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九 第 1a 页 WYG1327-01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存研楼文集卷九
             编修储大文撰
  杂著
   禁校
乾德初太祖与石守信等夜饮一言而释其兵后遂尽
收藩镇之权者何也帝自禁校拥立浸淫不治且有魏
博牙军之祸帝即位既以副点检高怀德行周子首出
卷九 第 1b 页 WYG1327-0163b.png
之关南又令尚燕国长公主旋议泽潞功令韩重赟代
马帅张光翰罗彦环代步帅赵彦徽而京城巡检王彦
升尤凶黠又出刺唐州矣建隆二年殿帅王审琦出忠
正都虞候张令铎出镇宁彦环出彰德控鹤李汉超出
关南而守信亦移镇天平矣虽兼马步帅而兵离其将
即安得变生肘腋哉后二年释兵又一年龙捷马仁瑀
出棣惟重赟出入三衙者七年护禁军最久然一旦有
私取亲兵之谮而几不免于戮赵普曰若重赟以谗诛
卷九 第 2a 页 WYG1327-0164a.png
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盖至是而禁校帖
息矣此制藩镇之本也
   宰相
汉文帝时陈平为左丞相文帝问君所任何职平对曰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外镇抚四夷使卿大
夫各得任其职此诚识宰相之体者也唐太宗时房乔
杜如晦为仆射太宗尝责之曰公为宰相当须开耳目
求访贤哲有武艺谋略才堪抚众者任其边事有经明
卷九 第 2b 页 WYG1327-0164b.png
德修立性明悟者任以侍臣有明干清悫处事公平者
任以剧务有学通古今识达政术者任以治人此乃宰
相之裨益也比闻听受词讼日不暇给安能助朕求贤
哉语尤明切故宋文彦博请继上奏封劄爰述二说以
陈之后世撰史序宰相表者不俟烦辞书此二则足矣
   用人
陆贽奏唐德宗曰当天后时非惟人得荐士亦令士得
自荐又曰天后以宽得人陛下以精失士盖德宗自文
卷九 第 3a 页 WYG1327-0164c.png
艺外它政率庸闇疏缪赵憬卢迈贾耽高郢郑珣瑜辅
政胥多历年所而韩全义李说李锜辈之节钺不知以
何名授之然而谓德宗取士之不精则又不可也武后
改制凡狄仁杰娄师德姚崇宋璟郭元振张仁愿唐休
璟薛讷郭知运张说杨炯崔融辈内外文武百馀人率
其所拔擢以遗之子孙遂以救高宗之弱势而启唐开
元天宝之盛而中宗睿宗暨明皇之所自拔擢者率多
庸妄也然则令人得荐士士得自荐而以宽收之固治
卷九 第 3b 页 WYG1327-0164d.png
天下者之宝符也陈止斋论季布魏尚孟舒谓李广贾
生皆奇才也文帝徒叹其不遇而疏之布亦以一言而
疑尚舒以一战而夺爵惩羹者吹齑惩噎者废食文帝
惩高帝之宽而过于审而终引陆贽之奏曰唐人有言
武后以易得人德宗以精失士吾于高祖文帝亦云夫
以文帝之贤而终于负李贾二子然则爱惜人才者奚
可不宽其格以收之也哉若夫李沆之抑梅询曾致尧
刘健之抑何景明王九思则又近于媢嫉而欲貌附文
卷九 第 4a 页 WYG1327-0165a.png
帝之详审焉抑又非矣
   宦官
宦官之祸东汉唐明尤烈者何也昔周公训立政详及
缀衣虎贲而尤重常伯汉置侍中与宦官同止禁中盖
古常伯之任也光禄勋止禁中掌三署郎卫门户黄门
郎给事黄闼中常侍时得入禁中而金氏至以七传内
侍显东汉光禄勋权益轻侍中出禁外得内奏而不得
止宿中常侍不用士人专为宦官职独尚书令仆射六
卷九 第 4b 页 WYG1327-0165b.png
尚书职总内外少能参制之而亦不得止禁中凡百官
封事典中书者易以私伺而盗发窦武陈蕃刘瑜尹勋
之所由败也魏置散骑合中常侍号散骑常侍晋江左
侍中任尤重殿内门下事胥掌之盖与领护军埒中书
又有舍人通事如戴法兴沈客卿辈名位琐未执国枋
至权震天下而宦官独鲜闻于世唐以侍中为宰相黄
门郎常侍舍人选益清不关预禁中举京朝官胥无古
常伯之任独置内侍省日夕天子左右制外廷诛赏而
卷九 第 5a 页 WYG1327-0165c.png
阻阂东西省台寺监卫间俾无得内达是故王叔文王
伾侍直最号宠昵叔文裁至禁中翰林院伾裁进至柿
林院甘露之役决罘罳閤殿门而李训韩约暨吏卒千
馀辈束手胥就夷僇也自梁诛宦官尽罢中尉枢密使
置宣政使以大臣为之后唐复名枢密使权益重至宋
遂号两府而实与宣徽使胥内职大朝会常先见内殿
凡内诸司所掌𨽻于唐禁中之枢密使者使副使知院
事同知佥书院事胥得判之盖实兼晋江左侍中领护
卷九 第 5b 页 WYG1327-0165d.png
军之任是故宦官惕息而狙骜者不久辄斥去亦卒亡
牢不可破之患元功臣子孙胥入宿卫号集赛勋籍尤
显者多长四集赛服膳器物胥掌之盖周缀衣虎贲汉
三署郎执戟周卫之任也及品干焯著辄拜左右丞相
平章亦不停宿卫是故宦官虽盛而讫亡能为患至明
