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1324-08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榕村集卷二十一
大学士李光地撰
杂著四
文庙配享私议
祀典之议纷纷也而于文庙为尤难盖非有明渊源之
学等百世之识究斯文授受之详者则未足与于斯也
三代之间盖有释奠先师之礼然其所祀者何人所举
榕村集卷二十一
大学士李光地撰
杂著四
文庙配享私议
祀典之议纷纷也而于文庙为尤难盖非有明渊源之
学等百世之识究斯文授受之详者则未足与于斯也
三代之间盖有释奠先师之礼然其所祀者何人所举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1324-0821b.png
者何仪已不可得而考矣自夫子以礼乐仁义之教为
万世文治者宗是以东京以来有立庙舍菜之典贞观
而降崇配享从祀之文宋元修之至于明而备矣然而
从祀诸人者宋元有益而无损明则多损而少益嘉靖
之间大肆升黜自吴澄而上即汉晋诸经师隳豆登而
出廊庑者亦过半矣将以谓非乎盖诸君子学行容有
未醇也将以为当乎则宰予冉有盖有不粹于道者何
以晏然堂上之尊七十二子未必尽深于学也何以不
万世文治者宗是以东京以来有立庙舍菜之典贞观
而降崇配享从祀之文宋元修之至于明而备矣然而
从祀诸人者宋元有益而无损明则多损而少益嘉靖
之间大肆升黜自吴澄而上即汉晋诸经师隳豆登而
出廊庑者亦过半矣将以谓非乎盖诸君子学行容有
未醇也将以为当乎则宰予冉有盖有不粹于道者何
以晏然堂上之尊七十二子未必尽深于学也何以不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1324-0822a.png
殄东西之祀况乎汉晋诸儒者虽无绝世之德而有传
经之功夫苟于经教无所表章儒术未有发明则虽以
诸葛忠武之才论者以为伊周之亚犹不得进而班焉
诸君子承秦灭学之后区区修救凿为户牖以待后人
苟以后世之光大而尽废之孝子慈孙之心于此宜有
所不安矣故愚以为七十子当祀则诸经师亦当祀有
其举之不可废也此嘉靖之典所以为未安也抑又有
未安者焉礼祖有功而宗有德故商之三宗周之文武
经之功夫苟于经教无所表章儒术未有发明则虽以
诸葛忠武之才论者以为伊周之亚犹不得进而班焉
诸君子承秦灭学之后区区修救凿为户牖以待后人
苟以后世之光大而尽废之孝子慈孙之心于此宜有
所不安矣故愚以为七十子当祀则诸经师亦当祀有
其举之不可废也此嘉靖之典所以为未安也抑又有
未安者焉礼祖有功而宗有德故商之三宗周之文武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1324-0822b.png
百世不祧上同太庙不以相土鞠陶而下为嫌也周卲
程张奋乎千载之馀闻知圣人之道而使班于伏戴高
堂之流则景行之道微而尚德之风泯夫曰以世次为
后先则子思孟子亦岂当在冉闵之前哉今欲准酌旧
章釐成祀典以弘右文之规礼至重也欲滥而收之惧
其后学之观瞻混淆于表章之过欲啬而裁之惧其先
正之风流湮郁于评论之苛揆之以三王祭川之义则
汉儒不得不附于先质之以子虽齐圣之文则周程不
程张奋乎千载之馀闻知圣人之道而使班于伏戴高
堂之流则景行之道微而尚德之风泯夫曰以世次为
后先则子思孟子亦岂当在冉闵之前哉今欲准酌旧
章釐成祀典以弘右文之规礼至重也欲滥而收之惧
其后学之观瞻混淆于表章之过欲啬而裁之惧其先
正之风流湮郁于评论之苛揆之以三王祭川之义则
汉儒不得不附于先质之以子虽齐圣之文则周程不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1324-0822c.png
得不食于后愚以谓是皆有以处之而无庸此纷纷为
也定为配享于堂之礼颜曾思孟二程周朱位列于左
皆亚圣之才命世之英有传道之任者也冉闵游夏董
王张卲之伦位列于右皆大贤之次名世之彦有卫道
之功者也文庙之南更立四祠各为垣墉东西相向一
曰及门之祠以祀七十子一曰传经之祠以祀诸经师
其二则皆儒先之祠以择夫学行之端醇者祔之仍敕
天下各立私祠于其乡焉夫如是则亦兼收而不嫌于
也定为配享于堂之礼颜曾思孟二程周朱位列于左
皆亚圣之才命世之英有传道之任者也冉闵游夏董
王张卲之伦位列于右皆大贤之次名世之彦有卫道
之功者也文庙之南更立四祠各为垣墉东西相向一
曰及门之祠以祀七十子一曰传经之祠以祀诸经师
其二则皆儒先之祠以择夫学行之端醇者祔之仍敕
天下各立私祠于其乡焉夫如是则亦兼收而不嫌于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1324-0822d.png
滥啬取而不病其苛矣配享左右以世次相对既无后
先之嫌东西四祠自为垣宇亦无复年代之议其于道
德名分之际岂不两全而无憾也哉以是仰答圣贤之
歆可以溯源流于既往以是光昭人文之运可以动仰
止于将来庶几于风教之原有所禆助乎姑以俟夫议
礼者采之有司也
记配享私议后
朱子语类云配享只当论传道然则将来若有折衷大
先之嫌东西四祠自为垣宇亦无复年代之议其于道
德名分之际岂不两全而无憾也哉以是仰答圣贤之
歆可以溯源流于既往以是光昭人文之运可以动仰
止于将来庶几于风教之原有所禆助乎姑以俟夫议
礼者采之有司也
记配享私议后
朱子语类云配享只当论传道然则将来若有折衷大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1324-0823a.png
典者当稍放朱子精舍释奠仪而损益之以颜曾思孟
周程朱张九贤配于义为允然自冉闵游夏之徒亦皆
圣门高弟故或拘于河海之源流时世之先后则虽汉
唐儒者犹不可以后贤跻况于亲炙之者乎愚幼时尝
妄为之论以为文庙左右当列为及门传经二祠以祀
七十二子及汉唐而下有功于圣经者春秋舍菜各于
其所至三年而大祭则周程张朱退就后贤之位而群
以世次为序略如周人时祫大祫之制盖当其大祫则
周程朱张九贤配于义为允然自冉闵游夏之徒亦皆
圣门高弟故或拘于河海之源流时世之先后则虽汉
唐儒者犹不可以后贤跻况于亲炙之者乎愚幼时尝
妄为之论以为文庙左右当列为及门传经二祠以祀
七十二子及汉唐而下有功于圣经者春秋舍菜各于
