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五 第 1a 页 WYG1171-02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洺水集卷五       宋 程珌 撰
 策问
  癸未知贡举(诗赋场/)
问正月元日上御路朝发德音下明制加宠儒先恩施
甚备既越日又以张公载节惠之典未举复命赐之夫
元者天运之新也王治之始也乾坤阖辟原于意端朝
发九重夕孚四海学士大夫可不仰体明指深探大原
卷五 第 1b 页 WYG1171-0269b.png
而以躬行自勉哉虽然道非异物也由开辟以迄于今
天地以合日月以行星辰以明草木以蕃山岳以峙江
河以流民生以遂人极以立皆道也揭之则光委之则
晦至若流行于宇宙间则未始一日而或熄不为尧而
存不为桀而亡也是故欲与诸君议其凡焉盖自太极
一判伏羲神农黄帝首发其秘者而后之言正统乃始
于尧舜何邪三圣而后自成汤文武以至于洙泗见之
易著之书亦可谓深切著明矣而当时犹以为文章可
卷五 第 2a 页 WYG1171-0270a.png
闻性天不可闻又何邪诸儒迭兴同尊孔氏同信六艺
宜若无异焉者至其备仁义忠信之道具礼乐刑政之
纪上祖尧舜下法周孔敷陈往古掎挈当世不知荀卿
子之书果能羽翼增光邪又若上酌天时盈缩之数下
推人事成败之端天人始终之理君臣上下之分陶冶
大炉旁薄群生不知扬雄氏之学果皆渊源洙泗邪王
通氏微而显曲而当旁通大义洪阐教源上不荡于虚
无下不局于器用唯义所在果足以接获麟之统绪邪
卷五 第 2b 页 WYG1171-0270b.png
韩愈氏堤障横流矫拂媮末拨衰反正洞视千古果足
以表里轲雄佐佑六经邪虽然得于心者精闻于耳者
末繄欲动而为天下道言而为天下则立天下之大本
知天地之化育道统主于上则关百圣而不惭道学传
于下则垂千古而不敝诗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曰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有如发育之仁陶成之化鱼跃鸢
飞其盛若此诸君其何以称之邪其以平时陶育大醇
躬行自得者详著于篇庶以仰承圣天子崇儒重道之
卷五 第 3a 页 WYG1171-0270c.png

  癸未知贡举(经义场/)
问古今一天下耳善审其势者定其衡变其权使首不
轩尾不轾则天下可以长治而无乱久安而无危而世
之言治者则以为运匪胥庭俗乖巢穴上圣御历则极
与天同中代以还则因时施事不知大法大经之际果
有差别否邪夫成天下之大顺致天下之大利者制而
用之谓之法变而通之谓之神审什伍以相持明版籍
卷五 第 3b 页 WYG1171-0270d.png
以相阅限夫田以绝兼并定五刑以折奸暴急农桑以
丰委积去末作以厚本业崇教化以陶性情表德行以
厉风俗覈材艺以别官品择精悍以习师田修武备以
严战守申禁令以防僣差信赏罚以验劝惩察苛刻以
绝烦暴然则唐虞之所谓泰和三代之所谓长久而汉
唐之所谓纪纲制度其先后缓急亦复有取于此数条
者邪先汉初年意度洪阔涵之如海育之如春蠲租减
赋岁无虚时家给人足充然富庶乘㹀牡者摈街逵守
卷五 第 4a 页 WYG1171-0271a.png
闾阎者厌粱肉有若郡不贡士坐以蔽贤进得其人加
之上赏谄谀成俗微见厥初砥厉清风益严再造一时
之士鸿毛禄位泰山名谊奸夫纤萌望风摧落抑何士
习之易变若是邪诗书所载戎狄是膺荆舒是惩齐威
越燕伐山戎赵武灵王服单于秦缪用百里奚霸西戎
吴楚之君以诸侯役百粤故司马太史公有言今中国
一统席捲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终晏然不为征伐哉
后遂北讨强敌南诛劲越大抵中国盛则外国微外国
卷五 第 4b 页 WYG1171-0271b.png
强则中国弱考之古而然质之今而否乾坤之策阴阳
之数离合之机消息之理将以渐取之耶抑一举而覆
之邪抑亦待其自亡邪彼汉人所以固天命系人心维
国势其意深矣未易诿曰不足论也诸君抱负英奇咸
欲自见于斯世者其根柢六经追风三五运宇宙于寸
心彻几微于一指考人才盛衰之故察天人因成之机
行之后王者或不胶于古施之前代者或有取于今勿
