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四 第 1a 页 WYG1223-00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太祖文集卷四
          明 姚士观等 编校
 诰命
  中书左右丞相诰(左丞右/丞相同)
朕闻贤者辅君则君德备倍焉何哉盖冢宰之职出纳
王命若使出纳非宜则君德亏矣出纳合宜则君德张
矣然何止出纳王命而已矣其进退庶职亦为重要所
卷四 第 1b 页 WYG1223-0031b.png
以庶职为重要者为分理天下之多务若多务理则民
之乐苦晓然矣既知民瘼之艰辛必使之无艰辛矣于
斯之道岂不君德备倍焉若为人臣异此道而他强为
则众职臧否不分事多繁而不律则君德亏矣然用人
为易惟得人为难若欲必得其人使见之于行事今尔
某国之旧臣施设诸事已有年矣今特命尔为中书某
官当夙夜奉公上美皇天之昭鉴下契黔黎之仰瞻使
阴阳和而四时序均调玉烛海内晏然蛮貊来宾朕与
卷四 第 2a 页 WYG1223-0032a.png
卿等同阅熙熙皞皞之年岂不伟欤今承朕命当崇乃
功广乃业为邦之柱石亦尔嗣之阴骘安得不贤智者
欤尔宜懋哉
  左右都督诰(同知与/佥事同)
朕惟驭兵者必机枢而智圆谋出不测气果而刚心勇
而断忠义凛然务他不及之算怀仁人以观劳苦令三
明而复五申信众而无惑临事之际功必赏罪必诛若
将者能备此五事所向孰敢当先然将之道不但行营
卷四 第 2b 页 WYG1223-0032b.png
于敌如是其守承平之将尤为难之夫行营于敌乃两
军相加谓形影俱见不难也若禦侮防奸于承平其事
密其机隐非慎忠时刻机心无罅观形察色以辩朝野
何足以掌内外之兵若居是职者知贵而忘忠知忠而
忘备知备而忘机知机而忘断知断而忘谋虽知谋而
忘算纵事有成犹谓侥倖若加以酣歌夜饮以士则失
教练之方以队则无知虚实之数设若有警则五事靡
矣若坚五事夙夜匪懈则朝野之奸纵有之亦当敛迹
卷四 第 3a 页 WYG1223-0032c.png
朕于斯之大用掌天下之兵必欲兵期于无兵岂轻
授职事于无智者尔某祖有开拓之功兼尔韬谋颇
达特命为大都督府某官尔惟懋哉
  御史左右大夫诰(中丞/同)
君居九重上古之君无中古之君置之然上古之君无
九重之隔故有易于耳聪目明而乃天下治其中古之
君礼有出警入跸之威仪及其居则九关之要禁似乎
幽远人莫可易见却乃天下之事达于国事则明修而
卷四 第 3b 页 WYG1223-0032d.png
刑政自后之君法九重之制而居之兼九关之要禁备
果幽远而罕见也天下之事云屯雾集于外内不可得
而达所以天下未真于斯三等之君皆有说焉且上古
之君出入无警跸之威仪九关之要禁何哉于戏当斯
世之时元首之明股肱之良亦由民淳风厚而若然其
中古之君起居否上古之君制威仪险要亦事理而天
下康宁因何务而然也盖爵人以官寄之以耳目如天
之执法也所以施行者何在绳愆纠谬申纲理目使彝
卷四 第 4a 页 WYG1223-0033a.png
伦攸叙井井绳绳所以天下康宁为斯道之立今朕有
天下其制礼如前朕之德薄才疏与古哲王甚相远矣
然惟在设官若官爵得人则九关为通衢之事进天下
之事达矣若爵以非人则假九关为虎豹之纵横为由
则上下闭塞矣于是广访多搜他无贤良独尔某非愚
下之才特命尔为御史台某官尔惟懋哉
  太常卿诰(少卿同丞/敕亦同)
祀神之道大所以古人于此虔恭寅畏特专职以典掌
卷四 第 4b 页 WYG1223-0033b.png
之使坛场净牲牢洁不敢有怠备奉上下也今之设官
与汉唐同官职太常所供之事其理亦然凡达人智士
居是职者自以为万千之幸而至斯地焉故夙夜在公
必欲周旋于上下神祇之左右又必欲使神悦福及将
来何故以其大祀无如国之祀至尊者惟天地是也人
于世若敬之岂不万幸者也若愚而不知者将以为泛
