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五十六 第 1a 页
宋学士文集卷第五十六 芝园后集卷第六
  危孝子传
临海孝子危贞昉字孟阳事亲以孝闻其父孝先洪武辛亥
进士擢官麟游丞再迁陵川坐法谪役江浦县贞昉时为郡
诸生闻之奔诉于郡守欲走代之守以其名隶学籍难其行
贞昉号泣于庭曰人孰无父哉柰何独沮于我也左右为之
言获如其请即日上道诣 京师伏阙上疏曰臣父陵川丞
孝先不幸絓吏议输作大江之滨筋力向衰不能执事而大
毋范氏春秋复踰九十旦旦念之恐染霜露之疾无以遂其
菽水之忱终天之憾或及其身臣犬马之齿方殷硕代父作
劳使其归养虽即死无恨 圣天子以孝治天下惟哀矜焉
疏奏 上恻然从之贞昉乃解儒衣易短制欣然就役施施
无难色然质体尪弱不胜负任之苦越七月病卒贞昉通周
易兼能学唐人歌诗性刚直读古忠孝事敛衽久之且曰使
卷五十六 第 1b 页
贞昉生其时亦当若是尔遇交友患难蹈汤火赴援不为利
害惑卒时年二十八闻者皆悲之
为说者曰父子体殊而气同者也故古之孝子不以身自私
非过激也宜也有如贞昉者诣 阙上疏欲代父受役毅然
以死自誓唯知有父而不知有身其殆近于古之孝子者非
邪呜呼死生于人大矣贞昉之死于孝是有益于天衷民彝
之重无愧于俯仰无慊于神明奚翅足矣他尚何说哉彼悖
德犯上者亦曷尝不死其死也如败豚腐鼠人孰称道之观
吾贞昉则若威凤之翔千仞可望而不可即得与失又为何如
哉贞昉之名宜登国史以风厉四方予旧史官也特为立传
使秉直笔者他日有采焉
  灵隐大师复公文集叙
才体也文其用也天下万物有体斯有用也若稽厥初玄化
流形品物昭著或洪或纤或崇或卑莫不因才之所受而自
卷五十六 第 2a 页
文焉非可勉强而致也姑就植者言之黄者白者青者红者
黑而泽者紫艳而腴者翠白而缃缘者五色交糅变幻而不
恒者一囿于气而弗可移也至于洛阳有花则绝类绝伦其
植物中之至文者欤尺以动者言之双角而火鬣者两羽而
飞者炳朗而斓斑者介而紫晕者鳞而含金者众彩错布焜
煌而难名者亦局乎气而不能更也至于岐阳有凤则超群
拔萃其动物中之至文者欤非惟物也而人亦然有一人之
人有十人之人有百人之人有千万人之人有亿兆人之人
其赋受有不齐故其著见亦不一而足所谓亿兆人之人圣
人是也千万人之人贤人是也百十人之人众人是也众人
之文不足论贤人之文则措之一乡而准措之一国而准措
之四海而准圣人之文则斡天地之心宰阳阴之权掇五行
之精无钜弗涵无微弗摄雷霆有时而藏而其文弗息也风
云有时而收而其文弗停也日月有时而蚀而其文弗晦也
卷五十六 第 2b 页
山崖有时而崩而其文弗变也其博大伟硕有如此者而其
运量则不越乎伦品之间盖其所禀者盛故发之必弘所予
者周故该之必备呜呼此岂非体大而用宏者欤或曰上帝
降衷不以知愚而有偏若子之言不几局囿乎气而不迁者
乎曰非是之谓也其性同其才或不同虽以七十子之从圣
人其学各得其才之所近况下此万万者乎由是而观因才
所受而自文者人与动静之物槩可见矣濂之学文五十馀
年群书无不观万理无不穷硕师钜儒无不亲自意可以造
作者之域譬诸登山攀跻峻绝不为不力而崇颠咫尺不能
到也此无他受才之有限也世固有卮匜者焉有瓮盎者焉
