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第 1a 页 WYG1209-0098c.png

渊颖集卷六
元 吴莱 撰
与黄明远第二书论左氏二事
承示举传论左氏诚有可举者世言春秋者必先定五
霸之功罪五霸之间齐桓特盛虽曰诸侯实行天子之
事僖之二年狄人灭卫卫文徙都楚丘齐也遂帅诸侯
之师以城之春秋不序也止若鲁自城然其义盖有不
卷六 第 1b 页 WYG1209-0098d.png

齐宋曹之师或如城缘陵书诸侯楚丘之书则否岂非
霸者命鲁独任其责乎左氏乃以鲁会之后而不序左
氏非也自今考之左氏诚非也然欲谓为鲁之自城则
尤非矣方狄之伐邢三师有聂北之救邢亦自是迁于
夷仪然后三师因其所以救之者往城之杞夏馀也而
即东夷又为徐莒所胁齐也且为东略之谋夏既有会
于咸次年之春乃往城其所迁之缘陵此二役也邢杞之
卷六 第 2a 页 WYG1209-0099a.png

齐与诸侯可书也若夫荥泽之败漕邑之处卫也国破
君死遗男女流散迁转莫之底止于是而救之于是而
城之岂非所谓专封者欤故齐与诸侯不可书也今而
又曰楚丘在卫小谷在齐均之以鲁自城书也盖庄之
二十有二年城小谷左氏则谓鲁之城也为管仲然鲁
亦未尝有自城它国之邑者杜预注小榖管仲私邑今
在济北谷城榖城别是齐之榖邑鲁与齐襄曾会其地
卷六 第 2b 页 WYG1209-0099b.png

有故小榖城孙明复鲁人考此当矣未可引以證楚丘
也且城楚丘之上年齐宋鲁郑曹邾为会于朾将此六
国城之也又况亡国之馀岂鲁一人所能独任其责者
哉戍郑虎牢非鲁之独戍也归粟于蔡非鲁之独归也
皆霸者与诸侯为之也僖之三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
阳榖之会齐
之谋近世儒者亦多从之何则楚之僣号称王冯陵中
卷六 第 3a 页 WYG1209-0099c.png

已久矣兵不正胜师出不正反不有以周询于始则何
以善处其成功哉今而曰齐及八国侵蔡蔡溃遂伐楚
盖齐之伐楚因侵蔡而遂为之又不用江人黄人之师
也阳榖之会果何所谋乎是不然齐桓莭制之兵也兵
有聚而为正亦有散而为奇先之以文告之词而耀兵
于陈者齐及八国也示之以犄角之势而按兵于境者
江人黄人也乐毅将伐齐则先约韩魏以分其与国之
卷六 第 3b 页 WYG1209-0099d.png

楚今为江陵江黄今在汝蔡光黄之境自江陵及于其
国者不啻千里然楚之与国也熟谙楚事而乐告于齐
此一会也齐之所以敢致力于楚者独不以江黄之谋
乎及召陵受盟齐师老矣
泽之中讨之诚是也江黄二国全师守境未曾出战故
又使鲁主之而后用之于陈不然陈岂有获罪于江黄
者哉今而又曰左氏叙蔡人之嫁蔡姬故侵蔡岂先以
卷六 第 4a 页 WYG1209-0100a.png

人嫁之若曰齐以侵蔡之陋不足以令诸俟而欲以伐
楚名之此近谲矣孔子又谓之正者何也意者蔡自莘
之败献武见执既而楚人复之为楚属国诸姬之陷于
蛮夷者自蔡而始齐也因是而侵蔡特以蔡姬而召衅
欲使楚人之不觉一蔡之溃乃移其事于楚则夫齐及
八国之威已动于鄢郢之都矣阳榖之会其与江黄谋
此者至熟也虽晋之霸亦犹是也楚之寖强非东方崛
卷六 第 4b 页 WYG1209-0100b.png

会于柤又会于向屡会之矣然未尝与之合战于楚楚
之岁有吴师实晋使之也岂非晋之所
于齐桓之约江黄者乎抑此二事又齐桓霸业之特盛
者也楚丘封卫也阳榖伐楚也春秋之大节目也此而
不辨则无贵乎知经矣它如邾仪父非字也当与邾子
克别是一人近世黎氏亦有是说然庄王之弟王子克
实字子仪又一證也如单伯鲁大夫左氏谓周大夫则
卷六 第 5a 页 WYG1209-0100c.png

姓苑言成王少子臻封于单或周别有单邑欤未可定
也馀卷帙尚多又当有待于面而后尽焉
与傅嘉父书论杞
春秋列国惟杞最难考足下确主左氏谓杞本侯爵或
与足下辨者又谓杞爵为伯谓之伯者公羊氏之说也
公羊释经桓二年来朝之杞侯为纪十二年曲池之盟
而杞侯亦为纪其后止见杞伯耳用此故也是不然杞
卷六 第 5b 页 WYG1209-0100d.png

