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第 1a 页
宋学士文集卷第四十六 芝园集卷第六
故赠将仕佐郎礼部员外郎瞿府君墓志铭
濂侍讲禁林时苏之良士瞿公庄来为典簿其为人也文学
蔚茂而励行坚凝濂甚敬畏之凡应 制诸作多出其手率
皆称 旨自是与之缔交不翅伯仲然间以先府君墓铭为
属濂以索文者接踵于门虽诺之而未睱为今蒙 恩致政
家居又复移文以申前请乃序其事而系之以铭序曰府君
讳嗣兴字华乡姓瞿氏其先君河南后徙通州之海门宋末
有讳某者避兵南来至姑苏之常熟家焉生二子曰青曰达
俱有才力能伏其乡人元兵取江南有刘将军者徇地至姑
熟青与达帅里中强壮拜马前迎之有猘犬突出军中众𥈭
晤持弓不敢发青直前一箭射杀之众欢曰壮士壮士可官
也青曰吾不如吾弟达将军遂出旗号俾达招谕未降者承
制授达为百夫长及宋亡迁苏州巡盐大使兼管内六县捕
故赠将仕佐郎礼部员外郎瞿府君墓志铭
濂侍讲禁林时苏之良士瞿公庄来为典簿其为人也文学
蔚茂而励行坚凝濂甚敬畏之凡应 制诸作多出其手率
皆称 旨自是与之缔交不翅伯仲然间以先府君墓铭为
属濂以索文者接踵于门虽诺之而未睱为今蒙 恩致政
家居又复移文以申前请乃序其事而系之以铭序曰府君
讳嗣兴字华乡姓瞿氏其先君河南后徙通州之海门宋末
有讳某者避兵南来至姑苏之常熟家焉生二子曰青曰达
俱有才力能伏其乡人元兵取江南有刘将军者徇地至姑
熟青与达帅里中强壮拜马前迎之有猘犬突出军中众𥈭
晤持弓不敢发青直前一箭射杀之众欢曰壮士壮士可官
也青曰吾不如吾弟达将军遂出旗号俾达招谕未降者承
制授达为百夫长及宋亡迁苏州巡盐大使兼管内六县捕
卷四十六 第 1b 页
盗转怜口提岭娶某氏府君其子也府君少时家有禄食日
从其徙射猎饮酒为乐不喜学书然天资仁善和顺未尝有
过年十七怯怜口以例革不置官提领君家食甚贫府君即
折弓矢脱略纨绮故态躬力穑事以养二亲承候颜色唯恐
弗至母尝病疽时天热疽溃臭不可闻人皆掩鼻趋过府君
跪床下执蒲葵扇驱蚊蚋以手摩秽剔汗扶其起卧不解带
者三旬至愈乃止母又尝患积气危甚医弗能攻或告以股
肉可疗其法寘刀盂上而祷于神俟刀跃乃可割府君如其
言自旦至晡顿颡于地颡破血流被面刀弗动府君泣曰天
忍不闵我耶我纵以身易母犹甘之肉何暇惜乎知刀终不
可动起引之割肉寘盂中裂帛渍血裹创戒左右勿泄羔之
谬称他肉以进母不食已五日见羔喜为之握箸食一杯几
尽食己而瘳毋后感疾思啖菱时菱未叶遍市之不得解衣
入菱泽中哀号索之竟日手足皆肿俄得菱实三驰归遗毋
从其徙射猎饮酒为乐不喜学书然天资仁善和顺未尝有
过年十七怯怜口以例革不置官提领君家食甚贫府君即
折弓矢脱略纨绮故态躬力穑事以养二亲承候颜色唯恐
弗至母尝病疽时天热疽溃臭不可闻人皆掩鼻趋过府君
跪床下执蒲葵扇驱蚊蚋以手摩秽剔汗扶其起卧不解带
者三旬至愈乃止母又尝患积气危甚医弗能攻或告以股
肉可疗其法寘刀盂上而祷于神俟刀跃乃可割府君如其
言自旦至晡顿颡于地颡破血流被面刀弗动府君泣曰天
忍不闵我耶我纵以身易母犹甘之肉何暇惜乎知刀终不
可动起引之割肉寘盂中裂帛渍血裹创戒左右勿泄羔之
谬称他肉以进母不食已五日见羔喜为之握箸食一杯几
尽食己而瘳毋后感疾思啖菱时菱未叶遍市之不得解衣
入菱泽中哀号索之竟日手足皆肿俄得菱实三驰归遗毋
卷四十六 第 2a 页
毋疾如失既而贫愈甚或隔日一炊府君曰事急矣傥守之
而不变如父母何携家入苏城谒多钱翁有所称贷多钱翁
察府君诚信可仗出资财俾府君懋迁而分其息十之二府
君由是稍𥙿凡父母所欲无不致也府君不妄取而好施尝
朝出道获人所遗囊有楮币若干锭视其名则市中小夫府
君坐不贴席走其家还之有坠田宅劵书及他贵物于路者
府君览之曰劵书失启争端端迹其人呼与之其人权贵家
奴失主劵畏罪欲求死叩头谢曰活我者公也毡工王氏大
雪冻饿不能起灶突无烟府君怜之天未明携钱二十缗潜
投窗隙而去歉岁出粜有寠人来粜衣不掩胫府君受其钱
五千阳忘曰汝籴十千邪倍与其粟鬻蔬者过门府君取蔬
五钱授以楮币十倍曰汝当以馀钱禆我鬻者笑曰吾安有
馀钱邪府君曰汝第持去俟钱多归我不汝急也其意实予
之而不𣣔其知皆此类凡负贩者必多给其直家人怪问其
而不变如父母何携家入苏城谒多钱翁有所称贷多钱翁
察府君诚信可仗出资财俾府君懋迁而分其息十之二府
君由是稍𥙿凡父母所欲无不致也府君不妄取而好施尝
朝出道获人所遗囊有楮币若干锭视其名则市中小夫府
君坐不贴席走其家还之有坠田宅劵书及他贵物于路者
府君览之曰劵书失启争端端迹其人呼与之其人权贵家
奴失主劵畏罪欲求死叩头谢曰活我者公也毡工王氏大
雪冻饿不能起灶突无烟府君怜之天未明携钱二十缗潜
投窗隙而去歉岁出粜有寠人来粜衣不掩胫府君受其钱
五千阳忘曰汝籴十千邪倍与其粟鬻蔬者过门府君取蔬
五钱授以楮币十倍曰汝当以馀钱禆我鬻者笑曰吾安有
馀钱邪府君曰汝第持去俟钱多归我不汝急也其意实予
之而不𣣔其知皆此类凡负贩者必多给其直家人怪问其
卷四十六 第 2b 页
故府君曰彼胝肩茧足以求升合利吾忍与之较邪岁丙申
常熟凶民来依者数十辈府君僦舍馆而食之疠气发者相
枕藉府君躬视粥药而时进之卒赖以生府君晚喜浮屠言
读其书豁然若会其意者复阅北溪陈氏性理字义即解其
要曰圣贤之学盖如是因戒其二子懋庄曰我少不学至老
而始悔若等其勉之二子服父训刻志事学庄入国朝蔚为
名儒从典簿升礼部员外郎府君及见之曰吾有望矣洪武