迂勿迫科别而条析之以备明时之采择
卷五 第 5a 页 WYG1171-0271c.png
  丙戌知贡举(诗赋场/)
昔者圣人之作春秋也上揆之天道下质之人纪年不
名一也而曰元月不徒正也而加王说者谓人君即位
必改元常事耳不以为重然则果常事乎抑重事乎又
曰文王即位已改元年矣而中间又改武王即位宜改
元也而乃不改比其受商命也又宜改也乃又不改然
则书元亦旧矣奚独重于春秋乎或者又言元宜以天
瑞然则建元元光之义亦有得于圣人之意否乎虽然
卷五 第 5b 页 WYG1171-0271d.png
一者天之所为而元者圣人之所为盖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自三以往则巧历不能算矣顾变而
为元则毋乃有所执邪及反而求之于易则卦六十四
也以乾为首乾六爻也以健为德彖曰大哉乾元万物
资始乃统天推而至于时成六位保合太和则元之用
大矣至象则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然又曰天德
不可为首何邪夫道始乎伏羲用于黄帝成于帝舜上
下数千载间皆一元之功用也然伏羲之易机神义密
卷五 第 6a 页 WYG1171-0272a.png
非文王夫子孰能明之至神农黄帝三坟之书所谓象
形气之宜原阴阳之化与夫二圣传心之妙则巍乎天
地不足为大纤乎尘埃不足为细果皆合乎一元之运
耶否则华胥之俗泰和之风将何道以致之耶唐虞之
廷天同神比都俞一堂之上三代贤佐当其君践阼之
初陈谟进戒编之书纪之诗灿灿有序不知孰为澄源
正本之论耶仰惟皇上躬承慈训嗣纂炎图收聪蔽明
急先纳问凡危言之罔咈正论之开明固已山积而渊
卷五 第 6b 页 WYG1171-0272b.png
涵矣不知其先后缓急亦可得而言之否耶人谓祈招
之诗缓而未切引裾之谏迫而不舒不知司马温公三
言之要凡献三朝然则万言十事未免支离而德本化
枢果皆不越乎是耶唐人大宝之箴先朝唐鉴之作皆
献于继统之初其言凛凛其目绳绳不知孰可行于今
日乎人谓一元之义不明千载无书法正始之道不著
百世无善治其稽三坟之易以参乎春秋之元究唐虞
三代之陈谟以合乎有唐之鉴使后圣之心一乎前圣
卷五 第 7a 页 WYG1171-0272c.png
之心而伏羲之治不绝于三代之后矧惟有司恭承御
札奎画煌煌垂训明白曰文辞浮靡者必非伟厚之器
议论诡激者必无正平之用又曰场屋私弊售伪乱真
法令具存所当申饬毋使侥倖者滥进而忠朴者见遗
大哉圣谟昭揭轨范诸生何幸获逢初政之辰悉吐平
时之学有司将得以观其抱负而援之以上应务得实
才之意毋冗毋略
  丙戌知贡举(经义场/)
卷五 第 7b 页 WYG1171-0272d.png
皇上睿性聪明圣学超诣日御经幄时发玉音凡于讲
学事亲畏天爱民求贤纳谏分别忠佞之事莫不该贯
古今通达伦类片言所加悉中机要而乃盛德谦冲不
居其圣乐善忘势好问弗倦者何耶盖昔者总章之访
君畴之学盘有铭席有戒暨夫询八虞咨二虢度于闳
夭谋于南宫诹于蔡原而求于莘尹凡所以卷卷若是
焉者以为非若是固不可耶抑亦姑示其忘势耶然当
时之所咨所学者亦可得而闻耶虽然帝德之运备乎
卷五 第 8a 页 WYG1171-0273a.png
圣神文武之体而皇极之畴亦取乎沈潜高明之用夫
明而不苛断而不愎仁而不失之姑息刚而不流于暴
虐好生之德洽于民心非仁乎四罪而天下咸服则又
非徒仁也勇智以表万邦一怒而安天下非义乎克宽
克仁惠鲜鳏寡则又非徒义也夫性具一德德具万善
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至于拔萃之才则独称上智矣乃
有皇王帝伯之辩岂天之降才尔殊耶抑学力之至与
否耶夫天也日月星辰也东西之行各不相谋而周天
卷五 第 8b 页 WYG1171-0273b.png
之期古今不爽得非其行不息其度有常哉不知若昼
夜之有经若四时之代行何独至于舜而然耶汉之武
皇即大位年未二十崇信至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
胜文景唐三百年首称文皇年几弱冠济世安民二君
非三代之后英主乎而末年所就迄歉其初彼尧之兢
兢舜之业业汤之日跻文之不已所谓继天而立道与
时而偕行者果皆至圣能之而成康已降举不足与是
