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第 1a 页
抱经堂文集卷第十三
东里 卢文弨 绍弓
跋(六)
书郑司农集后(辛丑)
郑康成集二卷录一卷隋志巳云亡今刻附尚书大传
后者相风赋一篇伏后议一篇春夏封诸侯议一篇戒
子益恩书一篇易赞一篇诗谱叙一篇尚书大传叙一
篇鲁礼禘袷义一篇凡八篇皆从诸书中裒辑者也相
风赋北堂书钞艺文类聚皆引以为傅𢆯作禘袷义即
禘祫志本不在集中然则仅六篇而巳案康成周礼序
见于贾公彦序周礼废兴中虽非完篇然亦当附见序
东里 卢文弨 绍弓
跋(六)
书郑司农集后(辛丑)
郑康成集二卷录一卷隋志巳云亡今刻附尚书大传
后者相风赋一篇伏后议一篇春夏封诸侯议一篇戒
子益恩书一篇易赞一篇诗谱叙一篇尚书大传叙一
篇鲁礼禘袷义一篇凡八篇皆从诸书中裒辑者也相
风赋北堂书钞艺文类聚皆引以为傅𢆯作禘袷义即
禘祫志本不在集中然则仅六篇而巳案康成周礼序
见于贾公彦序周礼废兴中虽非完篇然亦当附见序
卷十三 第 1b 页
云世祖以来通人达士大中大夫郑少赣名兴及子大
司农仲师名众故议郎卫次仲侍中贾君景伯南郡太
守马季长皆作周礼解诂某窃观二三君子之文章顾
省竹帛之浮辞其所变易灼然如晦之见明其所弥缝
奄然如合符复析斯可谓雅达广揽者也然犹有参错
同事相违则就其原文字之声类考训诂捃秘逸谓二
郑者同宗之大儒明理于典籍觕识皇祖大经周官之
义(家/讳)古字发疑正读亦信多善徒寡且约用不显传于
世今赞而辨之庶成此家世所训也贾序后又掇拾数
语云其名周礼为尚书周官者周天子之官也又云斯
道也文武所以纲纪周国君临天下周公定之致隆平
司农仲师名众故议郎卫次仲侍中贾君景伯南郡太
守马季长皆作周礼解诂某窃观二三君子之文章顾
省竹帛之浮辞其所变易灼然如晦之见明其所弥缝
奄然如合符复析斯可谓雅达广揽者也然犹有参错
同事相违则就其原文字之声类考训诂捃秘逸谓二
郑者同宗之大儒明理于典籍觕识皇祖大经周官之
义(家/讳)古字发疑正读亦信多善徒寡且约用不显传于
世今赞而辨之庶成此家世所训也贾序后又掇拾数
语云其名周礼为尚书周官者周天子之官也又云斯
道也文武所以纲纪周国君临天下周公定之致隆平
卷十三 第 2a 页
龙凤之瑞又云某以为括囊大典网罗众家此三条其
文皆不相联缀当亦序中语也又有论语序王伯厚尝
采辑附郑氏论语注末亦当并取之以系乎此云(孙诒/榖谓)
(论语郑注非伯厚所辑疑/出于惠定宇而托名王耳)
书毛氏袖珍本陶集后(丁酉)
此本实从宋刻绣梓而校雠未精凡注一作某字往往
不在当字之下亦有妄改处幸不多也吴中朱氏有临
宋本乃就明休宁程氏本上改涂者又有宋绍熙閒赣
川曾集本以校毛氏所雕往往符会毛氏本得之母舅
张端甫先生文弨既重是长者之赐而又兼得两宋本
可以参校遂殚旬日之力毕功焉一字之异通否相悬
文皆不相联缀当亦序中语也又有论语序王伯厚尝
采辑附郑氏论语注末亦当并取之以系乎此云(孙诒/榖谓)
(论语郑注非伯厚所辑疑/出于惠定宇而托名王耳)
书毛氏袖珍本陶集后(丁酉)
此本实从宋刻绣梓而校雠未精凡注一作某字往往
不在当字之下亦有妄改处幸不多也吴中朱氏有临