而尽废宋元之制内外判不相合视唐尤盛天子深居
禁中亡可它语左右珰监不典兵干政不止唯武宗季
年边帅入侍江彬钱宁辈时夺其党类把持而不肯解
卷九 第 6a 页 WYG1327-0166a.png
释之权而其馀枋政权者直宦官为虎殿省阁华望官
为狐而裁时时假之以张厥威也夫联班而侧坐入门
而易刺固其小焉者也语有之一日不朝其间容刀高
拱晨至朝房而犹语人曰今日所宣当是双马杨涟二
十四罪疏成将对御弹奏而恐少迟而语辄泄也乃循
例封进蒙切责不少贷宫府不通表里暌隔其祸之烈
至此而审政要者可无鉴戒而疏厥壅蔽与夫枢密使
既难卒复侍中亦久废而宿卫任犹古也盍综仿元怯
卷九 第 6b 页 WYG1327-0166b.png
薛诸职秩以正成周常伯名而逆折宦官之蘖牙也哉
   门生故吏
陈瓘劄论蔡京曰自京卞用事以来牢笼荐引天下之
士处要路得美官者不下数百人任伯雨论章惇蔡卞
曰卞执政七年门生故吏遍满天下又曰人人畏附惇
卞至今未己故宁负陛下不负惇卞按蔡京是时财为
翰林学士承旨而其党业如此此言京势之始张也至
靖康初崔鶠剳论冯澥曰数十年来王公卿相皆自蔡
卷九 第 7a 页 WYG1327-0166c.png
京出其馀擢居要路以待相继而用者又充塞乎台省
要使一门生死则一门生用一故吏逐则一故吏来更
持政柄互秉钧轴历千百年无一人立异虽万子孙无
一人害己此蔡京之本谋也安得实是之言闻于陛下
且如冯澥近日上章其言曰士无异论太学之盛也此
奸言也昔王安石除异巳之人当时名臣如韩琦富弼
司马光吕公著吕诲吕大防范纯仁等咸以异论斥逐
布衣之士谁敢为异乎士携书负笈不远千里游于学
卷九 第 7b 页 WYG1327-0166d.png
校其意不过求仕宦耳安石著三经之说用其说者入
官不用其说者黜落于是天下靡然雷同不敢可否陵
夷以至于今大乱此无异论之效也而尚敢为此说以
荧惑人主乎又曰自崇宁以来京贼用事以学校之法
驭士人如军法之驭卒伍大小相制内外相辖一容异
论者居其间则累及上下学官以黜免废锢之刑待之
其意以为一有异论则己之罪必暴于天下闻于人主
故尔博士先生者敢诋诮王氏乎至如苏轼黄庭坚之
卷九 第 8a 页 WYG1327-0167a.png
文集范镇沈括之杂说畏其或记祖宗之事或记名臣
之说于已不便故一切禁之坐以严刑购以重赏不得
收藏则禁士之异论其法亦已密矣澥言服元祐之学
诋诮王氏之说其欺罔不亦甚乎盖蔡京拜左仆射又
再起为太师总三省事而其党乃滔天矣此言京势之
极盛也呜呼可不鉴哉可不戒哉
   阶级
宋司马温公尝劄论阶级曰臣闻治军无礼则威严不
卷九 第 8b 页 WYG1327-0167b.png
行礼者上下之分是也唐自肃代以降务行姑息之政
是以藩镇跋扈威侮朝廷士卒骄横侵逼主帅上凌下
替无复纲纪以至五代天下大乱运祚迫蹙生民涂炭
祖宗受天景命圣德聪明知天下之乱生于无礼也乃
立军前之制曰一阶一级全归伏事之仪敢有违犯罪
至于死于是上至都指挥使下至押官长行等第相承
粲然有叙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敢不从故能东征
西伐削平海内为子孙建久大之业至今百有馀年天
卷九 第 9a 页 WYG1327-0167c.png
下太平者皆繇此道也近岁以来中外主兵臣僚往往
不识大体好施小惠以盗虚名军中有犯阶级者务行
宽贷是致军校大率不敢钤东长行甘言悦色曲加煦
妪以至懦怯兵官亦为此态遂使行伍之间骄恣悖慢
寖不可制上畏其下尊制于卑所谓上陵下替者无过
于此臣闻圣王刑期于无刑今宽贷犯阶级之人虽活
一人之命殊不知军法不立渐成陵替之风则所系乃
亿万人之命也臣愚欲望陛下特降诏旨申明阶级之
卷九 第 9b 页 WYG1327-0167d.png
法戒敕中外主兵臣僚令一遵祖宗之制如敢有辄行
宽贷曲收众心者严加罪罚以儆其馀庶几纲纪复振
基绪永安此在温公诸奏劄中尤为深切而韩魏公以
虎长行武赟告论本指挥关元亦尝乞严军律曰国家
屯置师旅众踰百万一营只委将校数员若钤制稍严
便即捃拾小过于引见之际唐突论诉朝廷不以大体
断之两皆获罪必恐此后兵率将校渐废阶级之制但
务姑息以求无过若一旦边境有急使其亡躯命而赴
卷九 第 10a 页 WYG1327-0168a.png
汤火必不能为陛下用也此可与温公劄互相发明叶
水心尝极论艺祖阶级之制而以王安石欲废之为亡
远识且曰安石固不知而不为安石者又岂能知之哉
盖其感慨深矣陈同甫乐府曰感君元不论阶级此第
为士大夫雍容樽俎忘贵贱之分者寓言之而非所以
施于军旅之间也
   阶级
予既书韩魏公司马温公论阶级剳而复覈范文正公
卷九 第 10b 页 WYG1327-0168b.png
执政尝以御史梁坚弹奏知庆州滕宗谅用官钱十六
万数万贯不明又有上言知渭州张亢骄僭力乞根勘
辨明且曰如有乖越臣甘同受贬黜洎燕度勘讫又上
辨劄曰边上臣僚见此深文谓朝廷待将帅少恩于支
