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 第 1a 页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丹六
题跋
方蒙仲通鉴表微
蒙仲示余通鉴表微一编为读袁氏纪事本末而作
此等文字前有范氏唐鉴后有胡氏管见朱氏纲目
圣贤复起必从之矣蒙仲又别为书岂非所谓后生
可畏者欤余尝谓公论根于人心石勒不识字听人
读汉书评量亦不错不必学士大夫然后能持论也
惟夫为吕武立纪以魏继汉书诸葛亮入寇之类大
经大法皆与孔氏背驰以涑水公之贤而不能改前
题跋
方蒙仲通鉴表微
蒙仲示余通鉴表微一编为读袁氏纪事本末而作
此等文字前有范氏唐鉴后有胡氏管见朱氏纲目
圣贤复起必从之矣蒙仲又别为书岂非所谓后生
可畏者欤余尝谓公论根于人心石勒不识字听人
读汉书评量亦不错不必学士大夫然后能持论也
惟夫为吕武立纪以魏继汉书诸葛亮入寇之类大
经大法皆与孔氏背驰以涑水公之贤而不能改前
卷一百六 第 1b 页
史之误先儒自伊川有此见范氏胡氏略发之而未
尽至朱氏纲目出然后女主始不得以移国命闰位
始不得以干正统扬雄始不得不为莽大夫狄仁杰
始不得不为周司空诸葛亮始得为汉相陶潜始得
为晋处士可以破一世之肓瞆开千古之心胸矣自
朱氏所条大经大法之外若无甚难通者温裕废篡
贻笑于胡此公论之在夷狄者莽坚僭窃愧见其女
此公论之在女子者廖立哭亮郤超誉元此公论之
在怨仇者庆忌救云万福拜城此公论之在武夫者
遮道借恂袖瓦送实此公论之在小夫贱𨽻者夫夷狄
尽至朱氏纲目出然后女主始不得以移国命闰位
始不得以干正统扬雄始不得不为莽大夫狄仁杰
始不得不为周司空诸葛亮始得为汉相陶潜始得
为晋处士可以破一世之肓瞆开千古之心胸矣自
朱氏所条大经大法之外若无甚难通者温裕废篡
贻笑于胡此公论之在夷狄者莽坚僭窃愧见其女
此公论之在女子者廖立哭亮郤超誉元此公论之
在怨仇者庆忌救云万福拜城此公论之在武夫者
遮道借恂袖瓦送实此公论之在小夫贱𨽻者夫夷狄
卷一百六 第 2a 页
异类也女子懦者也怨仇其心不平者也武夫悍者
也小夫贱𨽻微者也其是非褒贬之公如此而况于
学士大夫乎蒙仲此编不必就识者而商论求名人
之印可试示之夷狄仇怨告之女子武人小夫贱𨽻
如其皆有惬志皆无异论它日必与三家之书并行
设有一人焉疑某义未安指某义未莹当改之又改
之归诸是而后已否则意虽新而骇众论虽高而无
助余恐嗜脍炙者多而嗜艾昌歜者少而是书孤矣
方蒙仲记过集
记过集者蒙仲存其国子秋赋别院省试大廷甲科
也小夫贱𨽻微者也其是非褒贬之公如此而况于
学士大夫乎蒙仲此编不必就识者而商论求名人
之印可试示之夷狄仇怨告之女子武人小夫贱𨽻
如其皆有惬志皆无异论它日必与三家之书并行
设有一人焉疑某义未安指某义未莹当改之又改
之归诸是而后已否则意虽新而骇众论虽高而无
助余恐嗜脍炙者多而嗜艾昌歜者少而是书孤矣
方蒙仲记过集
记过集者蒙仲存其国子秋赋别院省试大廷甲科
卷一百六 第 2b 页
之程文也或曰士既成名当志其远者大者已陈刍
狗奚以存为余曰是大不然董仲舒刘蕡他文不传
然自汉唐至今莫不目舒醇儒敬蕡敢言者以二人
之策存焉尔蒙仲奉对万言终始欲聚君子以续国
之气脉明公论以强国之精神夫既主君子他日必
能与希文俱贬有倡斩颐万段杀瓘灭口之说者必
不忍和声矣既附公论必能陪君实吃剑有献爱莫
助之图建绍述之议者必不肯挂名矣然则蒙仲此
编非直一时策名之梯媒实亦万世责备之案㨿欲勿
存得乎昔荆公曾中制科人云曲学暮年终汉相高
狗奚以存为余曰是大不然董仲舒刘蕡他文不传
然自汉唐至今莫不目舒醇儒敬蕡敢言者以二人
之策存焉尔蒙仲奉对万言终始欲聚君子以续国
之气脉明公论以强国之精神夫既主君子他日必
能与希文俱贬有倡斩颐万段杀瓘灭口之说者必
不忍和声矣既附公论必能陪君实吃剑有献爱莫
助之图建绍述之议者必不肯挂名矣然则蒙仲此
编非直一时策名之梯媒实亦万世责备之案㨿欲勿
存得乎昔荆公曾中制科人云曲学暮年终汉相高
卷一百六 第 3a 页
谈平日谩周公诗则壮矣然公相业似愧其诗蒙仲
不可又愧其策也
赵南安饯行卷
南安赵明府之官茂实尚书用之少蓬皆以诗饯余
累然哀疚不能诗赠之言曰古之为宰者多矣余尝
以为仲由之于蒲不如言偃之于武城西门豹之于
邺不如宓子贱之于单父盖由以才偃以德豹以智
子贱以仁此夫子所以动闻弦之喜而太史公所以