乙卯九月府君得疾恐念虑或乱画𥿄为圆圈揭屏间常目
之二十七日卒于家卒前一日楚府伴读陈子晟等道过府
君将之京问府君欲何言府君以两手加额曰语吾儿庄努
力供职报 天子恩我死当不恨享年八十有四庄在礼
部累请封于 朝未报卒后月馀赠将仕佐郎礼部员外郎
娶蒋氏赠安人事舅姑如府君之孝舅姑或怒则率子女罗
拜于前曰新妇诚可怒愿念诸孙贷其罪舅姑意不解悲请
常熟凶民来依者数十辈府君僦舍馆而食之疠气发者相
枕藉府君躬视粥药而时进之卒赖以生府君晚喜浮屠言
读其书豁然若会其意者复阅北溪陈氏性理字义即解其
要曰圣贤之学盖如是因戒其二子懋庄曰我少不学至老
而始悔若等其勉之二子服父训刻志事学庄入国朝蔚为
名儒从典簿升礼部员外郎府君及见之曰吾有望矣洪武
乙卯九月府君得疾恐念虑或乱画𥿄为圆圈揭屏间常目
之二十七日卒于家卒前一日楚府伴读陈子晟等道过府
君将之京问府君欲何言府君以两手加额曰语吾儿庄努
力供职报 天子恩我死当不恨享年八十有四庄在礼
部累请封于 朝未报卒后月馀赠将仕佐郎礼部员外郎
娶蒋氏赠安人事舅姑如府君之孝舅姑或怒则率子女罗
拜于前曰新妇诚可怒愿念诸孙贷其罪舅姑意不解悲请
卷四十六 第 3a 页
至再三乃已年七十三先九年卒是岁十月二十三日葬于
吴县横山梅家湾之原与安人合兆男二人即懋庄女三人
一夭二适某某孙四人绍绪绅 曾孙男二人 女一人府
君殁之明年庄自员外郎拜福建等处承宣布政司左参政
阶通奉大夫于法当得加赠云者呜呼孝者天下之大经也一
乡得孝子焉则一乡睦一邑得孝子焉则一邑顺一郡得孝
子焉则一郡治此无他人之所秉恒性固未始有殊而移风易
俗之道盖莫急于此也然而孝行之至心与天通韦布之士
往往能感于神明发于祥徵载诸史牒复有不可诬者今府
君不自有身唯欲其亲之安刲股愈疾固人之所难至于菱
未华时而能获实者三非神明阴相之未必能致斯则心与
天通之验也在宋之初贵池有孝子者曰叶荟秋九月母有
渴疾思生李食之荟号泣树下忽丛叶中得双李如弹丸人
以为孝感府君之事宁不与荟类耶荟之名尚传于今而弗
吴县横山梅家湾之原与安人合兆男二人即懋庄女三人
一夭二适某某孙四人绍绪绅 曾孙男二人 女一人府
君殁之明年庄自员外郎拜福建等处承宣布政司左参政
阶通奉大夫于法当得加赠云者呜呼孝者天下之大经也一
乡得孝子焉则一乡睦一邑得孝子焉则一邑顺一郡得孝
子焉则一郡治此无他人之所秉恒性固未始有殊而移风易
俗之道盖莫急于此也然而孝行之至心与天通韦布之士
往往能感于神明发于祥徵载诸史牒复有不可诬者今府
君不自有身唯欲其亲之安刲股愈疾固人之所难至于菱
未华时而能获实者三非神明阴相之未必能致斯则心与
天通之验也在宋之初贵池有孝子者曰叶荟秋九月母有
渴疾思生李食之荟号泣树下忽丛叶中得双李如弹丸人
以为孝感府君之事宁不与荟类耶荟之名尚传于今而弗
卷四十六 第 3b 页
泯则夫府君者其不当有传耶兹铭之所由作也铭曰
维孝之德是谓天经秉厥恒性体顺达诚有美孝子醇懿是
循但知有亲遑恤其身亲病在寝予兮吟呻稽颡于庭吁彼
百神我命弗顾体肉何惜亲年可延我志则怿求䔖大泽悲
啼欲喑岂意未华获实者三天鉴哀衷显厥祥徵扬之迩遐
声光腾腾卓行若兹亦足不圬况其立心一归忠厚推仁惠
穷日惟孜孜吾分当然奚求人知施德不食其子维良上简
帝心参预藩方勒石幽宫文不妄饰此孝子坟过者宜式
元封从仕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司都事郑彦贞甫
墓志铭
鸣呼大同之世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自大道既隐情伪日滋此尼父所以有不
及见之叹虽然秉彝天性亘万古犹一日时纵有污隆而其
道则未尝泯灭有若浦江郑氏非一家之三代而其七叶之
维孝之德是谓天经秉厥恒性体顺达诚有美孝子醇懿是
循但知有亲遑恤其身亲病在寝予兮吟呻稽颡于庭吁彼
百神我命弗顾体肉何惜亲年可延我志则怿求䔖大泽悲
啼欲喑岂意未华获实者三天鉴哀衷显厥祥徵扬之迩遐
声光腾腾卓行若兹亦足不圬况其立心一归忠厚推仁惠
穷日惟孜孜吾分当然奚求人知施德不食其子维良上简
帝心参预藩方勒石幽宫文不妄饰此孝子坟过者宜式
元封从仕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司都事郑彦贞甫
墓志铭
鸣呼大同之世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自大道既隐情伪日滋此尼父所以有不
及见之叹虽然秉彝天性亘万古犹一日时纵有污隆而其
道则未尝泯灭有若浦江郑氏非一家之三代而其七叶之
卷四十六 第 4a 页
长彦贞君非三代之英乎彦贞讳铉彦贞字也其家自宋南渡
初即合食为义门迄今已历十世宋元二朝国史皆为立传
家教脩明有遗范二卷俾奕世守之彦贞嗣主其政益匑匑
畏谨正已以莅物或行其所未至或补其所不足家人翕然
遵化一堂之上雅雅雍雍动逾千百指爱无不均也情无不
一也不知孰为亲而孰为疏也视其货泉则锱铢皆聚于公
且曰我恶敢私也察其事功则群趋而竞赴又曰此吾分当
然也尔何与哉虽甚劳弗懈义浃仁孚和气充牣四海之广
莫不闻知过其门入其庭者神畅心怡而鄙吝之萌销沮无
馀退而有言佥谓昔之义居如樊杨张李之流诚所不及而益
重彦贞君之善继先志也彦贞自幼沉毅端悫屹然如成人
虽朋旧不敢狎侮语一近亵辄白眼望之闻人有轻已之言