宋本乃就明休宁程氏本上改涂者又有宋绍熙閒赣
川曾集本以校毛氏所雕往往符会毛氏本得之母舅
张端甫先生文弨既重是长者之赐而又兼得两宋本
可以参校遂殚旬日之力毕功焉一字之异通否相悬
卷十三 第 2b 页
亦古近殊别且不经后人曲说殽乱为可宝也朱氏所
临宋本当出于汤文清至曾氏本乃删去五孝传以下
及四八目非全本也汤本不可见见毛本亦尚有典型
焉
近吴槎客得宋刻汤氏本为重雕余因得见之
书王右丞集笺注后(辛丑)
此吾乡赵松谷先生所笺注也余贫不能买书此本亦
未之蓄今主晋阳讲席架上旧有此书因得纵阅其校
正视旧本诚远过之徵引亦详赡不过于删节致使本
事之原委不明此尤注古人书者所当取法也其事出
释氏者则其友王琢崖赞成之亦如朱长孺笺义山诗
临宋本当出于汤文清至曾氏本乃删去五孝传以下
及四八目非全本也汤本不可见见毛本亦尚有典型
焉
近吴槎客得宋刻汤氏本为重雕余因得见之
书王右丞集笺注后(辛丑)
此吾乡赵松谷先生所笺注也余贫不能买书此本亦
未之蓄今主晋阳讲席架上旧有此书因得纵阅其校
正视旧本诚远过之徵引亦详赡不过于删节致使本
事之原委不明此尤注古人书者所当取法也其事出
释氏者则其友王琢崖赞成之亦如朱长孺笺义山诗
卷十三 第 3a 页
之取资于释道源也集中潞州刺史王府君夫人墓志
铭云夫人姓卢氏范阳人也昔尧命伯夷典秩宗号大
常为尚父此下注云上有阙文余以为当本是周号太
师为尚父与上旬文正相对传写脱去周字又误改太
师为太常以就秩宗之号耳此余氏族所出故知之李
穆堂先生序此书独称其辨霓裳曲七㬪始有拍以为
可以纠新旧二唐书之谬有功于学者然此皆梦溪笔
谈所说也松谷本明著其所自穆堂殆不暇细阅故有
此语不知者将反疑其掠前人之美矣书梓成亦不得
人覆校故其误字尚多云
李元宾文集跋(丁酉)
铭云夫人姓卢氏范阳人也昔尧命伯夷典秩宗号大
常为尚父此下注云上有阙文余以为当本是周号太
师为尚父与上旬文正相对传写脱去周字又误改太
师为太常以就秩宗之号耳此余氏族所出故知之李
穆堂先生序此书独称其辨霓裳曲七㬪始有拍以为
可以纠新旧二唐书之谬有功于学者然此皆梦溪笔
谈所说也松谷本明著其所自穆堂殆不暇细阅故有
此语不知者将反疑其掠前人之美矣书梓成亦不得
人覆校故其误字尚多云
李元宾文集跋(丁酉)
卷十三 第 3b 页
掊土而得古器锈涩驳荦何当于用爱奇贵远之夫旁
睨之而不去予价不少靳珍捧之以归筵以几室以椟
有佳客则荐陈之家所有常物不以为娱唯此之娱其
亦性使然耶今天下之操不律伸赫蹄日役其五指者
亦几于流矣流则庸庸则靡其易于成也亦易于坏犹
诧于众曰达是乃吾夫子之教也其以之班条于里巷
耶其以之释诂于童蒙耶无乃徇文之名而失文之实
耶吾读唐李元宾之文其出之也戛戛然其成之也斩
斩然不绮而丽不曲而奥第其品非夫昌黎氏之流亚
欤然或重自炫曜又复过于激昂不韬其光不和其声
此其短也施之于今其不目为怪物也者几希匪以为
睨之而不去予价不少靳珍捧之以归筵以几室以椟
有佳客则荐陈之家所有常物不以为娱唯此之娱其
亦性使然耶今天下之操不律伸赫蹄日役其五指者
亦几于流矣流则庸庸则靡其易于成也亦易于坏犹
诧于众曰达是乃吾夫子之教也其以之班条于里巷
