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五十七 第 1a 页
经 进东坡文集事略卷第五十七
   迪功郎新绍兴府嵊县主簿臣郎 晔 上进
  迩英进读
    季布屈突通 宣帝责杜延年
     叔孙通两生 狄山论和亲
    唐太宗梦虞世南 文宗得魏谟
     张九龄抑牛仙客 颜真卿守平原
  杂说
     日喻说 稼说
    刚毅近仁说 仁者如射说
     辩蜡祭说 辩尧舜说
    辩四凶说 辩伊尹说
卷五十七 第 1b 页
    辩曾参说 辩宰我说
    辩孟子说 辩杨雄说
    论管仲说 论啇君说
    论二生说 直不疑求名说
    朱晖非张林均输说 褚遂良飞雉说
    文说 阮戴说
    刘陶说
   季布屈突通
轼以谓汉高祖唐高祖皆创业之贤君季布屈突通皆
一时之烈丈夫故能以身徇主有死无二惟贤君故能
推至公之心不以私怨杀士此可以为万世之法(季布/传云)
(项藉使布将兵数窘汉王项藉灭高祖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后滕公因鲁朱家为上言之上乃赦布召)
卷五十七 第 2a 页
(拜郎中屈突通传云通为隋守河东久不下或劝通降/通曰唯有死报国尔后兵败众散擒送长安高祖劳日)
(何相见晚邪释/之授兵部尚书)
   汉宣帝责杜延年
轼以谓古者贤君用人无内外轻重之异故虽杜延年
名卿不免出为边吏治郡不进则诘责之既进则褒赏
(延年传云延年居九卿位十馀年后坐霍氏免官后/数月复召拜为北地太守延年以故九卿外为边吏)
(治郡不进上以玺书责延年延年乃选用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净居岁馀上使谒者赐延年玺书黄金二十)
(斤)所以历试人才考覈事功盖如此孝宣之治优于孝
文者以此也马周諌唐太宗亦以为言(马周传云周言/古者郡守县令)
(皆选䝨德欲有所用必先试以临人或由二千石高弟/入为宰相今独重内官县令刺史颇轻其选所以百姓)
(未安殆/在于此)治天下者不可不知也
   叔孙通不能致二生
卷五十七 第 2b 页
(拜郎中屈突通传云通为隋守河东久不下或劝通降/通曰唯有死报国尔后兵败众散擒送长安高祖劳日)
(何相见晚邪释/之授兵部尚书)
   汉宣帝责杜延年
轼以谓古者贤君用人无内外轻重之异故虽杜延年
名卿不免出为边吏治郡不进则诘责之既进则褒赏
(延年传云延年居九卿位十馀年后坐霍氏免官后/数月复召拜为北地太守延年以故九卿外为边吏)
(治郡不进上以玺书责延年延年乃选用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净居岁馀上使谒者赐延年玺书黄金二十)
(斤)所以历试人才考覈事功盖如此孝宣之治优于孝
文者以此也马周諌唐太宗亦以为言(马周传云周言/古者郡守县令)
(皆选䝨德欲有所用必先试以临人或由二千石高弟/入为宰相今独重内官县令刺史颇轻其选所以百姓)
(未安殆/在于此)治天下者不可不知也
   叔孙通不能致二生
卷五十七 第 3a 页
轼以谓叔孙通制礼虽不能如三代然亦因时施宜有
补于世鲁二生非之其言未必皆当通以谓不知时变
亦宜矣(通传云通召鲁诸生三十馀人有两生不肯行/曰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
(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㒷也吾不/忍为公所为通关曰若真鄙儒不知时变)然谨按扬子
法言昔齐鲁有大臣史失其名或曰如何其大也曰叔
孙通欲制君臣之仪聘先生于齐鲁所不能致者二人
由此观之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然后可以托六尺
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若与时上下随人俛仰虽或适
用于一时何足谓之大臣为社稷之卫哉
   狄山论匈奴和亲
轼谨按汉制博士秩皆六百石耳(百官公卿表云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
(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朝廷有大事必与丞相御史九卿列侯同
卷五十七 第 3b 页
议可否盖亲儒臣尊经术不以小臣而废其言故狄山
得与张汤争议上前此人臣之所甚难而人主之所欲
闻也温颜以来之虚怀以受之犹恐不敢言又况如武
帝作色凭怒致之于死乎(张汤传云匈奴永和亲群臣/议上前博士狄山曰和亲便)
(上问汤汤曰此愚儒无知狄山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于是上作色曰吾使生居一郡能无使虏)
(入盗乎山曰不能曰居一县曰不能复曰居一障间山/自度辩穷且下吏曰能乃遣山乘障至月馀匈奴斩山)
(头而去是后/群臣震詟)故汤之用事致使盗贼半天下而汉室几
乱有以也夫
   唐太宗梦虞世南
轼谓古之贤君如直臣之难得忠言之难闻既生尽其
用死则思其言想见其人形于梦寐亦可谓乐贤好德
之主矣汉武帝雄材大略不减太宗汲黯之贤过于世
卷五十七 第 4a 页
南世南巳死而太宗思之(虞世南传云后数岁太宗梦/世南进谠言若平生翌日下)
(制厚恤/其家)汲黯尚存而武帝厌之(黯传云上既数征匈奴/有功黯言益不用后浑)
(邪王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五百馀人黯力谏上弗/许曰吾久不闻汲黯之言今又委发矣其厌黯可知)
太宗之治几致刑措而武帝之政盗贼半天下由此也

   文宗访郑公后得魏谟
轼观唐文宗览正观事而思郑公之后(魏谟传云文宗/读正观政要思)
(魏證贤诏访其后同州刺史杨汝/士乃荐證五世孙谟为右拾遗)虽然唐室陵迟未易
兴起非高才伟人无足以图之而信训注之谋几陨宗
(文宗与李训郑注谋去官官/卒有甘露之祸事见训注传)良可叹也至于奖魏谟
之直諌愿处于无过之地(文宗尝语宰相曰太宗得證/参禅阙失朕今得谟又闻规)