自责自厉唯恐如其料及壮主货财倡家意其易惑百端倾
诱之每正色叱之使去倡大诧曰此铁心石肠人也彦贞事
初即合食为义门迄今已历十世宋元二朝国史皆为立传
家教脩明有遗范二卷俾奕世守之彦贞嗣主其政益匑匑
畏谨正已以莅物或行其所未至或补其所不足家人翕然
遵化一堂之上雅雅雍雍动逾千百指爱无不均也情无不
一也不知孰为亲而孰为疏也视其货泉则锱铢皆聚于公
且曰我恶敢私也察其事功则群趋而竞赴又曰此吾分当
然也尔何与哉虽甚劳弗懈义浃仁孚和气充牣四海之广
莫不闻知过其门入其庭者神畅心怡而鄙吝之萌销沮无
馀退而有言佥谓昔之义居如樊杨张李之流诚所不及而益
重彦贞君之善继先志也彦贞自幼沉毅端悫屹然如成人
虽朋旧不敢狎侮语一近亵辄白眼望之闻人有轻已之言
自责自厉唯恐如其料及壮主货财倡家意其易惑百端倾
诱之每正色叱之使去倡大诧曰此铁心石肠人也彦贞事
卷四十六 第 4b 页
父尽孝父病在枕席其妻卒彦贞不敢哭强颜乾笑以奉汤
药竟不使之知后八日父亦卒彦贞衰恸几绝水浆不入口
者三日须发为之尽白及至终丧张外舅必庆悯诸甥㷀㷀
无依力劝其更娶彦贞谢曰铉见后母肆虐戕贼骨肉者多
矣忍令吾儿陷之邪不听彦贞年未四十君子义之时天下
承平衣冠萃于燕都翩然出游以充其见闻揭文安公傒斯
在禁林黄文献公溍居成均二公以文辞呜当世皆折行辈
与彦贞交论文谈诗或至达旦不休一时士大夫见彦贞方
岩皆敬惮之或酣酒放歌闻履声即敛容正坐不敢吐气自
时厥后彦贞仲子泳与从子深同讲授脱脱太师家彦贞为
书数千言陈时政之弊令进于太师太师多采而行之彦贞
尚风义旧与参政匆都鲁沙游其子为武义宰免官留武林
贫不能自存彦贞延其家十口来浦江给衣食三十馀年邻
瞽者跛者彦贞悯其颠连养之终身每夙兴告饥者填门彦
药竟不使之知后八日父亦卒彦贞衰恸几绝水浆不入口
者三日须发为之尽白及至终丧张外舅必庆悯诸甥㷀㷀
无依力劝其更娶彦贞谢曰铉见后母肆虐戕贼骨肉者多
矣忍令吾儿陷之邪不听彦贞年未四十君子义之时天下
承平衣冠萃于燕都翩然出游以充其见闻揭文安公傒斯
在禁林黄文献公溍居成均二公以文辞呜当世皆折行辈
与彦贞交论文谈诗或至达旦不休一时士大夫见彦贞方
岩皆敬惮之或酣酒放歌闻履声即敛容正坐不敢吐气自
时厥后彦贞仲子泳与从子深同讲授脱脱太师家彦贞为
书数千言陈时政之弊令进于太师太师多采而行之彦贞
尚风义旧与参政匆都鲁沙游其子为武义宰免官留武林
贫不能自存彦贞延其家十口来浦江给衣食三十馀年邻
瞽者跛者彦贞悯其颠连养之终身每夙兴告饥者填门彦
卷四十六 第 5a 页
贞积馀饭亲携箪分饷之至老不厌元季兵起州郡俱绎骚
大将数统兵入境服义门名皆戒士卒毋敢犯枢密判官阿
鲁灰帅军五万一夕骤至夺民庐舍以居二十里之内鸡犬
牛羊尽敝彦贞说之曰明公非太师之偏禆乎太师征高邮
尚以无罪去国况明公之士卒恣行不道乎脱有一人言于
朝不识明公将何以处之阿鲁灰愕然曰业巳如此为之奈
何彦真曰为明公计者甚不难浙东据山阻海其民颇柔驯
易制明公诚能抚定而绥辑之俾他兵不敢东向执政柄者
尚敢以嚧咳相惊乎行且录明公之功矣阿鲁灰不觉屈膝
曰非公不能闻此言命左右致束帛为谢明日下令启行一
军肃然曾未几何 国朝大兵取婺州彦贞携家避入诸暨
流子里时李曹公文忠统兵来过叹曰此义门也今世罕见
之躬为扃鐍而去事平遣帐前先峰率民兵二千护其家归
浦江人以为彦贞积善之报云彦贞年七十以甲辰之岁四
大将数统兵入境服义门名皆戒士卒毋敢犯枢密判官阿
鲁灰帅军五万一夕骤至夺民庐舍以居二十里之内鸡犬
牛羊尽敝彦贞说之曰明公非太师之偏禆乎太师征高邮
尚以无罪去国况明公之士卒恣行不道乎脱有一人言于
朝不识明公将何以处之阿鲁灰愕然曰业巳如此为之奈
何彦真曰为明公计者甚不难浙东据山阻海其民颇柔驯
易制明公诚能抚定而绥辑之俾他兵不敢东向执政柄者
尚敢以嚧咳相惊乎行且录明公之功矣阿鲁灰不觉屈膝
曰非公不能闻此言命左右致束帛为谢明日下令启行一
军肃然曾未几何 国朝大兵取婺州彦贞携家避入诸暨
流子里时李曹公文忠统兵来过叹曰此义门也今世罕见
之躬为扃鐍而去事平遣帐前先峰率民兵二千护其家归
浦江人以为彦贞积善之报云彦贞年七十以甲辰之岁四
卷四十六 第 5b 页
月十四日终于家其月二十八日葬于诸暨州桐山乡宣山
之原家庭内外不问服之有无咸呜呜哭哭则尽哀一县之
中若宗党若姻连若三农百工若乡士大夫皆素冠拜哭哭
亦尽哀傍邑之贤者闻之亦窃哀之曰是家实无愧于三代
使尼父生于此时未必不乐道之今其七世之长亡矣薰渐
之益吾属将何望乎呜呼此可以声音笑貌为之哉彦贞之
致是者必有在矣彦贞之先自歙迁睦又自睦来迁其详见
诸谱图记同居初祖讳绮字宗文宋乾道中赐号冲素处士
朝请郎郎中晏穆为铭其墓父文泰植志不屈人下设施运
量大能昌其宗文泰乃青田尉德璋子出为伯父德池后德
池之父致则处士曾孙也妻张澄有妇德敬夫如宾没齿无
一言相加遗男子五人长汉才优识精虽不大声色弟子莫
不畏之量入为出而其致用恒𥙿如也次即咏通经而有文
累官从仕郎温州路总管府经历得封彦贞江浙等处行中
之原家庭内外不问服之有无咸呜呜哭哭则尽哀一县之
中若宗党若姻连若三农百工若乡士大夫皆素冠拜哭哭
亦尽哀傍邑之贤者闻之亦窃哀之曰是家实无愧于三代
使尼父生于此时未必不乐道之今其七世之长亡矣薰渐
之益吾属将何望乎呜呼此可以声音笑貌为之哉彦贞之
致是者必有在矣彦贞之先自歙迁睦又自睦来迁其详见
诸谱图记同居初祖讳绮字宗文宋乾道中赐号冲素处士
