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第 1a 页 WYG1115-03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柯山集卷四十一
宋 张耒 撰
记
汉世祖光武皇帝庙记
南顿令江君惇裕以书属某曰吾邑有汉世祖光武皇
帝祠邑人奉祀甚谨而昔人所记陋甚君为我述焉将
刻石以诏后世某辞之不可谨按光武皇帝以哀帝建
柯山集卷四十一
宋 张耒 撰
记
汉世祖光武皇帝庙记
南顿令江君惇裕以书属某曰吾邑有汉世祖光武皇
帝祠邑人奉祀甚谨而昔人所记陋甚君为我述焉将
刻石以诏后世某辞之不可谨按光武皇帝以哀帝建
卷四十一 第 1b 页 WYG1115-0352b.png
平元年生于济阳而皇考钦实为南顿令帝尝从父于
此既得天下亦屡临幸盖平生之所游处则邑之有祠
所从来久矣岂独冰早疾疠之请有赐于民亦其功盛
德尊后世有不能忘者故南顿之民世词之惟谨盖无
足怪汉自成哀不君权归外家王莽卒盗而有之天下
大乱民心思汉惟世祖以匹夫起田亩出入行阵躬夷
大难勇无坚敌智无遗策故能祀汉配天光复旧物一
时群雄芟夷略尽抚有方夏覃及蛮貊声教所暨比隆
此既得天下亦屡临幸盖平生之所游处则邑之有祠
所从来久矣岂独冰早疾疠之请有赐于民亦其功盛
德尊后世有不能忘者故南顿之民世词之惟谨盖无
足怪汉自成哀不君权归外家王莽卒盗而有之天下
大乱民心思汉惟世祖以匹夫起田亩出入行阵躬夷
大难勇无坚敌智无遗策故能祀汉配天光复旧物一
时群雄芟夷略尽抚有方夏覃及蛮貊声教所暨比隆
卷四十一 第 2a 页 WYG1115-0353a.png
武宣是宜暴鸷强伉玩兵黩武视民如草芥而不讲于
治国之事也而武功既成海内既定则抑功臣进文吏
投戈讲艺息马论道英伟之度屈于礼乐骁猛之气束
于儒学敦尚经术宾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典礼焕然
一变旧汉之俗盖尝以为吾理天下欲以柔道行之至
于明章继志承统纂修洪业典章文物粲然大备故后
世言礼乐稽古称东汉焉孝和以后汉德不竞破坏板
荡可谓极矣而仗节死义之士如袁安杨震李固陈蕃
治国之事也而武功既成海内既定则抑功臣进文吏
投戈讲艺息马论道英伟之度屈于礼乐骁猛之气束
于儒学敦尚经术宾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典礼焕然
一变旧汉之俗盖尝以为吾理天下欲以柔道行之至
于明章继志承统纂修洪业典章文物粲然大备故后
世言礼乐稽古称东汉焉孝和以后汉德不竞破坏板
荡可谓极矣而仗节死义之士如袁安杨震李固陈蕃
卷四十一 第 2b 页 WYG1115-0353b.png
之徒救于上符融郭泰范滂许劭之徒助于下矜尚名
节以震激衰弊蹈死而不悔至于献帝人主特号而巳
而曹操终不敢身自取之彼其心诚有所畏故也盖礼
乐之功风化之美足以保国长世如此皆世祖之遗烈
也呜呼自三代以来一人而已建武十九年南巡进幸
南顿县舍置酒会赐吏人复南顿田租一岁父老前叩
头言皇考居此日久陛下之寺舍每来辄加厚恩愿赐
复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
节以震激衰弊蹈死而不悔至于献帝人主特号而巳
而曹操终不敢身自取之彼其心诚有所畏故也盖礼