耶人谓自后世天德之论不明蹈中庸者或不能极乎
卷五 第 9a 页 WYG1171-0273c.png
高明体博厚者或不能配乎悠久夫是以醇风缅邈古
道阔疏使生民耳目不复见雍熙之盛其信然耶繄欲
振三皇之纲纽五帝之维昉乎一念而被乎八荒等乎
百王之上而流乎万世之下其论为孰笃其指为孰归
耶其究天人之原融古今之极明乎乾坤不倚之德以
参乎天地常久之道是果六经之所垂宪而百王之所
共守者耶诸君何幸亲遇初政之辰来应求贤之诏御
札丁宁务得忠朴正平之士上意渥矣毋忘纳言之义
卷五 第 9b 页 WYG1171-0273d.png
益殚归美之忠有司将拔其尤以献焉
  试阁职
(阙/)
卷五 第 10a 页 WYG1171-0274a.png

卷五 第 11a 页 WYG1171-0274c.png
 
 
 
 
 
 
 
  其二
卷五 第 11b 页 WYG1171-0274d.png
问经国莫重于边备边莫急于将然今昔异时离合异
势攻守异宜虽无常胜之规亦岂无不可败之法讵容
不讲之于平时邪晋人有言大丈夫当功济四海讵老
一儒哉故晋败楚于城濮晋侯犹有忧色曰得臣犹在
忧未歇也楚之甲士百万不以为惧子玉一将则晋之
君臣侧席而坐为国者其可无人邪被甲请行一饭米
斗固取乎更事之多者然官爵高年齿迈或不免于败
而少年官轻者乃卒成隽功何邪佩弓四石缠槊二丈
卷五 第 12a 页 WYG1171-0275a.png
固取于万人之勇者而射不穿札战不乘马亦为当时
名将何邪定荆之役必六十万三万之敌必用六万兵
固贵乎多也然提众三万而天下莫当领骑三千而敌
人蹀血或多或寡何所用不同邪自古立国东南者以
江为重所谓五十馀里之间仅屯数四则兵力固忌乎
分矣然所统七千人筑垒十一烽火相望凡三十所亦
未尝败事然则或分或聚果孰便邪抚纳新附声薄河
南而灵武河中之事一以为使一以为敌何邪平泽潞
卷五 第 12b 页 WYG1171-0275b.png
征太原讨重进火李筠禁旅十万威震六合官军岂不
可用邪其谓禁旅不若土人契丹不畏官军不知二者
果孰足恃邪上党之役当时善兵者以谓当发忠武武
宁两军青州精甲五千宣润弩手二千不过数日必覆
其巢然则官军土兵亦可杂用邪虽然吴起兵家者流
意其非兵不谈也魏文侯一日问以陈必定守必固战
必胜之道起曰君能使贤者在上不肖者处下则陈已
定矣民安其田里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
卷五 第 13a 页 WYG1171-0275c.png
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夫谨黜陟培邦本定国是此
唐虞三代所以纪纲治本者而兵无与焉顾起乃以为
言何邪由前而论则其事详由后而论则其说简将孰
从而折衷邪方今残敌未歼久戍未撤其稽今昔之异
同考筹略之得失孰缓孰急孰后孰先酌其宜于今者
而言之以备庙朝之采择
  试上舍
问频岁金穰馀粮栖亩年谷一侵农辄告病何耶圣人
卷五 第 13b 页 WYG1171-0275d.png
成天下之大顺致天下之大利虽乾溢靡常而民无菜
色奚术而然耶郊野县都咸有委积以之赈乏随在而
足后世常平义仓得其意之遗矣何古人行之则收实
效后世用之则皆虚文耶发廪弛租一毫不靳者君也
然推君之惠而致之民则非君之所能自为也独不观
汉事乎汉人之言曰方春和时群生滋茂而吾农甚苦
其议除田租则是丰年犹除之也又曰吏以货赂为市
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名之曰盗则是丰年犹禁之也汉
卷五 第 14a 页 WYG1171-0276a.png
人之顾念邦本整饬吏治使天下晓然知朝廷好恶之
意可谓深切较著矣然郡国之间饥民至相食而固保
仓廪不敢辄发不知佩符共理乘传观察抑为何事耶
夫事迫切者乏宏规骛荒唐者鲜实用由是书生不达
时宜之诮渐发于流俗之口曾不思当世之务不问之
儒者将孰问耶是故愿相与商略之且移民就粟与夫
载谷免传令民植芜菁与夫入粟拜爵或许留岁储馀
悉发粜或郡敢遏籴坐以违制是皆先代之所已行者
卷五 第 14b 页 WYG1171-0276b.png
也或请籍丁壮以为兵或欲蠲征税以通贾或请借他
道常平之粟或欲复官田广惠之仓是皆先正之所建