胡公满也存夏之后于杞则东楼公也存商之后则微
子之在宋也地方百里爵号公皆使服其服行其礼奏
其乐称先王客而朝以备三恪故传曰王者之后称公
是则杞本公爵也周之盛时诸侯之封爵甚严也微子
微仲虽用商之旧称至二世而为宋公胡公满之后则
有桓公孝公而杞自东楼公西楼公十世至成公皆称
公无异称也是则杞之本爵公也而又谓之为侯为伯
卷六 第 6a 页 WYG1209-0101a.png

二年称侯庄之二十七年称伯僖之二十三年称子文
之十二年又称伯襄之二十九年又称子昭之六年又
称伯自是终春秋称伯凡六变春秋之书他国未有如
此者后之儒者释之不曰杞用夷礼春秋贬焉则曰其
国削弱而自降也不曰时王所黜则曰霸主擅为之进
退也由此观之则杞之为公爵也
侯爵主公羊氏曰伯爵乎然予犹窃有疑焉春秋之法
卷六 第 6b 页 WYG1209-0101b.png

后也桑林之乐公侯合伯子男之礼犹班班然仅见于
宋杞无有矣信乎其用夷也然春秋狄秦者有之狄郑
者有之狄晋者有之夫以其行夷狄之道也特以号举
而未尝一黜其爵爵者先王之所建也今不能用先王
之礼而用夷礼狄之可也圣人又岂以意升降诸侯之
爵乎若以杞之用夷则已贬称子矣而又称侯称伯且
曰杂用夷礼则降一等纯用夷礼则降二等将以其偪
卷六 第 7a 页 WYG1209-0101c.png

也尝以来朝不敬而致讨矣曷不于此时贬而独贬其
卒乎此一疑也春秋之世非先王之世也诸侯恣行淫
乱不轨众陵寡大侵小信乎封疆之𠇗离也杞之自降
则吾不知也且当时之削弱不特一杞也又何
降乎然春秋之末诸侯之赋尝重矣子产请之于晋则
曰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赋惧弗堪也争之不已卒
以减赋夫郑固自降矣春秋未尝以男爵书之若杞以
卷六 第 7b 页 WYG1209-0101d.png

而贬号为侯贬号为伯贬号为子是战国之卫也而谓
杞若是乎又况先王之封爵杞之世守也曷为无故贬
爵以自辱其先祖苟又自降不已则将为周室不成子
乎此二疑也成周之盛王室固能黜陟诸侯矣其东迁
也王失其政诸侯亦于是乎不廷盖非特一杞之为也
使时王而能贬其爵削其地诚足以振衰周而起之矣
春秋不必作也不然悖乱如郑卫桀骜如吴楚天王不
卷六 第 8a 页 WYG1209-0102a.png

而以夷狄视之耶州不若国国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
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爵爵不过子使杞而可黜是果
何罪
之礼以感动诸侯至于鲁桓篡弑之贼犹且锡命以宠
之虽死不废其赏滥矣其刑则未也又安在其能黜杞
乎此三疑也时而春秋王道缺矣诸侯力政而后有霸
宜乎其取先王之典而纷更之也然五等之封爵则未
卷六 第 8b 页 WYG1209-0102b.png

易以从霸杞之为杞是时一与莒盟未尝自列于诸侯
之会齐桓之盛且不足以致杞又百馀年而始同盟于
虫牢若之何而擅为之进退乎郑大夫卒晋人将治其
室郑人不许岂不曰以大夫之在郑而晋得以制之是
边鄙郑也不可为国大夫且不可专废置于邻国又况
同为天子之藩臣乎若霸主之擅进退者诚以甲兵之
强弱币玉之厚薄也而变其等秩则于载书之际以莒
卷六 第 9a 页 WYG1209-0102c.png

其爵也且杞之来
显之不暇安得贱而绌之乎此四疑也此四说者必有
所是亦必有所非其曰杞本夷礼而春秋贬之未尽其
义也则又曰其国削弱而自降也又未尽其义也则又
曰时王所绌而霸主擅为之进退也是则杞本何爵乎
公爵也夫既公爵矣春秋曷为若是而书之也夫子之
作春秋必关于天下之大故而后书盖文武之褒大封
卷六 第 9b 页 WYG1209-0102d.png

