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1197-02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文正集卷二十
             元 吴澄 撰
  序
   周易本说序
易者天地鬼神之奥而五经之原也夫岂易究哉古魏
齐履谦伯恒父笃学穷经其志苦其思深其于易也悉
去诸儒支蔓之说而存其本著本说四卷其辞简其法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1197-0214b.png
严能以一字一句该卦爻之义余读之而有取焉于乾
之乾而曰上乾名下卦名于坤之黄裳而曰不外事无
上侵于蹇之来反来连而曰反二连三于解之负且乘
而曰负四乘二以悔亡为功能掩过以无悔为功过俱
亡此其训释之善者也于屯之二曰辞之逊所以见覆
之危期之远于以明守之坚于讼之三曰食旧德则人
莫与争能从王事无成则人莫与争功于遁之三与上
曰系者情牵于私而功业非所勉肥者宏博自大而职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1197-0214c.png
事非所屑此其文义之畅者也无妄之妄谓史记作望
意尤明白则同乎先儒而择之精坎三来之谓之为语
辞而不训往复彖来复谓一阳始生于冬至之后而谓
十月微阳已生者不然则异乎先儒而语之当姑举其
槩如此他未暇遍举呜呼伯恒其知易教之以洁静精
微为贵与然其简严太甚也观者鲜或细玩而详窥兹
盖未易与寡见謏闻议也或曰齐氏之说与子之说易
不尽同也予曰然彼之与予同者予固服其简且严矣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1197-0214d.png
其不与予同者予敢是已之是而必人之同乎已哉亦
将因其不同而致思焉则其同也其不同也皆我师也
伯恒学孤特行清介所守确乎不移予尝与为寮友君
子人也非止经师而已
   春秋诸国统纪序
读三百五篇之诗曰有美有刺也读二百四十二年之
春秋曰有褒有贬也盖夫子既没而序诗传春秋者固
已云然则非秦汉以后之儒创为是说也说经而迷于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1197-0215a.png
是也千午矣逮自朱子诗传出人始知诗之不为美刺
作若春秋之不为褒贬作则朱子无论著夫孰从而正
之有惑有不惑者相半也邵子曰圣人之经浑然无迹
如天道焉春秋书实事而善恶形于其中矣至哉言乎
朱子谓据事直书而善恶自见其旨一也唐啖赵宋孙
刘而下不泥于传有功于经者奚啻数十家然褒贬之
蔽犹未悉除必待宋末李吕而后不大惑夫其所谓褒
贬者以书时书月书日为详略其事以书爵书人书国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1197-0215b.png
为荣辱其君以书字书氏书名书人为轻重其臣而已
噫事之或时或月或日也君之或爵或人或国也臣之
或字或氏或名或人也法一定而不易岂圣人有意于
轩轾予夺之哉魏邑齐履谦伯恒父之说春秋则异是
不承陋袭故皆苦思深究而自得内鲁尊周之外经书
其君之卒者十八国乃分汇诸国之统纪凡二十已所
特见各傅于经缕数旁通务合书法馀事阙而不录其
义视李则明决多其辞视吕则简净胜予之所可靡或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1197-0215c.png
不同间有不同亦其求之太过尔而非苟为言也不具
九方皋相马之眼者又乌能识之伯恒父之笃志经学
知之虽久晚年获睹其二书之成宁不快于心欤二书
谓何易春秋也
   周易辑说序
易之道其大如天其广如地其悉备也如天地间之万
物靡所不有世之说易者各随所见苟不悖于理其为
言也必有可观无他易广大悉备无不包罗无不该遍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1197-0215d.png
故也金溪曾先生讳子良在宋两贡于乡擢进士科仕
至县令晚节隐居讲授以通经学古能诗能文为后进
师临川饶宗鲁游其门每日授易所闻皆能记忆师既
卒乃祖述其意撰著新辞文口谈之质俚如传注之纯
雅名曰周易辑说意或未安不敢辄改盖有汉儒治经
守家法之遗意焉先生之年吾父党也素所敬慕者今
因所辑得窥前辈之所学又嘉宗鲁之能守其师说也
是以为之序云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1197-0216a.png
   中庸简明传序