(谏朕不敢仰希正观/庶几处无过之地)亦贤君之用心也
卷五十七 第 4b 页
   张九龄不肯用张守圭牛仙客
轼常谓士大夫砥砺名节正色立朝不务雷同以固禄
位非独人臣之私义乃天下国家所恃以安者也若名
节一衰忠言不闻乱亡随之捷如影响西汉之末敢言
者惟王章朱云二人章死而云废(王章传云成帝时大/将军王凤专权会日)
(有蚀之章奏封事历诋凤遂为凤所陷竟死廷尉狱朱/云传云成帝时张禹以帝师位时进甚尊重云上书求)
(见公卿在前云曰臣顾借尚方剑斩佞臣一人以厉其/馀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御史将云下云)
(攀折殿槛辛庆忌救解之得免/自是不复仕年七十馀终于家)则公卿持禄保妻子如
张禹孔光之流耳(张禹孔光本传赞云张禹孔光咸以/儒宗居宰相位语其酝藉可也然皆)
(持禄保位被/阿䛕之几)故王莽以斗筲穿窬之才盗取神器如反
诸掌唐开元之末大臣守正不回惟张九龄一人九龄
既已忤旨罢相明皇不复闻其过以致禄山之乱(九龄/传云)
卷五十七 第 5a 页
(范阳莭度使张守圭以斩可突于功帝欲以为侍中九/龄曰不可帝曰假其名若何对曰名器不可假也遂止)
(又将以凉州都督卒仙客为尚书九龄执不可又欲赐/实封九龄以为赏以金帛可也不宜裂地以封帝大怒)
(竟用仙客而罢九龄自是/朝廷士大夫持禄养恩矣)治乱之机可不谨哉
   颜真卿守平原抗安禄山
轼以谓古之任人无内外轻重之异故虽汉宣之急贤
萧望之之得君犹更出治民然后大用(望之传云宣帝/察望之经明持)
(重论议有馀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复以为左冯翊)非独以历试人才亦所以
维持四方均内外势也唐开元天宝间重内轻外当时
公卿名臣非以罪责不出守郡虽藩镇帅守自以为不
如寺监之僚佐故郡县多不得人(张九龄尝建言今刺史/由京官出者或身有累)
(或政无状用牧守之任为斥逐之地/倪若水为汴州/刺史时天下久平人皆重内任虽自冘官擢方面皆自)
(谓下迁班景倩自扬州采访使入为大理少卿过州若/水饯于郊顾左右曰班公此行若登仙吾恨不得为驺)
卷五十七 第 5b 页
(仆)禄山之乱河北二十四郡一朝降贼独有一颜真卿
而明皇初不识也(真卿传云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贝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
(元宗始闻乱叹日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及平至/帝大喜谓左右日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
此重内轻外之弊不可不为鉴
  杂说
   日喻说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
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
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
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
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槃而之
卷五十七 第 6a 页
钟自钟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
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
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
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见孙子/虚实篇)子夏曰百工居肆
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
也欤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
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
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
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
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
方之学没者也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
卷五十七 第 6b 页
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稼说(送张/琥)
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馀其
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馀则
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
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
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臣工诗云奄观铚/艾鋞穫也艾音刈)
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
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
