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三 第 1a 页 WYG1080-0675c.png

唐 白居易 撰
策林二(凡二十/七首)
十九息游惰 劝农桑议赋税复租庸罢缗钱
用谷帛
问一夫不田天下有受其馁者一妇不蚕天下有受其
寒者斯则人之性命系焉国之贫富属焉方今人多游
卷六十三 第 1b 页 WYG1080-0675d.png

夫然岂惩戒游惰之法失其道耶将敦劝农桑之教不
得其本耶
无利而就有利也夫人之趋利者甚矣苟利之所在虽
水火蹈焉虽白刃冒焉故农桑苟有利也虽日禁之人
亦归矣而况于劝之乎游惰苟无利也虽日劝之亦不
为矣而况于禁之乎当今游惰者逸而利农桑者劳而
卷六十三 第 2a 页 WYG1080-0676a.png

赋敛失其本也夫赋敛之本者量桑地以
以出庸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则谷帛之外又责之以钱
钱者桑土不生铜私家不敢铸业于农者何从得之至
乃吏胥追徵官限迫蹙则易其所有以赴公程当丰岁
则贱籴半价不足以充缗钱遇凶年则息利倍称不足
以偿逋债丰凶既若此为农者何所望焉是以商贾大
族乘时射利者日以富豪田垄罢人望岁勤力者日以
卷六十三 第 2b 页 WYG1080-0676b.png

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至使田卒污莱室如悬
罄人力罕施而地利多郁天时虚运而岁功不成臣常
反覆思之实由谷帛轻而钱刀重也夫籴甚贵钱甚轻
则伤人籴甚贱钱甚重则伤农农伤则生业不专人伤
则财用不足故王者平均其贵贱调节其重轻使百货
通流四民交利然后上无乏用而下亦阜安方今天下
之钱日以减耗或积于国
卷六十三 第 3a 页 WYG1080-0676c.png

以后其弊或甚于今日矣非所谓平均调节之道也今
若量夫家之桑地计谷帛为租庸以石斗登降为差以
匹夫多少为等伹书估价并免税钱则任土之利载兴
易货之弊自革弊革则务本者致力利兴则趋末者回
心游手于道途市肆者可易业于西成托迹于军籍释
流者可返躬于东
稼穑之艰难则薄敛而人足食矣念纺绩之勤苦则省
卷六十三 第 3b 页 WYG1080-0676d.png

奇器之荡心则正德而人归厚矣其兴利除害也如彼
又修己化人也如此是必应之如响荅顺之如风行斯
可谓下令如流水之源系人于苞桑之本者矣欲其浮
惰其可得乎
二十平百货之价 陈敛散之法请
器
问今田畴不加辟而菽粟之佑日轻桑麻不加植而布
卷六十三 第 4a 页 WYG1080-0677a.png

用而日贫夫然岂殖货敛散之节失其宜耶将泉布轻
重之权不得其要也
臣闻谷帛者生于农也器用者化于工也财物者通于
商也钱刀者操于君也君操其一以节其三三者和均
非钱不可也夫
散钱以敛之则下无遗谷遗帛矣谷帛贵则财物贱财
物贱则工商劳故散谷以收之则下无废财弃物矣敛
卷六十三 第 4b 页 WYG1080-0677b.png

遂虽有圣智未有易此而能理者也方今关辅之间仍
岁大稔此诚国家散钱敛谷防险备凶之时也时不可
失伏惟陛下惜之臣又见今人之弊者由铜利贵于钱
刀也何
家销钱为器破一钱成数钱之利也铸者有程销者无
限虽官家之岁铸岂能胜私家之日销乎此所以天下
之钱日减而日重矣今国家行挟铜之律执铸器之禁
卷六十三 第 5a 页 WYG1080-0677c.png

重轻之要也
二十一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
问近古以来君天下者皆患人之困而不
欲人之安而不得安之术今欲转劳为逸用富易贫究
困之由矫其失于既往求安之术致其利于将来审而
行之以康天下
臣闻近古以来君天下者皆患人之困而不知困之由
卷六十三 第 5b 页 WYG1080-0677d.png

