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六 第 1a 页
栾城集卷第六
 诗一百首
  题张安道乐全堂
天命无不全人事每自伤譬如摩泥珠宛转有馀光
藻饰不能加尘垢岂有亡世人未尝识姑射手自将
我公体自然率性非勉强驱驰四十年不入忧患埸
晚岁事蒙养敛退就此堂小儒岂知道宿昔窥门墙
申屠师无人无足亦自忘如逢郑执政一笑先生傍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桐轩
卷六 第 1b 页
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閒燕
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辅秋飙一凌乱浙沥惊葱茜
朝日失繁阴青苔覆遗片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竹轩
幽轩离纷华惟有一丛竹纤梢起馀寒紫笋散轻馥
擢干春雨馀挺节秋霜足不知岁时改守此娟娟绿
上有吟风蝉空腹未尝食剪伐非所辞不受尘土辱
   柏轩
室筑城市间移柏南涧底山林夙所尚封植聊自寄
崎岖脱岩石拥塞出棼翳上承清露滋下受寒泉惠
卷六 第 2a 页
秋来采霜叶咀嚼有馀味苦涩未须嫌愈久甘如荠
   巽堂
山前三秦道车马不遑息日出红尘生不见青山色
峰峦未尝改往意自奔迫谁言幽堂居近在使者宅
俯听辨江声却立睨石壁藤萝自太古松竹列新植
暑簟卧清风寒樽对佳客试问东行人谁能同此适
   山斋
平地厌喧嚣虚斋上山足萧条远城市坡陁富林麓
简书日填委杖屦每幽独岂无山中士高卧白茅屋
逢人默无语长啸响岩谷此室庶可招夜月相从宿
卷六 第 2b 页
   闲燕亭
登山稍巳高旷望良亦远危亭在山腹物景行自变
诸峰宿雾收草木朝阳绚盎盎云出山溜溜泉垂坂
徐行得住处永日遂忘返此乐只自知傍人任嫌懒
   会景亭
亭高众山下胜势不自收冈峦向眼尽风籁与耳谋
鸢飞半岭息云起当空游视身如乘风超然忘百忧
暮归室中居唯见窗户幽视听随物变恍谁识其由
   宝峰亭
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
卷六 第 3a 页
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
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
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宦游不忘归何异鸟欲翔
尘土污颜面年华侵鬓霜何时首归路所至聊徬徨
樽俎逢故人亭榭凝清光为我具斗酒宿恨犹可偿
  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二首
世上升沉都梦里春来疆健斗樽前公田种秫全抛
却坐客无毡谁与钱
春深风雨半相和节物令人意绪多中酒何须问贤
圣和诗今尚许羊何
卷六 第 3b 页
  送施历城辩归常州
高人不受尘土侵三年浙江藏何深久闲物理有相
复历城官事森成林乘时敛散逐十二鞭挞逋负徒
哀矜一杯相属未尝得百亩归去将安能潜逃虽出
知者后黾勉尚见仁人心归期忽告三月尾强晋不
顾千黄金河豚虽过鲈鳜在粳稻正插风雨淫酒肴
劳苦罄邻里期会迫隘思僚朋山川吴越我所爱扁
舟佗日要追寻滞留未用便相诧半年岁月行骎骎
  施君既去复以事还戏赠
令尹西行去又回西湖重把旧樽罍吏民再见鸡栖
卷六 第 4a 页
乘犹道吾公挽不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湖桥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远不作过湖桥两处那相见
  横湖
湖里种荷花湖边种杨柳何处渡桥人问是人间否
  书轩
绿竹覆清渠尘心日日疏使君遗癖在苦要读文书
  冰池
水深冰亦厚滉荡铺寒玉好在水中鱼何愁池上骛
卷六 第 4b 页
  竹坞
空陂放脩竹肃肃复冥冥莫除坞外笋从使入园生
  荻浦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摧折有馀青从横未须束
  蓼屿
风高莲欲衰霜重蓼初发会使此池中秋芳未尝歇
   望云楼
云生如涌泉云散如翻水百变一凭栏悠悠定谁使
   天汉台
台高天汉近匹练挂林端秋深霜露重谁见落西山
卷六 第 5a 页
  待月台
夜色何苍苍月明久未上不上倚城台无柰东南嶂
  二乐榭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灙泉亭
泉来草木滋泉去池塘满委曲到庭除清泠备晨盥
  吏隐亭
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
  霜筠亭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卷六 第 5b 页
  无言亭
处世欲无言事至或未可如有此亭空燕坐聊从我
  露香亭
重露覆千花繁香凝畦圃不忍日将晞散逐微风去
  涵虚亭
虚亭面疏篁窈窕众景聚更与坐中人行寻望来处
  溪光亭
溪亭新雨馀秋色明滉漾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过溪亭
溪浅复通桥过者犹恨懒赖有沙上鸥常为独游伴
