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第 1a 页 WYG1184-0573a.png

宋 文天祥 撰
记
吉州州学贡士庄记
物之在天地间自铢粟以上莫不有主名独贡士庄所
储以拟夫三岁大比士之送上春官者有司不知谁宜
得之取什伯于千万亦无敢自必为己得其予夺之殆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1184-0573b.png

取之神人诃之曰此尉迟公钱也泉者天之利器惟天
能以与人则夫任贡士庄者殆为天守利器以俟夫天
之所以与人者充是心以往真无所为而为之其为仁
岂不至而为义岂
为庐陵教授作兴斯文教养毕具则按贡士庄之旧稽
其所出内岁钱榖几何庐陵士甲江右一科数路资送
四五百人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末之云耳于是有增田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1184-0574a.png

为米一千一百九十二斛赵君犹以为未足则曰传而
益之其来者之事哉添差教授番阳程君申之继至相
与诣郡请蠲赋吏持难易阁弗下永嘉缪侯元德甫下
车二君申其请侯慨然曰奈何与吾党校琐琐乎复之
不崇朝予闻而异之以为侯与广文之用心皆所以奉
天道之不及者也古之爵人言必称天国家
自他蹊者悉名侥倖惟进士科使四方寒畯操瓢而进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1184-0574b.png

由此其选当是时天子宰相一不容心于其间予尝谓
今之世惟科举一事为有天道行焉士修于家试于乡
如探筹然以信夫天命之所遭而为贡士计者积仓裹
粮共其道路先事而为之备随天命之所与而后与之
是心也岂复有内交要誉之私哉予故曰皆所以奉天
道之不及者也是宜书且云取士于天下将以为天下
用人之常情其穷也不为利疚则其达也不可以非义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1184-0574c.png

之所能也夫使
寄于学校士得以直走行都而无仆马后顾所望于人
也轻则所以全于己也大是邦学者世修欧周之业人
负胡杨之气如有用我执此以往是举也世道微有赖
焉盖益可书也己是庄创始于尚书胡公槻𨽻于学者
米二千二百斛有奇前丞相叶公梦鼎为郡增六百三
十斛有奇前教官黄君恺伯增一千三百六十斛有奇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1184-0574d.png

郑君师皋增二百五十斛有奇合今所增通为米六千
一百斛有奇以学谕提点庄事刘少南张敏子云八年
八月记
吉州右司理院乃开庆元年五月狱空九月又空明年
五月又空吉为州凡三狱曰州院曰左司理院右院其
一也方千里之国未易为理而物之不齐其情固然省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1184-0575a.png

老传说以为自南渡百馀年惟乾道庚寅嘉定甲申狱
尝空乾道事不知何如嘉定间南昌张别驾被旨摄庐
陵郡初张宰清江得米南宫狱空二字勒诸珉以诏不
朽洎来吉摹本遍付诸狱不三月遂皆以空告由今推
之谓长民者一念之善感召和气可也上有所好下从
而逢之是未可知夫以
其可疑又如此然则虽谓之绝无仅有可也今司理君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1184-0575b.png

论功亦不及人谓君超然利害之表君曰吾尽吾心而
己而何赏之较君实有爱人利物之心哀矜庶狱无所
不用其至人人自以为不冤狱空遂为常君书三考候
代者未至岁月有奇狱空之事其二在考内其一在候
代时院之设久矣官此者几人得阙而来受替而去其
间可纪之盛百馀年仅仅两见今君受任三考己能配
此旷绝之踪而书满己后迄臻三美君职于其事可谓能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1184-0575c.png

自画象之化远人心之朴日以散惟成康时曰刑措不
式汉文时几致刑措下此则唐初死囚归狱之事人以
为奇盖唐虞后至今三千馀年而断狱之省数不过三
四海之大兆民之众不可以一院比也然圣人得国而
为之持之以道使民迁善远罪而不自知其效验近卜
于期月三年而远亦不过于必世夫古今刑措之日既
如此其难而区区空一院之狱又如此其不数圣人之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1184-0575d.png

