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1123-01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灌园集卷十一     宋 吕南公 撰
  书
   上运判书(代鲍久/道作)
昨者再奉台符督以进所著文上中书备差择充学官
事自初承命至于今日思之勤矣而终不愿应者未能
无说于此盖闻士之所以善于行身也以其能不近羞
辱而已矣知夫羞辱之不可近而求所以逭之则誉不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1123-0112b.png
足得而咎无自来往者某惟势未容于不仕而义又可
以出也则持诸生之业以干有司之见收干之日久至
于四上礼部而三黜乃得一出身为选人间尝内悲以
为虽趣时天下之所同然自道而观之则彼未之信而
我尝请试彼未之与而我欲以取是皆得辱之道然则
某之所近不已数辱欤数辱非所宜堪此又惮恨平昔
之无能少逭者也今夫庙堂之虑将以致风化于同文
而推择贤才司其教养此其意岂不甚善顾被举之人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1123-0113a.png
犹有不宜轻动者举未必信而信未必用也夫合聚数
百口之辞章而待一二人之去取此其与应试诸生岂
能异哉就如见取或不足贵及其不取则是三黜之辱
复增为四岂所堪耶幸沿下局得居明公察临之下禄
以养亲官以庇身行法以俟命可矣践非所宜以近旧
辱正恐一日自悲之不暇所不愿也焉能知其馀图所
以行身不失于善而已伏惟仁明当赐矜谅
   与汪秘校论文书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1123-0113b.png
往者辱示勤勤之意使以鄙文进礼几席承命既久冗
琐未能即呈乃今不免献矣犹愿以言尝于左右盖所
谓文者所以序乎言者也民之生非病哑吃皆有言而
贤者独能成存于序此文之所以称古之人以为道在
己而言及人言而非其序则不足以致道治人是故不
敢废文尧舜以来其文可得而见然其辞致抑扬上下
与时而变不袭一体盖言以道为主而文以言为主当
其所值时事不同则其心气所到亦各成其言以见于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1123-0113c.png
所序要皆不违乎道而已商之书其文未尝似虞夏而
周之书其文亦不似商书此其大概若条件而观之则
谟不类典五子之歌不类禹贡盘庚不类说命微子又
不类伊训至于泰誓洪范大诰周官吕刑之文皆不相
类也盖古人之于文知由道以充其气充气然后资之
言以了其心则其序文之体自然尽善而不在准仿自
周之晚六经始集七十子之徒虽不以诵经为功然其
尊仰孔子盛于前世及孟子荀卿相望而出益复尊孔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1123-0113d.png
子而小众家故秦火既冷而汉代诸生为辞不敢自信
其心而曰我歌颂帝王盛德与夫论述世故皆出入六
经峻有师法不可庛颣此西汉文所以见高于世而东
京以下学士不易其说也虽然亦其说如此刘向之文
未尝似仲舒而相如之文未尝似马迁扬雄之文亦不
效孟子也张衡左思等辈于道如从管间窥豹故其所
作文赋𦂳持扬马襟袖而不敢纵其握自是文章世衰
一世几于童子之临模矣繇扬雄至元和千百年而后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1123-0114a.png
韩柳作韩柳之文未尝相似也而前此中间寂寞无足
称岂其固无人其患起于不知由道以充气而置我心
以视效他人故虽劳犹不能杰然自立去元和至吾宋
又数百年而有欧王之盛宗其学者文辞往往奇特然
至今者又已少贬盖文之为道由东京以下始与经家
分两岐其弊起于气不足以序言之人耻无所述因乃
琐屑解诂过自封殖且高其言以欺耀后生曰文者虚
辞非吾所取吾当释经以明道而已疲软人喜论销兵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1123-0114b.png
是故相师而成党嗟乎从之者亦不思矣夫扬马以前
文章何尝失道之旨哉今之学士抑又鼓倡争言韩柳
未及知道不足以与明不如康成王肃诸人稍近议论
噫又过矣夫所为知道者果将何为必将善于行事而
有益于世也不识康成王肃之行事有以大过人乎如
以为行事因时难相比责则所以去取重轻者无乃谓
学经贯穿众说难于立意成篇乎是又非吾所信且天
下孰有能饮千钟而不能三爵者彼解诂章句三爵之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1123-0114c.png
