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三十三 第 1a 页
居士集卷第三十三 欧阳文忠公集三十三
  墓志四首
   尚书工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许公墓志铭
(并序)
公讳元字子春姓许氏宣州宣城人也许氏世以孝
谨称乡里其父亡一子当官兄弟相让久之曰吾弟
材后必庇吾宗乃以公补郊社斋郎徙居海陵力耕
以养其母调明州定海剑州顺昌县尉泰州军事推
官戍兵千人自海上亡归州守闻变不知所为公为
诘其所以来二三人出前对公叱左右执之曰惑众
卷三十三 第 1b 页
者此尔其馀何罪劳其徒而遣之迁镇东军节度推
官知润州丹阳县县有练湖决水一寸为漕渠一尺
故法盗决湖者罪比杀人会岁大旱公请借湖水溉
民田不待报决之州守遣吏按问公曰便民罪令可
也竟不能诘由是溉民田万馀项岁乃大丰再迁太
子中舍监扬州博盐和籴仓知泰州如皋县所至民
爱思之公为吏喜修废坏其术长于治财自元昊叛
河西兵出久无功而天下劳弊三司使言公材以主
榷货公言先时贾人入粟塞下京师钱不足以偿故
钱偿愈不足则粟入愈少而价愈高是谓内外俱困
卷三十三 第 2a 页
请高塞粟之价下南盐以偿之使东南去滞积而西
北之粟盈曰此轻重之术也行之果便是时京师粟
少而江淮岁漕不给三司使惧大臣以为忧参知政
事范仲淹谓公独可办乃以公为江淮两浙荆湖发
运判官公曰以六路七十二州之粟不能足京师者
吾不信也至则治千艘浮江而上所过州县留三月
食其馀悉发而州县之廪远近以次相补由是不数
月京师足食既而叹曰此可为于乏时然岁漕不给
者有司之职废也乃考故事明约信令发敛转徙至
于风波远近迟速赏罚皆有法凡江湖数千里外谈
卷三十三 第 2b 页
笑治之不扰不劳而用以足公初以殿中丞为判官
巳而为副为使每岁终会计来朝天子必加恩礼特
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凡在职十
有三年巳而曰臣惫矣愿乞臣一州天子顾代公者
难其人其请至八九久之察其实病且老矣乃以知
扬州居岁馀徙知越州公益病又徙泰州至州未视
事以嘉祐二年四月某日卒于家享年六十有九曾
祖讳稠池州录事参军祖讳规赠大理评事父讳逖
尚书司封员外郎赠工部侍郎公娶冯氏封崇德县
君先公卒子男二人长曰宗旦真州杨子县主簿次
卷三十三 第 3a 页
曰宗孟守将作监主簿女一人适太常寺太祝滕希
雅先是江淮岁漕京师者常六百万石其后十馀岁
岁益不充至公为之岁必六百万而常馀百万以备
非常方其去职有劝公进为羡馀者公曰吾岂聚敛
者哉敢用此以希宠公为人善谈论与人交久而益
笃于其家尤孝悌所得俸禄分给宗族无亲疏之异
其孤宗旦等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公于真州杨子县
甘露乡之某原其所与游庐陵欧阳脩志于其墓曰
呜呼为天下者固常养材于无事之时盖必有事然
后材臣出自宝元庆历以来兵动一方奔走从事于
卷三十三 第 3b 页
其间者皆号称天下豪杰其智者出谋材者献力讫
不得少如其志而公遭此时用其所长且久于其官
故得卒就其业而成此名此其可以书矣乃为之铭

材难矣有蕴而不得其时时逢矣有用而不尽其施
功难成而易毁虽明哲或不能以自知公材之敏兮
用适其宜志方甚壮兮力则先衰行著于家而劳施
于国永幽其閟兮铭以哀之
   尚书刑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兼侍读赠右
   諌议大夫孙公墓志铭
卷三十三 第 4a 页
公讳甫字之翰许州阳翟人也初举进士天圣五年
得同学究出身为蔡州汝阳县主簿八年再举进士
及第为(一无/此字)华州观察推官转运使李纮荐其材迁
大理寺丞知绛州翼城县故丞相杜祁公与纮皆以
清节自高尤难于取士闻公纮所荐也数招致之一
见大喜巳而祁公自御史中丞拜枢密直学士知永
兴军辟公司录凡事之繁猥者一以委之公叹曰待
我以此可以去矣祁公为谢顾事非他吏不能者不
敢烦公公乃从容为陈当世之务所以缓急先后施
设之宜又多荐士之贤而在下者于是祁公自以为
卷三十三 第 4b 页
得益友岁满知彭州永昌县监益州交子务再迁太
常博士祁公为枢密副使荐于朝得秘阁校理是时
诸将兵讨灵夏久无功天下骚动盗贼数入州县杀
吏卒吏多失职而民弊矣天子方锐意更用二三大
臣乃极选一知名士增置諌员使补阙失公以右
正言居谏院上好纳谏诤未尝罪言者而至言宫禁
事他人犹须委曲开讽而公独曰所谓后者正嫡也
其馀皆犹婢尔贵贱有等用物不宜过僭自古宠女
色初不制而后不能制者其祸不可悔上曰用物在
有司吾恨不知尔公曰世谓谏臣耳目官所以达不
卷三十三 第 5a 页
知也若所谓前世女祸者载在书史陛下可自知也
上深嘉纳之保州兵变前有告者大臣不时发之公
因力言枢密使副当得罪使乃杜祁公也边将刘沪
城水洛于渭州部署尹洙以沪违节度将诛之大臣
