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第 1a 页 WYG1128-0158a.png

浮溪集卷十八
宋 汪藻 撰
记
范文正公祠堂记
孟子之言气曰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
之间夫直之为言大公至正之道也以大公至正之道
固守而力行之不为富贵贫贱威武之所摇夺虽乘田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1128-0158b.png

稷安边境服强邻其功烈与日月争光而精神折冲万
之盛以为类出于偶然不知公正素定于胸中者未尝
无所从来而其铭鼎彝书竹帛者非一日之积也文正
范公自未第时已慨然有天下之志不以死生祸福动
其心逮遭明天子有为于时其立朝如史鱼汲黯其忧
国如贾谊刘向其守边如马伏波羊叔子虽庸人孺子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1128-0159a.png

故不得而不纪也公以进士释褐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日抱狱具与太守争是非守数以盛怒临公公未尝少
贫止一马鬻马徒步而归非明于所养者能如是乎狱
官有亭以公名之者旧矣公卒二十年而高邮孙觉莘
老为广德军始以诗志公之事而刻之亭中又六十九
年丹阳洪兴祖庆善来守读莘老之诗而慕之初广德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1128-0159b.png

第者相继于时庆善乃求公遗像绘而置之学宫使学
者世祀之而属余记其事呜呼公之盛德岂待文而后
传而藻亦岂记公者哉昔段秀实尽忠于唐世徒以为
元为摭其实上之史官今所以知段太尉逸事者宗元
发之也秀实固不足以拟公而余幸从庆善得公之详
与夫徵夏无且画工为无所愧安知后世不采此以补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1128-0159c.png

亦不茹刚亦不吐文正公有焉好贤如缁衣庆善有焉
其不可以不书绍兴九年六月记
严州高风堂记
古之王者取天下而天下归之盖其功成志得之时也
之心于是岩穴之间有人主不得而臣者出焉以唐尧
之圣犹不能屈颍阳之高况其他哉夫士之所以自重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1128-0159d.png

焉汉之二祖皆以布衣取天下高祖之时有若东园公
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世祖时有若严子陵皆人主
不得而臣者也园绮四人避秦之乱入商雒山待天下
之定以高祖轻士善骂义不为汉臣帝虽高此四人召
之莫能致也严子陵亦厌新室之暴不肯辱其身逮光
留是五人者其出处岂不相类哉然园绮之徒晚从太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1128-0160a.png

其所终故西汉之士闻其风而慕之者以计行为得而
风节减于功名子陵本帝故人既物色求之而来高卧
不朝帝为亲幸其馆漠然不应谯三公若奴𨽻然望印
绶麾而去之终其身退耕于野故东汉之士闻其风而
慕之者尚风节而以功名为不足道大抵园绮之徒学
伊尹子陵学伯夷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曰我何以汤之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1128-0160b.png

之清伊尹圣之任又曰闻伯夷之风顽夫廉懦夫有立
志子陵世家富春既归耕于家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
濑奉祠千馀年不衰今钓濑并台俱存而富春之境析
为严州绍兴七年吾友董弅令升为是州期年政成乃
为堂于州治之左日从宾客觞咏其上而名之曰高风
以景慕子陵之贤且立文正范公所述祠堂之碑于其
旁而求予文为记令升可谓能尚友千古矣令升清介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1128-0160c.png

以告令升而使并刻之绍兴九年六月记
翠微堂记
山林之乐士大夫知其可乐者多矣而莫能有其有焉
者率樵夫野叟川居谷汲之人而又不知其所以为乐
惟高人逸士自甘于寂寞之滨长往而不顾者为足以
得之然自汉以来士之遁迹求志者不可胜数其能甘
心丘壑使后世闻之翛然想念其处者亦无几人岂方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1128-0160d.png

中凡林霏

雨纵横合

之以为诗酒之用盖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虽宇宙
之大终古之远其间治乱兴废是非得失变幻万方日
陈于前者皆不足以累吾之真故古人有贵于山水之
乐者如此岂与夫槁项黄馘欺世眩俗者同年而语哉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1128-0161a.png

文章见世一旦悉弃去不学学所以治心养性者买田
种竹其下日与宾客饮酒赋诗徘徊周览盖将老焉其
意以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
磨灭者惟山水之娱人无事于争且庶几可以长存故
吾有以取之盖不学渊明而暗与之合余既以仕为家
老于忧患引领林泉有不可及之叹而发之沈酣餍饫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1128-0161b.png