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
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
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
卷五十七 第 7a 页
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馀而发于持满
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公与琥俱/登嘉祐二)
(年/弟)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
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
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
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刚毅近仁说
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所好夫
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所恶夫佞者非恶其佞也
恶其不仁也吾平生多难常以身试之凡免我于厄者
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于险者皆异时可喜人也吾以
卷五十七 第 7b 页
是知刚者之必仁佞者之必不仁也建中靖国之初吾
归自海南(公绍圣元年谪惠州四年再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至徽庙登极始归自海南)
故人问存没追论平生所见刚者或不幸死矣若孙君
介夫讳立节者真可谓刚也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
官以议不合引去(王介甫以执政领三司条例/上以/子由为之属议事多牾既论青苗法)
(不便又言不当遣使四方搜访遗利以书抵介甫且请/补外介甫大怒欲加以罪陈杨叔止之奏除河南推官)
(事见颖滨/遗老传)王荆公谓君曰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
君笑曰公言过矣当求胜我者若我辈人则亦下肯为
条例司矣公不答径起入户君亦趍出君为镇江军书
记吾通守钱塘(熙宁五年公自太/常博士通判杭州)往来常润间见君京
口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湿(酷吏宁/成传云)
(成为人上操/下如束湿注/云言其急之甚湿物则易束)不复以礼遇士大夫而独
卷五十七 第 8a 页
敬惮君曰是抗丞相不肯为条例司者谢麟经制溪洞
事宜州守王奇与蛮战死君为桂州节度判官被旨鞠
吏士之有罪者麟因以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欲
尽斩之君持不可麟以语侵君君曰狱当论情吏当从
法逼留不进诸将也既伏其辜矣馀人可尽戮乎若必
欲非法斩人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预焉麟奏君抗拒
君亦奏麟侵狱事刑部定如君言十二人皆不死或以
迁官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不仁而能以一言活
十二人于必死乎方孔子时可谓多君子而曰未见刚
者以明其难得如此而世乃曰太刚则折(前汉隽不疑/传云不疑语)
(暴胜之曰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士患不刚耳长养成就犹恐不足
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折不折夭也非刚之罪为
卷五十七 第 8b 页
此论者鄙夫患失者也君平生可纪者甚多独书此二
事以遗其子协励明刚者之必仁以信孔子之说
   仁者如射说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
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
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
四支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全
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而十中矣四支百体一不
中即差于此者在毫釐之内而失于彼者在寻文之外
矣故孟子之所谓仁者如射则孔子所谓克已复礼也
君子之志于仁尽力而求之有不获焉退而求之身莫
若自克自克而反于礼一日足矣何则凡害于仁者尽
卷五十七 第 9a 页
也害于仁者尽则仁不可胜用矣故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不如礼在我者甚微而民
有不得其死者矣非礼之害至于杀不辜不仁之祸无
大于此故也
   辩蜡祭说
八蜡三代之戏礼也(礼记郊特牲有八蜡之说古注谓/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
(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岁终聚戏此人情之所不免也
因附以礼义亦曰不徒戏而巳矣祭必有尸无尸曰奠
始死之奠与释奠是也今蜡祭之谓祭盖有尸也猫虎
之尸(郊特牲云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谁当为之置鹿与女(郊/特)
(牲云罗氏置鹿/与女而诏客也)谁当为之非倡优而谁葛带榛杖以丧