其所至三年而大祭则周程张朱退就后贤之位而群
以世次为序略如周人时祫大祫之制盖当其大祫则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1324-0823b.png
虽有功德如文武者配食太祖百世不迁然亦退就孙
子之列以明顺也顾舍菜之外又有大祭则经无明文
列代之所未经不敢意为之说或于天子视学或郡县
新立庙宇之日行之亦无于礼者之礼也聊纪于此以
俟贤者是正焉
家庙祭享礼略
古礼之坏久矣其渐有因其本有根虽有贤人君子讨
论而服行之然所谓不尊不信则久而莫之从也固宜
子之列以明顺也顾舍菜之外又有大祭则经无明文
列代之所未经不敢意为之说或于天子视学或郡县
新立庙宇之日行之亦无于礼者之礼也聊纪于此以
俟贤者是正焉
家庙祭享礼略
古礼之坏久矣其渐有因其本有根虽有贤人君子讨
论而服行之然所谓不尊不信则久而莫之从也固宜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1324-0823c.png
况乎复古之难而变今之不易则凡所讨论而仅存者
亦多贤人君子区区饩羊之意自其身不能尽行而望
人之从而行之尤不可得也礼莫重于祭而大宗小宗
之法不讲者且数千年夫无大宗小宗之法则源远末
离无所统摄分不定而情不属虽有仪节之详将安用
之是以乡异俗家异法有身列荐绅士类而迷妄苟简
至于犯分悖本而不自知呜呼其随俗而安之乎抑区
区讲论行其宜于今者而不甚远于圣人之意庶几存
亦多贤人君子区区饩羊之意自其身不能尽行而望
人之从而行之尤不可得也礼莫重于祭而大宗小宗
之法不讲者且数千年夫无大宗小宗之法则源远末
离无所统摄分不定而情不属虽有仪节之详将安用
之是以乡异俗家异法有身列荐绅士类而迷妄苟简
至于犯分悖本而不自知呜呼其随俗而安之乎抑区
区讲论行其宜于今者而不甚远于圣人之意庶几存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1324-0823d.png
古道之什一于千百也岁乙巳家庙始成先君子将率
族人修岁事焉于是讲其礼曰此古所谓大宗者也当
有明时族中先辈长者尝考古而立宗子矣然而有数
难者古者无禄则不祭故庶人荐而已所谓礼不下庶
人是也其时卿大夫家非世官则世禄皆朝廷赐也而
宗子主之故得以其禄祭今皆无之则宗子无禄也奈
何犹备大夫士之礼以祭父为大夫子为士其祭犹不
敢以大夫况庶人乎难者一也古者宗子为朝廷所立
族人修岁事焉于是讲其礼曰此古所谓大宗者也当
有明时族中先辈长者尝考古而立宗子矣然而有数
难者古者无禄则不祭故庶人荐而已所谓礼不下庶
人是也其时卿大夫家非世官则世禄皆朝廷赐也而
宗子主之故得以其禄祭今皆无之则宗子无禄也奈
何犹备大夫士之礼以祭父为大夫子为士其祭犹不
敢以大夫况庶人乎难者一也古者宗子为朝廷所立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1324-0824a.png
故其人为一家之宗而必娴于礼法今则有樵采负贩
使之拜俯兴伏茫然不省知者矣而奈何备盛礼以将
之难者二也凡为宗子者以其为族人之所尊重冠昏
丧祭必主焉故祖宗之神于焉凭依今则轻而贱之者
已素一旦被以衣冠对越祖宗人情不属而鬼神不附
难者三也是故世变风移礼以义起今人家子孙贵者
不定其为宗支也则不得拘支子不祭之文而惟断以
无禄不祭之法且近世褒赠祖先固不择宗支授之褒
使之拜俯兴伏茫然不省知者矣而奈何备盛礼以将
之难者二也凡为宗子者以其为族人之所尊重冠昏
丧祭必主焉故祖宗之神于焉凭依今则轻而贱之者
已素一旦被以衣冠对越祖宗人情不属而鬼神不附
难者三也是故世变风移礼以义起今人家子孙贵者
不定其为宗支也则不得拘支子不祭之文而惟断以
无禄不祭之法且近世褒赠祖先固不择宗支授之褒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1324-0824b.png
赠之所加则祭祀之所及揆以王法人情无可疑者虽
然古之遗不可弃也盖缁布冠之废久矣而冠礼初加
用之中霤之号远矣而五祀之名沿之说者曰不忘古
也宗子之法先王所以尊祖敬宗联属天下之深意今
虽废讵知来者之不复兴乎是故使禄于朝者执爵奠
献而设宗子之位参焉其祝告曰主祭孙某宗孙某盖
权以古今之宜势不得不出于此也寒家族人极众既
有始祖之庙则又将使合族均劳而伸其敬于是又有
然古之遗不可弃也盖缁布冠之废久矣而冠礼初加
用之中霤之号远矣而五祀之名沿之说者曰不忘古
也宗子之法先王所以尊祖敬宗联属天下之深意今
虽废讵知来者之不复兴乎是故使禄于朝者执爵奠
献而设宗子之位参焉其祝告曰主祭孙某宗孙某盖
权以古今之宜势不得不出于此也寒家族人极众既
有始祖之庙则又将使合族均劳而伸其敬于是又有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1324-0824c.png
直祭孙者其位亦参于主祭孙宗孙之末而祝告并及
之此余家庙见行之礼然也难者曰宗孙亦贵而爵位
下于支子则奈何曰稍相亚者则先宗子远相悬者则
先支子也其家而适无贵者则奈何曰无贵者则无禄
矣不可备祭礼也虽有祭田而非世禄必也杀其牲豆
略其仪节彷佛乎古之士礼稍优于庶人而已或者尚
可免于僭妄之咎乎其主祭则以何人曰使有衣衿而
行辈长者为之或并无则以宗子也凡前所讲者皆为
之此余家庙见行之礼然也难者曰宗孙亦贵而爵位
下于支子则奈何曰稍相亚者则先宗子远相悬者则
先支子也其家而适无贵者则奈何曰无贵者则无禄
矣不可备祭礼也虽有祭田而非世禄必也杀其牲豆
略其仪节彷佛乎古之士礼稍优于庶人而已或者尚
可免于僭妄之咎乎其主祭则以何人曰使有衣衿而
行辈长者为之或并无则以宗子也凡前所讲者皆为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1324-0824d.png
大宗也若小宗之礼则在今日尤有至难者盖既祀其
四亲则必以高祖之嫡长为小宗而其弊无异于前大
宗之所云矣然始祖不祧而四亲迭祧其事体不同一
也今士大夫家始祖多有庙而四亲无庙各祭于其家
而已其事体不同二也故人家之祭四亲莫不高曾祖
同而父异或高曾同而祖父异高同而曾祖父异泯泯
棼棼已非复古者小宗之旧矣此则余家未能正之姑
