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四 第 1a 页
梅溪先生奏议卷第四
   论用兵事宜劄子
臣切以今日之事有不可䡖改者曰用人有不可不决
策者曰进跸有不可不深虑者曰荆襄有不可不急治
■者曰兵赋自古人君相与图进取之计必有一定不
易之规模知一胜一负为兵家常势故少胜不为之喜
小败不为之沮秦穆用孟明三败而后霸西戎汉高争
天下娄败而后禽项羽诸葛亮才兼文武而有马谡街
亭之败至于上表自劾蜀主不废之卒能与吴魏抗衡
而功盖三分之国 国朝范仲淹韩琦皆一代名臣俱
有材略其经略西夏也而亦有任福三川之败 仁祖
卷四 第 1b 页
不废之卒能臣元昊而安中国此皆规模素定于匈次
故能收异日之大功臣闻前日淮甸之师一月三捷宿
州不利盖亦兵家胜负常势也异议者遂从而摇撼将
帅之臣且谓大将不还以贻 圣虑今李显忠邵宏渊
及诸统制军马巳回濠泗矣亦足见小人幸灾乐祸扇
为浮言务在中伤不可不察也恭闻陛下遣中使给
御札慰安张浚抚劳将士仍放显忠䓁罪悯其血战之
劳而赦其一眚之愆真得前古帝王御将之道矣然外
议詾詾谓 陛下宣召杨存中欲用为主帅臣切料圣
意必不然然常人情纷优之际不能无市虎之惑既而
闻之初欲除荆襄宣抚又改御营使及闻边报稍宁其
卷四 第 2a 页
招遂寝疑者虽稍息而不能无虑焉存中为将罔功天
下皆知之黩货无厌交结中外爵位巳极而求进不巳
彼其心但幸国家之有祸遂欲投隙而进亦何求而不
得耶御营使不已必将有大于此者命令一出必失军
民之心使江淮荆襄陇蜀将士闻之必致解体且谓朝
廷因王师小衄而遽欲变易大帅非所以安人情威戎
虏也臣所谓不能无患者在此建炎绍兴间太上皇巡
幸止用宰相枢密为御营使李纲朱胜非䓁尝为之
陛下将为视师之举宜遵用故事以两府大臣兼之足
矣朝廷虽乏才其可以此䡖处存中辈耶此事尤在圣
心素定不可变易于仓卒之间此臣所谓不可䡖改者
卷四 第 2b 页
曰用人也臣闻天下之势不在国之强弱而在气之如
何气振则转弱而为强气沮则变强而为弱股至强而
惧则慄气馁之也发至弱而怒则冲气激之也景德间
契丹举国南寇王钦若请幸金陵陈尧叟请幸蜀以避
其锐 真宗以问寇准准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
斩也今胡虏近迫四方危心当励众禦敌以卫社稷惟
当进尺不可退寸柰何欲委弃宗庙远之楚蜀銮舆
回转一步则万众云散四方瓦解楚蜀尚可至耶真宗
善其计乃幸澶渊将士鼓勇射杀挞览虏众遂退此作
气以破敌转弱而为强之尤大者也前年 太上皇下
亲征之诏为建康之幸作士气以走胡骑盖得策矣惜
卷四 第 3a 页
议乎议者不建远大之计而遽回安临也 陛下前日
下诏视师中外鼓舞秋凉进发或者犹以为迟今王师
退保濠泗督府远在盱眙 陛下宜速进跸以幸建康
居六朝帝王之宅据东南形势之胜可以援吴蜀可以
控四方可以远海道之虞可以壮淮甸之势四方闻之
孰不增气至若百司之众在今宜省犒之费比旧宜莭
庶几万骑易动如圣训所谓当如创业时此臣所谓不
可不决策者曰进跸也臣闻荆襄居天下形势之中乃
古今必争之地万一虏人乘虚而入使川陜隔绝则东
南之势孤矣近闻朝廷既罢汪澈命张浚兼都督之使
令出于一固已得策又用王彦知襄阳议者以为得人
卷四 第 3b 页
又闻以彦莭制赵撙则或以为不可撙久在荆襄得士
卒心彦自外来遽令受其莭制恐武臣气不相下或生
衅端兼张浚在淮去荆襄远甚或有机会恐关报失期
臣谓宜于前两府侍从中择一重臣威名稍著者以为
宣抚既以浚督之文以重臣制之使彦与撙辈各当一
面则荆襄可以无虞矣今朝廷知备淮甸而远荆襄此
臣所谓不可不深虑者此也今国家大则为进取之图
次则为守禦之计然议论及兵则其言必怯者以其所
乏者兵与财也则兵不可以不招财不可以不理切闻
西北归附之民有可以为兵者众督府及诸将不敢多
募之者惧国家有养之之费也然今日之势有不得不
卷四 第 4a 页
宜命张浚谕江淮荆襄诸将招其可用者而籍之汰其
无用者而民之纵未至多亦可补填折伤之额又东南
之民亦有可用者如江西福建及台之仙居婺之东阳
诸处其人皆健而善斗往往曹聚于茶啇盐贾间可令
守帅之臣重其直以招之必有应募者广海诸寇有就
招安者可从而藉之州县有犯茶盐禁者贷其罪而兵
之亦可以少补军籍也至如财者臣以为生之不如莭
之今国家比天下全盛太平无事时非不莭约比 祖
宗创业艰难时则可省非一也轧德开宝间宫人不满
二百犹以为多左右内臣止有五十馀员止令掌宫掖
未尝干预政事宫殿内惟挂青市缘帘绯绢帐紫紬褥
卷四 第 4b 页
今宫人之数内臣之员岂能尽如 艺祖时乎臣前日
曾奏欲圣躬亲率之者盖欲以 艺祖为法也近日台
諌所议裁减虽日计不足而岁计有馀亦不为无补然
奏巳上而未行者岂以众怨所在而朝廷不敢当耶今
彊埸未静上下同忧权宜裁减以纾国用台諌既以身
任怨大臣何避之有至如理财之术莫如遴选板曹臣
前日与諌臣共留赵子潚者诚恐今日理财之臣未必
贤于子潚也似闻海寇稍息不若别择代者而还子潚
不唯可以理财如旦夕车驾进发辇发辇毂之下谋议
之寄议者谓非子潚不可也此臣所谓不可不急治者此也
臣所陈四事硕陛下付大臣议之如有可采乞赐施行
卷四 第 5a 页
  乞审核李显忠䓁功罪劄子
臣闻宿州之师不利而反议者皆归咎李显忠显忠身
为上将不能于胜敌之后抚存将士以保垂成之功遂
致溃散而归固不能无罪也然前日匈匈之议谓显忠
心怀南北鼓惑中外上贻圣忧今显中既还上章请罪
亦足以见谗说之无验矣说者又谓显忠贪恋金帛欲
为已有不分将士遂致离心理或有之恐亦未实兼显
忠亦劾奏统制官周宏等数人无故领兵自回遂致失
利欲正宏䓁罪臣亦未敢以为然昔庆历间赵元昊叛
大将刘平遇贼于延州力战而死都监黄德和遁走诬
平降贼朝廷信其言遽欲戮平之家赖 仁宗圣明遣
卷四 第 5b 页
御史出理其事既得其实遂褒平死事之莭而斩诬告
之人今正虚实未辨之时臣以为不可不审朝廷不如
姑两存之以安反侧却令都督张浚审核虚实闻奏
如功可赎过则许其自新责其后效如罪多功少实误
大事则不可不正典刑但审而后行庶使圣朝不致滥
罚不胜幸甚
  论龙大渊抚谕两淮劄子
臣切闻有旨令龙大渊往两淮抚谕者仰见圣心忧念
将士故遣左右心腹之臣为劳来旋归之使或出于大
渊不惮劳苦慨然请行亦可嘉也然命令初下议者■
嚣然咸谓自古遣使或巡行天下或抚谕军民皆于士大
卷四 第 6a 页
夫中遴选人才如汉之八使用张纲䓁唐之十一使用
庾何䓁是也 太上皇建炎绍兴间亦尝遣使抚谕矣
或用台察或用郎官出于遴选时号得人今大渊虽为