老物黄冠黄笠以尊野服(郊特牲云葛带榛杖丧杀也/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
卷五十七 第 9b 页
(夫黄冠黄/冠草服也)皆戏之道也子贡观蜡而不悦孔子譬之曰
一弛一张文武之道盖为是也(杂记云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
(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
(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辩尧舜说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信于六艺诗书虽阙然虞夏之文
可知也尧将逊位逊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
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
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逊天下于
许由由不受耻之逃隐(庄子外物篇云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夏之时有
辨随务光者(庄子逊王篇云汤伐桀剋之以逊卞随卞/随辞之乃自投椆水而死汤又逊务光务)
(光辞之乃负石/而自沈于庐水)此何以称焉(已上并见史/记伯夷传首)东坡先生曰
卷五十七 第 10a 页
士有以箪食豆羹见于色者自吾观之亦不足信也
   辩四凶说
史记舜本纪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
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太史公多见先秦古书故其言
时有可考以正汉次来儒者之失四族者若皆穷奸极
恶则必诛于尧之世不待舜矣屈原曰鲧悻直以亡身
(屈原离骚云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死乎羽之野)则鲧盖刚而犯上耳若四族
者皆小人则安能以变四夷之俗哉由是观之四族之
诛皆非殊死亦不废弃迁之远方为要荒之君长其左
氏之言皆后世流传之过若尧世有大奸在朝而不能
去则尧不足为尧也
卷五十七 第 10b 页
   辩伊尹说
圣人之所以能绝人者不可以常情疑其有无孔子为
鲁司寇堕郈堕费(孔子言于定公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
(损之乃堕郈/堕费见家)二家不疑其害巳也非孔子能之乎伊尹
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伊尹为政于商既贰于
夏矣以桀之暴戾纳其执政而不疑往来两国之间而
商人父师之非圣人能如是乎是以废太甲而不怨复
其位太甲不疑不可以常情断其有无也后世惟诸葛
孔明近之元德将死之言乃真实语也(诸葛亮传云章/武三年春先主)
(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取)使孔明据刘禅位蜀人岂异词哉元祐八年读㧕
宗元五就桀赞终篇皆言伊尹往来两国之间岂有意
卷五十七 第 11a 页
教诲桀而全其国耶不然汤之当王也久矣伊尹何疑
焉桀能改过而免于讨可庶几也能用伊尹而得志于
天下虽至愚知其不然矣宗元意欲以此自解说其从
二王之罪也(王叔文越州人以棋待诏王伾杭州人以/书待诏皆得幸于顺宗柳宗元䓁争附之)
(及二王败宗元贬永/州司马见唐史本传)
   辩曾参说
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曰何
谓也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巳矣师弟子荅问未尝不唯
而曾子之唯独记于论语一唯之外口耳俱丧而门人
方欲问其所谓此系风捕影之流也何足实告哉
   辩宰我说
李斯上书諌二世其略曰田常为简公臣布德施惠下
卷五十七 第 11b 页
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宰予于庭(此书见史记/李斯本传斯)
(以不得见二世乃上书/言赵高之短因及田常)是宰予不从田常为常所杀也
而弟子传乃云宰我与田常作乱而灭其族孔子耻之
李斯事荀卿去孔子不远宜知其实弟子传妄也
   辩孟子说
齐高帝云吾当使金土同价(南史齐高帝姓萧讳道成/性清俭每曰使我治天下)
(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意则美矣然岂有此理哉孟子曰物之不
齐物之情也巨屦小屦同价人岂为之哉而孟子亦自
忘此言为菽粟如水火之论金之不可使贱如土犹土
之不可使贵如金也尧之民比屋可封桀之民比屋可
(后汉扬终传云时太后兄惟廖谨笃自守不训诸子/终与廖交善以书戒之曰终闻尧舜之民可比屋而)
(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何者尧舜为之堤/防桀纣示之骄奢故也住云事见陆贾新语)信此说则
卷五十七 第 12a 页
尧时诸侯满天下桀时大辟遍四海也
   辩杨雄说
巢由不受尧禅(高士传曰许由字武仲隐于沛泽之中/尧闻之乃致天下而逊焉由以为仿乃)
(临池洗耳其友巢父饮犊闻由为尧所/逊曰何以污吾犊口牵于上流而饮之)尧舜不害为至
德夷齐不食周粟(史记伯夷传云武王巳平商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汤武不害为至仁故孔子不废是说曰武尽美矣未尽
善也杨雄者独何人乃敢废此曰允哲尧禅舜则不轻
于由矣(杨子问明扁或问尧将逊天下于许由由耻有/诸日好大者为之也顾由无求于世而巳矣允)
(哲尧擅舜之重/则不轻于由矣)陋哉斯言使夷齐不经孔子雄亦且废
之矣世主诚知揖逊之水尚污牛腹则干戈之粟岂可