明者也然今昔异时五方异俗智若流水日动不穷亦
岂容胶柱哉伊欲上泽旁流无所壅阂使要荒如畿甸
畿甸如堂皇吏称其职民乐其生充然如五凤黄龙之
间岂无言之必可行行之必可绩者邪其以平时泽物
之规模勿迂勿迫著之于简有司因得以占焉
  禦戎
卷五 第 15a 页 WYG1171-0276c.png
仰惟国家德歆于天诞受天命列圣重光卜历万祀而
维彼强敌干迷天纪兵氛烛于欃枪怨气昏于河洛乾
坤为之坱轧海岳为之震荡翠龙鸾旂偪仄东吴日月
缅邈骎骎百年间者神矛灵旗飙驰电举匪天命威力
是凭惟人心忠愤可保固宜布和成将帅植发成干橹
指麾而虎兕作威感激而风云变色俘名王灭强敌献
之先庙使巢山驾海之徒狼纛乌章之长顿颡虎帐请
命悔罪然后宣畅皇灵洒平宿愤汛扫宫室修谒园陵
卷五 第 15b 页 WYG1171-0276d.png
陟华盖于太微反雄都于古汴使华风扇于黑水和气
塞乎堪舆凡戴发含齿为中国臣者畴不愿之而乃事
乖本图重丧王略卒徒倒戈不战自奔边方千里披攘
狼藉父子兄弟肝脑川流呜呼岂繄天为良由人谋谋
之不臧既往何悔伊欲国威寖伸捍圉雄固以雷雨洗
川泽以清泠释冤胾务靖近患徐议后图策将安出耶
区区宇文泰于师旅劳动吏民困弊之时犹能命所司
度宜制二十四条以便目前然则以今准昔所谓因时
卷五 第 16a 页 WYG1171-0277a.png
适治者固当诿之勿问耶虽然天下未尝有不可为之
时士大夫而不怀鄙夫失得之念则事几了然矣不然
则周之宣王与其一时依乘风云之佐由今望之岂真
若神人者孰为巨孰为细孰为当先孰为可后诸君有
思济之心而无失得之累者其勿迂勿迫言之将上之
人或有取焉
  学校
问四代之盛塾庠序学之制达之天下作人之效可知
卷五 第 16b 页 WYG1171-0277b.png
已先汉有太常有太学而游学之路受业之地未详也
后汉有辟廱有鸿都学而学官之课程生员之选试未
闻也唐人于太学之外有国子学又有四门学弘文馆
学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然则里选
之与学校判而为二矣天下之学既不尽兴而取士又
不尽出于教育后世望太平之治宜其寥寥也国家肇
造之初首谒先圣以风海内于是老生彦士兴起于深
山穷谷之中故州郡未立学而先有四书院大学之制
卷五 第 17a 页 WYG1171-0277c.png
未备而先有湖学庆历盛时始诏天下皆建学又取湖
学之法行之太学自嘉祐至于熙宁公卿大夫彬彬多
四科之秀论者归功于湖学之作成而不及庆历之建
学何也湖学之教人经义有斋治事有斋习之以盛服
危坐逸之以习射投壶容止进退望者不问而可知独
其为法则无传焉当时既取以为太学之式必不至于
阔疏不识熙丰之学法果出于湖学之规而不变欤自
三舍之行日绳学者于规绳之内而学官受金之讼至
卷五 第 17b 页 WYG1171-0277d.png
兴大狱为衣冠之深耻昔者条约之疏而风俗自淳今
也防闲之周而士习益薄何耶元祐诸贤看详贡举条
制其间有欲改试为课以变月书季考之旧谓礼义之
地不当使之争者其说果可行邪大观再更学法用事
之人自以为一道德同风俗而西蜀之贤者宁出于元
祐党籍之门而不愿就八行之举又何耶自京师郡县
莫不置学前日之书院既已荒芜不治近世名卿大儒
乃稍访求葺理以复承平之遗风使不以课试为累而
卷五 第 18a 页 WYG1171-0278a.png
得专心于讲习既为之规以示讲学修身之要又为之
记以开游学向方之涂其意甚厚原远末分居者未免
植门户之私游者未免流餔啜之习岂书院之设特为
学者自便之地又何以甚异于郡县之学耶今又因诸
老之讲明以仿湖学之规模推湖学之教育以还书院
之旧贯与夫庆历熙丰之人才何为而盛衰元祐熙宁
崇观之学制何为而得失庶几于科举课试之外有所
作兴以洗汉唐之陋而髣髴鸢飞鱼跃之遗其必有道
卷五 第 18b 页 WYG1171-0278b.png
矣愿从诸君共图之
  监司郡守
问宇内提封万里势不能周故岳牧侯伯之制使内外
相维统体不乱而后要荒如王畿王畿如堂陛上无不
流之泽下无或壅之情圣人虑事周察治审万世不能
易也然炎汉初年责成郡国存问长老举察廉孝悉以
属之未闻乏事也乃元封以后使指旁午威震州郡守
相轻贱至饥民相食而郡保仓廪不敢辄发不知所谓
卷五 第 19a 页 WYG1171-0278c.png