稍主洙议公以谓水洛通秦渭于国家利沪不可罪
由是罢洙而释沪洙公平生所善者也公在谏院所
言补益尤多是三者其一人所难言其二人所难处
者其后言宰相以某事当去者上亟为罢之因以陈
执中为参知政事公又言执中不可用由是上难之
公遂求解职于是小人不便大臣执政而朋党之论
卷三十三 第 5b 页
起二三公相继去位公亦在论中而辨诤愈切不自
疑由是罢谏职以右司谏知邓州徙知安州历江南
两浙转运使再迁兵部员外郎改直史馆知陜府又
徙晋州河东转运使公素羸性淡然寡所好欲恂恂
似不能言而内劲果遇事精明议者谓公道德文学
宜在朝廷备顾问而钱谷刀笔非其职然公处之益
办至临疑狱滞讼常立得其情大贼张海郭貌山攻
劫商邓新破南阳顺阳公安辑有方常曰教民知战
古法也乃亲阅县弓手教之击射坐作皆为精兵盗
贼为息陜当东西冲吏苦厨传而前为守者顾毁誉
卷三十三 第 6a 页
不能有所损至公痛裁节之过客畏其清初无所望
而亦莫之毁也陜人赖以纾后遂以为法其为转运
使所至州县视其职事修废察其民乐否以此升黜
官吏而不纳毁誉遇下虽严而不害其在两浙范文
正公守杭州以大臣或便宜行事公曰范公贵臣也
吾屈于此则不得伸于彼矣由是一切绳以法而常
以监司自处范公遇公无倦色及退而不能无恨公
遇范公不少下然退而未尝不称其贤也自河东召
为度支副使勤其职不以为劳巳而得疾嘉祐元年
迁刑部郎中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不行疾少
卷三十三 第 6b 页
间乃留侍读公博学彊记尤喜言唐事能详其君臣
行事本末以推见当时治乱每为人说如其身履其
间而听者晓然如目见故学者以谓终岁读史不如
一日闻公论也所著唐史记七十五卷论议宏赡书
未及成以嘉祐二年正月戊戌卒于家享年六十公
既卒诏取其书藏于秘府赠右谏议大夫又有文集
七卷公喜接士务扬人善所得俸廪多所施与抚诸
孤儿教育如已子曾祖讳恕博州堂邑主簿祖讳贲
尚书库部员外郎考讳从革不仕以公贵累赠都官
郎中毋曰长安县太君李氏娶程氏寿昌县君子三
卷三十三 第 7a 页
人长曰宜滑州节度推官次曰寔曰寘皆将作监主
簿女三人一适将作监主簿程著馀皆早亡以五年
七月丁酉葬公于阳翟县旧学乡坞头村之北原铭

惟学而知方以行其义惟简而无欲以遂其刚力虽
弱兮志则彊积之厚兮发也光宜寿兮奄以藏有深
其泉兮有崇其冈永安其固兮百世无伤
   梅圣俞墓志铭(并序)
嘉祐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卧城东汴
阳坊明日朝之贤士大夫往问疾者驺呼属路不绝
卷三十三 第 7b 页
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一作/谓)
曰兹坊所居大人谁邪(一作兹坊/大人谁也)何致客之多也居
八日癸未圣俞卒于是贤士大夫又走吊(二字一/作共)
如前日益多而其尤亲且旧者相与聚而谋其后事
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赙恤其家粤六月甲申其孤(一/作)
(子)(一无/此字)载其柩南归以明年正月丁丑葬于某所
(一作宣州扬/城镇双归山)圣俞字也其名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
人也(一作姓梅氏名/尧臣宣州人也)(一无/此字)其家世颇(一有/皆字)能诗而
(一作/叔)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自武夫贵戚
童儿(一作/儿童)野叟皆能道其名字虽妄愚人不能知诗
卷三十三 第 8a 页
义者直曰此世所贵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
日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其初喜为清丽閒肆平
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馀
益老以劲其应于人者多故辞非一体至于他文章
皆可喜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圣俞
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至其穷愁感愤有所骂
讥笑谑一发(一有/之字)于诗然用以为驩而不怨怼可谓
君子者也初在河南(一有/时字)王文康公见其文叹曰二
百年无此作矣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
赐进士出身馀辄不报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槩等