耶其以之释诂于童蒙耶无乃徇文之名而失文之实
耶吾读唐李元宾之文其出之也戛戛然其成之也斩
斩然不绮而丽不曲而奥第其品非夫昌黎氏之流亚
欤然或重自炫曜又复过于激昂不韬其光不和其声
此其短也施之于今其不目为怪物也者几希匪以为
卷十三 第 4a 页
用将以为娱乃无不可况其可以砥流也书凡五卷前
三卷二十有九篇陆希声之所序录也后二卷十有四
篇赵昂之所增成也篇第部居无所改作其末二篇俄
空焉当烦辱之地其脱烂有由矣今年岁在强圉月纪
王正故人子陈燧相见武林借予传录携来金陵尚未
脱手何期恶秏陈君夭亡年优元宾殆亦无几今睹终
卷略叙所由志行可书请待他日
题贾长江诗集后(甲午)
长江诗虽不合雅奏然尚有古意读之可以矫熟媚绮
靡之习明海虞冯钝吟有评本长洲何义门得之称善
其字句盖远出俗本之上如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
三卷二十有九篇陆希声之所序录也后二卷十有四
篇赵昂之所增成也篇第部居无所改作其末二篇俄
空焉当烦辱之地其脱烂有由矣今年岁在强圉月纪
王正故人子陈燧相见武林借予传录携来金陵尚未
脱手何期恶秏陈君夭亡年优元宾殆亦无几今睹终
卷略叙所由志行可书请待他日
题贾长江诗集后(甲午)
长江诗虽不合雅奏然尚有古意读之可以矫熟媚绮
靡之习明海虞冯钝吟有评本长洲何义门得之称善
其字句盖远出俗本之上如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
卷十三 第 4b 页
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今本作谁有不平事钝吟
云谁为不平便须杀却此方见侠烈之概若作谁有不
平与人报雠直卖身奴耳一字之异高下悬殊旧本之
可贵类若是余得其本因临写之令后生知读书之法
必如此研校而后古人用意之精可得也
再题贾长江诗集后(丁酉)
始余得贾长江集乃冯定远本录之箧中余于贾诗素
不嗜特以其近古贵之耳继又得何义门所评校始悟
其用意之深几于无一字閒设昔人以瘦评岛夫瘦岂
易几也彼臃肿蹒跚者正苦不能瘦耳贾以瘦故能成
一家格然此决非馆阁中之所尚也惟可与山林中人
云谁为不平便须杀却此方见侠烈之概若作谁有不
平与人报雠直卖身奴耳一字之异高下悬殊旧本之
可贵类若是余得其本因临写之令后生知读书之法
必如此研校而后古人用意之精可得也
再题贾长江诗集后(丁酉)
始余得贾长江集乃冯定远本录之箧中余于贾诗素
不嗜特以其近古贵之耳继又得何义门所评校始悟
其用意之深几于无一字閒设昔人以瘦评岛夫瘦岂
易几也彼臃肿蹒跚者正苦不能瘦耳贾以瘦故能成
一家格然此决非馆阁中之所尚也惟可与山林中人
卷十三 第 5a 页
共赏之义门殆于此有深嗜者欤字字梳栉之句句织
综之而长江之诗之美乃见然彼不嗜者犹夫故也余
以为有如义门者焉则能自领之巳故其所笺疏今亦
不能详录录其尤至到者其补遗诗数章亦出何本并
为补入如右
徐常侍文集跋(甲午)
徐公文集三十卷南唐旧臣后入于宋东海徐铉鼎臣
之诗若文也前二十卷在南唐所作后十卷入宋后所
作诗致清婉在昆体未兴之前故无丰缛之习其文俪