潜藩旧臣议者谓非出于朝廷遴选之公衔命抚师有
䡖国体又虑大渊之出闻者谓是陛下所亲信之人
州县必希意而将迎诸军或望风而交结万一复致人
言如前日台諌给舍之论列岂不重贻圣忧亦非所以
保全大渊也臣以谓王师之还陛下巳降诏尉抚之
矣今只委张浚劳来安集之不必更遣抚谕之使切恐
将士以宿州不利而还未测朝廷之意匆闻使命之出
心必怀疑不如寝而勿行以安反侧不然乞命宰相于
卷四 第 6b 页
朝列中择其忠实通晓者敦遣之以重光华之使以
塞中外之议不胜幸甚
  自劾劄子
臣天资愚戆不达时宜独抱孤忠每怀忧愤自从总角
身在草苑闻丑虏乱华中原陷没未尝不痛心疾首与
虏有不共戴天之雠及闻秦桧用事辱国议和臣常思
食其肉以快天地神人之愤臣素不识张浚闻浚天姿
忠义誓不与贼俱生天下闻浚之名必以手加额盖忠
义人心所同臣实敬慕之前年备员馆职尝因轮对首
言虏必败盟乞用浚等太上皇不以为罪臣既去国
虏果南牧 太上皇亲征起浚知建康府 陛下嗣位
卷四 第 7a 页
因以江淮都督之任委之天下皆以为当惟史浩之徒
不悦臣去年十一月被召至阙首以恢复太计仰赞圣
断又乞 陛下不惑群议委浚以图成功 陛下不以
臣言为非每蒙听纳浚前日入觐议进取之计虽非臣
所与闻至于劝 陛下破群议而用浚臣不为无力浚
遣二将取灵壁虹县及取宿州降三大将一月三捷议
者皆服 陛下英断任浚为难及闻王师不利而幸灾
乐祸者横议蜂起臣与一二諌臣常奏一胜一负兵家
常势之说劝 陛下以刚大为心毋以惊忧自沮臣又
谓 陛下用兵为祖宗陵寝暴露而举为 徽宗钦
宗复雠而举为二百年境土而举为中原吊民伐罪而
卷四 第 7b 页
举与古帝王好大喜功开边生事者不同投机而进知
难而退益当内脩俟时而动 陛下刚明果断规模素
定固不以一衄为群议所摇然异论纷纷不肯置浚浚
尝上表自劾朝廷尚未施行(臣/闻)诸葛亮街亭之败亦有
自劾之表 国朝范仲淹韩琦西夏丧师亦尝降官但
仁祖始终任之卒收后效臣谓陛下亦宜从浚之请
薄示惩戒使浚得以号令将士以为后图如臣狂愚不
合妄赞恢复又不合乞委任张浚今王师不利浚与其
属待罪臣其可尚居风宪之职使朝廷失刑欲乞 陛
下正臣妄言之罪罢御史职事仍赐窜殛以塞群议
   夔州论马纲状
卷四 第 8a 页
准枢密院劄子枢密院奏知夔州张震申所有四川宣
抚司措置川蜀马纲改移水路事件委有未便去处申
乞详酌施行奉 圣旨除打造舟船外其馀事件并令
吴璘𬋩办其舟船令王某疾速应副臣契勘马纲利害
前知夔州张震及诸司论列已详其中利害之大者莫
过于财与力二者皆出于民臣自入境以来切见夔峡
之间土狭民贫面皆菜色衣不蔽体非江浙荆湖诸路
之比为监司守令者傥能皆劳心抚字无一毫之优犹
恐不能活之况今马纲之害极重财力必当大困臣滥
居牧民之任不敢不以实闻今来茶马司及宣抚司所
买马每岁计一万八百馀匹约计二百一十六纲本州
卷四 第 8b 页
若循环起发合用船三十馀只每只打造约费八百馀
千马舡易坏势须一年一易计一岁之费为钱二万六
千缗自夔至归水路二百四十里每纲梢工水手约九
十人较一岁之终为工一万八千人每人口食雇钱约
五百文上下水约一十五日通一岁计之当费钱十二
万贯草料批劵亦不下二万馀缗较一岁之间费于马
纲者盖十五六万贯矣本州三县所𬋩梢工水手不满
四五百人若循环不替所少犹半必当役农民而为之
而夔之民力既困如此若又从而役之必有流离转徙
之患本州每年财赋之入不满二十万合起上供折估
经总制及官兵请给皆在其内今马纲之费侔于所入
卷四 第 9a 页
之赋虽曰令吴璘𬋩办岂能偿所费十之一二财非天
降地出又必取之于民而夔之民贫如此财何自而出
耶以一州推之则一路诸路之困又可知矣况水路正
行瞿唐滟滪之险又有恶滩二十馀莭水势湍急濆漩
颇多马性善惊闻滩声汹涌必致跳跃不可控驭撼动
舟船必有覆溺之患臣昨在饶州亲见马纲经过涉咫
尺之渡中流遇风十死八九况千里之至险耶若舍舟
用陆则自夔至峡皆重岗复岭上倚绝壁下临断崖行
人攀缘鼓慄汗下遇雨泥滑尤不可行非特有害于人
兼亦非马之利若欲削平险阻便马之行非惟重困民
力又恐有害控扼之险非所以保护全蜀也臣所论利
卷四 第 9b 页
害皆是目见苟坐视一路生灵之困不以奏闻则上孤
陛下任使之意将负不忠之罪矣伏乞圣慈特降睿旨
令马纲复行旧路以安远人不胜大幸
  再论马纲状
臣伏蒙圣恩颁赐御札谓军机之务马政为先臣仰见
陛下居安虑危不忘武事脩车马而备器械盖欲如周
宣复古之时又谓牵驾之役并用厢禁军贴以吴璘正
兵皆不科优于民臣又仰见 陛下仁心爱民如武王
之不忘远也又谓回船溯流颇费程限须多作番次免
致稽滞又令臣身率以先共图成效又足以见 陛下
虽居九重之深洞见四方万里之远闾阎疾苦无不备
卷四 第 10a 页
知不以臣为愚不肖不足以备使令戒敕丁宁俾输犬
马之效况臣蒙误恩擢居帅阃固当身先卒伍不惮勤
劳然臣蝼蚁之诚不敢隐默马纲改行水路为巴蜀之
病臣前已具奏及监司帅臣皆已力言之不敢再渎天
听若夫牵驾之役易民以兵道路皆知陛下之仁心
以臣愚见参以舆议则亦有未便者蜀江号天下之至
险与其他水路大不相侔瞿唐滟滪及诸恶滩密如竹
莭巴峡之民生长于水者以舟楫为家捎濆撇旋欹桅
侧柂于波涛汹涌之间习知水道之曲折操舟若神犹
不免时有覆溺之患彼卒伍辈自少长黥涅坐食军门
与水性素不相谙一旦强以牵捝必至触石破碎人马
卷四 第 10b 页
俱毙无疑矣又三峡束江断崖绝壁挽舟者无所寘足
攀缘而过如猿猱然兵卒岂能为之况宣司正兵皆西
人尤不善操舟虽贴无益马纲之来急若星火州县既
无可以牵驾之卒官吏以获罪为惧其篙工水手必不
免役民以充之虽圣旨不欲科优于民其势不得不至
于科扰又夔峡为四川门户长江上游正赖此曹守禦
控扼以壮天险之势然土狭人希厢禁军类多缺额诸
州每以招填不足为忧重以出戍于夷陵防秋于诸处
者非一所存无几若又役以牵驾疲于往来以无几之
卒伍应无穷之马纲非惟耗费钱粮妨废教阅正恐州
郡空虚因致意外之患非细事也况茶马司岁发马一
卷四 第 11a 页
百六十纲而宣司不与焉除自五月至八月江流泛溢
瞿唐不可上下舟航当戒谓之住夏一岁之间可发岁
额之马者凡八月每月计三十纲每纲用三船每船用
十五人十纲为一番则用四百五十人上下二番则倍
之为三番更替则又倍之臣所论者一州乃马纲巳经
过而目亲睹者尔马纲过夔府一路者凡六州通而计
之则每番计二千七百人上下番计五千四百人三番
更替计八千一百人若更欲多作番次非惟兵不足用
而舟舰亦无臣所治者夔州也夔为帅府系屯兵之地
而数犹不足其他如涪忠万等州厢禁军多者不过四
五百人少者二三百人归州所𬋩止百馀人其间又
