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卷二 第 1a 页 WYG1301-05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文三集卷二
论
论赵简子齐威王事
近书向所题养正图解以向所题语犹有未臻者兹故
申而论之
夫此二事读书者所咸知亦咸以为英举者虽然栾激
阿大夫非简子与威王所用者乎进过求誉者固有罪
御制文三集卷二
论
论赵简子齐威王事
近书向所题养正图解以向所题语犹有未臻者兹故
申而论之
夫此二事读书者所咸知亦咸以为英举者虽然栾激
阿大夫非简子与威王所用者乎进过求誉者固有罪
三集卷二 第 1b 页 WYG1301-0578b.png
则用而听其进受其求者独无罪乎而沈之河烹之鼎
亦所谓牵牛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罚亦重矣盖简子威
王以为必如是然后可卸已过邀人誉而置人命于不
问斯亦狠矣斯亦不足誉而已矣
伊尹周公诸葛亮论
辅少主而能格其非终成令辟者伊周尚矣诸葛亮有
伊周之能而未成其志斯可哀焉是以叙而论之
夫千古之君孰非受
亦所谓牵牛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罚亦重矣盖简子威
王以为必如是然后可卸已过邀人誉而置人命于不
问斯亦狠矣斯亦不足誉而已矣
伊尹周公诸葛亮论
辅少主而能格其非终成令辟者伊周尚矣诸葛亮有
伊周之能而未成其志斯可哀焉是以叙而论之
夫千古之君孰非受
三集卷二 第 2a 页 WYG1301-0578c.png
天之禄者哉然锡禄在
天而能否承之则在为君之人不惟其人之身尚视其
祖宗之所以基命宥密制治保邦之深浅有以荷鸿庥
而垂永祚如太甲成王是矣太甲去汤弗远成王去文
武亦弗远成汤文武之泽未斩也是以伊尹幽王复辟
克终厥德然孟子已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
则篡矣若夫成王之过未如太甲三叔流言起自近亲
周公天子之叔众所仰望若如伊尹营宫之事则天下
天而能否承之则在为君之人不惟其人之身尚视其
祖宗之所以基命宥密制治保邦之深浅有以荷鸿庥
而垂永祚如太甲成王是矣太甲去汤弗远成王去文
武亦弗远成汤文武之泽未斩也是以伊尹幽王复辟
克终厥德然孟子已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
则篡矣若夫成王之过未如太甲三叔流言起自近亲
周公天子之叔众所仰望若如伊尹营宫之事则天下
三集卷二 第 2b 页 WYG1301-0578d.png
归心成王不得为王矣周公岂肯出此亦惟有避之而
已不忍为伊尹之为也孟予所云周公之不有天下犹
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盖求其说而不得强为之辞并
伊尹之志亦失之矣终以雷电示警亲迎公归称守成
之令主者首数成王非周公之德有以感天而格王乎
且成康之后今何在焉而元圣之祀千载东鲁其百倍
之胜于有天下者为何若予独惜夫诸葛亮之有伊尹
之能而未成其志遇刘禅之昏足以亡汉则亦有说焉
已不忍为伊尹之为也孟予所云周公之不有天下犹
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盖求其说而不得强为之辞并
伊尹之志亦失之矣终以雷电示警亲迎公归称守成
之令主者首数成王非周公之德有以感天而格王乎
且成康之后今何在焉而元圣之祀千载东鲁其百倍
之胜于有天下者为何若予独惜夫诸葛亮之有伊尹