卷六 第 6a 页
   披锦亭
春晚百花齐绵绵巧如织细雨洗还明轻风卷无迹
   禊亭
觞流无定处客醉醒还酌母令仲御歌空使人惊愕
   菡萏轩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絜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茶蘼洞
猗猗翠蔓长蔼蔼繁香足绮席堕残英芳樽渍馀馥
   筼筜谷
谁言使君贫巳用谷量竹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卷六 第 6b 页
   寒芦港
芦深可藏人下有扁舟泊正似洞庭风日莫孤帆落
   野人庐
野人三四家桑𢊆足生意试与叩柴荆言辞应有味
   此君庵
风梢绕檐匝霜干当窗净遥知素壁上醉墨森相映
(冠绝今世/与可墨竹)
   金橙径
叶如石楠坚实比霜柑大穿径得新苞令公忆鲈鲙
   南园
卷六 第 7a 页
官是劝农官种桑亦其所安得陌上人隔叶攀条语
   北园
使君美且仁遍地种桃李岂独放春花行看食秋子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
   二首
才堪簿领更无馀赢得十年闲读书宠辱何须身自
试穷愁不待酒驱除故人归去无消息佳句新来屡
卷舒前日使君今在此不妨时复置双鱼(兴移齐南/李公悻吴)
   右和见寄
是非一醉了无馀唯有胸中万卷书已把人生比蘧
卷六 第 7b 页
传更将江浦作阶除欲眠宾客从教去倒卧氍毹岂
暇舒京洛旧游真梦里秋风无复忆鲈鱼
   右醉眠亭
  和子瞻玉盘盂二首(白芍药子瞻新为此名/东武苏莒公家园中千叶)
千叶团团一尺馀扬州绝品旧应无赏传莒国迁钟
虡移忆胡僧置钵盂丛底留连倾凿落瓶中捧拥照
浮屠强将绛蜡封红萼憔悴无言损玉肤
故相林亭父老知出群草木尚何疑无多产业残花
药几许功名旧鼎彝丰艳不知人世别佳名新换使
君诗明年会看花尤好剥尽浮苞养一枝
卷六 第 8a 页
   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车骑崩腾送客来奔河断岸首频回凿成户牖功无
几放出江湖眼一开景物为公争自致登临约我共
追陪自矜新作超然赋更拟兰台诵快哉
槛前潍水去沄沄洲渚苍茫烟柳匀万里忽惊非故
国一樽聊复对行人谢安未厌频携妓汲黯犹须卧
理民试问沙囊无处所于今信怯定非真
   赠马正卿秀才
男儿生可怜赤手空腹无一钱死丧三世委平地骨
肉不得归黄泉徒行乞丐买坟墓冠帻破败衣履穿
卷六 第 8b 页
矫然未肯妄求取耻以不义藏其先辛勤直使行路
泣六亲不信相尤愆问人何罪穷至此人不敢尤其
怨天孝慈未省鬼神恶兄弟宁有木石顽善人自古
有不遇力行不废良谓贤
   答文与可十首
远游既为东鲁迁居又爱南山齿发自知将老心怀
且欲偷安
舜井溢流陌上历山近在城头羁旅三年忘去故园
何日归休
野步西湖绿缛晴登北渚烟绵蒲莲自可供腹鱼蟹
卷六 第 9a 页
何尝要钱
饮酒方桥夜月钩鱼画舫秋风冉冉荷香不断悠悠
水面无穷
雨过山光欲溜寒来水气如烝胜处何须吴越随方
亦有游朋
扬雄执戟虽久陶令归田未能眼看云山无柰神伤
簿领相仍
终岁常亲鞭朴此生知负诗书欲寻旧学无处时有
故人起予
故人远在江汉万里时寄声音闻道禅心寂寞未废
卷六 第 9b 页
诗人苦吟
佳句近参风雅微词间发离骚窃欲比君庾信莫年
诗赋尤高
相思欲见无路满秩西归有时及君铃閤少事饮我
松醪满卮
   次韵李公择寄子瞻
青蒲一下复东来拥扇西风满面埃击柝自营何择
地铺糟同醉未须回孤高振鹭瞻初下淡泊婴儿及
未孩我亦漂流家万里年来羞上望乡台
   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
卷六 第 10a 页
无锡铜瓶手自持新芽顾渚近相思故人赠答无千
里好事安排巧一时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
尤宜枪旗携到齐西境更试城南金线奇(齐州城南/金线泉在)
新诗态度霭春云肯把篇章妄与人性似好茶常自
养交如泉水久弥亲睡浓正想罗声发食饱尤便粥
面匀底处翰林长外补明年谁送霅溪春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泛清河
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
坟垄看书卷兴亡指道边苍茫半秋草犹复较愚贤
卷六 第 10b 页
   将至桃园阻浅且风不得进
卷帆倚棹浅河津忆泛长江步步新未免生涯寄风
浪不堪舟楫委埃尘往来欲就沙囊堰深浅时看举
策频一望云霓百忧集应思平地隐居人
   桃园阻浅将易小舟一夜水大至复乘便风
   顷刻百里
此生与物妄相仇欲往长嫌苦见留浅濑何知向人
恶涨溪岂复为公流雨痕忽到工催客风信初来转
打头举目汀洲都未改忽添清兴满行舟
   下邳黄石公庙
卷六 第 11a 页
圯下相逢南北人三邀不勌识天真十年却见榖城
下寂寞同收一梦身
   宿迁项羽庙
尺箠西来垄亩中驱驰力尽众兵冲旧封独守君臣
义故国长修俎豆容平日军声同破竹少年心事喜
摧锋锦衣眷恋多乡思肯顾田家社酒浓
   吕梁
出没悬流虽有道凭陵险地本无心未能与物都无
碍咫尺清泉亦自深
   梁山泊(次䫟)
卷六 第 11b 页
近通沂泗𢊆盐熟远控江淮粳稻秋粗免尘泥污车
脚莫嫌菱蔓绕船头谋夫欲就桑田变客意终便画
舫游愁思锦江千万里渔蓑空向梦中求(乾此泊以/时议者将)
(麦/种菽)