才而已陆澄非不能说经而当时有书厨之讥此足以
见为文难于解诂夫使韩柳为澄之解而有不能乎彼
韩柳者盖知古人之学不如此是以略其不足为者精
于其可为者耳说者又云吾不论说经为文之难易但
经术明则道可行吾故趣于此此亦不然夫康成王肃
之时大乱数百年而后止此时学者岂不知宗本王郑
经术耶道何以不行也孔孟以前学者未尝解经而言
治者每称三代且先王所谓明道者岂解诂章句之谓乎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1123-0114d.png
后人欲追治古经而按此以进焉吾不知其与捕风者
何异矣天下治乱有常势也儒者之才不务见于事功
以助为国者之福而希世沽名苟为家说以乱古书自
称高妙此何所补陆淳岂不明春秋希声岂不明易祝
钦明岂不明三礼然此徒于当时治乱为有补乎否也
而后生方倚此论功不自信其心以思自古文学道德
之变而更纷纷轻视文人且文章岂足为儒者之功即
能之固不必恃然解诂人轻之亦错矣是饮千钟者不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1123-0115a.png
自以为能酒而三爵者反笑千钟之醉也某不佞少年
时浪事慷慨欲以文学自立二十有馀犹不得其绪以
为能事止于时文而已盖至于二十四五然后克有所
见于列庄见道之书于六经见道之训于百家见道之
所以文而文之所以得于十八代史见道之所以变沈
酣而演绎之窃以诚心自许私尝以为文学之事虽使
圣人复生不得废吾所是而遭时不偶有前之云云天
下滔滔未易同志唯当勒成一家俟之百世焉耳秘校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1123-0115b.png
才高而识敏亟从时俊之列超拔入官而问学淹该如
不自足方用谦屈乃以及于鄙文且某何敢爱哉但窃
有所疑者当今文与经家分党之际未知秘校所取何
等之文耳若尧舜以来扬马以前与夫韩柳之作此某
所谓文者若乃场屋诡伪劫剽穿凿猥冗之文则某之
所耻者往时尝为之矣然未尝以之比数于文也譬犹
美女时花细丽艳妖朝盛而夕衰焉目虽偶游不足以
为荣观必若黄河泰山峻厚高简浑灏奔注与天地齐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1123-0115c.png
同而日月不能老之者此某之所以究心未识所取亦
在此否旅贫而力夺心气有所不专下笔超超或未了
意秘校取之在此虽一言可以致亮如其取之于彼则
又何言谨录书陈正事以下若干篇以复盛德惟试览
其如何苦热烦汗书不状心
   上时相书(代鲍久/道作)
相公閤下某窃惟之天下有慰悦不在乎分之必得而
志之益通自足以为难逢盖儒学之徒吟思文字之间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1123-0115d.png
识见经纶之方而轩然欲以有为于当世者古今有志
之士宜其不少然而必得有为与为而克成者抑几何
人顾令有为而必成亦自天下之福耳于有为乎何有
要惟帝相君公获任所在当必如是乃为得意而已彼
夫不在其位者何哉然士无用不用皆知以太平为心
则虽草茅之身岂能无意于当世自昔庙堂康靖而八
表晏如势有无穷之宁而计无一日之患可谓盛矣而
于此之时人怀一不急之言野兴一自得之歌有沮而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1123-0116a.png
止之则悒悒不快夫志之各通者果天下之慰悦欤而
分何足以言之某顷以布衣诸生同波仕进之业其于
世道亦何足以当损益之毫毛而窃有志焉异时名忝
一官更从趋走之事尘劳偃蹇固应无所复望而于今
日若有所喜者岂非大人君子有为于上而下之无用
亦犹斯志欤天开陛下登倚相公于四海喁喁之际而
兴除大计一将刷荡有源之弊而扶殖甚大之功若今
制兵悯农用义正恩以材考官察刑书革贡举皆先代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1123-0116b.png
名臣所不尽明或虽明而不敢为者而相公既果为之
为之且又垂成也但令当今剩有可大用之人不过敛
臂称是耳若某之不肖力不能效戈殳以助扬不战之
威名智不能精计算以翊弼制置之权宜故平时所工
唯在于先王之遗经与诸子之传言而今也英奇辨正
之士又纷纷而众起则某者果不足以当毫毛之损益
哉然尚有言焉盖闻天下之治必成以岁月之久而君
子之行事非持之以泰山不移则志不立以唐太宗之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1123-0116c.png