有沼池者焉有溪涧者焉有湖江者焉有𬈑渤者焉水充其
量则止小固不能为大大亦不能为小也濂昔官禁林四方
以文来见者甚众晚阅见心复公之作秾丽而演迤整暇而
森严剑出襓而珠走盘也发为声歌其清朗横逸绝无流俗
卷五十六 第 3a 页
尘土之思寘诸古人篇章中几不可辨遐迩求者日接踵于
门既得之不翅木难珊瑚之为贵公卿大夫交誉其贤名闻
九天 皇上诏侍臣取而览之特 褒美弗置濂因谓当今
方𫀆之士与逢掖之流鲜有过之者焉今来朝京师其徒昙
锽编类成书釐为十卷来徵濂为之序呜呼文者造化之英
华古今之纶贯断不可阙也有若公者拔于十百之中超然
骞举而慕贤者之阃奥其可传远无疑濂乌得不倡体用之
说以谂同志哉有讪濂陷于一偏而不可为训者非知言者
也不加功于文者也是胶柱调瑟而弗知变通者也
  重刻金刚般若尊经序赞
三界大师所说般若盖非一种而金刚般若尤为明心之要
金刚般若多至五千馀言而阿耨多罗三三菩提九言又
为一经之要九言之中而菩提二字复尽摄其义盖菩提者
觉也佛则能觉众生则迷也此经拳拳劝诱欲众生去迷而
卷五十六 第 3b 页
就觉尔比丘弘畅孳孳向道其心坚如铁石近获吴兴赵魏
公孟頫所书是经刻本以闽中未之见也特归重刻之乃来
求赞以广流通赞曰 金刚大硕海普觉于一切众生正
昏迷夜行大泽中冥冥无所睹了不辨南北坑阱在左右蛇
虺复横纵躯命不自保丧坏在俄顷忽遇红日轮赫然出东
方万象都照了细可分毫毛四维及上下无往不洞达是经
之化导功德亦如是比丘最善巧嗜道如嗜利锲刻行闽粤
见者起信心经如大火聚威欿照天赤众生妄想心见之作
灰烬经如四大海中具万舟楫众生沉溺者济之升彼岸经
如香积厨珍膳咸充足众生饥虚者闻香悉饱满推类而言
之更仆莫能尽佛法难度量赞叹辄成妄返观自性中各有
金刚王与佛本一同慎无轻弃者
  唐铸旃檀神王铜像铭
狻猊作冠被于背副以黄金神武铠匡卫正法亿万载
卷五十六 第 4a 页
  故宁海郭君妻黄氏墓铭
天地之间为人伦之纲者有三曰君也父也夫也君统臣父
统子为纲固宜妻与夫齐亦以系之者何盖夫者妇之天妇
能尊夫夫能统妻则伦纪脩明而家政严饰不然则反目之
祸作而斁诸之事起矣其有生能敬夫如宾殁而服丧若父
者孰不谓之贤㦲予于宁海黄夫人之事不能无所感也夫
人讳珍生有淑质父某与其母王氏绝爱之年十八归同里
郭君仁寿夫人尊之甚异动静必遵禀而行毫末不敢欺内
外诸政率皆亲涖虽甚劳勚弗惮君好宾客朝夕酣觞淋漓
谈辨以为适家单不能备物夫人极意营集不使知窘涩之
状君一日入台城殁于旅邸夫人闻之恸绝者数四及灵车
至庭抚棺 号遂晕眩仆地几欲无生以汤药灌之移刻乃
苏治丧一循古礼布苫柩侧取石为杭不解衣而卧者三月
石有棱当枕处肌肉成创创液浸淫其子泣争欲以木易之
卷五十六 第 4b 页
不许二年弗御酒肉柴毁骨立与人言则曰未亡人未亡人
未尝有愉色或曰孝子之丧父其有过于夫人者乎或曰夫
人之事夫固至矣其于君舅君姑殆有过无弗及焉事舅姑
固孝矣其在家也善奉父母亦有过无弗及焉其后父母无
子而终相夫卜宅兆瘗之哀慕至老不衰若夫人者岂古之
所谓无愧人道者非邪呜呼位极三旌有不足荣也禄盈万
钟有不足贵也名传四裔有不足多也此权势者可侥倖而
致也惟夫制行可以厚人伦可以移风俗古今人莫不多之