且徇俗无可奈何然犹高之忌日则就高之宗子而拜
四亲则必以高祖之嫡长为小宗而其弊无异于前大
宗之所云矣然始祖不祧而四亲迭祧其事体不同一
也今士大夫家始祖多有庙而四亲无庙各祭于其家
而已其事体不同二也故人家之祭四亲莫不高曾祖
同而父异或高曾同而祖父异高同而曾祖父异泯泯
棼棼已非复古者小宗之旧矣此则余家未能正之姑
且徇俗无可奈何然犹高之忌日则就高之宗子而拜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1324-0825a.png
焉曾之忌日则就曾之宗子而拜焉要之大宗不立则
小宗益无所附丽而据依虽有宋大儒程马张朱诸贤
固未尝极论于此故曰至难也然则为今日之礼者何
如曰古礼不可复则存其意焉而已始祖四亲于古固
不得人人而祭自伊川程子之说曰人本乎祖始祖皆
当祭也服制及于高曾则祭享亦如之四亲皆可推也
此固所以因世变顺人情而为后世折衷然以程朱所
行考之朱子则不敢祭其始祖曰疑于僭伊川遗命乃
小宗益无所附丽而据依虽有宋大儒程马张朱诸贤
固未尝极论于此故曰至难也然则为今日之礼者何
如曰古礼不可复则存其意焉而已始祖四亲于古固
不得人人而祭自伊川程子之说曰人本乎祖始祖皆
当祭也服制及于高曾则祭享亦如之四亲皆可推也
此固所以因世变顺人情而为后世折衷然以程朱所
行考之朱子则不敢祭其始祖曰疑于僭伊川遗命乃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1324-0825b.png
有夺宗之言谓已之官法得立庙也然则大宗小宗之
祭自二贤行之而后学益疑于所从夫大贤言行将为
万世法岂其有偏见私意哉以愚度之朱子避乱而侨
居于闽其族人远在婺女故朱子不敢独祭其始祖以
安于礼藉使当日聚族而居而其族人已设有祖庙如
今人之为者朱子岂得废之而不祭哉吾知其必从伊
川之说无疑矣伊川之夺宗学者尤惑焉曰侯师圣之
言而非伊川之意然自唐以来官尊者法乃立庙立庙
祭自二贤行之而后学益疑于所从夫大贤言行将为
万世法岂其有偏见私意哉以愚度之朱子避乱而侨
居于闽其族人远在婺女故朱子不敢独祭其始祖以
安于礼藉使当日聚族而居而其族人已设有祖庙如
今人之为者朱子岂得废之而不祭哉吾知其必从伊
川之说无疑矣伊川之夺宗学者尤惑焉曰侯师圣之
言而非伊川之意然自唐以来官尊者法乃立庙立庙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1324-0825c.png
自伊川则必以伊川主祭故曰夺宗也但不知所谓庙
者大宗乎小宗乎如大宗也则惟伊川生存乃得主祭
若其子孙为无禄人则亦不得世其祭矣以理揆之必
也其小宗也盖四亲之庙自己立之则子孙尤可以世
其祭以终于已此亦所谓古未之有而可以义起者也
故于今而斟酌二贤之意则始祖之庙如愚前所云者
盖庶几焉何则谓之始祖则其子孙众多必有法应立
庙而可以主祭者矣且既踞不祧之位则其庙固始祖
者大宗乎小宗乎如大宗也则惟伊川生存乃得主祭
若其子孙为无禄人则亦不得世其祭矣以理揆之必
也其小宗也盖四亲之庙自己立之则子孙尤可以世
其祭以终于已此亦所谓古未之有而可以义起者也
故于今而斟酌二贤之意则始祖之庙如愚前所云者
盖庶几焉何则谓之始祖则其子孙众多必有法应立
庙而可以主祭者矣且既踞不祧之位则其庙固始祖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1324-0825d.png
有也有之则不可废故其子孙得更迭以其禄祭无所
嫌也若四亲则亲尽迭祧而庙非一人之庙高祖之祭
及其元孙以下则废之矣故祭不常则庙亦不常必使
法应立庙者立焉而使其子孙犹得以主其祭迄于已
之祧而止如伊川之说固亦变中之正也犹以为疑则
亦参以愚大宗之说立庙者主祭而仍设小宗宗子之
位奠献祝告同之其亦可矣若乃五世之中无应立庙
之人而其势不可聚则各备士庶之礼以奉其四亲而
嫌也若四亲则亲尽迭祧而庙非一人之庙高祖之祭
及其元孙以下则废之矣故祭不常则庙亦不常必使
法应立庙者立焉而使其子孙犹得以主其祭迄于已
之祧而止如伊川之说固亦变中之正也犹以为疑则
亦参以愚大宗之说立庙者主祭而仍设小宗宗子之
位奠献祝告同之其亦可矣若乃五世之中无应立庙
之人而其势不可聚则各备士庶之礼以奉其四亲而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1324-0826a.png
亦当于高曾祖之忌日各就其宗子之家而先展拜焉
庶几古人之意未尽湮没而可以待夫后世之作者
小宗家祭礼略
古者宗法之行宗子祭其亲庙自天子而下降杀以两
盖大夫仅及于曾适士仅及于祖而已伊川程氏祭礼
欲令上下通得祭其高曾祖祢为四亲庙以谓祭法由
服制而起今丧服及于高祖则祭亦宜及之实得人情
之安王岩叟称其有制礼作乐之具非虚语也然祭四
庶几古人之意未尽湮没而可以待夫后世之作者
小宗家祭礼略
古者宗法之行宗子祭其亲庙自天子而下降杀以两
盖大夫仅及于曾适士仅及于祖而已伊川程氏祭礼
欲令上下通得祭其高曾祖祢为四亲庙以谓祭法由
服制而起今丧服及于高祖则祭亦宜及之实得人情
之安王岩叟称其有制礼作乐之具非虚语也然祭四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1324-0826b.png
亲者亦止于宗子而已五服以内之支庶则固有事于
宗子之家非家立庙而人为祭也然古者无田则不祭
祭用生者之禄是祭祀必大夫士而后具明矣古所谓
宗子者皆世官世禄者也今贵达者未必宗子而宗子
或夷于氓隶宗子之分与禄既不足以配其四亲而支
子有爵俸者反绌于不祭之文而不得伸其追远之爱
如此则程朱之礼又穷故曰三王殊世不相袭礼今之
礼僣乱极矣后圣有作虽复缘时损益可也非天子不
宗子之家非家立庙而人为祭也然古者无田则不祭
祭用生者之禄是祭祀必大夫士而后具明矣古所谓
宗子者皆世官世禄者也今贵达者未必宗子而宗子
或夷于氓隶宗子之分与禄既不足以配其四亲而支
子有爵俸者反绌于不祭之文而不得伸其追远之爱
如此则程朱之礼又穷故曰三王殊世不相袭礼今之
礼僣乱极矣后圣有作虽复缘时损益可也非天子不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1324-0826c.png