固宜发愤于上而振我周家之法度乃徒霸主仅假其
大义以专封弱国以耸动天下且禹之功及民也远人
之见河洛者犹思之况其子孙乎鄫不足道也而杞为
稍大夫子盖尝恻然有感于心而特予之以王爵之不
正者且以志其日就衰灭之渐是心也兴灭国继绝世
之心也故曰杞之本爵公也杞之公爵吾于西周见之
杞之为侯为伯骤升骤降吾则
卷六 第 10a 页 WYG1209-0103a.png

之既极又以子称之当其卒也淮夷尝病杞矣缘陵有
城而齐以不霸当其来盟也东夏尝不宁矣淳于有城
而晋亦以不霸有霸非美事也无霸非细故也于是王
道之不绝者如线人皆曰杞先圣人之后也今弱矣而
春秋屡变其爵将使天下之诸侯少惧焉则周室犹幸
也夫岂上绌夏下存周而果如公羊氏之说乎否耶足
下既主左氏而学又熟昔汉董仲舒与胡母子都同业
卷六 第 10b 页 WYG1209-0103b.png

焉
读战国策
春秋战国之际齐先霸晋次之惟南方之楚最大与二
霸相出入秦则眇然一变于西戎终之吞二周并六国
类非昔之所谓彊者乃今西望而悉输之秦岂果地形
之便兵力之武
晋及楚既彊地广则主骄兵胜则民疲民疲主骄自顾
卷六 第 11a 页 WYG1209-0103c.png

决起而骤胜之又况山东之主年未踰弱冠材不逮中
人一旦孽后贵弟位重权高纤夫细儿专兵握政欲以
是当孝公商鞅则非秦之敌也游谈捭阖托秦名以自
决盟约战攻挟秦势以为解不然上无以仅存其国下
无以私售其说曾不旋踵皆已为秦筑帝宫比郡县之
民未始有一寤者惟夫山谷险恶羹藿饭豆之人言之
也切虑之也详且有以深中齐楚三晋之病燕人者曰
卷六 第 11b 页 WYG1209-0103d.png

犹将亡之也行虽如伯夷犹将亡之也行虽如桀纣犹
将亡之也虽善事之无益也不可以为存适足以自令
亟亡也然则山东非能合而相坚如一者必皆亡矣韩
人者曰山东相合之主者不
不能自恃不恶卑名以事彊者长久万世之善计事彊
不可则不如合弱胡与越人言语不相知志意不相通
同舟而凌波至其相救助如一也秦之兵至奈何合弱
卷六 第 12a 页 WYG1209-0104a.png

史公乃遗而不录世亦莫知其为谁之谋齐楚三晋之
人类曰我国大否则曰秦与我厚一国受攻五国不救
韩最近最先亡燕颇远乃后亡齐楚三晋之人不监秦
之所以亡山东者而竞趋其所以亡岂果地形之便兵
力之武而致然乎或曰当周之初本在岐梁沮漆之间
商之中世特置西鄙荒僻之地而不之有故太王王季
文王自其百里之国而兴焉秦犹周也及武王克商天
卷六 第 12b 页 WYG1209-0104b.png

鲁召公奭处燕武王又自营洛邑居之而济之以德秦
则反是郡县一置而子弟为匹夫仁义不
常行是秦虽能得周之所以兴而独不能得周之所以
不亡山东既平六国为一陈胜刘项之徒大呼而起函
关百二之险章邯百万之众终不得首尾相救又何秦
之强弱尔殊也由是观之山东散则秦胜山东合则秦
灭死君之胤亡将之家犹能使天下不为秦有况山东
卷六 第 13a 页 WYG1209-0104c.png

孟子所谓邹敌楚者秦又戎也公羊春秋不云乎秦伯
卒而不名狄道也孝公商鞅未遇之初天下亦以夷狄
摈秦摈之是矣而又事之何哉秦交之不绝与国之不
恤纵横游说之不禁非秦能亡之也自亡之也是故曹
操为国贼而吴蜀之不通字文为鸱枭而陈齐之相击
亦终于必亡而后已岂独战国乎哉
读韩非子
卷六 第 13b 页 WYG1209-0104d.png

足以
也儒者之学通古今彻上下有国者无不赖之而非独
不以为然是又荀卿子弟子也一何迂诬怪诞若此耶
岂以荀卿子之学犹习于战国之俗而不纯于尧舜周
孔之道或有以召之故耶昔者孔子尝谓子夏曰女为
君子儒毋为小人儒荀卿子则曰大儒天子三公小儒
诸侯大夫士犹向君子小人之辨然又非也夫儒者本
卷六 第 14a 页 WYG1209-0105a.png

下平治之器举在我惟治有广狭则其德之所及者有
远迩今也大儒之效必以归之周公小儒之为害若子
思孟轲且讥之或言王或言霸或言强国务使世主择
焉以为政则又时变其道以曲从之道可变乎是徒苟
冒而窳惰缪学而饰说既病乎人且厉已也仁义必尧
舜征伐必汤武子思孟轲之道将不粲然明白为后王
法乎奈何欲法后
卷六 第 14b 页 WYG1209-0105b.png