贵之荣之亘天地始终而不可泯也其不可泯者非有增三
纲九法之重者乎夫人之事乌可使之不传乎夫人寿五十
六卒于洪武己未正月二十三日以其年某月日葬于某山
生子四弥远浚俊女一适傅士常孙三女二予在京师浚为
太学生尝从予游以文学知名于时浚来请铭铭曰
振其纲万目乃张卑尊而有常庶各循乎降衷叶苟反于斯
卷五十六 第 5a 页
维家之殃懿哉夫人厥德允臧可以重彝伦而树世防彤笔
炜煌特以昭其藏
  明辩正宗广慧禅师径山和上及公塔铭
姑苏之区山川清妍其所毓人物性多敏慧学禅那者以攻
辞翰辨器物为尚虽㩀位称太师亦莫不皆然自宋季以迄
于今提唱达摩正传追配先哲者唯明辩王宗广慧禅师一
人而已师讳智及字以中苏之吴县顾氏子父茂卿母周氏
师之始生灵梦发祥及入海云院为童子智光日显释书兴
儒典并进其师嘉之同见闽国王清献公都中公大赏异留
居外馆抚之如己子使其祝发受具足戒师闻贤首家讲法
界观往听之未及终章莞尔而笑曰一真法界圆同太虚但
涉言辞即成剩法纵获天雨宝华于我奚益哉遂走建业见
广智诉公于大龙翔集庆寺广智以文章道德倾动一世如
张文穆公起岩张潞公翥危左丞素皆与之游以声诗倡酬
卷五十六 第 5b 页
为乐师微露文彩珠㓗璧光广智及群公见之大惊交相延
誉唯恐后师之同𫀆聚上人诃曰子才俊爽若此不思负荷
正法甘作诗骚奴仆乎无尽灯偈所谓黄叶飘飘者不知作
何见解师舌噤不能荅即归海云匈中如碍巨石目不交睫
者踰月忽见秋叶吹坠于庭豁然有省机用彰明触目无障
师虽自庆幸然不取正有道恐涉偏执于是杖策游虎林升
变径山谒寂照端公自列其所證甚悉初寂照尝以法器期
师闻其言喜甚因勘辨之师随机而荅隼落秋空而兔走荒
原也精神参会不间一发未几命执侍左右以便咨叩俄迁
主藏室师取三乘十二分教益温绎之宗通说贯衮衮如悬
江河声光炜烨顿超诸老上至正壬午江南行宣政院举师
出世昌国之隆教海滨之民暨清净四众手持香华百里驩
迎如见诸佛师为升座说法不翅大将树建旗鼓申令发号
闻者靡不畏服乙酉转邻刹普慈其激扬诱掖如隆教时戊
卷五十六 第 6a 页
戌江浙行省左丞相达识帖穆尔兼领院事延师主杭之净
慈兵燹之馀艰窘危厉人所不能堪师运量有方轨范峻整
绰有承平遗风较之普慈君子恒谓过之丞相犹谓未尽尊
师之道辛丑之秋复请住持径山补寂照故处师亦不辞而
往风动四方考德者愈众亡赖男子瞿范日饕盘飧主庖者
厌之瞿衔而去赴部使者诉院之僚属受赇诬师为通衷私
使者摄师问状师了无惧色癸卯省宪二府白其冤强师复
还径山缁素骏奔如戴父母至有乐极而悲泣者 呈明龙
兴洪武癸丑 诏有道浮屠十人集京师大天界寺而师实
居其首以病不及召对乙卯 赐还穷隆山山即海云所在
也戊午八月忽示微疾至九月四日索笔书偈而逝九日行
茶毗法火𦦨化成五色有气袭人如沉水香齿牙数珠不坏
遗骨绀泽类青流离色室利罗交缀于上是日其徒大均士
龙等藏于所居山之阴宝盈分瓜发归径山卜于无等才公
卷五十六 第 6b 页
塔右瘗焉世寿六十八年为僧五十一夏度弟子若干人嗣
其法者若干人师长身山立昂然如孤松在壑威令严肃其
下无敢方命故所至百废具兴然处事达变接引后进又如
春风时雨之及物使人不自知元帝师以为贤为锡今号云