过公用钱内搜求罪戾欲陷边臣且塞下州郡风沙至
恶触目愁人非公用丰浓何以度日岂同他处臣僚优
游安稳坐享荣禄陛下深居九重当须察此物情知其
艰苦岂可使狱吏为功而劳臣抱怨其副枢密也尝以
卷九 第 11a 页 WYG1327-0168c.png
陜西路罢同解乾耀等九州军公使钱一千八百贯文
劄请令依旧曰今赡民兵一名岁不下百贯今减省得
公用钱一千八百贯只养得兵士一十八人以一十八
人之资废十馀郡之礼是朝廷未思之甚也况今来逐
州使命之外各有军营每年春后边兵歇泊动经半年
军中人员并无宴犒之具虽条贯有旬设之名逐州每
月一次举行军员各给钱一百文己来官务薄酒二升
既无公用更不赴筵亦不张乐岂朝廷宴享将校之意
卷九 第 11b 页 WYG1327-0168d.png
州郡削弱道路咨嗟当全盛之时岂宜如此又曰朝廷
用武之际于此一事尤宜照管此与魏公温公劄并行
不悖盖必有文正公宽闳之识而后可施魏公温公整
齐之法也
   车战
戚武毅俞武襄皆善车战穆宗时武毅总理蓟昌保定
练兵尝疏曰蓟镇之地有三平易交冲腹内百里以南
之形也半险半易近边内地之形也山谷狭隘林莽蓊
卷九 第 12a 页 WYG1327-0169a.png
翳边外迤北之形也战于平原莫过车战于近边莫过
骑战于边外莫过步三者俱备乃可迭相为用又曰三
者虽各自为用然亦必相须为用故禦冲以车卫车以
步车以步卒为用步卒以车而强骑为奇兵随时指麾
其势盖兼资也车之上为女墙以捍矢石下有活裙以
出战卒如敌以数十骑挑战则不应或敌大势至五十
步则火器齐发近车丈馀步卒于车下出战其远者不
离车五步倦则少休车内仍以火器施之更番迭出如
卷九 第 12b 页 WYG1327-0169b.png
环无端敌之弓矢马力弗能当也而论变用车六败之
法尤可谓动而不括其说曰临阵心乱火药自焚一败
也今置火药于别车约以严刑此一变也往者用车为
守车钉于土人避于中敌得聚攻蹈犯集薪燃燎二败
也今用车以战行而不止步卒恃车出没其下此二变
也往者车制不如法守则不能蔽伍战则不能飞冲三
败也今之制式外捍冲突内卫战士战则与士卒并进
退则卫士卒之后敌聚攻则不及焚蹈犯则不能近此
卷九 第 13a 页 WYG1327-0169c.png
三变也夫车如王道大用之则王小用之则亡往者兵
不踰万车不过二百两敌数万骑四面环攻小敌之坚
适为大敌之擒四败也今用车必十万或五万各开驰
道星棋错峙高下原隰占地十馀里敌四面环攻势分
而弱我面面足以制之血脉贯通臂指相应一营势危
诸营协救此四变也车战宜平原而蓟多山险或不能
用五败也夫以地就车地不可移以车就地随地得便
以车塞险遇险尤利有如地容数车则数车为一营地
卷九 第 13b 页 WYG1327-0169d.png
容百干车则百干车为一营随地为势分而不可断聚
而不可乱何尝难于险仄而遂为拘方之器此五变也
往时无制之兵人各一心号令不习畏敌而不畏将使
之用车即专恃车以为命六败也今且万人一心上下
同欲畏将而不畏敌有必死之志不专恃车而藉车以
为导此六变也夫兵法全国为上守险正全国之道也
车营正守险之用也三者合练敌不能冲突此节制之
师也诏下督蓟辽谭襄敏议襄敏议如武毅指于是命
卷九 第 14a 页 WYG1327-0170a.png
习车战与南兵敌台之议互为表里而练兵功卒成蓟
镇不警烽燧者且四十年武襄谪大同立功创独轮车
用人推挽翼以步骑上下山坂拒马便利神宗初大同
巡抚李文进上其制于朝遂置兵车营命武襄佥书后
府领车营训练京营有兵车自此始然则武襄之学于
赵本学者固不止得水战之秘而武毅制鸳鸯阵队长
执牌居前军士十人分翼于后五兵长短相杂攻守互
施变化若神殆檃括车战步战骑战之法而用之有偏
卷九 第 14b 页 WYG1327-0170b.png
全陈之有次第所谓以奇为正以众乘寡以实击虚南
北水陆一机也汉卫青武刚车晋马隆偏箱车唐马燧
车制古今论兵多祖之宋李纲欲禦金人铁骑剳子论
之尤详其要语曰古人名车曰革车盖冒之以皮防敌
火攻耳此又与武毅置火药别车之说互为表里惜房
琯刘秩辈雅不讲其法而世又以琯秩而并訾之也
   开中盐法
明初征安南兵八十万北征五十万而兵不告阙饟不
卷九 第 15a 页 WYG1327-0170c.png
告匮此虽繇屯卫合府兵法亦繇有开中盐法以济之
也开中者因宋制而益精之宋制利折色明制利本色
自洪武三年五月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路远费重若
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
长芦淮盐各一引引二百斤则转输之费省军储易充
矣从之而开中法实权舆于此后因边饟不继户部尚
书郁新遂定召商开中法令商输粟九边塞下按引支
盐凡盐一引计准价银八分若商能捐赀垦荒者俟成
卷九 第 15b 页 WYG1327-0170d.png