循行观察抑何事耶孝宣兴自闾阎深鉴前弊郡国岁
上囚系诏丞相御史课其殿最计簿具文诏御史案其
不实部使者之职废之否耶乃治行尤异增秩赐金便
宜从事毋拘文法颍川渤海吏治彬彬不知其何以致
此耶于赫我宋稽古建官阅班簿以择监司置审官院
以择长吏监司责以廉按长吏责以牧养治体联属吏
功较明卓乎三代之盛非偶然者而比岁颓风漫无法
守燕集赂遗不禁行部之日时节互馈络绎道途之间
卷五 第 19b 页 WYG1171-0278d.png
揆以人情宁复刺劾閒一飞表莫匪褒章风宪当若是
耶身佩左符驾以朱轓视公帑若私储谓燕饮为政事
以督赋属县为劳能民冤莫言吏奸成市饥馑流离一
不知问牧养当若是耶先正有言路择一监司天下自
治而或谓前古危亡之朝监司不察州州不恤县县不
恤民故民怨于下相与为盗而上不知卒以基祸然五
凤黄龙之间不烦部使者亦足以为治何耶其稽往古
岳牧之制考汉人废置之由酌先朝班簿审官之意条
卷五 第 20a 页 WYG1171-0279a.png
近世革弊之宜悉著于简或有资于观风者
  任相
问代天惟君助君惟相宣天縡穆皇猷陶民极繄相责
也顾不重欤故方论之也稽众叶下上合下符以示其
不敢轻比得之也延置左右礼绝百僚以示其不敢慢
既任之也披心腹一休戚都俞唯诺纤芥亡嫌以示其
不敢疑盖以为不若是非所以重宗祧隆国体也是以
道尊禹皋勋华用昌德崇说旦殷周用显华辰丕祚有
卷五 第 20b 页 WYG1171-0279b.png
自来者独怪秦汉而下登进多途则选拔轻名称不一
则位望损宴见不冠则名节坏甚者请苑方闻而辄下
廷尉者不恕责以吏事而灾异策免者不伦成王畏相
亡具甚矣而其间随世以成功名史不乏书何耶唐祀
三百谓非明君良弼扶持之力可乎而稽厥任人则慊
然千载箴规朕失不可或离其相与之真似矣而退朝
未几怒形于色画指书空愤语罙甚何亟予亟夺若是
邪进见大臣官而不名其待遇之盛似矣而奸佞得志
卷五 第 21a 页 WYG1171-0279c.png
忠直见疏抑何文至实衰若是邪欲与宰相参决大事
不欲以烦碎为言若知大体者至奏除郎吏辄他顾不
答傥进退黜陟一不与闻则何者为君相职业耶在君
者姑置勿言而在臣者抑当自厉耳朝廷有政传经以
对言多法义上以为任公卿则择之不为不审而奸人
用事不时白奏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辄与平生
论议相反何邪彼起自流人一岁至宰相者诚不足言
顾乃有意诛宦官复河湟举贤望翕然慰人心绝不类
卷五 第 21b 页 WYG1171-0279d.png
往进何邪论相以道德次之人望次之而近代以还或
由文艺或因劳功皆得以坐庙堂而号丞弼公餗既覆
身名摈落其何能弼成主德震慑奸心上弭天变下镇
物望哉虽然代未尝乏才也天未尝不欲平治也展经
世之闳谟扶中天之景运蹑前贤之轨范还盛古之流
风则将何以邪唐人有言开元初辅相率三考辄去虽
姚崇宋璟不能逾至李林甫秉权乃十九年遂及祸败
乃知亟进数罢诚治本也信斯言也则任房玄龄十六
卷五 第 22a 页 WYG1171-0280a.png
年魏徵十五年非邪果贤邪患其不久非人邪一日已
甚然则久速之论孰从邪人主虚衿以求贤海宇饥渴
而望治繇古然也盍相与茂明之
  六经疑难
问太史公有言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而六艺
固有未易考者姑言其大较焉晋太康初有得古书者
惟易为备而无彖象文言杜预以为圣人造之于鲁犹
未播之远国然汉世固已为十二篇矣何耶古人之易
卷五 第 22b 页 WYG1171-0280b.png
卦彖象爻各不相杂然则以彖象爻辞杂之卦中使古
易不复见者何耶书之所存五十八篇孰为伏生之传
孰为𨽻定之书秦誓一篇伏生书乎壁中书乎史迁是
之孔氏非之宜各有见书有十体益稷以谟名可也多
士以诰名可也如旅獒君陈等篇命乎诰乎抑训乎十
五国风之叙由来远矣季札观乐之时孔子尚幼然则
叙果谁定乎即其国风之善否本其国亡之先后其说
孰是序于诗大矣如江有汜殷武以为非卫宏之所能
卷五 第 23a 页 WYG1171-0280c.png
及至于言风雅之有变正与夫以关雎鹊巢而系之二
南则又以为非卜商之见然则序果谁作乎周官一书
已亡其一刘氏以考工足之儒者咸以为非然则成王
在丰作周官果其书乎今考其书建官之制耳而乃列