可书曾不一再而君以岁月为之有馀天下事信不可
为乎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此予所以初为世道感而以其
尚可为者深幸也
龙严陵人
龙泉县太霄观梓潼祠记
龙泉邑治左出门行数百步有太霄老子宫焉辛酉之
春予登其巅四山拱趍天宇高旷会令方营度作梓潼君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1184-0576a.png

令若士以书谂曰役之初兴君实来辱为之书请卒记
之邑为吉上游山川清拔民秀而文天圣以来高科鼎
鼎出有位至侍从以忠直自奋尚论文献者归焉维郴
实接壤桴鼓数震令初至适江上有警郴寇益乘以噪
周旋军旅不得以间事平令谓吾幸为礼义邑虽倥偬
不容不为俗化地况
党之士独无所敬祀会宾兴诏下乃进诸生谋曰今三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1184-0576b.png

其予夺于形声之表者盖元皇是也士之所自为行为
上文次之神所校壹是法合此者陟违此者黜人谓选
举之权属之有司不知神之定之也久矣蜀山七曲神所
宅之国衣冠文物莽为风尘惟神元命寔始吴会英灵
赫赫将从君父所在而依之是以江湖以南神迹多著
此固士之所当钦崇而景仰者舍而不祠惟缺典是惧
议遂决予按诗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又曰昊天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1184-0576c.png

有神明焉得其情于幽隐易肆之地兹其所以体物而
不可遗也惟经传统谓之神未有所指名近世贵进士
科士以得失为病自元皇庙食于是始有司桂籍之说
化书所谓九十四化变迁推移旷千百岁虽涉于不可
测知然神生为忠臣孝子殁为元皇真人取士本末实
昉于人心义理之正明有礼乐幽有鬼神果哉其不诬
矣孟子曰天爵仁义忠信人爵公卿大夫古之人修其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1184-0576d.png

非神之意神虽游于太虚而考德问业初无戾于圣贤
之言其在祭法苟有以明民成教宜与祀典则神之有
祠岂缁黄之宫
励为臣止忠为子止孝此其内心固油然不自已而况
高山仰止明神在前则其戒谨恐惧工力当倍他日拔
起诸生彬彬知名则居公卿大夫之位必将有仁义忠
信之人令之此举于人才甚有功于方来世道非无所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1184-0577a.png

哉祠翼殿以庑丹垩具钟鼓供器如式像设居中内而
父母妇子事亲之道孝之属也外而侍御仆从为臣之
道忠之属也费钱七十万有奇十万为令俸馀裒多迄
于成观下古曰龙头里因其名为坊扁额校书郎姚君
勉笔也令方为远者计廉用积馀市田以
邑之士其受令之赐永永无斁令陈氏名升三山人初
摄事继辟今任云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1184-0577b.png

自文山门而入道万松下至天图画一江横其前行数
百步尽一岭为松江亭亭接堤二千尺尽处为障东桥
桥外数十步为道体堂自堂之右循岭而登为银湾临
江最高处也银湾之上有亭曰白石青崖曰六月雪有
桥曰两峰之间而止焉天图画居其西两峰之间居其
东东西相望二三里此文山滨江一直之大槩也戊辰
岁余自禁庐罢归日往来徜徉其间盖开山至是两年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1184-0577c.png

义山萧敬夫吾里之士以大学试群走京师惟孙子安
未尝往辄呼马戒车与二客疾驰观焉而约子安后至
未至天图画其声如疾风暴雷轰豗震荡而不可禦临
岸侧目不得注视而隔江之秧畦菜陇悉为洪流矣及
松江亭亭之对为洲洲故垤然隆起及是仅有洲顶而
首尾俱失老松数十本及水者争相跛曳有偃蹇不伏
之状至障东桥坐而面上游水从六月雪而下如建瓴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1184-0577d.png