著不敢欺与不忍欺之辩欤夫芝术不攻治而疾疢
平鸾凤不鸷搏而雄狡伏明府行矣余耳冷不闻于
不可又愧其策也
赵南安饯行卷
南安赵明府之官茂实尚书用之少蓬皆以诗饯余
累然哀疚不能诗赠之言曰古之为宰者多矣余尝
以为仲由之于蒲不如言偃之于武城西门豹之于
邺不如宓子贱之于单父盖由以才偃以德豹以智
子贱以仁此夫子所以动闻弦之喜而太史公所以
著不敢欺与不忍欺之辩欤夫芝术不攻治而疾疢
平鸾凤不鸷搏而雄狡伏明府行矣余耳冷不闻于
卷一百六 第 3b 页
蔿子之歌久矣庶于明府见之
何谦诗
以诗为难耶则寺人贱妾之作列于三百五篇以诗
为易耶则伯鱼之贤而未为周南召南左史倚相之
博而不知祈招自四灵后天下皆诗人诗若果易矣
然诗人多而佳句少又若甚难何欤余尝谓以情性
礼义为本以鸟兽草木为料风人之诗也以书为本
以事为料文人之诗也世有幽人羁士饥饿而鸣语
出妙一世亦有硕师鸿儒宗主斯文而于诗无分者
信此事之不可勉强欤余识何君乃翁尝品其诗今
何谦诗
以诗为难耶则寺人贱妾之作列于三百五篇以诗
为易耶则伯鱼之贤而未为周南召南左史倚相之
博而不知祈招自四灵后天下皆诗人诗若果易矣
然诗人多而佳句少又若甚难何欤余尝谓以情性
礼义为本以鸟兽草木为料风人之诗也以书为本
以事为料文人之诗也世有幽人羁士饥饿而鸣语
出妙一世亦有硕师鸿儒宗主斯文而于诗无分者
信此事之不可勉强欤余识何君乃翁尝品其诗今
卷一百六 第 4a 页
君复以诗名翁诗质实而饱足坐胸中书融化予书
所欠高简君稍变体借虚以发实造新以易腐因难
以出奇盖乃翁机轴近于余所谓以书为本以事为
料者君又能以意为匠书与料将受役于君矣或曰
子评硕师鸿儒也甚严取羁人幽士也太宽可乎哉
余曰子论人余论诗奚为不可或又曰古今诗不同
先贤有删后无诗之说夫自国风骚选玉台胡部至
于唐宋其变多矣然变者诗之体制也历千年万世
而不变者人之情性也君之情性岂与余异哉乃用
朱笔摘其警语而归之君名谦
所欠高简君稍变体借虚以发实造新以易腐因难
以出奇盖乃翁机轴近于余所谓以书为本以事为
料者君又能以意为匠书与料将受役于君矣或曰
子评硕师鸿儒也甚严取羁人幽士也太宽可乎哉
余曰子论人余论诗奚为不可或又曰古今诗不同
先贤有删后无诗之说夫自国风骚选玉台胡部至
于唐宋其变多矣然变者诗之体制也历千年万世
而不变者人之情性也君之情性岂与余异哉乃用
朱笔摘其警语而归之君名谦
卷一百六 第 4b 页
赵阜示王李徐三贤书
士不以见知于当世之贵人为难而以见知于当世
之贤人为难盖贵者能轩轾人于一时贤者能荣辱
人于千载学者于此二途宜何择哉尤溪赵君阜尝
筮仕福清民服其廉李公寓客也故荐之力又尝衡
文建安士称其平王公府尹也徐公郡前进士也故
期之远赵君于三君子非亲非故直以廉平二字见
知亦足以见赵君之贤也夫又足以见三君子之贤也
夫
方汝一文卷
士不以见知于当世之贵人为难而以见知于当世
之贤人为难盖贵者能轩轾人于一时贤者能荣辱
人于千载学者于此二途宜何择哉尤溪赵君阜尝
筮仕福清民服其廉李公寓客也故荐之力又尝衡
文建安士称其平王公府尹也徐公郡前进士也故
期之远赵君于三君子非亲非故直以廉平二字见
知亦足以见赵君之贤也夫又足以见三君子之贤也
夫
方汝一文卷
卷一百六 第 5a 页
端嘉间余见蒙仲之文而爱之蒙仲数称其族弟清
卿后十馀年清卿始示余易论二十篇中兴将相论
十篇它杂文并古律诗若干篇皆黜陈腐崇古雅自
有一种气骨贱利禄贵名理自有一种意味宁贫平
原之金不受也宁病康子之药不尝也宁饥胡奴之
之米不炊也其自重如此而又苦思冥搜永歌长谣
往往出新意于前人机杼之外略追扳蒙仲而澹泊
之味深湛之思则过之昔王筠夸王氏人人有集余
于方氏父子兄弟亦云蒙仲既擢高第清卿亦再诣
太常其行也徵言于余余闻前辈之于交游也不进
卿后十馀年清卿始示余易论二十篇中兴将相论
十篇它杂文并古律诗若干篇皆黜陈腐崇古雅自
有一种气骨贱利禄贵名理自有一种意味宁贫平
原之金不受也宁病康子之药不尝也宁饥胡奴之
之米不炊也其自重如此而又苦思冥搜永歌长谣
往往出新意于前人机杼之外略追扳蒙仲而澹泊
之味深湛之思则过之昔王筠夸王氏人人有集余
于方氏父子兄弟亦云蒙仲既擢高第清卿亦再诣
太常其行也徵言于余余闻前辈之于交游也不进
卷一百六 第 5b 页
其有馀而每勉其不足清卿非不足于文者然有一
焉夫主司常叹无好文字士子常恨无明主司二者