体为多亦雅淡有馀为组织之学者见之或不尽憙然
冲瀜演迤自能成家不可得而废也李文正称其为文
综之而长江之诗之美乃见然彼不嗜者犹夫故也余
以为有如义门者焉则能自领之巳故其所笺疏今亦
不能详录录其尤至到者其补遗诗数章亦出何本并
为补入如右
徐常侍文集跋(甲午)
徐公文集三十卷南唐旧臣后入于宋东海徐铉鼎臣
之诗若文也前二十卷在南唐所作后十卷入宋后所
作诗致清婉在昆体未兴之前故无丰缛之习其文俪
体为多亦雅淡有馀为组织之学者见之或不尽憙然
冲瀜演迤自能成家不可得而废也李文正称其为文
卷十三 第 5b 页
敏速不乐豫作临事立挥草云速则意思壮敏缓则体
势疏慢今观集中之文则其言也信亦唯其如是故亦
无潆洄渟蓄之趣崩云裂石之势此殆由人之才力各
有所偏胜虽使自知之而固无能相易者乎余从鲍氏
借得此集乃明虞山冯已仓舒手校本余又为正其所
未尽者录成复请江阴赵敬夫曦明覆审又得十数条
其本脱者尚无从补正之然此巳可信为善本矣
胡方平文恭集书后(辛丑)
此集失传巳久故自来以其遗诗数章附唐人之后云
不知其时代爵里今从永乐大典中钞出者诗奏疏内
外制及杂文共定著四十卷乃宋仁宗朝显官也诗丰
势疏慢今观集中之文则其言也信亦唯其如是故亦
无潆洄渟蓄之趣崩云裂石之势此殆由人之才力各
有所偏胜虽使自知之而固无能相易者乎余从鲍氏
借得此集乃明虞山冯已仓舒手校本余又为正其所
未尽者录成复请江阴赵敬夫曦明覆审又得十数条
其本脱者尚无从补正之然此巳可信为善本矣
胡方平文恭集书后(辛丑)
此集失传巳久故自来以其遗诗数章附唐人之后云
不知其时代爵里今从永乐大典中钞出者诗奏疏内
外制及杂文共定著四十卷乃宋仁宗朝显官也诗丰
卷十三 第 6a 页
缛而不失气骨置唐中盛閒诚无所多让閒有近晚唐
者如桐井晓寒千乳敛茗园春嫩一旗开拂窗红叶欺
闲卧倚槛黄花笑独醒亦佳句也五言长律丰容美满
亦多合作但集中用字喜新而不免僻涩之病如云去
驺呼巳远自笑守应庐本应休琏百一诗问我何功德
三入承明庐也海簪重拾笑弹冠本北山移文昔闻投
簪逸海岸也葛华与参宿此见恐无缘余以为葛华乃
菖花也此传写之误其他若用杵天葆发之类甚多亦
有不免割裂凑泊者如以昆明劫灰为昆灰武都泥为
武泥黄堂为雌堂老子如登春台为老台畔牢愁截去
愁字以叶韵且于小学亦殊疏押青韵云宁待据梧瞑
者如桐井晓寒千乳敛茗园春嫩一旗开拂窗红叶欺
闲卧倚槛黄花笑独醒亦佳句也五言长律丰容美满
亦多合作但集中用字喜新而不免僻涩之病如云去
驺呼巳远自笑守应庐本应休琏百一诗问我何功德
三入承明庐也海簪重拾笑弹冠本北山移文昔闻投
簪逸海岸也葛华与参宿此见恐无缘余以为葛华乃
菖花也此传写之误其他若用杵天葆发之类甚多亦
有不免割裂凑泊者如以昆明劫灰为昆灰武都泥为
武泥黄堂为雌堂老子如登春台为老台畔牢愁截去
愁字以叶韵且于小学亦殊疏押青韵云宁待据梧瞑
卷十三 第 6b 页
不知此瞑与眠同又云更筹深策破先零不知此零当
读怜皆非青韵内字也又云鳣庭旧迹空案三鳣之鳣
与鳝同颜氏家训曾辩之又云月閒芳桂正窅窊桂色
窅窊秀颜师古注汉书窅音一校反此必所见本误脱
校字偏旁而以为一交反也又云郊外春车驾屏星监
州驾屏星屏星见续汉舆服志注刘昭虽无音然广韵