   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
南国家家漾綵𦫊芙蕖远近日微明梁山泊里逢花
发忽忆吴兴十里行
终日舟行花尚多清香无柰着人何更须月出波光
净卧听渔家荡桨歌
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回头却向吴侬
卷六 第 12a 页
说从此远游心未阑
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飞盖靓妆迎客
笑鲜鱼白酒醉船中
菰蒲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应为高人爱吴
越故于齐鲁作南风
   次韵李公择九日见约以疾不赴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
床头添药裹坐上减牛毛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喜雪呈李公择
秋来旱已久雪至亦不薄沉沉夜未眠簌簌声初落
卷六 第 12b 页
霏微入疏户眩晃先朱阁披衣视群动照屋始惊愕
晨起犯清寒繁阴看溟漠乔林冻相倚隙瓦乾犹烁
孤村掩圭窦深径没芒屩平野恣汗漫四山增荦确
晚色漏斜阳林光粲相错氛埃一清荡疫疠解缠缚
寒蔬养春芽宿麦布冬脚官居亦何赖岁事信所托
逋逃幸一饱剽盗止群恶无事乐自多有酒庶可酌
我行今不久公到时方昨丰穰识天意暇豫可前约
斋厨虽无馀宾客甚易诺行须酒壶倒莫待阴云剥
   次韵范郎中仰之咏雪
仓廪未应空长天霰雪濛琼瑶布地净组练出师雄
卷六 第 13a 页
云阔诸峰遍花繁百草同农谣麦垄外客兴酒杯中
聚散占风力消融验药功(山其上不晋雪/历城西北阳起石)远游聊
自喜三见岁时丰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
远客徒为尔江边有故丘汀洲信广大凫雁任漂浮
好事时携酒归心久倦游还乡定衰老朋友肯相收
   又
稽古终何力扶衰谩有方故人怜困踬佳句赠辉光
未暇抽身去安能插趐翔空存疏懒性高卧笑羲皇
   惠穆吕公挽词二首
卷六 第 13b 页
全齐开故国清庙飨元功德业真无沗勋名但未充
边防推信惠社稷倚勤忠不作司徒贵何惭郑武公
   又
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
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悲凉哭坟客不为受恩私
   次韵蒋夔寒夜见过
都城广大漫如天旅人骚屑谁与欢北风号恕屋无
瓦夜气凝冽冰生槃雪声旋下白玉片灯花暗结丹
砂丸叩门剥啄惊客至吹火仓卒怜君寒明时未省
有遗弃高论自笑终汗漫识君太学嗟岁久至今客
卷六 第 14a 页
舍犹泥蟠正如憔悴入笼鹤坐见摧落凌风翰明朝
尚肯过吾饮有酒不尽行将酸
   次韵王巩廷评招饮
病忆故乡同越舄性安田野似禆谌都城岁晚不归
去客舍夜寒犹独吟樽酒怜君偏好客诗篇寄我谬
知音会须雪里相从饮履迹旋平无处寻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
新岁逼人无一日残冬飞雪已三回百分琥珀从君
劝十里琼瑶走马来
南国高人真巨源华堂邂逅接清樽十年一见都如
卷六 第 14b 页
梦莫怪终宵语笑喧
倾尽香醪雪亦晴东斋醉卧已三更佳人不惯生疏
客不尽清歌宛转声
   雪中呈范景仁侍郎
羁游亦何乐幸此贤主人东斋暖且深高眠不知晨
开门惊照曜舞雪方缤纷繁云覆庭庑落势一何匀
霏溦本无着积叠巧相因万类忽同色九衢净无尘
园林开组练观阙堆琼珉虫书散鸟足缟带翻车轮
远游浩千里欲出迷四邻谁言助春农亦善欺客贫
赖我古君子高谈吐阳春当方庇华屋岂忧无束薪
卷六 第 15a 页
   次韵景仁丙辰除夜
数举除夜酒稍消少年豪浮光寄流水妙理付浊醪
微阳未出土大雪飞鹅毛试问冰霜劲春来能久牢
   次韵景仁招宋温之职方小饮
高人两无事相见辄倾怀时以酒相命何妨心自斋
灯期飞雪乱春候苦寒乖不就颓然醉难堪风且霾
   次韵景仁饮宋温之南轩二首
白发迎新岁皤然国老更感时能细说对酒任徐行
画轴高分品诗词妙入评疏狂先醉倒应许恃乡情
   又
卷六 第 15b 页
饮阑瓶已罄话久仆须更高会良难得危言岂易行
归休便老计得失任台评犹有青编在它年不世情
   次韵景仁正月十二日访吴缜寺丞二绝
夜雪满庭鸡失晨琼田早出不惊尘急须卷冻铺黄
道欲看灯山万万人
浊醪时饮十分杯万象溟濛晓气皑醉倒蓝舆夜归
去金吾宁复识谁哉
   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
晚岁抽身尘土中灊山仍乞古仙宫羞将白发随冯
叟欲就丹砂继葛洪龙虎未能留物化芭蕉久已悟
卷六 第 16a 页
身空骚人欲作招魂赋蝉蜕疑非世俗同
新诗锦绣烂成编醉墨龙蛇洒未乾共首卜居空旧
约宛丘携手忆馀欢风流可见身如在乡国全归意
所安行到都门送君处长河清泪两汍澜
   赠净因臻长老
十方老僧十年旧燕坐绳床看奔走远游新自济南
来满身自觉多尘垢煖汤百斛劝我浴骊山衮衮泉
倾窦明窗困卧百缘绝此身莹净初何有清泉自清
身自㓗尘垢无生亦无灭振衣却起就华堂老僧相
对无言说南山采菌软未乾西园撷菜寒方茁与君
卷六 第 16b 页
饱食更何求一杯茗粥倾铜叶
   次前韵答景仁
儒林谈道亦云旧远自太史牛马走区区分别意何
为扰扰秪添心上垢道大如天不可测异出同归各
穿窦浩然一水散千沤却观彼我曾无有我丈中心