相诟病久矣惟韩子之论极平讥陈商高深其词而
不合一世之好欲孟郊和其声以鸣国家之盛商之
文韩子三四读尚不通晓郊之诗过于寒虽坡公亦
废卷而掩耳矣则此文此诗将安售乎夫子曰辞
达而已矣余观今昔之宗工钜儒其所论述大荐之
郊庙小刻之金石皆辞达而声和者也窃意达者如
长江洪河千曲万折必会于海欤和者如钧天虞廷
万舞九奏必叶于律欤清卿诚以余言达其高深者
焉夫主司常叹无好文字士子常恨无明主司二者
相诟病久矣惟韩子之论极平讥陈商高深其词而
不合一世之好欲孟郊和其声以鸣国家之盛商之
文韩子三四读尚不通晓郊之诗过于寒虽坡公亦
废卷而掩耳矣则此文此诗将安售乎夫子曰辞
达而已矣余观今昔之宗工钜儒其所论述大荐之
郊庙小刻之金石皆辞达而声和者也窃意达者如
长江洪河千曲万折必会于海欤和者如钧天虞廷
万舞九奏必叶于律欤清卿诚以余言达其高深者
卷一百六 第 6a 页
和其寒者余将贺大宗伯徐公张公之得士矣二公
所谓明主司也清卿所谓好文字也清卿方氏名汝
一其再荐也名汝则
林灏翁诗
林君少嘉示余诗篇篇幽远字字殊妍品在唐人家
数诗中夫诗如花卉然清绝者莫如梅秾艳者莫如
海棠取次轩槛一枝半朵固足以倾城而绝代矣顷
余尝游于仪真之梅园极目如瑶林琪树照映十馀
里又尝饮于豫章某家海棠洞老树樛结不知其数
其开也日光花色如卿云瑞锦其落也万点糁地如
所谓明主司也清卿所谓好文字也清卿方氏名汝
一其再荐也名汝则
林灏翁诗
林君少嘉示余诗篇篇幽远字字殊妍品在唐人家
数诗中夫诗如花卉然清绝者莫如梅秾艳者莫如
海棠取次轩槛一枝半朵固足以倾城而绝代矣顷
余尝游于仪真之梅园极目如瑶林琪树照映十馀
里又尝饮于豫章某家海棠洞老树樛结不知其数
其开也日光花色如卿云瑞锦其落也万点糁地如
卷一百六 第 6b 页
红雨绛云二者皆极天下钜丽之观与轩槛所见者
异矣少嘉此集特其一枝半朵者尔余已为之动心
骇目它日尽出古锦囊中所谓极天下之钜丽者余
之动心骇目未巳也
再跋陈禹锡杜诗补注
学者多以先入为主童蒙时一字一句在胸臆有终
其身尊信之太过胶执而不变者昔人温故将以知
新如此观书谓之温故可也知新则未也顷年读禹
锡杜诗补注凡余意有所未喻而未及与君商确者
后十馀年禹锡示余近本视前编刬削窜走十之
异矣少嘉此集特其一枝半朵者尔余已为之动心
骇目它日尽出古锦囊中所谓极天下之钜丽者余
之动心骇目未巳也
再跋陈禹锡杜诗补注
学者多以先入为主童蒙时一字一句在胸臆有终
其身尊信之太过胶执而不变者昔人温故将以知
新如此观书谓之温故可也知新则未也顷年读禹
锡杜诗补注凡余意有所未喻而未及与君商确者
后十馀年禹锡示余近本视前编刬削窜走十之
卷一百六 第 7a 页
七八或尽改之偶有一新意得一新义则又改之而
未已人皆疑君之说新而多变余独贺君之学进而
未止也盖杜公歌不过唐事他人引群书笺释多不
咏着题禹锡专以新旧唐史为案诗史为断故自题
其书曰史注诗史此其所以尤异于诸家欤然新旧
史皆舛杂或采摭小说杂记不必皆实前辈辨之甚
详而禹锡于三家书研寻补缀必欲史与诗无一事
不合至于年月日时亦下算子使之归吾说而后已
昔胡氏春秋传初成朱氏云直须夫子亲出来说方
敢信岂非生千百载之下而悬断千百载而上之事
未已人皆疑君之说新而多变余独贺君之学进而
未止也盖杜公歌不过唐事他人引群书笺释多不
咏着题禹锡专以新旧唐史为案诗史为断故自题
其书曰史注诗史此其所以尤异于诸家欤然新旧
史皆舛杂或采摭小说杂记不必皆实前辈辨之甚
详而禹锡于三家书研寻补缀必欲史与诗无一事
不合至于年月日时亦下算子使之归吾说而后已
昔胡氏春秋传初成朱氏云直须夫子亲出来说方
敢信岂非生千百载之下而悬断千百载而上之事
卷一百六 第 7b 页
虽极研寻补缀之功要未免于迁就牵合之疑乎然
杜公所以光焰万丈照耀古今在于流离颠沛不忘
君父禹锡于此等处尤形容发越得出使子美亲出
来说不过如是
郡学刋文章正宗
顷余刻此书于番禺委同官卢方春辈置局刋误属
以召去去时书犹未成后得其本殆不可读有漏数
行者有阙一二句者有颠倒文义者如鲁鱼亥豕之
类则不可胜数意诸人为官事分夺未之过目耶抑
南中无善本参校耶每一开卷常败人意其后乃有
杜公所以光焰万丈照耀古今在于流离颠沛不忘
君父禹锡于此等处尤形容发越得出使子美亲出
来说不过如是
郡学刋文章正宗
顷余刻此书于番禺委同官卢方春辈置局刋误属
以召去去时书犹未成后得其本殆不可读有漏数
行者有阙一二句者有颠倒文义者如鲁鱼亥豕之
