懈惰不思立功实前王驭将之术也又朝廷曾
降诏所阙都虞候等更不循转候有边功除授今却不
因功劳冲改此诏而今后国家之命全无信矣惟用兵
命将之令尤要取信系之安危与其它号令不同如须
合转起亦候过郊礼使作该恩方可进爵愿陛下再三
思之仍乞丁宁指挥两府今后议论赏罚不可轻易须
是有所激劝不招旁议方可施行臣谓国家承五代之
弊赖祖宗威德陛下仁圣保守四海久无祸难今四夷
巳动百姓巳困仓库已虚兵旅巳骄国家安危实未可
保惟赏罚之柄驾驭天下如赏罚频失将何以保太平
之业臣切惧之愿陛下裁择
卷三十一 第 35a 页
    奏重定臣僚奏荐子弟亲戚恩泽事
宰相使相旧制子除将作监丞弟兄孙侄并授太祝奉礼
  今后亲弟兄孙侄并期亲尊属依旧制其馀亲属
  并等第与试衔
枢密使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旧制子除太祝奉礼弟兄
孙侄并弟守秘校
  今后子孙并期亲尊属并依旧制其馀亲属并与
  试衔
仆射尚书旧制子除守秘校弟兄孙侄并授京主簿
  今后子孙并期亲尊属依旧制其馀亲属并与试
  衔
三司使翰林学士侍读侍讲学士龙图阁枢密直学士
卷三十一 第 35b 页
丞郎旧制子除正字弟兄孙侄并授京主簿
  今后子依旧制期亲尊属授主簿其馀亲属并等
  第与试衔并斋郎
给谏舍人龙图阁直学士知制诰大卿监龙图天章阁
待制三司副使知杂旧制子与京主簿弟兄孙侄并授
试衔
  今后长子除京主簿其馀亲属并与试衔并斋郎
正郎至带馆职员外郎遇南郊大礼合奏荐亲属者若
降在监当不得陈乞曾犯正入赃罪至追官该恩叙用
后来累官正郎者只得奏荫子孙一名诸路转运使提
点刑狱遇南郊大礼内有正郎带馆职员外郎自合奏
荐外馀并须于郊礼日前到任一年者方得奏荐亲属
卷三十一 第 36a 页
 一巳上臣僚奏荐子孙亲属内长子长孙皆不拘年
 甲(虽本非长子长孙/见在居长者亦是)诸子诸孙须年十五以上弟
 侄等并须二十以上方得奏荐所奏亲属并须在
 五服内者如虚增年甲并妄冒服纪并以上书诈
 不实论其合奏异姓之时即不问服纪应曾奏得
 子孙恩泽后其子孙亡殁本官别无孙食禄者并
 许再奏子孙亲属一名更不拘年甲
 一应奏荫选人年二十五以上遇南郊大礼限半年
 内许令赴铨投状差两制以上官三员于尚书省
 锁院置封弥誊录司考试内习辞业试一场或论
  一首或诗赋各一首词理可采不犯不考式者为
 及格与放选注官习经业者春秋礼记毛诗周易
卷三十一 第 36b 页
 尚书逐人各专一经并兼习律文试一场墨义十
 道只问正文不问注疏五通者为及格与放选注
 官剥落者且守选限经三度试不中者选限满日
 与司士参军内有京朝官三人同罪保举有行止
 堪守官者注远地判官簿尉如不赴试又无上件
 举主并虽曾三度就试词业纰缪对义不及格更
 不理选限
 一奏荫京官候年及二十五每年春一度赴国子监
 投状差两制巳上官三员于太学锁院依选人考
 试内及格者方与差遣候两任无私罪有本路转
 运提刑知州通判三人同罪保举即入亲民经三
 度试不及格者如有三人朝臣同罪保举有行止
卷三十一 第 37a 页
  可以差仕者与小处监当候两任无私罪本路转
  运提刑知州通判五人同罪保举方得亲民其不
  赴程试又无上件官举并虽曾三度就试词业纰
  缪对义不及格者未得差使如却愿班行者与等
  第安排
    奏重定职田顷亩
州职田
   长吏
 大藩府二十顷 节镇十五顷
 防团以下州军十顷 京军监七顷
   通判
 大藩府八顷 节镇七顷
卷三十一 第 37b 页
 防团以下州军六顷
   幕职官
 大藩府(判官五顷/馀并四顷)节镇(判官四顷馀并/三顷五十亩)
 防团以下州军监(判官三顷五十/亩馀并三顷)
县职田
   令
 万户以上六顷 五千户以上各五顷
 不满五千户并四顷
   簿尉
 万户以上三顷 五千户以上(各二顷/五十亩)
 不满五千户并两顷
发运转运使比节镇长吏
卷三十一 第 38a 页
武官职田