之能而未成其志遇刘禅之昏足以亡汉则亦有说焉
三集卷二 第 3a 页 WYG1301-0579a.png
盖光武明章之德不及成汤文武远矣不惟五世而斩
而又加之以桓灵之殄德
天之厌汉久矣诸葛亮一人其能挽汉已堕之运哉且
其时外有强邻自救之不暇使亮而为伊尹之事蜀中
先自乱安能尚存乎予读出师二表实矜亮之心且怜
亮之不能为伊尹之事而终于责为人君者当识
天难谌命靡常兢兢业业以永保其祖宗之基或庶几
乎
而又加之以桓灵之殄德
天之厌汉久矣诸葛亮一人其能挽汉已堕之运哉且
其时外有强邻自救之不暇使亮而为伊尹之事蜀中
先自乱安能尚存乎予读出师二表实矜亮之心且怜
亮之不能为伊尹之事而终于责为人君者当识
天难谌命靡常兢兢业业以永保其祖宗之基或庶几
乎
三集卷二 第 3b 页 WYG1301-0579b.png
苏轼御书颂论
苏轼此颂盖因仁宗为太子时书赐张士逊而作也其
文其书固美而其事则有大谬者是以叙而论之
夫太子者储贰之君易所谓潜龙勿用也兹公然曰寅
亮天地弼予一人又曰日新其德夫日新其德犹可寅
亮天地弼予一人则真天子也将置其父于何地且仁
宗固为天子矣士逊亦为丞相矣即位之后书以赐之
则可未即位不可为此言亦不当存此心也夫苏轼固
苏轼此颂盖因仁宗为太子时书赐张士逊而作也其
文其书固美而其事则有大谬者是以叙而论之
夫太子者储贰之君易所谓潜龙勿用也兹公然曰寅
亮天地弼予一人又曰日新其德夫日新其德犹可寅
亮天地弼予一人则真天子也将置其父于何地且仁
宗固为天子矣士逊亦为丞相矣即位之后书以赐之
则可未即位不可为此言亦不当存此心也夫苏轼固
三集卷二 第 4a 页 WYG1301-0579c.png
通古今达时务之人幸其时无江充李林甫之流设有
之则太子危矣尚何德之可颂而轼乃颂之乎然考仁
宗以十二岁即位则在东宫时甫十岁十一之间亦不
能知此文义书以赐人若果知此文义出于自为则是
志大言侈昧勿用之理更为不当其即位之后必大有
更张见长之事仁宗无之也盖仁宗不过温柔忠厚之
人亦不能为此予以为此事出于士逊之伪为欲以荣
耀眩世彼固依违曹利用之流耳但考轼为此颂乃因
之则太子危矣尚何德之可颂而轼乃颂之乎然考仁
宗以十二岁即位则在东宫时甫十岁十一之间亦不
能知此文义书以赐人若果知此文义出于自为则是
志大言侈昧勿用之理更为不当其即位之后必大有
更张见长之事仁宗无之也盖仁宗不过温柔忠厚之
人亦不能为此予以为此事出于士逊之伪为欲以荣
耀眩世彼固依违曹利用之流耳但考轼为此颂乃因
三集卷二 第 4b 页 WYG1301-0579d.png
士逊之曾孙钦臣之请作于元丰七年去仁宗时六十
馀年矣其真其伪皆不可知抑亦如昌黎谀墓之为乎
是以君子立言不可不慎也
苏杨论
苏武留匈奴十九岁而还杨重英留缅甸二十一年而
还念其事相类作苏杨论
武在匈奴餐旃齧雪势不能久向已有说然其娶妻生
子汉书章章可考重英在缅甸其誓死不降与武同而
馀年矣其真其伪皆不可知抑亦如昌黎谀墓之为乎
是以君子立言不可不慎也
苏杨论
苏武留匈奴十九岁而还杨重英留缅甸二十一年而
还念其事相类作苏杨论
武在匈奴餐旃齧雪势不能久向已有说然其娶妻生
子汉书章章可考重英在缅甸其誓死不降与武同而
三集卷二 第 5a 页 WYG1301-0580a.png
无武娶妻生子事今呼路人而询之曰重英与武孰优
必甲武而乙重英彼故不知武之为何如人何如事徒
以膻芗久而耳食熟耳则司马迁所云非附青云之士
恶能施于后世语诚不爽缅甸之归顺也总督富纲犹
责其弗献重英予以为过于罗索既而其长随以重英
及其时被遮之兵并自暹罗所获粤民致之边及入边
重英谓同归之兵曰今生还本朝即伏国法亦瞑目是
可哀矣问其在缅有无易衣娶妻生子事则皆以为无
必甲武而乙重英彼故不知武之为何如人何如事徒
以膻芗久而耳食熟耳则司马迁所云非附青云之士