十二庚有箳字注箳篂车轓且即以屏风类推之其必
不读为丙明矣唐人于小学极不敢忽以故篇章流传
可指摘者极少宋人则不然虽腹笥富有墨沈横飞而
细颣微瑕究不得为全美辞章之士往往轻视小学其
所以不及前人者正坐此乌可忽哉集中咏荷花诗有
读怜皆非青韵内字也又云鳣庭旧迹空案三鳣之鳣
与鳝同颜氏家训曾辩之又云月閒芳桂正窅窊桂色
窅窊秀颜师古注汉书窅音一校反此必所见本误脱
校字偏旁而以为一交反也又云郊外春车驾屏星监
州驾屏星屏星见续汉舆服志注刘昭虽无音然广韵
十二庚有箳字注箳篂车轓且即以屏风类推之其必
不读为丙明矣唐人于小学极不敢忽以故篇章流传
可指摘者极少宋人则不然虽腹笥富有墨沈横飞而
细颣微瑕究不得为全美辞章之士往往轻视小学其
所以不及前人者正坐此乌可忽哉集中咏荷花诗有
卷十三 第 7a 页
云妖漦周室出祸水汉宫来无所寓意而漫以此相方
其唐突西子毋乃太甚 乾隆辛丑后五月通看毕遂
书其后
尹河南集跋(辛卯)
师鲁之言兵事盖亦知持重而不贪小利者观其欲厚
集兵力与不城水洛之意可见矣数遭迁谪其功名不
得与韩范侔惜哉其言致治之本在于务大体不在任
察又曰吏益材而民益愁上贵良吏民始得遂其生是
其识议卓然有古大臣风矣集二十七卷附录一卷余
钞之朱鸿胪豫堂先生所朱钞之新城王氏王之写本
则依宋南渡初年刊本之旧也王有校雠甚略益都李
其唐突西子毋乃太甚 乾隆辛丑后五月通看毕遂
书其后
尹河南集跋(辛卯)
师鲁之言兵事盖亦知持重而不贪小利者观其欲厚
集兵力与不城水洛之意可见矣数遭迁谪其功名不
得与韩范侔惜哉其言致治之本在于务大体不在任
察又曰吏益材而民益愁上贵良吏民始得遂其生是
其识议卓然有古大臣风矣集二十七卷附录一卷余
钞之朱鸿胪豫堂先生所朱钞之新城王氏王之写本
则依宋南渡初年刊本之旧也王有校雠甚略益都李
卷十三 第 7b 页
进士文藻再校少详焉朱以别本参校更加详焉余钞
此本则凡行款高下之不画一者悉整齐之其误字为
余所知者改正之钞既竟朱又得一旧写本并李进士
新增附录若干篇示余取以覆对乃知后数卷其当正
讹补缺者尚多也至两本皆讹者姑仍之巳李所增附
录亦择取而次比之系于后师鲁之文永叔称其简而
有法子固称其长于辩论其文之佳正不尽以能用字
少也余既读而爱之且因诸君子校对之勤而乐为继
其后也凡三四过始卒业云 乾隆三十有六年十月
壬辰卢文弨书
书李泰伯文集后(癸巳)
此本则凡行款高下之不画一者悉整齐之其误字为
余所知者改正之钞既竟朱又得一旧写本并李进士
新增附录若干篇示余取以覆对乃知后数卷其当正
讹补缺者尚多也至两本皆讹者姑仍之巳李所增附
录亦择取而次比之系于后师鲁之文永叔称其简而
有法子固称其长于辩论其文之佳正不尽以能用字
少也余既读而爱之且因诸君子校对之勤而乐为继
其后也凡三四过始卒业云 乾隆三十有六年十月
壬辰卢文弨书
书李泰伯文集后(癸巳)
卷十三 第 8a 页
此本雍正閒李之后裔所刊正集三十七卷常语及周
礼致太平论咸入焉旧以潜书民言为首而此以礼论
易论为首其卷数皆不与旧相合观其所采辑亦略备
矣独遗退居类稿一序此篇载宋文鉴中可取而补也
读其条画经世之言侃侃凿凿殆可见诸施行不为空