观前代人庶之贫困者由官吏之纵欲也官吏之纵欲
者由君上之不能节俭也何则天下之人亿
一而已矣以亿兆人之奉其一君则君之居处虽极土
木之功殚金玉之饰君之衣食虽穷海陆之味尽文采
之华君之耳目虽慆郑卫之音厌燕赵之色君之心体
虽倦畋渔之乐疲辙迹之游犹未全扰于人伤于物何
者以至多奉至少故也然则一纵一放而弊及于人者
卷六十三 第 6a 页 WYG1080-0678a.png

于州牧州牧达于县宰县宰下于乡
然后至于人焉自君至臣等级若是所求既众所费滋
多则君取其一而臣已取其百矣所谓上开一源下生
百端者也岂直如此而巳哉盖亦君好则臣为上行则
下效故上苟好奢则天下贪冒之吏将肆心焉上苟好
利则天下聚敛之臣将寘力焉雷动风行日引月长上
益其侈下成其私其费尽出于人人实何堪其弊此又
卷六十三 第 6b 页 WYG1080-0678b.png

君之奢俭为人富贫之源故一节其情而下有以获其
福一肆其欲而下有以罹其殃一出善言则天下之心
同其喜一违善道则天下之心共其忧盖百姓之殃不
在乎鬼神百姓之福不在乎天地在乎君之躁静奢俭
而已是以圣王之修身化下也宫室有制服食有度声
色有节畋游有时不徇己情不穷己欲不殚人力不耗
人财夫然故诚发乎
卷六十三 第 7a 页 WYG1080-0678c.png

困之人不得不安矣困之由安之术以臣所见其在兹
乎
二十二不夺人利 议盐铁与𣙜酤诫厚敛及
杂税
问盐法之谋𣙜酤之法山海之利关市之征皆可以助
佐征徭又虑其侵削黎庶舍之则乏用于军国取之则
夺利于生人取
卷六十三 第 7b 页 WYG1080-0678d.png

衣食之所从出者农桑也若不本于农桑而兴利者虽
圣人不能也苟有能者非利也其害也何者既不自地
出又非从天来必是巧取于人曲成其利利则日引而
月长人则日削而月脧至使人心穷王泽竭故臣但见
其害不见其利也所以王者不殖货利不言有无耗羡
之财
开而罪梯构然则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
卷六十三 第 8a 页 WYG1080-0679a.png

外人斯富矣故唐尧夏禹汉文之代虽薄农桑之税除
关市之征弃山海之饶散盐铁之利亦国足而人富安
矣何则欲节而用省也秦皇汉武隋炀之时虽入大半
之赋徵逆折之租建𣙜酤之法出舟车之算亦国乏
人贫弊矣何则欲不节而用不省也盖所谓山林不能
给野火江海不能实漏卮夫利散于下则人逸而富利
壅于上则人劳而贫故下劳则上无以自安人富则君
卷六十三 第 8b 页 WYG1080-0679b.png

君子民之父母由此而言未有圣劳而心逸者也未有
子富而父贫者也臣又闻地之生财多少有限人之食
利众寡有常若盈于上则耗于下利于彼
王者四海一家兆人一统国无异政家无异风若夺其
利则害生害不加于人欲何加乎若除其害则利生利
不归于人欲何归乎故夺之也如皮尽于毛下本或不
存与之也同囊漏于贮中利将焉往与夺利害断可知
卷六十三 第 9a 页 WYG1080-0679c.png

不用计数之吏不蓄聚敛之臣臣闻𣙜筦之谋则思侵
削于下见羡馀之利则念诛求于
咏作矣故曰利出一孔者王利出二孔者强利出三孔
者弱此明君立国子民者贵本业而贱末利也
二十三议盐法之弊 论盐商之幸
臣伏以国家盐之法久矣盐之利厚矣盖法久则弊起
弊起则法隳利厚则奸生奸生则利薄臣以为隳薄之
卷六十三 第 9b 页 WYG1080-0679d.png

其课利之多少而殿最焉赏罚焉院场既多
商旅之不来也故羡其盐而多与焉吏职既众则各惧
其课利之不优也故慢其货而苟得焉盐羡则幸生而
无厌之商趋矣货慢则滥作而无用之物入矣所以盐
愈费而官愈耗货愈虚而商愈饶法虽行而奸缘课虽
存而利失今若减其吏职省其院场审货帛之精粗谨
盐量之出入使月有常利岁有常程自然盐不诱商则
卷六十三 第 10a 页 WYG1080-0680a.png