冰玉絜世上浮云尽灰灭终年行道自不知笑指空
门名异说此心未信道不生石上下种何由茁道在
起居饮食中安问胡僧分五叶
   游城西集庆园
送客城西客已远归路北池接南苑冰澌片断水光
卷六 第 17a 页
浮柳线和柔风力软缭墙朱户谁家园流水平畦春
日浅禁河分溜一池足洛圃移花百金贱飞甍斤斧
声未绝翠柏栽培影初遍傍人笑指高台处前年过
见荒榛满金钱力夺天地功岁月未多风物换人生
富贵无不成都门坐置山林观暖风迟日时一到早
出莫归应未晚主人最贵稀出城长使憧憧路人看
   游景仁东园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百草抱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卷六 第 17b 页
浊酒瀹浮蚁嘉蔬荐柔荑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髣髴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栾城集卷第六
卷六 第 18a 页
卷六 第 1a 页
栾城第三集卷第六
  策问论一十七首
问大泉直十行于世仅十年矣物重而泉轻私铸如
云百物踊贵民病之久矣朝廷知之凡官府之积以
数千万计而民间之畜不可胜数以民之不易也弃
而不惜十损其七圣人仁民之意可谓深矣然窃意
旧泉耗于盗铸新泉在者十三而公私百用大率如
故求所以善其后者不可不预讲也愿著之于篇有
司将有采焉
问尧舜周孔之道行于天下无一物而不由无一日
卷六 第 1b 页
而不用而佛老之教常与之抗衡于世世主之欲举
而废之者屡矣而终莫能此岂无故而能然哉诸生
皆学道者也请推言其所以然辩其不可去之理与
虽不去而无害于世者详著之于篇
问河朔有桥非古也河流于澶而桥始成南北通行
契丹来和百有馀年夫岂偶然也哉今河出于滑古
所谓白马之津也白马之津是谓官渡渡则可桥则
否桥屡成矣而河涨辄败以虏使之岁至也而不能
已朝廷睦邻之意厚矣而河朔之人或以为病方今
之计其便安在
卷六 第 2a 页
问士大夫居闾阎间习知民病其多不可尽言也姑
问其六曰何以使民习于孝弟而无邪僻何以使士
安于实行而无矫伪何以使吏食其禄而无妄取何
以使文符稀少而赋敛时办何以使兵安其戍而无
逃叛何以使囹圄空虚而无数赦
问尧忧浲水之害朝多贤者不用而用鲧鲧九年无
成功民被其患者多矣武王克商微子帝乙之元子
其贤闻于天下不立而立武庚武庚卒与三监叛几
为周室大患此二圣人者知其不可用而用之耶抑
亦未之知耶宜有以办之
卷六 第 2b 页
问孔子称颜子簟食瓢饮不改其乐一时门弟子莫
及之者而韩子以此为哲人之细事子路称千乘之
国师旅饥馑之馀可使有勇而知方孔子目之以政
事不以仁许之而孟子以为贤于管仲孟子韩子之
言果得孔子之意矣乎
问三代圣人其所以治天下大者诸侯其次井田其
次肉刑自三代之衰强弱相吞而诸侯自灭贫富相
并而井田自坏劓刖伤人而肉刑自废汉唐之间儒
者咨嗟太息欲复三代之故而不能者多矣请详论
之此三者诚非耶三代圣人以此治天下凡千有馀
卷六 第 3a 页
年而未尝变当时亦莫以为非者诚是耶自汉至今
亦数千载时用时舍迨今扫荡无馀而天下未尝不
治学者宜知其故不可不论也
问学者皆宗孔孟今考之于书犹有异同之说姑论
其一二孔子之于管仲虽以为小器而许其九合之
仁其于子路虽称其有折狱之明无缊𫀆之耻而知
其不得其死至于孟子则高子路下管仲孔子之于
伯夷叔齐以为古之贤人称柳下惠言中伦行中虑
而讥其降志辱身至于孟子则皆以为圣人然则学
者今将从孔子欤从孟子欤其明言之
卷六 第 3b 页
问舜命九官凡为国之政无一不举历夏商至周宅
六官之典备至于今循之然以今之官考舜之旧而
虞稷二官独废而不修盖耕耨稼穑草木鸟兽皆民
之所赖以生而国用之所由以足者而独无以专治
其事岂后稷伯益之官皆为虚设而舜之所命亦有
不切于事者欤可详论之
问鲁自宣公失政三桓窃抚其民至昭公五世不竞
将逐季氏遂以失国然孔子相定公将堕三都费人
不顺兵及公侧仅而胜之成人拒命伐之不克几至
于乱孔子之为是何也及其自卫反鲁虽为大夫不
卷六 第 4a 页
任其事矣季氏将用田赋使冉有访焉默而不答然
齐有田氏之祸则沐浴而朝请举兵讨之夫哀公君
(臣)非能正邻国之乱者孔子以为是亦何也
问郊祀天地见于诗书固有国之常礼也三代既衰
礼失其旧秦汉之间祀五畤封太山礼汾阴杂出于
郊祀之外儒者以为此礼之大者然五畤废于汉元
封禅止于晋武当时自以为贤于秦汉今将考论其
实此三者于唐虞三代抑尝行之乎所谓封禅七十
三君亦可信乎秦不足言汉之诸儒初不言封禅封
禅之端发于相如相如之言抑可信乎
卷六 第 4b 页
问祖宗承五伐之馀礼乐未完学校未立其所以为
天下者皆汉唐之遗事也然自今观之其削平僣乱
攘却夷狄战必胜攻必取及天下巳平祥符景德之
间百姓家给人足相贤将勇中外无事朝廷有诤臣
州郡有循吏至于文章之盛至与汉唐相若改问其
所以致此者何也今自十有馀年礼乐学校之政几
一新矣其将追继祖宗而上耶汉唐不足言其于三
代其亦庶几矣乎
问柦文五伯之盛也方是时楚以诸侯而僣称王召
陆之会桓公责包茅之不入而不及其僣柯之盟曹
卷六 第 5a 页
沫兵劫桓公以求侵地而桓公不以为罪城濮之战
文公以君避臣而不以为耻围郑之役秦伯私与郑
盟引兵先归而文公不讨其贰敢问伯者之盛固若
是而可乎
问人之所同好者生也所同贵者位也所同欲者财
也天下之大情尽于是矣然此三者常相为用生者
人之本也无财则无以生无位则无以养生而理财
作易者盖知此矣既言三者而参之以仁义其旨安

问贤不肖之不能相及虽父子兄弟之间有不免焉
卷六 第 5b 页
