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 第 1a 页
牧斋初学集卷第一百七
读杜小笺中
晚出左掖
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
雍录宣政殿下有东西两省别有中书门下
外省又在承天门外两省官亦分左右各为
廨舍杜诗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其曰散
曰归分班而出东西各归其廨也
紫宸殿退朝口号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读杜小笺中
晚出左掖
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
雍录宣政殿下有东西两省别有中书门下
外省又在承天门外两省官亦分左右各为
廨舍杜诗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其曰散
曰归分班而出东西各归其廨也
紫宸殿退朝口号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卷一百七 第 1b 页
雍录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自中宗后徙堂
于中书省则堂在右省也社甫为左拾遗作
紫宸殿退朝诗云云凤池者中书也左省官
方自宫中退朝而出则归东省者以本省言
也已又送夔龙于凤池殆左省官集政事堂
白六押事邪杜之为左拾遗在中宗后则政
事堂已在中书矣故归东省而集于西省者
就政事堂见宰相也岑参为右补阙故杜答
参诗曰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言分东西
班各退归夲省也又云君随丞相后我往日
于中书省则堂在右省也社甫为左拾遗作
紫宸殿退朝诗云云凤池者中书也左省官
方自宫中退朝而出则归东省者以本省言
也已又送夔龙于凤池殆左省官集政事堂
白六押事邪杜之为左拾遗在中宗后则政
事堂已在中书矣故归东省而集于西省者
就政事堂见宰相也岑参为右补阙故杜答
参诗曰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言分东西
班各退归夲省也又云君随丞相后我往日
卷一百七 第 2a 页
华东丞相罢朝繇月华门出而入中书凡西
省官亦随丞相出西也左省官仍自东出故
曰我往日华东也(我往诸本皆作住当以雍/录为是)
曲江对酒
龙武新军深(一作/经)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
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此亦怀玄宗南内之诗也玄宗用万骑军以
平韦氏改为龙武军亲近宿卫今深居南内
无复昔日驻辇游幸矣兴庆宫南楼下临通
衢时置酒眺望然欲繇夹城以达曲江芙蓉
省官亦随丞相出西也左省官仍自东出故
曰我往日华东也(我往诸本皆作住当以雍/录为是)
曲江对酒
龙武新军深(一作/经)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
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此亦怀玄宗南内之诗也玄宗用万骑军以
平韦氏改为龙武军亲近宿卫今深居南内
无复昔日驻辇游幸矣兴庆宫南楼下临通
衢时置酒眺望然欲繇夹城以达曲江芙蓉
卷一百七 第 2b 页
苑不可得矣曰深驻辇谩焚香则其深宫寂
莫可想见矣金钱之会无复开元之盛虽对
酒感叹意亦在上皇也程大昌以谓龙武军
中官主之最为亲昵初时拟幸芙蓉后遂留
驻龙武盖有讥也予以为不然
至德二年甫自京金光门出閒道归凤翔
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
出此门有悲往事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残破胆应有未
招魂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无才日衰老驻
莫可想见矣金钱之会无复开元之盛虽对
酒感叹意亦在上皇也程大昌以谓龙武军
中官主之最为亲昵初时拟幸芙蓉后遂留
驻龙武盖有讥也予以为不然
至德二年甫自京金光门出閒道归凤翔
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
出此门有悲往事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残破胆应有未
招魂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无才日衰老驻
卷一百七 第 3a 页
马望千门
公自拔贼中閒关九死得达行在近侍未几
移官远出此诗盖深叹肃宗之少恩也题云
自金光门出又云因出此门此诗之题即序
亦即诗也招魂曰魂兮归来入修门些经年
之后再出国门痛定思痛犹有未招之魂比
招魂之言尤可伤矣移官岂至尊犹云岂至
尊乎盖不忍斥言之也驻马望千门正古人