朝请郎郎中晏穆为铭其墓父文泰植志不屈人下设施运
量大能昌其宗文泰乃青田尉德璋子出为伯父德池后德
池之父致则处士曾孙也妻张澄有妇德敬夫如宾没齿无
一言相加遗男子五人长汉才优识精虽不大声色弟子莫
不畏之量入为出而其致用恒𥙿如也次即咏通经而有文
累官从仕郎温州路总管府经历得封彦贞江浙等处行中
卷四十六 第 6a 页
书省左右司都事阶亦从事郎次湜东阳丞人谓才如长兄
次汉江浙行省宣使次漴庶出也女子一人归东阳蒋嘉亨
男孙十人桢掝干枢模格棠米杲柯女孙八人其二适嘉亨
之子昭及其从子明其一嫁同邑张宗馀皆未行曾孙男八
人焘爟炎樵荧熉光𦦨濂也不敏 与彦贞有连而彦贞子
若孙又皆从濂授经其相知实深然而游宦南京彦贞之殁
敛不得凭棺窆不得临穴将何以释其悠悠之思唯纪载群
行镌之乐石可以垂声光于不朽贻矩则于方来是犹可为
也于是不敢让姑徇汉等之请而为之铭铭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风气敦庞臻于太康异体同心情无不
通此谓醇熙三代之英世迁俗殊道德沦丧紾臂借耰秦法
之凉肝膈充窒形骸闭藏忾我窹叹涕泗沾裳彼美郑君沉
毅自强上承奕叶合族共焬内教云饬外政复蘉规重矩叠
遹有耿光曷以致兹曰率其常或敛而舒或翕而张有子将
次汉江浙行省宣使次漴庶出也女子一人归东阳蒋嘉亨
男孙十人桢掝干枢模格棠米杲柯女孙八人其二适嘉亨
之子昭及其从子明其一嫁同邑张宗馀皆未行曾孙男八
人焘爟炎樵荧熉光𦦨濂也不敏 与彦贞有连而彦贞子
若孙又皆从濂授经其相知实深然而游宦南京彦贞之殁
敛不得凭棺窆不得临穴将何以释其悠悠之思唯纪载群
行镌之乐石可以垂声光于不朽贻矩则于方来是犹可为
也于是不敢让姑徇汉等之请而为之铭铭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风气敦庞臻于太康异体同心情无不
通此谓醇熙三代之英世迁俗殊道德沦丧紾臂借耰秦法
之凉肝膈充窒形骸闭藏忾我窹叹涕泗沾裳彼美郑君沉
毅自强上承奕叶合族共焬内教云饬外政复蘉规重矩叠
遹有耿光曷以致兹曰率其常或敛而舒或翕而张有子将
卷四十六 第 6b 页
将有妇洋洋无间戚疏萃于一堂孰为尊章谁为父兄至和
丕冒奚有畛封傥涉其庭煦如春阳浃人肌髓薰为善良人
亦有言此为世坊非君之贤莫袭其芳袭之斯何既明且刚
以仁为食以义为浆翳能使昭枯堪再荣百鸟喧啾忽见凤
凰宜览德辉西东翱翔岂意铩翮竟归冥茫载者亡车渡者
失航瞻望弗及衋然感伤仙华邛邛浦汭汤汤缅怀德人何
日而忘
胡府君神道碑
丕冒奚有畛封傥涉其庭煦如春阳浃人肌髓薰为善良人
亦有言此为世坊非君之贤莫袭其芳袭之斯何既明且刚
以仁为食以义为浆翳能使昭枯堪再荣百鸟喧啾忽见凤
凰宜览德辉西东翱翔岂意铩翮竟归冥茫载者亡车渡者
失航瞻望弗及衋然感伤仙华邛邛浦汭汤汤缅怀德人何
日而忘
胡府君神道碑
卷四十六 第 7a 页
毛公神道碑
奉国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毛骧来谓濂曰先公以正至辛丑
正月朔日弃遗诸孤某月某日遂毕窀穸之礼迄今巳十八
春秋游蒙 天宠之加贲及泉壤而墓上之石未有铭辞大
惧无以昭 君赐而示子孙愿为备书其故俾刻焉按状公
讳麒字国祥姓毛氏世居凤阳定远县之昌义乡生平负英
气多谋略人恒敬之壬辰之夏汝颍兵火起所在郡县皆相
挺为乱
今上皇帝龙兴临濠悯生民之涂炭持三尺剑出而救之一
呼之间从者数方直超定远之池河初县之大姓陈氏与公
谋招健儿为兵屯营其地挟县尹某为师作堡鄣计闻大军
且至皆弃妻孥作风雨散去公独扶尹共诣辕门款附 上
遥见之令左右问曰尔为何人对曰定远尹也扶尹者何人
对曰县民毛麒也 上壮公所为乃召之前指谓侍臣曰众
奉国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毛骧来谓濂曰先公以正至辛丑
正月朔日弃遗诸孤某月某日遂毕窀穸之礼迄今巳十八
春秋游蒙 天宠之加贲及泉壤而墓上之石未有铭辞大
惧无以昭 君赐而示子孙愿为备书其故俾刻焉按状公
讳麒字国祥姓毛氏世居凤阳定远县之昌义乡生平负英
气多谋略人恒敬之壬辰之夏汝颍兵火起所在郡县皆相
挺为乱
今上皇帝龙兴临濠悯生民之涂炭持三尺剑出而救之一
呼之间从者数方直超定远之池河初县之大姓陈氏与公
谋招健儿为兵屯营其地挟县尹某为师作堡鄣计闻大军
且至皆弃妻孥作风雨散去公独扶尹共诣辕门款附 上
遥见之令左右问曰尔为何人对曰定远尹也扶尹者何人
对曰县民毛麒也 上壮公所为乃召之前指谓侍臣曰众
卷四十六 第 7b 页
皆溃而麒独降非有识者邪于是宠遇优渥朝夕俾公侍膳
与其计征讨之事健儿闻公在莫府亦先后出降上取滁
州擢公行军总管府经历司其仓廪兼掌晨昏历以 将帅
之失佐者未几取和州军威益振 上以建国之初唯兵食
最急仍命公护滁州仓乃帅师渡长江太平望风乞降遂开
江南行中书省徵公还升为郎中当是时 上之左右唯公
及太师李韩公尤被简任凡政今之敷布餫饷之转输羽檄
之交驰皆二公相与恊赞之及建康下遂定鼎焉分道世师
日以献捷闻复升公为参议官戊戌冬 上亲征㜈州公实
权署中书省事小大庶政咸出公营度人情吻合文武无间
言上上将大委任之而公以病告 上临其家坐榻上执手
问所苦且勉其善自爱如是者凡三讣闻 宸衷悯悼锡赠
有加焉且 诏参军胡深选葬地于江宁虎头山及灵车就