师在天界时濂颇获闻其绪论于其殁也上首弟子普庆住
持道衍藉是之故自状其行来请铭夫圆明妙性实具三千
四圣六凡悉从中现诸佛不得已而说经雷动蛰惊风行草
偃者为明此性也诸祖不得已而忘经绝其枝末直探其本
根者亦明此性也性在是则道在是矣奈何道丧性乖非惟
学徒为然至于师表当世者一从事于末学曲艺之间以资
清玩其去佛祖之道盖亦远矣有如师者可不表之以为东
南龟镜哉师出世时穷隆山石夜走及涖普慈神降于人述
师清严之状天之生师殆不偶然四会语有录其机缘巳备
载之兹不敢剿入也铭曰
卷五十六 第 7a 页
华梵诸祖所了唯心函乾盖坤开阳阖阴万汇芸芸靡不苞
括肯捐全躯而局一发奕叶相仍轨辙弗殊融通小大无碍
无拘猗欤禅师神观孤耸文彩渐彰云流山涌一旦易虑面
壁自治摄念入定如斩棼丝秋叶之零飘堕庭戺仰视青天
一碧万里我性之觉澄诸硕师机锋交触剑戟差差出世海
滨人天拱手发祥含徵白石夜走全提正印法鼓频挝以眼
闻者断除空华由其见凝转识为智珠玑落𥿄亦第一义方
岳大臣遣使候迎陟于南屏惟德之馨名山列五首曰双径
匪私于师南东龟镜轻儇小夫僣不自惩皦皦白璧何忧苍
蝇风腾波掀万辞嗟惜是非既昭重涖旧席昔师之去泉流
哭声师今之旋卉木含荣世缘已终微笑而灭设利如珠缀
于绀骨末学兢奔曲艺宏施胡不反观本宾在斯遗光所被
千载犹浅瞻之仰之谁敢不勉
  苏州万寿禅寺重搆佛殿碑
卷五十六 第 7b 页
苏之长洲东北二里万寿报恩光孝禅寺在焉初晋义熙中
有沙门曰法愔自西域至中夏与慧远法师结社庐山已而
来苏以念佛三昧化导有情苏人翕然归之为建净寿院梁
时更名安国唐长寿二年又更名长寿寻毁于兵吴越钱氏
有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重作之又更名安国长吴寿禅
院始易禅僧明彦主之宋大中祥符二年丁晋公为奏改为
万寿崇宁二年诏加崇宁于万寿之上政和初又更名天宁
绍兴七年复诏更今额为徽宗荐严之所元至正末天下大
乱寺为兵所焚群僧散走鞠为椔翳之埸 国朝洪武癸丑
蒲圻魏君观来为郡周视废基蹙额而言曰是刹之废不得
名浮屠不足以起之行中禅师仁公乃寂照和上世适今住
虎丘德涵道融堪为人天师且兼通儒家经发为辞章严简
而有法内外之学双至中兴之责庶其在是乎遣使者致书
币凡三往而后应之视其寝室则床第篾如也稽其谷粟则
卷五十六 第 8a 页
盎无斗储也讯其执役则童隶无有也师泊然独居若享万
钟之禄者曾未几何僧之散者复还远近清修士鱼贯而来
有馈食者有供三衣者有施黄白金者禅师曰可矣戒左右
重搆大雄殿五楹间凿石于山市材于江陶瓦于郊工者奏
技壮者献力鞠明究曛不督而集四阿有严若翚斯飞丹雘
绚烂眩人心目僝工于甲寅春二月至乙卯冬十月厥事告
成禅师太息曰寺之凡役殿为钜殿既成门庑堂室当易为
尔吾耄矣宜选春秋强盛者继之禅师乃退居松林兰若勤
旧合舆议延莹中瓛公嗣其席瓛公尝请业禅师不复固辞
乃走吴江水月废刹辇致三世如来像妥奉殿中观者起敬
瓛公昼夜孳孳将次第成禅师之志复来请文以示后之人
诚可谓贤也巳呜呼大千界中不离一念建治销毁随感而
形昔也兹刹付之虐𦦨化楼观而为灰烬果谁使之哉此一
念也今也剪翳剔荒变瓦砾而成梵官又孰为之㦲亦一念