常无夙夜在公之心以神明目无视而为无怠多而敬
少非独一身而不福又必将来不佳于斯之道可不慎
卷四 第 5a 页 WYG1223-0033c.png
选其人而责任之今尔某明习礼仪恪勤匪懈故命尔
为太常某官尔其懋哉
  户部尚书诰(侍郎/同)
昔君天下者首建仓廪府库于斯建者备精粮藏金帛
以待禄给庶职者也然而必设官以司之且古称天子
富有四海斯言既出永世人云可谓患骄愚之君臣何
哉盖斯言似理而实阿以其德隐而道微故也言富有
四海而为四海用所以民为命而供君君为民而集给
卷四 第 5b 页 WYG1223-0033d.png
此所以道德也其似理者何以其尽海内以供之岂不
臣有者乎此言富之理也实阿者何所以奸人若至君
之左右使掌之动以富为首言则君悦富而妄费不问
民瘼之艰辛若贤臣必欲致君知民瘼之艰辛当敷奏
府库之储集乃曰民脂民膏若妄费则道德亏矣若奏
以艰难谨以出纳则府库仓廪有馀庶职禄备而军足
食民无横科则国之常经定大道张君德美矣于斯之
职古今慎选贤能以职掌之天下户口之增减尤当备
卷四 第 6a 页 WYG1223-0034a.png
知而册朕于此职可不重乎今特命尔某为户部某官
于戏量入度出毋复扰民至公无私永怀朕命尔宜懋

  礼部尚书诰(侍郎/同)
昔圣人之驭天下也必先彝伦而攸叙立条置目纲以
张维之册书曰令颁布臣民使遵守之则富贵贫贱有
别长幼咸安若去此道而欲天下安未之有也故重其
礼者盖为国之治道非礼则无法若专法而无礼则又
卷四 第 6b 页 WYG1223-0034b.png
非法也所以礼之为用表也法之为用里也昔汉初会
中有以剑刃柱者因是而叔孙通以绵蕝而制周旋使
百辟皆循轨度以成列方乃仪表上下朕法前代特设
官备礼协和神人务得通今古博群书明于礼而善周
旋者乃为是任今朕命尔某为礼部某官尔勤点诸仪
使不失其节则汝佳焉
  兵部尚书诰(侍郎/同)
兵始黄帝列圣继之而君军六诸侯军三军大将率之
卷四 第 7a 页 WYG1223-0034c.png
左右副将副之裨偏二将参赞之其诸战将则为队长
之于是乎张九伐之威天下定民乐康然将之职有警
则命行者也其军之资给功过之等第必有属焉故立
兵曹以总繁务所以务者甲仗精旗帜明刃必利兵行
粮草为之先桥梁舟车为之坚前期使道清傍无毙人
则军士神清气爽勇倍且雄于斯之设非忠良之士奚
称此曹之任若忠良之士必以军为国之大事凡皆有
备而无用然略无因公托私肥已害民之伪如他非忠
卷四 第 7b 页 WYG1223-0034d.png
良者必假军务为重事假公营私一日干犯宪章伏罪
而瞑目身家及焉至于军国之事非失机则误矣故于
兵曹之任人不可不重择也若得其人兵备修明使天
子威加海内奠安黔黎必得人而后已朕今法古以尔
某为兵部某官于戏识山川之险易辩地理之迩遐严
烽燧之分明岂不虑危于居安之道哉尔精勿怠
  刑部尚书诰(侍郎/同)
于戏昔圣人以德化天下则民乐从者众否从者寡天
卷四 第 8a 页 WYG1223-0035a.png
下治矣然圣人之心必欲使天下人皆为善而无恶共
乐天之乐其思治之心切故又张刑制具以齐否从者
既而法行则赏当其功罚当其罪则民从善愈臻否善
者无于是乎上曰君圣中曰臣贤下曰民良寰宇气和
天地清宁可谓咸亨于戏相继之君臣罔知大道务小
惠而伤大德特简刑以治之法不如前故奸者得以恣
肆良者含冤而受暴是后岁月弥深不法者众如法者
鲜矣欲必治之不可得而速成也若以斯君臣言之心
卷四 第 8b 页 WYG1223-0035b.png
非不道盖虑浅而见薄亦欲天下治耳不期倒治也然
于此可为世之大病于国可以沽名于当时之一气耳
斯在圣贤不若是于已必济之以世虽万古可为也非
圣非贤小人奸人则不然矣何也若非圣贤必见浅而
识薄所谓谬矣小人奸人则是非非是其害于家国身
及焉所以及家国身焉者何谓以是非则君与民良者