类则不可胜数意诸人为官事分夺未之过目耶抑
南中无善本参校耶每一开卷常败人意其后乃有
卷一百六 第 8a 页
越本亦多误莆泮他书差备今君文学王君谓朱先
生易本义精于理者也谓真先生此书邃于文者也
既刻本义遂及正宗或虑费无所出君命学职丁南
一郑岩会学廪量出入得赢钱六十七万而二十四
卷者亦毕工吾里藏书多善本游泮多英才傍考亘
校它日莆本当优于广越矣世固有亲登二先生之
门执经北面师在则崇饰虚敬托此身于青云师死
则捐弃素学束其书于高阁者君妙年前不及朱后
不及真而尊敬二先生之心拳拳如此岂不甚贤矣
哉君名庚字景长温陵人
生易本义精于理者也谓真先生此书邃于文者也
既刻本义遂及正宗或虑费无所出君命学职丁南
一郑岩会学廪量出入得赢钱六十七万而二十四
卷者亦毕工吾里藏书多善本游泮多英才傍考亘
校它日莆本当优于广越矣世固有亲登二先生之
门执经北面师在则崇饰虚敬托此身于青云师死
则捐弃素学束其书于高阁者君妙年前不及朱后
不及真而尊敬二先生之心拳拳如此岂不甚贤矣
哉君名庚字景长温陵人
卷一百六 第 8b 页
林景复北地诗
景复始为山阳之役今丞相安晚郑公赠之诗曰淮
海辕门立奇士要看左袒为刘时景复虽为叛贼驱
之而北羁囚山东濒死不屈可谓无负安晚之诗矣
今督相信庵赵公方制东阃捐金用间智莹随会得
以反国景复未归帛书不绝密报虏情既归胆气益
壮愿为时用可谓无负信庵之知矣士大夫负才业
志节惟恐不为当时有力者所知此二钜公有大力
量出将入相譬如种蠡分国而治以功名富贵与人
如反手其于景复知之如此爱之如此而南归十
景复始为山阳之役今丞相安晚郑公赠之诗曰淮
海辕门立奇士要看左袒为刘时景复虽为叛贼驱
之而北羁囚山东濒死不屈可谓无负安晚之诗矣
今督相信庵赵公方制东阃捐金用间智莹随会得
以反国景复未归帛书不绝密报虏情既归胆气益
壮愿为时用可谓无负信庵之知矣士大夫负才业
志节惟恐不为当时有力者所知此二钜公有大力
量出将入相譬如种蠡分国而治以功名富贵与人
如反手其于景复知之如此爱之如此而南归十
卷一百六 第 9a 页
载仅得烟瘴中一垒国家忧顾在西北机会在西北
景复士如之何其不北旆而南辕也昔洪忠宣公留
穹庐十六年而归不免南迁宗正少卿方公美朝八
陵行万里反命不容于朝出使闽广曰桧恶之也景
复之遇二相与二公所遇之时不同矣而仕途邅回
无以大异于二公则又不可晓者曩余忝少蓬兼词
掖谒信庵于西府从容问景复未用之故公蹙然曰
智将不如福将古人云君相不言命相亦言命耶余
别景复二十馀年再见则皆老矣景复尽出北地诸
诗因书其后既为景复叹又为二相惜也
景复士如之何其不北旆而南辕也昔洪忠宣公留
穹庐十六年而归不免南迁宗正少卿方公美朝八
陵行万里反命不容于朝出使闽广曰桧恶之也景
复之遇二相与二公所遇之时不同矣而仕途邅回
无以大异于二公则又不可晓者曩余忝少蓬兼词
掖谒信庵于西府从容问景复未用之故公蹙然曰
智将不如福将古人云君相不言命相亦言命耶余
别景复二十馀年再见则皆老矣景复尽出北地诸
诗因书其后既为景复叹又为二相惜也
卷一百六 第 9b 页
庚戌写真赠徐生
此何人耶问于室室人不知问于市市人不知或曰
此吾里之后村翁也余观古世所传古人物其美晰
悦泽者未必然惟病瘁怪丑者不容伪余徐生状余
极维摩之诘病屈大夫之悴壶邱子之怪哀骀驼之
丑君似矣而卒不似岂余貌之难似耶岂生有所靳
于余耶生字少高其技为一郡冠
又赠陈汝用
画者为余记颜多矣朝衣朝冠辄不似儒衣儒冠辄
又不似暮年悉发箧而焚之陈生汝用独为长松怪
此何人耶问于室室人不知问于市市人不知或曰
此吾里之后村翁也余观古世所传古人物其美晰
悦泽者未必然惟病瘁怪丑者不容伪余徐生状余
极维摩之诘病屈大夫之悴壶邱子之怪哀骀驼之
丑君似矣而卒不似岂余貌之难似耶岂生有所靳
于余耶生字少高其技为一郡冠
又赠陈汝用
画者为余记颜多矣朝衣朝冠辄不似儒衣儒冠辄
又不似暮年悉发箧而焚之陈生汝用独为长松怪
卷一百六 第 10a 页
石飞湍急瀑着余幅巾燕服杖藜其间见之者皆曰
逼真他画师见之者亦曰逼真昔顾恺之画谢幼舆
曰此子宜置之丘壑中陈生得其诀于虎头耶然生
以艺资身者也当为世人间贵人冠进贤冠腰大羽
箭者奋妙笔开生面大则播身价小则辇金帛顾恺
之意模写丘壑中人艺虽工如贫何
杨浩禋祀赋
长溪杨君浩示余淳祐禋祀赋余曰昔杜子美尝为
此赋矣于时有韦见素房琯一二公主盟于上李邕
王翰诸人推挽于下然犹潦倒流落袖中赋草饥无