中庸传道之书也汉儒杂之于记礼之篇得存于今者
幸尔程子表章其书以与论语孟子并然蕴奥难见读
者其可易观哉程子数数为学者言所言微妙深切盖
真得其传于千载之下者非推寻测度于文字间也至
其门人吕游杨侯始各有注朱子因之著章句或问择
之精语之详矣唯精也精之又精邻于巧唯详也详之
又详流于多其浑然者巧则裂其粲然者多则惑虽然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1197-0216b.png
此其疵之小也不害其为大醇庐陵刘君惟思良贵甫
以朱子章句讲授考索玩绎五六十年年八十乃纂其
平日教人者笔之于纸辞简义明仿夫子说蒸民诗之
法始学最易于通习惠不浅也夫汉儒说稽古累数万
言而郑康成于中庸二十九字止以十二字注之朱子
深有取焉然则良贵父之简明是亦朱子意也而见之
不同者不曲徇澄少读中庸不无一二与朱子异后观
饶氏伯舆父所见亦然恨生晚不获就质正今良贵父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1197-0216c.png
吾父行也皇庆元年夏其子秘书监典簿复初官满南
归相遇于东淮出其父书以示澄读之竟既知先辈用
功之不苟而良贵父亦已下世畴昔所愿质正于伯与
父者今又不获从良贵父而订定三人之不同各有不
同三卒未能以合于一也则又乌乎不怅焉以悲故为
识其左而还其书于典簿氏
   春秋集传释义序
古之学者醇厚笃实不肯背其师说予观公羊氏谷梁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1197-0216d.png
氏之徒既传其师之说以为传而其间有特称子公羊
子子谷梁子者又以著其师之所自言也呜呼此其所
以为三代以上之人与汉儒治经亦谨家法不以毫发
臆见乱其所闻唐之陆淳初师啖氏啖卒而师啖之友
赵氏遂合二师之说为纂例为辨疑等书至今啖赵之
学得以存于世者陆氏之功也新安俞皋其学慱其才
优其质美从其乡之经师赵君学春秋恪守所传通之
于诸家述集传释义经文之下融会众说择之精语之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1197-0217a.png
审粹然无疵经后备载三传胡氏传以今日所尚也玩
经下所释则四传之是非不待辨而自明可谓专门而
通者矣予喜其有醇厚笃实之风乃为序其卷首赵君
名良钧宋末进士及第授脩职郎广德军教授宋亡不
复仕皋字心远居朱子之乡与人论经一则曰赵先生
云二则曰赵先生云学而能若是者鲜哉予是以喜之
之深也
   字体正讹序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1197-0217b.png
自𨽻兴于秦而篆废于汉其初不过图简便以适已而
已汉𨽻之流为晋𨽻则又专务姿媚以悦人妍巧千状
见者无不爱学者竭其精力以摸拟之而患不似也夫
字者所以传经载道述史记事治百官察万民贯通三
才其为用大矣缩之以简便华之以姿媚偏旁点画浸
浸失真弗省弗顾惟欲以悦目为姝何其小用之哉汉
晋而后若唐若宋声明文物之盛各三百年颇有肯寻
斯籀之绪上追科斗鸟迹之遗者视汉晋为优然亦间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1197-0217c.png
见尔不易得也就二代而论唐之能者超于宋宋之能
者多于唐馀风犹未泯番易吴正道承家世文献工篆
书不惟笔法之工并究字体之原以所订偏旁一帙示
予予每慨古艺之不绝如线而忽值斯人焉如之何而
不喜之之深耶
   贞观政要集论序
夏有天下四百五十馀年商有天下六百三十馀年周
有天下八百六十馀年三代以后享国之久唯汉与唐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1197-0217d.png
唐之可称者三君而已太宗文皇帝身兼创业守成之
事纳谏求治励精不倦其效至于米㪷三钱外户不闭
故贞观之盛有非开元元和之所可及而太宗卓然为
唐三宗之冠史臣吴兢类辑朝廷之设施君臣之问对
忠贤之诤议萃成十卷曰贞观政要事覈辞质读者易
晓唐之子孙奉为祖训圣世亦重其书澄备位经筵时
尝以是进讲焉夫过唐者汉孝文之恭俭爱民可镜也
超汉者夏大禹之好善言恶旨酒可规也继夏者商成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1197-0218a.png
汤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可师法也周监二代郁郁乎
文文武之德旦奭之猷具载二南二雅周颂之诗召诰