恶能施于后世语诚不爽缅甸之归顺也总督富纲犹
责其弗献重英予以为过于罗索既而其长随以重英
及其时被遮之兵并自暹罗所获粤民致之边及入边
重英谓同归之兵曰今生还本朝即伏国法亦瞑目是
可哀矣问其在缅有无易衣娶妻生子事则皆以为无
三集卷二 第 5b 页 WYG1301-0580b.png
而重英本抱病来因遂故以其志可怜悯命给道员衔
仍将录其子夫重英究为在缅偷生兹仍加薄恩所为
仁义兼施教忠之道也若武之为典属国汉之恩为过
优矣而犹有叹其被赉薄者是何耶且以重英所为较
武有过之无不及武乃奉使而重英则不过从军被拘
留也若曰因附青云而得名之传则其传与不传固不
足为贵耳
四得论
仍将录其子夫重英究为在缅偷生兹仍加薄恩所为
仁义兼施教忠之道也若武之为典属国汉之恩为过
优矣而犹有叹其被赉薄者是何耶且以重英所为较
武有过之无不及武乃奉使而重英则不过从军被拘
留也若曰因附青云而得名之传则其传与不传固不
足为贵耳
四得论
三集卷二 第 6a 页 WYG1301-0580c.png
昨自避暑山庄回至御园之作有惭愧德无称四得之
句盖引而未发兹乃叙而论之
夫子思引孔子之言以为位禄名寿胥因德而得之则
知有德而得之者为实无德而得之者为虚若予无其
实而得其虚其惭愧可胜言哉盖予之位
天地之所命
祖宗之所授无是二者予因何而得之亦惟栗栗危惧
虑鳏厥官遑敢自诩其得以傲物哉至于禄则九宇所
句盖引而未发兹乃叙而论之
夫子思引孔子之言以为位禄名寿胥因德而得之则
知有德而得之者为实无德而得之者为虚若予无其
实而得其虚其惭愧可胜言哉盖予之位
天地之所命
祖宗之所授无是二者予因何而得之亦惟栗栗危惧
虑鳏厥官遑敢自诩其得以傲物哉至于禄则九宇所
三集卷二 第 6b 页 WYG1301-0580d.png
同仰万民所共奉岂啻十目十手之视指哉豪釐之失
谬以千里威福玉食一涉私欲之作必致越其始而陨
厥终能常保其得乎若夫名为实之宾实则宾之主也
居九重之上临百辟之尊孰不以虚言誉之即今八旬
大庆之献词颂者不可偻指数则此名也亶其实乎虽
文治武功微有实迹之可称然无一不由兢兢业业中
所出且恐具其始而失其终得将不保敢自怡乎兹逮
八旬不可不谓之寿然此寿乃
谬以千里威福玉食一涉私欲之作必致越其始而陨
厥终能常保其得乎若夫名为实之宾实则宾之主也
居九重之上临百辟之尊孰不以虚言誉之即今八旬
大庆之献词颂者不可偻指数则此名也亶其实乎虽
文治武功微有实迹之可称然无一不由兢兢业业中
所出且恐具其始而失其终得将不保敢自怡乎兹逮
八旬不可不谓之寿然此寿乃
三集卷二 第 7a 页 WYG1301-0581a.png
天地默佑
祖宗延禧予一人幸逢其会敢强颜以为有所致哉且
予五十五年之间无一日因微疾而不理事者求仙素
所鄙即医理并不识亦惟慎起居节饮食以为养生之
常道耳则又有何术之可得凡此四者皆予所得而实
皆非德之所致也非德之所致则所谓有其名而无其
实忸怩之不暇又何能蕼然自居而不疑方将慎半九
十之惧孜孜矻矻以待五年之归政可称全人则惟敬
祖宗延禧予一人幸逢其会敢强颜以为有所致哉且
予五十五年之间无一日因微疾而不理事者求仙素
所鄙即医理并不识亦惟慎起居节饮食以为养生之
常道耳则又有何术之可得凡此四者皆予所得而实
皆非德之所致也非德之所致则所谓有其名而无其
实忸怩之不暇又何能蕼然自居而不疑方将慎半九
十之惧孜孜矻矻以待五年之归政可称全人则惟敬
三集卷二 第 7b 页 WYG1301-0581b.png
待
天恩而不敢或必者耳著论自警并以示群臣之献词
颂者
四得续论
近作四得之论非自谦也盖纪身之鲜实德与已之所
实见耳然尚有未尽意者前论切乎已续论公天下抑
亦有所独重者耳
盖中庸第十七章子曰至子孙保之而止所以戒为天
天恩而不敢或必者耳著论自警并以示群臣之献词
