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二十八 第 1a 页
居士集卷第二十八 欧阳文忠公集二十八
  墓志六首
   蔡君山墓志铭
予友蔡君谟之弟曰君山为开封府太康主簿时予
与君谟皆为馆阁校勘居京师君山数往来其兄家
见其以县事决于其府府尹吴遵路素刚好以严惮
下吏君山年小位卑能不慑屈而得尽其事之详吴
公独喜以君山为能予始知君山敏于为吏而未知
其他也明年君谟南归拜其亲夏京师大疫君山以
疾卒于县其妻程氏一男二女皆幼县之人哀其贫
卷二十八 第 1b 页
以钱二百千为其赙程氏泣曰吾家素以廉为吏不
可以此污吾夫拒而不受于是又知君山能以惠爱
其县人而以廉化其妻妾也君山间尝语予曰天子
以六科策天下士而学者以记问应对为事非古取
士之意也吾独不然乃昼夜自苦为学及其亡也君
谟发其遗藁得十数万言皆当世之务其后踰年天
子与大臣讲天下利害为条目其所改更于君山之
藁十得其五六于是又知君山果天下之奇才也君
山景祐中举进士初为长溪县尉县媪二子渔于海
而亡媪指某氏为仇告县捕贼县吏难之皆曰海有
卷二十八 第 2a 页
 风波岂知其不水死乎且虽果为仇所杀若尸不得
 则于法不可理君山独曰媪色有冤吾不可不为理
 乃阴察仇家得其迹与媪约曰吾与汝宿海上期十
 日不得尸则为媪受捕贼之责凡宿七日海水潮二
 尸浮而至验之皆杀也乃捕仇家伏法民有夫妇偕
 出而盗杀其守舍子者君山亟召里民毕会环坐而
 熟视之指一人曰此杀人者也讯之果伏众莫知其
 以何术得也长溪人至今喜道君山事多如此曰前
 史所载能吏号如神明不过此也自天子与大臣条
 天下事而屡下举吏之法尤欲官无小大必得其材
卷二十八 第 2b 页
方求天下能吏而君山死矣此可为痛惜者也君山
讳高享年二十有八以某年某月某日卒今年君谟
又归迎其亲自太康取其柩以归将以某年某月某
日葬于某所且谓予曰吾兄弟始去其亲而来京师
欲以仕宦为亲荣今幸还家吾弟独以柩归甚矣老
者之爱其子也何以塞吾亲之悲子能为我铭君山
乎乃为之铭曰
呜呼吾闻仁义之行于天下也可使父不哭子老不
哭少(一作/幼)嗟夫君山不得其寿父母七十扶行(一作/杖)
送柩退之有言死孰谓天子墓予铭其传不朽庶几
卷二十八 第 3a 页
以此慰其父母
   黄梦升墓志铭
予友黄君梦升其先婺州金华人后徙洪州之分宁
其曾祖讳元吉祖讳某父讳中雅皆不仕黄氏世为
江南大族自其祖父以来乐以家赀赈乡里多聚书
以招(一有/延字)四方之士梦升兄弟皆好学尤以文章意
气自豪予少家随(一有/州字)梦升从其兄茂宗官于随予
为童子(一作予时为童/子无下四字)立诸兄侧见梦升年十七八
眉目明秀善饮酒谈笑予虽幼心巳独奇梦升(一作/巳能)
(知梦升为/可奇其)后七(一作/八九)年予与梦升皆举进士于京师
卷二十八 第 3b 页
梦升得丙科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怏怏不得志以
(一有/解字)去久之复调江陵府公安主簿时予(一作/予时)
夷陵令遇之于江陵梦升颜色憔悴初不可识久而
握手嘘嚱相饮(一作/劳)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一作/自若)
予益悲梦升志虽衰而少时意气尚在也后二年予
徙乾德令梦升复调南阳主簿又遇之于邓间常问
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梦升慨然叹曰吾巳讳之矣
穷达有命非世之人不知我(一有/乃字)我羞道于世人也
求之不肯出遂饮之酒复大醉起舞歌呼因(一有/大字)
曰子知我者(一作独/子知我)乃肯出其文读之(一无/二字)博辨雄
卷二十八 第 4a 页
伟其(一无/此字)意气奔放犹(一有/若字)不可禦予又益悲梦升
志虽困而独其(一无/二字)文章未衰也是时谢希深出守
邓州尤喜称道天下士予因手书梦升文一通欲以
(一本改欲/以字为将)示希深未及而希深卒予亦去邓后之守
邓者皆俗吏(一作/庸人)不复知梦升梦升素刚不苟合负
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一作愤愤/无所发)卒以不得志死于
南阳梦升讳注以宝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卒享年
四十有二其平生所为文曰破碎集公安集南阳集
几三十卷娶潘氏生四(一作其娶/温氏生三)男二女将以庆历
四年某月某日葬于董坊之先茔(一作葬于/先茔之侧)其弟渭
卷二十八 第 4b 页
泣而来告曰吾兄患世之莫吾知孰可为其铭予素
悲梦升者因为之铭曰
予尝读梦升之文至于哭其兄子庠之词曰子之文
章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阒然灭泯未尝不讽诵叹息