明而辅之以房魏诸公然终贞观之世犹有可恨处假
如当时沮惑于封伦等辈之言则安可知故今日之必
致太平不在乎有为之难而在乎持以不移而俟以淹
久也凡人之识虑多不得齐同所以相为是非往往未
定方汉武留心丐奴时朱买臣卫霍之徒九十其群翕
然赞之而汲黯公孙独知以为不韪及其拟议封禅则
倪宽诸人倾意称善而卜式专以为非不识为当时人
计者许谁者是且定谁者非耶毋亦各顺其识见所同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1123-0116d.png
而已矣晋武伐吴吴主具舆衬而廷臣犹有乞斩张华
者宪宗取蔡李愬已入元济卧内而东方诸侯尚飞章
请得罢兵故夫论议之异同何足㨿依要当察夫事体
如何而已矣今之天下治势垂及如此而论者或以为
言愿相公之勿动以就有为之福也且夫天地之间五
情所以不异者唯人焉耳则小人臆虑何尝出乎君子
之所知然为某者必区区于斯言盖亦愿通志者欤譬
之不急之言自得之歌闻与不闻曾何足道然而必欲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1123-0117a.png
者幸上之人勿夺其慰悦而已伏惟赐亮
   又书
某闻君子所学当博矣而其要不出乎仁义仁义之本
存乎人之心而充积之盛得以立天下之道大之为王
者小之为匹夫无加损焉学之于仁义岂不重哉自古
圣君贤臣其所以相吁谟暇豫寘天下于熙平而儒生
亦以隐约之身扶持此道使不灭绝者其事业可谓神
明矣然语其立政皆不过广吾爱以立天下之爱尽吾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1123-0117b.png
宜以厎天下之宜如斯而已耳故夫仁义者学士之心
所当汲汲也自始学至于终身自知之至于能行百日
放之而一日由焉则得为善士百日由之而一日放弃
则又入于小人某之不肖有闻于是久矣窃尝自思以
为道无所不可致唯其得势者致之于天下为甚易势
之所得行无小大之间惟其才全德备者为无难方今
之时有命世者出乎则足以勿论尔矣必如势不在于
命世则我何能知知求吾志于仁义而已矣自试于场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1123-0117c.png
屋以至为法曹旦旦以是诵之而遭会亨嘉亲见相公
登庸其经纶措置莫非治古之能事而前王之难过者
也则以书先容于閤下且自道其慰悦曰愿得持久以
俟化成勿为异议之所沮夫某岂专病谀者而然耶以
为今天下之望颙颙于熙平而言者或无益于行行者
又无幸于成则道何自而立化何自而成我知慰悦与
愿持久焉所以志于仁义而已矣不虞事兴虑外台阁
诸公乃以固陋之名上闻谓宜备员教学之一官而诏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1123-0117d.png
旨下临使陈所业决可否于有司是举也某所能堪耶
德不足于有闻才不足于有为何修何仿而取名于师
资名出乎此矣实将焉责哉是固某之不能堪也盖惟
学而不仕则无以达乎义也则某之所以在小官而不
自以为不宜至于仕而不学则亦岂某之心唯其所言
所行未之能信而遽将仕以教人则于义滋无以达之
义无以达则不敢苟进焉某之志也伏惟相公道德全
尽当大有为之世得不世出之君周公以来所未之见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1123-0118a.png
若今辨材任官各当器能大者制权而小者役职治化
之序凛凛于垂成矣若某之愚尚何所效尚何所论然
而鄙心所汲汲知所悦愿而知所不敢也则犹不为放
弃仁义之小人以辱盛时使今天下之士其德优于某
者被用而不得辞则世已多士其荒庸固陋比视某者
又不敢妄进则庙堂风化之意某或不为无助伏惟相
公矜而勿罪谨布区区以尽愚忠
   上执政书(为人/作)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1123-0118b.png
相公閤下某尝闻之为士之道有二患而罪恶不预其
间唯其力不能学而才又不适于用则皆足以自患其
身二患之不免焉皆不足以践人之形而充士之名然
则小人而已矣小人矣则罪恶何足以少之故论之世
以观之士则平学不力之患易而平用不适之患难何
以言之盖今之士其学有非所以学则或不足谓之学
此已甚矣而上之人又正因其术而定宜收可弃之名
于偶然忽尔之间虽屡弃亟收何足以标题彼此之是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1123-0118c.png
非哉平昔之空疏一朝之合格则得以陵厉资迹于显
设之涂虽知其学之犹非亦不足患矣若夫效官揭职
则必有其状文不乱法而武不犯禁大者知要而小者