 部署顷亩比节镇长吏
 钤辖比防团州长吏
 路分都监比节镇通判
 都监比大藩府判官
 监押比节镇判官
州军监当官员使臣职田不得过本处职官之数在县
镇监当不得过簿尉之数
录事参军比本州判官判司比倚郭县簿尉
 一无职田处及有职田而顷亩少处并元摽得山石
  积潦之地不可耕植者限三年内检括官荒田并
  户绝地土及五年以上逃田支拨添换其系官庄
卷三十一 第 38b 页
  田见有人户出纳租课者不得一例支拨如逐县
  职田比今来所定顷亩数目不足即据见在重与
  上下众官等第均分如地内有桑枣蔬果之利者
  即以所收宜利约度比附逐处地利折充职田顷
  占客不得过三户即不得令州县差人勾当及招
  亩其田许逐厅自差公人勾当并招置客户每顷
  客户或遇灾伤并令捡灾伤官员依例捡覆的实
  分数减放子利如逐处官员为恐减下职田子利
  却一例不肯收接人户灾伤词状者并从违制定
  断其本官职田上见收子利尽底纳官如将地土
  影庇令免却合入差徭及抑配虚作租佃令出课
  利入已者并以受所监临财物赃罪论所差勾当
卷三十一 第 39a 页
 人亦行严断仍令提点刑狱司专切觉察辖下官
 员职田欺弊犯者画时勘鞠施行内情理颇重失
 于觉察者本司官员当议勘劾各降差遣或有该
   奏重定臣僚转官及差遣体例
 说不尽事理仰逐处起请闻奏
一今后两地臣僚非有勋德善状即不得非时进秩或
 非次罢免者仍不以转官带职为例
一两省以上自来四年勘会转官今后并具履历取旨
一旧制京朝官三周年磨勘私罪并曾降差遣者四周
 年赃罪者五周年今后内外差遣京朝官无赃私
 罪者依旧三周年磨勘磨勘年限内犯私罪并公
 罪曾降差遣者四周年有入巳赃罪者五周年每
卷三十一 第 39b 页
 遇磨勘仰审官院先具元犯情理入巳不入已因
 依轻重并今度磨勘年限内有无劳绩及举主人
 数进呈取旨如经两度取旨磨勘各有劳绩及有
 同罪举主三人以上又无私过者即依常例三周
 年磨勘更不先取旨其到阙守候差遣人于指射
  路分内未有阙以前并受差遣以后待阙及得替
 赴任公程月日(水计纲/路程)并许通计磨勘如守候差
 遣人于元指射合入路分内有阙不就则将守候
 差遣半年后月日并假限外及得替赴任公程外
 住滞日数并不得理入磨勘之限
一今后京朝官上章陈乞并于中书审官院求就在京
 差遣者(此后各/须投状)并五周年磨勘所有前后资考即
卷三十一 第 40a 页
 许通计如因省府等处保举及准条贯差入在京
 勾当者依旧三周年磨勘即不得保举及选差见
 任两地并大两省以上及省府台谏官有服纪亲
 属入在京差遣
一巳上差遣京朝官并陈乞在京勾当京朝官自降敕
 以前转官及一周年者将来且依旧制年限磨勘
  一次其巳得在京差遣未曾勾当却求外任者并
 听
一今后文武臣僚善政异绩可为众范或劝课农耕厚
 获美利或差鞠狱累雪冤枉或在京监当库务能
 革大弊因省得钱物万数多者委所属保明闻奏
 量事迹大小特与改官不隔磨勘或升陟差遣其
卷三十一 第 40b 页
 幕职州县官未该磨勘而有上项劳政者亦与比
 类升擢如保明不实以上书诈不实论
一朝官转至员外郎须自任升朝官后有安抚转运使
 提点刑狱或清望官共五人同罪保举并三周年
 内无私罪者方得磨勘员外郎转至正郎须自任
 员外郎后有上项官五人同罪保举并三周年内
 无私罪方得磨勘巳上如举主不足五周年无公
 私过犯者亦与磨勘郎中转少卿监亦依此施行
 少卿监转大卿监并转谏议大夫并取圣选指挥
一今后京朝官幕职州县官到审官院流内铨差注日
 仰铨院体量如有事状猥滥老疾愚昧之人不称
 事任并别取旨本司不举仰御史台弹劾
卷三十一 第 41a 页
    奏乞于陜西河东沿边行赎法
臣窃见陜西河东边计不足遂铸铁钱以助军费而民
多盗铸日犯极典为法之弊久将不堪臣观舜典曰金
作赎刑又吕刑曰五刑不蕳正于五罚(注谓不应五刑/当止五罚出金)
(赎/罪)是虞舜周公皆用赎法孔子删书垂于后世明其可
行之法也历代尝行今久不用人或疑之臣欲乞且于