滥入则法自张而利复兴矣利害之效岂不然乎臣又
见自关以东上农大贾易其资产入为盐商率皆多藏
私财别营禆贩少出官利唯求𨽻名居无征徭行无𣙜
税身则庇于盐籍利尽入于私室此乃下有耗于商农
上无益于筦𣙜明矣盖山海之饶盐铁之利利归于人
政之上也利归于国政之次也若上不归于人次又不
归于国使幸人奸党得以
卷六十三 第 10b 页 WYG1080-0680b.png

之计斯又去弊兴利之一端也唯陛下详之
二十四议罢漕运可否
问秦居上腴利号近蜀然都畿所理征赋不充故岁漕
山东谷四百万斛用给京师其间水旱不时赈贷贫乏
今议者罢运谷而收脚价籴户粟而折税钱但未知利
于
臣闻议者将欲罢漕运于江淮请和籴于关辅以省其
卷六十三 第 11a 页 WYG1080-0680c.png

久之法则不知其可也何者方今自淮以南逾年旱歉
自洛而西仍岁丰稔彼人困于艰食此谷贱于伤农困
则难于发租贱则易于乞籴斯则不便于彼而无害于
此矣此臣所谓救一时之弊则可也若举而为法徇以
为常
万人所会也六军所聚也虽利称近蜀之饶犹未能足
其用虽田有上腴之利犹不得充其费况可日削其谷
卷六十三 第 11b 页 WYG1080-0680d.png

之廪以赈焉所以瞻关中之人均天下之食而古今不
易之制也然则用舍利害可明徵矣夫赍敛籴之资省
漕运之费非无利也盖利小而害大矣故久而不胜
害挽江淮之租赡关辅之食非无害也盖害小而利大
矣故久而不胜其利大凡事之大害者不能无小利也
事之大利者不能无小害也盖恤小害则大害不去爱
小利则大利不成也古之明王所以能兴利除害者非
卷六十三 第 12a 页 WYG1080-0681a.png

知小计而不知大会矣此臣所谓若以为长久之法则
不知其可也
贼起廉让
问天地之利有限也人之欲无穷也以有限奉无穷则
必地财耗于僭奢人力屈于嗜欲故不足者为奸为盗
有馀者为骄为滥今欲使食力相充财欲相称贵贱别
卷六十三 第 12b 页 WYG1080-0681b.png

臣闻天有时地有利人有欲能以三者与
也圣也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夫制度者先王所以
下均地财中立人极上法天道者也且天之生万物也
长之以风雨成之以寒燠圣人之牧万人也活之以衣
食济之以器用若风雨淫寒燠甚则反伤乎物之生焉
若衣食奢器用费则反伤乎人之生焉故作四时八节
所以时寒燠节风雨不使之过差为沴也圣人制五等
卷六十三 第 13a 页 WYG1080-0681c.png

法天而立极者也然则地之生财有常力人之用财有
常数若羡于上则耗于下也有馀于此则不足于彼也
是以地力人财皆待制度而均也尊卑贵贱皆待制度
而别也大凡爵禄之外其田宅栋宇车马仆御器服饮
食之制暨乎冠婚祀葬之度自上而下皆有数焉若不
节之以数用之以伦则必地力屈于僭奢人财消于嗜
欲而贫困冻馁奸邪盗贼
卷六十三 第 13b 页 WYG1080-0681d.png

别贫富适宜上下无羡耗之差财力无消屈之弊而富
安温饱廉耻礼让尽生于此矣然则制度者出于君而
加于臣行于人而化于天下也是以君人者莫不唯欲
是防唯度是守守之不固则外物攻之故居处不守其
度则峻宇崇台攻之饮食不守其度则殊滋异味攻之
衣服不守其度则
声艳色攻之喜怒不守其度则僭赏淫刑攻之玩好不
卷六十三 第 14a 页 WYG1080-0682a.png

谗谄之言聚敛之计攻之道术不守其度则不死之方
无生之法攻之夫然则安得不内固其守甚于城池焉
外防其攻甚于寇戎焉将在乎寝食起居必思其度思
而不已则其下化之诗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此之谓
矣
龙
卷六十三 第 14b 页 WYG1080-0682b.png