林立旧浮出水面如有力者一夜负去酒数行使人候
六月雪可进与否围棋以待之复命曰水断
银湾山势回曲水至此而旋前是立亭以据委折之会
乃不知一览东西二三里而水之情状无一可逃遁故
自今而言则银湾遂为观澜之绝奇矣坐亭上相与谐
谑赋唐律一章纵其体状期尽其气力以庶几其万一
予曰风雨移三峡雷霆擘两山伯扬曰雷霆真自地中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1184-0578a.png

天骤雪

辄拍掌捋须捧腹顿足笑绝欲倒盖有渊明之琴趣焉
倚阑踰时诡异卓绝之观不可终极而渐告晚矣乃令
车马从后四人携手徐步而出及家而耳目眩颤手足
飞动形神不自
兴怀一欣一戚随时变迁予最爱其说客曰羲之信非
旷达者夫富贵贫贱屈伸得丧皆有足乐盖于其心而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1184-0578b.png

馀后非不足是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岂以昔而乐今
而悲而动心于俯仰之间哉予怃然有间自予得此山
予之所欣日新而月异不知其几矣人生适意耳如今
日所遇霄壤间万物无以易此前之所欣所过者化己
不可追纪予意夫后之所欣者至则今之所欣者又忽
焉忘之故忽起奋笔乘兴而为之记且谂同游者发一
噱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1184-0578c.png

吾乡上游有佳木连理生于邹公长者之地不知几何
年益公取以补庐陵图志木滨水如老蛟夭矫有腾骧
怒起之势咸淳八年秋一夕大雷电以风木随水而飞
又二年秋有莲一蒂双华出于文叔北窗下苔池中文
叔长者曾孙也连理表章于乾淳间邹氏始享有其瑞
予闻长者一再传皆恂恂友爱同气并根既硕且蕃实
生来仍今文叔之庭二季竞爽两孙端美天将昌之其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1184-0578d.png

题其堂曰垂芳夫一草一木之微比于太虚仅同毛发
而鄂不韡韡兄弟之亲
乎予旦夕尚徘徊新堂为君赓棠棣之一章
李氏族谱亭记
苏老泉有族谱引又有族谱亭记引专言父祖子孙出
于一本不可忽忘记则以乡人不义不睦者为戒愚尝
谓引之词极论骨肉之所从而动其内心之爱此宜与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1184-0579a.png

陷于不淑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则此训又亲切焉西山
李氏家于龙泉数百年先世有讳榖者与颍滨游老泉
之谱引自以为得于面授而切意其亭记尚未及见也
今其族放苏氏作
几老泉之意有名继祖者又修复之以绍前志为予求
序予为之书而乐道其美夫其谱引先世既自得之以
遗其子孙今其子孙固巳识先世之用心矣予犹以为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1184-0579b.png

记各各观诵一过使为长上者复申告之曰谨毋为乡
之某人者
萧氏梅亭记
庐陵贡士萧元亨江西帅平林公之孙赣州龙南县丞
之子蚤孤有立克肖厥世于其读书游息之暇有自得
焉乃作亭于屋之西偏周之以径被径以梅亭后有廊
有诗画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1184-0579c.png

多乃祖父旧游而君乐从之称其家儿也君名亭曰梅
而属其客请记于予予昔者登平林公之门入其园台
观沼渚卉木竹石曲折靡曼登览幽远公缓步徐坐杯
酒流行古君子也退从赞府与其次子江陵支使昂然
野鹤粲然华星南金荆玉应接不暇佳公子也今是园
也亭馆日以完美草树日以茂密元亨兄弟又从而增
大之夫高台曲池百岁倏忽此孟尝君之所以感慨于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1184-0579d.png