陜西河东沿边次边州军行之候戎事稍息官不阙用
则别从朝旨今具条如后
 舜典曰金作赎刑(金黄金误而入/刑出金以赎罪)
 吕刑曰五刑不蕳正于五罚(不蕳核谓不应五刑/当正五罚出金赎罪)
   罚不服正于五过(不服不成罚也正/于五过从赦免)
 墨辟疑赦其罚百锾劓辟疑赦其罚惟倍剕辟疑赦
卷三十一 第 41b 页
   其罚倍差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大辟疑赦其
   罚千锾
 汉惠帝民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今民出买爵之/钱一级直钱二)
(十凡为/六万)
 文帝输粟县官得以除罪
 武帝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
 梁高祖诏依周汉旧典有罪入赎外详为条格以时
   奏闻
 齐武时以尚书令王亮侍中王莹仆射沈约等参定
   刑书其制刑为十五等之差弃市以上为死罪
   枭其首其次弃形二岁巳上为耐罪言各随伎
   能而任使之也有髡钳五岁刑笞三百收赎绢
卷三十一 第 42a 页
   男子六百疋又有四岁刑男子四十八疋又有
   三岁刑男子三十六疋又有二岁刑男子二十
   四疋罚金一两巳上为赎罪赎死者金二斤男
   子十六疋赎髡钳五岁刑笞二百者金一斤十
   二两男子十四疋赎四岁刑者金一斤八两男
   子十二疋赎三岁刑者金一斤四两男子十疋
   赎二岁刑者金一斤男子八疋罚金十二两者
   男子六疋罚金八两者男子四疋罚金四两者
   男子二疋罚金二两者男子一疋罚金一两者
   男子二丈女子各半之五刑不蕳正于五罚五
   罚不服正于五过以赎论故为此十五等之差
  一徒以上罪不赎
卷三十一 第 42b 页
 一杖以下罪依下项
 一侵损于人者皆不赎(侵谓侵财物损/谓伤折于人)
 一兵士公人不赎内公人不因公事私自失误者亦
  听赎
 一为盗并造作诈伪及诬告论不干巳事者皆不赎
 一捕捉贼盗公人违限等罪不赎
 一兴贩私茶盬酝卖私酒并赌博人并不赎
 一所犯罪新条该赎至第三犯者不赎
 一众人共犯一事合赎富贵不均者不赎内有物力
  愿与众人纳罚钱者即皆听赎造意人不以贫
  富不赎
 一军人百姓同犯一事者不赎
卷三十一 第 43a 页
 一应有荫并老小疾患之类但旧条合赎者并依旧
   法每斤纳钱一百二十文足
 一旧条不该赎而今得赎者并取情愿之人其铜每
  斤纳钱一贯二百文足亦许以粟帛依时价折
  纳其钱无物赎纳者自依常法区分
 一逐县典押保举有行止会笔札曹司一名赴本州
  法司习学法律委本州长吏以下聚厅试验稍
  通刑名义理即放归本县充法司候三周年捡
  断无失者与转一资有失误无赃私者五年与
  转一资
 一所断赎刑失错者官吏各准其罪不以失减官典
  受赃者并以枉法赃论
卷三十一 第 43b 页
    奏灾异后合行四事
臣近日屡闻德音以灾异数见畏天罪已此实圣帝明
王至仁之体也天下幸甚幸甚昨日宰臣等再奉圣旨
不须谢过但自行事此又济时责实之要也臣等敢不
惶恐思竭诚志以副宵旰之意臣观自古国家皆有灾
异但盛德善政及于天下人不敢怨叛则虽有灾异而
无祸变也如其德衰政暴兆民怨叛故灾异之出多成
祸变也陛下今既畏天之戒上忧宗社下忧生灵固巳
得尧汤之心矣如更行尧汤之事使天下受赐其有灾
异适足增陛下之盛德臣待罪辅臣经年无状四方多
事未敢引退恐负君亲擢用之意臣窃观自祥符年后
以至今日火不炎上之灾巳十数度又累有地震之异
卷三十一 第 44a 页
今夏蝗秋潦人多妖言虽陛下修德罪巳自可以动天
地感鬼神而念及生民若不遑处臣请行此数事少助
陛下救生民之万一惟圣心裁择
 一委天下按察使省视官吏老耄者罢之贪浊者劾
   之昏懦者逐之是能去谬吏而糺慢政也至于
   激劝善政之术即未著明其官吏中有畏上位
   之威希意望进或矫修廉节而争为猛政求集
