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五十 第 1a 页
居士集卷第五十 欧阳文忠公集五十
  祭文十七首
   祭程相公文
维至和三年岁次丙申月日具官欧阳脩谨以清酌
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太师相国程公之灵呜呼公于
时人气刚难合予实后进晚而相接一笑之乐淋漓
酒卮十年再见公老予衰公遽如此予存几时人生
富贵朝露之光及其零落止(一作/秖)益悲伤惟可喜者
令名不忘士穷闾巷念不逢时公位将相韬能不施
公居庙堂有言谔谔白首于外愉愉其乐酒酣气振
卷五十 第 1b 页
犹见锋锷惜也虽老神清志完手书未复讣巳在门
昔者樽酒歌欢笑谑今而一觞涕泪沾落死生忽焉
自古常然抚棺为诀夫复何言尚享
   祭资政范公文
月日庐陵欧阳脩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资
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范文正公之灵曰呜呼公
乎学古居今持方入圆丘轲之艰其道则然公曰彼
恶公为好讦公曰彼善公为树朋公所勇为公则躁
进公有退让公为近名谗人之言其何可听先事而
斥群讥众排有事而思虽仇谓材毁不吾伤誉不吾
卷五十 第 2a 页
喜进退有仪(一作/度)夷行险止呜呼公乎举世之善谁
非公徒谗人岂多公志不舒善不胜恶岂其然乎成
难毁易理又然欤呜呼公乎欲坏其栋先摧桷榱倾
巢破鷇披折傍枝害一损百人谁不罹谁为党论是
不仁哉呜呼公乎易名谥行君子之荣生也何毁没
也何称好死恶生殆非人情岂其生有所嫉而死无
所争自公云亡谤不待辨愈久愈明由今可见始屈
终伸公其无恨写怀平生寓此薄奠
   祭杜祁公文
维嘉祐二年三月日具官欧阳脩谨遣驱使官赵日
卷五十 第 2b 页
宣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太子太师赠司徒侍
中杜公之灵曰士之进显于荣禄者莫不欲安享于
丰腴公为辅弼饮食起居如陋巷之士环堵之儒他
人不堪公处愉愉士之退老而归休者所以思自放
于闲适公居于家心在于国思虑精深言辞感激或
达旦不寐或忧形于色如在朝廷而有官责呜呼进
不知富贵之为乐退不忘天下以为心故行于已者
老益笃而信于人者久愈深人之爱公宁有厌巳寿
胡不多八十而止自公之丧道路嗟咨况于愚鄙久
辱公知系官在朝心往神驰送不临穴哭不望帷衔
卷五十 第 3a 页
辞写恨有涕涟洏尚飨
   祭吴尚书文
维嘉祐三年五月庚午朔具官欧阳脩谨遣驱使官
田安之至于西京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留守
资政左丞赠吏部尚书吴公之灵曰呜呼公乎余将
老也阅世久也见(一作/念)时之事可喜者少而可悲者
多也士少勤其身以干禄仕取名声初若可爱慕者
众也既而得其所欲而怠与迫于利害而迁求全其
节以保其终者十不一二也其人康彊饮食平居笑
言以相欢乐察其志意可谓伟然而或离或合不见
卷五十 第 3b 页
几时遂至于衰病与其俯仰旦暮之间忽焉以死者
十常八九也呜呼公乎所谓善人君子者其难得既
如彼而易失又如此也故每失一人未尝不咨嗟殒
泣至于失声而长号也(一有/惟字)公材谋足以居大臣文
学足以名后世宜在朝廷以讲国论而久留于外宜
享寿考以为人望而遽云长逝(一作/往)此搢绅大夫所
以聚吊于家而交朋故旧莫不走哭于位(一作/次)岂惟
老病之人独易感而多涕也尚飨
   祭梅圣俞文
维嘉祐五年岁次庚子七月丁亥朔九日乙未具官
卷五十 第 4a 页
欧阳脩谨率具官吕某刘某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
于亡友圣俞之灵而言曰昔始见子伊川之上余仕
方初子年亦壮读书饮酒握手相欢谈辩锋出贤豪
满前谓言仕宦所至皆然但当行乐何有忧患子去
(一作/出)河南余贬山峡三十年间乖离会合晚被选擢
滥官朝廷荐子学舍吟哦六经余才过分可愧非荣
子虽穷厄日有声名余狷而刚中遭多难气血先耗
发须早变子心宽易在险如夷年实加我其颜不衰
谓子仁人自宜多寿余譬膏火煎熬岂久事今反此
理固难知况于富贵又可必期念昔河南同时一辈
卷五十 第 4b 页
零落之馀惟予子在子又去我余存兀然凡今之游
皆莫余先纪行琢辞子宜余责送终恤孤则有众力
惟声与泪独出余臆尚飨
   曾祖曾祖母祖祖母焚黄祭文
维嘉祐七年岁次壬寅某月朔日曾孙具官脩谨以
清酌庶羞之奠及太子少保太保延安郡荣国太夫
人之告四通告于曾祖太保曾祖母太夫人之灵曰
脩以不肖之质获蒙祖考之馀休享有爵禄材薄任
重缪膺奖擢践更二府国有常典命及其先非惟优
异丞弼之臣盖所以彰积善垂庆其来有自而欲潜