尧舜之朱均周公之管蔡盖无足疑者至于孔子门
弟子三千馀人其所谓贤者十人而巳此十人者与
孔子周旋于天下久者数十年其历试而详观之者
审矣然子路事卫出公庄公自晋反卫劫孔悝而盟
之子路为孔悝攻庄公于台上不知父子争国之不
可也田常乱齐宰我助田氏以陷于大戮此二人者
亦何为立于孔氏之门乎
问善为国者惟其称耳其取士也因官而取人故士
无溢员其用财也量入以为出故财无不足其治边
也量力而辟土故边无不守今也取士日广则官不
卷六 第 6a 页
能容用财无艺则常赋不足开边日远则见兵愈劳
将以救此盖有举意而办者亦有改途易向虽久而
不能办者试详论之
  观会通以行典礼论
论曰事物之变纷纭杂出若不可知然而有至理存
焉祸福治乱之际倾侧多故若不可处然而有夷路
存焉世之人不知至理之所在也迷而妄行于是有
风波作于平地亲戚化为仇怨者矣圣人不然虚心
以待物物至而情伪毕陈于前夫知所以御之是以
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未尝有所难者易曰圣人
卷六 第 6b 页
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
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会通者理之所出也典礼
者其所以接物也易有八卦重而为六十四卦有六
爻爻之多至于数百皆圣人指会通以示人陈典礼
以教人者也今将言之其多不可胜举姑以乾坤明
之乾之初不潜则危其身四不跃则丧其功二不田
则无以广其德五不天则无利于人至于坤之初警
之以履霜其上戒之以龙战其三教之以无成其四
慎之以括囊凡易之谈会通而陈典礼者可以类求
矣舜之为庶人也父顽母嚚象傲艰哉舜之处于其
卷六 第 7a 页
家也周公之为冢宰也外则管蔡谗之以为将不利
于需子内则成王疑之殆哉周公之立于其朝也然
四岳之称舜曰烝烝乂不格奸诗(人/之)美周公曰狼跋
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盖舜与周公临
天下之至变履天下之大艰而泰然如拱揖于庙堂
之上跪起于尊俎之间可不谓善观会通以行典礼
也哉昔庖丁之论解牛曰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
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閒而刀刃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
于游刃必有馀地矣盖圣人之于事如庖丁之于牛
卷六 第 7b 页
知之明故处之暇处之暇故事无不济者此其所以
为圣人也谨论
栾城三集卷第六
卷六 第 1a 页
栾城后集卷第六
  孟子解二十四章(本近得之故录于此/予少作此解后失其)
梁惠王问利国于孟子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
仁义而已矣先王之所以为其国未有非利也孟子
则有为言之耳曰是不然圣人躬行仁义而利存非
为利也惟不为利故利存小人以为不求则弗获也
故求利而民争民争则反以失之孙卿子曰君子两
得之者也小人两失之者也此之谓也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
传有之周虽大国未有以七十里为囿而不害于民
卷六 第 1b 页
者也意者山林薮泽与民共之而以囿名焉是以刍
荛雉兔者无不获往不然七十里之囿文王之所不
为也
孟子曰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
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小大之相形贵贱
之相临其命无不出于天者畏天者知其不可违不
得巳而从之乐天者非有所畏非不得巳中心诚乐
而为之也尧禅舜舜禅禹汤事葛文王事昆夷皆乐
天者也
齐景公作君臣相说之乐其诗曰畜君何尤孟子曰
卷六 第 2a 页
畜君者好君也君有逸德而能止之是谓畜君以臣
畜君君之所尤也然其心则无罪非好其君不能也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
谓之贼
孟子学于子思子思言圣人之道出于天下之所能
行而孟子言天下之人皆可以行圣人之道子思言
至诚无敌于天下而孟子言不动心与浩然之气凡
孟子之说皆所以贯通于子思而巳故不动心与浩
然之气诚之异名也诚之为言心之所谓诚然也心
以为诚然则其行之也安是故心不动而其气浩然
卷六 第 2b 页
无屈于天下此子思孟子之所以为师弟子也子思
举其端而言之故曰诚孟子从其终而言之故谓之
浩然之气一章而三说具焉其一论养心以致浩然
之气其次论心之所以不动其三论君子之所以达
于义达于义所以不动心也不动心所以致浩然之
气也三者相须而不可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
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真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
之间是何气也天下之人莫不有气气者心之发而
巳行道之人一朝之忿而斗焉以忘其身是亦气也
方其斗也不知其身之为小也不知天地之大祸福
卷六 第 3a 页
之可畏也然而是气之不养者也不养之气横行于