于礼经至于明堂一篇正周公制礼作乐颁度量于天
下者乃不见之书又何邪礼记一书或谓成于孔门之
诸子又以为戴圣杂取家语及子思孟轲荀卿之书不
知果今之礼记邪中庸一篇似非礼经刘向得乐记宜
卷五 第 23b 页 WYG1171-0280d.png
自为书而又礼乐合为一经何也圣人作春秋一用周
典而啖助以为用夏为本左氏亲见笔削公榖皆出子
夏而论议不同乃如异师公榖既盛而左氏尚微凤龚
诸人极力扶持犹不一振今左氏乃益显而二家仅不
绝何邪或谓公孙固韩非摭文著书而铎椒虞卿亦采
取删拾不知果有得于圣人之意邪无曰六籍烂然家
传人诵疑六籍固疑吾心也又无曰吾惟道而已他非
所泥则又几于稊稗嘉谷者试相与紬绎而根證之有
卷五 第 24a 页 WYG1171-0281a.png
司得以祛宿疑焉
  理财
问食货之政前牒讲之备矣唐虞而上姑置勿论三代
以来固有可考者汉人意度宏厚纲目阔疏七十年间
廪庾尽满充溢露积京师之钱累百钜万夫赐租发爵
使农愈劝若可以得粟耳顾钱亦至于不可校者何邪
夫均输平准各有令丞都官干官并属大农是固生财
之道然其官乃不建于初年何邪有唐之兴经常简易
卷五 第 24b 页 WYG1171-0281b.png
之法烂然有叙方其盛时民物蕃息马牛被野米斗之
直至三四钱原其所自是固力本之馀功然不闻有钱
少物轻之患何邪良法既坏理财之说寖兴所谓盐铁
转运铸钱括苗𣙜利借商之事扰扰并起乃愈烦而愈
弊何邪自是而降调度益繁规模日迫矣天厌昏代开
我国家列圣相承比隆三代凡数百年来崎岖苛细掊
克聚敛之政悉弛而不用至于三司使之置虽因旧制
而其间深意所寓固有三焉造作军器与夫土木之工
卷五 第 25a 页 WYG1171-0281c.png
河防之役尽得而主之且国家经费之大无过此三者
而必命三司总之岂非使之得以制其出入而为制度
者乎分天下之路设转运使副判官付以按察之权使
督集财赋𨽻之三司凡经费羡馀悉献之夫三司虽尊
位亚执政而无宰相黜陟之权故诸道使者有羡则献
无则已果可以不事损下而益上邪左藏内藏之储人
主不得知其数宰相不得侵其事惟三司实专之得非
不见其储积之广则侈心无自而生邪自王安石当国
卷五 第 25b 页 WYG1171-0281d.png
持冢宰制国用之说分三司之权立劝沮之法置旁通
之簿凡前日祖宗微意一切不存不知安石之变更果
何所见而然邪理财王者善政也无事则藉以制作无
一日而可缓者其稽汉唐先后之由本朝沿革之故与
夫今日之所宜行者为有司言之以备庙堂之采择
  弭盗救荒
问兵危事也毒民于一时者未足计贻祸于亡穷者为
甚惨盖风尘一开狼子动心于是盗贼之变起怨气干
卷五 第 26a 页 WYG1171-0282a.png
和岁事凶啬于是饥馑之忧形是故君子于兵不敢易
言之虽然鼠窃狗盗古所不免惟为政者必有消弭之
术旱乾水溢天有定数而为政者必当操其丰凶之权
尹翁归之为右扶风也推迹盗贼无有遗脱而京师肃
然畏其威严至龚遂则罢其捕逐惟务安之渤海之盗
亦为之止若猛若宽皆足以成功何耶天之所生地之
所养以之足斯民之用有馀也特有偏而不均之患耳
富者庾满则贫者甑空势也于是均平之政生焉曰常
卷五 第 26b 页 WYG1171-0282b.png
平曰劝分曰由狭徙宽凡所以使之有丰而无凶损有
馀以补不足皆王政之纲也乃者奸臣昏庸轻于称兵
洞丁边民乘时嘄謼区区几一饱耳而风起四野檄书
狎至懦夫愦眊不知所为荼毒黔黎空虚杼柚曾未闻
有窥左足而先应论片语而投兵者何邪旱暵螟蝗频
年继作濒江人相噬而依山之人则煮草根啖之富民
闭籴饥殍盈野思昔淳熙壬寅民未甚病也而州县讲
求荒政若不暇给今不知几倍壬寅矣而有司莫之问
卷五 第 27a 页 WYG1171-0282c.png
焉比谕富民以时发粟直则无损也乃阳均其数阴肆
奸谩以罔其上曰某所置场也曰为米若干也曰已粜
若干也曰官吏巡视已至某所也则皆空牍也场未始
置也粒米未始至其地也官吏未始识其面也州乌乎
知之部使者又乌乎知之为富民者乃且因时射取要
厚直损衡量民方急食惟贾是听所谓丰凶之权至是
在富民而不在公上矣伊欲广公朝厚下之恩寿元气
灵长之脉非州牧监司责乎酌宽猛之宜以平奸
卷五 第 27b 页 WYG1171-0282d.png
赈恤之实以活流殍宁无长术乎盍究言之抑以观通
达世务之学
  江淮形势
问邓艾见高山大泽辄指画军营李德裕筹边楼之图
