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1193-011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稼村类藁卷十八
            元 王义山 撰
 讲义
  伊尹曰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
   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
   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
按伊尹此语萃天下之责于一身而不辞如所谓非予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1193-0113b.png
觉之而谁者此语尤𦂳切直以天下之愚由巳当是时
任天下之责者也汤大圣人也伊尹则曰其责不专在
汤也嗟夫天下之人于伊尹乎何与而伊尹若是哉天
下之大有一夫不获者伊尹则曰时予之辜凡当时之
不获者皆未觉者也天下之人有匹夫匹妇不被尧舜
之泽者伊尹则曰若巳推而内之沟中凡当时之不被
尧舜之泽者皆未觉者也举天下什百千万觉矣而有
一未觉焉若未甚害也伊尹若无所容其身自谓有馀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1193-0114a.png
责矣此伊尹所以不曰予天民之先觉则曰予将以斯
道觉斯民又直截谓非予觉之而谁伊尹凡二言予者
盖尽以其责归诸巳也以巳之昭昭使人之昭昭盛哉
伊尹厚待斯人之心也呜呼不有先觉谁开我人夫人
未有不具知觉以生者特所觉有先后耳先觉如伊尹
岂忍视天下之未觉而若是恝哉孟轲氏谓伊尹自任
天下之重如此天下汤之天下也伊尹以汤之天下为
己任若无与于汤者嗟夫天下固汤之天下也伊尹何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1193-0114b.png
敢诿其责于汤而曰非我也汤学于伊尹汤亦待伊尹
而觉也天下之任有重于此乎尝怪韩愈原道有曰尧
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
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而伊
尹则无与焉愈岂知道者张无垢曰尧舜禹以后汤以
前全是伊尹接得来中间无伊尹斯道之脉果谁继尧
舜禹以后汤以前伊尹是一个大接头孟轲氏论道统
五百馀岁而一传自尧舜禹以至汤兼伊尹而言愈置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1193-0114c.png
伊尹于不论非知道者真西山谓愈本不知道因作文
以见道诚哉是言使原道而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
传之禹禹以是传之伊尹伊尹以是传之汤吾何尤尝
以书考之伊尹之先觉不特觉当时之人且觉天下后
世自孔孟后以至近世大儒其格言大训多出于伊尹
五篇之书人但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习之说自夫
子始不思兹乃不义习与性成则性习之说伊尹曾说
来人但知刚健笃寔光辉日新其德日新之说自汤始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1193-0114d.png
不思终始如一时乃日新则日新之说伊尹曾说来人
但知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常武美宣王有常德常德之
说自易与诗始不思常厥德保厥位则常德之说伊尹
曾说来人但知孝弟为仁之本又曰仁之实事亲是也
义之实从兄是也事亲从兄与夫孝弟之说自孔孟始
不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则事亲从兄与夫孝弟之说
伊尹曾说来近世大儒有主一之说不思德无常师主
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则主一之说伊尹又曾说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1193-0115a.png
来有不贰以二不参以三之说不思德惟一动罔不吉
德二三动罔不凶则不二不三之说伊尹又曾说来若
夫曰先知曰先觉曰天民其说皆始于伊尹真西山谓
学之一字自说命始不知师之一字又学之所从出前
乎典谟所未发而伊尹发之伊尹所以诏来世开后学
者不特先儒不能外虽孔孟六经不能外也谓非先觉
可乎然吾既责韩愈原道不及尹又深不取乎愈之不
知尹为任道之重观其上宰相书曰古之君子相其君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1193-0115b.png
也一夫不获若巳推而内之沟中是知有伊尹矣而止
以相业称岂知道者耶知尹者惟孟轲氏其言伊尹任
天下之重者凡三既曰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又曰
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又曰伊尹圣之任学者徒知所
谓任而不知所以任尝考之书伊尹言尹必言躬于太
甲则曰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又曰惟尹躬先见于
西邑夏于咸有一德则曰惟尹躬暨汤夫言尹必言躬
伊尹盖谓任天下之重者身也吾岂敢私其身为巳之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1193-0115c.png
身身者天下之身也不然伊尹何以曰吾岂若于吾身
亲见之哉所以言尹必言躬也不特言尹必言躬又曰
惟尹躬惟者我所独也前两个惟字其毅然自任略不
少逊即孟轲氏当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之
谁犹所谓非予觉之而谁之谁后一个惟字不过言与
汤同一德而已即夫子谓颜渊曰惟我与尔有是夫之
惟伊尹三言惟尹躬而两归之巳孟轲氏谓其任天下
之重而又曰自自者人不能任而惟我独任之谓也曾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1193-0115d.png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巳任不亦