熟量徵其租十之一二听就附近堡报纳盐粮军有侵
扰者惩治永乐时定盐一引输边粟二斗五升成化时
少增至二斗七升二合粟入引出引入盐出费少而利
厚而又非报中于边率无以牟厚利故欲卖盐不得不
报中欲报中不得不积粟欲积粟不得不耕塞下之田
而米榖羡衍亦不得不籍之于堡而粜之于边此所谓
以盐法行屯政者也军卫屯米六石以赡军六石以贮
仓其溢十二石外者官勿与而又有开中盐法年例以
卷九 第 16a 页 WYG1327-0171a.png
济之若间值边警斗斛阙乏又有开中先支法以济之
常股盐户盐以为年例存积盐以备先支盐法疏通而
引无壅滞是故当其时商未尝有边商内商之分内商
皆边商也课未尝有盐课馀盐之分馀盐皆盐课也而
盐亦未尝有河盐堆盐之分河盐皆堆盐也今考河东
盐法至弘治时常股盐二十九万四千引存积盐一十
二万六千引始定运司召商办课之法而成化以前无
闻焉则其在两淮两浙长芦山东又可知矣此繇洪武
卷九 第 16b 页 WYG1327-0171b.png
迄成化盐法之略也弘治五年山阳叶淇为户部尚书
见是时塞上银一钱可易粟四斗商人费益少而利益
厚乃定纳银运司解户部给边费于是库银骤增至百
万两有奇一时皆以为利今考盐政志弘治时六运司
之纳银不一而河东最薄至二钱一分嘉靖二十七年
六运司之增银不一而河东最薄亦至三钱二分爰暨
万历时周宾所著识小编谓岁入馀盐课税等银约一
百万三千两有奇各边中盐引价约五十六万两七千
卷九 第 17a 页 WYG1327-0171c.png
有奇其于常赋盖五之一而两淮中盐引课不与焉则
其盐利之厚可知矣然而边土遂繇此荒粟益涌贵虽
尽一引价或且倍之至不能易斗粟军多呼庚癸而大
同山西二镇亦时召李国贞邓景山之变议者喟然太
息谓实繇淇轻变祖制始至其后九变胥阙食剿饷练
饷频加而行人陈际泰论之尤详以覈盖有嘅乎其言
之也且夫人情莫不趋利而避害亦莫不趋逸而避劳
夫惟以其趋利之心易其避劳之心而事乃克济自淇
卷九 第 17b 页 WYG1327-0171d.png
法既弊复思本色而本色又不可遽复于是令河东暨
两浙长芦山东胥纳折色惟两淮利较厚独纳本色隆
庆时总理屯盐都御史庞尚鹏尝上盐法疏曰议者每
归咎于淇而不知自淇改废者今己复其旧矣凡盐一
引官价五钱纳粟多者五六斗少亦不下三斗以上路
近价贱将及一石视国初不翅倍之爰暨崇祯时绍兴
推官陈子龙亦曰淮盐仍中本色至今犹然而议者不
考以为尽行折色此胥盐政掌故也然而边土之既荒
卷九 第 18a 页 WYG1327-0172a.png
者遂不可复垦而开中例又不敢尽斥废其名群商不
得巳乃岐边商内商之名以应之边商办盐课内商办
馀盐内商力有馀而以其劵引之利初不系于边也虽
能垦荒将焉用之边商力不足而况其烽堠之危又适
警于边也虽欲垦荒且姑巳之用此祖制卒不可复边
储卒不可充盐利益厚戎备益虚而一代久安长治之
彝典遂以澌灭而不可复问盖今河东盐法虽与两淮
殊制而有坐商又有运商则犹本于边商内商之遗意
卷九 第 18b 页 WYG1327-0172b.png
云或曰然则开中可复乎曰万历中商邱宋庄敏公纁
为户部尚书尝言边储大计最重屯田盐筴近诸边年
例银增至三百六十一万视弘治初八倍宜修屯政募
商人垦荒中盐上称善者久之而其说亦裁为文具焉
己矣且夫明季曾军屯之不恤而暇语开中哉或曰夫
缘边之苦饟久矣何以徵明初之粟若是其贱曰尚鹏
疏陈甘肃屯田尝谓西宁遇丰年银一钱可易粟五斗
故西宁给军之月粮皆愿得折色庄浪银一钱仅易粟
卷九 第 19a 页 WYG1327-0172c.png
一斗四五升各军月粮皆愿得本色是粟价至银七八
分已苦其贵矣蒲州王崇古总制三边尚鹏又尝遗书
曰榆林银一钱时估粮八升彼仅纳五升犹称艰苦是
粟价至银二钱遂为极贵矣盖开中垦荒之利犹有存
者而匪若万历以后之尤彫攰也或曰钧是开中也何
以宋之范祥收折色则为利明之叶淇收折色则为害
曰范祥盐钞此以本色之虚估变而纳折色之实价者
也故在宋为利叶淇盐课此以折色之时估变而忘本
卷九 第 19b 页 WYG1327-0172d.png
色之常价者也故在明为害盖宋之边近故得本色犹
易明之边远故得本色倍难而其尤远于东胜嘉峪者
又可知矣此又宜综时代道里以计之者也或曰襄城
李恭靖公敏尝巡抚大同见山东河南转饷至者道远
耗费乃会计岁支外胥令输银民轻赍易达而将士得
以其赢治军装交便之及为户部尚书并请畿辅山西
陜西州县岁输粮各边者每粮一石徵银一两以十九
输边依时值折军饷有馀则召籴以备军兴上从之自
卷九 第 20a 页 WYG1327-0173a.png
是北方二税胥折银实繇襄城始夫襄城即先山阳而
任户部者也何以襄城轻赍则为利山阳折色则为害
曰襄城轻赍犹可以纾齐豫输挽之劳山阳折色乃遂
以贻边关输挽之害其法祇间毫芒其谬不翅千里曰
山阳之谬不待词毕矣然布政文贵初改迤荒为折色
侍郎冯清又尽改本色为折色而陜西塞上之粟弥鲜
则其害亦不始开中也曰齐豫或间可行轻赍全秦必