逼真他画师见之者亦曰逼真昔顾恺之画谢幼舆
曰此子宜置之丘壑中陈生得其诀于虎头耶然生
以艺资身者也当为世人间贵人冠进贤冠腰大羽
箭者奋妙笔开生面大则播身价小则辇金帛顾恺
之意模写丘壑中人艺虽工如贫何
杨浩禋祀赋
长溪杨君浩示余淳祐禋祀赋余曰昔杜子美尝为
此赋矣于时有韦见素房琯一二公主盟于上李邕
王翰诸人推挽于下然犹潦倒流落袖中赋草饥无
卷一百六 第 10b 页
可炊君赋未知比子美何如世岂无韦见素房琯李
邕王翰者坐庙朝立台阁未知君所厚者几人若皆
无焉余恐不特赋误君而君亦误赋矣乃书其后而
归之
黄孝迈长短句
为洛学者皆崇性理而抑艺文词尤艺文之下者也
昉于唐而盛于本朝秦郎和天也瘦之句脱换李贺
语尔而伊川有亵渎上穹之诮岂惟伊川哉秀上人
罪鲁直劝淫冯当世顾小晏损才补德故雅人修士
相戒不为或曰鲁庵亦为之何也余曰议论至圣人
邕王翰者坐庙朝立台阁未知君所厚者几人若皆
无焉余恐不特赋误君而君亦误赋矣乃书其后而
归之
黄孝迈长短句
为洛学者皆崇性理而抑艺文词尤艺文之下者也
昉于唐而盛于本朝秦郎和天也瘦之句脱换李贺
语尔而伊川有亵渎上穹之诮岂惟伊川哉秀上人
罪鲁直劝淫冯当世顾小晏损才补德故雅人修士
相戒不为或曰鲁庵亦为之何也余曰议论至圣人
卷一百六 第 11a 页
而止文字至经而止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非感时伤
物乎鸡栖日久黍离麦秀非行役吊古乎熠熠宵行
首如飞蓬非闺情别思乎宜鲁庵之为之也鲁庵巳
矣子孝迈年英妙才超轶词采 出天设神授朋侪
推独步耆宿辟三舍酒酣耳热倚声而作者殆欲劘
刘改之孙季蕃之垒今士非簧策子不暇观不敢习
未有能极古今文章变态节奏而得其遗意如君者
昔孔氏欲其子为周南召南而不欲其面墙它日与
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盖君所作原于二南
其善者虽夫子复出必和之矣乌淂以小词而废之
物乎鸡栖日久黍离麦秀非行役吊古乎熠熠宵行
首如飞蓬非闺情别思乎宜鲁庵之为之也鲁庵巳
矣子孝迈年英妙才超轶词采 出天设神授朋侪
推独步耆宿辟三舍酒酣耳热倚声而作者殆欲劘
刘改之孙季蕃之垒今士非簧策子不暇观不敢习
未有能极古今文章变态节奏而得其遗意如君者
昔孔氏欲其子为周南召南而不欲其面墙它日与
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盖君所作原于二南
其善者虽夫子复出必和之矣乌淂以小词而废之
卷一百六 第 11b 页
乎
清源新志
温陵郡自南渡有属籍屯兵二费始犹支吾久益之
绝佩二千石印绶而来者类汲汲鲜欢有不可为之
叹由是郡多阙典相台韩侯既建牙开府纲纪肃条
教清曾不数月昔所谓不可为者皆刃解冰释坐以
无事暇日对宾客曰郡志五十年不续亦阙典之一
也以属寓士徐君仲晦王君无逸二君订旧闻之尤
讹舛者失记载者摭近事之有考㨿者未流传者为
新志十二卷起嘉泰辛酉迄淳佑庚戌事之终始政
清源新志
温陵郡自南渡有属籍屯兵二费始犹支吾久益之
绝佩二千石印绶而来者类汲汲鲜欢有不可为之
叹由是郡多阙典相台韩侯既建牙开府纲纪肃条
教清曾不数月昔所谓不可为者皆刃解冰释坐以
无事暇日对宾客曰郡志五十年不续亦阙典之一
也以属寓士徐君仲晦王君无逸二君订旧闻之尤
讹舛者失记载者摭近事之有考㨿者未流传者为
新志十二卷起嘉泰辛酉迄淳佑庚戌事之终始政
卷一百六 第 12a 页
之沿革循良之遗爱者耆旧之绪言网罗略尽前辈
谓本朝邵国图经惟宋次道河南志最善以其简而
备也留丞相序旧志稍病其繁新志赠五十年之事
名益五卷而文实损于昔庶几得次道遗意二君橐其
书且以韩使所作序示莆人刘某莆于温陵故附庸
也因题卷末韩侯名识仲晦名明叔无逸名稼仲晦
弟茂功名茂叔于是书尤有劳
林合诗卷
古之善鸣者必养其声之所自出静者之辞雅躁者
之辞浮悊者之辞畅蔽者之辞碍达者之辞和捐者
谓本朝邵国图经惟宋次道河南志最善以其简而
备也留丞相序旧志稍病其繁新志赠五十年之事
名益五卷而文实损于昔庶几得次道遗意二君橐其
书且以韩使所作序示莆人刘某莆于温陵故附庸
也因题卷末韩侯名识仲晦名明叔无逸名稼仲晦
弟茂功名茂叔于是书尤有劳
林合诗卷
古之善鸣者必养其声之所自出静者之辞雅躁者
之辞浮悊者之辞畅蔽者之辞碍达者之辞和捐者