涂上复躬御翰墨作文一通 御镇淮桥而祭恸哭良久
与其计征讨之事健儿闻公在莫府亦先后出降上取滁
州擢公行军总管府经历司其仓廪兼掌晨昏历以 将帅
之失佐者未几取和州军威益振 上以建国之初唯兵食
最急仍命公护滁州仓乃帅师渡长江太平望风乞降遂开
江南行中书省徵公还升为郎中当是时 上之左右唯公
及太师李韩公尤被简任凡政今之敷布餫饷之转输羽檄
之交驰皆二公相与恊赞之及建康下遂定鼎焉分道世师
日以献捷闻复升公为参议官戊戌冬 上亲征㜈州公实
权署中书省事小大庶政咸出公营度人情吻合文武无间
言上上将大委任之而公以病告 上临其家坐榻上执手
问所苦且勉其善自爱如是者凡三讣闻 宸衷悯悼锡赠
有加焉且 诏参军胡深选葬地于江宁虎头山及灵车就
涂上复躬御翰墨作文一通 御镇淮桥而祭恸哭良久
卷四十六 第 8a 页
直至处所视其下棺始还公之子骧时备宿卫上念公弗
置俾骧就儒师学 亲自训督之命为飞熊卫管军千户转
振武羽林二卫骧感 上恩自谓千载一时夙夜思立身扬
名以报 国显亲为务会大兵征汉鄂定襄沔下吴兴俱从
征有功洪武元年上郊
皇天即
帝泣国号大明在廷之臣皆验勋进官擢骧宣武将军佥羽
林左卫亲军指挥使司事仍追封公西河郡伯封公妻周氏
西河郡君大将军徐魏公奉 诏征中原而骧又从行直捣
燕蓟元君出奔天下于是大定论功行赏升骧怀远将军同
知羽林左卫亲军指挥使司事世袭其职得推恩二代时重
定封赠例司封据令更赠公怀远将军同知亲军指挥使司
事周氏封淑人公父文政赠明威将军亲军指挥使司副使
母朱氏赠德人骧室刘氏先封西河郡君至是亦更封淑人
置俾骧就儒师学 亲自训督之命为飞熊卫管军千户转
振武羽林二卫骧感 上恩自谓千载一时夙夜思立身扬
名以报 国显亲为务会大兵征汉鄂定襄沔下吴兴俱从
征有功洪武元年上郊
皇天即
帝泣国号大明在廷之臣皆验勋进官擢骧宣武将军佥羽
林左卫亲军指挥使司事仍追封公西河郡伯封公妻周氏
西河郡君大将军徐魏公奉 诏征中原而骧又从行直捣
燕蓟元君出奔天下于是大定论功行赏升骧怀远将军同
知羽林左卫亲军指挥使司事世袭其职得推恩二代时重
定封赠例司封据令更赠公怀远将军同知亲军指挥使司
事周氏封淑人公父文政赠明威将军亲军指挥使司副使
母朱氏赠德人骧室刘氏先封西河郡君至是亦更封淑人
卷四十六 第 8b 页
已而骧进官羽林左卫亲军指挥使阶昭勇将军滕州段士
雄反骧帅师讨乎之倭奴入寇浙东沿海郡县皆失宁骧会
浙江太仓诸军捕斩五百馀级擭海舟一十二艘倭奴远遁
入奏 奉天殿 上大悦曾未几何骧复超奉国将军佥大
都督府事加赠公佥大都督府事阶奉国将军而明威公亦
加昭勇将军羽林左卫亲军指挥使朱氏加淑人周氏刘氏
皆夫人继室张氏亦封夫人公生子九人骧其长也次曰骏
某阶羽林卫千户所镇抚曰駉某阶金吾左卫千户所镇抚
曰某曰某曰某曰某曰某曰某女三人二先卒一嫁宿卫舍
人沈俊孙六人曰振武曰应孙曰承安曰锁住曰东乎保曰
宝庆乌乎天造草昧之时六合雄争未知鹿入谁手昧者往
往失于所凭依而公独能炳于几先识 真主于龙飞之初
扶携臣服献计宣劳以佐 兴王之运岂非豪杰之士哉及
乎 神武四达方域内附
雄反骧帅师讨乎之倭奴入寇浙东沿海郡县皆失宁骧会
浙江太仓诸军捕斩五百馀级擭海舟一十二艘倭奴远遁
入奏 奉天殿 上大悦曾未几何骧复超奉国将军佥大
都督府事加赠公佥大都督府事阶奉国将军而明威公亦
加昭勇将军羽林左卫亲军指挥使朱氏加淑人周氏刘氏
皆夫人继室张氏亦封夫人公生子九人骧其长也次曰骏
某阶羽林卫千户所镇抚曰駉某阶金吾左卫千户所镇抚
曰某曰某曰某曰某曰某曰某女三人二先卒一嫁宿卫舍
人沈俊孙六人曰振武曰应孙曰承安曰锁住曰东乎保曰
宝庆乌乎天造草昧之时六合雄争未知鹿入谁手昧者往
往失于所凭依而公独能炳于几先识 真主于龙飞之初
扶携臣服献计宣劳以佐 兴王之运岂非豪杰之士哉及
乎 神武四达方域内附
卷四十六 第 9a 页
皇上崇德报功之心唯恐有弗及故当时开国元勋无不分
茅胙土铁劵金书传及来裔柰何公之蚤世不得尽其才而
与之并其命也邪虽然骧之雄略超群著奇 出入扈从上
简
帝心爵位之显融赠恤之便蕃尚方新而未艾也公虽殁亦
可以无憾矣铭曰 猗欤毛公沉毅而雄元运将终乱如聚
蜂公奋而兴使民为兵执旗一呼从者如星我州我闾我保
鄣之俾全其生宁顾我私 上天厌乱特命真人驱雷驾云
廓清妖气公闻曰噫天胡可违附凤攀龙兹惟其时我志先
定敢徇舆情 上谒辕门稽首以迎 上嘉其忠宠赉日优
谈笑折冲帷幄运筹羽檄星驰馈饟弗遗是驰是驱以壮我
王师飞渡大江军威洸洸达于四方无敌不降自参戎阃
遂赞中书拾级而升渐见赫熹卉木方荣严霜折之大火始
然河水灭之天若假年劳烈孰侔貂蝉朱绂岂不公侯命也
茅胙土铁劵金书传及来裔柰何公之蚤世不得尽其才而
与之并其命也邪虽然骧之雄略超群著奇 出入扈从上
简
帝心爵位之显融赠恤之便蕃尚方新而未艾也公虽殁亦
可以无憾矣铭曰 猗欤毛公沉毅而雄元运将终乱如聚
蜂公奋而兴使民为兵执旗一呼从者如星我州我闾我保
鄣之俾全其生宁顾我私 上天厌乱特命真人驱雷驾云
廓清妖气公闻曰噫天胡可违附凤攀龙兹惟其时我志先
定敢徇舆情 上谒辕门稽首以迎 上嘉其忠宠赉日优
谈笑折冲帷幄运筹羽檄星驰馈饟弗遗是驰是驱以壮我
王师飞渡大江军威洸洸达于四方无敌不降自参戎阃
遂赞中书拾级而升渐见赫熹卉木方荣严霜折之大火始
然河水灭之天若假年劳烈孰侔貂蝉朱绂岂不公侯命也
卷四十六 第 9b 页