   事之名者务为暴敛求尽公之称者专用深文
   政尚虚声人受实弊资产竭于科率举动触于
   刑宪生民困苦善人嗟痛此天下怨叛之本也
   秦以天下怨叛而亡汉以救秦之弊而兴臣请
   诏诸路按察官除常程糺察举荐外于辖下知
卷三十一 第 44b 页
  州知县县令中别选㓗已爱民显有善政得百
  姓心如倚父母者各具有的实事状举三两人
  特与改官再任或升陟委用如此则天下官吏
  知陛下忧赤子之心各务爱民求理不为苛政
  足以息生民之怨叛也如所举不实仰御史台
  弹奏当议重行贬黜令别进呈唐时选刺史县
  令条目便乞约附施行
 一天下官吏明贤者绝少愚暗者至多民讼不能辨
  吏奸不能防听断十事差失者五六转运使提
  点刑狱但采其虚声岂能遍阅其实故刑罚不
  中日有枉滥其奏按于朝廷者千百事中一二
  事耳其奏到案牍下审刑大理寺又只据案文
卷三十一 第 45a 页
  不察情实惟务尽法岂恤非辜或无正条则引
  谬例一断之后虽冤莫伸或能理雪百无一二
  其间死生荣辱伤人之情实损和气者多矣古
  者一刑不当而三年大旱著于史策以戒来代
  非虚言也况天下枉滥之法宁不召灾沴之应
  耶臣请诏天下按察官专切体量州县长吏及
  刑狱法官有用法枉曲侵害良善者具事状奏
  闻候到朝廷详其情理别行降黜其审刑大理
  寺乞选辅臣一员兼领以慎重天下之法令捡
  寻自来断案及旧例削其谬误可存留者著为
  例册
 一今诸道常平仓司农寺管辖官小权轻主张不逮
卷三十一 第 45b 页
  逐处提点刑狱多不举职尽被州府借出常平
  仓钱本使用致不能及时聚籴每有灾沴及其
  遣使安抚虽民委沟壑而仓廪空虚无所振发
  徒有安抚之名且无救恤之实又国家养民之
  政本尚务农因民之利而利之则朝廷不劳心
  而民自养之矣臣请选辅臣一员兼领司农寺
  力主天下常平仓使时聚籴以防灾沴并诏诸
  路提点刑狱今后得替上殿并先进呈本路常
  平仓斛㪷数目方得别奏公事移任者亦须依
  此发奏后方得起离仰司农寺常切糺举及委
  辅臣等速定劝农赏罚条约颁行天下
 一天下茶盬出于山海是天地之利以养万民也近
卷三十一 第 46a 页
   古以来官禁其源人多犯法今又绝商旅之路
   官自行贩困于运置其民庶私贩者徒流兵稍
   盗取者绞配岁有千万人罹此刑祸是有司与
   民争利作为此制皆非先王之法也及以官贩
   之利较其商旅则增息非多而固护之弊未能
   革者俟陛下之睿断尔臣请诏天下茶盬之法
   尽使行商以去苛刻之刑以息运置之劳以取
   长久之利此亦助陛下修德省刑之万一也
    奏赎法等三事
臣数日前面奏三代帝王子孙绵远盖由积德之深臣
请陛下日修至仁之德下及民庶以感动天地此圣嗣
无疆之本也今有劄子三道进呈内一道为议赎法事
卷三十一 第 46b 页
即乞降出
臣近睹诏旨令御史台审刑院大理寺修编敕所同议
赎刑此陛下至德深仁被于亿姓天下幸甚今谏官孙
甫上言乞令大臣定夺施行臣欲乞特降圣旨令中书
枢密院同与见议官员疾速定夺闻奏仍乞且赎杖罪
巳下情理轻者所贵易行取
进止
臣闻唐武德九年八月十八日诏曰观省宫掖其数寔
多悯兹深闭久离亲族一时减省各从娶娉自是宫中
前后所出三千馀人又正观二年十月二日太宗谓侍
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扫洒之馀更何所用于是命尚
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悯隋氏末年求采无巳此
卷三十一 第 47a 页
书右丞戴冑给事中杜正伦于掖庭西门拣出之臣不
知今来宫中人数几多或供使有馀宜降诏旨特令减
放以遂物性又省冗费亦人君盛德之事可以感动天

范文正公政府奏议上
卷三十一 第 47b 页
卷三十一 第 47b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