去不忘君之义 公之移官以上疏救房琯
也琯素负重名驰驱奉册致位宰相肃宗以
公自拔贼中閒关九死得达行在近侍未几
移官远出此诗盖深叹肃宗之少恩也题云
自金光门出又云因出此门此诗之题即序
亦即诗也招魂曰魂兮归来入修门些经年
之后再出国门痛定思痛犹有未招之魂比
招魂之言尤可伤矣移官岂至尊犹云岂至
尊乎盖不忍斥言之也驻马望千门正古人
去不忘君之义 公之移官以上疏救房琯
也琯素负重名驰驱奉册致位宰相肃宗以
卷一百七 第 3b 页
其为玄宗建议制置天下支庶悉领大藩心
忌而恶之乾元元年六月下诏贬琯并及刘
秩严武等以琯党故也旧书云琯罢相甫上
言琯不宜罢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
州司功参军按杜集有至德二载六月有奉
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盖琯以是时罢相公
论救诏三司推问以张镐救敕放就列至次
年六月复与琯俱贬也然而诏书不及者以
官卑耳镐代琯相亦以是时罢镐亦蜀郡旧
臣坐琯党也公诗于琯镐及武深所推服而
忌而恶之乾元元年六月下诏贬琯并及刘
秩严武等以琯党故也旧书云琯罢相甫上
言琯不宜罢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
州司功参军按杜集有至德二载六月有奉
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盖琯以是时罢相公
论救诏三司推问以张镐救敕放就列至次
年六月复与琯俱贬也然而诏书不及者以
官卑耳镐代琯相亦以是时罢镐亦蜀郡旧
臣坐琯党也公诗于琯镐及武深所推服而
卷一百七 第 4a 页
代肃閒论时事则始终以封建为得策盖公
与琯同心若此然吾观贺兰进明之谮琯曰
琯昨于南朝为圣皇制置天下又曰于圣皇
为忠于陛下非忠也肃宗恶琯尽出其党下
诏表㬥其罪盖忠于圣皇之语有以深中其
心也移仗之事其端已见于此李辅国特探
其邪心而成之耳公与琯之贬谪关系玄肃
父子閒事此其事君交友生平出处之大端
故表而出之作年谱者至谓公不知论何事
而出其陋甚矣
与琯同心若此然吾观贺兰进明之谮琯曰
琯昨于南朝为圣皇制置天下又曰于圣皇
为忠于陛下非忠也肃宗恶琯尽出其党下
诏表㬥其罪盖忠于圣皇之语有以深中其
心也移仗之事其端已见于此李辅国特探
其邪心而成之耳公与琯之贬谪关系玄肃
父子閒事此其事君交友生平出处之大端
故表而出之作年谱者至谓公不知论何事
而出其陋甚矣
卷一百七 第 4b 页
寄张十二山人彪
时来故旧少乱后别离频世祖修高庙文公赏
从臣商山犹入楚源水不离秦存想青龙秘骑
行白鹿驯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至德二载蜀郡灵武元从功臣皆加封爵次
年四月九庙成备法驾自长安迎神主入新
庙故曰世祖修高庙文公赏从臣借汉晋以
为喻而宗庙之焚毁阙廷之匡复皆尽于十
字之中矣叙事简妙若此真攒簇五行手也
商山源水不出秦楚疆域喻西都丧乱而山
时来故旧少乱后别离频世祖修高庙文公赏
从臣商山犹入楚源水不离秦存想青龙秘骑
行白鹿驯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至德二载蜀郡灵武元从功臣皆加封爵次
年四月九庙成备法驾自长安迎神主入新
庙故曰世祖修高庙文公赏从臣借汉晋以
为喻而宗庙之焚毁阙廷之匡复皆尽于十
字之中矣叙事简妙若此真攒簇五行手也
商山源水不出秦楚疆域喻西都丧乱而山
卷一百七 第 5a 页
人仍隐于嵩阳也当天地翻覆之时耕岩结
草想青龙而骑白鹿静者之妙如此此数句
隐显映带其妙处未易名言亦可以悟作长
律之法 肃宗赏功独厚于灵武从臣故曰
文公赏从臣引介子推之事以讥之也传曰
定哀多微词公于玄肃之际其多微词如此
天末怀李白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魑魅喜人过喜其来而择人以食也即招魂
之意
草想青龙而骑白鹿静者之妙如此此数句
隐显映带其妙处未易名言亦可以悟作长
律之法 肃宗赏功独厚于灵武从臣故曰
文公赏从臣引介子推之事以讥之也传曰
定哀多微词公于玄肃之际其多微词如此
天末怀李白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魑魅喜人过喜其来而择人以食也即招魂
之意
卷一百七 第 5b 页
送远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
孤城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别离巳昨日因
见古人情
亡友顾云鸿朗仲曰亲朋一哭鞍马孤城送
远之事尽矣归而思之草木之岁月如彼关
河之霜雪如此别离之况倏巳昨日因以见
古人之情莫深于送别良有以也朗仲恨人
也故其言如此
观兵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
孤城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别离巳昨日因
见古人情
亡友顾云鸿朗仲曰亲朋一哭鞍马孤城送
远之事尽矣归而思之草木之岁月如彼关
河之霜雪如此别离之况倏巳昨日因以见
古人之情莫深于送别良有以也朗仲恨人