之遭今也贺斯园之幸则告于元
冬万物棣通而为春方其闭塞也阴风觱栗寒气赑屃
众芳景灭万木僵立何其微也及其棣通也木石所压
霜露所濡土膏坟起芽甲怒长何其盛也天地生意无
间容息当其己闭塞之后未棣通之前于是而梅出焉
天地生物之心是之谓仁则夫倡天地之仁者盖自梅
始今君之乐斯亭而赏斯梅也其何以哉天地莫不有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1184-0580a.png

其初心而充之无非仁者使梅而有知吾知其为君欣
然矣昔东坡记灵壁张氏园亭推本其先人之泽而拳
拳然望其子孙且将买田泗上以与张氏游焉予里人
辱君
衡州耒阳县进士题名记
衡州进士题名记设于学耒阳𨽻焉去年历兵火浸湮
毁来阳宰郴江王某始与其士刻石邑庠以自为一同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1184-0580b.png

属岁大比将作兴士气也冀子为之记予嘉其勤不得
辞按衡进士姓名可考者自祥符省元郑向而始景祐
八人俱擢第郡人侈为浑化时耒阳居其三嘉定郡贡
十八人来阳又半之间岁往往多得士今邑人于花州
之谶翘乎其未慭也虽然科第之末不足为儒者道天
下事固有大于此者
其论世俗之书进取之业以为志于已者所羞言至谓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1184-0580c.png

正人心破俗学者颀乎其至也前辈之流风未远学者
之分内何限属邑之士其得无所闻乎然则县之此碑
将以纪姓名也岂曰使人歆慕誇羡矻矻然为务外之
归哉夫在上有师道则在下有善人修于家有正学则
天子之庭有真儒此令尹与凡邑之士兢兢终日而不
能已者也若夫苟焉而学泛焉而仕冒焉而题则后人
指之曰某也若何某也若何呜呼是可不凛凛乎哉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1184-0580d.png

抚领县五进士题名记自太平兴国乐公史始以迄于
今班班然虽然此记诸郡者县又各有记郡县皆以本
人物之出而县又近也乐安自绍兴十八年始置县于
时士文富义丰头角崭出志气凛然盖文物之发越久
矣三岁大比由是而计偕者始而二三人继而四五六
七人擢奉常第者始而一人继而二三人斯盛矣而记
未立阙也予同年新赣州教授何君时以书来京师曰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1184-0581a.png

其方来之不胜记将托诸石以诏不朽愿假之一言辞
不获按图志县始创实
斯土也盖文明之会也山川之英扶舆清淑之所藏是
故名世出于其间欧阳子之于永丰文恭罗公之于崇
仁是其人也今县东跨西并收拾奇山水以为一国风
气磅礴且百年于此斯文之运䆮以张王此岂偶然之
故邪虽然二君子所长非科第也有大焉者矣登斯记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1184-0581b.png

瑞州三贤堂记
瑞有三贤祠堂三贤余襄公苏文定公杨文节公祠堂
旧在水南阛阓景定庚午燬于兵前守严陵方君逢辰
迁之
堂曰瑞人之敬三贤也如生二年无所于祠意闵闵焉
予是以亟新之也然涂塈未毕像设未备子其成之成
则为之记某至郡既敬奉君之教遂率诸生行释菜礼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1184-0581c.png

院然在汴京盛时为远小故余苏二公皆以谪至淳熙
间郡去今行在所为近而杨公江西人虽自蓬监出守
殊不薄淮阳也地一而时不同又守郡者与他谪异然
瑞人矜而相语聚曰吾郡以三贤重余公坐党范文正
苏公坐救其兄东坡先生后又以执政坐元祐党杨公
坐争张魏公配飨事使此三贤
吾土噫甚矣瑞人之好是懿德也然三贤所养犹有可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1184-0581d.png

寅缘被斥者以次召还襄公自瑞徙秦乃独请岭南便
郡以归愈去愈远岂非所谓同其退不同其进者耶苏
公世味素薄其记东轩谓颜氏箪瓢之乐不可庶几而
日与郡家收锱铢之利曾不以为屈辱异时再谪三徙
之馀退老颍滨杜门却扫不怨不尤使人之意也消若
杨公则肆意吟哦笔墨淋漓在郡自为一集与畴昔道
山群贤文字之乐无以异也若三贤者岂以摈斥疏远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1184-0582a.png

