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第 x 页
王子安集卷九
卷十 第 1a 页 WYG1065-0127c.png

王子安集卷十
唐 王勃 撰
论
三国论
论曰汉自顺桓之间国统屡绝奸回窃位阉宦满朝士
之蹈忠义履冰霜者居显列则陷犯忤之诛伏闾巷则
婴党锢之戮当是时也天下之君子扫地将尽虽九伊
卷十 第 1b 页 WYG1065-0127d.png

大黄星见楚宋之分辽东殷馗曰其有真人起于谯沛
之间以知曹孟德不为人下事之明验也先时秦帝东
游亦云金陵当有王者兴董扶求出又曰益州有天子
气从兹而言则长江剑阁作吴蜀之限天道人谋有三
分之兆其来尚矣然废兴有际崇替递来每览其书曷
能不临卷而永怀抚事而伊郁也尝试论之曰向使何
进纳公业之言而不追董卓傕汜弃文和之策而不报
卷十 第 2a 页 WYG1065-0128a.png

使乘舆蒙尘于河上天子露宿于曹阳百官饥死于墙
壁六宫流离于道路盖繇何公之不明贾翊之言过也
于是刘岱乔瑁张超孔胄之徒举义兵而天下响应英
雄者骋其骁悍运其谋能海内嚣然于兹大乱矣袁本
初据四州之地南向争衡刘景升拥十万之师坐观成
败区区公路欲居列郡之尊琐琐伯圭谓保易京之业
瓒既窘毙术亦忧终谭尚离心琮琦失守其故
卷十 第 2b 页 WYG1065-0128b.png

万物天下可指麾而定宇宙可大呼而致也呜呼悲夫
余观三国之君咸能推诚乐士忍垢藏疾从善如不及
闻谏如转规其割裂山河鼎足而王宜哉孙仲谋承父
兄之馀事委瑜肃之良图泣周泰之痍请吕蒙之命惜
休穆之才不加其罪贤子布之谏而造其门用能南开
交趾驱五岭之卒东界海隅兼百越之众地方五千里
带甲数十万若令登不早卒休
卷十 第 3a 页 WYG1065-0128c.png

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
庶几有济矣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
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初备之南
也樊邓之士其从如云比到当阳众十万馀操以五千
之卒及长坂纵兵大击廓然雾散脱身奔走方欲远窜
用鲁肃之谋然投身夏口于时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
幄有谋军容宿
卷十 第 3b 页 WYG1065-0128d.png

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
豺虎之口固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周瑜
方严兵取蜀会物故于巴丘若其人尚存恐玉垒铜梁
非刘氏有也然备数困败而意不折终能大启西土者
其惟雅度最优乎武侯殁刘禅举而弃之睹谯周之懦
词甘忿愤而忘食闻姜维之立事又慷慨而言憙惜其
卷十 第 4a 页 WYG1065-0129a.png

有丧败故能东擒狡布北走强表破黄巾于寿张斩眭
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振
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而
弊于褊刻失于猜诈孔融荀彧终罹其灾孝先季圭卒
不能免愚知操之不怀柔巴蜀砥定东南必然之理也
文帝富于春秋光膺禅让临朝恭俭博
彬庶几君子者矣不能恢崇万代之业利建七百之基
卷十 第 4b 页 WYG1065-0129b.png

中近抱辛毗取笑妇人之口明帝嗣位继以奢淫征夫
困于兵革人力殚于台榭高贵乡公明决有馀而深沉
不足其雄才大略经纬远图求之数君并无取焉山阳
公之坟土未乾陈留王之宾馆已启天之报施何其速
哉故粗而论之式备劝戒俾夫来者有以监诸者焉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
卷十 第 5a 页 WYG1065-0129c.png

卦者十六将也司八卦者十二月也分十六将者三十
二候也分十二月者二十四气也分三十二候者六十
四卦也司二十四气者三十六旬也进退于三百六十
六日屈伸于三百八十四爻往来飞伏之理尽矣其孤
虚消息之端极矣三才之道不可不及也五行
能复过也翕之以幽明张之以寒暑会之以生死申之
以去就祸福生焉吉凶著焉成败行焉逆顺兴焉贤者
卷十 第 5b 页 WYG1065-0129d.png

之者则

易之门户也八卦者易之径路也引而伸之终于六十
四卦天下之能事毕矣陈而别之极于三百八十四爻
天下之微理罄矣夫阴阳之道一向一背天地之理一
升一降故明暗相随寒暑相因
静相乘出入相藉泯之者神也形之者道也可以一理
徵也可以一端验也故天尊则地卑矣水湿则火燥矣
卷十 第 6a 页 WYG1065-0130a.png

矣则地中有雷可以复矣天下有山可以遁矣则泽上
于地可以临矣天地不交可以否矣则天地既交可以
泰矣风行地上可以观矣则雷行天上可以大壮矣山
附地上可以剥矣则火附天上可以大有矣风行水上
可以涣矣则水
则风行天上可以小畜矣雷之与水可作解矣则风之
与火可以家人矣雷在风上可以恒矣则风在雷上可
卷十 第 6b 页 WYG1065-0130b.png