而不已嗟夫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塞埋藏孰
(一作/予)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所归咎徒为梦升而

   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
距长沙县西三十里新阳乡梅溪村(一作距某县东/南若干里某原)
有墓曰狄君之墓者乃予所记(一作/纪)榖城孔子庙碑
卷二十八 第 5a 页
所谓狄君栗者也始君居谷城有善政尝已见于予
文及其亡也其子遵谊泣而请曰愿卒其详而铭之
以终先君死生之赐乌虖予哀狄君者其寿止于五
十有六其官止于一卿丞盖其生也以不知于世而
止于是若其殁而又无传则后世遂将泯没而为善
者何以劝焉此予之所欲铭也君字仲庄世为长沙
人幼孤事母乡里称其孝好(一作/力)学自立年四十始
用其兄棐荫补英州真阳主簿再调安州应城尉能
使其县终君之去无一人为盗荐者称其材任治民
乃迁谷城令汉旁之民惟邓谷为富县尚书铨吏常
卷二十八 第 5b 页
邀厚赂以售贪令故省中私语(一有邓/榖二字)以一二数之
惜为奇货而二邑之民未尝得廉吏其豪猾习以赇
贿污令而为自恣至君一切以法绳之奸民大吏不
便君之政者往往诉于其上虽按覆率不能夺君所
为其州所下文符有不如理必辄封还州吏亦切齿
求君过失不可得君益不为之屈其后民有讼田而
君误断者诉之君坐被劾已而县籍彊壮为兵有告
讼田之民隐丁以规避者君笑曰是尝诉我者彼冤
民能自伸此令(一有/养民)之所欲也吾岂挟此而报以罪
邪因置之不问县民繇是知君为爱我是岁西北初
卷二十八 第 6a 页
用兵州县既大籍彊壮而讹言相惊(一作/警)云当驱以
备边县民数万聚邑中会秋大雨霖米踊贵绝粒君
发常平粟赈之有司劾君擅发仓廪君即具伏事闻
朝廷亦原之又为其民正其税籍之失而吏得岁免
破产之患逾年政大洽乃脩孔子庙作礼器与其邑
人春秋释奠而兴于学时予为乾德令尝至其县与
其民言皆曰吾邑不幸有生而未识廉吏者而长老
之民所记才一人而继之者今君也问其一人者曰
张及也推及之岁至于君盖三十馀年是谓一世矣
呜呼使民更一世而始得一良令吏其可不慎择乎
卷二十八 第 6b 页
君其可不惜其殁乎其政之善者可遗而不录乎君
用谷城之绩迁大理寺丞知新州至则丁母夫人郑
氏忧服除赴京师道病卒于宿州实庆历五年七月
二十四日也曾祖讳崇谦连州桂阳令祖讳文蔚全
州清湘令父讳𣏌不仕君娶荥阳郑氏生子男二人
遵谊遵微皆举进士(一无/四字)女四人长适进士胡纯臣
其三尚幼其(一无/其字)铭曰
彊而仕古之道终中寿不为夭善在人宜有后铭于
石著不朽
   薛质夫墓志铭
卷二十八 第 7a 页
故大理寺丞薛君直孺字质夫资政殿学士赠礼部
尚书简肃公之子母曰金城(一有/郡字)夫人赵氏质夫生
四岁为殿直公为参知政事拜大理评事迁将作监
丞景祐元年公薨天子推恩于其孤拜大理寺丞公
以忠直刚毅显于当世质夫为名臣子能纯俭谨饬
好学自立以世其家公葬绛州质夫自京师杖而行
哭至于绛州行路之人皆哀嗟之质夫少多病后公
六年以卒享年二十有四初娶向氏某人之孙某人
之女再娶王氏某人之孙某人之女皆无子呜呼简
肃公之世于是而绝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
卷二十八 第 7b 页
为舜娶妻而言耳非万世之通论也不娶而无后罪
之大者可也娶而无子与夫不幸短命未及有子而
死以正者其人可以哀不可以为罪也故曰孟子之
言非通论为舜而言可也质夫再聚皆无子不幸短
命而疾病以死其可哀也非其罪也自古贤(一作/圣)
君子未必皆有后其功德名誉垂世而不朽者非皆
因其子孙而传也伊尹周公孔子颜回之道著于万
世非其家世之能独传乃天下之所传也有子莫如
舜而瞽不得为善人卒为顽父是为恶者有后而无
益为善虽无后而不朽然则为善者可以不懈为简
卷二十八 第 8a 页
肃公者可以无憾也使简肃公无憾质夫无罪全其
身终其寿考以从其先君于地下复何道哉某娶简
肃公之女质夫之妹也常哀质夫之贤而不幸伤简
肃公之绝世闵金城夫人之老而孤故为斯言庶几
以慰其存亡者巳悲夫铭曰
死而有祀四世之间死而不朽万世之传简肃之德
质夫之贤虽其閟矣久也其存
   陇城县令赠太常博士吕君墓志铭
(一本上/有吕字)讳士元字佐尧江宁人也咸平二年举明
经为潭州醴陵尉庐州司理参军宁州彭原广州四
卷二十八 第 8b 页
会县令又为湖州司理泗州录事参军吉州太和秦
州陇城县令以疾卒于官享年六十有五娶阎氏生
子四人曰渊曰溱曰淙曰淇阎氏年七十三后君十
五年以卒子淙后其母三月卒以庆历八年十二月
二十日以阎氏之丧合葬于扬州江都县东兴乡马
坊村先茔之次君为人刚介有节长于为政醴陵太
和皆大邑民喜斗讼往往因事中吏以法吏多不免
而君日与长吏争曲直下为邑民伺候终无毫发过
失可得而民卒爱思之四会近海俗杂蛮夷君尤知
其人之利害事所经决后有欲辄改更者民必自言
卷二十八 第 9a 页
于廷曰此吕君所决岂可动邪后人亦莫能改也君