卷一百六 第 12b 页
之辞激盖轻快则邻于浮僻晦则伤于碍刻意则流
于激石塘两生之诗独不然同用事琢对如斤妙而
鼻垩不伤合运思鍊句如韶奏而乐悬皆谐大率无
轻快僻晦刻意之病或疑两生年甚少何以遽造兹
境余曰意者声之所出也人皆有是意而轻出之均
之为鸣也顾所以鸣者异焉两生之修于家也以圣
贤父兄为师友以山林皋壤为城阙以禽鱼花木为
宾从养之厚然后鸣故其声有和者有畅者其尤高
者几于雅矣昔从寒翁知两生工文未知其诗也老
汉常忧衣钵无传今当双手交付同字子真合字子
于激石塘两生之诗独不然同用事琢对如斤妙而
鼻垩不伤合运思鍊句如韶奏而乐悬皆谐大率无
轻快僻晦刻意之病或疑两生年甚少何以遽造兹
境余曰意者声之所出也人皆有是意而轻出之均
之为鸣也顾所以鸣者异焉两生之修于家也以圣
贤父兄为师友以山林皋壤为城阙以禽鱼花木为
宾从养之厚然后鸣故其声有和者有畅者其尤高
者几于雅矣昔从寒翁知两生工文未知其诗也老
汉常忧衣钵无传今当双手交付同字子真合字子
卷一百六 第 13a 页
常
张天定四六
前辈作文必有师法昔闻之西山先生曰某掌内制
六年每觉文思迟滞即看东坡汗漫则有曲阜晚见
赵南塘及余四六曰履常与兄合下由半山入某未
免由龙溪入宜不及二君也又曰安得履常与兄对
掌乎时南塘方以前馆职流落外服余亦浮沉州县
而西山之评如此后南塘果入儤直余亦摄掌赞书
年耄学荒散语且懒作四六遂不复有一字张君能
甫示余表启一卷典丽刋冗腐闲淡且姿态无狂澜
张天定四六
前辈作文必有师法昔闻之西山先生曰某掌内制
六年每觉文思迟滞即看东坡汗漫则有曲阜晚见
赵南塘及余四六曰履常与兄合下由半山入某未
免由龙溪入宜不及二君也又曰安得履常与兄对
掌乎时南塘方以前馆职流落外服余亦浮沉州县
而西山之评如此后南塘果入儤直余亦摄掌赞书
年耄学荒散语且懒作四六遂不复有一字张君能
甫示余表启一卷典丽刋冗腐闲淡且姿态无狂澜
卷一百六 第 13b 页
而委蛇曲折行焉不设色而黼黻藻火备焉非近时
堆故事用全句者所能至也君为吾故人左司郑公
子敬之倩郑汪出也王山公四六名世君之学固有
源流而然欤王山之作与曲阜同一关键然就四六
而论当用西山之法参取坡公则益雄浑变化而不
可测矣君名天定
方景绚诗
往年主司专尚器数太学补试以周立九府图法命
题士非素讲多窘仓卒吾乡前辈方君景绚武子奏
赋魁天下有场屋盛名既擢第乃不得年终于梧州
堆故事用全句者所能至也君为吾故人左司郑公
子敬之倩郑汪出也王山公四六名世君之学固有
源流而然欤王山之作与曲阜同一关键然就四六
而论当用西山之法参取坡公则益雄浑变化而不
可测矣君名天定
方景绚诗
往年主司专尚器数太学补试以周立九府图法命
题士非素讲多窘仓卒吾乡前辈方君景绚武子奏
赋魁天下有场屋盛名既擢第乃不得年终于梧州
卷一百六 第 14a 页
郡掾余少时闻其南中题壁五言云明月照齐州玉
龙栖𣣔起壮士肠夜回寒衾泼𣏹水常𣣔访其他作
不可得老矣识其犹子实孙子汝玉从来遗草而记
录不全前五言亦颠倒其先后盖为六丁者取去者
多矣
方汝玉行卷
四六家以书为料料少而徒恃才思未免轻疏料多
而不善融化流为重浊二者胥失之近时学者多宗
梅亭梅亭者李功父侍郎也忆余少游都城子西山
先生坐上初识之时功父新擢第𣣔应词科西山指
龙栖𣣔起壮士肠夜回寒衾泼𣏹水常𣣔访其他作
不可得老矣识其犹子实孙子汝玉从来遗草而记
录不全前五言亦颠倒其先后盖为六丁者取去者
多矣
方汝玉行卷
四六家以书为料料少而徒恃才思未免轻疏料多
而不善融化流为重浊二者胥失之近时学者多宗
梅亭梅亭者李功父侍郎也忆余少游都城子西山
先生坐上初识之时功父新擢第𣣔应词科西山指
卷一百六 第 14b 页
榻上竹夫人戏曰试为竹夫人进封制可乎功父须
臾成章末联云保抱携持眹不安丙夜之枕展转反
侧尔尚形四方之风西山称赏今人但诵其全句对
属以为警策功父佳处世所未知也全句尤能累文
字气骨高手罕用然不可无也噫果留意兹事室惟
师梅亭哉先朝精切则夏英公高雅则王荆公南渡
后富丽则汪龙溪典严则周平园其馀大家数尚十
数公而欧苏又四六中缚不住者方君汝玉示余四
六一卷庶几有志者因书以勉之
何谦近诗
臾成章末联云保抱携持眹不安丙夜之枕展转反
侧尔尚形四方之风西山称赏今人但诵其全句对
属以为警策功父佳处世所未知也全句尤能累文
字气骨高手罕用然不可无也噫果留意兹事室惟
师梅亭哉先朝精切则夏英公高雅则王荆公南渡