溷夷齐之口乎于以知圣人以位为械以天下为牢庶
乎其不骄亡矣
卷五十七 第 12b 页
   论管仲说
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其过也子
罕释相而为司空民非子罕而美其君齐威公宫中七
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威公
此战国策之言也(系东周事/见第一卷)管仲仁人也战国策之言
庶几是乎然世未有以为然者也虽然管仲之爱其君
亦陋矣不諌其过而务分谤焉或曰管仲不可諌也苏
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諌而不听则不用而巳矣故
孔子曰管仲之器小哉左氏云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谓
其有礼也(左传僖公十二年齐侯使管夷吾平戎子王/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
(也有夫子之二守国高在卒受下卿之礼而/还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逊不忘其上)而管仲之
后不复见于齐者余读其书大抵以鱼盐富齐耳(鱼盐/之说)
卷五十七 第 13a 页
(备载/管子)余然后知管子所以无后于齐者孔子曰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又曰如其仁夫以孔子称其仁左丘
明称其有礼然不救其无后利不可与民争也如此桑
洪羊灭族(车千秋传末云桑洪羊为御史大夫八年自/以为国家㒷搉筦之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
(官怨望灵光与上官/桀等谋反遂诛灭)韦坚王鉷杨谨矜王涯之徒皆不
免于祸(韦坚见宇文融等以聚㰸进乃运江淮相赋所/在置吏督察岁终增钜万后与李林甫有隙奏)
(其与边将通且谋立太子遂长流临封郡岁中遣御史/罗希奭就杀之王鉷附李林甫以进厚诛㪘迎帝旨岁)
(进钱钜亿供天子私帑其弟/与邢縡谋诛执政作难/事觉釬杖死鉷赐死三卫厨诸子悉被诛杨谨矜迁御)
(史始议输物有所伤责州县偿所直转轻赍入京师自/是天下调发始烦后与胡人史敬忠为厌胜蓄谶纬遂)
(与二弟俱赐死王涯拜司空始变茶法益其税以济用/度后因甘露之变为仇士良辈所诬及就诛民皆群聚)
(诃詈抵以瓦䃯/事各见本传)孔谦诛死(五代史孔谦传云谦无它能/直以聚敛为事至鄣塞天下)
(山谷经路禁止行人以收啇旅征算由是天下皆怨若/之明宗立下诏暴谦罪斩于洛市诸本多以谦为循考)
卷五十七 第 13b 页
(之五代史虽有孔循传然/循未尝理财疑传写之误)有以也夫
   商君说(此说为王/介甫发)
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此语见/本传)
食足兵强以成帝业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
知义卒以此亡故帝秦者商君也亡秦者亦商君也其
生有南面之福(鞅既定变法之令居五年/秦人富强封鞅为啇君)既足以报其
帝秦之功矣而死有车裂之祸(秦惠王车裂啇君以/徇曰莫如啇鞅反者)
足以偿其亡秦之罚理势自然无是怪者后之君子有
商君之罪而无其功享啇君之福而未受其祸者吾为
之惧矣元祐三年读战国策书
   论二生说
楚元王敬礼穆生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
卷五十七 第 14a 页
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
怠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申公与白生强起之曰独
不念先王之德欤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先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
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亡道也亡道之人胡可与久处
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王戊稍淫
暴与吴通谋二人諌不听衣之赭衣杵臼舂于市申公
愧之归鲁教授不出门巳而赵绾王臧言于武帝以安
车蒲轮召卒坐臧事病免死(巳上并见楚元王交/传并儒林申公传)穆生
远引于未萌之前而申公眷恋于既悔之后谓祸福皆
天不可避就者未必然也可书之座右为士君子终身
之戒
卷五十七 第 14b 页
   直不疑蒙垢以求名说
乐正子春曰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安所用其情(擅弓/乐正)
(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诸本皆作曾子疑博写之误)
不情者君子之所甚恶也虽若孝弟者犹所不与以德
报怨行之美者也然孔子不取者以其不情也直不疑
买金偿亡不辨盗嫂(史记塞侯直不疑传云不疑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
(郎金去而金主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或)
(毁不疑曰状貌甚美然独无奈其善盗嫂何/也不疑开之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也)亦士之美
行矣然非人情其所以蒙垢受诬非不求名也求名之
至也太史公窥见之故其赞曰塞侯微巧周文处謟君
子非之为其近于佞也不疑蒙垢以求名周文秽迹以
求利(史记周文传云文名仁景帝初为郎中令仁为人/阴重不泄裳衣敝补衣溺裤期为不㓗清以是得)
卷五十七 第 15a 页