十子也未始曰吾儒者也犹曰是有君子有小人所谓
君子小人一义利之间耳又岂有大儒小儒云云者耶
然以战国之世去圣日远而诸子之说纷起私意揣摩
强辨相胜荀卿子号为儒者而未纯于圣人及其弟子
又自叛去夫然故人视儒者之学轻而非也亦陷于形
名法术之末且曰八儒三墨皆足以蠹国而害政至欲
绌儒生去经籍自以其形名法术之学而施之于天下
卷六 第 15a 页 WYG1209-0105c.png

虽然先王之世先王之道无非儒也所以为儒之名者
未见于天下也粤无镈鲁无削秦无庐胡无弓车非无
也秦鲁胡粤之人类能之而不有其名也夫既儒者之
名立而后百家异说岁聒日斗哓哓然矣其昧于私溺
于一偏之见浸淫蔓衍而不知
无益必欲煨烬灭裂以尽之而自快其所欲为于是周
公孔子之法耗矣故秦人之言曰诗书不如律令仁义
卷六 第 15b 页 WYG1209-0105d.png

不少寤也呜呼荀卿子亦不为无过也哉
读公孙龙子
世所传公孙龙子六篇龙盖赵人当平原君时曾与孔
子高论臧三耳至其著坚白同异欲推之天下国家使
君臣上下循名责实而后能治者可谓详矣自太史公
刘向班固之徒率称其出古之礼官及夫叫者为之然
后有弊颜师古曰叫者讦也公孙龙岂所谓讦者哉然
卷六 第 16a 页 WYG1209-0106a.png

变乱而已何其细也孔子尝有言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言觚而失其形制则将有不得为觚者又况治天下国
家而不得其所以为治者乎此固吾圣人
秋战国之际士大夫咸昧于义理之中而专以利害为
说文奸言饰谲行日驰骛于他岐沈溺于外物而卒至
背畔于大道之统纪敝敝焉名不统实老子亦曰名者
实之宾也公孙龙盖有审于是而言之或过是以颇滞
卷六 第 16b 页 WYG1209-0106b.png

之两可惠施之多方皆是物也不然则吾圣人且以名
正言顺为先矣名位不同节文异数圣人尝以义权其
轻重礼正其进退是皆天造地设亘古亘今浃于人心
著于耳目溢于礼官之篇籍必曰道之所贵者中中之
所贵者权天下之事虽未尝出于一定当其权合其中
则固圣贤用心之所极无俟乎辨士假物而取喻者也
今则彼为坚而此为白此为同而彼为异吾徒见其纷
卷六 第 17a 页 WYG1209-0106c.png

公孙龙之说而欲求其为循名责实者少矣自今之言
时日指陈辞窾非深刻也非巧诋也非轻纵也非失出
也则已补苴其讹阙钩擿其奸伏类无有毫发遗者然
而经制之不定而虚文之相蒙风俗之不一而私心之
相胜是虽有百公孙龙之喙且未足以处之者也然惟
汉之宣帝自丞相以下必欲其循名责实为治诸生必
卷六 第 17b 页 WYG1209-0106d.png

必务其职者似矣然以圣人之治天下国家凡事惟执
其大纲而不察其细略其小疵而不受其欺惜乎是时
无以圣人大公之道告之而徒用其汉家杂伯之术王
成或以是而得赏杨恽盖宽饶等或以是而遭诛此将
何以致是也与其名是而实非则又何贵乎循名责实
之治哉呜呼白黑之纷糅贤不肖之混殽后世之治为
不及乎宣帝远矣此予所以犹有取于公孙龙之说也
卷六 第 18a 页 WYG1209-0107a.png

读孔子集语
自孔子殁学者言人人殊当战国之时遂有孟氏之学
荀卿之学世子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学盖惟孟
氏之学本于曾子子思而独得其宗至于荀卿则知一
反孟氏而复以人性之善者为恶岂不远吾圣人之道
哉然而周人世硕又谓人性有善有恶而恒在乎所养
且作养书一篇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实出于
卷六 第 18b 页 WYG1209-0107b.png

以汉世大儒董仲舒刘向扬雄徒能反覆乎善与不善
之间而终无以究吾圣人之实然者圣人之道则已久
为天下裂矣孔子在时东郭子尝问于子贡颇疑圣人
之门为杂子贡则曰夫子之设科也以待天下之学者
檃栝之间多曲木砥砺之旁多顽钝是以杂也然则圣
人
学著门弟子各以其性之所近学之所就而往教于其
卷六 第 19a 页 WYG1209-0107c.png