议礼吾人身为大夫士行之于家去其僭妄紊乱甚害
理者而已吾家大宗之礼又当别论以四亲言之我于
先人为宗子而祖以上则非揆之于法得奉祢祀而已
然小宗之法今世亦不行吾家旧所通行又皆不论宗
支轮年直祀吾分既足干祫上及高曾又恐将来之官
不能常与直祀者之祭食君之禄以丰于昵恐非先人
之志故今所奉祀并立四亲幸今聚族祖里伯叔每岁
直祀高曾祖者吾咸与焉然退而修四时之事亦必并
理者而已吾家大宗之礼又当别论以四亲言之我于
先人为宗子而祖以上则非揆之于法得奉祢祀而已
然小宗之法今世亦不行吾家旧所通行又皆不论宗
支轮年直祀吾分既足干祫上及高曾又恐将来之官
不能常与直祀者之祭食君之禄以丰于昵恐非先人
之志故今所奉祀并立四亲幸今聚族祖里伯叔每岁
直祀高曾祖者吾咸与焉然退而修四时之事亦必并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1324-0826d.png
设高曾祖考之位而申祝献焉非僭且渎实则准以情
分而有所不容已也吾家大宗时祭旧止春秋其奉祀
祖考者则否止于清明七月等俗祭而已吾思古人合
诸天道春禘秋尝乐以迎来哀以送往盖春秋之义大
矣怵惕恻怆之心自近者始不当于远祖独行之也若
欲以清明七月俗节当之则清明为春暮七月为秋始
迎来太迟送往太骤亦失礼经之意今欲定于二分之
月别卜日为春秋祭而清明七月则循俗荐馔焚楮如
分而有所不容已也吾家大宗时祭旧止春秋其奉祀
祖考者则否止于清明七月等俗祭而已吾思古人合
诸天道春禘秋尝乐以迎来哀以送往盖春秋之义大
矣怵惕恻怆之心自近者始不当于远祖独行之也若
欲以清明七月俗节当之则清明为春暮七月为秋始
迎来太迟送往太骤亦失礼经之意今欲定于二分之
月别卜日为春秋祭而清明七月则循俗荐馔焚楮如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1324-0827a.png
家礼俗节之祭而已况家礼尚有四时之祭皆用仲月
今春秋而外有冬节荐鲜可当冬夏二祭其礼稍杀于
春秋可也又记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故祭
为吉礼而忌则丧之馀也今俗废春秋吉祭而反于忌
日饮酒食肉谓之受胙吉凶溷杂非人情殆不可用今
逢忌日亦当稽朱子家礼及语类所载变冠服不饮酒
食肉终日不宴亲宾志有所至乃近于正生忌则不然
礼稍杀而情稍舒可也墓祭原起于奠后土之神为祖
今春秋而外有冬节荐鲜可当冬夏二祭其礼稍杀于
春秋可也又记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故祭
为吉礼而忌则丧之馀也今俗废春秋吉祭而反于忌
日饮酒食肉谓之受胙吉凶溷杂非人情殆不可用今
逢忌日亦当稽朱子家礼及语类所载变冠服不饮酒
食肉终日不宴亲宾志有所至乃近于正生忌则不然
礼稍杀而情稍舒可也墓祭原起于奠后土之神为祖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1324-0827b.png
考托体于此岁祭焉所以报也今祭墓者丰于所亲于
土神辄如食其臧获而已简嫚之极必干神怒故今定
墓祭牲馔祖考与土神同奠献则依家礼先祖考而后
土神自内而外非尊卑之等也此数者皆大节目苟失
礼意不可不正其馀如元旦五月节中秋重阳节此等
皆可不拘丰俭循俗行之所谓事死如事生节序变迁
皆寓不忍忘亲之意
时祭春秋用羊豕冬夏或一羊一豕祢忌日及生忌日
土神辄如食其臧获而已简嫚之极必干神怒故今定
墓祭牲馔祖考与土神同奠献则依家礼先祖考而后
土神自内而外非尊卑之等也此数者皆大节目苟失
礼意不可不正其馀如元旦五月节中秋重阳节此等
皆可不拘丰俭循俗行之所谓事死如事生节序变迁
皆寓不忍忘亲之意
时祭春秋用羊豕冬夏或一羊一豕祢忌日及生忌日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1324-0827c.png
俱用羊豕高曾祖忌日用牲馔生忌日用牲果元旦清
明七月除夕用牲馔端午中秋用果酒或一馔俱角黍
月饼之类墓祭祖考土神俱用特羊或特豕俗祭礼皆
陈馔酾酒于祖考之前并进汤饭已毕然后主人酹酒
于地而毕亲宾以次拜而遂彻不思酬酒于地之义谓
何以谓求魄于阴则当求之而至庶几享之不当于神
具醉饱之后而后求之也今当奉数馔于神前便行祭
献之礼宁可亲宾迭拜而进馔未终不可羹饭既成而
明七月除夕用牲馔端午中秋用果酒或一馔俱角黍
月饼之类墓祭祖考土神俱用特羊或特豕俗祭礼皆
陈馔酾酒于祖考之前并进汤饭已毕然后主人酹酒
于地而毕亲宾以次拜而遂彻不思酬酒于地之义谓
何以谓求魄于阴则当求之而至庶几享之不当于神
具醉饱之后而后求之也今当奉数馔于神前便行祭
献之礼宁可亲宾迭拜而进馔未终不可羹饭既成而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1324-0827d.png
祭酒方始盖古礼之复也有渐今时俗趋简未能骤行
三献之繁或堂事狭隘亲宾至有早晚又未能齐同行
列以正迭拜之失故只得主人先行读祝降献之礼正
其始终而已其有行列参差迟迟戾止则自既灌而往
者吾亦末如之何若夫酒冷饭残以须亲宾之至而后
降献则断断乎其不可也
近代多用寒食上坟然稽之古义庙者神之所栖墓者
魄之所藏也春与阳气俱来则神之伸而庙祭宜殷秋
三献之繁或堂事狭隘亲宾至有早晚又未能齐同行
列以正迭拜之失故只得主人先行读祝降献之礼正
其始终而已其有行列参差迟迟戾止则自既灌而往
者吾亦末如之何若夫酒冷饭残以须亲宾之至而后
降献则断断乎其不可也
近代多用寒食上坟然稽之古义庙者神之所栖墓者
魄之所藏也春与阳气俱来则神之伸而庙祭宜殷秋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1324-0828a.png
乘阴气而往则魄之归而墓祭为宜然八月方行时祭
恐或人事物力不能兼举古人报土功以建亥之月今
定以十月扫墓庶为得之
直祭非古也然今欲均劳逸且使祖考诸子孙妇皆知
蘋蘩之义而皆于宗子之家行之亦未为失
五祀礼略
古者惟大夫祭五祀然则五祀之祭士庶盖不得而兼
之也然今虽编氓之家醮祭天地祷祀河岳尊神僣妄