仕三十馀年以一县令之禄衣食其族四十馀口虽
薄而必均夫人阎氏尤能为勤俭子渊溱皆举进士
溱有贤材以文学选中第一今渊为秘书丞溱著作
郎直集贤院以溱官得封赠赠君太常博士毋夫人
封天长县太君呜呼吕君官虽卑惠于其民足以为
政禄虽薄周于其族足以为仁身虽不显而有子以
大其门足以彰为善之效君之皇祖讳𥙿赠兵(一作/工)
部尚书皇考讳文膺官至太子左赞善大夫自宋兴
百年间吕姓之族五显于世君之叔父刑部侍郎集
卷二十八 第 9b 页
贤院学士文仲实为先朝名臣而今君有贤子又将
显吕氏之族于后于其葬也是宜铭以志其铭(一作/墓)

善无不报报不必同或在其后或及其躬积久发迟
(一作/愈)远弥昌如其不信考此铭章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
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
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
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
卷二十八 第 10a 页
必尽知之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彊记通知今
(一作/古今)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
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
易而(一无/此字)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
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
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举书判
拔萃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
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
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
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
卷二十八 第 10b 页
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陜西用兵大将
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师鲁虽用怀敏辟而尤为
经略使韩公所深知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
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
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坐城水洛
与边臣(一作/将)异议徙知晋州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
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师
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
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
(一作/亦)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详其为兵制之说述战
卷二十八 第 11a 页
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
减边用为禦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
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
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
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一作/未)果其后吏至
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一作讼师/鲁自盗)贬崇