乐之功风化之美足以保国长世如此皆世祖之遗烈
也呜呼自三代以来一人而已建武十九年南巡进幸
南顿县舍置酒会赐吏人复南顿田租一岁父老前叩
头言皇考居此日久陛下之寺舍每来辄加厚恩愿赐
复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
卷四十一 第 3a 页 WYG1115-0353c.png
十岁吏人又言陛下实惜之何言谦也帝大笑又增一
岁中元元年又复南顿徭役同于济阳则帝之于是邦
岂若他邑漠然而已乎高祖曰吾万世后魂魄犹思沛
吾意光武于南顿亦云
咸平县丞厅酴醾记
咸平五年诏以陈留之通许镇为咸平县先是章圣皇
帝幸亳祠老子道通许筑宫以待幸既为县即以宫为
县令治所主簿居中书府而枢密府为尉舍熙宁某年
岁中元元年又复南顿徭役同于济阳则帝之于是邦
岂若他邑漠然而已乎高祖曰吾万世后魂魄犹思沛
吾意光武于南顿亦云
咸平县丞厅酴醾记
咸平五年诏以陈留之通许镇为咸平县先是章圣皇
帝幸亳祠老子道通许筑宫以待幸既为县即以宫为
县令治所主簿居中书府而枢密府为尉舍熙宁某年
卷四十一 第 3b 页 WYG1115-0353d.png
始置丞于是迁县尉于外而丞居焉丞居之堂庭有酴
醾问之邑之老人则为枢密府时所种也既老而益番
延蔓庇覆占庭之大半其花特大于其类邑之酴醾皆
出其下盖其当时筑室种植以待天子之所休必有珍
丽可喜之物而后敢陈是以独秀于一邑而莫能及也
每思唐自天宝以至于周历岁数百天下未尝无战其
治安仅足以小康而祸败尝至于大乱自安史以来藩
镇四据而天下无完国降及其末分裂攘夺至五季而
醾问之邑之老人则为枢密府时所种也既老而益番
延蔓庇覆占庭之大半其花特大于其类邑之酴醾皆
出其下盖其当时筑室种植以待天子之所休必有珍
丽可喜之物而后敢陈是以独秀于一邑而莫能及也
每思唐自天宝以至于周历岁数百天下未尝无战其
治安仅足以小康而祸败尝至于大乱自安史以来藩
镇四据而天下无完国降及其末分裂攘夺至五季而
卷四十一 第 4a 页 WYG1115-0354a.png
中原正朔之所加仅止门阈之中惟我艺祖神宗受天
休命神武四达马首所向破灭摧伏于是斸百年之蟠
据合历世之分裂数百年间祸根乱源薅剪堙塞大扫
而无馀矣肆我章圣皇帝诞承祖武以无忘大功宽赋
薄征顺天养民四方无虞休养滋息如人之疾病蛊败
医者既击逐钩取其累年之蠹矣而后为之调利抚养
安居美食以使之丰腴而强坚也由是观之自开元以
来至于章圣而天下之人始复见大治之全国呜呼亦
休命神武四达马首所向破灭摧伏于是斸百年之蟠
据合历世之分裂数百年间祸根乱源薅剪堙塞大扫
而无馀矣肆我章圣皇帝诞承祖武以无忘大功宽赋
薄征顺天养民四方无虞休养滋息如人之疾病蛊败
医者既击逐钩取其累年之蠹矣而后为之调利抚养
安居美食以使之丰腴而强坚也由是观之自开元以
来至于章圣而天下之人始复见大治之全国呜呼亦
卷四十一 第 4b 页 WYG1115-0354b.png
可谓盛矣于是封泰山禅梁父祀后士祠老子汪洋四
方以明示得意闻之古者天子巡幸所至郡国必建原
庙所以广孝恭示后世而况当太平之盛时讲一世之大
礼八鸾之所经六龙之所驻可以昭后世示子孙以为
历世之大训成法者宜如何哉是宜一草木一瓦砾皆
当护守保藏无敢弃坏以无忘祖宗骏功成烈而使知
夫百馀年间地平天成养生送死而无憾者谁之力也
酴醾之生当是时沾尝沾雨露之濡近日月之光与夫
方以明示得意闻之古者天子巡幸所至郡国必建原
庙所以广孝恭示后世而况当太平之盛时讲一世之大