卷四 第 11b 页
有剩员半分癃老疾病者居其半若尽驱而为梢工水
手为一番且犹不足况欲多作番次耶臣愚以为不若
且行旧路舍危就安或以山险马瘏为虑宜于鄂渚汉
阳诸处置监以休息之壮者发至行在病者留以牧养
水草既便马必藩育亦可以为江淮荆襄警急之备固
亦无害其为马政之脩也臣非不欲率先奉行以荅知
遇实以马纲行水利少害多他日或致生事上贻 陛
下西顾之忧则臣误国欺君之罪不容诛矣况此事干
数路所击非䡖伏望圣慈出臣此奏令两府大臣议之
参酌施行不胜大幸
  除知湖州上殿劄子三首
卷四 第 12a 页
臣闻圣人以无难而畏贤君以无灾而惧国多难而天
有灾此天心仁爱人君以灾异而警惧之欲其恐惧脩
省举天下而措之安也昔尧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
旱周宣王外有四夷之交侵内有太甚之旱魃天灾国
难有若不易支持者然尧以帝汤以王宣王以中兴者
岂非天以灾难启之一三帝王能修德以应之耶共惟
陛下即位以来六年于兹矣躬揽权纲厉精政事虽汉
宣帝光武无以加然天灾流行无岁无有旱于夏涝于
秋饥馑荐臻疫继作去八月海溢于温死者以数万
计今岁川蜀荆南赤地千里迩者天作淫雨害于粢盛
江浙之间被害尤甚 陛下遇灾而惧遣官分祷疏决
卷四 第 12b 页
滞狱减放房缗诏荅大臣归过于巳可谓能恐惧修省
矣臣来自远不知左右前后论思献纳之臣亦尝有以
脩德之说献忠于 陛下否乎书曰惟德动天无远弗
届诗曰皇天亲有德享有道尧汤宣王之所以应天者
盖在乎是臣窃谓陛下宜法尧之尽道汤之自责宣
王之侧身修行早夜孜孜惕然自念曰天道不远灾异
胡为而来哉岂吾心有所未正意有所未诚欲明明德
于天下者有所未至乎忠直者未用謟䛕者未去有以
害吾之治乎聚敛之臣未斥奸赃之利未除有以蠹吾
之民乎议法或失之深用刑或失之过有以伤吾之仁
乎旨酒之嗜声色之迩毬马驰骋之娱有以累吾脩身
卷四 第 13a 页
之德乎责已以诚应天以实而无事乎虚文孔子曰丘
之祷久矣盖言出入起居之间罔不钦颠沛造次之际
必于是不在乎区区祷祈祭祀也如是不惟可以弭灾
难于一时古先帝王之治效功业当复见于今日孰谓
灾异非天所以开 陛下耶学识浅陋惟 陛下采择
  右一
臣尝闻先儒孟轲称周武王曰不泄迩不忘远是言非
止为一武王设盖为后世帝王治天下之训 国家全
有吴蜀之地蜀去行在万里远而易忘臣昨蒙恩出师
夔府二年之间有所闻见姑言其大者三事一曰监司
二曰虚额三曰马纲今朝廷但知蜀之重权在宣抚制
卷四 第 13b 页
置二大帅臣尔而不知四路监司事权之不䡖也彼去
朝廷既远威福得以自恣傲视僚属有同皂隶动摇州
县人不聊生监司之中漕臣尤重一路铨选咸出其手
非若他路上掌金榖之事苟非其人则州县受害无所
赴诉地远之害如此其可忽耶臣硕 陛下戒敕宰相
宜于四川监司尤加精择务得循良恺悌之吏为之以
安远方不必敷取其能办事也臣在夔门每见蜀之士
夫往来咸言西州诸郡困于虚额盖是积年拖欠催科
不行虽屡经赦恩有司不与放免又昔之监司好聚敛
者取诸州积年酒税诸色无名科敛之数以一年最多
者立为定额其后酒税诸色之数不登而有名无实之
卷四 第 14a 页
额常存为总(司/者)以有名无实之数督漕司而不得其实
漕司亦以有名无实之数督州郡州郡迫总漕之威而
无钱以输遂预借民间常赋以充之后之郡守到官欲
催常赋闻已预借矣于预借之外又借焉有借及二三
年者如邛彭诸州困乏尤甚朝廷知其弊亦尝有旨减
放总漕之臣不能奉行德意而催科如故州县不堪凋
瘵日甚今之为宣制二帅及总领者皆一时重臣名士
必能以抚字为心臣愿 陛下亲赐御扎俾条陈虚额
之弊而速降诏罢之庶使远方之民复有生意臣至夔
州而马适行水大为夔峡诸路之害其端起于吴璘小
人从而迎合之以行水为便欺罔朝廷以求官职臣尝
卷四 第 14b 页
两奉御扎非不欲率先奉行盖知陛下爱民甚于爱
马而夔峡之民贫尤甚故不避罪诛力陈其害今茶司
之马自五十纲后虽不经由然朝廷未有明文罢之有
一二提举之臣犹以奉行为名沿江州县治厩造船之
役犹未已臣硕速降圣旨令复行旧路罢提举焉纲之
名诸州所差牵挽之兵各还其所槽厩舟船不必脩治
乃见圣治之不忘远也臣又谓朝廷于蜀非特以远而
不可忘今日之所以立国者正赖蜀以为重昔三国之
时吴蜀为二家故不能进取中原尺寸地今天以吴蜀
全付 陛下正是经营天下恢复境土之资今傅闻
虏人积粮宿兵于境上有窥蜀意蜀天险也非虏可得
卷四 第 15a 页
而窥正恐民心或离衅由内起为可忧尔抚绥固结在
今日为尤急臣故敢献其狂言
  右二
臣尝谓君子小人常相为消长人君未尝不欲进君子
而退小人也然小人常见用君子每见疏者盖君子小
人之难知虽尧舜犹以为病君子目小人为小人小人
亦指君子为小人当孔颜桀蹠相閧于前左右佩剑彼
此相笑之际人君以一人之聪明诚有不易辨者况君
子直而疏小人巧而佞直则动多忤意疏则不能无过
故人主反疑君子为小人巧则能以智术自将佞则能
能迎合上意故人主反以小人为君子自古所以治少
卷四 第 15b 页
而乱多盖由君子小人之不辨也共惟陛下禀聪明
绝人之资行帝王正大之道历古兴亡治乱之迹皆洞
然在圣学中君子小人之情状固已备知之矣然天下
所谓君子者或未能尽用或暂用而卒弃之所谓小人
者或未能尽去或暂去而复合得非知人之哲亦犹尧
舜之难乎夫君子小人虽不易知而亦有可知之理君
子孤立如松柏小人附丽如萝蔓君子进必繇直道小
人进必繇邪径往者?藩二使令之臣窃弄 陛下之
威福士大夫无耻而好进者莫不奔走其门 陛下赫
然震怒奋自英断斥而远之天下莫不鼓舞圣德然附
丽而进者犹未正典刑唐宪宗既诛王叔文并斥八司
卷四 第 16a 页
马之徒终身不用元和威令复振号称中兴盖由此举
仐之附丽者初无八司马之才而恶则过之附叔文者
官止为未有若今之窃高位达官者小人朋比之迹固
不逃圣鉴宜择其一二之尤者薄正其罪又取其能自
卓立不附炎于炙手可热之时与尝言其罪恶者稍进
用之如是则君子小人知所劝惩矣语曰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君子之进必以道谊自奋小人之进未有
不以利求合者前日朝廷以财赋不足为忧小人遂献
羡馀以求进朝廷不惜名器以美官要职处之诸路监
司郡守翕然胥效为剥下益上计州县骚然民不聊生
近者臣僚论列 陛下尝罢一监司固足以为后来之
卷四 第 16b 页
戒然其尤者方进用未巳全其大而治其细又何足以
惩耶臣所谓君子小人有可辨者陛下第观其自何
门而来以何术而进因可以灼知其为人矣宰执大臣