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
乏用矣先王恶其及此故川泽有禁山野有官养之以
时取之以道是以豺獭未祭罝网不布于野泽鹰隼未
击矰弋不施于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草木未落不
加斧斤渔不竭泽
(切百足虫似蜈/蚣而小能毒人)蝝(于权切螽/蝗之类)五谷百果不中杀者皆有
常禁夫然则禽兽鱼鳖不可胜食矣财货器用不可胜
卷六十三 第 15a 页 WYG1080-0682c.png

豚鱼仁及草木鸟兽不狘(呼

龟龙为畜者亦由此涂而致也
二十七请以族类求贤
问自古以来君者无不思求其贤贤者罔不思效其用
然
朝野相隔堂远于千里门深于九重虽臣有慺(卢侯切/又音闾)
慺之诚何由上达虽君有孜孜之念无因下知上下茫
卷六十三 第 15b 页 WYG1080-0682d.png

以从古以来乱多而理少者职此之由也臣以为求贤
有术辨贤有
取诸喻其犹线与矢也线因针而入矢待弦而发虽有
线矢苟无针弦求自致焉不可得也夫必以族类者盖
贤愚有贯善恶有伦若以类求必以类至此亦犹水流
湿火就燥自然之理也何则夫以德义立身者必交于
德义不交于险僻以正直克巳者必用于正直不用于
卷六十三 第 16a 页 WYG1080-0683a.png

肆心
利性相戾而不相从此乃天地常伦人物常理必然之
势也则贤与不肖以此知之伏惟陛下欲求而致之也
则思因针待弦之势欲辨而别之也则察流湿就燥之
徒得其势必汇征而自来审其徒必群分而自见求人
之术辨人之方于是乎在此矣
二十八尊贤 请厚礼以致大贤也
卷六十三 第 16b 页 WYG1080-0683b.png

所来者非师友之佐岂时无大贤乎将求之不得其道
乎
臣闻致理之先先于行道行道之本本于得贤得贤之
由由乎审理若礼之厚薄定于此则贤之优劣应于彼
故黜位而朝西面而事则师之才至矣先之以身下之
以色则友之才至矣展皮币之礼尽揖让之仪则大臣
之才至矣南面而坐使者先焉
卷六十三 第 17a 页 WYG1080-0683c.png

者王得大臣者霸得左右者弱得厮役者乱然则求师
而得友求友而得臣者有矣未有求臣而得友求友而
得师者也是故图帝而成王图王而成霸者有矣未有
图霸而成王图王而成帝者也夫以夷吾之贤为不可
召之臣桓公所以霸齐也孔明之才为非屈致之士刘
氏所以图蜀也夫欲霸
焉况开帝王之业垂无疆之休苟无尊贤之风师友之
卷六十三 第 17b 页 WYG1080-0683d.png

不施德无不备唯尊贤之礼未与三代同风陛下诚能
行之则尽美尽善之事毕矣
二十九请行赏罚以劝举贤
问顷者累下诏旨令举所知献其状莫匪贤能授以官
罕闻政绩将人不易知耶将
臣伏见顷者德宗皇帝颁下诏旨令举所知自是内外
百寮岁有闻荐有司各详其状咸命以官语其数诚得
卷六十三 第 18a 页 WYG1080-0684a.png

审慎审由赏罚必行自十年以来未闻有司以得所举
赏一人以失所举罪一人则内外之荐恐未专精出处
之贤或有违滥斯所以令陛下尚有未得贤之叹也伏
惟申
然后明察臧否精考殿最得人者行进贤之赏谬举者
坐不当之辜自然上下精详远近惩劝谨关梁以相保
责辕轮以相求俾夫草靡风行达于上下天下之耳尽
卷六十三 第 18b 页 WYG1080-0684b.png

广其听则野无遗贤而后官得其才事得其序如此则
陛下但凝神端拱而天下理矣
问官既备而事未举才既用而政未成者由官与才不
相得也且官有大小繁简之殊才有短长能否之异称
其任则政立枉其能则事乖故先王立庶官而后求人
使乎各司其局也辩众才而后入仕使乎各尽其能也
卷六十三 第 19a 页 WYG1080-0684c.png

授小委其不可而望其可强其不能而责其能如此则
官虽能才虽倍无益于理矣故曰任小能于大事者犹
狸抟虎而刀伐木也展长才于短用者犹骥捕鼠而斧
剪毛也所不相及岂不宜哉王者诚能量众才之短长
审庶官之小大俾操凿枘(如税/切)者无圆方之谬备轮辕
者适曲直之宜自然人尽其能职修其要彝伦日叙庶
绩日凝又何患乎事不
卷六十三 第 19b 页 WYG1080-0684d.png