礼八鸾之所经六龙之所驻可以昭后世示子孙以为
历世之大训成法者宜如何哉是宜一草木一瓦砾皆
当护守保藏无敢弃坏以无忘祖宗骏功成烈而使知
夫百馀年间地平天成养生送死而无憾者谁之力也
酴醾之生当是时沾尝沾雨露之濡近日月之光与夫
卷四十一 第 5a 页 WYG1115-0354c.png
旄头属车皆为一时之物矣可不爱哉
冰玉堂记
熙宁中予为临淮主簿始得拜刘公道原于汴上是时
道原方修资治通鉴而执政有素高其才者欲用以为
属道原义不屈遂与绝复以亲老求为南康酒官故书
未成而去予既慕公之义而望其眉宇听其议论其是
非与夺之际凛然可畏而服也士大夫皆曰刘君之贤
非独其信道笃立心刚博学洽闻之所至是盖得父之
冰玉堂记
熙宁中予为临淮主簿始得拜刘公道原于汴上是时
道原方修资治通鉴而执政有素高其才者欲用以为
属道原义不屈遂与绝复以亲老求为南康酒官故书
未成而去予既慕公之义而望其眉宇听其议论其是
非与夺之际凛然可畏而服也士大夫皆曰刘君之贤
非独其信道笃立心刚博学洽闻之所至是盖得父之
卷四十一 第 5b 页 WYG1115-0354d.png
风烈公之父讳涣字凝之有词学为小官数以事屈在
势者节高不能容于世年五十馀为颍上令即致仕归
隐于庐山筑室种蔬而食之无求于物人皆师尊焉于
是既老矣公归庐山无几何得疾以元丰元年九月䘚
公讳恕道原盖其字后十馀年而当元祐元年予受诏
校资治通鉴于秘书省是时公同时修史之人往往而
在道公之事本末尤详皆曰道原廉介刚直其在必欲
达其道不以一毫挫于人者也方其激于义而作虽足
势者节高不能容于世年五十馀为颍上令即致仕归
隐于庐山筑室种蔬而食之无求于物人皆师尊焉于
是既老矣公归庐山无几何得疾以元丰元年九月䘚
公讳恕道原盖其字后十馀年而当元祐元年予受诏
校资治通鉴于秘书省是时公同时修史之人往往而
在道公之事本末尤详皆曰道原廉介刚直其在必欲
达其道不以一毫挫于人者也方其激于义而作虽足
卷四十一 第 6a 页 WYG1115-0355a.png
蹈坎井手揽虎兕视之若无见虽古烈士或愧焉平居
自负经济大略而视其为吏则严簿书束胥吏抚鳏寡
绳豪猾纤悉曲当皆可为后法其学自书契以来以至
于今国家治乱君臣世系广至于郡国山川之名物详
至于岁月日时之后先问焉必知考焉必信有疑焉必
决其言滔滔汩汩如道其闾里族党之事也其著书有
疑年谱年略谱通鉴外纪十国纪年惟十国纪年先成
世传之世以比迁固歆向公亦自以不愧而自蔚宗以
自负经济大略而视其为吏则严簿书束胥吏抚鳏寡
绳豪猾纤悉曲当皆可为后法其学自书契以来以至
于今国家治乱君臣世系广至于郡国山川之名物详
至于岁月日时之后先问焉必知考焉必信有疑焉必
决其言滔滔汩汩如道其闾里族党之事也其著书有
疑年谱年略谱通鉴外纪十国纪年惟十国纪年先成
世传之世以比迁固歆向公亦自以不愧而自蔚宗以
卷四十一 第 6b 页 WYG1115-0355b.png
降不论也当时司马君实欧阳文忠号通史学贯穿古
今亦自以不及而取正焉凝之晚善养性笃行老益壮
年八十一后道原数年卒累言至屯田员外郎其终也
未尝疾浴沐正冠而绝呜呼亦异矣元符中予谪官庐
陵道原之子义仲主簿于德安叙其大父与父之事于
予且曰顷眉山苏子由尝道庐山拜我大父于床下出
而叹曰凛乎非今世之士也其卒为词以哭曰凝之为
父与道原之为子洁廉不挠冰清而玉刚乡人是其言
今亦自以不及而取正焉凝之晚善养性笃行老益壮
年八十一后道原数年卒累言至屯田员外郎其终也