卷五十 第 5a 页
光閟德发耀有时俾为臣子者退得伸孝于家而进
以尽忠于国是谓一施而两得此朝廷所以推仁广
恩而为小子之幸也敢不夙夜祗畏竭其思虑勉其
不逮俾有树立冀不颠坠其家声以对扬天子之宠
灵以永赖祖考之遗德官有职位系身于朝不得瞻
望松楸亲执笾豆谨遣兄之子庐陵县尉嗣立以告
(祖祖母同词)
   皇考太师祭文
嗣子具官脩谨以清酌庶羞之奠及太常少卿给事
中太子少师太师告身四通告于皇考太师之灵曰
卷五十 第 5b 页
脩获罪于天幼罹孤苦蒙赖积德积善之庆不殒其
躬得从士大夫之列天子哀其禄不获养而宠及其
亲曰非以为荣俾以伸汝志亦以示国家推仁广惠
不忘人之先也有庆赐之恩而又有官秩之宠粤元
年季秋天子恭谢天地于大庆则有太常少卿之命
四年孟冬祫享于庙则有给事中之赠五年冬十有
一月脩忝贰枢密则有少师之锡明年闰八月承乏
东府则有太师之告而脩官职有守不得以时躬亲
即事留君之命于家不恭不勉力于其亲不孝罪莫
大焉是以涕泣忧惧不能自安谨遣兄之子庐陵县
卷五十 第 6a 页
尉嗣立以告尚飨
   皇妣太夫人祭文
嗣子具官脩谨以清酌庶羞之奠及平昌荥阳郡太
君安定郡永国太夫人告身四通告于皇妣太夫人
之灵曰脩有不孝之罪不得躬亲省视松柏者于兹
十年无岁不请于朝而讫不获报遂以贪冒荣禄留
连岁时独幸天子仁恩教人以孝俾得宠及其亲故
自嘉祐之元殆今凡四被追封之告亦足以少慰乌
鸟之心而备官东府任责至重不得退徇其私有司
所下告第之制所以诞扬休命宠褒幽显者不能躬
卷五十 第 6b 页
自临事则又以永负至慈罔极不报之恩不胜悲慕
哀怆之情谨遣兄之子嗣立以告尚飨
   祭宋侍中文
惟灵明诚敏识清方粹直由初考终不变一德忽然
云亡天子之恻富于文章玉质天葩施之朝庙炳耀
光华自兹而绝学者之嗟既文(一作/智)且贤周达善问
惟此不朽有司之信輤车其行礼备哀荣奠觞为诀
脩等之诚尚飨
   英宗皇帝灵驾发引祭文
维治平四年岁次丁未八月丁未朔八日甲寅具官
卷五十 第 7a 页
臣欧阳脩伏睹大行皇帝灵驾发引臣以官守有职
不得攀号于道左谨择顺天门外恭陈薄奠瞻望灵
舆臣脩西望泣血顿首死罪言曰伏惟大行皇帝至
仁至孝本尧舜之心克俭克宽躬禹汤之圣德泽被
物威灵在天今者因山为陵卜万世而叶吉同轨毕
至无一人之后期而臣受恩最深报国无状不能秉
翣持绋以供贱事而古人可慕有愧三良之殉身罔
极衔哀但同百姓之丧考尚知豺獭之荐冀伸犬马
之诚臣无任号天摧绝哀慕感切之至臣脩西望泣
血顿首死罪谨言
卷五十 第 7b 页
   祭石曼卿文 祭(一作/吊)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脩谨遣尚书都省令
史李敡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
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
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
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此自古
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呜呼曼卿
吾不见子久矣犹能髣髴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
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一有/吾字)意其不化为朽壤而
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一作/之)
卷五十 第 8a 页
茎柰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燐飞萤但
见牧童樵叟歌唫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
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
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
乎旷野与荒城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
而感念畴昔悲凉悽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
太上之忘情尚飨
   祭胡太傅文