问国家台衮之才台省之器胡然近日稍乏其人将欲
救之其故安在
臣伏见国家公卿将相之具选于丞郎给舍丞郎给舍
之材选于御史遗补郎官御史遗补郎官之器选于秘
著挍正畿赤簿尉虽未尽是十常六七焉然则畿赤之
吏
取之其所责望者乃丞郎之椎轮公卿之滥觞也则选
卷六十三 第 20a 页 WYG1080-0685a.png

畿赤簿尉唯以资序求不商较其器能不研覈其才行
至使顷年以来台官空不知所取省郎阙不知所求岂
直乏贤诚亦废事且以资序得者仅能参于簿领以门
地进者或未任于铅黄臣恐台衮之才台省之器
以后稍乏其人又顷者有司惩趋竞之流塞徼倖之路
俾进士非科第者不授挍正挍正欠资考者不署畿官
立而为文权以救弊盖一时之制非可久之术今者有
卷六十三 第 20b 页 WYG1080-0685b.png

之中数县之外虽资序皆当其任而名实莫得而闻故
每台省缺员曾莫敢议则守文之弊一至于斯伏愿思
以后难革其前失正丞郎椎轮之本疏
如此则良能之才必足用矣要剧之职不乏人矣
三十二议庶官迁次之迟速
问先王建官升降有制迁次有常此经久之道也或云
赏善罚恶者不踰时月又曰为官吏者可长子孙岂今
卷六十三 第 21a 页 WYG1080-0685c.png

善恐诱躁求之心将令久次而望功虑兴滞用之叹疾
徐之制何以为中
绩三考黜陟幽明虽圣贤为政未及三年不能成也虽
善恶难知不过九载必自著也由此而论为官吏者不
可速迁也不可久次也若未三年而迁则政未立绩未
成且躁求之心生而驯致之化废矣若过九载而不转
卷六十三 第 21b 页 WYG1080-0685d.png

凡内外之官其略如此然则最与天子共理者莫
二千石乎臣窃见近来诸州刺史有未两考而迁者岂
为善成政之速速于圣贤耶将有司考察之不精耶不
然何迁之遽也又有踰一纪而不转者岂善恶未著莫
得而知耶将有司遗忘而不举耶不然何转之迟也臣
伏见顺宗皇帝诏曰凡内外之职四考递迁斯实革今
之弊行古之道也然臣犹以为吏能有闻者既以四考
卷六十三 第 22a 页 WYG1080-0686a.png

则在陛下奖纠察之吏督考课之官使别其否臧明知
白黑仍命曰虽久次者不得逾于四载虽速迁者亦待
及于三年此先王较能之大方致理之要道也伏惟陛
下试垂意而察焉
三十三革吏部之弊
问吏部之弊为日久矣今吏多于员其故何因官不得
人其由何在奸伪日起其计何生驰骛日滋其风何自
卷六十三 第 22b 页 WYG1080-0686b.png

公平政理之道长妍媸者不能欺于藻镜锱铢者不敢
诈于铨衡岂无良谋以救其弊
臣伏见吏部之弊为日久矣时皆共病不知其然臣请
备而言之臣闻古者计户以贡士量官而署吏故官不
乏吏士不乏官士吏官员必相参用今则官倍于古吏
倍于官入色者又倍于吏也此由每岁假文武而筮仕
者众冒资荫而出身者多故官
卷六十三 第 23a 页 WYG1080-0686c.png

州郡之吏牧守选而举之府寺之寮公卿辟而署之其
馀者乃归有司有司所领既少则所选必精此前代所
以得人也今则内外之官一命以上岁羡千数悉委吏
曹吏曹案资署官犹惧不给则何暇考察名实区别否
臧者乎至使近代以来寖而成弊真伪争进共徵循资
之书贤愚莫分同限停
诈者因缘以成奸此又为弊之一端也今若使内外师
卷六十三 第 23b 页 WYG1080-0686d.png

入仕者量省其数或间以年则庶乎士不乏官矣官得
其才则公平政理之道所由长也士不乏官则趋竞巧
滥之弊所由销也矧又减铨衡之偏重则力不挠而易
平矣分藻镜之独鉴则照不疲而易明矣与夫千品折
于一面百职断
臣以为芟烦刬弊莫尚于斯
三十四牧宰考课 议殿最未精又政不由巳
卷六十三 第 24a 页 WYG1080-0687a.png