然
用于元祐蹇蹇匪躬皆在困踬流落之后杨公当权奸
用事屡召不起报国丹心竟以忧死凛然古人尸谏之
风呜呼此其所以为三贤欤由前言之吾知在瑞之时
乐天安土由后言之吾知在瑞之时乃心罔不在王室
呜呼此其所以为三贤欤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太
史公曰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瑞人之敬三贤也又于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1184-0582b.png

无能为役
建昌军青云庄记
大农簿赵侯守旴之明年建青云庄成侯旦夕受代行
矣
盛旴宾兴荐士三十七江山奇气发天地之藏未艾也
郡有库邑有庄皆以贡士名赋鹿鸣与计偕者仆马道
路而无虞矣则后自念士方奏名待对皇帝王伯之规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1184-0582c.png

丰有寺曰安禅燬于寇田若干无所于属于是复其租
税为屋四楹乃积乃仓于寺之废址命曰青云庄钱榖
有司三岁一会几旴之试御前者赆各有差所为厚士
于方来盖庶几焉其复于侯曰自异学兴缁黄之宫遍
天下其徒蚕食阡陌相望有志之士尝欲磨以岁月听
其消亡士大夫蔽于福田利
张大之侯也炳然大观右儒而左释制其膏腴移彼予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1184-0582d.png

养吾浩然之气夫浩然者际天地而常存不假外物而
为消长士岂以侯为浼己哉诗云菁菁者莪在彼中陵
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释者曰古者货具五贝为朋百朋
得禄多也小雅之序菁菁者美其育材变小雅之次菁
莪者伤其废礼以君师在上取其长育人材者礼如何
其废之矧诸侯奉天子命守土有国士贤者能者悉上
送春官劝驾续食固其所也侯推广国家乐育之意知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1184-0583a.png

生
言自隋唐以来世人尊异科第若青云者放之而为之
辞古之人其身益高其心益危人以为瞻望不可企及
乃其忧责之始士之于一旦岂真以发身为汗漫乎哉
易之象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士待对时也云
雷屯君子以经纶士泽物时也侯诚有望于人物有意
于世道有以为需之饮食侯事也无以为屯之经纶士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1184-0583b.png

侯名孟荻董庄事者前通判临江军曾君积新袁州万
载县主学徐君应午贡士库名存而实湮以白金二十
镒补其籍改库为田以利久
赣州重修清献赵公祠堂记
郡所在祠先贤之为守者守得祠以遗爱然而百世之
下君子之泽有存焉者寡矣而闻其风为之兴起尸而
祝之不谋同辞识者于是上下世道而观其大节焉故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1184-0583c.png

宗以忠亮纯直为时名臣公尝治虔治益治杭治越其
政本之以清淡行之以简易宽不为弛严不为残使在
汉氏课功第能当不在循吏下抑公所为大过人者不
宁惟是当王安石变更祖宗法海内骚动廷臣唯诺趍
走莫敢后公独与司
额争论不少假借至上疏言财利于事为轻民心得失
为重不罢青苗使者非宗社之福公卒去位小人相继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1184-0583d.png

个臣断断猗无他技中原遗老炳然元龟天下后世感
愤追想犹凛凛有生气呜呼此其所调大节关系于世
道治乱升降而不可诬也咸淳六年知赣州大宗丞番
昜李侯雷应以公尝辱为是邦始至访公祠所在郡治
故有祠与濂溪并自濂溪移祀于学前守陈公宗礼始
建公庙于城之东偏岁时妥侑习为故常屋敝且压神
不顾享侯慨然曰是不可惮改会岁丰人和庭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1184-0584a.png