颂者
四得续论
近作四得之论非自谦也盖纪身之鲜实德与已之所
实见耳然尚有未尽意者前论切乎已续论公天下抑
亦有所独重者耳
盖中庸第十七章子曰至子孙保之而止所以戒为天
三集卷二 第 8a 页 WYG1301-0581c.png
子者保其位而已此皆夫子之言其下四得之译意谓
子思之语非夫子之语也以位言之易曰君子思不出
其位则君子之位也又曰圣人之大宝曰位则圣人之
位也岂必曰天子之位乎尧舜禹有天子之德可谓得
天子之位其馀皆不可谓得天子之位孔夫子有圣人
之德可谓得圣人之位其馀皆不可谓得圣人之位也
孟子所云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其心未尝不羡天
子之位虽欲行其道之意耶然非至言也盖益得益之
子思之语非夫子之语也以位言之易曰君子思不出
其位则君子之位也又曰圣人之大宝曰位则圣人之
位也岂必曰天子之位乎尧舜禹有天子之德可谓得
天子之位其馀皆不可谓得天子之位孔夫子有圣人
之德可谓得圣人之位其馀皆不可谓得圣人之位也
孟子所云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其心未尝不羡天
子之位虽欲行其道之意耶然非至言也盖益得益之
三集卷二 第 8b 页 WYG1301-0581d.png
位伊尹得伊尹之位周公得周公之位非不得也若孔
子必无是语而朱子注子思此章直以为必受命为天
子是亦孟子之遗意耳予以为后世之乱臣贼子未必
非此言有以启之然此言非予言之他人不敢言也且
自古至今无一代无天子是皆得其位者乎予不敢以
得位自居实因德不胜而滋惧耳至于禄则自天子以
至百辟卿士皆食禄者也尽其职乃可谓之得鳏厥官
不可谓之得而其本均不出于修德也王禹偁待漏院
子必无是语而朱子注子思此章直以为必受命为天
子是亦孟子之遗意耳予以为后世之乱臣贼子未必
非此言有以启之然此言非予言之他人不敢言也且
自古至今无一代无天子是皆得其位者乎予不敢以
得位自居实因德不胜而滋惧耳至于禄则自天子以
至百辟卿士皆食禄者也尽其职乃可谓之得鳏厥官
不可谓之得而其本均不出于修德也王禹偁待漏院
三集卷二 第 9a 页 WYG1301-0582a.png
之记微见其端矣若夫名乃实之宾实者德之谓也无
其实而有其名不滋愧乎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予谓
此语亦未臻而清流操室中之戈者非因名有以害之
乎寿则秉来之气数所不可强盗蹠寿而颜渊夭盗蹠
果得寿乎颜渊果不得寿乎古来尽节以终者谓之不
能得保其寿可乎兹故申而论之以戒后世之不务脩
其德而徒慕四得以反致败其德且以靖天下后世之
托圣贤之书以妄兴其欲有所得之位之心有位与无
其实而有其名不滋愧乎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予谓
此语亦未臻而清流操室中之戈者非因名有以害之
乎寿则秉来之气数所不可强盗蹠寿而颜渊夭盗蹠
果得寿乎颜渊果不得寿乎古来尽节以终者谓之不
能得保其寿可乎兹故申而论之以戒后世之不务脩
其德而徒慕四得以反致败其德且以靖天下后世之
托圣贤之书以妄兴其欲有所得之位之心有位与无
三集卷二 第 9b 页 WYG1301-0582b.png
位之人可不深思所以自处哉
作是论时引用系辞圣人之大宝曰位盖亦断章取
义耳予之意则以天子有天子之位圣人有圣人之
位分而言之然亦非始予意也盖中庸上节孔子之
言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已区而二之矣既而思之系