止斯人其柰何中外闻之孰不叹嗟公虽云亡有子慨慷出
入禁庭侍卫
帝傍勋名日崇貤典日殷 天光照临燀燀焞焞难逢者时
不朽者名名著实并登诸汗青莫坚匪石以砻以磨史官造
铭永镇山河
宁海林贞妇方氏墓志铭(有序)
宁海林可企年垂八十缠绵疾疢偃卧不能兴召其甥方孝
闻而谓之曰吾耄矣即溘先朝露无所憾第毋氏贞行未及
显白中心怦怦然类持杵舂系之者闻汝弟孝孺受经于金
华宋太史太史进人以善者也傥孝孺为达其诚太史未必
不悯之而宠卑以文也言讫涕泗滂然下孝孺以言予因不
辞而序之曰贞妇讳友弟姓方氏亦宁海人宋某 年进士
淦之女孝闻之曾祖姑也年二十归可企之父某时舅巳殁
惟姑存秋发亦缤纷矣当科繇之兴黠首籍是以鱼肉之夫
入禁庭侍卫
帝傍勋名日崇貤典日殷 天光照临燀燀焞焞难逢者时
不朽者名名著实并登诸汗青莫坚匪石以砻以磨史官造
铭永镇山河
宁海林贞妇方氏墓志铭(有序)
宁海林可企年垂八十缠绵疾疢偃卧不能兴召其甥方孝
闻而谓之曰吾耄矣即溘先朝露无所憾第毋氏贞行未及
显白中心怦怦然类持杵舂系之者闻汝弟孝孺受经于金
华宋太史太史进人以善者也傥孝孺为达其诚太史未必
不悯之而宠卑以文也言讫涕泗滂然下孝孺以言予因不
辞而序之曰贞妇讳友弟姓方氏亦宁海人宋某 年进士
淦之女孝闻之曾祖姑也年二十归可企之父某时舅巳殁
惟姑存秋发亦缤纷矣当科繇之兴黠首籍是以鱼肉之夫
卷四十六 第 10a 页
独婴其难且无同气之亲以为助贞妇俛首事纺砖或至鸡
号就枕由是给使之用不匮越八载而生四子夫以一疾亡
长子年甫踰七馀子生尚幼贞妇几欲无生然恐伤姑之心
强颜追逐日夜饮泣吞声不使声闻于人里有豪士欲乘其
孤[婺-矛+牙]凌之贞妇盛气叱曰我未亡人耳尔诚君子耶当恤我
轸我之不睱顾反以相虐耶苟进进不巳謺直于官以惩彼
继者或闻之吐舌相戒莫敢犯卒能树其门弗坠姑年八十
恒多病贞妇敬之如鬼神保之如婴儿无毫发忤其意及以
寿终帅家人行丧朝夕奠哭如仪学礼君子不能过也训饬
诸子从师问学束脩不足脱簪珥继之至其成立皆为之授
室岁时出坐堂上子妇与诸孙分东西立阶下次第举觞为
寿雍穆之气蔼如阳春如是三十年乃卒卒时年八十二某
年某月日也以某年月日葬某山之原州里之人至今指其
门相谓曰是中有贞妇能皦然自守而致备福之养今岂复
号就枕由是给使之用不匮越八载而生四子夫以一疾亡
长子年甫踰七馀子生尚幼贞妇几欲无生然恐伤姑之心
强颜追逐日夜饮泣吞声不使声闻于人里有豪士欲乘其
孤[婺-矛+牙]凌之贞妇盛气叱曰我未亡人耳尔诚君子耶当恤我
轸我之不睱顾反以相虐耶苟进进不巳謺直于官以惩彼
继者或闻之吐舌相戒莫敢犯卒能树其门弗坠姑年八十
恒多病贞妇敬之如鬼神保之如婴儿无毫发忤其意及以
寿终帅家人行丧朝夕奠哭如仪学礼君子不能过也训饬
诸子从师问学束脩不足脱簪珥继之至其成立皆为之授
室岁时出坐堂上子妇与诸孙分东西立阶下次第举觞为
寿雍穆之气蔼如阳春如是三十年乃卒卒时年八十二某
年某月日也以某年月日葬某山之原州里之人至今指其
门相谓曰是中有贞妇能皦然自守而致备福之养今岂复
卷四十六 第 10b 页
有是人耶相与慕咏而去贞妇四子长可传次即可企次也
任可信诸孙若干人某某孙女若干人归济宁知府方去矜
及某某去矜孝闻父也予闻夫者妇之天天可背乎背天则
非人也有若贞妇之顺乎天天之报施如此亦云厚矣哉铭
曰
鸿雁真雌而不再雄而况于人乎林氏妇方其始无愧人道
乎有人心者孰谓其不能兴起乎
童真观音像赞(清江镇曾重刻)
金华何牖德辉获阳翟吴道玄所画童真观音像乃五台山
碑本以莲叶为䄄盖而十莲华围绕之用表本迹十妙不二
门览者因相生悟而法华之微旨具见于斯然其运思精深
指笔遒劲真殊胜之事也德辉将重刻寘于智者寿圣禅寺
翰林学士承旨金华宋濂为作赞曰我观大士相示现一切
法不坐七宝床唯籍莲花叶莲叶生水中清净无染着华身
任可信诸孙若干人某某孙女若干人归济宁知府方去矜
及某某去矜孝闻父也予闻夫者妇之天天可背乎背天则
非人也有若贞妇之顺乎天天之报施如此亦云厚矣哉铭
曰
鸿雁真雌而不再雄而况于人乎林氏妇方其始无愧人道
乎有人心者孰谓其不能兴起乎
童真观音像赞(清江镇曾重刻)
金华何牖德辉获阳翟吴道玄所画童真观音像乃五台山
碑本以莲叶为䄄盖而十莲华围绕之用表本迹十妙不二
门览者因相生悟而法华之微旨具见于斯然其运思精深
指笔遒劲真殊胜之事也德辉将重刻寘于智者寿圣禅寺
翰林学士承旨金华宋濂为作赞曰我观大士相示现一切
法不坐七宝床唯籍莲花叶莲叶生水中清净无染着华身
卷四十六 第 11a 页
与佛身毕竟同一体如来所说法取喻此最切本迹十妙门
不见有二相若从有眼观见华不见佛一显而一隐见精不
忘故或逢无目人华佛一时现非见却成见功德难思议佛
身遍法界是华亦复然华佛二俱泯定得大自在
浦阳深溪王氏义门碑铭(有序)
浦阳于婺为山邑唐天宝末始割义乌兰溪富阳三县地置
之人生其中往往朴茂淳质力农务本耻于华言伪行而以
士自命陈文毅公盛称书传所载古者礼义之俗殆不是过
其言信不诬矣载稽其事梁贞明初县人何千龄四代同居
宋淳熙中钟宅亦至三世何钟二氏之间而冲素处士郑绮
奋然兴起教子孙无别火而食志确见凝尤非二氏所能及
故六传至文嗣而家益昌元至大末旌其门闾而于力役之
征俾无有所与宋元二朝国史皆为之立传盖自建 初迨
今已历十世踰二百五十春秋矣深溪王氏其先出于乌伤
不见有二相若从有眼观见华不见佛一显而一隐见精不
忘故或逢无目人华佛一时现非见却成见功德难思议佛