重乎曾子论任重而归之道伊尹自任以重而亦归之
道有以异乎无以异也抑尝于书而有疑焉说命曰昔
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为尧舜其心
愧耻若挞于市孟轲氏亦曰伊尹以尧舜之道干汤又
尝举伊尹之言曰与我处畎亩之中以乐尧舜之道吾
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
民哉夷考伊尹五篇之书曾无一语及尧舜岂偶遗之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1193-0116a.png
耶抑告汤尧舜等语在逸书中耶不然傅说孟轲氏之
说为溢美耶窃意汤学于伊尹非从事乎口耳之学而
尚书所不载者皆不可言传之妙也呜呼伊尹任天下
之重以身而所以觉成汤者当于何求曰在心
  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
   猷惟后泰誓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
   灵亶聪明作元后
董仲舒曰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尧受之尧授舜舜授禹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1193-0116b.png
三圣相授守一道也盖尝论之尧之授舜则曰咨尔舜
允执厥中尧只说出一个中字于是中之名立道之名
未有也至舜则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
厥中舜于中之外又说出一道字于是道之名立舜于
道之外又说出一个心字所谓性理等说未有也古今
论斯道之相授受必曰尧舜禹至汤武则曰二圣人以
征伐取天下岂知二圣人有功于斯道甚大皆尧舜禹
之所未尝言近世真西山虽能为汤诰发明而不及武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1193-0116c.png
王武王泰誓中语学者又只作誓师等语读过试与诸
君评之按尚书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
性克绥厥猷惟后斯言也前乎典谟未发也千馀年后
子思得之为中庸西山云中庸首章全是总括此数语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即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也率性
之谓道即若有恒性也修道之谓教即克绥厥猷惟后
也读中庸者谁知自汤发之泰誓曰惟天地万物父母
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斯言也前乎典谟训诰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1193-0116d.png
未发也二千馀年后横渠得之为西铭西铭起语全是
总括此数句乾称父坤称母即惟天地万物父母也民
吾同胞物吾与也即惟人万物之灵也大君者吾父母
宗子即亶聪明作元后也读西铭者谁知自武王发之
中庸子思所述先儒西铭与濂溪太极图伊川易传序
春秋传序是四件大文字二书之作其原皆始于汤武
不特此也汤归自亳作汤诰曰嗟尔万邦有众明听予
一人诰其在汤诰曰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慆淫各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1193-0117a.png
守尔典以承天休武王访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湮
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
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彝常也人受
天地之中以生均有此常也即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之
彝也二圣人于书一则曰彝典一则曰彝伦彝之一字
又前乎尧舜禹之所未发者谓非上圣人大有功于斯
道可乎今观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
猷惟后等语不特为子思中庸发端且为千万世发出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1193-0117b.png
一个性字孟子谓尧舜性之汤武身之谓汤武身之可
乎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武
王此语不特为西铭一篇纲领夫子作易乾父坤母之
说亦自泰誓中来二圣大有功于斯道也如此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贻厥孙谋以燕翼子
诗人言人才之盛多以水言菁莪之诗曰菁菁者莪乐
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其首章曰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释者谓菁菁盛貌莪萝蒿也中阿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1193-0117c.png
大陵曰阿君子能长育人才如阿之长莪菁菁然也泮
水之诗曰泮水颂僖公能修泮宫也其首章曰思乐泮
水薄采其芹释者谓泮水泮宫水也芹水草也乐僖公
修泮宫之水而往观之采其芹也诗人咏人材之盛而
取诸水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尝读文王有声之诗又
知周家育材之盛芄芄然如芑也文王有声不特为武
功成而作其卒章则曰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贻厥孙
谋以燕翼子夫曰莪曰芹曰芑皆非水不生活也尝取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1193-0117d.png