吾恐发之不得擅而有也故遗书以问之若夫山间之
四时朝暮可喜可愕他日与发之共之者酒杯流行尚
昼绣堂记
自古人物与山川相为轻重崧岳生甫申淇澳生卫武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此人物以山川为重也莘野以伊
尹闻磻溪以吕望闻隆中由诸葛亮而显曲江繇张九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1128-0161c.png

生明堂大辂之材九鼎之金照乘之珠连城之璧为贵
而以毓英贤为贵为王公大人者不以功业载旂常铭
钟鼎书竹帛流管弦为荣而以归故乡为荣此古人所
方人孰见之必至吾父母之邦然后为可乐也新安自
吴为郡今千馀年山水峭厉而清深故长材秀民之出
视东南为最繇唐以来擢高科登显仕者固不为无人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1128-0161d.png

公出焉公以诸生徒步起家于京师数千里之外为时
伟人遭明天子艰难之中总州符入侍出奇谋秘策以
辅成中兴之功遂自枢臣相天子其精忠如金石赫然
为佐命元勋而新安之名一日闻于天下此新安之荣
节来镇宣城宣城新安鄱阳三州相望皆百馀里公乃
卜居鄱水之上将归老焉建昼绣之堂而命藻记之藻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1128-0162a.png

于立谈之间虽释位而去者十年天子未尝一日忘公
也乃建旄秉钺而兼师傅之官亦可谓布衣之极矣公
今七十馀精明如五十许人将复三居廊庙坐筹帷幄
取河朔山东六十馀州归职方图籍奉乘舆还宫阙然
后退从赤松子之游其功名益新则新安之名益大藻
已哉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1128-0162b.png

政和二年江南西路转运副使臣临臣根提点刑狱臣
景修提举学事臣闻提举常平臣迈言惟虔州地卑薄
章贡水出其中泄发不时辄冒城郭败庐舍民之仰食
于田者户十万俗呰窳无堤防畎浍之储岁时丰凶以
雨为节故十县方千里常以旱乾水溢为忧惟灵顺昭
应安济王庙在洪州吴城山别祠之隶虔者三负城之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1128-0162c.png

月民穑在田天则不雨有艰食之忧臣景修又祷则又
应暨冬盐筴之役兴而常旸涸流舟不得漕臣根又祷
则又应臣等窃伏思雨旸天事虽有智者莫能力致今
乃取必于神如责劵探囊无不如意民既足食乐生重
犯法得以其力出赋租给公上而吏亦因此省治讼兴
事功是神有功于国甚著有德于民甚厚虽三被封爵
之崇而像设不严名号不新无以揭虔妥灵愿诏有司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1128-0162d.png

可其以神惠为庙号初提点刑狱张公治虔嘉神之休
徯上之赐而致民之思也乃即故基筑宫而大之土木
之功崇庳叶中丹垩之饰华质合度于是神降庙之筵
门委蛇蜿蜒顾享牲酒屈伸中仪及庙成而命书至邦
人骏奔相属于道公遂命藻记其事藻以为古之王天
下者出命令主神人明则职之人幽则职之神各致其
能无相渎也故人之能兴利除弊者时则赐之明神之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1128-0163a.png

妾上方以道德怀柔百神肆虔之为州去京师数千里
而神之受职如躬坛场之间手圭币之荐者虽王之威
神南放洞庭西及淮汳可谓盛大亦不敢以遐方为间
服天子之宠灵而部使者又能悉条其功请命于朝夸
大显融垂示无极是三者皆可书也藻敢以固陋为辞
乃作诗曰帝受天命悉主百神假神之休以锡尔民惟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1128-0163b.png

为鱼十日而旸时则狼顾雨旸在天人则必之匪人之
宠灵自天惟帝之渥峨峨新宫赣民所作酒牲在堂神
则戾止蜿蜒诎信陈乎燕几惟王威神永有此都屏翳
陪后风伯前驱厉鬼螟蠈却除不祥俾我远氓跻于乐
康迄千万年保兹崇极享帝之诚是谓受职
洪州右狱尽心堂记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1128-0163c.png

亡以为用刑者之戒余独以为不然汉于公袁安郭躬
皆以决狱阴功遗福子孙至取卿相封侯累世孰谓皋
施焉不遽及物若持法之平司人之命不择位小大皆
得以行其志者惟刑为然使吾听讼如召伯折狱如子
路哀矜如曾子君子怙焉小人惧焉虽世世获福可也
然君子亦岂先虑已祸福议人之生死哉期无愧而已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1128-0163d.png