也故其言如此
观兵
卷一百七 第 6a 页
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精锐旧无敌边隅今
若何妖氛拥白马元帅待彫戈莫守邺城下斩
鲸辽海波
乾元元年郭子仪领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
州明年史思明引众来救官军败而解去先
是李光弼请与朔方兵同逼魏城则邺城必
拔鱼朝恩不可而止而汾阳与光弼谋议不
同遂列大阵于城南十里此诗谓官军当直
捣幽燕破思明之巢穴不当坚守城下以老
师也时汾阳与光弼不协故败光弼盖出公
若何妖氛拥白马元帅待彫戈莫守邺城下斩
鲸辽海波
乾元元年郭子仪领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
州明年史思明引众来救官军败而解去先
是李光弼请与朔方兵同逼魏城则邺城必
拔鱼朝恩不可而止而汾阳与光弼谋议不
同遂列大阵于城南十里此诗谓官军当直
捣幽燕破思明之巢穴不当坚守城下以老
师也时汾阳与光弼不协故败光弼盖出公
卷一百七 第 6b 页
策而汾阳亦千虑之失也公岂徒诗人也哉
散愁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他司徒下燕赵收取旧
山河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光弼胜贼河阳之后所
谓司徒下燕赵者盖喜而望之非实事也旧
注失之
漫兴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老学庵笔记相字从入声读白乐天用相字
散愁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他司徒下燕赵收取旧
山河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光弼胜贼河阳之后所
谓司徒下燕赵者盖喜而望之非实事也旧
注失之
漫兴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老学庵笔记相字从入声读白乐天用相字
卷一百七 第 7a 页
多从俗语作思必切如为问长安月如何不
相离是也北人大抵以相字作入声至今犹
然
戏为六绝句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
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卢王之文体虽劣于汉魏而其源流实出于
风骚此所以不废江河万古流也劣于汉魏
近风骚别裁伪体亲风雅公于此点出金刚
眼睛矣
相离是也北人大抵以相字作入声至今犹
然
戏为六绝句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
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卢王之文体虽劣于汉魏而其源流实出于
风骚此所以不废江河万古流也劣于汉魏
近风骚别裁伪体亲风雅公于此点出金刚
眼睛矣
卷一百七 第 7b 页
才力应难誇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
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元𥙿之诗云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唾
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柰尔何又
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
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
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别分别也裁者裁而去之也别裁伪体以亲
风雅文章流别可谓区明矣又必转益多师
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元𥙿之诗云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唾
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柰尔何又
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
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
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别分别也裁者裁而去之也别裁伪体以亲
风雅文章流别可谓区明矣又必转益多师
卷一百七 第 8a 页
递相祖述无效嗤点轻薄之流而甘于未及
前贤也𥙿之诗云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