及务无崇无卑无久无近无繁无简壹当有以慰塞乎
人之期望是乃可耳十年领要任而利泽无影响三月
亲一局而理道得以称此不亦才用之所露欤宜称而
莫之称名可任而实不足任焉使若人殊无心气襟灵
则姑置勿论必如未至于此则慊恨愧耻讵有已时某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1123-0118d.png
之所谓学不力之患易平而用不适之患难平者时固
然也自某之少承父师之训励日为求进之事艺以幸
于一时既例荐于乡久遂得第于廷亦有年矣顾惟平
素之所治已不必问然由入仕之日奉法律祇教令窥
寻明天子贤宰相所以缉熙经济之意馀力习耕战书
相方略谋利病以辅养不敏之才而备当途顷刻之指
顾虽知浅特不敢不勉亦至于今者而犹不见取于在
上之人尚不自抑于无用之场而区区更复有言于台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1123-0119a.png
屏之外焉岂亦有说盖闻人之功业所就虽各因其才
智之小大然唯其有事则愈足以见其所收譬犹丰宫
巨室之已成小大负畚帚备洒扫耄翁坐阃下司谁何
便为安家于此之时虽有工师百身无补于参涉及其
岁弥而舍久有宜修必葺之势然后匠石辨材弟子运
斤陶叟视覆甓夫详甃丹手漆人交臂合声各致其能
乃见所功故当天下之无事也内外群司因循轨检无
不可者虽至有大所负于功或未易图至于治具不得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1123-0119b.png
不事更张之际则寸片铢勺之能其于入用皆所庶几伏惟
相公道德之望朝野一心倚之隆平周公以来所不得
拟方将器使才类俾无不伸代腐以坚涤污以清以烁
前光以尚后声以还二帝三王之盛如某之鄙才纵未
能大固亦有志纵不堪为之工伯觊将备诸其徒愿尝
效焉无状而后已功业之盛岂敢言之至于或免不适
用之羞而少平为士之患则荷相公之赐无有涯量伏
惟高明矜而亮之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1123-0119c.png
   上参政书(为人/作)
谏议閤下夫知人与见知于人古今莫不以为天下之
至难而某则以为二者虽然而未若知人而有其势与
夫见知而会其时之为难也何则夫所谓知人者亦小
人之事顾必有君子然后可以责此云尔以君子之事
君子而曾以之为难乎彼小人者于己尚不自谕奚暇
致察于人若夫我未足以取知而固以望人此真不易
但士之于世其才能各有所适则亦不必全尽乃始必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1123-0119d.png
闻是则凡见知于人者有以可知而知则谓之以义有
以未必知而知则谓之以命有义有命兼以俟焉果不
足以称难于天下哉昔者颜渊见赏于孔子而生不免
于贫贱他日身死则从之乞一车以为椁犹不可许淮
阴侯绍介萧何一旦坐诸将之上而人主莫之违夫四
人之圣贤文武虽不同而其所以知之与见知则不异
然且一终穷一速达者孔子之势不足而萧何之势足
颜不会时而淮阴会其时故也夫势之与时其所系盖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1123-0120a.png
如此谓之极难岂不信然自某之得仕于今十有八年
书吏八考而犹未出于州县前年以常调诣铨阶缘觖
慕望拜左右则容显受提挈之赐于舄履之前内惟无
状岂足以上污高明君子之门身非韩侯颜子之器而
承值赏拔冀或似之岂所谓以命者欤兢悚犹未定会
麾幢出向太原盖尝自悲以为区区之命岂果无幸于
吾公欤叹辞未几而閤下既受召节及今之来则閤下
实坐东府某是以欣愉夙幸思复倚于门墙也窃以当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1123-0120b.png
今庙堂之论一新天下之政政之纲维既尽举张农刑
士吏科任其职职足其人事且成矣其尚奚言抑尝闻
之太平之用士才无细大之择唯各周其器之为宜任
无始继之异唯可其事之与委若今之大务犹在二边
蕲安而未之全筹谋指顾利用感奋某诚不武愿以犬
马馀年尝展荒穷之力于有为之秋庶亦自勤以不辱
高明之知伏惟閤下德业之盛方将形于久大仁明所
烛何隐不彻何微不彰若某之愚岂俟陈说乃以卜宜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1123-0120c.png
知与否之如何谓今閤下之势正某所以取会之时惮
于极难以重无幸之悲是以不嫌于献款即蒙矜亮何
望如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