受谤而祸所以受谤祸者何谤者谤君祸者祸民身家
者谓执法者不法干宪而伏非身覆而家丧此所以身
卷四 第 9a 页 WYG1223-0035c.png
家者也乂国有大病而可畏者一所谓病者谓愚仁人
者也愚名名者皆是也云何盖愚人仁不仁愚名沽名
名斯所以为国大病莫甚于此者矣故治国者必择人
以治刑朕于此欲必以人而执法若非仁人执法则国
务繁由此而生必仁人则可尔某佥曰可今特授尔为
刑部某官尔敬慎体道哉毋伪焉
  工部尚书诰(侍郎/同)
昔圣人也朴民俗亦厚制不饰华六曹之设内工官居
卷四 第 9b 页 WYG1223-0035d.png
数中之一耳其所司之工者皆无异伎国无奇役然而
工务虽简其成也必精其废也必当故一举而无再为
一废而无复造所以民逸者多劳者少因是而官贤称
君圣德今之人受职任事则又不然矣凡临事之际必
因公而役私因私以弊上于国则不利与民为害是有
人神共怒祸及身家往往有之未尝有福臻而愆消者
也然罪者已往存者复为是不隔禽兽也所以古人重
其事而选人在福民之福固国以奉天地是以前贤能
卷四 第 10a 页 WYG1223-0036a.png
体君心而以务事工得家保而国昌今朕设工部实法
古制特以尔某为工部某官当敬事信工无弊上下咸
合汝贞良哉
  钦天监令诰(少监同又与/监丞敕亦同)
两仪奠安中含万物惟人最灵天有日月星地有山河
海君于其间则父天母地然人之父母言能教之独天
地不言以垂象告之则人君钦畏之所以黄帝立人以
司之宵昼仰观俯察不匿而报若忠君爱民之臣斯称
卷四 第 10b 页 WYG1223-0036b.png
厥职若非其人则君失钦若昊天之道警诫无所知此
其所以重在任人然非历数之精专识气候之否泰尤
为难之于斯之道必熟于算者可异于常术者佳特授
某为某官于戏罢寝而露月星非盖而暴赤日机察九
泉而俯厚坤力双睛以目霄汉慎哉毋怠
  翰林承旨诰(学士侍读侍讲直学士待制/同修撰应奉编修敕俱同)
自汉以来惟贤知者得与君同游稽其所任之事则宰
国朝之典章凡侍左右必慎容仪致礼节于上若言则
卷四 第 11a 页 WYG1223-0036c.png
阐先圣之威德尧舜之道统无稽之言不语故职名曰
五经博士以今言之则翰林院官之职是也于斯之职
非博通今古已身已修已家已齐善恶之人美恶口无
择言行无颓迹古人以此数事而能之乃得升是任而
辅君弼仁以踵先圣先贤之事若不安得居此任而同
君游乎朕今特以尔某为翰林某官尔当一前人之道
助朕未知则扬名者矣
  国子祭酒诰
卷四 第 11b 页 WYG1223-0036d.png
太学之设无知古称但始自汉唐所以设此而教君之
嗣责臣之子故立名曰太学既立之矣则爵官以司之
以专文学乃曰师师乃泛称又官称官称曰何曰祭酒
司业博士助教皆有肄焉斯官之首者不独教生徒而
已其职亦首在祭祀也吾说似非而有理焉且仲尼昔
人于世务德仁人无彊暴而不榖凡出弟入孝谨以事
君流今皆经而书历代崇其德而先师焉然王者亲祭
必寡故设官以代祭之其名曰祭酒所以祭酒之职洁
卷四 第 12a 页 WYG1223-0037a.png
牲牢净厨灶精笾豆祭不失时则礼焉或云为饮之长
而先奠之曰祭酒吾甚愧而不通斯说未然今必以奠
先师而名吾方诺不然则非也况子曰祭神如神在所
以祭必谨之若以孔子生之礼祭则相去既远而莫可
考以今时之礼孔子之如生又非仲尼之生礼不过时
宜而已矣然不可不谨以时宜依期而奠焉今特授尔
某为国子祭酒尔尚竭乃恭而临祭静乃神以对神则
冥冥鉴知庶不负委令之意尔惟懋哉
卷四 第 12b 页 WYG1223-0037b.png
  太仆寺卿诰(少卿同与/丞敕亦同)
昔人问国之富即数马以对者何盖事在戎其戎始轩
辕其马载甲士代涉劳备边禦侮足折冲斯力之大斯
功之美可不爱育乎所以古人先马而后钱粮故数马
而对马之功不但备戎事耳若使君有道则马之力牵
犁耜驾粪车辟土沃田其利甚焉所以古重之者为此