天下之选固不可使小人杂处其间侍从之臣以论思
献纳为职即异日之宰执大臣也又其可使小人居之
耶治道在知邪正然邪正难于尽知 陛下宜于宰执
侍从台諌之臣精加识择自卿监而下与外之监司帅
守责之宰相可也臣言狂妄惟 陛下察之
  右三
 除 太子詹事上殿劄子三首
臣恭闻 陛下断自宸衷首建国本天下相贺以为社
卷四 第 17a 页
稷无疆之福臣初至阙下闻太子有尹京之议臣窃以
为未然臣闻三王之教世子也不过教之以礼乐乐以
治内礼以治外俾知父子君臣之义而巳成王之为太
子也召公为保周公为傅太公为师保保其身体傅傅
之德义师导之教训未闻其尹京也 国朝虽有 真
宗故事至 仁宗为太子则不然当时左右前后罔匪
正人养成仁厚之性四十二年之治虽尧舜亡以加初
不由尹京然也况今天府事繁其所委任之臣未必有
如毕士安者使太子裁决事事皆善亦不足以为太子
之聪明增太于之盛德万一少有过差十手所指小人
易得浮议傅闻四方所损非细非所以爱太子也太抵
卷四 第 17b 页
太子之职在于问安视膳而巳至于抚军监国皆非得
巳事也 陛下伹与之遴择师友僚属俾日与端人正
士游养成德性相与讲论古今治乱之理他日民情吏
事不患不知臣愿 陛下与一二大臣议之寝尹京之
议以安国本社稷之福天下之幸也
  右一
臣尝谓官冗之患莫如今日汉唐之时部刺史之职于
今为甚蕳而事无有不举者今之监司有漕有宪常平
茶盐则有提举坑治铸钱则有提点其职甚备而治不
加于昔何也监司之职愈多而州县之扰愈甚于治无
益也迩者提点刑狱增置武臣臣窃以为赘矣且是官
卷四 第 18a 页
之说臣不知其所为者何事也以详刑之任耶则一道
之使固有其职未见其废事曰训练士卒则总管钤辖
路分都监者即武臣之监司也置之而无用废之而不
为阙是官之设岂不为冗哉一监司之建增州县之大
优也(臣)窃考之 祖宗虽尝有武臣同提点刑狱矣至
嘉祐则罢之其诏之大略以谓武臣或出将阀或由军
功文墨期会未必深究监司项背适以为烦夫既置之
矣而继罢之知其无益也昔罢之今复置之在朝廷则
冗于官在州县则优于民则其置之也甚无谓矣臣愚
欲望圣慈断然察其无用罢去勿置庶几官不虚设事
得其当而人各安其职矣臣不胜至硕
卷四 第 18b 页
  右二
臣尝谓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谓其不可测也况狼
子野心之人乌能保其久而无患也哉唐太宗教射于
殿廷群臣諌之曰律不可以兵刃至御在所今以卑碎
之人张弓挟矢于殿陛之侧万一狂夫窃发出于不意
非所以重社稷诚哉忧国爱君之言亲卫将卒且犹不
可而谓归附之人信其终无害也难矣近者归明归正
之将 陛下旌其忠义壮其勇略擢而用之日与之亲
使效其力所谓推赤心置人腹中者固足以见大有为
之志矣然天下之人凡有爱君之心者莫不疑焉谓自
古以来莫难于用斯人而用之者罕见其久而不为吾
卷四 第 19a 页
患其弃彼归我心巳二矣今乃使之朝夕以侍左右设
或不饱其欲其谋之深计之久而心之不能保则将若
之何至于斯时虽悔无及臣请择其灼然忠诚可以任
用 陛下素所知者属之以事权厚之以爵禄勉之以
功名亦足以示无疑之意而激其图报之心矣何必日
亲之而后为待遇之至哉臣硕 陛下考之于往古虑
之于将来特加宸念毋惮一时之难从而置久远于无
害不胜社稷生灵之愿
   右三
  应诏举官状
 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令侍从台諌两省官荐举
卷四 第 19b 页
  堪充刑狱钱榖及有智略吏能各二人并依保举
  法仍限半月者
 右承议郎林仁厚学问该通议论近正娄更任使俱
  有可观付以决狱理财必能详刑莭用
 左奉议郎新监登闻鼓院丁康臣尝知处州青田泉
  州惠安二县狱讼详明民无冤诉催科不优办居
  众先付以繁难必可倚仗
    以上保举可充刑狱钱榖之任
 左宣教郎新知福州长溪县刘镇娄更州县任使
 所至皆有治绩明敏之政吏不能欺
 左宣教郎新知福州候官县林思诚为饶州教官尝
卷四 第 20a 页
  挕郡幕赞画居多耿介有守不附权贵
 左从事郎添差温州教授王信素有文学尤通世务
  尝挕郡丞时适荒旱留心赈济不惮勤劳一郡之
  民遂免流离之患
     以上保举知略吏能可备委任
   举张栻自代状
  准 令莭文诸侍从官授讫三月内举官一员
   自代
右伏睹右承务郎试尚书左司员外郎兼侍讲张栻
学术精深气禀刚正久居经幄宜赞青宫举以代臣
寔允公议
卷四 第 20b 页
梅溪先生奏议卷第四
卷四 第 1a 页
梅溪先生后集卷第四
  诗
   州宅
鉴水稽山拥卧龙黄堂人似坐仙宫风流惟有兀才子
终日赋诗屏障中
   蓬莱阁
祖龙车辙遍尘寰只道蓬莱在海间空上望秦山上望
不知此处是神山
   清白堂(堂与泉皆范/文正公名之)
钱清地古思刘宠(钱清地名父/老送刘宠处)泉白堂虚忆范公印绶
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一贤风
卷四 第 1b 页
   清白泉
圣人达节犹憎盗志士清心肯饮贪试向卧龙山下酌
世间无似此泉甘
   观风堂
簿俗浇风有万端欲将眼力见应难但令心境无尘垢
端坐斯堂便可观
   望月台
明珠遥吐卧龙头渐觉清光万里浮人望使君如望月
要须如境莫如钩
   秦望阁
𥿄上观秦尚过秦那堪山作眼中尘为言高阁登临者
卷四 第 2a 页
莫作秦人视越人
   望海亭
踏雪遥登望海亭扶枼日上卧龙醒微臣望处非沧海
只望尧天万里青
   卧龙山
鉴水连天仅可容稽山照眼五云浓只忧旱岁无霖雨
谁识东州有卧龙
   种山
决策平吴霸业成青山长占大夫名子胥忠义无生死
怒气随潮到越城
   竞秀阁
卷四 第 2b 页
宪台高阁偶跻攀万壑千岩指顾间山色元来本无竞
人心自是错看山
   蕺山
十九年间胆厌尝盘羞野菜当含香春风又长新芽甲
好撷青青荐越王
   八松
潇洒荀家好弟兄秦封不污有馀清钟成一种栋梁气
散作八方风雨声
   右军祠堂
欲吊右军千载魂祠堂荆棘断碑存老僧相见话前事
问我兰亭几世孙
卷四 第 3a 页
   鹅池
鹢鹢能鸣异众禽池边墨客最知音世间多是山阴妪
应恐误猜君子心
   砚池
凤翥龙蟠字字奇陶泓汤冰向斯池波心雨后一鱼跃
犹似青年吞墨时
   题扇桥
右军一画千金重妙意宁容市妪知明日重来堪一笑
管城那肯更临池
   雷门
吴越兴亡事若何谯门遗迹枕山阿大声曾作雷霆震
卷四 第 3b 页