山川尤为详备甚哉形势险阻不可不宿讲也立国于
东南无百二山河唯曰长江为户庭两淮为藩篱尔世
之熟于形势者曰无淮则江单无江则淮寒唇齿相资
灼然不诬方鼎峙三分时吴奄江表魏据淮甸吴之君
卷五 第 28a 页 WYG1171-0283a.png
臣不敢目望中原者无淮也南唐跨据江左尤重淮甸
岁当水浅戍守浸严今独有淮东西尔可不垂意乎至
于大江之南地势延袤可挠之地不胜其多捍禦之计
不胜其力备多则力分力分则势弱有如大江之上流
所以援两淮而固长江者又岂可不重垂意乎淮宜守
也江宜保也上流之势尤不容忽也然则宜如之何曰
昔周世宗征淮甸诸将争欲据险以邀之然则淮未尝
无险也不知所以为险者果安在邪吴人聘魏魏问戍
卷五 第 28b 页 WYG1171-0283b.png
备几何曰五千七百里又曰道远何以为固曰封疆远
而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然则长江亦未尝无险也
不知所以为险者又果安在邪今江淮重镇宿元戎屯
万幕分疆画守首尾相应宜无馀算然时异事殊难以
泥古风雨飘忽震迅𦕈不可齐恐未易以故迹寻也彼
六朝遗论汎焉而未详江淮表里之篇详焉而未精诸
君慷慨功名且家于形势上游平时倚剑天外弯弧江
上凡江淮数千里尽在指顾中取其便于时而切于事
卷五 第 29a 页 WYG1171-0283c.png
断断然可以日月计功者约其辞明其指为有司言之
勿徒以纸上陈迹为对
  历代文章
问人文之盛宣贲国章譬诸五色祥云与天为瑞故考
世历论治体每于一代之文得之若昔封禅之君厥有
文字褒表盛观崆峒诵尧衡山纪禹皇乎唐乎莫可载
已六籍遗文不登圣人之笔者珉雕雕玉章章间出于
史传间令人动目独恨遗逸三事悉出天汉而閒编脱
卷五 第 29b 页 WYG1171-0283d.png
简𣹰离其真于时诸儒固已闵惜今之所传顾皆旧书
邪有如石鼓之歌千代杰作夫子西行果不到秦彼岐
阳之蒐乃成王尔今所传七篇自䢩车既攻讫于天求
又是固张生所持者耶汉初最为近古李陵一书气干
颇高类非近体而或者以为齐梁之士所拟果何见而
云然耶当是时歌与乐章已有七言至五言特未也而
苏武之作人以为伪今所传李诗自有鸟西南飞而下
凡七篇苏诗自童童孤生竹而下凡二篇与萧统所编
卷五 第 30a 页 WYG1171-0284a.png
绝不相似然则以何为是耶世有梁父吟一篇五言也
为三士而作彼诸葛孔明抱膝而吟者是邪人言柏梁
体者七言也有似乎联句彼汉武皇与一时廷臣登台
而更倡者是邪宋玉讽钓二赋靡而能谏贾谊之赋早
云董仲舒之对郊祀对雨雹帅有深致乃不见于二史
何邪班固载扬雄之作备矣至雄自叙以为平生为文
不解五经之训惟得于輶轩之使奏籍之书于君平翁
孺尔如成都四堣铭龙骨诗三章乃雄少年立声名者
卷五 第 30b 页 WYG1171-0284b.png
而皆不录何邪至于州箴如所谓世虽安平无敢逸豫
与其官箴所谓内不可以不省外不可以不清其词藻
典丽意存规正真足以警一时而诏万世者方之古作
孰可比肩乎唐韩文公古之人也其文古之文也而或
者犹病李汉不知其不当录者为何篇邪柳子厚欲兴
西汉文章因吴武陵来为出书数十篇不知所出者为
何书邪李卫公谋议援古文章尔雅而卒不大明于世
陶渊明平生洒落自出天机闲情一赋人以比国风而
卷五 第 31a 页 WYG1171-0284c.png
萧统复律以扬雄讽一之义何所取据耶夫文以气为
主以意为辅以词为卫彼所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
于笔端特其凡尔近时文弊具见廷申之奏则科举之
习殆将一洗诸君汪洋学海搴翔翰林暇日评古借箸
于前数子必有取焉毋薄有司以为不足语古
  士风吏治国用民力
问古今之时不同而国体政条民生日用凡明君哲后
之所访咨忠臣谋士之所献纳要之一日可行则百世
卷五 第 31b 页 WYG1171-0284d.png
可守青编烂然何所不备举而措之存乎其人安用耻
于祖袭而务为新奇乎士贵乎博学也然则甲乙策试
开五十难与夫天子命题畀之有司不知昔人所以作
新文体者尚可行乎吏贵乎趋事也然则一县合治上
下相司与夫中书宣指察其对义不知昔人所以严于
考课者尚可用乎沿边屯田讲之熟矣特未有及乎内
地者然则州郡之间都督之府军非临敌且田且守不