未尝疾浴沐正冠而绝呜呼亦异矣元符中予谪官庐
陵道原之子义仲主簿于德安叙其大父与父之事于
予且曰顷眉山苏子由尝道庐山拜我大父于床下出
而叹曰凛乎非今世之士也其卒为词以哭曰凝之为
父与道原之为子洁廉不挠冰清而玉刚乡人是其言
卷四十一 第 7a 页 WYG1115-0355c.png
名吾大父故居之堂曰冰玉君为我实记之予曰昔司
马谈能推明孔子作春秋之意欲为史未成以授其子
迁而迁遂能网罗三代放逸旧闻驰骋上下数千岁成
一家之意与六经并传父子之于文学美矣而风节无
闻焉疏广疏受于汉宣帝有师傅恩而父子一旦弃去
视舍富贵如弃尘垢骨肉之际风节同矣而文学无传
焉孰若君家父子文学风节煇焯并著名立于父而显
于子千载之远四海之广而一家擅之嗟乎世固末尝
马谈能推明孔子作春秋之意欲为史未成以授其子
迁而迁遂能网罗三代放逸旧闻驰骋上下数千岁成
一家之意与六经并传父子之于文学美矣而风节无
闻焉疏广疏受于汉宣帝有师傅恩而父子一旦弃去
视舍富贵如弃尘垢骨肉之际风节同矣而文学无传
焉孰若君家父子文学风节煇焯并著名立于父而显
于子千载之远四海之广而一家擅之嗟乎世固末尝
卷四十一 第 7b 页 WYG1115-0355d.png
有也始予应举时与道原之弟裕游爱其学博而论正
是盖得其兄之馀而义仲敏于学而健于文屹然好名
而立节者也予知冰玉堂之扫洒有继矣其爵里世系
与其行事之详则既有志之者矣故不复出固为词以
系之曰
我所思之人兮嗟可想而不可见意其人兮俯青云而
下睨瞩九日而不眩超然不知其何之兮遗此空山之
故居岂访重华而陈义兮父唱子和与仙圣乎为徒纾
是盖得其兄之馀而义仲敏于学而健于文屹然好名
而立节者也予知冰玉堂之扫洒有继矣其爵里世系
与其行事之详则既有志之者矣故不复出固为词以
系之曰
我所思之人兮嗟可想而不可见意其人兮俯青云而
下睨瞩九日而不眩超然不知其何之兮遗此空山之
故居岂访重华而陈义兮父唱子和与仙圣乎为徒纾
卷四十一 第 8a 页 WYG1115-0356a.png
为云霓兮注为江湖伟为哲人兮我言在书超驾言而
从之兮指庐山乎休吾车耕山而食兮梁溪而渔俨顿
辔而不敢留兮恐其尚谓我污也
二宋二连君祠堂记
治国有善政不如在位有善人之化民速也在位有善
人不如其乡有善人之化民易也夫人之情所感动常
在其所易接而亲者若夫政事者固民之所畏则其从
之盖有不得巳之心焉其及物浅矣安陆之应山楚之
从之兮指庐山乎休吾车耕山而食兮梁溪而渔俨顿
辔而不敢留兮恐其尚谓我污也
二宋二连君祠堂记
治国有善政不如在位有善人之化民速也在位有善
人不如其乡有善人之化民易也夫人之情所感动常
在其所易接而亲者若夫政事者固民之所畏则其从
之盖有不得巳之心焉其及物浅矣安陆之应山楚之
卷四十一 第 8b 页 WYG1115-0356b.png
穷邑也然其民好文多学者其俗善良不争纯静易治
其里之人为予言曰始吾邑之人未甚知学之利也有
宋氏兄弟者讲学吾邑之法兴佛舍其后两人皆取高
第有声名久之并为大官名尊益显所以吾邑之人其
鄙鲁不学自弃于夷者愧之其居法兴时有连氏兄弟
者与二宋君游相好也其后亦登科两人起家仕不振
然视所同舍生富贵光显可攀为声势而两人亦自力
不少屈已以附之其官终不显故吾邑之人其不笃于
其里之人为予言曰始吾邑之人未甚知学之利也有
宋氏兄弟者讲学吾邑之法兴佛舍其后两人皆取高
第有声名久之并为大官名尊益显所以吾邑之人其
鄙鲁不学自弃于夷者愧之其居法兴时有连氏兄弟
者与二宋君游相好也其后亦登科两人起家仕不振