后富丽则汪龙溪典严则周平园其馀大家数尚十
数公而欧苏又四六中缚不住者方君汝玉示余四
六一卷庶几有志者因书以勉之
何谦近诗
卷一百六 第 15a 页
前编犹有轻而疏者此编则斤量加重经纬加蜜如
南岳篇之押韵采密谕之命意瓦瓶作之鍊句此旧
大有力量功夫中问短章绝句皆然淳佑辛亥首春
晦日天晴老眼稍明既用朱笔摘出警语又题其后
何生勉之向上更有事在
赵孟安诗
诗必穷始工必老始就必思索始高深必煅炼始精
粹赵君安中未冠中春官出门行顺境而卷中佳句
清拔流丽它人搯擢胸肾呕出心肝形容不得者君
独等闲片语通尽非非穷而工未老而就不思索而
南岳篇之押韵采密谕之命意瓦瓶作之鍊句此旧
大有力量功夫中问短章绝句皆然淳佑辛亥首春
晦日天晴老眼稍明既用朱笔摘出警语又题其后
何生勉之向上更有事在
赵孟安诗
诗必穷始工必老始就必思索始高深必煅炼始精
粹赵君安中未冠中春官出门行顺境而卷中佳句
清拔流丽它人搯擢胸肾呕出心肝形容不得者君
独等闲片语通尽非非穷而工未老而就不思索而
卷一百六 第 15b 页
高深不煅炼而精粹者天成也或以人力为之虽勉
而不近矣然有天资欠学力一联半句偶合则有之
至于贯穿千古包括万象则非学有所不能君所闻
于师者详矣奚待余言
周梦云诗文
余晚居田间闻人谈邻郡户曹之廉审之则周姓而
傍名衢人也心窃谶之既而有示余以诗文三卷者
审之则户曹父也以行谊为乡先生名梦云字茂瞻
余读尽三卷作而曰斯人之有子也宜哉茂瞻诗师
康节流出肺腑不以煅炼斲雕累气骨其学由关
而不近矣然有天资欠学力一联半句偶合则有之
至于贯穿千古包括万象则非学有所不能君所闻
于师者详矣奚待余言
周梦云诗文
余晚居田间闻人谈邻郡户曹之廉审之则周姓而
傍名衢人也心窃谶之既而有示余以诗文三卷者
审之则户曹父也以行谊为乡先生名梦云字茂瞻
余读尽三卷作而曰斯人之有子也宜哉茂瞻诗师
康节流出肺腑不以煅炼斲雕累气骨其学由关
卷一百六 第 16a 页
洛以达洙泗发之于文皆然而又贵名理而贱利禄
喜冲淡而厌哗竞有隐君子之风衢为今左冯人物萃
马自顷耆旧零落山川寂寥于是著作徐君秘书郎
留君掌故刘君迭以直声姱莭相唱和盖孟子所谓
一国与天下之善士而并见于一乡盛矣哉茂瞻父
子既自为师友复与二三君子同里丽泽之所滋众
芳之所袭虽茂瞻老矣不获施毫芒于斯世然家庭
有美子可教里巷有佳友可交游不亦人生之至乐
乎
胡计院七思诗卷
喜冲淡而厌哗竞有隐君子之风衢为今左冯人物萃
马自顷耆旧零落山川寂寥于是著作徐君秘书郎
留君掌故刘君迭以直声姱莭相唱和盖孟子所谓
一国与天下之善士而并见于一乡盛矣哉茂瞻父
子既自为师友复与二三君子同里丽泽之所滋众
芳之所袭虽茂瞻老矣不获施毫芒于斯世然家庭
有美子可教里巷有佳友可交游不亦人生之至乐
乎
胡计院七思诗卷
卷一百六 第 16b 页
七思之作意度莭奏出于张平子之四愁但平子所
思周于东西南北四方万里之远似乎高虚胡君所
思不出于畴昔萤窗雪案尺寸之地字字切实夫乐
富贵恶贫贱人之常情方隐约而弃华轩之慕则有
之矣既显融而忆短檠之味未之见也胡君之贤于
人远矣
赵崇彪诗
委斋以嘉熙间通守于莆与其民相尔汝视其壬如
亲戚余时与方德润王实之皆闲退杜门而通守顾之
良厚秩满邦人郊饯君慨然曰吾归不复出矣闻者
思周于东西南北四方万里之远似乎高虚胡君所
思不出于畴昔萤窗雪案尺寸之地字字切实夫乐
富贵恶贫贱人之常情方隐约而弃华轩之慕则有
之矣既显融而忆短檠之味未之见也胡君之贤于
人远矣
赵崇彪诗
委斋以嘉熙间通守于莆与其民相尔汝视其壬如
亲戚余时与方德润王实之皆闲退杜门而通守顾之
良厚秩满邦人郊饯君慨然曰吾归不复出矣闻者
卷一百六 第 17a 页
未以为信也既而君果不造朝再食云台禄以终盖
君去莆时年甫五十七壮志未衰荣途在前其植立
之高决裂之勇有今人之所难者君仙去巳久余乃
见君诗一卷熟复而深味之其恬淡静退之念盖平
日根着于心非涉中年倦游遭危机倾陷有所激发
而然也卷中往往有与余三人往复者追念畴昔君
与德润实之不可复作余益衰暮形槁心灰方且顾
恋徘徊为世僇笑数月间乞祠者六乞挂冠者再而
未遂夫可以来而不来与可以去而不得去余于是
有愧于君多矣君虽不至显仕诸郎各以才学自奋
君去莆时年甫五十七壮志未衰荣途在前其植立
之高决裂之勇有今人之所难者君仙去巳久余乃
见君诗一卷熟复而深味之其恬淡静退之念盖平
日根着于心非涉中年倦游遭危机倾陷有所激发