立政无逸之书义理昭融教戒深切率而由之其不上
跻泰和景运之隆乎然譬之行远必自迩譬之登高必
自卑则贞观改要之书何可无也抚士戈直考订音释
附以诸儒论说又足开广将来进讲此书者之视听其
所禆益岂少哉
   甲子年表图序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1197-0218b.png
宋司马文正公作资治通鉴仿春秋左氏传编年法而
不书甲子天下不一统之时不备各国之年故又节约
正书撰目录三十卷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之例标岁
阳岁阴之号于上载诸僣伪国之年于下徽国文公朱
先生因之而脩纲目直书甲子干支大书卜习以别国
统离合明如日星矣然卷帙浩繁披阅匪易或有以纪
年甲子列为图者极便览观而不无缺略也乐安陈景
德皓首劬书博考历代诸国纪年起上古以逮于今萃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1197-0218c.png
成一编名甲子年表之图间附事迹一二笔削俱有意
义远者传疑近者传信悉无所苟李泰同邑士也喜其
书偕友王开抄写点校将锓木以广其传用心之公可
尚已予是以题其卷端云
   太玄准易图序
夫玄之于易犹地之于天也天主太极而总元气元气
转而为三统在玄则谓之三元三元转而为九州九州
转而为二十七部二十七部转而为八十一首首有九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1197-0218d.png
赞赞分昼夜而刚柔之用见矣故元之赞七百二十九
而有奇以应三百六旬有六日之度盖本出乎元气而
作者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因
而重之为六十四故易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以
司八节又以坎离震兑四正之卦二十四爻以司二十
四气以复临泰大壮夬乾过遁否观剥坤十有二卦以
司七十二候节也气也候也既各有统矣然周天之度
未见其所司也于是又去四正之卦分取六十卦衍而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1197-0219a.png
伸之为三百六十爻各司其日则周天三百六十度而
寒暑进退之道阴阳之运备矣盖本乎太极而作者也
由是观之则天地各有生成之数而相为表里之用故
天数西行上承而左转者在地之元气也地数东行下
顺而右运者在天之太极也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元
气转三统五行于下此所谓成变化而行鬼神者也所
谓玄之于易犹地之于天者如斯而已准而作之不亦
宜乎若夫分天度列次舍序气候明卦爻冠首赞位列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1197-0219b.png
八重先以夜赞布诸外然后昼赞首位爻象候卦气宫
分度数次诸内复会于辰极而玄易显仁藏用之道循
乎数者可见矣是故始于上元甲子天正朔旦日躔牛
宿之初后四千六百一十七年复会于太初之上元者
元之赞也自上元甲寅青龙之首气起未济之九四后
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复会于太极之上元者易之爻
也原始要终究其所穷则体用虽殊其归一而已矣
   春秋纲常序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1197-0219c.png
春秋以道名分此言虽出庄氏而先儒有取焉以其二
字足以该一经之义也古今春秋传注家奚翅百数或
间得其义而能悉该其义者盖未之见淮西张鉴所述
春秋纲常不自措一辞但于每行书字有高低而已观
其叙例大义炳然正名定分无以踰此简而严严而简
真可羽翼圣经以垂训戒于千万世旨哉书乎予故识
其篇端
   古今通纪序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1197-0219d.png
易叙伏羲神农黄帝氏书起尧舜及夏商周此帝王传
系之见于经者秦而下有史可稽伏羲以前异书所载
则荒诞不足徵已旧日纪历代传系之书皆始伏羲而
讫宋今清江何君增益其旧纂记靡遗逮至国朝一统
之盛美哉书乎虽未尝读史亦一览而知古今之大槩
其子璋孙以刻本示予予甚珍之乃为题其卷首中间
乱臣贼子背叛篡弑窃大位改年号或不数年或不踰