应笑人间布鼓多
   曲水阁(太守蒋堂所建/今号飞盖堂)
王谢兰亭久寂寥茂林脩竹自萧骚蒋侯近代风流守
曲水流觞意亦高
   西园
西园风物冠东州飞盖纷纷烂熳游惟有红莲幕中客
倚栏才得片时留
   望湖亭
杖屦登临望鉴湖湖中一半已湮芜谁能更继东郡守
长使山阴水旱无
   吴先生祠
卷四 第 4a 页
右军宅化空王寺秘监家为羽士宫惟有先生旧池馆
春风归在杏坛中
   贺知章祠
贺老祠堂枕鉴湖霓裳羽化宅荒芜无人更问君王觅
转使高风千载孤
   鉴湖
胸中万顷元才子方外孤标贺季真鉴水萦回三百里
风流何止两唐人
   禹庙
越国遗民念帝功稽山庙貌胜卑宫少陵莫叹丹青落
𥿄上丹青自不穷
卷四 第 4b 页
   菲泉
梵王宫近夏王宫一水清含节俭风越俗不知王好恶
泉名却在酒名中
   禹穴
好古贪奇司马迁胸中史记越山川如今禹穴无寻处
洞锁阳明石一拳(禹冗道家谓/之阳明洞天)
   马太守庙
会稽疏凿自东都太守功从禹后无能使越人怀旧德
至今庙食贺家湖
   吴越王庙
一剑功成三节还尽将锦秀裹江山斗牛气灭英灵泯
卷四 第 5a 页
庙比昭王屋一间
   望秦山
洛思昔有人思洛秦望今无客望秦回首长安在何处
谁能念彼下泉人
   少微山
出郭舟行十里间少微山近若蕡山山中处士已长往
一点客星云外闲
   梅梁
结实几调商鼎味成材宜作禹祠梁世间何岁无风雨
铁锁无端误见殃
   窆石
卷四 第 5b 页
越俗流传素可疑(退之诗云越俗不/好古流传失其真)禹陵窆石果何时
只应便是专车骨未可呼为没字碑(窆石形真有数字/磨灭不可晓或以)
(为古碑)
   和昌龄弟见寄
经年游官思家乡枕间魂梦长飞扬瓯越相望数百里
鱼雁来往安能常水绿莲红王俭幕我愧才疏笔常阁
居官不事羡长卿执一无权犹子莫昔年姜被今独眠
何时更作三珠连左原风物亦不恶溪莼抽丝蕨吐拳
阿连春草诗篇好劝我归来宜及早代笠亭前烟雨中
共把锄犁宁待老
   怀喻叔奇(巳卯)
卷四 第 6a 页
结得贤关雁塔因东州相遇益相亲凌云三赋我惭马
清唱百篇君胜秦冀北郡空殊昔别江东日暮倍伤神
同年四百二十六莫逆论交能几人
   次韵周尧夫赠睡香
长向春前腊后开要将风味斗梅魁名从庐阜梦中得
根自鄮山嘉处来风拆锦囊香不断日烘宝盖翠成堆
定须移向梅溪去栽伴吾庐桂与槐
   送陈元佐游四明
鉴水悠悠接鄮川宦情客况两凄然扁舟乘兴梅花月
樽酒送行灯火天我似郑虔官舍冷君如冯子主人贤
虞庠春榜无多日行看香名动日边
卷四 第 6b 页
   闻礼生日(二月二)
桃水仲春月蓂阶双荚生添丁慰卢老小子庆徐卿禀
得中和气看成远大名青春已如许勉力继家声
   次韵赵观使鸳鸯梅
奴视纷纷晰与休芳心那肯贮离愁结成冰玉岳湛侣
开伴纻罗施郑流影照婵娟如并卧枝横清浅似双浮
不知他日调金鼎胜得樱桃气味不
   亡友孙子尚藁葬会稽山大禹寺之侧某至官
   八日出郊访其墓不获明年春被命祀禹访而
  得之又明年春再往酹酒因植柏十根哭之以
  诗
卷四 第 7a 页
畴昔相知似弟昆那知半世死生分无缘更饮杯中物
想见能修地下文有愧乘车元伯仅同解剑吊徐君
他年黛色参天处是子会稽山下坟
   子尚墓种柏
子尚乃如许牡年坟巳荒我来亲种柏含泪待苍苍
   郑夫人挽词
好溪太守非常好慈母端如孟母贤熊胆调成真器业
鱼轩游遍旧山川颜间日有平反喜方外时修香火缘
身世九龄家万石定应含笑向重泉
   钱夫人挽词
忠孝之家女亦良教传彤管有遗芳藁砧旧擢儒林秀
卷四 第 7b 页
桂子新飘月窟香方拟鱼轩沾宠渥遽惊风树变凄凉
稽山鉴水青春暮薤露声中恨更长
   连月不雨农事失时府帅决狱廪饥德政动天
   霈然而雨某吟成律诗一章以贺
旱魃为灾罕似今霈然一雨慰群心非关菩萨解为泽
自是使君能作霖躬虑滞囚冤尽释广开义廪惠尤深
伫公归国调元气散尽愆阳与伏阴
   次韵濮十太尉喜雨
去岁秋大水民食方苦艰丁壮尚流离而况白与班今
春又不雨事与安危关使符下列郡呼雩舞童鬟投文
责老龙贪睡何痴顽我闻救灾术乃在人事间兴师古
卷四 第 8a 页
有卫决狱唐称颜年因吊伐有雨送轺车还嗟此旱魃
虐和气知谁干半岁幸一雨人心宁不欢麦秀禾可植
田里庶少安上纾当宁忧吏责亦稍宽我家萧峰下山
长路漫漫东皋有先业颇亦知艰难归耕愿及早免起
将芜叹
   叔父宝印师往永嘉妙果院未 年而退弟子
   德纯住龙翔一日归省其师亦退居林下缁素
   挽留之乃遁于异郡不踰月间师弟子相继退
   休识者高之目为僧中二疏某窃禄将一考矣
   有愧二高僧因书一绝庶几他日或蹈其高躅
   云
卷四 第 8b 页
挂冠林下近来无谁谓僧中有二疏应笑红莲幕中客
故园三经已荒芜
   寄黄簿(文昌)
六一移书责司諌聱隅间命避徂徕兹风不作己久矣
吾子所为何壮哉在列诸公颜有愧附炎群小瞻应摧
要须终始全名节莫遣心随利禄回
   次韵濮十太尉题禹穴
寰瀛三十六名郡越在东南雄四镇宛委周回三百里
屮木山川有光润秦山鉴水蕴秀异人物风流夸汉晋
传闻禹穴自太史好古无人若为问(韩退之诗云越俗/不好古㳅传失其)
(真)杖屦飘然寻洞天照眼千岩若攒刃细看盘石心愈
卷四 第 9a 页
疑遐想丹书气犹振禹贡无传岂其阙遁甲所书何足
训彝伦叙自九畴锡水土平繇五行顺洛书六十有五
字王业巍巍此途进八卷飞沉天与泉兹说荒唐理难
信吾侪去古恨大远企首难窥禹墙仞穴傍有井清且
甘一酌端能洗骄吝
   薛师约抚干召饭于圆通寺主僧瀹茗索诗
绿暗梅欲雨风薰麦初秋官舍厌卑湿僧庐访清幽儒
餐惯蔬饭道话便茶瓯鉴湖倘容觅杖屦时来游
   潘知县(甸)弟抚干(畤)和诗复用前韵
堂堂紫微公气节横清秋风流属犹子胸壑罗奇幽诗
篇粲华萼名字宜金瓯州县聊尔耳行矣天池游
卷四 第 9b 页
   酬富阳张叔清县尉
尺素遥传到越城入怀珠玉照人明登科雅服才名早
筮仕喜闻官业清空把交情对山色(采诗有吴山空/对越山明之句)
令音问读潮声匆匆作荅无他语莫羡人间势利荣
   周德贻得子以钱果为贶仆不获为汤饼客贺
   之以诗
双鲤来从古嵊州喜闻英物诞东州清和时节绿阴满
秀异溪山佳气浮分贶金钱意殊厚欲为汤饼客无由
乃翁指日身龙虎况有奇儿气食牛
   喻叔奇迎侍赴桐川榜其堂曰戏綵书来求诗
   寄题一绝
卷四 第 10a 页
桐州綵捧暂宣威首辟萱堂上寿卮堂上慈颜笑还语
老莱文采愧吾儿
   女子生日(五月十二日)
吾女何时见薰风欲半时年龄今稍长礼法要须知好
读班姬诫休吟谢女诗萱堂有慈母淑德可为师