者神位祭器之缺失不如礼者所费节约一日新美又
更为之门俯临大衢非徒侈观使过者敬恭焉明年夏
五落成侯时己除湘南刑狱使者将行走书属某记之
某惟吏道苟且逐末忘本久矣侯之先公忠清有风裁
于世侯得之见闻独能尊事文献景行先哲风示邦人
以绎教思其渊源有自来哉清献距今二百馀年赣石
公所凿也章贡台公所创也公之事远矣而其山川犹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1184-0584b.png

之赐也公死而典刑在吾土公之赐也呜呼公之在熙
宁也当时小人号为
也而公祠在焉后公而为赣者相望亦岂无可以系去
思者而公之祠岿然灵光何其懿也呜呼士大夫之于
当世其大节可不谨哉可不谨哉
赣州重修嘉济庙记
今天子咸淳六祀大宗丞权侍左郎官李雷应被旨知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1184-0584c.png

故易以饥侯未至以为难将至以为忧乃七月下车膏
雨霈流嘉气坌集民声大和四郊以宁侯悦莫喻所从
来也百姓歌之曰我土沨沨黍稷芃芃孰启我侯我神
之功我氓蚩
父老进而问故曰是何神也父老相率告于庭曰州之
东有庙曰嘉济自秦汉以来血食至今我民司命匪神
其孰尸之侯怃然曰我何以得此于神哉抑神实德我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1184-0584d.png

谢以祈既竣事周视庭宇不遑于宁始建议营度刋木
于厓浮竹于津厥材既坚厥工惟时植圮支仆撤去庳
陋佣力奔走咸劝于事堂皇言言廊庑严严有门秩然
有亭翼然于是神位具宜庙制大备王公皇皇衮冕裳
衣祠既毕则以其馀修道逵以便来游者葺三浮梁以
便绝江者钱奇二百万粟奇二百硕悉
役成而人不知明年四月侯除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未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1184-0585a.png

始至如一日焉百姓复歌之曰奕奕庙貌我侯新之侯
为我民匪神是私田有稻粱野无干戈微侯之赐胡以
室家避舞仙仙伐鼓渊渊何以报侯万有千年予时卧
山中州从事具本末来属予书其事予按祭法能禦大
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神之为灵昭昭矣谨叙次
下方纳诸庙门为记
赣州兴国县安湖书院记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1184-0585b.png

游
险塞或为龙蛇渎于邦经有司黾勉以惠文从事咸淳
八年宣教郎临川何时来为宰悯然曰使人不可化则
性命之道熄矣顾邑校旷越不克施乃夏四月即其地
得山水之胜议建书堂以风来学召其豪长率励执事
堂庭毕设讲肄有位汇试馆下录为生员凡二十八人又
拔其望四人为之长冬十月令率诸生以牲币荐于先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1184-0585c.png

妇子转相传呼然后翕然以儒者为重令曰吾教可行
矣载命胥正秩其比伍家使有塾人使有师如党庠术
序之意置进学日记令躬
改其乡曰儒学植之风声于是山长谷荒人是用劝咸
愿进向文事率由训程传曰天地之道浸言化以渐也
风俗之积几千百年而令一朝变之固若是速欤共惟
国家五星聚奎实开文明皇祖制诏天下州县立学所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1184-0585d.png

言地气自北而南粤从衣冠正朔启我吴会自江以南
悉为邹鲁今也遐荒陋僻沐浴教恩如狂得瘳如迷得
呼王泽之渗漉日深地气之推移日至此岂偶然之故
哉予于令为同年进士适守是州令奉天子明训以字
民为职能广学爱宣德化是为不辱威命将上其事
朝复谂之诸生曰昔有文翁兴学于蜀受业博士时则
张叔学官弟子畏而怀之彼何人哉叔兮叔兮又进诸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1184-0586a.png