知昔人建明规画者亦可言乎以至士气患乎未振也
卷五 第 32a 页 WYG1171-0285a.png
近则有伸敢言之请彼慕古远者高其论赡文辞者去
其华比之委赂纳说荷担吐奇由壶关以上言自南宫
而讽刺是则昔之人所以旁求直言者至矣应之者为
何人国用患乎未通也近则有重缗钱之请彼龟贝既
寝缗镪专用充都内之金绍圜府之职深功学之患难
轻重之权是则昔之人所以讲明钱币者至矣对之者
为何策夫终亩不税则国用靡须百姓不足则恻隐深
虑不知昔之人所以博访兼足者亦有良法乎深汰圭
卷五 第 32b 页 WYG1171-0285b.png
符妙简铜墨而春雉未驯秋螟不散不知昔之人所以
讲求择吏者亦有高论乎士风也吏治也国用也民力
也经国之务要不出此数者诸君行且充庭入奉大对
可不及此閒暇讲明古人之问答以备圣时之采择乎
况乎诵先圣之典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则
挥翰流离称述世务使班扬韬笔仲舒结舌如晋人所
以告语庠序者愿毋多逊
  人才
卷五 第 33a 页 WYG1171-0285c.png
问学者取友不足今世又将旁及千古故尚论古人学
者所先班孟坚人表之作规模闳深后之秉史笔者莫
能踵武世之君子盖尝病之彼其采摭百家网罗见闻
柏皇陆栗之君绿图大填之佐登汇无馀其用力亦廑
矣然自明由晓升级至于陨丘受延禧此燧人四佐也
自金提主化俗至于阳侯为江海此伏羲六臣也胡为
遗而不录耶皇帝诸臣如风后力牧伶伦岐伯之俦纪
载尤备然如天老掌教知命正俗地典受州五圣主道
卷五 第 33b 页 WYG1171-0285d.png
与夫燧人之四佐伏羲之六臣者皆尤有功于斯世也
乃不得与封钜诸公比何耶帝虞盛时分置八伯若伯
若弃若咎繇暨垂各主四时而羲和之后各以一人为
之贰焉今所存者七伯而已冬伯之后实缺其一何耶
昔者历山雷泽之游有友七人焉自雄陶以至灵甫凡
与为七然尸子止载雄陶不载灵甫然则以何为是邪
天下之士从吾夫子游者大半然亦有四友焉有六侍
焉其亦出于四科否汉高之兴群龙云附卓卓然绚绘
卷五 第 34a 页 WYG1171-0286a.png
简编动人观听者曰三杰曰十八侯而乃以三十一人
悉为功臣何其盛邪三国鼎立争致英豪而一时之士
多归心焉今之所载者魏九人蜀四人吴七人而已抑
何其少耶世祖功臣三十二人而云台所图仅取四七
以应列宿世之君子独无一言何耶嗟乎功臣之士道
德之士悠悠千古浩如烟海不可枚数请复于洙泗终
焉史称鲁有八儒如子张氏为讽谏之儒孟氏为疏通
之儒仲梁氏为移风易俗之儒以至乐正氏为属辞比
卷五 第 34b 页 WYG1171-0286b.png
事之儒公孙氏为传易之儒不知所谓八儒者果洙泗
从游之士乎愿悉数之且以观平日尊贤取友之志
  史
问丘明既往班马嗣兴奋鸿笔于西京骋直词于东观
卓乎无以议为也后汉之书成于范晔不知与汉纪三
十篇同乎异乎三国有志成于陈寿不知与魏氏春秋
优乎劣乎东西二晋植国规模与其人物风流岂无可
书彼生长东南不知中朝典故者固不胜其任而闻见
卷五 第 35a 页 WYG1171-0286c.png
华戎成败者又复过自退避故虽著晋纪者号为简真
而作阳秋者称为良史今之所述亦有取于此耶由魏
迄隋其间六代之史不满人意迨至有唐尝诏修撰而
涉历累年讫无铨次彼陈叔达诸人各居权要无所禀
承要当求有以一之可也乃奏停后魏而独修五代何
邪诸史来上多所损益既为序论又为总论亦可谓全
书矣不知所谓时称良史者果皆简正邪唐三百年属
笔非人逮欧阳文忠诸公积二十年之力乃成百六十
卷五 第 35b 页 WYG1171-0286d.png
万之言其不苟甚矣然八者之失二十条之疑犹未免
议者之云云何耶日者史臣有请欲使涉笔史馆者帅
为近程以速汗青之效是也窃谓史各有才难乎其选
而昔人又谓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
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皆足以耀当年而垂后世然
则甘泉从臣悉兼论撰家家果皆董狐人人果皆荀勖
耶毋曰非吾事也不敢僣
 洺水集卷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