   范文正公祠堂诗(并序)
宝元间文正范公自润徙越治先风化一日获废井于
州治之西澄而新之易旧堂筑新亭俱名曰清白规官
师也阅岁浸久旧刻弗存绍兴戊寅秋吏部尚书王公
来师是邦暇日会僚属于兹堂酌泉煮茗修范公故事
慨然叹曰自汉迄今守兹土者亡虑数百人莫贤于范
卷四 第 10b 页
堂与泉尽其甘棠也记其可以不刋又谓公自筮仕掾
桐川典郡帅边所至立祠独越无有于典为缺于是求
公遗像得之于其家比它本为真乃命工绘之即其堂
而祠焉明年闰六月庾申躬帅幕僚祀之某作诗以纪
盛事
堂堂范公真天人配我 仁祖为元臣材兼文武怀经
纶先忧后乐不为身上与夔卨相等伦正色朝端批逆
鳞三黜愈光名愈闻一麾东游禹所巡作诗怀蠡祠季
真卧龙山麓井久湮绠而汲之清且新堂于其旁记厥
因名标清白垂不泯规尔官师意谆谆洗贪濯盗思还
淳人亡迹在嗟己陈断碑往往埋荆榛后人不识真天
卷四 第 11a 页
人但能日饮堂中春(越以清白/堂名酒)使君好事贤且仁治民
律已惟公遵登堂感槩怀斯文刻石绘像扬清芬丹青
炳耀如麒麟凛然如生见如亲躬修祀事率幕宾手酌
寒泉羞涧蘋一酌清我僚吏民再酌为国清簪绅要将
清白风无垠庶俾范公遗志伸公乎为仙为明神为泽
为瑞为星辰当宁焦劳思若人九原唤起清边尘
   次韵梁尉秦碑古风
 会稽秦颂德碑丞相李斯篆世传在秦望山莫知所
 在教授莫君好奇嗜古搜访尤力有言碑在何山者
 莫以语某何山见于图经在秦望东南疑其真秦望
 也某欣然欲往职有所拘以告会稽尉梁君梁慨然
卷四 第 11b 页
 而行登山果见之碑石仅存字磨灭巳尽墨片𥿄而
 还作古风长韵具记始末因次其韵且记吾三人好
 事之癖亦以示后人也
姬嬴遗迹存者希世传石鼓稽山碑石鼓榆杨得韩子
文与二雅争驱驰秦碑夸大颂功德埋没草莽无人知
或言出顶石犹在上有虎豹龙蛇螭神藏鬼护荆棘蔽
崖悬磴绝登无岐广文好奇穴探禹梅仙喜事僧寻支
(攴遁昔游越中好山水梁/仙宿云门访古迹于曾)我赞其行要亲睹勿受世俗
流传欺望秦望秦两崭绝何山壁立东南涯礼碑屹植
最高处不知磨灭从何时剔苔扫墨了无有模糊片𥿄
亦足奇浓云霮䨴黯将雨古木槎牙蟠老枝归来走笔
卷四 第 12a 页
出险语诃政叱斯同小儿诗成得得写寄我词严意伟
法退之我闻秦人灭六国酷若犬磔临江麋先王法为
秦所负负秦况有秦有司五经灰飞儒溅血尧舜周孔
何能为上蔡猎师妙小篆奴视俗体徒肥皮东封太山
南入越大书深刻光陆离沙丘风腥人事变鬼饥族赤
谁嗟咨汉兴万事一扫去惟有篆刻馀刑仪磨崖𣣔作
不圬计其如历数不及期蚩尤五兵纣漆器人物美恶
宁相庇我虽过秦爱遗画南山入望频支颐不须峄阳
访枣刻不用迁史观雄辞虚堂默坐对此𥿄闭眼暗想
君勿嗤要知秦碑没字本却类周雅无辞诗
   府师王公中秋宴客蓬莱阁分茶赏月于清白
卷四 第 12b 页
   亭某以幕尞与焉坐上成二绝
使君开宴小蓬瀛幕客参陪亦与荣茗煮寒泉饮清白
酒斟佳月赏分明
白发青衫老幕官蓬莱秋月两年看兴来端欲乘风去
不怕琼楼玉宇寒
   又和赵仲永抚干二首
冰轮飞出暮云端更向蓬莱顶上看端似虹桥玩金饼
绝胜华屋见银盘光浮酒面杯尤滑清入诗肠句不寒
又与鉴湖添胜事一时宾主尽鸳鸾
千岩竞秀越王州地胜钱塘与虎丘龙卧半天头吐月
鉴湖千里影涵楼宴开秋色平分际人在蓬壶最上头
卷四 第 13a 页
不负良天更输我此中此夜两年游(去岁中秋与同僚/赏月蓬莱阁今复)
(与府会旧游诸/公皆不在焉)
   再和
峥嵘高阁耸云端万壑千岩坐上看八百里湖寒鉴莹
二千年国卧龙盘金风吹面扫残暑明月入怀生嫩寒
见说神山正相偶醉中端欲驾仙鸾
家在东嘉山水州玉箫丹灶古仙丘两年秋月登蓬阁
千里乡心绕谢楼作赋端同北窗里思归长咏大刀头
与君何日脱尘鞅杖屦逍遥物外游
   又用看字韵酬赵仲永
红莲分幕忝同官秋月扬挥并席看句好湖山添秀气
卷四 第 13b 页
谈清齿颊带微寒
   故参政李公挽诗三首(光字太发)
一代高明学三朝骨鲠臣淮南惮长孺楚国忌灵均死
尚忧王室生宁问大钧姜山同岘首千古泪行人(某比/见番)
(抚干言公在谪所及垂死之际所/言皆天下大事潘乃公之婿也)
方面功尤著朝端气最刚身能縳元济城不陷睢阳思
奋少连笏耻同袁盎堂永嘉瞻五马遗爱可能忘
公在南荒日迹危名愈尊芝兰坐奇祸瓜葛酝谗言斥
去权臣力生还圣主恩卫公精爽在何用些招魂
   九日与同官游戒珠寺用去年韵
九日重登古蕺山劳生又得片时闲菊花今岁殊不恶
卷四 第 14a 页
蓬鬓去年犹未班蓝水楚山诗兴里鉴湖秦望酒杯间
醉中同访右军迹题扇桥边踏月还
   显仁皇后挽词三首(代安抚王尚书)
妫汭嫔天子涂山毓圣人聪明配昭献慈俭继宣仁汤
沐宁私已园陵不病民鸿休耀彤管无复数娀㜪
八帙年无憾三仁谥有辉(国朝/仁宗皇帝宣仁皇后/大行皇太后皆谥日)
瑶池燕仙侣窆石遗衣忽睹龙輴去犹疑騩驭归圣
情哀不尽泪向禹陵挥
代邸迎归日炎啚喜中兴解将天下养惟有圣人能方
庆朝长乐俄惊望献陵寝园祗奉处拥绋泪垂膺
   胡氏挽诗(婺女人嫁陈氏王尚书/弟妇也/王作墓志)
卷四 第 14b 页
婺女生贤女端宜配德星登堂饮姑乳调胆教儿经子
舍春犹盛孙枝叶已青韩碑纪遗懿彤管继芳馨
   次韵喻叔奇追感去冬天衣之游
去年同会类高阳蜡屐登临雅兴长可但山光向人好
更欣天气为吾良路经禹穴深怀白目对秦峰远忆黄
(天衣在秦望山下按朱育/对四皓黄公者乃越人也)日线又添人正远尺书千里
尉相望
   次韵刘判官(大辨)见赠
箧藏诗墨尚澄鲜长记东嘉共绮筵游宦俱为莲幕客
异乡重见菊花天谢池一别真成梦鉴水相逢似有缘
小小园林吾欲老看君功业上凌烟(刘丁丑在永嘉同/郡燕即席作词有)
卷四 第 15a 页
(凌烟多少/功业之句)
   赵仲永以 御茗密云龙薰衣香见赠仍惠小
   诗次韵
天上人回饼赐龙香沾衣袖十分浓明珠照室光生艳
三绝全胜万石封
   仲永再和三绝复和以酬
间世宗英学海龙交情尤为野人浓天香御茗分奇纪
尽是慇勤手自封
手汲寒泉碾小龙天香一炷满衣浓与君慷慨论时事
欲吐丹心上实封
长记中秋踏卧龙尚馀诗兴至今浓羡君豪迈如韩子
卷四 第 15b 页
联句犹容李正封
   寄题周尧夫碧梧轩
凤凰梧栖竹实食胡为使之在枳棘开轩种梧高几尺
凤兮凰兮聊尔息莫羡风微燕雀高一飞定展冲天翼
览辉瑞世鸣朝阳此梧长向人间碧
   留别民事堂
二年宦东州民事了无补俯仰愧斯堂何以报 明主
故家箫峰下归耕及春雨平生圳亩心感槩聊自许
   题双峰资深堂
书生𥿄上诵糟粕释子舌端谈葛藤道在湛然方寸地
不知深造有谁能
卷四 第 16a 页