招维文与行倡于齐民其则不远德哉若人诸生拱而
前曰某等幸生明世惟师帅不鄙夷之俾获有闻虽不
敏敢不受教请刻诸石以诏百世书院之制前为燕居
直以杏坛旁为堂左先贤祠祠后为直舍缭斋以庑不
侈不隘临溪为之门堂名絜矩斋名笃志求敏明辨主
善率性成德其门总曰安湖书院某山中所题云
道林寺衍六堂记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1184-0586b.png

裴休笔札宋之问杜甫篇章也堂之颜吾乡益国周公
书之至是百二十年公又有记述蒋之奇语之奇取欧
阳询书韩愈诗而黜裴宋公独合古今异同有衍四为
六之说人之意度相远如此僧志茂以屋压字漫寿公
字于石取公之意易名衍六将揭于新堂士嘉其有二
善焉补唐贤故事宝乾淳遗墨非俗衲所为为之嘉叹
而记其后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1184-0586c.png

孟春之二十五日发舟石鼓越三日过衡山宰赵孟傃
送县志遗逸门一段云寇豹与谢观同在唐崔裔孙门
下以
梁王之苑雪满群山夜登庾亮之楼月明千里观谓豹
曰君胡不作赤赋豹曰田单破燕之日火燎于原武王
伐纣之年血流漂杵前辈游戏文字足以解人颐如此
客曰更仿之作黑赋如何予应声曰孙膑衔枚之际半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1184-0586d.png

黄赋青如何一客云杜甫柴门之外雨涨春流卫青塞
马之前沙含夕照又一客云帝子之望巫阳远山过雨
王孙之别南浦芳草连天曰黄曰青不于其迹而于其
神亦一时兴致所到因反观寇谢前作惟月明千里得
白之神曰雪曰火曰血皆不免
处事燎原与田单不相干一客改之曰尧时十日并出
烁石流金秦宫三月延烧照天烛地一客又曰夜登庾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1184-0587a.png

一天予谓前作已是劣剧后来者又进乎滑稽矣因次
第其高下赤豪雄第一黑深妙第二黄神俊第三白脱
洒第四青风韵第五或以黑为冠予亦莫知其定因记
之以谂观者
衡州上元记
岁正月十五衡州张灯火合乐宴宪若仓于庭州之士
女倾城来观或累数舍竭蹶而至凡公府供张所在听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1184-0587b.png

是州予适忝陈臬事常平以王事诣长沙会改除于是
侯与予为客主礼是晚予从城南竟城东夹道观者如
堵入州从者殆不得行既就席左右楹及阶阶及门骈
肩累足𧤏𧤏如鱼头其声如风雨潮汐咫尺音吐不相
辨侑者集三面之人趋而前执事几不可曲折酒五行
升车诣东厅厅之后稍偏为燕坐俎豆设焉主人既肃
宾车不得御乃步入燕坐之次至则儿童妇女杂袭而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1184-0587c.png

击鼓吹笛斓斑而前或家倛焉极其俚野以为乐游者
益自外至不可复次序妇女有老
有伛偻而相携者冠者髽者有盛涂泽者有无饰者有
携儿者有负在手者有任在肩者或哺乳者有睡者有
睡且苏者有啼者有啼不止者有为儿弁髦者有为总
角者有解后叙契阔者有自相笑语者有甲笑乙者有
倾堂笑者有无所睹随人笑者跛者倚者走者趍者相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1184-0587d.png

者𡁲者欠伸者汗且扇者有正簪珥者有整冠者有理
裳结袜者有履阈者有倚屏者有攀槛者有执烛跂惟
恐堕者有酒半去者有方来者有至席彻者儿童有各
随其亲且长者有无所随而自至者立者半坐于地者
有半
视妇女之数多寡相当盖自数月之孩以至七八十之
老靡不有焉其望于燕坐之门外趑趣而不及近者又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1184-0588a.png