中则无所不为而不自知于是有进而为勇有退而
为怯其进而为勇也非吾欲勇也不养之气盛而莫
禁也其退而为怯也非吾欲怯也不养之气衰而不
敢也孔子曰人之少也气血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
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得一人之身而气三变之故孟子曰志一则动气气
一则动志夫志意既修志盛夺气则气无能为而惟
志之从志意不修气盛夺志则志无能为而惟气之
听故气易致也而难在于养心孟子曰我四十不动
卷六 第 3b 页
心而告子先我不动心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
言勿求于心不可何谓也告子以为有人于此不得
之于其言勿复求其有此心不得之于其心勿复求
其有此气夫言之不然而心则然者有矣未有心不
然而气则然者也故曰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
于言勿求于心不可由是言之气者心之使也心所
欲为则其气勃然而应之心所不欲而强为之则其
气索然而不应人必先有是心也而后有是气故君
子养其义心以致其气使气与心相狎而不相难然
卷六 第 4a 页
后临事而其气不屈故曰志至焉气次焉志之所至
而气从之之谓也昔之君子以其眇然之身而临天
下言未发而众先喻功未见而至先信力不及而势
与之者以有是气而巳故曰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
也养志以致气盛以充体体充而物莫敢逆然后其
气塞于天地虽然心之所以不动者何也博学而识
之强力而行之卒然而遇之有自失焉故心必有所
守而后能不动心之所守不可不多也多学而兼守
之事至而有不应也是以落其枝叶损之又损以至
于不可损也而后能应故孔子谓子贡曰赐也汝以
卷六 第 4b 页
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
之北宫黝之养勇也曰吾无辱于两也孟施舍之养
勇也曰吾无惧于尔也无辱勇矣而未见所以必勇
也无惧而后能必勇故曰北宫黝之守气不如孟施
舍之守约北宫黝似子夏孟施舍似曾子曾子之所
以自守者曰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
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夫缩入也入受也自反而心
受之以为可为者无憾于吾心也则吾心嚣然为之
而吾气勃然应之矣孟子曰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
是馁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夫馁不充之谓也有
卷六 第 5a 页
行于此而义不受则心不慊心不慊则气不能充体
气不能充体之谓馁矣故心不能不动也而有待于
义君子之所由达于义者何也勉强而行之则劳苦
而失其真放而不之求则终身而不获孟子曰必有
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夫君子之于道朝夕
从事于其间待其自直而勿强正也中心勿忘待其
自生而勿助长也而后获其真强之而求其正助之
而望其长是非诚正而诚长也迫于外也子夏曰百
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待其自至而不
强是学道之要也
卷六 第 5b 页
孟子曰我知言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
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何谓也曰是诸子之病也
孟子之于诸子非辩过之知其病而巳病于寒者得
火而喜以为万物莫火若也病于热者得水而喜以
为万物莫水若也一惑于水火以为不可失矣诚得
其病未有不觉而自泣也彼其为是险诐之辞者必
有以敝之而不能自达也为是淫放之辞者必有以
陷之而不能自出也为是邪辟之辞者必有以附之
而不能自解也苟能知之发其蔽平其陷解其离未
有不服者也不服则遁遁必有所穷要之于所穷而
卷六 第 6a 页
执之此孟子之所以服诸子也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巳而后发发而不中反求
诸巳夫射之中否在的而所以中否在我善射者治
其在我正立而审操之的虽在左右上下无不中者
矣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巳复礼为仁一日克巳复礼
天下归仁焉请问其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夫居于人上而一为非礼则害之及
于物者众矣诚必由礼虽不为仁而仁不可胜用矣
此仁者如射之谓也
龙子曰贡者较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
卷六 第 6b 页
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
取盈焉故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夏后
氏之法也而其不善如此何也曰何特贡也作法者