我到双峰寻宝月为晋一宿话资深但能造得儒宗语
使是能传佛陇心
雁山门户此中入南北两峰相对尖我与林泉有盟约
问师觅取一峰潜
千峰巳见见双峰瓯越山川在眼中吾祖吹箫定何所
会须乘鹤访遗风(双峰之西南/亦有吹箫峰)
堂名石刻两俱存令我深怀旧长官学道资深更深处
居安能使庶民安(周开祖昔令乐清有遗/爱堂名乃开祖所命)
   宿灵岩赠长老敏行
蓝舆谢公岭杖屦矩罗室净名访维摩一庵仅容膝寻
僧画屏中往往多八十平生看不足灵岩最奇绝老禅
卷四 第 16b 页
蜀中来心印传佛日脚力穷天下称此为第一兹山昔
未开藏闭最深密倘不遇 熙朝造物肯容出孙公赋
天台胜地尚遗俟我欲续金声愿借山中笔
梅溪先生后集卷第四
卷四 第 1a 页
梅溪先生文集卷第四
  诗
   次韵宝印叔题止庵三绝
凿石依山作小庵花香入座月侵檐虽然眼界无多地
解使人天竞耸瞻
容膝茅庵不妄开𣣔令人悟止由来个中妙意知谁解
多作休休莫莫猜
晚学无由识道真前贤未许继芳尘道从何进从何止
敢叩无为绝学人
   翁府君挽词(子万春婿刘/镇皆登科)
埸屋牧功不在身兰馨玉润揔奇人过庭诗礼家风变
卷四 第 1b 页
坦腹门阑喜气新华屋产芝虽美瑞白头生齿误青春
篮舆方起南游兴无柰今年岁在辰
   十月十九日雷二十一日雪
前日始惊雷失令今朝忽见雪漫天寒窗夜拥黄紬坐
闲读春秋隐九年
   次韵表叔余叔成示儿(余名䑾子璧从予游)
父子乃天性钟情谁不然教之以义方先贤有名言日
严在所尚私念宜舍旃君子不自教遣随师友肩青紫
乃馀事要当知圣贤居家务孝弟立行防悔愆穷当慕
颜回达勿为公孙庶几幼所学终身可行焉不见不邳
丈秀发从妙年束书入贤关日与英隽联忽作何蕃归
卷四 第 2a 页
甘旨奉晨昏丘园事高尚腹笥常便便过庭有奇儿诗
礼得家传勉哉尊所闻慎勿学乡原
   表叔陈景韶挽词
问舍求田事元龙意本䡖功名孤壮志诗酒送平生李
密伤为弟刘牢喜有甥(毛叔度/其甥也)诗书巳三世二子盍升

先友嗟无几公今亦古人平门散车辙蕃榻锁埃尘甚
愧韦公厚深知管子贫平生谈笑地感激泪沾巾
   咏述师葡萄
柱杖拈馀戏插泥草龙珠帐挂檐西荔枝体物差胜枣
毕竟俱非善品题
卷四 第 2b 页
   十一月七日东山省坟因思先子昔年题壁有
   山光水色两依依之句旧屋巳坏墨迹不留山
   水依然感叹不巳因成一绝
松楸一见一伤心亭院凄凉惨树阴记得先君旧题壁
水光山色恨难禁
   寄万大年
九万程遥共退飞江南竹叶后先归儒冠到底输纨裤
关吏还应笑布衣虽欠姓名联桂籍不妨欢笑奉亲闱
殷勤尊酒论文约却恨还乡与愿违(戊辰春与大年俱/下第同归全会稽)
(予复还学追/补至秋还家)
   万季梁和诗留别再用前韵
卷四 第 3a 页
三年燕雁不同飞一笑相逢尉远归搜我肺肠茶著令
(予归与诸友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㪯故事不通者罚命季梁掌之)饮君文字酒淋
衣诗方唱和如仙馆(予昔招仙馆与同舍结/诗社近诸友亦多唱和)人遽飘零
似省闱毕竟此心元不别秪应形影暂相违
   将过万桥用前䪨寄大年先之
三年在阜不鸣飞侧翅俱从旧路归师德量宽真耐事
(谓先/之)沈郎诗瘦不胜衣(谓大/年)都缘有职供甘旨可是无
心恋阙闱酒发葡萄螯斫雪定知此硕不吾违
   种兰有感
芝友产岩壑无人花自芳苗分郑七穆秀发谢诸郎世
竞怜春色人谁赏国香自全幽静操不采亦何伤
卷四 第 3b 页
   再用前韵
谁棹深林秀遥分奕叶芳秉殊溱上客握拟殿中郎眼
净见幽韵心清闻远香当门不及种践履恐成伤
   三月晦日与同舍送春于梅溪因诵贾阆仙诗
   云三月更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
   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时有二十八人遂
   以齿序分韵
记得来时手自探预知今日思难堪树头绿暗莺如诉
地上红多蝶尚贪此夜钟声那忍听明朝酒盏可能酣
却因送别还惊我老境如蚕已食三
   为麦祈实
卷四 第 4a 页
阳律临姑洗宸心念岁饥时羞方庙献麦实为民祈日
煖轻花吐风和翠浪微敢言因鲔荐硕勿作蛾飞会续
来牟颂宁闻告籴讥崆峒今岁熟登荐定无违
   次韵万先之读庄子
庄生蔽于天先儒巳能言六经有真味奚用食马肝王
何佐其高遗害今犹存夫君高明士寄趣名理间恐蹈
贤者过因诗与君论
   巳巳梅溪同舍三十人其九人者游从之旧也
   酌别之夕独五人在焉谢子与能犹在予馆而
   四人者且去矣遂各以其姓赋诗送之
    周仲翔
卷四 第 4b 页
梅溪辟家塾辱与英俊游回首五年旧子独终始周善
交固耐久厚德堪镇浮异时行所蕴无愧祖绛侯
    李大鼎
贤哉予外兄厚德著乡里积善有天报钟秀在吾子学
问如驰马著鞭殊未巳西游不负盟早早戒行李
    许辉先
子昔从予游方读𥿄上语磨砻出圭角剪拂就规矩不
为中道废当振大岳许行将拭老眼看子惊人举
    谢鹏
之子方妙龄耻为聋俗化三年游梅溪灯火读深夜男
儿四方志万里思高跨愿如芝与兰母愧古诸谢
卷四 第 5a 页
   别宋孝先
楚台风骚客遥遥有奇孙去岁始识面未遑叩渊源但
见眉宇间一点阳春温琴书忽来游文字获细论经术
有根蒂词章富波涧时时戏翰墨动辄千万言子固予
所畏语蒙子推尊予尝语所学文当气为先气治古可
到何止科第间子贤且乐善服膺每拳拳临行出新诗
殷勤记诸篇好学见雅志予言未应然惜哉有离别后
会何寅缘男儿各自勉事业无穷年
   送黄岩三友
聚散本常理未应轻感伤秪因三益友故断九回肠子
少才俱美予穷老更忙相将亦行客后会恐参啇
卷四 第 5b 页
   又各赠一绝
    余如晦
遥遥华胃自由余识量深沉岂浅夫半载从游殊半面
临行一语可能无
    郑逊志
灯火相亲臭味同来何太晚去匆匆未曾箴我膏肓失
堪叹康成道巳东
    施良臣
学传士丐旧家声诗法肩吾句巳成尊酒论文两经岁
却因送别倍钟情
    别余谐
卷四 第 6a 页
我昔自总角识君先大夫闺门脩子职乡里号名儒仁
者偶不寿善人宜有孤肯堂能自勉泉下尉榛芜
   别余壁
之子有家学妙龄殊众儿参平宜语孝鲤也早闻诗谩
习雕虫技终絺吐凤词五车书读尽定有起家期
   别周浚
莫恨知书失太迟妙龄聪子本非奇好因推鲁加鞭策
会见火然泉达时
   后七夕二夜同梦龄宿湖边庄
无用乾坤一腐儒年来踪迹转崎岖身名未就耕桑废
何日投闲老此湖
卷四 第 6b 页