西社里人又云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
费精神别裁之道思过半矣
入奏行赠西山捡察使窦侍御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
绝代无烱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
之玉壶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
躯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兵革未
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凭陵气颇粗
前贤也𥙿之诗云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
西社里人又云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
费精神别裁之道思过半矣
入奏行赠西山捡察使窦侍御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
绝代无烱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
之玉壶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
躯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兵革未
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凭陵气颇粗
卷一百七 第 8b 页
窦氏捡察应时须运粮绳桥壮士喜斩木火井
穷猿呼八州刺史思一战三城守边却可图此
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绣衣春当霄
汉立綵服日向庭闱趋省郎京兆必俯拾江花
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为君酤酒满眼
酤与奴白饭马青刍
高适传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绵益二州各
置一节度使百姓劳弊适因出西山三城置
戍论之请罢东川节度以一剑南西山不急
之城稍以减削疏奏不纳公为阆州王使君
穷猿呼八州刺史思一战三城守边却可图此
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绣衣春当霄
汉立綵服日向庭闱趋省郎京兆必俯拾江花
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为君酤酒满眼
酤与奴白饭马青刍
高适传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绵益二州各
置一节度使百姓劳弊适因出西山三城置
戍论之请罢东川节度以一剑南西山不急
之城稍以减削疏奏不纳公为阆州王使君
卷一百七 第 9a 页
进论巴蜀安危表亦请罢东川兵马悉付西
川与适议合而是时适在成都与公往来草
堂则适罢东川捐三城之奏必与公咨议而
后行也此诗云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
恩宜殊盖适以此疏托侍御入奏故题曰入
奏行也兵革未息以下檃括入奏之语江花
未落以下望其奉圣旨以苏蜀民相与酤酒
相贺白饭青刍下及奴马宴喜之至也浣花
老翁参预国家大计关心如此良可感矣
渔阳
川与适议合而是时适在成都与公往来草
堂则适罢东川捐三城之奏必与公咨议而
后行也此诗云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
恩宜殊盖适以此疏托侍御入奏故题曰入
奏行也兵革未息以下檃括入奏之语江花
未落以下望其奉圣旨以苏蜀民相与酤酒
相贺白饭青刍下及奴马宴喜之至也浣花
老翁参预国家大计关心如此良可感矣
渔阳
卷一百七 第 9b 页
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猛将飘然
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禄山北筑雄武城旧
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
万兵
赵叟曰公初闻雍王统兵作此诗以讽河北
诸将谓飘然而来犹恐后时乃拥兵不入夲
朝岂高计乎故又举禄山往事以戒之旧注
以后事傅会非公夲意也
有感五首
幽蓟馀蛇豖乾坤尚虎狼诸侯春不贡使者日
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禄山北筑雄武城旧
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
万兵
赵叟曰公初闻雍王统兵作此诗以讽河北