其诗而读之一则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丰邑之名自
此始一则曰作城伊淢作丰伊匹丰城之名自此始诗
人之意盖谓周家人材之盛辟犹芑生于丰水之中然
表记又谓丰水有芑武王数世之仁者何也周自文武
以至宣王数世矣宣王当四方既平之后正新美士习
之一机故诗人又以芑歌之是芑也即丰水之芑也至
宣王则又采是芑矣今吾之丰虽与周之丰不同然其
为育材则一也吾党之士盍亦相与歌曰维丰之水兮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1193-0118a.png
清且涟漪士游其间兮挹彼注兹维丰之水兮清且沦
漪士游其间兮其乐无涯维丰之水兮清且直漪士游
其间兮相与泳思又歌薄言采芑兮于此新田其芑伊
何可茹而连薄言采芑兮于彼菑亩其芑伊何可撷而
取薄言采芑兮于彼中乡其芑伊何可掇其芳乃𢋫载
歌曰昔我有周作邑于丰维我丰水与周攸同昔我有
周作丰伊淢维我丰水与周伊匹矧是丰水芑生其中
寔茂且繁长育之功为丰之士者继自今以往以渊渊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1193-0118b.png
其渊浩浩其天者充此心之天以源泉混混不舍昼夜
者养此心之源毋稂莠其志以伤此芑毋荒落其学以
戕此芑母揠苗助长以贼此芑将见丰水人材之盛不
专美于周矣然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越我丰水地灵人
杰所以灵此水者有物焉夫物之灵者莫如剑而丰水
之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盖水而无剑无以灵此水剑
而无水无以灵此剑异哉剑之所以灵者水也诸君气
轧斗牛韬光晦耀是犹剑之贮匣安知无夜半望气者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1193-0118c.png
即吾丰城而出之挽吾丰水而淬之剑得久贮于匣欤
吾邑之士勉乎哉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
   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
   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
   于虞庠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今广文饱矣士且
柰何哉虽然一饭耳士岂为一饭而来耶孟子曰无恒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1193-0118d.png
产而有恒心惟士为能士固不为一饭而来也亦或者
为一饭而来也饥来一字不堪煮有时乎不能无是馁
矣然则士岂可以无养乎士不可以无养则养不可以
无田养士尚矣以学则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
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
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
老于虞庠则学有异制以礼则有虞氏养以燕礼夏后
氏养以飨礼殷人养以食礼周人兼修而用三代之礼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1193-0119a.png
则礼有异宜然其为养则均也虽然此论养老耳至于
四代之养士尤有当讲明者焉或谓有虞氏所养止于
老而不及士何则士之名典谟不载也三代始有士之
名不特养老为然也或谓三代养士止于诗书礼乐养
士之心而不及其身非不及乎其身也田井矣为士之
家各巳授田矣当是时何士非民何民非士其聚于学
也自食其食而无所仰乎官学校以养士之心井田以
养士之身学虽无田而家有田呜呼士而为三代之士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1193-0119b.png
何其幸欤三代衰校庠序皆废齐一国耳且欲养弟子
以万钟校庠序虽废而犹幸养之名存汉人谓夫子养
其徒三千虽事不经载然养之一字犹可为来者劝汉
以东精舍所建赢粮而从者动千百计唐兴广学舍千
二百区盛矣然所以养者何居洪平斋谓士生三代之
时教养一出于上士生三代之后自养而自学呜呼士
而不得为三代之士可悲矣尝谓自校庠序既废之后
学之或废或兴田之或有或无姑勿论犹幸家塾存焉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1193-0119c.png
虽自养自学然儒者所以三纲五常扶植天地以至于
今家塾力也呜呼三代以前无地无学三代以后无家
无塾盛哉家塾之有功于斯道也惟洪既建郡学矣又
建东湖宗濂二书院矣于八邑之属又建学焉教之者
既有其地养之者又有其资果何负于尔士哉然窃尝
怪夫今之所谓养士者每日质明群弟子趋而入大冠
峨如大衫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其秀而甚文也相
与坐于堂之下鼓而升飒飒如春蚕之食叶饭巳则往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1193-0119d.png
矣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呜呼上之所以待士者何厚而
士之所以自待其身者何薄耶虽然教而养上之厚于
士也食而学士之厚其身也养而得其均职教者责也
职教者盍曰维年之丰廪之充其比如栉其崇如墉一
粒以上当与同志共此㫪毋使或者得以议吾之不公
为吾党者盍亦曰志在温饱兮其志毋乃卑尚论古人
兮读书而诵诗老者安之兮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噫谋
道不谋食兮岂一饭而能使吾之不馁而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1193-0120a.png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1193-0120b.png
 
 
 
 
 
 
 
 稼村类藁卷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