然视所同舍生富贵光显可攀为声势而两人亦自力
不少屈已以附之其官终不显故吾邑之人其不笃于
卷四十一 第 9a 页 WYG1115-0356c.png
廉耻徼倖贪利者愧之凡吾邑之俗好学而文纯静有
耻者四君子之化也后五十年宋景文之孙羲年令应
山与连君之从子仲儒缘邑人之意作祠堂于法典方
丈之西呜呼为吏于乡其有恩德久而民祠之者几人
在位之人不如其乡里之君子也二宋公之行事爵里
书于国史士夫夫举知之连君锡以尚书职方员外郎
致仕好修而自重直谅多闻之君子也其仲伟庠字元
礼为尚书都官郎中敏于政事号良吏世称王阳在位
耻者四君子之化也后五十年宋景文之孙羲年令应
山与连君之从子仲儒缘邑人之意作祠堂于法典方
丈之西呜呼为吏于乡其有恩德久而民祠之者几人
在位之人不如其乡里之君子也二宋公之行事爵里
书于国史士夫夫举知之连君锡以尚书职方员外郎
致仕好修而自重直谅多闻之君子也其仲伟庠字元
礼为尚书都官郎中敏于政事号良吏世称王阳在位
卷四十一 第 9b 页 WYG1115-0356d.png
贡禹弹冠者为故旧之美然严光所以逃光武不肯仕
彼独何哉连君不因宋君以显名当世卒以湮没而不
悔彼诚知所处与世俗所谓显晦异矣
智轸禅师塔记
惟正法眼藏流布震旦涉其道者如恒河沙然根有利
钝知有深浅故号老宿宗匠者以之教人未免或滞于
一隅而惟云门正真大师文偃始以其道振于岭表诸
方大士无不敛衽与夺可否莫有间言云门之后至雪
彼独何哉连君不因宋君以显名当世卒以湮没而不
悔彼诚知所处与世俗所谓显晦异矣
智轸禅师塔记
惟正法眼藏流布震旦涉其道者如恒河沙然根有利
钝知有深浅故号老宿宗匠者以之教人未免或滞于
一隅而惟云门正真大师文偃始以其道振于岭表诸
方大士无不敛衽与夺可否莫有间言云门之后至雪
卷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1115-0357a.png
窦重显最盛于东南其嗣法门人众矣而天衣义怀号
为偏得其道自天衣之殁其法嗣往往出现一方四方
禅学之所折中比丘载者学于天衣既得其道而隐德
晦迹终始莫得而考独泉南比丘智轸问道于载而得
法焉智轸少为儒卓荦有奇志忽悟世幻遂为佛徒既
悟道于载人亦颇闻之尝往楚州寿昌涟水淳化然师
之道孤峻而行介若其徒非似之者莫能亲焉某居忧
山阳时尝从师游其所以开警者至矣每劝师少出其
为偏得其道自天衣之殁其法嗣往往出现一方四方
禅学之所折中比丘载者学于天衣既得其道而隐德
晦迹终始莫得而考独泉南比丘智轸问道于载而得
法焉智轸少为儒卓荦有奇志忽悟世幻遂为佛徒既
悟道于载人亦颇闻之尝往楚州寿昌涟水淳化然师
之道孤峻而行介若其徒非似之者莫能亲焉某居忧
山阳时尝从师游其所以开警者至矣每劝师少出其
卷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1115-0357b.png
有以为众福而窃考其志盖笃于已而虑于外尊其道
而不妄以及人也其后襄州守逐其部中禅院主者请
住持师曰此将有讼矣不可因拒之而后果兴狱逮捕
甚众而师独免来京师閒居天清士大夫有欲请师说
法者师言佛化人各有分何待说为卒亦不可此岂载
之微意欤或议师以为佛之道主于利物而师深閟其
有不以及人岂佛意欤予曰不然五膳玉食不入瓦缶
四大海水不灌牛迹吾何容心哉虚无以受之则一毫
而不妄以及人也其后襄州守逐其部中禅院主者请
住持师曰此将有讼矣不可因拒之而后果兴狱逮捕