维治平四年岁次丁未十一月乙亥朔某日具官脩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太子太傅致仕胡公
卷五十 第 8b 页
之灵自昔并游儒馆当世英豪譬如花卉先后零凋
惟公松柏凛凛寒标他人磨砻争出圭角公独浑然
不见其璞廊庙之器谁能测度晚登大用蔚有嘉言
予文之鄙惧不能传三十年间既亲且旧哭不及丧
行不送柩写恨临风有怀莫究尚飨
   祭刘给事文
惟熙宁元年岁次戊申四月壬寅朔十五日丙辰具
官脩谨遣通引官行首庞简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
于亡友留台给事原甫之灵曰呜呼金百鍊以为鉴
而万物不能遁其形及为物蚀而蔽其光顽然无异
卷五十 第 9a 页
乎瓦甓然而一遇良工之药磨而莹之则可以见肝
胆而数毛发盖其可昏者光不可昏者性其或废而
或用由有幸与不幸若吾原甫者敏学通于今古精
识造乎幽微乃百鍊之英而万事之鉴也一为末疾
昏之至使良医不能措其术百药无所施其功遂埋
至宝衔恨无穷此所以士夫惊呼莫不为朝廷而痛
惜至于不知命者皆有疑于造物之工况相知于道
义而久接于游从念以身而莫赎徒有泪而沾胸尚

   祭丁学士文
卷五十 第 9b 页
呜呼元珍善恶之殊如火与水不能相容其势然尔
是故乡人皆好孔子不然恶于不善然后为贤子之
美才懿行纯德谁称诸朝当世有识子之憔悴遂以
湮沦问孰恶子可知其人毁善之言譬若蝇矢点彼
白玉濯之而巳小人得志暂快一时要其得失后世
方知受侮被谤无如仲尼巍然衮冕不祀桓魋孟轲
之道愈久弥光名尊四子不数臧仓是以君子脩身
而俟扰扰奸愚经营一世迨荣华之销歇嗟泯没其
谁记是皆生则狐鼠死为狗彘惟一贤之不幸历千
载而犹伤自古孰不有死至今独吊乎沅湘彼灵均
卷五十 第 10a 页
之事业初未见于南邦使不遭罹于放斥未必功显
而名彰然则彼谗人之致力乃借誉而揄扬呜呼元
珍道之通塞有命在天其如予何孔孟亦然何以慰
子聊为此言寄哀一奠有涕涟涟尚飨
   祭吴大资(一作/长文)
维年月日具官脩谨遣某人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
于资政侍郎吴公之灵曰惟公以孔孟之学晁董之
文佐佑三朝始终一节顾惟庸缪敢企光尘而金门
玉堂早接俊游之末紫枢黄閤晚陪国论之馀虽出
处之略同在进退而则异余实衰病久思返于田畴
卷五十 第 10b 页
(一作/庐)公方盛年宜复还于廊庙岂期白首来哭素帷
饮釂百分尚想平生之意气写哀一奠不知涕泪之
纵横尚飨
   祭蔡端明文
维年月日具官脩谨遣三班奉职指使李敡以清酌
庶羞之奠致祭于故端明殿学士尚书吏部侍郎蔡
公君谟之灵曰呜呼盛必有衰而生必有死物之常
理也生为可乐而死为可哀人之常情也而又有不
幸于其间者宜其为恨于无穷也自公之奋起徒步
而名动京师遂登朝廷列侍从其年壮志锐而意气
卷五十 第 11a 页
横出材宏业茂而誉望伟然方公之辉华显赫之时
而其亲享寿考康宁之福夫得禄及亲人以为幸也
而公以荣名显仕为之养綵衣而戏昔以为孝也而
公以金章紫绶悦其颜使天下为子者莫不欲其亲
如公之亲为父母者莫不欲其子如公之为子也其
荣且乐可谓盛哉及其衰也母夫人丧犹在殡而公
已卧病于苫块之间而爱子长而贤者遽又卒于其
前遂以奄然而瞑目一孤藐然以为二丧之主呜呼
又何其不幸也此行路之人闻之皆为之出涕况于
亲戚朋友乎况如脩者与公之游最久而相知之最
卷五十 第 11b 页
深者乎夫世之举远以为言者不过曰四海而闽负
南海齐临东海使脩不得躬一觞之奠写长恸之哀
此其为恨又可涯哉尚飨
   青州求晴祭文 求晴(一作/祈晴)
维年月日具官脩谨以清酌之奠致告于东岳天齐
仁圣帝而言曰夫麦之为物历四时而后实凡所以
生育长养成就之功可谓至矣以四时之功而成之
以数日之雨而坏之此殆非天之意也非神之欲也
农服耒有劳筋苦骨之勤而水旱之灾螟蝗之孽
丰岁常少而凶岁常多所得常不补其所失天之至
卷五十 第 12a 页
仁悯斯民之若此也故于其间时赐一大丰之岁以
偿之夫丰岁可谓难得也既赐与之又遽夺之此非
天之意也非神之欲也今在田者垂穗而蔽野在场
者其积而如坻民徬徨而视之穗者不得施其手积
者不得入于廪使皆化为羽翼而飞扬之岂不可惜
也哉此非天之意也非神之欲也惟神之惠假以十
日之不雨以成天之大赐使收穫得以时而民足食
公足用是则赖神之灵假之旬浃之顷而九州数千
里之地公私皆受其赐矣盖所假者少而所利者多
故敢以为请尚飨
卷五十 第 12b 页

居士集卷第五十
 熙宁五年秋七月男发等编定
  绍熙二年三月郡人孙谦益校正
祭程相公文韬(一作/韫)
祭吴大资文金门(一作/金马)
青州求晴文斯民之若此也(之字下一/有若字)
卷五十 第 13a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