谈以荐先后仅得太学官位不足以行其志而其言则
巳立矣见称于二三大儒有以也夫又外集三卷则告
词荐章以及志铭之类也
刘公是集跋(庚子)
刘原父公是集元本分五种古诗集二十卷律诗集十
五卷内集二十卷外集十五卷小集五卷总七十五卷
礼致太平论咸入焉旧以潜书民言为首而此以礼论
易论为首其卷数皆不与旧相合观其所采辑亦略备
矣独遗退居类稿一序此篇载宋文鉴中可取而补也
读其条画经世之言侃侃凿凿殆可见诸施行不为空
谈以荐先后仅得太学官位不足以行其志而其言则
巳立矣见称于二三大儒有以也夫又外集三卷则告
词荐章以及志铭之类也
刘公是集跋(庚子)
刘原父公是集元本分五种古诗集二十卷律诗集十
五卷内集二十卷外集十五卷小集五卷总七十五卷
卷十三 第 8b 页
诸议论辩说传记书序古赋四言文词箴赞碑刻志行
状皆归之内集诸制诰章表奏疏駮议斋文覆谥皆归
之外集诸律赋书启皆归之小集其弟贡父为之序藏
书家鲜有其本今从永乐大典中钞出者区分而联缀
之合成五十四卷不能依元本之次第以赋为首而古
与律不分又元本内集之与人书古文也小集之书启
俳体也今亦混而为一矣曩观唐人诗集中附见他人
倡和之作旧本皆一例平写无高下之别或他人倡而
己和则置他人之作于前或他人和己则置他人之作
于后近代则不然凡附见者皆置后且低一字以别之
公是集尚有古法而钞集者不察或误以他人之作为
状皆归之内集诸制诰章表奏疏駮议斋文覆谥皆归
之外集诸律赋书启皆归之小集其弟贡父为之序藏
书家鲜有其本今从永乐大典中钞出者区分而联缀
之合成五十四卷不能依元本之次第以赋为首而古
与律不分又元本内集之与人书古文也小集之书启
俳体也今亦混而为一矣曩观唐人诗集中附见他人
倡和之作旧本皆一例平写无高下之别或他人倡而
己和则置他人之作于前或他人和己则置他人之作
于后近代则不然凡附见者皆置后且低一字以别之
公是集尚有古法而钞集者不察或误以他人之作为
卷十三 第 9a 页
原父作七言近体中有其弟贡父先寄诗而原父和之
遂误以在前者属原父而和诗反低一格从附见之例
余与历城周太史书昌言之当改正也原父诗有潇洒
出尘之致其议论多有启发人意处谓人之俭俭于人
而裕于己晏子之俭俭于己而裕于人有说犬马一篇
其大略云由汉以来苟进言于天子无不以犬马自予
者呜呼使夫知治守道之臣进以义退以礼而犬马之
说不巳贬乎使夫乱国偷容之臣进以利退以刑而犬
马之说不巳僭乎今夫犬之为人用也不过受一器之
食然而外则有获兽之效内则有禦寇之猛斯可谓适
其材矣马之为人用也不过尽一钧之刍然而外则有
遂误以在前者属原父而和诗反低一格从附见之例
余与历城周太史书昌言之当改正也原父诗有潇洒
出尘之致其议论多有启发人意处谓人之俭俭于人
而裕于己晏子之俭俭于己而裕于人有说犬马一篇
其大略云由汉以来苟进言于天子无不以犬马自予
者呜呼使夫知治守道之臣进以义退以礼而犬马之
说不巳贬乎使夫乱国偷容之臣进以利退以刑而犬
马之说不巳僭乎今夫犬之为人用也不过受一器之
食然而外则有获兽之效内则有禦寇之猛斯可谓适
其材矣马之为人用也不过尽一钧之刍然而外则有
卷十三 第 9b 页
兵战之捷内则有驰猎之奉斯亦可谓适其材矣故功