身遍法界是华亦复然华佛二俱泯定得大自在
浦阳深溪王氏义门碑铭(有序)
浦阳于婺为山邑唐天宝末始割义乌兰溪富阳三县地置
之人生其中往往朴茂淳质力农务本耻于华言伪行而以
士自命陈文毅公盛称书传所载古者礼义之俗殆不是过
其言信不诬矣载稽其事梁贞明初县人何千龄四代同居
宋淳熙中钟宅亦至三世何钟二氏之间而冲素处士郑绮
奋然兴起教子孙无别火而食志确见凝尤非二氏所能及
故六传至文嗣而家益昌元至大末旌其门闾而于力役之
征俾无有所与宋元二朝国史皆为之立传盖自建 初迨
今已历十世踰二百五十春秋矣深溪王氏其先出于乌伤
卷四十六 第 11b 页
之凤林有讳万者字处一擢宋嘉定癸未进士第立朝骞谔
凛然不可犯憸人畏之为之敛迹终官太常少卿谥曰忠惠
少卿之弟茇三传至某生二子澄汶澄以忠厚为家州里之
无告者煦之以仁人爱戴之不啻其父兄濒终集家众言曰
汝曹能合族如同里郑氏吾暝目无憾矣言讫而逝澄生三
子子觉子麟子伟子麒出为汶后皆善绍先志子觉生五子
应念㦛庆聪子麟生一子宪子伟生二子勤恩而应之伯仲
又各生子踰二十人矣子觉与子麟合谋召子姓谓曰一体
之分散为九族痒痾疾痛举切吾身收族而聚居是谓惇本
离宗而自矜是谓乖义古之道也今吾家相传四叶矣和孺
之乐虽殷管摄之计未达庸非阙欤况吾父有遗言欲法郑
氏郑氏于吾有连其成规具在吾将损益而行之何如于是
应念帅诸弟踊跃承命请参定家则一卷朝夕遵之唯恐有
所失驭家之礼质文之兼至应物之务内外之齐饰薰蒸太
凛然不可犯憸人畏之为之敛迹终官太常少卿谥曰忠惠
少卿之弟茇三传至某生二子澄汶澄以忠厚为家州里之
无告者煦之以仁人爱戴之不啻其父兄濒终集家众言曰
汝曹能合族如同里郑氏吾暝目无憾矣言讫而逝澄生三
子子觉子麟子伟子麒出为汶后皆善绍先志子觉生五子
应念㦛庆聪子麟生一子宪子伟生二子勤恩而应之伯仲
又各生子踰二十人矣子觉与子麟合谋召子姓谓曰一体
之分散为九族痒痾疾痛举切吾身收族而聚居是谓惇本
离宗而自矜是谓乖义古之道也今吾家相传四叶矣和孺
之乐虽殷管摄之计未达庸非阙欤况吾父有遗言欲法郑
氏郑氏于吾有连其成规具在吾将损益而行之何如于是
应念帅诸弟踊跃承命请参定家则一卷朝夕遵之唯恐有
所失驭家之礼质文之兼至应物之务内外之齐饰薰蒸太
卷四十六 第 12a 页
和之中壹囿范围之内卿人士莫不感厉而歆艳之子觉且
谓不可无以示来者既勒家则于碑而复徵濂文以纪其事
昔者成周之世九夫为井井方一里而一夫受田百亩其家
众男为馀夫亦受二十五亩赋由斯而出夫由斯而定其势
不得不分当是时未闻有同居累世者也其相亲相恤之政
则有大小宗法存焉大宗譬则干也小宗譬则枝也技虽有
千万之不齐而其干终一而巳前王持世之微推盖不得不
尔也自夫封建宗法之制坏九族之亲漫焉不相统属俨若
秦肥之视越瘠仁人义士乃于服尽情迁之时缀之以食而
弗殊事虽有异于古不犹行古之道乎哉浦江蕞尔之邑以
义居闻者三人而子觉又不悖先训蹶然而思继焉古者礼
义之俗诚岂有越于此哉文毅公之言至是益可徵矣子觉
本名阀之后金华诸族亦同出于凤林其显融者项背相望
而淳熙宰相为尤著宰相势隆望重尚未能合族以居而子
谓不可无以示来者既勒家则于碑而复徵濂文以纪其事
昔者成周之世九夫为井井方一里而一夫受田百亩其家
众男为馀夫亦受二十五亩赋由斯而出夫由斯而定其势
不得不分当是时未闻有同居累世者也其相亲相恤之政
则有大小宗法存焉大宗譬则干也小宗譬则枝也技虽有
千万之不齐而其干终一而巳前王持世之微推盖不得不
尔也自夫封建宗法之制坏九族之亲漫焉不相统属俨若
秦肥之视越瘠仁人义士乃于服尽情迁之时缀之以食而
弗殊事虽有异于古不犹行古之道乎哉浦江蕞尔之邑以
义居闻者三人而子觉又不悖先训蹶然而思继焉古者礼
义之俗诚岂有越于此哉文毅公之言至是益可徵矣子觉
本名阀之后金华诸族亦同出于凤林其显融者项背相望
而淳熙宰相为尤著宰相势隆望重尚未能合族以居而子
卷四十六 第 12b 页
觉一韦布之士乃断然行之斯可谓之贤也矣虽然靡不有
初鲜克有终子觉之嗣人尚世守遗法而不坠他时将与郑
氏俪美而交辉 圣朝以孝治天下旌异之典未必为子觉
惜也
龙光下烛行当炳焕于山川之间矣濂因不辞而记之又系
之以铭曰
易著同人合乾与离上参于天火之赫熹类族办物君子以
之况我宗属一气之为譬犹单干渐敷群枝服虽少杀情或
甚非物我相形矛盾迭驰借耰取箕谇语丝披所幸天衷亘
古无亏不有人豪务克已私何能大公拔其藩篱浦阳之江
其流瀰瀰太朴未散民醇俗熙以义闻者接轸联帷有美王
氏裔出绅緌佩厥先训如铭䁀彝大合其族嗜义若饴夙夜
无愆竭其心思度物引类取式树规钜探浩渺细入密微日
约月会有文可稽耄倪同心一唱百随孰为范防徵礼与诗
初鲜克有终子觉之嗣人尚世守遗法而不坠他时将与郑
氏俪美而交辉 圣朝以孝治天下旌异之典未必为子觉
惜也
龙光下烛行当炳焕于山川之间矣濂因不辞而记之又系
之以铭曰
易著同人合乾与离上参于天火之赫熹类族办物君子以
之况我宗属一气之为譬犹单干渐敷群枝服虽少杀情或
甚非物我相形矛盾迭驰借耰取箕谇语丝披所幸天衷亘
古无亏不有人豪务克已私何能大公拔其藩篱浦阳之江
其流瀰瀰太朴未散民醇俗熙以义闻者接轸联帷有美王
氏裔出绅緌佩厥先训如铭䁀彝大合其族嗜义若饴夙夜
无愆竭其心思度物引类取式树规钜探浩渺细入密微日
约月会有文可稽耄倪同心一唱百随孰为范防徵礼与诗
卷四十六 第 13a 页
以匡念虑以肃威仪如水斯潴畚筑以时涓滴弗戒不翅漏