殁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吾于是而后知东郭子
之论盖出于圣人既殁之后而深虑夫战国诸子之自
相矛楯也自相矛楯非圣人教之若是其杂也学者自
杂之也呜呼一曲而邪说百家而横议曾不悟其厚诬
圣人而欲求畅其一己之私纳之于圣人之域凿空而
无所系著傅会而徒为蔓衍圣人之道岂其若是圣人
之遗言佚语则已参差四出而不可致诘是故名家苛
卷六 第 19b 页 WYG1209-0107d.png

人可以杀而不杀渔父盗蹠肆为讥讪谶图卦纬过于
妖谲将其心自耻其文辞之淫妄义理之肤浅吾不托
之圣人则不足以信天下后世天下后世又未必不以
此而或疑圣人
欲无为者多托之老聃苏秦张仪言纵横世之游说荧
蛊世主者多托之苏秦张仪此其伪亦何所不有宜学
者反以是惑也然而圣人之言记诸论语垂在六经是
卷六 第 20a 页 WYG1209-0108a.png

也又岂战国诸子所得而易杂者哉虽然孔子家语初
出魏王肃家观其言具与大小戴礼相出入而王肃尝
持以难郑玄世之儒者犹或疑之而不尽信盖慎之也
况今永嘉薛据所次孔子集语或本于战国诸子或载
于西汉老儒虽若圣人之遗言佚语赖此而仅存吾恐
天下后世学者之滋惑也书以识之苟或谓吾如刘子
玄之疑古者吾知慎焉而已矣
卷六 第 20b 页 WYG1209-0108b.png

或谓予曰留侯之先相韩者五世而韩灭故留侯欲为
韩报
又归汉为汉画策以图楚及汉王与郦食其谋挠楚权
欲复立六国后韩将再封而留侯乃借前箸以筹其不
可为汉计则善独不为韩地乎又当秦之初亡姗笑三
代荡灭古法焚弃先王之典籍汉兴盍反是道留侯才
智明达素书兵法仅托之圯上老父岂无以三代帝王
卷六 第 21a 页 WYG1209-0108c.png

乱天下豪杰并起非大家豪姓即其宗室父兄日夜齧
舌扼腕攻一城下一邑以务立其故主求以胜秦秦既
灭而楚霸宰制天下立十八王又杀故韩王而改立他
王韩失职矣岂不欲辅韩之故公子哉留侯之力诚有
所不及者故仇楚而臣汉非实委心于汉王也又欲为
韩而报楚耳挠楚权立六国三晋有生气而韩亦必有
再封之望然当楚汉之未决又立六国以众其敌使天
卷六 第 21b 页 WYG1209-0108d.png

况项羽专制之馀山东河北九江昌邑犹有故王有不
可以纷更而变易之者使韩复得而存郑昌之死非楚
意也韩其能久存乎田儋魏豹张耳陈馀之流皆不足
以复存故国故宁寝郦生之谋而就汉之天下天下既
定太原马邑固已属韩襄王之孽孙矣韩之再封又未
必非留侯力也若夫楚汉用兵之后高祖自谓以马上
得天下而陆贾叔孙通皆故秦之儒生要之皆辩士非
卷六 第 22a 页 WYG1209-0109a.png

简而静且与汉初除苛解娆之法同一意何有于儒术
也孝文时虽以贾谊之通达国体精练时务绛侯灌婴
且沮为洛阳少年喜功生事孝宣亦谓俗儒好是古非
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当世果有儒者
亦将以是而受讥焉又未可责之留侯者也呜呼汉承
百王之弊而终不得以上继三
之将相大臣使然是又何独留侯也哉
卷六 第 22b 页 WYG1209-0109b.png

自予少居山中恒踽踽四顾无一与交者言语趋跄动
辄见笑以为木讷人也人亦未尝乐与予交东阳乔生
光庭素善予光庭世医也性耿介欲以文墨自奋拔予
每推户造之从容文史间且引琴以自娱当得趣墟市
若无行人神思悠邈括宫纳羽惊飙入弦声在指外尝
为予制山居骑气引等曲骑气者盖曰以是骑天地之
正气云尔人或谓生此与俗鲜好盍已之君则曰此吾
卷六 第 23a 页 WYG1209-0109c.png

自度必死比死犹耿耿不乱自世道降中人以下一溺
于异教而已苟能充其力于缁黄而顾不能尽其心于
棺椁亦独何哉贤者卓然有见于古将曰吾有先圣
之法在毋崇异必务于正否则邪辞诞说之是徵亦何
所不有以至羌胡不忧其死惟恐不焚之俗得移于中
国盖举世莫之悟也而生独有可称者焉予世之弃民
也进将不能有所用于世退又无所藉以自治其身交
卷六 第 23b 页 WYG1209-0109d.png