辞本文下即继以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
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是则天子之事也似系辞所
指圣人即天子也然按诸经从无尊当时天子为圣
作是论时引用系辞圣人之大宝曰位盖亦断章取
义耳予之意则以天子有天子之位圣人有圣人之
位分而言之然亦非始予意也盖中庸上节孔子之
言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已区而二之矣既而思之系
辞本文下即继以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
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是则天子之事也似系辞所
指圣人即天子也然按诸经从无尊当时天子为圣
三集卷二 第 10a 页 WYG1301-0582c.png
人如后代所称圣君圣主圣上者大禹谟乃圣乃神
为益对舜称尧之辞微子之命克齐圣广渊为成王
对微子称汤之词皆非称当时天子也三代上君臣
之际情亲而语质无取乎颂语惟庄子华封人祝尧
使圣人寿使圣人富使圣人多男子为当时语尧固
圣人也然则称天子为圣人起于周秦之间亦如朕
之字专为天子自称乃昉自秦也十翼为孔子作不
应系辞有是语且上系第十一章莫大乎富贵莫大
为益对舜称尧之辞微子之命克齐圣广渊为成王
对微子称汤之词皆非称当时天子也三代上君臣
之际情亲而语质无取乎颂语惟庄子华封人祝尧
使圣人寿使圣人富使圣人多男子为当时语尧固
圣人也然则称天子为圣人起于周秦之间亦如朕
之字专为天子自称乃昉自秦也十翼为孔子作不
应系辞有是语且上系第十一章莫大乎富贵莫大
三集卷二 第 10b 页 WYG1301-0582d.png
乎圣人又分著矣欧阳脩以择之不精繁衍丛脞近
于战国后语疑十翼为杂取后世讲师之说非孔子
所作亦不为无见论成偶思及此并按于后
脩德脩刑论
管子曰日食修德月食修刑斯言也千古以为至论而
予则以为未臻何言之为人君者无时无刻无不宜修
德与修刑必待日月之变而后修之不已远乎设遁其
辞曰日者阳之属遇变则更宜修德月者阴之属遇变
于战国后语疑十翼为杂取后世讲师之说非孔子
所作亦不为无见论成偶思及此并按于后
脩德脩刑论
管子曰日食修德月食修刑斯言也千古以为至论而
予则以为未臻何言之为人君者无时无刻无不宜修
德与修刑必待日月之变而后修之不已远乎设遁其
辞曰日者阳之属遇变则更宜修德月者阴之属遇变
三集卷二 第 11a 页 WYG1301-0583a.png
则更宜修刑不知日变恒少月变恒多(日行一岁一周/天月行一月一)
(周天日月近交则食虽入交而非朔望则同纬而不同/经当朔望而不入交则同经而不同纬皆无食必经纬)
(同度而后食月行速与日近交次数较多故月食多于/是有一岁两食者日行迟与月近交次数较少故日食)
(少于是有隔数岁一食者/此求日月食一定之法也)或隔数岁或隔数月遇其时
更当修之不遇其时可以不修乎且视德与刑为二事
君之修也有可急可缓之时是大不然矣
(周天日月近交则食虽入交而非朔望则同纬而不同/经当朔望而不入交则同经而不同纬皆无食必经纬)
(同度而后食月行速与日近交次数较多故月食多于/是有一岁两食者日行迟与月近交次数较少故日食)
(少于是有隔数岁一食者/此求日月食一定之法也)或隔数岁或隔数月遇其时
更当修之不遇其时可以不修乎且视德与刑为二事
君之修也有可急可缓之时是大不然矣
三集卷二 第 11b 页 WYG1301-0583b.png
御制文三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