其亵也观者如立通都大衢与俳优上下不知其肆也
予与侯颓然其间如为家人之长坐于堂而骄儿騃女
充斥其间不知其偪也予起而举酒祝侯曰以平易近
民而民近之岂弟父母侯之谓矣侯釂且执爵前曰惟
使者使民不冤无湮郁其和我是以大有民予避且谢
则复诸侯曰使时和岁丰日星明概举海内得以安其
生而乐其时衡与赐焉维天子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1184-0588b.png

风流所亲见盖出于祖宗德泽天地涵育之久而今不可
复得矣予悯然私念之开庆景定间衡以中州不得免
于难今城郭室庐公私文物犹草创绵蕝云尔然以几
世几年所为郡而十数年间卒然修复得其大体非国
家忠厚积累于民力爱养有素岂望如今所成立哉蜀
自秦以来更千馀年无大兵革至于本朝侈繁钜丽遂
甲于天下不幸荡析若鬼神之忌盈者今衡之民务本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1184-0588c.png

淳厚犹南方建德之国其将进而未已者乎予为亲
归得郡且行侯选表于朝有日矣惟一时民物之槩得
于目击相与嗟叹阔绝而欣喜不厌于心者不当无所
纪具惧夫可爱可愕之状俯仰蹉跌忽不可以复追也
燕之明日亟奋笔记之以庶几观风之意且使后来者
于侯政有考焉侯名遇今居延平
雷州十贤堂记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1184-0588d.png

消长之故凡三大节目于雷州无不与焉按雷志丞相
寇公准以司户至丁谓以崖州司户至绍圣后端明翰
林学士苏公轼正言任公伯雨以渡海至门下侍郎苏
公辙以散
虽未尝至而追授别驾犹至也未几章惇亦至其后丞
相李公纲丞相赵公鼎参政李公光枢密院编修官胡
公铨皆由是之琼之万之儋之崖正邪一胜一负世道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1184-0589a.png

观焉我度皇之九年诏大府寺簿虞侯应龙知雷州侯
雍公曾孙有文学凡登朝必与史事诸所衮钺得春秋
大旨植之风声尚有典刑其至雷也考图谍访耆老顾
瞻山川惄如有怀乃黜丁氏章氏自莱公以至澹庵凡
十贤为祠于西湖之上使海邦兴起前闻一朝皂白知
所以劝敬贤如师疾恶如仇侯所为岂
乎雷何地也诸贤冠冕于此俨然而威自太守诸生以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1184-0589b.png

马牛不相及也诸贤何以得此于南海南海何以得此
于诸贤乎哉我祖宗待士大夫忠厚而有礼稽诸司败
岭海则止此事上配帝王非汉唐所及虽施之奸回容
有伤惠而贤者失路靡不获全祈天永命万有斯年噫
嘻盛德事也祠经始于十年九月十月吉日落成侯谓
予同馆走书数千里至赣属予记予不敏叙其凡复为
迎送神辞使祀则歌之辞曰 飙风起兮云黄万里兮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1184-0589c.png

可竭兮神
万年其昌
雷州重建谯楼记
凡并海而为州皆有

密城郭公府苟非水火兵革之难虽累数千百年存焉
可也南方岁有

际海当风之冲岂独城楼难哉太史氏虞侯应龙来为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1184-0589d.png


谯压而城坏方风之来也其晕如虹有蜃气如楼台及
其歘霍凌轹訇哮撞搪其声不可名状侯曰斯楼郡以
昼夜者非大且壮无以支永久乃筏钜材鸠工并兴设
为巍峨下临鲸波予
风也昔人有言大厦非一木可支又曰震风凌雨而后
知厦屋之帡幪也侯所建立有安天下之道焉侯之为
雷也宽而有制严不为暴始至蒐军明律戮泽中为龙
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1184-0590a.png

时富贫有经又为之表贤哲兴学校开其伦常示人有
耻陶为清淳讼是用希凡此皆侯所为反风徙鳄之本
也天子神圣文武克有天命祝融受职海若顺令侯为
政知所本价人维藩式是南邦城楼云乎哉
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1184-0590b.png

文山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