曰
嗟乎我观我人均是庶物或厚而丰或佻而窒垢氛作
私乖盭为疾嚚智凿心娆忧戕质欺贤遌圣神见鬼出
足蛇肆威翼虎增慄恒视力之可为至泯身而弗恤生
其已知之矣莽兮以生慌焉以死错寞之与居汗漫之
为使驰睒眒以绝尘抗哤乱而离滓通衢穷巷黄耇殇
子百年同归天地曾不若一指也而予又何激乎或者
卷六 第 24a 页 WYG1209-0110a.png

兽哀吟岂成连伯牙之尔待私有感于人琴嗟乎生自
此远矣形溃散而不收魂委蛇以何反是
寥廓而与造化者游衍奈之何而独使我心惋也悲夫
亡友张生哀辞
曩予童稚间予友张生始以赘来女氏重以亲戚故甚
狎每岁时一会必出所著诗宛有二妙四灵风致倡予
和汝且累数十不自止至于言谈举动尤缺然不能与
卷六 第 24b 页 WYG1209-0110b.png

杰而与之交者乃曰韩文公世称大儒张籍且讥其挟
博簺规人财公但荅为善戏不虐文武弛张之道李翱
集载古摴蒱经一卷枭卢关堑尚可覆也是将何代无
贤哉至治初予自燕南还而生乃遭女氏有郁攸之孽
焚其妻子荡其室庐筐箧殆尽生朝夕哭拾遗骨混一
函葬之女氏手朱书玄砖识其墓曰幸岁遇寒食沾杯
酒盂饭不馁已自言生时具子午卯酉冲也多成败
卷六 第 25a 页 WYG1209-0110c.png

死岂古所谓秀而不实者乎生讳鑫字季长于是年三
十有六续娶卒无子又行事不少概见徒念其身死无
后以悲会既窆予日以事不及哭有宿草焉故为之辞
使就其墓而读之亦予之至情也辞曰
惟大块兮禀我以精复黔雷兮造我以形藐予生兮中
处撄世变兮弗遑日宁伊表表兮愈伟行者辟易兮坐
者竦跪眸子兮摛光莳发毛兮插牙齿何衣冠兮弗带
卷六 第 25b 页 WYG1209-0110d.png

履霜岂予穷兮可达恍昔壮兮今老岁月歘兮如奔山
丘零落兮不自保嗟妻孥兮托聚指货贝兮浮沤虽兹
身兮亦赘矧外物兮将焉求谅眇眇兮跳丸忽隆隆兮
倚杵大海波兮尘飞三山踣兮六鳌起舞何人寰兮无
觉曰气化兮则然道能存兮常默名可朽
颜冶兮桃其华暮骴残兮乌鸢之食古今兮同流天地
兮罔极呜呼悲哉兮白云坳林木沈沈兮野猿嗷嘈逖
卷六 第 26a 页 WYG1209-0111a.png

亡友赵生哀辞
赵生季良家故宗姓也予少与之交者若干年自言妙
推算星历所直星宿甚有力又自奇其容貌壮伟言语
秀拔且喟曰某生以布衣扬历州县某生以刀笔起佐
台宪某生以文学升进馆阁士无志则已有志事竟成
吾北行决矣及行予呼酒与生别又作序文一通以壮
其志曰盖古之豪士多闳伟瑰杰自异于常人然固未
卷六 第 26b 页 WYG1209-0111b.png

向在扶风西界小邑时自以无豪易高及来长安求为
卫将军舍人贫不能给绛衣玉具剑或为家监骑奴所
屈辱当天子择材卫将军家富儿贾竖妄庸侥
偶被文绣外美矣中则枵然无一有卒无以易此两人
者久困者必益伸暂晦者必终显且世之艰饥羸苦穷
厄无所控告古何尝无是人哉今生日论天下士之贤
否时命之穷达口不告宗党足不别僚友北行慨然如
卷六 第 27a 页 WYG1209-0111c.png

落难合及朝上书夕则召见一息肩弛儋问则华衣驷
马或随之矣夫又何愧于古人哉此殆生之所自信者
久矣虽予亦几生之必有遇也自生去二年人从燕赵
间来言生英锐之气穷窭之色日斗于胸中犹介然不
为之动终以是而客死岂世所谓豪杰有志之士人方
讥其为狂为妄天又若是慭之者耶曾祖某某官祖某
甚官父某洪州司法参军生喜读书庶几复振其家及
卷六 第 27b 页 WYG1209-0111d.png