恐或人事物力不能兼举古人报土功以建亥之月今
定以十月扫墓庶为得之
直祭非古也然今欲均劳逸且使祖考诸子孙妇皆知
蘋蘩之义而皆于宗子之家行之亦未为失
五祀礼略
古者惟大夫祭五祀然则五祀之祭士庶盖不得而兼
之也然今虽编氓之家醮祭天地祷祀河岳尊神僣妄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1324-0828b.png
无所不至则家祭五祀乃得其宜而反于五祀之祭简
嫚媟亵付之妇人奴婢而已是古者必大夫而后得行
之祀典今则士庶人之所不屑必拟夫古天子诸侯之
祭然后用之俗之悖谬越礼莫此为甚故有家者于祭
五祀不可不讲也上古穴居野处凿其最中之处以通
明而雨亦溜焉故曰中霤以其最中是以为一家之主
后代易以宫室而仍袭中霤之号不忘古也其在于今
则当之者梁脊是已居一家之中为一家之主其神属
嫚媟亵付之妇人奴婢而已是古者必大夫而后得行
之祀典今则士庶人之所不屑必拟夫古天子诸侯之
祭然后用之俗之悖谬越礼莫此为甚故有家者于祭
五祀不可不讲也上古穴居野处凿其最中之处以通
明而雨亦溜焉故曰中霤以其最中是以为一家之主
后代易以宫室而仍袭中霤之号不忘古也其在于今
则当之者梁脊是已居一家之中为一家之主其神属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1324-0828c.png
土古者士大夫之家门皆南向户皆东向盖东西阳也
南北阴也堂之门自外而入偶而属阴室之户自内而
出奇而属阳也惟天子之室左右有房则左右中间皆
宜有户故在诗曰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言西南者著天
子所独也其东户则大夫以下所同不必言也大夫士
之制西室东房房向北主妇所居即所谓北堂诗曰焉
得萱草言树之背是也室户向东主席在西牖之下诗
曰于以用之宗室牖下是也盖古者门户并祭户阳门
南北阴也堂之门自外而入偶而属阴室之户自内而
出奇而属阳也惟天子之室左右有房则左右中间皆
宜有户故在诗曰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言西南者著天
子所独也其东户则大夫以下所同不必言也大夫士
之制西室东房房向北主妇所居即所谓北堂诗曰焉
得萱草言树之背是也室户向东主席在西牖之下诗
曰于以用之宗室牖下是也盖古者门户并祭户阳门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1324-0828d.png
阴今作室者率以门为美观至于东西两傍出入之处
亦不设户阴盛阳衰岂其所宜考以五行之内冬宜祭
井然月令其祀行而不及井者盖古者数家同井不能
家有之故易以行或以行为门外軷祭之处恐非也冬
乃收藏之时岂宜为出行之祭盖两阶之下屏之中间
有行焉雨集则水所注今俗呼天井是已故以代井祭
也如家有井者则必祭井无疑五祀之祭今世简略已
极考之古义则必躬必亲不可委之妇人婢仆乃合礼
亦不设户阴盛阳衰岂其所宜考以五行之内冬宜祭
井然月令其祀行而不及井者盖古者数家同井不能
家有之故易以行或以行为门外軷祭之处恐非也冬
乃收藏之时岂宜为出行之祭盖两阶之下屏之中间
有行焉雨集则水所注今俗呼天井是已故以代井祭
也如家有井者则必祭井无疑五祀之祭今世简略已
极考之古义则必躬必亲不可委之妇人婢仆乃合礼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1324-0829a.png
意惟灶神之祭妇人可摄行之而使厨者执事门户井
神之祭子弟可摄行之而使司门者汲水者执事中霤
最尊主人在家则必身亲而使子弟执事可也祭五祀
之时月令有明文矣今俗祭土神用二月政木尅土伤
之时祀灶神以八月又金盛火衰之候皆失其理也今
定依古礼二月祭户五月祭灶六月祭土神八月祭门
十一月祭井其礼用牲鱼五奠献如家祭之礼
乐律
神之祭子弟可摄行之而使司门者汲水者执事中霤
最尊主人在家则必身亲而使子弟执事可也祭五祀
之时月令有明文矣今俗祭土神用二月政木尅土伤
之时祀灶神以八月又金盛火衰之候皆失其理也今
定依古礼二月祭户五月祭灶六月祭土神八月祭门
十一月祭井其礼用牲鱼五奠献如家祭之礼
乐律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1324-0829b.png
乐有声有律而声又有正声有变声律又有正律有变
律有正半律有变半律数者备而乐之用周矣正声者
自宫声之数八十一三分损益以生徵商羽角者是也
变声者五声相次隔一律则其音和隔二律则其音远
角徵羽宫之间相隔二律故又自角转生二律以补其
欠所谓变宫变徵者是也正律者自黄钟之管长九寸
积数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损益相生而穷于仲吕
者是也变律者仲吕反生黄钟不及九寸之数谓之变
律有正半律有变半律数者备而乐之用周矣正声者
自宫声之数八十一三分损益以生徵商羽角者是也
变声者五声相次隔一律则其音和隔二律则其音远
角徵羽宫之间相隔二律故又自角转生二律以补其
欠所谓变宫变徵者是也正律者自黄钟之管长九寸
积数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损益相生而穷于仲吕
者是也变律者仲吕反生黄钟不及九寸之数谓之变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1324-0829c.png
黄钟焉自此而又损益以生十一律者是也正半律则
取正律而用其半也变半律则又取变律而用其半也
律之所以有变有半者则以宫声最尊而商角徵羽不
得陵焉故黄钟为宫则其馀六律皆以正声应而无侵
陵之患他律为宫则臣民事物不敢陵君而或用半焉
或用变焉所以避陵起而顺五声之序抑且备清浊而
极中声之变也虽然声律之本皆起于黄钟则黄钟一
律要矣黄钟之管长九寸者定论也史记言八寸一分
取正律而用其半也变半律则又取变律而用其半也
律之所以有变有半者则以宫声最尊而商角徵羽不
得陵焉故黄钟为宫则其馀六律皆以正声应而无侵
陵之患他律为宫则臣民事物不敢陵君而或用半焉