甚众而师独免来京师閒居天清士大夫有欲请师说
法者师言佛化人各有分何待说为卒亦不可此岂载
之微意欤或议师以为佛之道主于利物而师深閟其
有不以及人岂佛意欤予曰不然五膳玉食不入瓦缶
四大海水不灌牛迹吾何容心哉虚无以受之则一毫
卷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1115-0357c.png
不以及物道当然也师以绍圣丙子十月二十八日夜
右胁示寂于天清朝请郎李延世者办其终事挈以骨
葬于涟水淳化后若干年有盱眙杨某者欲刻铭焉以
予尝从游而请铭请以此铭之复说偈曰
云门大开士后世继始祖具佛正知见建此妙法幢师
灭度以久正法讹变时雪窦及天衣二大士出见挽佛
日回照嗣说云门法裔盖其玄曾天衣有逸嗣号曰比
丘载独此具妙法付之智轸师轸真似其师曰道本为
右胁示寂于天清朝请郎李延世者办其终事挈以骨
葬于涟水淳化后若干年有盱眙杨某者欲刻铭焉以
予尝从游而请铭请以此铭之复说偈曰
云门大开士后世继始祖具佛正知见建此妙法幢师
灭度以久正法讹变时雪窦及天衣二大士出见挽佛
日回照嗣说云门法裔盖其玄曾天衣有逸嗣号曰比
丘载独此具妙法付之智轸师轸真似其师曰道本为
卷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1115-0357d.png
巳视人不我契不绝以一毫毋以天酥馔而投之秽器
是将不能受惟般若之累以是坐通场俄即自谢去或
悲后无述谓师道不显稽首窣堵波师所在不灭
陵州县山水记
陵州河东之穷邑也其民盖有唐晋之馀风俭朴而敦
本而泽潞在唐为雄镇以精兵闻天下故其民好武为
健斗夫以俭朴好武之民则其于山水奇胜之观宜其
忽而不治委弃而不惜也今县令张侯以暇日与其僚
是将不能受惟般若之累以是坐通场俄即自谢去或
悲后无述谓师道不显稽首窣堵波师所在不灭
陵州县山水记
陵州河东之穷邑也其民盖有唐晋之馀风俭朴而敦
本而泽潞在唐为雄镇以精兵闻天下故其民好武为
健斗夫以俭朴好武之民则其于山水奇胜之观宜其
忽而不治委弃而不惜也今县令张侯以暇日与其僚
卷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1115-0358a.png
游于县西南所谓四梁拒者见其风景稍异披榛而得
二泉马其一出石下激石而声琅然张君名之曰漱玉
其一出大石下而石状若龟因名之曰龟泉会二水而
注之石螭之口以下达于大池构亭于泉侧名曰爽气
亭后为石磴磴穷为小亭名之曰白云轩而其乔林秀
木水石奇丽之状皆悦可人意而不可以言尽也孔子
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夫尽仁之成名必若尧舜而
语智之正必若禹然世之好山水者岂皆具圣人之成
二泉马其一出石下激石而声琅然张君名之曰漱玉
其一出大石下而石状若龟因名之曰龟泉会二水而
注之石螭之口以下达于大池构亭于泉侧名曰爽气
亭后为石磴磴穷为小亭名之曰白云轩而其乔林秀
木水石奇丽之状皆悦可人意而不可以言尽也孔子
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夫尽仁之成名必若尧舜而
语智之正必若禹然世之好山水者岂皆具圣人之成
卷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1115-0358b.png