风在水下可以井矣则雷在火下可以噬嗑矣风在泽
下谓大过矣则雷在山下可为颐矣雷在泽下可以随
矣则风在山下可为蛊矣泽上有水可为节矣则山下
有火可为旅矣雷在水下可为屯矣则风在火下可为
泽中有火可以革矣则山下有水可为蒙矣火在地下
可以明夷矣则水在天下可为讼矣地下有水可为师
卷十 第 7a 页 WYG1065-0130c.png

有水可为困矣山下有天可以为大畜矣则泽下有地
可以为萃矣以山在泽上可为损矣则泽在山上可为
咸矣泽上有火可为暌矣则山上有水可为蹇矣上天
下泽可为履矣则地下有山可为谦矣
中孚矣则山上有雷可为小过矣山上有风可为渐矣
则泽上有雷可以归妹矣此天地以对成之义阴阳反
合之理故卦相次则反爻以成义易之八卦是也八八
卷十 第 7b 页 WYG1065-0130d.png

焉可横焉可合焉可离焉逆而陈之未尝逆焉顺而别
之未尝顺焉三画以变虽天地之数可无韬也九六相
推虽万二千五百之浩荡不能踰于三百八十四三百
八十四之纠纷不能踰
过于八卦张之于八卦不能过四象纪之两仪两仪之
理达而太极得矣故古往今来寒进暑退死生乱动是
非誊结未尝非两仪也而未尝离太极也故曰有寒有
卷十 第 8a 页 WYG1065-0131a.png

两仪忘之则太极夫然故不舍二求一未尝离动以求
静未尝离动以达静也有可有不可非圣人之谓也无
可无不可是夫子之心也然天下之理不可穷也天下
之往不
路者其唯圣言乎故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
可见也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是以
贞一德之极权六爻之变振三才之柄寻万方之动又
卷十 第 8b 页 WYG1065-0131b.png

乎名者义之本也非圣人孰能正之哉若抑末执本研
精覃思非圣人之书则不读也非圣人之言则不取也
庶几乎神明之德可通乎万物之情可类乎本
也夫何远之有君子可不务乎哉
孝行一
论曰昔之列桐圭建茅土者非一君焉至于孝思可称
卷十 第 9a 页 WYG1065-0131c.png

于妇人之手膏盲积乎骄慢情奔沦乎嗜欲呜呼有国
有家者可不诫乎
贞修二
论曰美哉贞修之至也或抗情激操仗清刚而励俗或
理韵和神抱直方而守道或旌奇表善
阶或剖滞申嫌措辞于难犯之地并能以礼升降以时
舒卷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盛矣哉原夫御俗裁风变彝
卷十 第 9b 页 WYG1065-0131d.png

违义退不伤生清贞静一保其道委迤屈伸合其度易
曰君子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天下何思何虑同归而殊
途百虑而一致此之谓也
艺文三
论曰易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传称言而无文
远故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能事而君子所役心劳
神宜于大者远者非缘情体物雕虫小技而已是故思
卷十 第 10a 页 WYG1065-0132a.png

然乎至若身处魏阙之下心存江湖之上诗以见志文
宣王有焉
忠武四
论曰阴阳代兴刚柔合运威恩参用以成化文武相资
以定业况乎康侯自我宗子维城者乎
决卒摧吕氏之变任城之志意刚断实启有魏之业盖
有助焉陈思雅怀忠勇义形家国表奏永昌洞晓兵数
卷十 第 10b 页 WYG1065-0132b.png

善政五
论曰东平以盛德匡时大兴礼乐齐献以至亲统物光
济中外淮阳安定峻必行之典安陆扶风深受遗之泣
能义形家国理极忠贞使黄河如带垂芳不朽盛矣乎
守方雅以调蕃政用公
气衡阳太原亦足云也
尊师六
卷十 第 11a 页 WYG1065-0132c.png

岂非事情竭于不顾主色期于难犯中人以下罕免斯
累其有抗辞必尽忠烈横匪石之心闻善若惊君王动
顺风之请相须之际良可咏也清河之恭慎真恳雅为
上引圣朝下托师傅和矣哉
论曰原夫重艺尊师登奇伫逸道存万里神交一面故
有推轮拥彗寡人忘千乘之荣越席分庭上才当四海
卷十 第 11b 页 WYG1065-0132d.png

扬逸名利之间窒隙蹈瑕乾没英翘之地便辟脂韦饰
其迹甘言巧辞运其辨假君王之顾盼用君王之威福
传曰好善而不择人则前代有以之倾矣至于兴谐文
雅赏尽烟霞月庭广辟风闺洞敞西园故事下
宵歌东苑遗尘坐槐庭而晓赋折旋书艺之园翱翔舞
咏之隙洋洋乎亦为乐之一方也
幼俊八
卷十 第 12a 页 WYG1065-0133a.png

蔽景之干岂非积微成大陟遐自迩易曰山下出泉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故考其前事备之于篇
规讽九
反而相袭故有全中率行用心于不争之场杜渐防危
投迹于知几之地昔之善持满者用此者也谚曰祸不
入慎家之门前代有以之兴矣至若中山激难重存亲
卷十 第 12b 页 WYG1065-0133b.png

因机虽亦各达其心未若洪庆之希声也
慎终十
论曰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若夫东平之奉
耿介原陵之奏中山之见贤思齐慇勤濮阳之托庶几
乎可谓慎终矣至子尘之奉行文处中慰之远述河间
陈思尅已并未易诬也(子尘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