著而利不益身勤而事不害此虽廉能之士尽瘁不贰
何有能过焉若夫乱世偷容之臣功薄而罪尤身利而
事害如此何以自比于犬马耶余谓其言足以警有位
者故特著之
后山诗注跋(乙未)
孟东野但能作苦语耳后山之诗于澹泊中醰醰乎有
醇味其境皆真境其情皆真情故能引人之情相与流
连往复而不能自巳然当时亦以为爱之者绝少况后
世哉余年五十八始读而善之向以黄陈并称余尚嫌
黄之有客气也此本乃天社任渊因后山门人魏衍所
著而利不益身勤而事不害此虽廉能之士尽瘁不贰
何有能过焉若夫乱世偷容之臣功薄而罪尤身利而
事害如此何以自比于犬马耶余谓其言足以警有位
者故特著之
后山诗注跋(乙未)
孟东野但能作苦语耳后山之诗于澹泊中醰醰乎有
醇味其境皆真境其情皆真情故能引人之情相与流
连往复而不能自巳然当时亦以为爱之者绝少况后
世哉余年五十八始读而善之向以黄陈并称余尚嫌
黄之有客气也此本乃天社任渊因后山门人魏衍所
卷十三 第 10a 页
编次而为之注颇能窥其用意之所在然二人者皆未
闻有篇什留于人閒何耶叶石林尝见彭城寇国宝之
诗而善之后知其从后山学诗以为渊源有自今此二
人者何遽不若寇耶然亦幸附后山以傅矣余钞此书
在甲午之冬逾年始为之跋 乾隆四十年季夏之二
十六日也
乐圃馀槁跋(丁酉)
著书满家不幸而无零章剩幅之传者比比是也宋朱
伯原氏有文三百卷经兵燹亡失其从孙思掇拾补缉
仅得三十之一而巳名曰乐圃馀稿不必皆其生平文
字之至者然而流传五六百年不衰犹幸也夫伯原吴
闻有篇什留于人閒何耶叶石林尝见彭城寇国宝之
诗而善之后知其从后山学诗以为渊源有自今此二
人者何遽不若寇耶然亦幸附后山以傅矣余钞此书
在甲午之冬逾年始为之跋 乾隆四十年季夏之二
十六日也
乐圃馀槁跋(丁酉)
著书满家不幸而无零章剩幅之传者比比是也宋朱
伯原氏有文三百卷经兵燹亡失其从孙思掇拾补缉
仅得三十之一而巳名曰乐圃馀稿不必皆其生平文
字之至者然而流传五六百年不衰犹幸也夫伯原吴
卷十三 第 10b 页
人举乙科以足疾不仕穷经阅古世皆知其贤起教授
乡邦为诸生说春秋后又以之教国学著春秋通志二
十卷今亦佚矣独墨池编二十卷世尚有版行本他所
著图经琴史不能定当世藏书家之有无也人生何必
为达官要职如伯原氏官不过正字所尽者不过师儒
之职而当时贵之后世慕之其所居乐圃之坊名至今
未改也学何负于人哉人富善用其长毋强用其所短
伯原氏可师也安在其无能庶几乎
絜斋集书后(辛丑)
书录解题载㓗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南宋礼部
侍郎袁燮和叔撰马氏经籍考唯后集作十二卷为异
乡邦为诸生说春秋后又以之教国学著春秋通志二
十卷今亦佚矣独墨池编二十卷世尚有版行本他所
著图经琴史不能定当世藏书家之有无也人生何必
为达官要职如伯原氏官不过正字所尽者不过师儒
之职而当时贵之后世慕之其所居乐圃之坊名至今
未改也学何负于人哉人富善用其长毋强用其所短
伯原氏可师也安在其无能庶几乎
絜斋集书后(辛丑)
书录解题载㓗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南宋礼部