或用变焉所以避陵起而顺五声之序抑且备清浊而
极中声之变也虽然声律之本皆起于黄钟则黄钟一
律要矣黄钟之管长九寸者定论也史记言八寸一分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1324-0829d.png
者变一寸十分而为九分以便于相生也吕令言三寸
九分者谓别制一管以为律本名曰黄钟之宫自黄钟
八寸一分至应钟四寸二分长短之间相距三寸九分
于是即其间穴而吹之以备黄钟七声以为十二律取
声之准而已其实三说无以异也黄钟围径古无明文
然即周釜汉斛之制推之则其面羃当容九分其积实
当得八百一十分由是以羃积而求围径则黄钟之实
数得矣蔡邕孟康言径三分围九分者非也胡瑗蔡元
九分者谓别制一管以为律本名曰黄钟之宫自黄钟
八寸一分至应钟四寸二分长短之间相距三寸九分
于是即其间穴而吹之以备黄钟七声以为十二律取
声之准而已其实三说无以异也黄钟围径古无明文
然即周釜汉斛之制推之则其面羃当容九分其积实
当得八百一十分由是以羃积而求围径则黄钟之实
数得矣蔡邕孟康言径三分围九分者非也胡瑗蔡元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1324-0830a.png
定以羃积求之径不止于三分围不止于九分者是也
然胡蔡之算亦以径一围三之法定之殊不知径一围
三者古人之疏率以量田地则可矣一管之微其声气
之妙转于毫釐杪忽之间而可以若是其约略疏阔乎
故必以祖冲之密率算之然后黄钟之径围积实可定
也若夫古人之尺寸今已无考故或求之累黍或参之
古斛量权衡之属此虽博雅之一助而实非制作之原
本必也如蔡邕所谓不如耳决之明程子所谓以上下
然胡蔡之算亦以径一围三之法定之殊不知径一围
三者古人之疏率以量田地则可矣一管之微其声气
之妙转于毫釐杪忽之间而可以若是其约略疏阔乎
故必以祖冲之密率算之然后黄钟之径围积实可定
也若夫古人之尺寸今已无考故或求之累黍或参之
古斛量权衡之属此虽博雅之一助而实非制作之原
本必也如蔡邕所谓不如耳决之明程子所谓以上下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1324-0830b.png
声考之必得其正者乃为极至之论盖音乐生于人心
而成于治化人心和则中声可定治化感则雅乐可兴
而又博求知音之人折以明经之士使铿锵鼓舞与义
理之实同归则千年之误可正一代之乐可成
课王生仲退
读书以穷经为本以明理为至穷经所以明理也然六
经之规模宏阔而辞义简奥故必以学庸语孟为之阶
梯四子之心传不继而纯粹云亡故必以濂洛关闽为
而成于治化人心和则中声可定治化感则雅乐可兴
而又博求知音之人折以明经之士使铿锵鼓舞与义
理之实同归则千年之误可正一代之乐可成
课王生仲退
读书以穷经为本以明理为至穷经所以明理也然六
经之规模宏阔而辞义简奥故必以学庸语孟为之阶
梯四子之心传不继而纯粹云亡故必以濂洛关闽为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1324-0830c.png
之门户舍此不讲而厌常喜新饰诈矜愚或以经书为
习见而自匿于释老之门或以章句为陈言而自炫于
词章之耀纵能荣华其言小成其道君子犹羞称之况
以吾所遇亦未见荑稗之有秋而春华之可采者何则
唐宋以前圣道久熄而儒学未兴士有求道之心而不
逢先觉有立言之志而莫适折衷故虽遁于异门淫于
末学而其人皆实有过人之志尚迈人之资器百倍于
人之攻苦非心知其不可而欲藉此以自逃者也其时
习见而自匿于释老之门或以章句为陈言而自炫于
词章之耀纵能荣华其言小成其道君子犹羞称之况
以吾所遇亦未见荑稗之有秋而春华之可采者何则
唐宋以前圣道久熄而儒学未兴士有求道之心而不
逢先觉有立言之志而莫适折衷故虽遁于异门淫于
末学而其人皆实有过人之志尚迈人之资器百倍于
人之攻苦非心知其不可而欲藉此以自逃者也其时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1324-0830d.png
禅释之徒皆切实理会身心而以诗文博雅名者又未
尝不淹贯于经书之义直以去圣既遥群言淆乱故择
焉不精语焉不详而非其罪也今人之弊则由心疑濂
洛关闽之非真宗有不欲依傍之意且见其说理明白
遂并理而卑之谭经平实遂并经而易之更加以苟简
成习功利成风一寓目于谭经说理之书又畏其劳心
而恶其厉已也于是欲托他门以遁迹借末艺以蜚声
此其用心与唐宋之人何如而所谓异端小道者又乌
尝不淹贯于经书之义直以去圣既遥群言淆乱故择
焉不精语焉不详而非其罪也今人之弊则由心疑濂
洛关闽之非真宗有不欲依傍之意且见其说理明白
遂并理而卑之谭经平实遂并经而易之更加以苟简
成习功利成风一寓目于谭经说理之书又畏其劳心
而恶其厉已也于是欲托他门以遁迹借末艺以蜚声
此其用心与唐宋之人何如而所谓异端小道者又乌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1324-0831a.png
得成就哉今日须以此为大戒由濂洛关闽之书以进
于四子由学庸语孟之道以达于六经学庸语孟濂洛
关闽不可一日而不精思熟讲者六经则或且穷一经
务令透彻随人资性以渐兼通若贪多泛涉则又徒为
徇名而无益于得也
课诸生
资高者颇能聪明解悟质厚者亦多肯埋头读书然及
其至也聪明解悟徒以长其傲慢轻忽之心埋头读书
于四子由学庸语孟之道以达于六经学庸语孟濂洛
关闽不可一日而不精思熟讲者六经则或且穷一经
务令透彻随人资性以渐兼通若贪多泛涉则又徒为
徇名而无益于得也
课诸生
资高者颇能聪明解悟质厚者亦多肯埋头读书然及
其至也聪明解悟徒以长其傲慢轻忽之心埋头读书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1324-0831b.png
只以成其卑庸凡陋之智此皆其志向之大差心术之
至谬所以高高下下其究同归求一豪杰之士而不可
得也凡经书圣贤所言皆先以辨志立志志道志学此
处若无根种源头保其荣华之陨不终而汪洋之涸可
立待也学在不息不息在立志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
已者由于向道而行望道而至也农夫之志在于有秋