卮古云孝弟致家之肥匪间古今验君著龟维彼崇搆肇自
筑基既坚既饰栋宇翚飞维彼圭步千里在兹行行不息其
至无疑上慎㫋哉勇毅自持谁谓华高企其齐而大史造铭
勒之礼碑
王氏义祠记
义乌之和溪有王府君者讳野当宋之季来赘竹山楼约家
约之妻野之姑王氏也故约以女妙清归于野然王氏爱妙
清甚乃于湖塘上造屋一十七间别寘薪山若干亩蔬畦若
干亩腴田若干亩召妙清夫妇谓曰此皆吾捐嫁赀所营毫
发不以烦楼氏令悉卑尔主之尔其慎哉妙清生二子俱发
世唯二女存长曰琇归同里大姓楼如浚次曰禜妙清以无
嗣留莹于左右延泰不华为赘婿生一子野仙妙清又笃爱
之甚教育备至不翅其巳出野仙长复谋于众命约诸孙渊
卮古云孝弟致家之肥匪间古今验君著龟维彼崇搆肇自
筑基既坚既饰栋宇翚飞维彼圭步千里在兹行行不息其
至无疑上慎㫋哉勇毅自持谁谓华高企其齐而大史造铭
勒之礼碑
王氏义祠记
义乌之和溪有王府君者讳野当宋之季来赘竹山楼约家
约之妻野之姑王氏也故约以女妙清归于野然王氏爱妙
清甚乃于湖塘上造屋一十七间别寘薪山若干亩蔬畦若
干亩腴田若干亩召妙清夫妇谓曰此皆吾捐嫁赀所营毫
发不以烦楼氏令悉卑尔主之尔其慎哉妙清生二子俱发
世唯二女存长曰琇归同里大姓楼如浚次曰禜妙清以无
嗣留莹于左右延泰不华为赘婿生一子野仙妙清又笃爱
之甚教育备至不翅其巳出野仙长复谋于众命约诸孙渊
卷四十六 第 13b 页
以女善归之妙清问言于野曰吾二人耄矣不幸无子今甥
野仙文而有守又妻吾侄之女此而非亲将谁亲乎吾母氏
所卑之业宜具授之更其屋为义祠使岁时具豚酒祀吾之
父母舅姑而野先之先祖与焉吾二人他日或终于牖下亦
庶几有所托矣乃会王刘二宗耇老成人造为劵书俾二宗
子若孙毋相及也众皆诺之于是野仙父子遵而行之已五
十年矣自时厥后妙清夫妇与野仙之父毋先后捐馆而中
遭兵燹之厄劵书皆巳亡去至正乙已秋九月九日野之季
弟䃼 岁月滋久不令子孙或生异图于其间复集二宗而
重造之仍戒厉之如初濂闻之汉儒之论九族有曰父族四
毋三族妻二族父之族固为有同姓也母与妻之族则皆异
姓也然则异姓其可谓之族乎盖生吾者母也产吾子者妻
也气血之交贯呼吸之相通自一体而分者也故古之称谓
母之考妣为外王父母妻之父母为外舅姑女子之子为外
野仙文而有守又妻吾侄之女此而非亲将谁亲乎吾母氏
所卑之业宜具授之更其屋为义祠使岁时具豚酒祀吾之
父母舅姑而野先之先祖与焉吾二人他日或终于牖下亦
庶几有所托矣乃会王刘二宗耇老成人造为劵书俾二宗
子若孙毋相及也众皆诺之于是野仙父子遵而行之已五
十年矣自时厥后妙清夫妇与野仙之父毋先后捐馆而中
遭兵燹之厄劵书皆巳亡去至正乙已秋九月九日野之季
弟䃼 岁月滋久不令子孙或生异图于其间复集二宗而
重造之仍戒厉之如初濂闻之汉儒之论九族有曰父族四
毋三族妻二族父之族固为有同姓也母与妻之族则皆异
姓也然则异姓其可谓之族乎盖生吾者母也产吾子者妻
也气血之交贯呼吸之相通自一体而分者也故古之称谓
母之考妣为外王父母妻之父母为外舅姑女子之子为外
卷四十六 第 14a 页
孙而亦颇同于父族者以其为至亲也人不幸无后苟命其
甥以主祀事未见其不可也苟以为不可较之姓同而情异
若无所系属者果何如哉必有能辨之者矣况礼有常有变
卜同宗以为之后者常也选异姓至亲以继之者变也变而
不失其正斯善矣野仙之事以义起礼者也二宗之人幸无
忘前人之训而自陷于不义哉濂自幼与野仙为同门有相
得甚驩一旦挹杖踵门崇濂为之记濂因不辞使镌诸乐石
山田之属其步亩园落之详备见石阴野仙字遵礼蒙古人
以材辟江西宪府奏差迁七闽官为苏州某 镇巡检云
题栖云轩记后
余往年读刘玄靖山栖志见其所载紫岩灵岩胜槩分明如
画时正当袢暑不觉凉飕生肘腋间今年夏六月客有授予
苏太史栖云轩记记为本庵上士作其状灵岩之景亦分明
如画蒸溽为之顿消呜呼因文辞而想见其处雅兴遄发尚
甥以主祀事未见其不可也苟以为不可较之姓同而情异
若无所系属者果何如哉必有能辨之者矣况礼有常有变
卜同宗以为之后者常也选异姓至亲以继之者变也变而
不失其正斯善矣野仙之事以义起礼者也二宗之人幸无
忘前人之训而自陷于不义哉濂自幼与野仙为同门有相
得甚驩一旦挹杖踵门崇濂为之记濂因不辞使镌诸乐石
山田之属其步亩园落之详备见石阴野仙字遵礼蒙古人
以材辟江西宪府奏差迁七闽官为苏州某 镇巡检云
题栖云轩记后
余往年读刘玄靖山栖志见其所载紫岩灵岩胜槩分明如
画时正当袢暑不觉凉飕生肘腋间今年夏六月客有授予
苏太史栖云轩记记为本庵上士作其状灵岩之景亦分明
如画蒸溽为之顿消呜呼因文辞而想见其处雅兴遄发尚
卷四十六 第 14b 页
忘其时之燠炎况亲睹嵬眼澒耳之胜者乎盖玄靖久栖此
山太史亦尝出游览故其言真切有足以动人也何文定公
跋山栖志有云想玄靖一时飞屐上下千峰紫翠间左浮丘
而右洪崖其风致犹前日也余今于太史之文亦云若夫云
幻非幻契经多言之苟欲重宣其义非千百年莫能尽他时
或造山中当敷座于峦光水影间为上士说法未晚也
宋学士文集卷第四十六 芝园集卷第六
山太史亦尝出游览故其言真切有足以动人也何文定公
跋山栖志有云想玄靖一时飞屐上下千峰紫翠间左浮丘
而右洪崖其风致犹前日也余今于太史之文亦云若夫云
幻非幻契经多言之苟欲重宣其义非千百年莫能尽他时
或造山中当敷座于峦光水影间为上士说法未晚也
宋学士文集卷第四十六 芝园集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