必始于粗终于精篆之不若隶也简策之不若𥿄也
车之不若骑也席之不若床也俎豆之不若盘盂也
诸候之不若郡县也肉刑之不若徒流杖笞也古之
不为此非不智也势未及也寝于泥涂者寘之于陆
而安失自陆而后有藁秳自藁秸而后有莞簟舍其
不安而获其所安足矣方其未有贡也以贡为善矣
及其既贡而后知贡之未善也法非圣人之所为世
卷六 第 7a 页
之所安也圣人者善因世而巳今世之所安圣人何
易焉此夏之所以贡也
陈仲子处于于陵齐人以为廉孟子曰仲子所居之
室伯夷之所筑欤抑亦盗蹠之所筑欤所食之粟伯
夷之所种欤抑亦盗蹠之所种欤人安能待伯夷而
后居而后食若是则孟子之责人也巳难曰否居于
于陵而食其食非孟子之所谓不可而仲子之所为
不可也仲子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
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天下无伯夷仲子之义
为不居且不食也天下不可待伯夷而后居而后食
卷六 第 7b 页
然则非其居于于陵食于辟纑之果污也而不食于
毋避兄之室之不可继也故曰以毋则不食以妻则
食之以兄之室则不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
其类也乎君子之行为可充也为可继也然后行有
类若仲子将何以继之故曰禦人于国门之外而馈
以道则不受以不义取之于民而馈以道则受于孔
子以不义取之于民者犹禦也其受于孔子何也曰
以其非禦也非禦而谓之禦充类至义之尽也君子
充其类而极其义则仲子之兄犹盗也仲子之兄犹
盗也则天下之人皆犹盗也以天下之人皆犹盗而
卷六 第 8a 页
无所荅则谁与立乎天下故君子不受于盗而犹盗
者有所不问而后可以立于世若仲子者蚓而后充
其操也孔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
而谁与盖谓是也
学者皆学圣人学圣人者不如学道圣人之所是而
吾是之其所非而吾非之是以猊从圣人也以猊从
圣人名近而实非有不察焉故不如学道之必信孟
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
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是以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卷六 第 8b 页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者则故而巳矣所谓天下之言
性者不知性者也不知性而言性是以言其故而巳
故非性也无所待之谓性有所因之谓故物起于外
而性作以应之此岂所谓性哉性之所有事也性之
所有事之谓故方其无事也无可而无不可及其有
事未有不就利而避害者也知就利而避害则性灭
而故盛矣故曰故者以利为本大人之方无事也物
未有以入之有性而无物故可以谓之人之性及其
有事则物入之矣或利而诱之或害而止之而人失
其性矣譬如水方其无事也物未有以参之有水而
卷六 第 9a 页
无物故可以谓之水之性及其有事则物之所参也
或倾而下之或激而升之而水失其性矣故曰所恶
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则无恶于智
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
事则智亦大矣水行于无事则平性行于无事则静
方其静也非天下之至明无以窥之及其既动而见
于外则天下之人能知之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
吾将何以推之惟其有事于运行是以千岁之日可
坐而致也此性故深浅之辨也
孟子尝知性矣曰天下之言性者则故而巳矣故者
卷六 第 9b 页
以利为本知故之非性则孟子尝知性矣然犹以故
为性何也孟子道性善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
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
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
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信有是四端
矣然而有恻隐之心而巳乎盖亦有忍人之心矣有
羞恶之心而巳乎盖亦有无耻之心矣有辞让之心
而巳乎盖亦有争夺之心矣有是非之心而巳乎盖
亦有蔽惑之心矣忍人之心不仁之端也无耻之心
不义之端也争夺之心不礼之端也蔽惑之心不智
卷六 第 10a 页
君之罪也是八者未知其孰为主也均(于/出)性而巳非
性也性之所有事也今孟子则别之曰此四者性也
彼四者非性也以告于人而欲其信之难矣夫性之
于人也可得而知之不可得而言也遇物而后形应
物而后动方其无物也性也及其有物则物之报也
惟其与物相遇而物不能夺则行其所安而废其所
不安则谓之善与物相遇而物夺之则置其所可而
从其所不可则谓之恶皆非性也性之所有事也譬
如水火能下者水也能上者亦水也能熟物者火也
能焚物者亦火也天下之人好其能下而恶其能上
卷六 第 10b 页
利其能熟而害其能焚也而以能下能熟者谓之水
火能上能焚者为非水火也可乎夫是四者非水火
也水火之所有事也奈何或以为是或以为非哉孔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夫虽尧桀而均有是性是