不可行折色税粮折色虽利于民而实深害于军开中
卷九 第 20b 页 WYG1327-0173b.png
折色但利于商而遂永害于国利民且不得无罪者其
害仍自民受之而利商之罪滋甚者其害直国与军民
钧受之而匝七世而莫之能救也盖河东近边解池盐
利实济边需此志河东盐法所宜勤勤恳恳以特书之
者也
   中州河防考
自汉河徙顿丘后汉治汴渠筑金堤修石门宋熙宁十
年决澶州曹村河道南徙百馀里而分入于南北清河
卷九 第 21a 页 WYG1327-0173c.png
金复自卫州决入涡河以合淮明洪武二十四年决原
武之黑阳山开封府河益南徙三十馀里而全入于淮
其地多经中州诸郡县河防殆不胜考中州正河支河
合河南岸北岸胥载省志郡县志又无俟详考矧自明
万历初河决崔镇夺淮入海淮复决高家堰右都御史
潘季驯治之著河防一览十四卷近日议河渠者胥奉
为指南其书大率详于徐邳以下而略于中州然则中
州河防之失考也久矣比岁武陟马家营决尝东溢山
卷九 第 21b 页 WYG1327-0173d.png
东之安平镇而趋大清河以入海今请择其切要者略
考之昔汉河决酸枣在今延津决瓠子在今开州其馀
决馆陶清河暨宋决韩村商胡诸地胥在河下流惟宋
乾德二年孟州水涨坏中潬桥梁地在今孟县东距武
陟百五十里太平兴国二年决温县东北距武陟六十
里而害不甚钜元至元九年新乡广盈仓南决五十馀
步又决百十三步西南距武陟百里而都水监旋修完
之胥非武陟比也武陟地差近延津新乡温孟钉船帮
卷九 第 22a 页 WYG1327-0174a.png
詹家店秦家厂马家营决而东漫安平镇虽不类元至
正四年之决白茅堤金堤明正统十三年景泰四年之
叠决张秋沙湾弘治二年之决原武而繇封邱荆隆口
以冲张秋五年之复决荆隆以溃张秋堤万历十五年
之沁决金屹垱莲花口以漂荡获嘉新乡河决荆隆溃
长堤大社口以荡东明长垣而大势雅宜参考当元之
决白茅也并河郡邑虞城楚邱至曹州东明诸地胥罹
水患势且北侵安山沿入会通河总治河防使贾鲁治
卷九 第 22b 页 WYG1327-0174b.png
之始自白茅长百八十二里继自黄陵冈至南白茅十
里自南白茅至刘庄村十里又至虞城黄固八里又至
归德哈只口五十一里乃浚凹里旧河至张赞店又至
杨青村通长九十八里其北岸堤防通长二百五十四
里白茅河口至曹州板城二十五里又至英贤村百三
十三里稍冈至砀山八十五里又修哈只至徐州三百
馀里缺口地胥在今兖徐开封归德境而黄陵冈白茅
村西连仪封荣花树埽东连考城芝麻庄陈隆口北岸
卷九 第 23a 页 WYG1327-0174c.png
贾鲁河由此起而由陈隆庄西以入河又仪封东北至
曹县界五十里明初东行黄河由仪封葵邱东北至南
旺分水河洎正德中胡世宁言河径汴一自长垣曹郓
出阳榖后虽寖湮塞世宁亦言阳榖道势近东北不可
复开而北趋故道地形洼下其势易达此中州东接曹
兖河防当考者也景泰时决张秋夺济汶入海之路以
去即大清河世所谓盐河也都御史徐有贞请先疏其
水水势平乃治决决止多建闸坝以时节宣于是作疏
卷九 第 23b 页 WYG1327-0174d.png
水渠起张秋金堤西南行九里至濮阳泺经博陵寿张
沙河至东西影塘又沿李𡺾至莲花池大潴潭乃踰范
暨濮又上而西数百里经澶渊接河沁赐名广济建闸
名通源又设九堰八闸而张秋绩成地胥在今东昌大
名开封卫辉境而广济渠首起张秋尾接河沁澶渊道
出开州习城后魏濮阳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堤宣
房塸水经书河经武阳县东范县西又于范县东北流
为仓亭津今濮范寿张沙河赵王河胥为黄沁漫流道
卷九 第 24a 页 WYG1327-0175a.png
又沙湾故道霖潦渟积成河而沙湾减水闸下安山暨
戴家坝上即长垣黄河故道尤宜详考及弘治之决原
武也支为三一由荆隆口漫祥符长垣而下趋张秋冲
会通河以奔放于海一出中牟下尉氏一溢兰阳仪封
考城归德以至宿州户部侍郎白昂治之既而复溃黄
陵冈堤冲张秋夺汶水以入海荆隆决口至阔九十馀
丈都御史刘大夏请治上流且筑长堤防大名山东患
于是首浚贾鲁旧河四十馀里由曹出徐以分水夫南
卷九 第 24b 页 WYG1327-0175b.png
岸贾鲁河故道由曹县南虞城西新集丁家道口之下
杨先口之上分出马牧集夏邑砀山北韩家道口司家
道口牛黄堌永城赵家圈而出两河口又由徐溪口经
萧县蓟门凡二百二十馀里而出徐州之小浮桥号为
铜帮铁底潘季驯谓黄河北徙崔家口一带浅阻若故
道不复恐祸不在徐邳而在河南山东则贾鲁旧河之
宜浚瞭然矣是故大夏浚河四十馀里暨中牟决河由
河以入洪泽湖或由徐溪口入淮耶抑由姬村湖永堌
卷九 第 25a 页 WYG1327-0175c.png
入或仍由小河口以入耶是不可不考也又大夏浚孙
家渡开新河七十馀里导使南行由中牟至颍以入淮
夫孙家渡西连荥泽东连郑州小陈桥黄炼集正统十
三年全河由此南徙而开封府且在河北及弘治二年