也历代相沿皆设置长养者使择地利之可牧节水草
之多寡必寒暑纵放以时其群媾之际必健健而配弱
卷四 第 13a 页 WYG1223-0037c.png
弱而应色辩毛而岁明齿使强弱异处群饰以名则君
用无选择之难官于斯务此道者岂不智者乎若纵放
不以寒暑牧养不节水草失调而致娇乘不远而乏齿
毛不辩强弱混淆及其用也误事失机其官可谓得罪
莫大矣今朕群马既多公厅曰寺爵官首者为寺卿少
卿寺丞等欲备前理道之事而牧养之以尔某职某官
尔夙夜毋怠以称朕委令之意尔惟懋哉
  漕运使诰(同知与副使同/判官敕亦同)
卷四 第 13b 页 WYG1223-0037d.png
漕运之设启国名家之良法也何以知其然民有已供
入府库者官欲他给而移之则漕运者行焉若江海者
必帆巨舟假天风可刻期而抵所在若道由河淮则操
轻舟用便楫假天风加人力半之亦期而可至其所于
斯之设岂不便于国事而兴起焉若居是职身律法张
于上无瞒于下无虐身立而名家出矣朕所谓良法也
谓用力少而致重多故如是而言何也假以陆路转运
较之于舟楫之举则百夫可代陆路十千人之艰辛其
卷四 第 14a 页 WYG1223-0038a.png
所扰者少其所安者众生民得遂其生岂不良法也凡
任此者非忠君爱民之士不可使之行今朕将欲用人
而求之惟尔某佥曰可今特授某官尔往无怠以政来
闻则功录焉
  尚宝卿诰(少卿同与/丞𠡠亦同)
宝乃乾符也昔列圣握而统寰宇故为神器特谨以示
信然非忠勤无伪之士安可职于尚宝者耶今命尔某
为朕尚宝某官尔当宵昼慎恭使事密而隐机潜而深
卷四 第 14b 页 WYG1223-0038b.png
方可周旋于左右尔其敬哉
  内外卫指挥司诰(使同知佥事千户百户同/卫镇抚所镇抚敕亦同)
轩辕平蚩尤以制兵列圣相传而有军职焉所以军职
者禦侮防奸朕虽薄德敢不效先圣而安众庶尔某职
某官今特授某官既承朕命夙夜毋怠以称斯职尔惟
懋哉
  功臣庶子诰
古者赏有功官有德则爵分五等其于世食禄者必宗
卷四 第 15a 页 WYG1223-0038c.png
子承之庶子则庶人也朕于洪武三年定功行赏法前
王之制已后于洪武七年朕于暇中秉鉴窥形貌已苍
颜皓首矣静思曩者发乌气壮当群雄扰攘之秋披坚
宵昼提三尺之铓锋帅六军而四出其野宿风餐与诸
功臣立命于白刃之杪鏖战于猛士丛中其患难之苦
朕备知之且朕有天下诸庶子皆封王爵立国方隅惟
功臣庶子未有所得古者宗子承之而食禄其后庶子
无所存活者有之所以朕为诸功臣庶子恐后无依故
卷四 第 15b 页 WYG1223-0038d.png
敕中书都府皆爵以流官傥后有能捍大患而禦奸侮
则功入世袭不在流官数内或不恭而怠事者则律如
宪章果能慎守律于承平若或遇国之患难而忠义凛
然威风大张则功并已之尊长者其享福之期必与国
同坚今以某官某庶子某为某官使知前人受赏功之
由而夙夜在心方称任焉钦哉钦哉
  都指挥使诰(指挥使与同/知佥事同)
昔圣人制兵禦侮职其人者非忠果之士不用焉所以
卷四 第 16a 页 WYG1223-0039a.png
用斯者近镇腹里远守四夷其当时之将与士卒同苦
乐冬不围炉夏不纨扇料敌制胜机无暇时故有中国
奠安四夷宾服所以为士卒者乐于戎行以其教养如
法也所以教养如法者何夫教明旗鼓知角金使进退
熟而刺劄便弓之弛张箭之端曲甲坚兵利骑勤习而
知战此其所以教之能者也养者何养谓不夺其给不
已劳而劳不閒而閒使有而有不致违禁此养之道也
或云当时之将居边陲而临重地先知地理之易难布
卷四 第 16b 页 WYG1223-0039b.png
斥候于要害专烽燧而告部下备内奸外出外奸内入
毋中敌閒斯数事周密虽与敌旌旗相望彼安可轻得
利而归曩者之将备若此之为方磐石国家今朕一寰
宇仿古人法守在四夷设都指挥使司总方面之兵非
如前人岂称委令尔某(父/兄)前功在册今特授尔某处都
指挥使司某官尔往钦哉