诸将谓飘然而来犹恐后时乃拥兵不入夲
朝岂高计乎故又举禄山往事以戒之旧注
以后事傅会非公夲意也
有感五首
幽蓟馀蛇豖乾坤尚虎狼诸侯春不贡使者日
卷一百七 第 10a 页
相望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大君先息战归
马华山阳
是时史朝义下诸降将奄有幽魏之地封王
节镇骄恣不贡代宗懦弱不能致讨此诗云
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安有节镇之近不
修职贡而顾能从事远略者乎盖叹之也息
战归马谓其不复能用兵而婉词以讥之也
李翱云唐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正此意
也旧注以谓戒人主不当生事夷狄真痴人
说梦耳
马华山阳
是时史朝义下诸降将奄有幽魏之地封王
节镇骄恣不贡代宗懦弱不能致讨此诗云
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安有节镇之近不
修职贡而顾能从事远略者乎盖叹之也息
战归马谓其不复能用兵而婉词以讥之也
李翱云唐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正此意
也旧注以谓戒人主不当生事夷狄真痴人
说梦耳
卷一百七 第 10b 页
雒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日闻红粟腐寒待翠
华春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
贼本王臣
自吐蕃入寇车驾东幸天下皆咎程元振又
以子仪新立功不欲天子还京劝帝且都洛
阳以避蕃寇代宗然之子仪因兵部侍郎张
重光宣慰回附章论奏代宗省表垂泣亟还
京师其略曰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
十不存一矧其土地狭阨才数百里閒东有
成皋南有二室险不足恃适为战场明明天
华春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
贼本王臣
自吐蕃入寇车驾东幸天下皆咎程元振又
以子仪新立功不欲天子还京劝帝且都洛
阳以避蕃寇代宗然之子仪因兵部侍郎张
重光宣慰回附章论奏代宗省表垂泣亟还
京师其略曰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
十不存一矧其土地狭阨才数百里閒东有
成皋南有二室险不足恃适为战场明明天
卷一百七 第 11a 页
子躬俭节用苟能黜素餐之吏去冗食之官
抑竖刁易牙之权任蘧瑗史鰌之直则黎元
自理寇盗自平中兴之功旬月可冀公诗云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
本王臣正檃括汾阳论奏大意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彫由来强干地未有不
臣朝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终依古封建岂
独听箫韶
初房琯建分镇讨贼之议诏曰令元子北略
朔方命诸王分守重镇诏下远近相庆咸思
抑竖刁易牙之权任蘧瑗史鰌之直则黎元
自理寇盗自平中兴之功旬月可冀公诗云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
本王臣正檃括汾阳论奏大意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彫由来强干地未有不
臣朝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终依古封建岂
独听箫韶
初房琯建分镇讨贼之议诏曰令元子北略
朔方命诸王分守重镇诏下远近相庆咸思
卷一百七 第 11b 页
效忠于兴复禄山抚膺曰吾不得天下矣肃
宗即位恶琯贬之用其诸子统师然皆不出
京师遥制而巳广德初宗藩削弱藩镇不臣
公追叹朝廷不用琯议失强干弱支之义而
有事则仓卒以亲贤授钺也丹桂言王室青
梧喻宗藩也卑宫制诏即天宝十五载七月
丁卯制置天下之诏也谓其分封诸王如禹
之与子故以卑宫言之壮游诗禹功亦命子
此其證也落句言不依古封建而欲坐听箫
韶不可得也公之冒死救琯岂独以交友之
宗即位恶琯贬之用其诸子统师然皆不出
京师遥制而巳广德初宗藩削弱藩镇不臣
公追叹朝廷不用琯议失强干弱支之义而
有事则仓卒以亲贤授钺也丹桂言王室青
梧喻宗藩也卑宫制诏即天宝十五载七月
丁卯制置天下之诏也谓其分封诸王如禹
之与子故以卑宫言之壮游诗禹功亦命子
此其證也落句言不依古封建而欲坐听箫
韶不可得也公之冒死救琯岂独以交友之
卷一百七 第 12a 页
故哉
胡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登坛名绝假执玉(一作/报主)
尔何迟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愿闻哀痛诏
端拱问疮痍
李肇国史补开元巳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