卷五十六 第 8b 页
也善恶之所系其悬隔有如此者可不慎欤禅师起废之功
无让于开基瓛公善继之力必渐复于旧观皆肇于一念之
善者也法社缁衣之士来居于兹来游于兹尚当扩而充之
为声闻为缘觉为菩提蕯埵虽等妙二觉亦可拾级而升无
有出于此念之外者母徒委为有漏因果而忽之哉寺有唐
僧贯休所画十六罗汉像颇著灵异吴越时邵思宝䓁共建
尊胜二石幢今犹存诗曰 牵牛南斗姑胥墟义熙神僧建
梵居相传正受启凡夫以法笼络为周阹洿泥欲现金芙蕖
盛衰相寻云卷舒岁几及千道如初飞楼涌殿薄太虚郁攸
毒燄翻赤乌化为灰烬无复馀上遮丛棘下夫须白烟斜日
寒隼呼虎丘尊者名浮屠见性烱若摩尼珠匈中藏书比石
渠应聘而起三叹吁食无糗粮衣无𥜗赤立何以兴吾庐潇
然一榻结双趺风声飒飒撼州闾四方闻者鱼贯趋布泉盈
橐果满车稛载有若神鬼输成此宝搆只须臾龙础承楹列
卷五十六 第 9a 页
珷玞榱题攒星涂以朱日月回薄气扶舆摄悭破执道力驱
空中楼阁齐毗卢法筵谁嗣乃其徒利如干将温六瑚吴江
有刹委平芜尚留像变金作肤妙庄严像悯且都辇致中座
青莲敷直揭红日升天衢大纲既挈万目摅三门夹序暨堂
涂势可驯致当不孤秪今胜槩琼然殊黑白骈首施拜膜镗
鞳始获闻鼓鱼有情弱质同巴且暮枯宁复论朝腴一念摇
曳风中旟大雄慈悯犹已痛乃假塔庙作世模由外脩内垢
净除事为不落有与无空空色色皆真如作铭者谁列仙儒
镌之青瑶字萦纡后千百载期不渝
  八支了义净戒序赞
善世禅师蕯诃拶释理自天竺来东土敷宣正法化导诸有
情众近依契经开演八支了义净戒分别事理二犯事犯易
遮理犯难制于是推致其极使人咸知法性本空初无證脩
断常不立真妄双泯佛之大戒盖无踰于此矣禅师既巳著
卷五十六 第 9b 页
为仪文命其弟子智光译为华言以广流通而请金华宋濂
为之序濂遂合爪作礼而说赞曰 我闻波罗提木叉二百
五十为防止于中各具四威仪合为一千无剩欠过去见在
及未来循环终始至三千若以三千摄众义分配身口七支
间渐成二万一千数对治三毒诸恶业大无不统小无遗辗
转八万四千门法门高深固难测终不能违事理外事戒为
缘通万境乃于别别无因果㩀行凌犯即制伏是则名为别
解脱理戒由其断惑故道性虚通随类遣不随缘别起缠缚
是则名为正解脱西天佛子最善巧开演八戒度众生重轻
利钝尽包罗内外无为亦如是法门虽多趋则一此谓持简
以御烦有能被此护命铠魔军虽强不敢侵三学殊涂戒为
首由戒生定以至慧愿入毗卢大道埸一念不生成正觉
  题禊帖
唐太宗诏供奉官四人临摹褉帖赵模诸葛贞得其笔意汤
卷五十六 第 10a 页
普彻得其形似而冯承素于形意二者兼有之此卷精神飞
动下于右军真迹一等其或出于承素者欤
  题唐摹东方朔画像赞
右唐人所摹东方朔画像赞圭角混融而光精烨然非深知
晋人笔法者不能予在中秘获观褚登善钩拓黄庭经与此
正同虽𥿄墨亦不殊信可宝也
  题褚书千文
褚遂良书见于石刻者世亦甚鲜况其真迹乎今观所书千
文柔劲险媚真如铁线萦结而成或者评为柳诚悬所临褚
书似则似矣其入神处恐非诚悬所至也
宋学士文集卷第五十六 芝园后集卷第六
卷五十六 第 10b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