弟兄身事各茫然赖有先人二顷田他日青山映黄发
长如今夜对床眠
   次夜予宿湖南梦龄犹在别业再和前韵寄之
家世衣冠误袭儒年几四十尚嵚岖营营世事何时了
乞取湖边作鉴湖
一襟秋色巳凄然云水初空眼界田那更萧萧风雨夜
弟兄分影隔湖眠
   宿灵山院
灵山未是别乡山回首吾庐咫尺间明日出山家渐远
乡心从此上愁颜
   登姚奥岭望家山有感
卷四 第 7a 页
巳作一宿客渐为千里人吾亲白云下回首一沾巾
   与万先之登丹芳岭路人有手持桂花者戏觅
   之慨然相赠且言𣣔施此花久矣又言花名秋
   香一名十里香遂与先之分之记以一绝
携手丹梯语话长不知身到碧云乡行人相见如相识
赠得岩花十里乡香
   题石梁
荡中天柱见巳久山外石梁今始观尊者力能回造化
会须移向柱头安
   过雁山
清秋天气过山中征雁行人路不同从此又劳千里翼
卷四 第 7b 页
传书来往浙西东
   次先之过雁山䪨
云山缭绕几千重撩我秋来逸兴浓𣣔向灵岩移卓笔
与君同扫万人锋
   张施二生自黄岩拿舟送别于台城赠以二绝
不放离人独解舟片帆相逐到丹丘客情乡思从今日
更有思君一段愁
行役那堪八月时肠非宋玉也应悲烦君为寄梅溪信
少尉吾亲别后思(施生将过梅溪从吾弟梦龄游)
   过仙人渡
此去神仙路不迷直从洞口到桃溪仙人心境无名利
卷四 第 8a 页
笑我频年渡此溪
   过百度岭(岭下有大恶小恶滩)
乘舟刚怕两滩恶度岭俄惊百步高僮仆相看话良苦
纵教轻檐亦疲劳(谚云百步无䡖担因借其语)
   关岭旅邸观林同季野去秋题壁
去岁还家秋正杪今年行役暑初残同行壁上留题处
特下篮舆子细看
   望天台赤城山感而有作
神仙境界无战争奚用漆此巍巍城吾闻秦皇昔多欲
富贵巳极贪长生蓬莱方丈𣣔亲到车辙马迹无时停
万骑南巡适吴越天台咫尺行将登仙山不容肉眼见
卷四 第 8b 页
天为设险藏神灵山中采药使未返鲍鱼向巳沙丘腥
秦为防胡筑紫塞连年不恤生灵害天亦防秦甚防胡
赤城高峙烟霞外神仙要非求可得祖龙可笑徒劳役
当时刘阮本无心花笑水迎山自辟我向丹丘数往来
群仙杖舄未容陪挥毫𣣔续孙公赋愧无掷地金声才
目极苍崖千万丈世无仙骨那能上直须内外两丹成
驾鹤骖鸾如指掌
   柘溪道傍有班竹百馀挺萧洒可爱与先之赏
   玩移时因念乡间无是种约异日移其根予戏
   诵君看江上千竿竹不是男儿泪点班之句遂
   发一笑既而作数语解异世妇人之嘲且志不
卷四 第 9a 页
   必移根也
男儿有泪不染竹当作包胥贾生哭湘源遗种虽可爱
莭目尚馀儿女态谁能千里移此根出门又恐添啼㾗
不如还家种慈竹不厌千竿万竿绿
   代妇人荅
君勿题诗訾湘竹君勿笑他儿女哭人为钟情故生爱
夫妇相思乃常态为君飘荡太无根两脸尽是思君㾗
安得相依似双竹长保千秋万秋绿
   题刘阮祠用过仙人渡韵
涧水桃花路易迷不同人世下成蹊自从重入山中去
烟雨深深锁旧溪
卷四 第 9b 页
   至剡溪寄梦龄昌龄
歉岁为行客清秋别故园自从离雁荡长是念鸰原世
路疲来往亲闱废清温缄书付归仆销尽旅中魂
   剡溪舟中有感
又作游吴客重登入越舡西风桑叶岸细雨菊花天旅
思秋偏恶乡心夜不眠钱塘江上月行见十分圆
  前中秋一日舟过山阴晚稻方熟匆动乡思呈
  先之
西风吹白蘋游子千里征扁舟入鉴湖水月相涵明山
阴晚稻熟万顷黄云平凭湖属远目动我乡曲情岂不
有一饱胡为苦营营五年倦来往争此蜗角名未知得
卷四 第 10a 页
失间奚辱亦奚荣何当毕所硕同归及春耕
   夜泊萧山酒醒梦觉月色满舡感而有作
候届星虚午夜凉更堪停棹水中央短蓬破处漏明月
归梦断时思故乡客里未忘诗酒趣老来厌逐利名埸
明朝又向钱塘去十里西风桂子香
   十月二十八日母氏劬劳之日也哀痛中书二
   十八字
悬孤谩喜生良月看镜堪嗟巳二毛不见双亲空泣血
此生无计报劬劳
   次韵昌龄游白石二诗
 道岩东际白石二佳境也予未之见昌龄弟比尝登
卷四 第 10b 页
览作二诗以寄模写景物之奇盖吾家摩诘二幅山
 水图也秋凉一访之当按诗以游不必假图经矣因
 次䪨见意
飞流喷沬下烟岚肯使名同盗与贪莫讶来时多汩汩
定知止处却潭潭遥通雁荡灵湫两巍压龙门巨浪三
好景不烦摩诘画尽归诗客句中含
    右东际
未穷脚力上层霄想象名山兴亦高物外游人身插羽
洞中仙客泍生毛利名奔走嗟吾老杖屦徜徉羡子豪
凫舄共游端有日预期木叶下亭皋
    右道岩
卷四 第 11a 页
   再和二首
佛国飞来百尺岚要将法水嗔洗贪仙人错认蓬莱岛
骚客羞谈钴鉧潭观尽岂须穷莫四悟来初不异前三
(水有七际诸方始登其三以日莫而回)莫将七际观东
际法界三千际际含
少和丹就巳登霄岩与仙风两并高甚𣣔此身参鹤驭
尚嫌多事类牛毛云间鸡犬年犹永世上英雄意谩豪
堪羡北山山下客不缘射雉亦如皋
   赠万序
弦诵先闾里东平典则存残膏沾后学馀庆在重孙事
业年方少功名志可吞时人贪择脔慎勿为财婚
卷四 第 11b 页
   过万桥哭潘先生
投老西游志不成死生贫贱见交情江头昨夜潮声怒
却为先生气不平(先生有题伍子胥庙诗云大江/今古潮声怒长为将军气不平)
   夏伯虎赠双鲤
知我山间久食蔬遥分七十二鳞鱼不妨时遣长须主
要得频看尺素书
   贫家连岁蚕荒今年尤甚妻孥有号寒之患每
   欲以酒自宽酒恶竟不能醉拙于生事殊可笑
   也表弟万大年家蚕熟酒醇有足乐者因思旧
   诗有剩栽桑柘教妻蚕句遂和以寄之
年踰四十尚何堪愈老生涯愈不谙何以代耕犹未仕
卷四 第 12a 页
初无可乐误为男号寒儿讶桑条沃饮酒宾嫌蜜汁甘
堪羡通家万公子细君善酿更能蚕
   大年和诗再用韵
年少如君种种堪文场世事两俱谙何忧晁错不高第
未怕杜陵无好男(大年诗有未/禄无男之叹)况有田园足耕养好穷
水陆奉肥甘更须猛割闺房爱来与荀乡共赋蚕
   李梗和诗复用前韵
维摩老病思何堪药性从今却渐谙掩卷正思眠丈室
论文俄喜遇奇男共嗟世路羊肠险刚怕人情鼠口甘
耸壑昂霄君未晚吾衰巳是食三蚕
   用前韵寄周光宗
卷四 第 12b 页
炎凉世态可能堪肺腑唯蒙长者谙耐久敢忘三世好
同庚况有两家男(孟甲与光/宗子同庚)我嗟风树徒悲苦君奉庭
闱备旨甘他日相看两黄发硕为邻舍话田蚕
   送李楰
梅始花时送子归梅黄雨细又分离不堪旅食见飞燕
那更催归闻子规太白读书容有趣少卿惜别可无诗
霜台清峭家风在努力功名少牡时
梅溪先生文集卷第四
卷四 第 13a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