德哉予以为凡安静可久淳厚而不变者皆仁之类也
临事而不滞遇物而不惑者皆智之类也张君从予游
其行已操术其为仁智之类有馀矣而又好学而甚文
予意其为政滋久政事日信于民以其簿书之简日徜
徉于山林之间仰乔木而俯清泉资之以烟云鱼鸟之
丽把酒赋诗与夫杂见于文字言语者将超然世尘拔
俗而恨未之见也
鸿轩记
临事而不滞遇物而不惑者皆智之类也张君从予游
其行已操术其为仁智之类有馀矣而又好学而甚文
予意其为政滋久政事日信于民以其簿书之简日徜
徉于山林之间仰乔木而俯清泉资之以烟云鱼鸟之
丽把酒赋诗与夫杂见于文字言语者将超然世尘拔
俗而恨未之见也
鸿轩记
卷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1115-0358c.png
鸿轩者张子读书舍也客有言曰吾闻之时其往来以
避寒暑之害而高飞远举能使弋人无慕者鸿也今子
以戆暗不见事几得谴辱于圣世蒙垢忍耻于泥涂苟
升斗以自养为欲自比于鸿不亦愧乎张子曰子之言
是也然予居此以已卯之秋其迁也庚辰之春与夫嗷
嗷陂泽中猎食以活秋至而春去者得无类乎客曰唯
临淮县主簿厅题名记
四方之舟车其之乎东南者十九出于泗而临淮者又
避寒暑之害而高飞远举能使弋人无慕者鸿也今子
以戆暗不见事几得谴辱于圣世蒙垢忍耻于泥涂苟
升斗以自养为欲自比于鸿不亦愧乎张子曰子之言
是也然予居此以已卯之秋其迁也庚辰之春与夫嗷
嗷陂泽中猎食以活秋至而春去者得无类乎客曰唯
临淮县主簿厅题名记
四方之舟车其之乎东南者十九出于泗而临淮者又
卷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1115-0358d.png
据汴凡往来于泗者必之焉淮南之冲以重法禁盗贼
者三郡而泗之临淮宿之虹地大而多薮泽与丰沛接
其民骁悍而剽轻于三郡之盗居多焉其丰年无事则
寇盗为之少息而其悖戾之气发于嚚讼争斗欺妄诡
诈而不畏法故临淮为泗之剧而吏于泗者于淮临为
最劳自予之来未几而得安坐以治事与夫寮属之往
来而间以休于家者才十一凡饮食之安朋友之欢疾
病之养率无有予亦幸未至于衰老病惫意犹足以及
者三郡而泗之临淮宿之虹地大而多薮泽与丰沛接
其民骁悍而剽轻于三郡之盗居多焉其丰年无事则
寇盗为之少息而其悖戾之气发于嚚讼争斗欺妄诡
诈而不畏法故临淮为泗之剧而吏于泗者于淮临为
最劳自予之来未几而得安坐以治事与夫寮属之往
来而间以休于家者才十一凡饮食之安朋友之欢疾
病之养率无有予亦幸未至于衰老病惫意犹足以及
卷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1115-0359a.png
之而今年之秋困于疾疠者数矣吾闻之君子之道使
内不伤已外不伤物可也不当事物之责而求尸天下
之至劳则伤已必求甚安至乐之地而不能少行所不
欲则伤义是二者皆过矣择乎中而无伤者君子之道
也既求其凡主簿于此者名氏日月著之而又告之如
此
思淮亭记
淮之源发于桐柏其初甚微或积或行洋洋而东旁会
内不伤已外不伤物可也不当事物之责而求尸天下
之至劳则伤已必求甚安至乐之地而不能少行所不
欲则伤义是二者皆过矣择乎中而无伤者君子之道
也既求其凡主簿于此者名氏日月著之而又告之如
此
思淮亭记
淮之源发于桐柏其初甚微或积或行洋洋而东旁会