复决当其决而开也且与元末黄河由陈州西以经颍
州东金末黄河由项城东以经颍上西胥急趋淮渎而
视明全河入淮三道一自兰阳东南流由杞县睢州宁
陵符离桥宿迁小河口入一由宁陵南入涡经亳州蒙
卷九 第 25b 页 WYG1327-0175d.png
城怀远荆山口入一由仪封北折经黄陵冈蔡家口梁
靖口出徐州小浮桥清河县入以暨筑归仁堤马厂坡
王简张福堤高家堰而后淮畜全力以出清口地形尤
西疏导抑己尤捷矣胡世宁亦言荥泽间孙家渡决宜
常浚之以分上流之势嘉靖初总理河道章拯又请浚
以分山东水势世宁又言汴南分二道一出荥泽经中
牟陈颍至寿州入淮是故大夏开新河七十馀里暨中
牟东南至尉氏百里中牟至颍上且由金末黄河道以
卷九 第 26a 页 WYG1327-0176a.png
入淮胥不可不详考也而大夏又浚四府营淤河由陈
留至归德析为二一由宿迁一由亳涡会于淮元廉访
使尚文言陈留抵睢东西百馀里大抵南岸高于北岸
约八九尺又言蒲口决千馀步东走归德旧渎行二百
里至横堤复合正流淤河当即蒲口巴河诸地又胡世
宁言汴南道一出祥符经陈留睢亳至怀远入淮东南
一道自归德宿虹出宿迁今归德东南至亳州百里涡
河在亳西即定远荆山口道而宿迁会淮当仍由小河
卷九 第 26b 页 WYG1327-0176b.png
白洋河又或经白鹿邸家湖耶抑考贾鲁旧河孙家渡
新河四府营淤河诸口胥张秋沙湾上流也业疏泄矣
乃塞张秋之决又起胙城经滑长垣东明曹单诸县下
尽徐州作长堤亘三百六十里河防一览书筑长堤一
道荆隆口东西各二百馀里黄陵冈东西各三百馀里
起武陟詹家店抵砀沛千馀里名太行堤夫胙城西南
距武陟百七十里徐州西经沛距砀山百八十里而堤
益衍而长此所以防大名山东之患汔至荆隆塞黄陵
卷九 第 27a 页 WYG1327-0176c.png
奠而张秋赐名安平镇者也抑白昂筑阳武长堤长五
千馀丈东防张秋南防中牟又自归德小坝浚饮马池
抵小河西令汴入睢睢入泗以少复浚仪蒗荡渠水经
注禹塞荥泽开渠通淮泗隋开汴渠遗迹暨万历时塞
莲花池坝塞荆隆口铜瓦厢又明初漕运由淮达河由
阳武陆运百馀里至卫河入舟永乐九年工部侍郎张
信浚祥符鱼王口至中湾二十馀里由荆隆口下鱼台
蹋场口复黄河故道诸迹胥当附考至若南岸堤防则
卷九 第 27b 页 WYG1327-0176d.png
广武山东荥泽小院村东北对南贾口荥阳孙家渡小
陈桥中牟判官村鲍家寨而十里店黄炼集尤险要祥
符西青谷堆李仲英寨而瓦子坡槐疙疸尤险刘兽医
堤逼河陶家店埽坝直射张家湾时和驿逼开封城冲
刷尤急祥符东兔伯冈埽头集陈留李家楼胥易溃兰
阳赵皮寨西连七村嘉靖七年疏白河由亳泗入淮十
六年流倏盛东向梁靖口流寖微梁靖岔河口东出鱼
台榖亭流遂绝虽水旋淤而偕野鸡冈胥决河故道仪
卷九 第 28a 页 WYG1327-0177a.png
封李景高口万历十七年尝决冲葛田月堤入睢陈故
道又尝浚支河入徐白家楼北直突滩普家营亦号险
要睢州石家楼考城王家集宁陵商丘梁靖口嘉靖六
年尝决冲入鸡鸣台新集四十五年尝塞南流几绝又
迤丁家道口刘家口而杨先口为贾鲁河道以至虞城
黄堌口北直突滩夏邑永城东距砀山市力寨焉此南
岸之廑可考者也北岸堤防则武陟南贾口黄沁交会
詹家店西钉船帮李先锋庄南直广武山前王家沟刘
卷九 第 28b 页 WYG1327-0177b.png
家沟詹家店东秦家厂马家营魏家营秦旗营梁家营
二铺营东南直官庄峪北距太行堤数里东接荥泽堤
以至甄家庄郭家潭胥号险要原武西庙王口东贾家
寨阳武脾沙冈胥扫湾阳武大堤大浜申家潭尤迎冲
溜封邱于家店荆隆口中栾城地参连最号险要祥符
陈桥集西抵荆隆东连马家口弘治五年嘉靖二十四
年河胥决贯台马家口胥险陈留寨南接回回寨尤冲
激而东北黄陵冈北连白茅村地尤远兰阳铜瓦厢万
卷九 第 29a 页 WYG1327-0177c.png
历时尝大决板厂樊家庄张村集胥险马坊营尤扫湾
地仪封挖泥河炼城口埽坝尤急荣花树埽迎溜三家
庄逼河乃东接旧老堤东明堤以及黄陵冈堤南之龙
王庙又东接考城芝麻庄陈隆口李秀厂孝城口地胥
险而后东距曹州位家湾双河口曹县武家坝焉此北
岸之仅可考者也又若北岸太行堤隆庆六年加筑起
武陟沁河止修武东之木栾店万历八年又加筑南岸
长堤起虞城止荥泽两堤共袤千五百馀里万历十七
卷九 第 29b 页 WYG1327-0177d.png
年筑堤坝共袤四万八千百二十丈其馀胥有缕堤遥
堤减水堤月堤格堤顺水坝挑水坝而南岸缕水堤隆
庆六年筑起祥符止砀山遥堤万历时增筑孙家渡五
百八十六丈黄炼集六百丈刘兽医口三千七百三十
二丈张家湾至时和驿千五十丈兔伯冈至埽头二千
九百三十丈赵皮寨至李景高口二千三百五十九丈
护城堤明时开封城地下于河丈馀今裁平河面堤尤
急仪封东北至石家楼五十八里王家集至考城十七
卷九 第 30a 页 WYG1327-0178a.png
里有奇黄堌至虞城暨北岸封邱旧堤尤宜守又陶家
店帮堤千八百七十一丈坝三千六百二十九丈张家