卷三十三 第 8b 页
十馀人列言于朝曰梅某经行修明愿得留与国子
诸生讲论道德 为雅颂(一作/风雅)以歌咏圣化乃得国
子监直讲三年冬祫干太庙御史中丞韩绛言天子
且亲祠当更制乐章以荐祖考惟梅某为宜亦不报
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历桐城河南河阳三
县主簿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又知襄城县监湖州
盐税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永济仓国子
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尝奏其所撰唐载
二十六卷多补正旧史阙缪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
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曾祖讳远祖讳邈皆不仕父
卷三十三 第 9a 页
讳让太子中舍致仕赠职方郎中母曰仙游县太君
束氏又曰清河县太君张氏初娶谢氏封南阳县君
再娶刀氏封某(一作/平恩)县君子男五人曰增曰墀曰坰
曰龟儿一早卒女二人长适太庙斋郎薛通次尚幼
圣俞学长于毛氏诗为小传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
注孙子十三篇余尝论其诗曰世谓诗人少达而多
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圣俞以为知言
铭曰
不戚其穷不困其鸣不踬于艰不履于倾养其和平
以发厥声震越浑锽众听以惊以扬其清以播其英
卷三十三 第 9b 页
以成其名以告诸冥
   江邻几墓志铭
君讳休复字邻几其为人外若简旷而内行修饬不
妄动于利欲其彊学博览无所不通而(一无/此字)不以矜
人至有问辄应虽好辩者不能穷也巳则默若不能
言者其为文章淳雅尤长于诗淡泊閒远往往造人
之不至善隶书喜琴奕饮酒与人交久而益笃孝于
宗族事孀姑如母天圣中与尹师鲁苏子美游知名
当时举进士及第调蓝山尉骑驴赴官每据鞍读书
至迷失道家人求得之乃觉历信潞二州司法参军
卷三十三 第 10a 页
又举书判拔萃改大理寺丞知长葛县事通判阆州
以母丧去职服除知天长县事迁殿中丞又以父忧
终丧献其所著书召试充集贤校理判尚书刑部当
庆历时小人不便大臣执政者欲累以事去之君友
苏子美杜丞相婿也以祠神会饮得罪一时知名士
皆被逐君坐落职监蔡州商税久之知奉符县事改
太常博士通判睦州徙庐州复得集贤校理判吏部
南曹登闻检(一作/鼓)院为群牧判官出知同州提点陜
西路刑狱入判三司盐铁句院修起居注累迁刑部
郎中君于治人则曰为政所以安民也无扰之而巳
卷三十三 第 10b 页
故所至民乐其简易至辨疑折狱则或权以术举无
不得而不常用亦不自以为能也君所著书号唐宜
鉴十五卷春秋世论三十卷文集二十卷又作神告
一篇言皇嗣事以谓皇嗣国大事也臣子以为嫌而
难言或言而不见纳故假神告祖宗之意务为深切
冀以感悟又尝言昭宪太后杜氏子孙宜录用故翰
林学士刘筠无后而官没其赀宜为立后还其赀刘
(一有/因字)得不绝君之论议颇多凡与其游者莫不称
其贤而在上位者久未之用也自其修起居注士大
夫始相庆以为在上者知将用之矣而用君者亦方
卷三十三 第 11a 页
自以为得而君亡矣呜呼岂非其命哉君以嘉祐五
年四月乙亥以疾终于京师即以其年六月庚申葬
于某所(一作阳夏/乡之原)君享年五十有六方其亡恙时为
(一作/治)命数百言巳而疾且革其子问所欲言曰吾
巳著之矣遂不复言曾祖讳浚殿中丞赠驾部员外
郎妣李氏始(一作/隆)平县太君祖讳日新驾部员外郎
赠太仆少卿妣孙氏富阳县太君考讳中古太常博
士赠工部侍郎妣张氏仁寿县太君夫人夏侯氏永
安县君金部郎中彧之女先君数月卒子男三人长
曰懋简并州司户参军次曰懋相太庙斋郎次曰懋
卷三十三 第 11b 页
迪女三人长适秘书丞钱衮馀尚幼君姓江氏开封
陈留人也自汉轑阳侯德居于陈留之圉城其后子
孙分散(一作/居)而君世至今居圉城不去自高祖而上
七世葬圉南夏冈由大王父而下三世乃葬阳夏铭

彼驰而我后彼取而我不岂用力者好先而知命者
不苟嗟吾邻几兮卒以不偶举世之随兮君子之守
众人所亡兮君子之有其失一世兮其存不朽惟其
自以为得兮吾将谁咎
居士集卷第三十三
卷三十三 第 12a 页
 熙宁五年秋七月男发等编定
  绍熙二年三月郡人孙谦益校正
孙公墓铭未尝罪言者(五字上一/有虽字)宜寿兮(宜字上/脱仁字)
梅圣俞墓铭号诗人者(一作号/为诗人)见其文(文一/作诗)
卷三十三 第 12b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