气于眉

情诸罹文法者皆不恨余知其以刑受福也他日斸废
圃立屋数楹列美荫于前为亭对峙而求说于余余以
天下之溺犹已溺之稷思天下之饥犹已饥之盖古之
君子于人无所不用其志今吾与子一杯相属于此亦
思有向隅悲泣满堂为之不乐者乎亦思有箠楚之下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1128-0164a.png

食者乎古之循吏鲜不以仁成名酷吏鲜不以刑取祸
轻视民命以喜怒行之几何其不挽弓自射也故余书
以遗适用并告后之君子毋为舍福取祸必无愧于心
然后可以乐此
京口以江山名天下其来尚矣而为国屏蔽尤重于晋
宋齐梁之间观其千嶂所环中横巨浸风涛日夜驾百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1128-0164b.png

羁客区区登览之胜哉州治之西有楼焉并城而出名
曰千秋者考诸图志始于晋王恭之时繇楼西南循城
百馀步忽飞檐曲槛崒然孤起于城隅之上望数百里
见之者月观也绍兴八年吴兴刘岑季高来刺是州州
承废乱之后公私扫地无复故时季高以精明彊敏之
其初始暇遑于游息之地乃即月观之址辑而新之客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1128-0164c.png

于苍烟灌莽之中虽江山不与时变迁者亦莫吾觌今
晨霏夕霭晴岚暖翠复得于几席之上而风帆浪舶离
鸿落鹜毕陈于尊俎之前如客得归如蒙得发也季高
于此可谓能矣非政有馀力能致是哉或曰是未足言
季高之政也季高劳于侍从之事出分天子顾忧方时
艰难此州实为襟要其经理规模必有足大者尝与子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1128-0164d.png

所筑埭而居而江之中流则祖豫州之所击楫而誓也
计其一时英雄慷慨愤中原之未复寇敌之未擒欲吞
之以忠义之气虽狭宇宙而隘九州自其胸中所积亦
江山有以发之今揽而结诸数楹之地使千载之事了
然在吾目中则季高之志可知矣然自有天地则有山
川其阅人多矣而山川胜处非人不传襄阳岘首以羊
叔子传武昌南楼以庾元规传蜀之筹笔驿以诸葛武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1128-0165a.png

以补京口故事之遗使后人知此观复新自吾季高始
岂不益可喜耶季高曰可哉绍兴九年十一月记
何氏书堂记
吴兴环城皆水独西南冈岭相属十馀里而得浮图氏
之居二焉东曰道场西曰何山何山立于宋元嘉中道
场近出于唐末五季之初然道场踵相蹑得人法席雄
盛钟鱼殷殷声闻东南何山败屋数椽残僧数辈望之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1128-0165b.png

慧使分居二山慧居何山数年剪薙榛芜易其圮腐而
一新之于是游道场者如入王侯之家其隆楼杰阁足
以吞光景而纳江湖已而过何山则草树葱茏轩匆窈
窕经行之地皆雅洁幽深如造幽人隐士之庐至者忘
归不知雄盛移而为清胜也寺有何氏书堂图记相承
以何氏为晋何楷楷尝读书此山后为吴兴太守以其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1128-0165c.png

楷钓台则楷尝居此山无疑然楷之姓名于晋史无所
纂亦云何睿渡江生楷为晋侍中晋书称睿有子五人
独充准有传而不及其馀又括地志谓楷为吴兴太守
宋书乃以楷为晋侍中岂沈约见晋书充尝除侍中因
误谓充为楷抑为吴兴太守后亦至侍中耶皆不得而
知也以余考之寺有宋禅幽寺碑云元嘉十四年创立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1128-0165d.png

均诗始见之疑楷尝学于此山其名迹在人后人慕之
即其处为精舍耳谓楷以其居为寺者非也禅幽寺碑
识而龛之今碑亦不复见呜呼晋之士大夫可谓求志
而得其志矣其退也处山林而以读书为乐其出也居
城府而以治民为事或出或处不过乎数十里之间其
人物风流可以想见也楷距今几千年此寺之废兴屡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1128-0166a.png

之名独存则谓人物风流非士大夫所先而虚名无益
于后世者非陋欤余老矣方买田若溪之上则此山将
皆为吾杖履所有其可不留语山中为吴兴故事乎乃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1128-0166b.png

浮溪集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