而然也卷中往往有与余三人往复者追念畴昔君
与德润实之不可复作余益衰暮形槁心灰方且顾
恋徘徊为世僇笑数月间乞祠者六乞挂冠者再而
未遂夫可以来而不来与可以去而不得去余于是
有愧于君多矣君虽不至显仕诸郎各以才学自奋
卷一百六 第 17b 页
必 必 有声宗庠其所立未可量也君名崇彪字
伯虎委斋其自号云
韩氏旧闻
国朝父子继居台鼎者韩氏吕氏南渡后史氏继之
然太申公巳不为当时诸侯所与史氏又不必论惟
相台之韩奕叶济美魏公有大勋劳于社稷仪公相
建中初以只手挽回坏局室马吕于虚墓起邹陈于
窜诵黜陟罢行一时称快不幸布掣肘挠权京奋臂
覆美公以直道去而党祸再作诸家交游子弟爱憎
任情纪录失真如河南邵氏汝阴王氏若谓公有德
伯虎委斋其自号云
韩氏旧闻
国朝父子继居台鼎者韩氏吕氏南渡后史氏继之
然太申公巳不为当时诸侯所与史氏又不必论惟
相台之韩奕叶济美魏公有大勋劳于社稷仪公相
建中初以只手挽回坏局室马吕于虚墓起邹陈于
窜诵黜陟罢行一时称快不幸布掣肘挠权京奋臂
覆美公以直道去而党祸再作诸家交游子弟爱憎
任情纪录失真如河南邵氏汝阴王氏若谓公有德
卷一百六 第 18a 页
于京者按京元丰从官历汴杭雍蜀大方而岂以帅
魏为德乎公自首相点削刋名党籍其后章俊与布
先还职秩独公至薨后牵未尽长子叩阍遂并获谴
京固德公者乎余读曾子开諌其兄之书未尝不拊
卷而叹曰此国家治乱之机括亦韩曾曲直之断案
也至中兴诏赠公太师易名忠定诸家纪录之诬益
不足辨矣自有国以来父子名德相望衮衣蝉冕接
武原庙侑食大烝韩氏一门而巳仪公子多贤少卿
蚤忤时相晚陷党部潍州握莭死守全家殉义少卿
子枢密左司皆为渡江名公卿昔李繁为邺侯传而
魏为德乎公自首相点削刋名党籍其后章俊与布
先还职秩独公至薨后牵未尽长子叩阍遂并获谴
京固德公者乎余读曾子开諌其兄之书未尝不拊
卷而叹曰此国家治乱之机括亦韩曾曲直之断案
也至中兴诏赠公太师易名忠定诸家纪录之诬益
不足辨矣自有国以来父子名德相望衮衣蝉冕接
武原庙侑食大烝韩氏一门而巳仪公子多贤少卿
蚤忤时相晚陷党部潍州握莭死守全家殉义少卿
子枢密左司皆为渡江名公卿昔李繁为邺侯传而
卷一百六 第 18b 页
吕氏亦有申国春秋左司所次旧闻记先世茔域则
动故国禾黍之感述前辈言论则起正始风流之慕
叙江浙流寓则发新亭风景之叹非直为韩氏私书
也初少卿负文名集经兵火赖此编闻见一二焉左
司曾孙识来收温陵既新忠献堂因刋旧闻附于魏
公家传后盖韩氏之盛与 宋匹休几若周召之于
周矣
方至文房四友除授四六
以文为戏其来久矣南朝诸人有驴加九锡文䱉谢
官表皆不悦脱俳体及毛颖传出亦戏也然其繇辞
动故国禾黍之感述前辈言论则起正始风流之慕
叙江浙流寓则发新亭风景之叹非直为韩氏私书
也初少卿负文名集经兵火赖此编闻见一二焉左
司曾孙识来收温陵既新忠献堂因刋旧闻附于魏
公家传后盖韩氏之盛与 宋匹休几若周召之于
周矣
方至文房四友除授四六
以文为戏其来久矣南朝诸人有驴加九锡文䱉谢
官表皆不悦脱俳体及毛颖传出亦戏也然其繇辞
卷一百六 第 19a 页
似易传赞真似左传史记不类假合而成者于时士
或大笑虽裴度未免讥议所谓读之如捕龙蛇搏虎
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暇者惟柳子厚一人而已夫文
犹奕与射然奕以智射以力国奕智在数着之先庸
奕不知也国射力中百步之外庸射不及也是故机
锋相近则服地位相远则惎此子厚所以异于大笑
者欤昔荣阳相作四友除授制诰表启林直院肃翁继
之余尝效颦而不得髣髴方君至年甚少而亦拟作
其用事造语往往有二公所未道者信文字之乐无
穷而人材分有限也挑灯细读老眼为明
或大笑虽裴度未免讥议所谓读之如捕龙蛇搏虎
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暇者惟柳子厚一人而已夫文
犹奕与射然奕以智射以力国奕智在数着之先庸
奕不知也国射力中百步之外庸射不及也是故机
锋相近则服地位相远则惎此子厚所以异于大笑
者欤昔荣阳相作四友除授制诰表启林直院肃翁继
之余尝效颦而不得髣髴方君至年甚少而亦拟作
其用事造语往往有二公所未道者信文字之乐无
穷而人材分有限也挑灯细读老眼为明
卷一百六 第 19b 页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