卷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1115-0359b.png
支合滂沛淫溢连颍合蔡一流而下会于寿春其流浩
然于是蛟龙之所藏风雨之所兴包山界野而负千斛
之舟又东行数百里而汴泗合焉水益壮其所负益重
而游者益谨旁沾远溉丰田沃野物赖其利而萦抱城
郭间以山麓洄洑清泚长鱼美蟹茭蒲葭苇之利沾及
数百里而南啇越贾高帆巨舻群行旅集居民旅肆烹
鱼酾酒歌谣笑语联络于两隅自淮而东与潮通而还
于海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壮习于淮而乐之凡风平日
然于是蛟龙之所藏风雨之所兴包山界野而负千斛
之舟又东行数百里而汴泗合焉水益壮其所负益重
而游者益谨旁沾远溉丰田沃野物赖其利而萦抱城
郭间以山麓洄洑清泚长鱼美蟹茭蒲葭苇之利沾及
数百里而南啇越贾高帆巨舻群行旅集居民旅肆烹
鱼酾酒歌谣笑语联络于两隅自淮而东与潮通而还
于海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壮习于淮而乐之凡风平日
卷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1115-0359c.png
霁四时之变与夫蛟龙风雨之怪无所不历而令也得
官于洛阳之寿安而官居福昌凡风俗之所宜饮食之
所嗜与淮之南异矣官居之西有泉幽幽出于北阜瀹
而注之有声淙然聚为小潭其上有亭环以修竹吾游
而乐之漱濯汲引无一日不在其上而时时慨然南望
思淮而莫见之也于是易亭之故名曰思淮焉夫士虽
耻怀其故居而君子之于故国也岂漠然若秦越之人
哉故孔子之去鲁也迟迟吾行也曰去父母国之道也
官于洛阳之寿安而官居福昌凡风俗之所宜饮食之
所嗜与淮之南异矣官居之西有泉幽幽出于北阜瀹
而注之有声淙然聚为小潭其上有亭环以修竹吾游
而乐之漱濯汲引无一日不在其上而时时慨然南望
思淮而莫见之也于是易亭之故名曰思淮焉夫士虽
耻怀其故居而君子之于故国也岂漠然若秦越之人
哉故孔子之去鲁也迟迟吾行也曰去父母国之道也
卷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1115-0359d.png
君子不敢乐其所私而无志于天下故自其壮也则出身委
质奔走从事于四方以求行其学至安其旧而乐
其习岂与人异情哉特与夫怀土而不迁异耳夫弃故
而不念流寓而忘返则必薄于仁者也予既不敢爱其
所处出而仕矣然少之所居处耳日之所习狎岂能使
于漠然无感于中哉且夫怀居而不迁流寓而忘返者
均有罪矣然与其轻弃其旧也则略于所习者不犹厚
欤
质奔走从事于四方以求行其学至安其旧而乐
其习岂与人异情哉特与夫怀土而不迁异耳夫弃故
而不念流寓而忘返则必薄于仁者也予既不敢爱其
所处出而仕矣然少之所居处耳日之所习狎岂能使
于漠然无感于中哉且夫怀居而不迁流寓而忘返者
均有罪矣然与其轻弃其旧也则略于所习者不犹厚
欤
卷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1115-0360a.png
卷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1115-0360b.png
柯山集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