商贾之志在于三倍今学者徒志富利则与农夫商贾
何异况其归于损人残物岂若农夫之食力而商贾之
至谬所以高高下下其究同归求一豪杰之士而不可
得也凡经书圣贤所言皆先以辨志立志志道志学此
处若无根种源头保其荣华之陨不终而汪洋之涸可
立待也学在不息不息在立志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
已者由于向道而行望道而至也农夫之志在于有秋
商贾之志在于三倍今学者徒志富利则与农夫商贾
何异况其归于损人残物岂若农夫之食力而商贾之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1324-0831c.png
谋分哉须思为士者如何是志如何在家成得孝子如
何在国成得良臣如何居乡而谓之德行如何仕宦而
谓之事业先有自任之重之心而后继以自省之勤之
力此之谓豪杰之士也
摘韩子读书诀课子弟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纪事者
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
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此文公自言读书事也其要
何在国成得良臣如何居乡而谓之德行如何仕宦而
谓之事业先有自任之重之心而后继以自省之勤之
力此之谓豪杰之士也
摘韩子读书诀课子弟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纪事者
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
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此文公自言读书事也其要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1324-0831d.png
诀却在纪事纂言两句凡书目过口过终不如手过盖
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
多也况必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玄则思理
不容不精若此中更能考究同异剖断是非而自纪所
疑附以辨论则浚知愈深著心愈牢矣近代前辈当为
诸生时皆有经书讲旨及纲鉴性理等钞略尚是古人
遗意盖自为温习之功非欲垂世也今日学者亦不复
讲其作为书说史论等刋布流行者乃是求名射利之
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
多也况必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玄则思理
不容不精若此中更能考究同异剖断是非而自纪所
疑附以辨论则浚知愈深著心愈牢矣近代前辈当为
诸生时皆有经书讲旨及纲鉴性理等钞略尚是古人
遗意盖自为温习之功非欲垂世也今日学者亦不复
讲其作为书说史论等刋布流行者乃是求名射利之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1324-0832a.png
故不与为已相关故亦卒无所得盖有书成而了不省
记者此又可戒而不可效
答王仲退问目四条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者以气候
浅深言之固是然人之资质合下便有此三种根器有
人于事理极理会得容易然晓得便了无喜好之意则
索然无复馀味又有人亦知喜好而不根于心无耽著
不舍一段精诚则或他好有以夺之便不能久于其道
记者此又可戒而不可效
答王仲退问目四条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者以气候
浅深言之固是然人之资质合下便有此三种根器有
人于事理极理会得容易然晓得便了无喜好之意则
索然无复馀味又有人亦知喜好而不根于心无耽著
不舍一段精诚则或他好有以夺之便不能久于其道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1324-0832b.png
复而不厌亦不能温故知新日进无疆惟上等根器才
知学便有乐意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如嗜曲蘖者
虽肴饭可废如有山水花石之癖者虽至于倾家财以
供游玩不悔也此方是真种子二程从此入手故明道
晚年欲著乐书想是为发明此意耳
姿性有钝敏不可强也虽然亦视其志之分数何如耳
如有十分志向则其诚必不息俛焉日有孜孜毙而后
已则亦无微之不入无坚之不破凡溺心于邪者必有
知学便有乐意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如嗜曲蘖者
虽肴饭可废如有山水花石之癖者虽至于倾家财以
供游玩不悔也此方是真种子二程从此入手故明道
晚年欲著乐书想是为发明此意耳
姿性有钝敏不可强也虽然亦视其志之分数何如耳
如有十分志向则其诚必不息俛焉日有孜孜毙而后
已则亦无微之不入无坚之不破凡溺心于邪者必有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1324-0832c.png
鬼凭之专心于正者必有神依之管子曰非鬼神之力
精诚之极也道家之言曰神明或告人兮心灵忽自悟
王荆公云方其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所谓神物非从天降地出乃是自家精神灵爽之所为
诗云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此理至
确惟在有精进之力无退悔之心有广大之愿无休歇
之期古人有大就者往往是钝鲁人不足为忧也
四书六经及濂洛关闽之书人须终身艺之如农夫之
精诚之极也道家之言曰神明或告人兮心灵忽自悟