(幸)均以为佞佞之为言智也太史公之论后世莫晓者
吾是以疏之
   朱晖非张林均输说
东汉肃宗时榖贵经用不足尚书张林请以布帛为租
官自煮盐且行均输独朱晖文季以为不可事既寝而
陈事者复以为可行帝颇然之晖独奏曰王制天子不
言有无诸侯不言多少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今均
输之法与贾贩无异盐利归官则下人宿怨布帛为租
则吏多奸盗皆非明主所当行帝方以林言为然发怒
切责诸尚书晖等皆自系待罪三日诏出曰国家乐闻
駮议黄发无愆诏书过也何故自系晖因称病笃尚书
令以下惶怖谓曰今得谴奈何称病其祸不细晖曰行
卷五十七 第 15b 页
年八十蒙恩得在机密当以死报若心知不可而顺指
雷同负臣子之义今耳目无所闻见伏待死命遂闭口
不复言诸尚书不知所为乃共劾奏晖帝意解寝其事
后数日诏使直事郎问晖起居太医视疾太官赐食晖乃
(巳上并见/晖本传)元祐七年七月二十日偶读后汉朱文季
传感叹不巳肃宗号称长者(后汉章帝庙号肃宗本纪/论曰魏文帝称明帝察察)
(章帝/长者)诏书既引罪而谢文季矣诸尚书何怖之甚也文
季于此时强力不足多贵而诸尚书为可笑也云其祸
不细不知何等为祸盖以帝不悦后必不甚进用为莫
大之祸也悲夫
   褚遂良对太宗飞雉说
唐太宗时飞雉数集宫中上以问遂良遂良曰昔秦文
卷五十七 第 16a 页
公时童子化为雉雌鸣陈仓雄鸣南阳童子曰得雄者
王得雌者霸文公遂雄诸侯(列异传曰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
(猪非猪尝以献诸公道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为媪常/在地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棰其首媪复曰彼二童)
(名为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陈仓人舍媪逐二童子/化为推飞入平林陈仓人告穆公穆公发徒大猎果得)
(其推又化为石置之汧渭之/间至文公为立祠名陈宝)光武得其雄起南阳有四
(帝纪云光武/南阳蔡阳人)陛下本封秦(本纪云武德元年/太宗始封秦王)故雌雄
并见以告明德上悦曰人不可以无学遂良所谓多识
君子哉(事见/本传)予以谓秦雉陈宝也(史记云今南阳雉县/其地也秦欲来其符)
(战以名县每陈仓伺时有赤光长十/丈从雉县来入陈祠中有声如雄雉)岂常雉乎今曰雉
即谓之宝犹得白鱼便自比武王(史记周本纪武王浅/河中流白鱼跃入舟)
(中武王俯/取以祭)此䛕佞之甚愚瞽其君者而太宗喜之史不
讥焉野鸟无故数入宫此正灾异使魏證在必以高宗
卷五十七 第 16b 页
鼎耳之祥諌也遂良非不知此舍鼎耳而取陈宝非忠
臣也
   文说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
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巳
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阮戴说
阮千里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贵贱皆为弹
之神气冲和内兄潘岳每命鼓琴终日达夜无忤色识
者叹其恬淡不可荣辱(阮瞻字千里事/见晋史本传)戴安道亦善鼓
琴武陵王晞使人召之安道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
卷五十七 第 17a 页
为王门伶人(戴逵字安道/事亦见本传)余以为安道之介不如千里
之达卫懿公好鹤以亡其国(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以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
(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日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反狄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威卫)房次
律好琴得罪至死(房琯传云琴工董廷兰出入琯家侍/势数招赇谢为有司劾治琯诉于帝)
(帝因震怒叱遣之琯惶/㤲就第罢为太子少师)乃知烧煮之事亦自有理(小说/言不)
(好事者㸑琴煮鹤其诗曰自从/烹鹤烧琴后独坐青山背月明)
   刘陶说
刘伯伦尝以矛自随曰死便埋我(晋史刘伶字伯伦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
(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钟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苏子曰伯伦非达者
也棺椁衣衾不害为达苟为不然死则已矣何必更埋
陶渊明作无弦琴诗云但得琴中趣何须弦上声(渊明/传云)
(潜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丝上声)苏子曰
卷五十七 第 17b 页
渊明非达者也五音六律不害为达苟为不然无琴可
也何独弦乎(公有和顿教授诗云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无弦则无)
(琴何必劳抚玩我笑刘伯伦解发蓬方散二豪苦不纳/独以锸自伴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孰云二子䝨自)
(结两重案/即此意也)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第五十七
卷五十七 第 18a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