否则止自置八节度十采访始有坐而为使
其后名号益广大抵生于置兵盛于专利普
于衔命于是为使则重为官则轻故天宝末
佩印有至四十者大历中请俸有至千贯者
宦官内外悉属之使旧为权臣所管州县所
胡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登坛名绝假执玉(一作/报主)
尔何迟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愿闻哀痛诏
端拱问疮痍
李肇国史补开元巳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
否则止自置八节度十采访始有坐而为使
其后名号益广大抵生于置兵盛于专利普
于衔命于是为使则重为官则轻故天宝末
佩印有至四十者大历中请俸有至千贯者
宦官内外悉属之使旧为权臣所管州县所
卷一百七 第 12b 页
理今属中人者有之此诗曰登坛名绝假谓
诸将兼官太多所谓坐而为使也领郡辄无
色州郡皆权臣所管不能自达故曰无色也
之官皆有词所谓为使则重为官则轻也送
陵州路使君诗云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
与此诗正相发明注引东坡语谓唐郡县多
不得人由重内轻外者此天宝以前事以言
乎广德之时则迂矣
送元二适江左
刘会孟夲公自注元结也 考颜鲁公墓碑
诸将兼官太多所谓坐而为使也领郡辄无
色州郡皆权臣所管不能自达故曰无色也
之官皆有词所谓为使则重为官则轻也送
陵州路使君诗云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
与此诗正相发明注引东坡语谓唐郡县多
不得人由重内轻外者此天宝以前事以言
乎广德之时则迂矣
送元二适江左
刘会孟夲公自注元结也 考颜鲁公墓碑
卷一百七 第 13a 页
及次山集代宗时以著作郎退居樊上未尝
至蜀广德元年授道州刺史未尝适江左次
山舂陵行及广德二年道州谢上表时月皆
可据所谓元二者必非结也宋刻善本亦无
此六字
阆州别房太尉墓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琯为宰相听董庭兰弹琴以招物议此诗以
谢傅围棋为比围棋无损于谢傅则听琴何
损于太尉乎语出回护而不失大体可谓微
至蜀广德元年授道州刺史未尝适江左次
山舂陵行及广德二年道州谢上表时月皆
可据所谓元二者必非结也宋刻善本亦无
此六字
阆州别房太尉墓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琯为宰相听董庭兰弹琴以招物议此诗以
谢傅围棋为比围棋无损于谢傅则听琴何
损于太尉乎语出回护而不失大体可谓微
卷一百七 第 13b 页
婉矣刘禹锡和李德𥙿房公旧竹亭诗尚有
松閒露永无棋下尘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开缄风涛涌中有掉
尾鲸逶迤罗水族琐细不足名客云充君褥承
君终宴荣空堂魑魅走高枕形神清领客珍重
意顾我非公卿留之惧不祥施之混柴荆服饰
定尊卑大哉万古程今我一贱老䄈褐更无营
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叹息当路子干戈尚
纵横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李鼎死岐阳实
松閒露永无棋下尘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开缄风涛涌中有掉
尾鲸逶迤罗水族琐细不足名客云充君褥承
君终宴荣空堂魑魅走高枕形神清领客珍重
意顾我非公卿留之惧不祥施之混柴荆服饰
定尊卑大哉万古程今我一贱老䄈褐更无营
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叹息当路子干戈尚
纵横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李鼎死岐阳实
卷一百七 第 14a 页
以骄贵盈来瑱赐自尽气豪实阻兵皆闻黄金
多坐见悔吝生柰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锦鲸
卷还客始觉心和平振我粗席尘愧客茹藜羹
唐国史补严武少以强俊知名及卒其母曰
吾知免官婢矣史称其累年在蜀肆志逞欲
恣行猛政穷极奢靡赏赐无度公是时在武
幕中故借此讽谕明僭服之不祥数奢淫之
召祸至举李鼎来瑱以深戒之朋友责善之
道可谓至矣不然辞一织成之遗而侈谈杀
身自尽之祸不疾而呻岂诗人之义乎
多坐见悔吝生柰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锦鲸
卷还客始觉心和平振我粗席尘愧客茹藜羹
唐国史补严武少以强俊知名及卒其母曰
吾知免官婢矣史称其累年在蜀肆志逞欲
恣行猛政穷极奢靡赏赐无度公是时在武
幕中故借此讽谕明僭服之不祥数奢淫之
召祸至举李鼎来瑱以深戒之朋友责善之
道可谓至矣不然辞一织成之遗而侈谈杀
身自尽之祸不疾而呻岂诗人之义乎
卷一百七 第 14b 页
牧斋初学集卷第一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