王荆公云方其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所谓神物非从天降地出乃是自家精神灵爽之所为
诗云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此理至
确惟在有精进之力无退悔之心有广大之愿无休歇
之期古人有大就者往往是钝鲁人不足为忧也
四书六经及濂洛关闽之书人须终身艺之如农夫之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1324-0832d.png
终岁而艺五谷也艺五榖者每种必尽其勤方其尽力
于此不知有彼也若来牟未苏而又长彼黍稷虽有上
农不能兼施此须立课程为之每艺一经必尽自家分
量务令彻底方休艺之之法一曰熟诵经文也二曰尽
参众说而别其同异较其短长也三曰精思以释所疑
而犹未敢自信也四曰明辨以去所非而犹未敢自是
也能于一经上得其门而入则诸书皆同室而异户者
可以类推而通古之成业以名世者其必由此矣
于此不知有彼也若来牟未苏而又长彼黍稷虽有上
农不能兼施此须立课程为之每艺一经必尽自家分
量务令彻底方休艺之之法一曰熟诵经文也二曰尽
参众说而别其同异较其短长也三曰精思以释所疑
而犹未敢自信也四曰明辨以去所非而犹未敢自是
也能于一经上得其门而入则诸书皆同室而异户者
可以类推而通古之成业以名世者其必由此矣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1324-0833a.png
吾斯之未能信信字须玩味若说是自信得有仕的材
料则如子路冉有公西华皆有以自信者何以喟然之
叹独在于点然则所谓曾点漆雕开能见大意须离却
仕字看须体会斯字是何所指斯者此理也触处皆是
此理不知者固已瞢然知者亦终是信他不过既是信
他不过则习俗足以移之时势足以夺之私情足以牵
之事变足以乱之以之自守虽有存焉寡矣以之应用
欲其沛然也难矣故夫子曰笃信好学便是信字实际
料则如子路冉有公西华皆有以自信者何以喟然之
叹独在于点然则所谓曾点漆雕开能见大意须离却
仕字看须体会斯字是何所指斯者此理也触处皆是
此理不知者固已瞢然知者亦终是信他不过既是信
他不过则习俗足以移之时势足以夺之私情足以牵
之事变足以乱之以之自守虽有存焉寡矣以之应用
欲其沛然也难矣故夫子曰笃信好学便是信字实际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1324-0833b.png
今人皆能道信心信理信天信分实则信者几何时常
以此意自检察便是漆雕开一派学问也
答钟伦儿问目三条
道心是未发人心是已发此语似创见然确不可易当
更精究之试思谓未发中有人心于理安否然谓道心
是未发人心是已发措语自未妥须云未发是道心已
发是人心方稳耳嗜欲根于爱爱根于仁可见耆欲自
嗜欲爱自爱而仁自仁矣非然何以一物而三名也若
以此意自检察便是漆雕开一派学问也
答钟伦儿问目三条
道心是未发人心是已发此语似创见然确不可易当
更精究之试思谓未发中有人心于理安否然谓道心
是未发人心是已发措语自未妥须云未发是道心已
发是人心方稳耳嗜欲根于爱爱根于仁可见耆欲自
嗜欲爱自爱而仁自仁矣非然何以一物而三名也若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1324-0833c.png
论其根则岂有离情之性离人心之道心即曰已发未
发已发岂不根于未发乎
诚敬只是一物然程子曰诚则无不敬未能诚则必敬
而后诚又曰主一之谓敬一者之谓诚可见只是一物
而相首尾矣盖诚由敬入也然虽相首尾相表里而不
妨并致其功何则敬是不慢诚是不欺恭俭岂有以声
音笑貌为哉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敬以持之
于外诚以主之于中内外夹持而学问之本立矣重威
发已发岂不根于未发乎
诚敬只是一物然程子曰诚则无不敬未能诚则必敬
而后诚又曰主一之谓敬一者之谓诚可见只是一物
而相首尾矣盖诚由敬入也然虽相首尾相表里而不
妨并致其功何则敬是不慢诚是不欺恭俭岂有以声
音笑貌为哉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敬以持之
于外诚以主之于中内外夹持而学问之本立矣重威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1324-0833d.png
章便是如此须体贴向自已勿牵缠于语言之细
经纶是体道立本是尽性知化是知天体道由于尽性
尽性由于知天又体道故能尽性尽性故能知天亦相
首尾之事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亦然看四书最不可
苦缠动静存发等字盖孔孟口中无此也若论心中顿
放则顿放许多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便是道顿放一团
仁义礼智便是性顿放一派元亨利贞的全体便是天
是天也吾与子莫不有之而能如圣人之浩浩否也然
经纶是体道立本是尽性知化是知天体道由于尽性
尽性由于知天又体道故能尽性尽性故能知天亦相
首尾之事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亦然看四书最不可
苦缠动静存发等字盖孔孟口中无此也若论心中顿
放则顿放许多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便是道顿放一团
仁义礼智便是性顿放一派元亨利贞的全体便是天
是天也吾与子莫不有之而能如圣人之浩浩否也然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1324-0834a.png
则其所知可知矣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1324-0834b.png
榕村集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