湾修堤一坝一时和驿帮堤九百二十丈坝三百二十
七丈工胥险要北岸詹家店西距武陟百里万历时创
堤四百八十五丈有奇庙王口遥堤千二百二十五丈
贾家寨月堤九百丈荆隆口遥堤二千九十丈马坊营
月堤一荣花树埽坝千二百六十丈堤百七十五丈三
家庄坝二百七十丈芝麻庄坝八十六丈孝城口堤二
卷九 第 30b 页 WYG1327-0178b.png
十八丈坝二十丈有奇工尤险要又长垣东明长堤南
接荆隆口袤百三十里东起曹县白茅集西止封邱新
丰村而长垣大社口王家堤常村集尤为险要堤外淘
北河世传黄河故道而三尖口吴家口刘家口月堤三
坝泄水闭水并宜慎此南北岸堤之可合考者也然自
正德四年河决沛县飞云桥泛溢多在徐邳以下而中
州寖鲜河患万历十五年决荆隆铜瓦堤大名上流以
少防其溃而其馀修筑殊鲜堤堰大率卑薄上部册多
卷九 第 31a 页 WYG1327-0178c.png
虚洎季年开封城之决大相国寺浮图裁半出盖与秦
王贲之灌大梁金西北据牟驼冈而放河水浸淖封邱
门外数百里以阻东南使驿其事差类而当时曾不暇
经画也然则中州河防之失考也久矣抑沁河北岸堤
起温县北高村历大樊口刘村太原村金圪塔修武武
陟北木栾店莲花池口小原村郭村乃入南贾口而大
樊村为扫湾地嘉靖三十五年尝决三百馀丈入卫河
淤临清板闸砖闸外七十馀里金圪塔莲花口在武陟
卷九 第 31b 页 WYG1327-0178d.png
东岸尤为险要至詹家店西距沁堤头十八里不筑堤
盖与徐邳下宿迁南岸小河白洋河北岸直河至古城
埒若元提举王允中于沁河内筑石堰遮水入广济四
渠共袤六百七十七里经济源河内河阳温武陟村坊
四百六十三溉田三千馀顷抑当参考至引沁通卫元
郭守敬虽陈怀孟沁河东合丹水引东流至武陟北可
合入御河以灌田然董文用尝考测卫州城浮图最高
裁与沁水平卫辉府志载之明给事中常居敬疏引其
卷九 第 32a 页 WYG1327-0179a.png
语又谓修武县较大樊口地卑约十五馀丈且沁河广
一里馀卫河裁三四丈又卫水清沁浊沙漩激同黄河
而木栾店距卫河百馀里绝无支河然则水集所载引
沁至长垣界经张秋出会通闸入运暨胡世宁疏沁水
经红荆口分流一道阅六十里达卫又大樊口北决开
堤坝郭村乾河暨修武西北清水河经获嘉县北六里
至新乡西北侯家桥入卫裁可备考它若由广武山北
经汜口洛口五社津而达孟津又由孟津郭家嘴历新
卷九 第 32b 页 WYG1327-0179b.png
安伍口渑池洋浒圪把窝白浪槐坝河浸高而鹰嘴窝
神仙岭桃园碛尤峻陜州渔林涛郑家矻牛素回窝
堰而虾蟆口卧虎滩狮子口尤迅激乃及砥柱三门东
南风裁可上人门至太阳渡溜寖缓自狮子口下凡十
九滩百二十里自孟津至太阳渡凡四百五十七里又
由窦津西达风陵渡党家口附考
   藩镇
宋靖康中李忠定知枢密院事以三镇之坚守也上备
卷九 第 33a 页 WYG1327-0179c.png
边禦敌八事其第一事曰唐之藩镇所以拱卫京师故
虽屡有变故卒赖其力而及其弊也有尾大不掉之患
祖宗监之销藩镇之权罢世袭之制施于承平边备无
事则可在今日则手足不足以捍头目为今之计莫若
以太原真定中山河间建为藩镇择帅付之许之世袭
收租赋以养将士习战阵相为唇齿以捍金人可无深
入之患又沧州与营平相直隔黄河下流及小海其势
易以侵犯宜分滨棣德博建横海军一道如诸镇之制
卷九 第 33b 页 WYG1327-0179d.png
则帝都有藩篱之固矣后撰靖康传信录则曰上俾宰
执同议而其间所论异同虽建横海军一道以安抚使
总之而藩镇之议寝后撰建炎时政记则曰六月十四
日内降敕书一道敕河北河东诸路守臣将帅忠义军
民等如能竭力捍禦保有一方及纠集师徒力战破贼
者至建炎二年当议酬其勋庸授以节钺其馀官吏军
兵第加优赏应税赋货财悉许移用官吏将佐悉许辟
置朝廷更行量力应副为国藩屏以昭茂功又诏自今
卷九 第 34a 页 WYG1327-0180a.png
有能收复两路已陷州郡及救解危急保全一方功效
显著者除本处节度观察防禦团练使依方镇法而不
书藩镇之议寝盖时政记系进御及史馆检阅文字与
传信录体例固不同也及建炎初之除尚书右仆射也
画十事以进其议守曰居于山者必高垣墙固柴栅以
虞虎狼之害居于野者必盛僮仆厉甲兵以防盗贼之
患又曰为今日守边之策当以河北河东之地建藩镇
立豪杰使自为守朝廷量以兵力援之而于沿河沿淮
卷九 第 34b 页 WYG1327-0180b.png
沿江置帅府要郡以控扼修城池备器械屯兵聚粮坚
壁清野教车战以禦其奔冲习水战以击其济渡使进
无所掠退不得归则其势必不敢深入至于陵边隅破
城邑则不能保其必无也凡忠定为相七十五日其所
以经画而措置之者河北河东尤要尝乞置招抚司经
制司曰河北西路三帅府二十馀郡靖康末所失真定
怀卫浚一帅府三郡而已其馀至今皆坚守一路兵民
有城郭者依城郭无城郭者依大河西山自相结集多
卷九 第 35a 页 WYG1327-0180c.png
者数万少者不下万人各立首领以相统率知名号者