又从而为之辞辞曰
又不得自进于时奈之何哉吹律本以徵瞆操颉篇以
畀瞽斯奇材与剑客日切齿扼腕而不可悉数纷众人
之异嗜莽时俗之披猖争繁华于赵李竞翕艳乎金张
郊坰罗车骑第宅溢酒浆此生之所欲见于帝乡也或
者穷櫩下里槁项黄馘生未尝睹城郭死不殊于土砾
卷六 第 28a 页 WYG1209-0112a.png

之顶固已快雨零于窗隙矣不然使彼生者孤妻髽弱
子绖有以抱终天之戚戚为何如也耶
李仲举岑尚周哀诔辞
初溧阳李士良仲举馀姚岑士贵尚周盖延祐间予同
荐于乡至杭见尚周舟中年二十馀美风仪善言论洁
士也及来燕邸乃与仲举相见其年不后尚周貌加尪
言若不出诸口雅士也李本故家仲举幼病母爱之甚
卷六 第 28b 页 WYG1209-0112b.png

家左江右湖鱼稻丰给子故多病又忍以风霜冰雪锢
吾子虽不仕进无损吾事宗党亲戚力勉使去犹屡遣
介致佳米善药不绝于道仲举归将之官馀姚竟以丁
母艰毁死岑自设科以来兄弟数人鄞黄彦实授之以
学彦实故儒家子材高而学邃尝夜梦坐岑厅上氍毹
四设尚周年最少前拜跪乃脱身所被绿衣之觉而尚
周至拜跪如梦彦实惊问尚周对曰士贵幸不坠先生
卷六 第 29a 页 WYG1209-0112c.png

起尚周既任官黄岩大姓李肩舆甬道入尚周谁之曰
是家𨽻盐亭恒执持州县短长后颇廉得其私煎盗贩
过赇鬻狱等罪丹书之李憾复以盐法阴中尚周家会
尚周出巡乡部遽以食遇毒死呜呼自始至终未及十
年哭吾友二人盖幼而学壮或不及行或既行又且死
不及究其所学予方幸此二人者
焉若是枯笔砚费灯烛劬简编欲少觊荣宠于当世为
卷六 第 29b 页 WYG1209-0112d.png

已于辞也哉辞曰
惟理之赋人禀其全惟气之运人遭其偏谁谓我人不
关于天孩提之声虽胡越之不间寿夭之数奈彭殇有
不得而齐焉昔也服佩清洁铺张华绣将似穷而实达
聿致汝于显觏今也收敛精彩沈埋槁壤抑似通而实
塞终暌我之素奖呜呼使多汝之材淑汝之貌膺银艾
而大耀仰黄鲵而难老吾何敢为此二人者戚不然使
卷六 第 30a 页 WYG1209-0113a.png

恐太冥之间亦不得而汝啬也秦淮之水赤城之山岂
复有如昔之往还者乎赤城之山秦淮之水亦既忘其
所以为生死者矣尚何言哉呜呼
馀杭史生哀辞
童龀时性敏而气温遇书即善诵知义理及长学为文
则又中充而外若不足必欲求其至焉然生今其死矣
卷六 第 30b 页 WYG1209-0113b.png

之劳用异姓疏王爵至近世犹前后络绎为王公者数
人及故家乔木一坏于朔风澒洞之馀故生自为撑植
门户计不得不力当其与子清友也居常矜以自持不
妄言笑处众侃侃有得则相告有过则相规信乎其有
益者也然生今其死矣盖予索居者久尝欲就今求其
人薄纷华嗜道义与之友则庶几乎古之绝学可复也
若彼生者未死尚可得耶夫天之生物也不常是既滋
卷六 第 31a 页 WYG1209-0113c.png

其实此固子清言之未已而悲辄随之者也予因子清
之所友又得其所未友者可不悲乎乃从而著其辞
断趺黄土肖灵兮壤虫与俱清浊杂糅兮孰贤孰愚出
生入死兮孰斡其枢嗟史生兮美且都三十未有兮二
十馀汝目光炯兮汝颔欲须汝衣汝冠兮张拱而趋古
之世禄兮今则无汝守伊何兮家有其书王纲之正兮
卷六 第 31b 页 WYG1209-0113d.png

诬苗而不秀兮汝非童乌天门开兮云龙跃跃朝阳之
烛兮凤翙于梧文则记笏兮武或记殳学当其用兮不
汝少须用违其学兮谓鼎拄车前歌后哭兮沦胥以铺
世之人兮我其睽孤黎丘所呼兮我亦忘吾狂泉既歃
兮遍走而驱彼荑不稷兮匪歜曷菹夸毗是利兮猥琐
相扶擿珠毁璧兮孰我瑕瑜嗟史生兮皦不污世之悦
兮我则吁虽曼尔胁兮不易我臞一朝之短兮古人与
卷六 第 32a 页 WYG1209-0114a.png