谓相近及其与物相遇而尧以为善桀以为恶是谓
相远习者性之所有事也自是而后相远则善恶果
非性也
孔子曰上智与下愚不移故有性善有性不善以尧
为父而有丹朱以瞽䏂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君而有
微子启王子比干安在其为性相近也曰此非性也
卷六 第 11a 页
故也天下之水未有不可饮者也然而或以为清冷
之渊或以为涂泥今将指涂泥而告人曰虽是亦有
可饮之实信矣今将指涂泥而告人曰吾将饮之可
乎此上智下愚之不可移也非性也故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
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者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
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
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以巧谕智以
力谕圣何也巧之所能有或不能力之所尝至无不
卷六 第 11b 页
至也伯夷伊尹柳下惠之行人之一方也而以终身
焉故有不可得而充至于孔子可以速而速可以久
而久可以仕而仕可以处而处然后终身行之而不
匮故曰由射于百步之外其至尔力也是可常也其
中非尔力也是巧也是不可常也巧亦能为一中矣
然而时亦不中是不如力之必至也
语曰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孟
子曰孔子从而祭膰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二者非相
反也孔子之去鲁为女乐之故也去于膰肉之不至
为君也于其君之有大恶也孔子有不忍行焉于其
卷六 第 12a 页
君之无罪也孔子有不安行焉曰上以求免吾君下
以免我是以去于膰肉之不至曰是可以辞于天下
也故曰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
所为众人固不识也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必信
之谓亮孔子曰君子贞而不亮要止于正而不必信
而后无所执否则执一而废百矣
孟子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
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天者莫之使而自然者也命者
莫之致而自至者也天卑我以是心而不能存付我
以是性而不能养是天之所以受我者有所不事也
卷六 第 12b 页
寿则为之夭则废之夭寿非人所为也而寘力焉是
命有所未立也修身于此知夭寿之无可为也而命
立于彼矣
孟子曰莫非命者顺受其正何谓也天之所以受我
者尽于是矣君子修其在我以全其在天人与天不
相害焉而得之是故谓之正忠信孝弟所以为顺也
人道尽矣而有不幸以至于大故而后得为命岩墙
之下是必压之道也桎梏之中是必困之道也必压
必困而我蹈之以受其祸是岂命哉吾所处者然

卷六 第 13a 页
人之为不善也皆有愧耻不安之心小人惟奋而行
之君子惟从而巳之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
所不欲如斯而巳矣
孟子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叟杀人皋陶则执之
舜则窃负而逃于海滨吾以为此野人之言非君子
之论也舜之亲事烝烝叉不格奸何至于杀人而负
之以逃哉且天子之亲有罪议之孰谓天子之父杀
人而不免于死乎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践形形色者所强
于外也中虽无有而犹知强之孟子以是为天性也
卷六 第 13b 页
有人于此其进之锐也则天下以为不速退矣是不
然勉强而力行之则其进也必锐不胜而怠厌之则
其退也必速曷不取而覆观之于其不可已而巳者
无所不巳于其所厚者薄无不薄也故曰仲子不义
与之齐国而不受人皆信之是舍簟食豆羔之义也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鸟
可哉亡亲戚君臣上下而可是所谓不可巳而巳者
也能居于于陵食于辟纑而不顾而不能以不义不
受齐国是所谓进锐而退速者也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
卷六 第 14a 页
之有也孟子之为是言也则未见司马懿杨坚也不
仁而得天下也何损于仁仁而不得天下也何益于
不仁得国之与得天下也何以为异君子之所恃以
胜不仁者上不愧乎天下不愧乎人而得失非吾之
所知也
孟子曰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无欲害人之
心与无穿窬之心人皆有之然苟将充之则未可以
言而言可以言而不言犹未免乎穿窬也此所谓造
端乎夫妇而其至也察乎天地也欤
卷六 第 14b 页

栾城后集卷第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