为政何以抚字之方尚未副我精求之旨疲困之俗尚
未知我勤恤之心岂才未称官将人不求理备陈其故
以革其非
归而牧宰之用为急盖以邦之赋役由之而后均王之
风教由之而后行人之性命系焉国之安危属焉故与
夫庶官之寄轻重不可齐致也臣伏见陛下勤恤黎元
卷六十三 第 24b 页 WYG1080-0687b.png

陛下勤恤之心牧宰之政尚未称陛下慎择之旨非人
不求理非才不称官以臣所窥粗知其由矣臣
为善不待劝矣何哉性不忍为恶耳愚者为不善虽劝
而不迁也何哉性不能为善耳贤愚之间谓之中人中
人之心可上可下劝之则迁于善舍之则陷于恶故曰
惩劝之废也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惩劝之行也引
中人而纳诸君子之涂是知劝沮之道不可一日无也
卷六十三 第 25a 页 WYG1080-0687c.png

殿最之法甚备黜陟之令甚明然则就
未甚精也就明之中奉之者未甚行也未甚精则臧否
同贯未甚行则善恶齐驱虽有和璞之贞不能识也虽
有齐竽之滥何由知之如此则岂独利淫亦将失善善
苟未劝淫或未惩欲望副陛下勤恤之心称陛下慎择
之旨或恐难矣臣又请以古事验之臣闻唐虞之际也
敷求俊乂而四凶见用及三考黜陟而四罪乃彰则知
卷六十三 第 25b 页 WYG1080-0687d.png

法故其法张则变曲为直如蓬生于麻也其法弛则变
香为臭使兰化为艾也且圣人之为理岂尽得贤而用
之乎岂尽知不肖而去之乎将在夫秉其枢操其要刬
邪为正削觚为圆能使善之必迁不谓善之尽有能使
恶之必改不谓恶之尽无成此功者无他惩劝之所致
也则考课之法其可轻乎臣又见当今牧宰之内甚有
良能委之理人亦足成
卷六十三 第 26a 页 WYG1080-0688a.png

之道焉所宜弛张举措由其心威福赏罚悬于手然后
能镇其俗移其风也今县宰之权受制于州牧州牧之
政取则于使司迭相拘持不敢专达虽有政术何由施
行况又力役之限赋敛之期以用之费省为求不以人
之贫富为度以上之缓急为节不以下之劳逸为程县
畏于州州畏于
望济川绊骐骥而求致远臣恐龚黄卓鲁复生于今日
卷六十三 第 26b 页 WYG1080-0688b.png

三十五使百职修皇纲振 在乎革慎默之俗
夫百职不修万事不举皇纲弛而不振颓俗荡而不还
者由君子谠直之道消小人慎默之道长也臣伏见近
代以来时议者率以拱默保位
者为贤能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为凝
滞故朝寡敢言之士庭鲜执咎之臣自国及家寖而成
俗故父训其子曰无介直以立仇敌兄教其弟曰无方
卷六十三 第 27a 页 WYG1080-0688c.png

天下有目者如瞽也有耳者如聋也有口者如含锋刃
也慎默之俗一至于斯此正士直臣所以退藏而长太
息也岂直若此而已哉
强毅果断之心屈畏忌因循之性成反谓率职而举正
者不达于时宜当官而行法者不通于事变是以殿最
之文虽书而不实黜陟之法虽备而不行欲望善者劝
恶者惩百职修万事举不可得也然臣以为历代之颓
卷六十三 第 27b 页 WYG1080-0688d.png

振之术臣粗知之何者夫人之蚩蚩唯利是务若利出
于慎默则慎默之
大行亦犹冬月之阳夏日之阴不召物而自归之者无
他温凉之利所在故也伏惟陛下以至公统天下以至
明御群臣使情伪无所逃言行无所隐有若谠直强毅
举正弹违者引而进之有若慎默畏忌吐刚茹柔者推
而远之使此有利彼无利安得不去彼取此乎斯所谓
卷六十三 第 28a 页 WYG1080-0689a.png

皇纲振
卷六十三 第 28b 页 WYG1080-0689b.png

白氏长庆集卷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