地裂兮莽为
积霰羃涂谁欤户者兮我索其居汝友所悲兮我闻其
粗我摛我辞兮曷奠其刍华盖之山兮列仙有儒望之
不见兮从以虎貙呜呼惜哉兮独踟蟵
亡友赵生哀辞
予友赵生良佐字子有宋安康郡王六世孙予少子有
六岁尝兄事之子有喜读书善行草及鼓琴画竹石为
卷六 第 32b 页 WYG1209-0114b.png

然将有四海之志焉他人不识也子有未病弟良傅病
已革遂为文以祭疠曰吾父老吾弟病若不救是遗老
父忧幸避我乎祭已体㾕痒欲病既病而弟死后五日
子有亦死且属其父敛我鹤氅衣髽角跣足道书一卷
殉于是年二十有八矣尚未娶此皆其可哀者也为之
辞曰
卷六 第 33a 页 WYG1209-0114c.png

其掩骭兮耿长剑之参差谅先民之是若兮曾流俗之
不汝知何举世之无似兮复降年之若兹呜呼哀哉兮
行道为之悽恻泪雨下以沾缨兮面死灰而失色矧载
形之如赘兮将反真而为息疑有日之来归兮邈穷天
而可得纷后生之辈出兮务华藻而脩饰嗤沐猴之文
绣兮负小儿之岐嶷争从俗以售名兮遂违古而非则
何纵彼之不恚兮反夺君之甚力信造物之不仁兮汝
卷六 第 33b 页 WYG1209-0114d.png

之有生兮惟贤智之是求何贤智之不憖兮不愚鲁之
能侔炯天星之易曙兮肃野莽之将秋殆自古之皆死
兮等遗骸于山丘恐尔化之有怛兮忍吾私而不哭逢
陌上之花开兮见城南之草绿知异物之终归兮恨干
觞之不足庸
吊之曰未始有物何委蛇兮尔生尔死逢百罹兮脩短
随化天何私兮彭铿殇子世所疑兮羽衣髽跣黠且痴
卷六 第 34a 页 WYG1209-0115a.png

悼孰喻汝怀兮
新安朱氏新注黄帝阴符经后序
予闻陇西李筌尝得黄帝阴符经读之数千遍竟不能
略通后遇骊山姥始章句解释盖甚怪矣自言神农氏
衰蚩尤暴横黄帝三年百战而未及有功天命玄女教
以兵机赐以九天六甲兵信之符皆出自天机合乎神
智者筌又别著太白阴经阃外春秋以辅行其说强兵
卷六 第 34b 页 WYG1209-0115b.png

蜀黄承真蜀宫大火甲申乙酉则杀人无数我授汝秘
术庶几少灭于杀伐幸汝诣朝堂陈之陈而不受汝当
死泄天秘也已而蜀王不听而承真死孙
书题曰黄帝阴符然与今经本实不同不知此又何书
也若乃筌务用兵而山古又欲务禁兵此果何耶夫老
聃本道家之祖而其书多寓于术自其一心之静天旋
地转阳嘘阴噏而世故之万变者纵横错竖恫疑禁格
卷六 第 35a 页 WYG1209-0115c.png

道术流于谶记洞乎飞伏孤虚察夫龙虎鸟蛇此殆孙
吴韩白韬略机谋之所尚者然非儒者之正论也新安
朱安国当光尧南渡之际每咎当世用兵讲武之失故
注是经虽然天下之时势日殊而兵难隃度苟取古人
之糟粕而强谓我知兵是即赵括之不知变也自太祖
始得天下太宗即惩五代藩镇跋扈之乱急于偃武而
脩文降及数世搢绅逢掖之士寖耻言兵兵日弱矣遂
卷六 第 35b 页 WYG1209-0115d.png

蟠踞纠结卒使王业偏安于山海崎岖之间不复自振
三百馀年之命脉而不遽至于泯灭者岂在兵耶是故
承桑氏以文事而衰有扈氏以武功而败文武二途要
皆可以亡国踣家而天下时势之所在不以兵强而存
不以兵寡而亡者抑可睹矣凡吾儒者之言兵本以仁
义言兵而深不欲以孙吴韩白韬略机权而言兵孟子
卷六 第 36a 页 WYG1209-0116a.png

成王前则亦曰魏氏之技击秦人之武力桓文之节制
咸不敌汤武之仁义是盖仁义云者实当世用兵讲武
之本也虽使黄帝玄女诚有所谓阴符则上篇演道中
篇演法下篇演术千变万化出无入有要之亦不能有
外乎此者又况李筌郑山古道家狡狯之流耶惜乎安
国儒者自有正论何独用是而后为言兵者耶
卷六 第 36b 页 WYG1209-0116b.png

渊颖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