  承宣布政使诰(参政/同)
昔者二帝三王之设官也爵分五等列国天下使守其
卷四 第 17a 页 WYG1223-0039c.png
土子其民世世禄给焉惟周诸侯不法为秦所有秦监
周事遂罢列国为郡县而治之斯法也制也自汉承而
行唐宋皆然元蹈中国体之然也郡县之多寰宇之广
其中书不能一一总其事又设方面大臣流其职理方
隅之务所职之名汉曰州牧刺史唐因之宋改而曰安
抚元亦改名曰行省此皆历代总郡邑而专方隅者也
迩来朕有天下更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所以承者朕
命也宣者代言之也布者张陈之也所以政者军民休
卷四 第 17b 页 WYG1223-0039d.png
戚国之利病所以使者必去民之恶而导民之善使知
有畏从于斯之职可不重乎若非其人则方隅之军民
失所仰瞻若得其人则方隅之事军足食民乐耕其鳏
寡孤独不失其所焉不但如是而已则朕虽菲才德必
张矣国家磐石矣朕于斯广访多搜人皆愚下之愚称
朕之意者杳然今某处承宣布政使司缺某官尔某历
事有年佥曰可朕特授以某处承宣布政使司某官往
钦哉
卷四 第 18a 页 WYG1223-0040a.png
  王府武相武傅诰
古者诸侯王居方隅列土虽有多少之不同其设官匡
政则有大夫相傅之职职必文武备之所以用文武者
文以臻善启德武以耀武扬威然居安之时或相或傅
则不专操其兵事在卫官若入宿值日其士卒之数有
无或如否常法则相傅点闸分明毋使昼勤而夜惰其
相傅如忽有警则出为主将傅与指挥副之入不预兵
止怀韬谋以控奸顽是谓设武相傅之道在斯若非忠
卷四 第 18b 页 WYG1223-0040b.png
良而毅果岂称是任尔某(从征多战/开拓有功)特以尔为某国(相/傅)
当精卫护之道永王国昌尔家慎哉
  提刑按察使诰(副使与/佥事同)
古者致太和于寰宇遂生民之休息政在列国天下爵
分五等授法诸侯使世守而绳不律则天王以时而狩
兼考政也当时事简民安故狱无囚滞之徒野无怨声
自秦并之后设郡县以治民官无世守之心乃有削剥
贪酷因是自汉唐宋以来皆设纠察之职分道以镇覈
卷四 第 19a 页 WYG1223-0040c.png
之若比古则不如然得人以任犹为美治今按察司之
设岂轻授非人以静方隅而振纲纪也斯必得人使权
豪敛迹奸宄潜踪是其人也朕今以尔某为某处提刑
按察司某官尔其敬慎无私公被一道吉哉
  各处知府诰(同知与/知州同)
昔君之育民也体天地之造化欲万物得其所咸亨故
列土以官之使有德者永世禄及子孙于戏当时之君
天地之德日月之明得圣人称谓德相称也然当时之
卷四 第 19b 页 WYG1223-0040d.png
臣自列土之后人不人贤非贤昭然矣何以见之且列
土者使子其民禄及世世而称小国之君无乃不才者
非其所有而有敛取无厌有十年而削土者有之有三
十年而泯号者有之有二十年而覆命者有之有五十
年而禄及者有之当斯之际贤不肖晓然矣自周以下
秦并六国之后罢列土为郡县历代因之其司牧之官
无永守之条故有铨选连年又未得人然非君不得人
由人负天君民也所以君知报而君天下臣知报而名
卷四 第 20a 页 WYG1223-0041a.png
贤天下民知报而乐于天下若君知报报天命也所报
者立法治民若不知报非君天下如臣知报报君命而
又特报民也臣所以特报民为何谓禄出于民若为臣
而不知报君则非臣天下若不知廪禄出焉而报民则
非为民上于天下若不知报君而未审何功而官若不
知报民亦未审何劳而食禄若功劳俱无却乃官禄其
身古今未之有也今命尔某为某官当立身务政必欲
知报以格皇天之昭鉴往署毋怠
卷四 第 20b 页 WYG1223-0041b.png
 
 
 
 
 
 
 
 明太祖文集卷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