侍郎袁燮和叔撰马氏经籍考唯后集作十二卷为异
卷十三 第 11a 页
当由误脱其画耳今聚珍版本二十四卷不分前后集
乃从永乐大典中钞出者题曰絜斋集古洁字虽作絜
然在今则不得不分和叔斋名本作洁清之洁故其赠
陆伯微绝句有云斗大书斋以洁名冰壶表里要清明
如今尘土填胸臆幸挽沧浪为濯缨若作古字恐不知
者疑其或取絜矩为义则失之矣其诗不甚经意而文
则条鬯明粹能达其意之所欲言其子甫作后序谓其
行文不喜用难字夫好用难字此剽窃涂泽者之所为
耳文之古不在此吾读所撰何夫人宣氏墓志而叹女
子有高识其言有足为今之士风警者为录于此志云
科举之士有得隽场屋又兼人以获厚赀者颇自矜衒
乃从永乐大典中钞出者题曰絜斋集古洁字虽作絜
然在今则不得不分和叔斋名本作洁清之洁故其赠
陆伯微绝句有云斗大书斋以洁名冰壶表里要清明
如今尘土填胸臆幸挽沧浪为濯缨若作古字恐不知
者疑其或取絜矩为义则失之矣其诗不甚经意而文
则条鬯明粹能达其意之所欲言其子甫作后序谓其
行文不喜用难字夫好用难字此剽窃涂泽者之所为
耳文之古不在此吾读所撰何夫人宣氏墓志而叹女
子有高识其言有足为今之士风警者为录于此志云
科举之士有得隽场屋又兼人以获厚赀者颇自矜衒
卷十三 第 11b 页
夫人曰士子当砥砺廉隅今嗜利无耻而不知其非又
自以为能他日苟得一官岂不重为民害乎吾以夫人
此言为举子作箴砭不知尚能发汗否耶第六卷策问
功臣篇中云云台二十八将以邓禹元功为首自是而
下亦宜以功之大小为序弇之平齐恂之守河内彭之
克延岑异之破赤眉皆其时卓然可称者而序之于王
梁杜茂傅俊坚镡之下彼数子者功何有焉是何先后
之失当耶案此但据俗本后汉书耳乃后人改写致误
非本来之失也此载马武传后本作上下两列先序上
列竟而后及于下列之首此古法也如张守节史记正
义所载周书谥法解亦是如此后人改两列为一列而
自以为能他日苟得一官岂不重为民害乎吾以夫人
此言为举子作箴砭不知尚能发汗否耶第六卷策问
功臣篇中云云台二十八将以邓禹元功为首自是而
下亦宜以功之大小为序弇之平齐恂之守河内彭之
克延岑异之破赤眉皆其时卓然可称者而序之于王
梁杜茂傅俊坚镡之下彼数子者功何有焉是何先后
之失当耶案此但据俗本后汉书耳乃后人改写致误
非本来之失也此载马武传后本作上下两列先序上
列竟而后及于下列之首此古法也如张守节史记正
义所载周书谥法解亦是如此后人改两列为一列而
卷十三 第 12a 页
以一上一下排写其次序遂致舛互独不观论中所言
乎云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今此
四人者亦皆杂厕于二十八将之中非其误之灼然易
见者乎以和叔之学而尚失于不考何况后人
弟子金匮华绍言诗庭校
抱经堂文集卷第十三
乎云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今此
四人者亦皆杂厕于二十八将之中非其误之灼然易
见者乎以和叔之学而尚失于不考何况后人
弟子金匮华绍言诗庭校
抱经堂文集卷第十三
卷十三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