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
阳求医疾革隐(一作/凭)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
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师鲁
娶张氏某县君有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知名前一
卷二十八 第 11b 页
岁卒师鲁凡十年间三贬官丧其父又丧其兄有子
四人连丧其三女一适人亦卒而其身终以贬死一
子三岁四女未嫁家无馀赀客其丧于南阳不能归
平生故人无远迩(一作/近)皆往赙之然后妻子得以其
柩归河南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先茔之次余与师
鲁兄弟交尝铭其父之墓矣故不复次其世家焉铭

藏之深固之密石可朽铭不灭
居士集卷第二十八
卷二十八 第 12a 页

 熙宁五年秋七月男发等编定
  绍熙二年二月郡人孙谦益校正
黄梦升墓铭后二年(一作后/又二年)饮之酒(之一/作以)独其文章
未衰也(一作文章/独未衰)因为(一作/乃为)
 又别本南阳主簿黄君墓志铭 予友黄君梦升
 其先婺州金华人后徙洪州之分宁其曾祖讳某
 祖讳某父讳某皆不仕黄氏世为江西大族自其
卷二十八 第 12b 页
 祖父以来乐以家赀赈施乡里多聚书以招延四
 方之士梦升兄弟皆好学尤以文章意气自豪予
 少家隋州梦升从其兄官于隋予时为童子见梦
 升年十七八眉明秀善饮酒谈笑予虽幼巳能知
 梦升为可奇其后八九年与予皆举进士于京师
 梦升得丙科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怏怏不得志
 以疾解去久之复调江陵府公安主簿予时谪夷
 陵令遇之于江陵梦升颜色憔悴初不能识久而
 握手吁嚱相劳以酒夜醉起舞歌呼自若予益悲
 梦升志虽衰而少时意气尚在也后又二年予徙
卷二十八 第 13a 页
 乾德令梦升复调南阳主簿又遇之于邓间尝问
 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梦升慨然曰吾巳讳之矣
 穷达有命非世人不知我乃我羞道于世人也求
 之不肯出遂饮以酒复大醉起舞歌呼因大笑曰
 独子知我者也乃肯出其文其博辩雄伟意气奔
 放犹若不可禦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其文章
 独未衰也是时谢希深守邓州尤喜称道天下士
 予因手书梦升文一通将示希深未及而希深卒
 予亦去邓后之守邓者皆庸人不复知梦升梦升
 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愤愤无所发卒以不得
卷二十八 第 13b 页
 志死于南阳梦升讳注以宝元二年四月某日卒
 享年四十有二其平生所为文曰破碎集公安集
 南阳集凡若干卷其娶温氏生四男二女以某年
 某月某日葬于先茔之侧其弟渭泣而来告曰吾
 兄患世之莫知孰可为其铭予素悲梦升者乃为
 之铭曰
 予尝喜读梦升之文至于哭其兄子庠之辞曰子
 之文章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阒然灭泯未始不讽
 诵叹息而不已嗟夫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
 塞埋藏孰予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夫归咎徒为
卷二十八 第 14a 页
 梦升而悲
   与黄渭小简
 脩启多事不及周谨鄙文或可刋石望只依首尾
 不须添他语亦不必平空及不用官衔惟书刻人
 欲署姓名无妨墨本乞三五纸乍别保爱脩再拜
  叔祖梦升学问文章五兵从横制作之意似徐
  陵庾信使同时遇合未知孰先孰后也然不幸
  得人间四十年尔使之白发角逐于英俊之埸
  又未知与欧阳文忠公孰先孰后也梦升既乖
  啎不逢尝以文哭世父长善云高明之家尚为
卷二十八 第 14b 页
  鬼瞰子之文章岂无物憾盖自道也安世十三
  弟秀而不实使人气塞于今孙曾特多英妙之
  质力学不休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绍圣元年
  五月诸孙庭坚记
  右黄梦升墓铭公年三十八所作真迹今藏兴
  国军吴氏字画端丽虽似净本然亦间有涂改
  校今众本凡增损异同七十馀字疑公后尝修
  润或传写差讹今录示后人并以元帖并山谷
  跋附焉
狄君墓铭至君(一作/君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