巳数十处日以蜡书号吁朝廷乞师请援愿为前驱因
而抚循为吾之用数十万众不日可致而金人留兵怀
卫浚三郡以扼吾要津每郡不过三千人其馀皆胁制
吾民剪易衣发以疑我耳大兵临之遣间要约必有应
者则三郡不旬月间可复也三郡复则真定可图而中
山之围可解河北复为我有矣然后第功行封以河外
郡县悉议封建使自为守朝廷量力以助之则藩篱固
卷九 第 35b 页 WYG1327-0180d.png
而中原宁此今日之要策也河东之势亦然但所失州
郡视河北为多然所以处之之策亦无以过于此者臣
愚欲乞于河北西路置招抚司河东路置经制司择文
武臣僚中有材略名望素为两路兵民信服者为之使
副布宣朝廷德意以结其心信赏必罚以作其气训练
服习以教之战量补名目以旌劝其首领宽给钱榖以
赈贷其乏绝辟置僚属将佐乘机应变一切许以便宜
从事则两路可以复全中兴之功指日可成必自此始
卷九 第 36a 页 WYG1327-0181a.png
犹捍水患于决溢之口则下流无泛滥之虞禦盗贼于
门墙之外则堂奥有安靖之势理之必至也其措置沿
河沿淮沿江者又乞置帅府要郡次要郡曰臣窃以唐
有天下贞观开元号为治平无事者以外有方镇之兵
捍禦边隅内有府卫之兵临御方镇表里相制国势以
安其后府兵之法坏边兵之势强乃有天宝安史之乱
然卒戡定之者方镇力也代宗避吐蕃之寇而幸陜德
宗避朱泚之变而幸奉天亦资方镇之兵以复国然行
卷九 第 36b 页 WYG1327-0181b.png
姑息之政威柄下移强藩悍臣浸成跋扈此非方镇之
罪措置失策之过也祖宗监唐末之弊削方镇之权惟
沿边帅司屯宿重兵委以军旅之事腹内会府虽有帅
号其权甚轻自馀列郡守臣悉委文吏不与军政以处
承平治安无事之时可也今坏吾边防以扰腹心之地
盗贼乘时蜂起蚁结而州郡犹以承平之制临之安能
捍患禦侮镇抚之哉故唐方镇之弊尾大不掉而今日
州郡之弊手足不足以捍头目理势然也救其弊而振
卷九 第 37a 页 WYG1327-0181c.png
起之莫若取方镇之制用其所长去其所短择人而任
之使大小相比远近相维以蕃王室臣愚欲乞于沿河
沿淮沿江置帅府要郡次要郡帅府带安抚使节制一
路即唐节度使之兵也要郡带兵马铃辖次要郡带兵
马都监以佐帅府即唐观察防禦团练之兵也朝廷减
上供金榖使之养兵宽法制而假之权将佐僚属听其
辟置平居责以训练阅习有变即帅府量事起兵统率
以行与数路约为应援会合有功者增秩进职而不移
卷九 第 37b 页 WYG1327-0181d.png
其任如此数年上下安习即州郡之兵可用矣而其拟
帅府要郡次要郡河北东路帅府则大名府横海军而
要郡则开德府棣州次要郡则滨州永静军也京东东
路帅府则青州徐州而要郡则袭庆府登州莱州密州
次要郡则沂州潍州淄州也京东西路帅府则东平府
应天府而要郡则济南府濮州兴化府次要郡则济州
单州也京西北路帅府则河南府顺昌府而要郡则河
阳府颍昌府蔡州汝州陈州也京西南路帅府则邓州
卷九 第 38a 页 WYG1327-0182a.png
襄阳府而要郡则唐州随州次要郡则金州均州房州
商州也永兴军路帅府则永兴军而要郡则陜府华州
虢州次要郡则同州耀州也淮南东路帅府则扬州而
要郡则宿州楚州次要郡则泗州真州海州和州也淮
南西路帅府则庐州而要郡则寿春府亳州次要郡则
舒州濠州黄州光州也江南东路帅府则江宁府而要
郡则宣州江州次要郡则饶州信州池州太平府也江
南西路帅府则洪州而要郡则虔州袁州次要郡则吉
卷九 第 38b 页 WYG1327-0182b.png
州筠州抚州也荆湖南路帅府则潭州而要郡则衡州
次要郡则永州道州也荆湖北路帅府则荆南府而要
郡则鼎州鄂州次要郡则澧州复州岳州也两浙西路
帅府则杭州而要郡则镇江府平江府湖州常州次要
郡则秀州衢州也两浙东路帅府则越州而要郡则明
州次要郡则温州台州处州也后撰时政记则曰六月
某日臣与执政官奏事进呈劄子议控禦之策大略谓
云云佥谓帅府要郡之制可行但未可如方镇割𨽻州
卷九 第 39a 页 WYG1327-0182c.png
郡得旨京东东西路京西南北路河北东路永兴军路
淮南江南两浙东西路荆湖南北路皆置帅府要郡次
要郡帅府为安抚使带马步军都总管要郡带兵马钤
辖次要郡带兵马都监皆以武臣为之副改路分为副
总管路钤辖为副钤辖州钤辖为副都监总管钤辖司
许以便宜行军马辟置僚属依帅臣法屯兵皆有等差
遇朝廷起兵则副总管为帅副钤辖都监各以兵从听
其节制正官愿行者听转运使副一员随军一员留本
卷九 第 39b 页 WYG1327-0182d.png
路提点刑狱弹压本路盗贼遇有盗贼则量敌多寡出
兵会合以相应援本路帅臣当职官措置兵马先就绪
者当优议旌赏盖虽许便宜行军马而视便宜从事之
制殊矣矧𨽻州郡许世袭哉此当偕范宗尹建镇抚使
本末文天祥建四阃议汇裁之
 
 
 存研楼文集卷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