年或不数月或不踰月而诛夷殄绝者当别作一条表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1197-0220a.png
其大逆不可与乘时割据之国同称僣伪何君名岳生
在宋受父泽荫将仕郎绍定壬辰进士隆兴通守嵩之
之子也晚岁穷居讲授不求闻达其文昭晰从顺宜于
程试堪为今日进士之师云
   四书名考序
朱子之释四书义理精矣然所引用人名及其事实初
学或有所未详清江周良佐慱考备述俾人名事实坦
然明白间又发挥其辞语通畅其旨趣于读者诚有资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1197-0220b.png
予虽老亦愿得此编常寘书案间岂特可为初学之益
而已哉
   易说纲要序
清江杨明夫与予同岁生自少工进士业国朝既复贡
举时年六十馀矣欣欣然就举至八十犹未已其笃好
盖如是观所编易说纲要程朱为之本而他诸说附焉
将以淑其子孙年老而志不衰可尚也夫有能因其所
说择其相近者玩绎而践行之则可以立身可以应世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1197-0220c.png
及其久也得易之用而深于易虽希于圣不难也然则
是编也岂特为杨氏子孙所习而已哉明夫名士龙今
年七十九视强壮无以异
   临川王文公集序
唐之文能变八代之弊追先汉之踪者昌黎韩氏而已
河东柳氏亚之宋文人视唐为盛唯庐陵欧阳氏眉山
二苏氏南丰曾氏临川王氏五家与唐二子相伯仲夫
自汉东都以逮于今骎骎八百馀年而合唐宋之文可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1197-0220d.png
称者仅七人焉则文之一事诚难矣哉荆国文公才优
学慱而识高其为文也度越辈流其行卓其志坚超超
富贵之外无一毫利欲之汨少壮至老死如一其为人
如此其文之不易及也固宜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
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
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
也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
且推尊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1197-0221a.png
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之
死后而犹然也金溪危素好古文慨公集之零落搜索
诸本增补校订总之凡若干卷比临川金陵麻沙浙西
数处旧本颇为备悉请予序其成噫公之文如天之日
星地之海岳奚资于序而公相业所或不满者亦鲜究
其底里何也公负盖世之名遇命世之主君臣密契殆
若菅葛主以至公至正之心欲尧舜其民臣以至公至
正之心欲尧舜其君然而公之学虽慱所未明者孔孟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1197-0221b.png
之学也公之才虽优所未能者伊周之才也不以其所
未明未能自少徒以其所已明已能自多毅然自任而
不回此其蔽也一时之议公者非偏则私不惟无以开
其蔽而亦何能有以惬公论哉论之平而当足以定千
载是非之真者其唯二程朱陆四子之言乎
   通典序
古先圣人竭心思以治其天下必立法度以继其心思
而贻永久纪载尚存者书有禹贡礼有周官是已司马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1197-0221c.png
迁之八书班固之十志仿效禹贡周官者也以后诸史
之所纪载大率皆祖迁固然各代不相联络国异家殊
涣无统属至唐杜佑乃合周秦以来之法度萃为一书
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类凡二百卷
名曰通典使求治之主佐治之臣志在兴礼乐修政刑
者考證于此而损益之所因所草近如指掌故先哲钜
儒亦有取焉不以其为记纂之书而少之也况今以时
务策试进士酌古准今尤不可以无所考證则此书宁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1197-0221d.png
不为有实用乎惜无善本旴守谷侯治郡之暇将崇文
物精择详校锓板郡庠命直学吴漙来索序引其措意
远矣此书既成侯及一郡之士无不明习法度它日进
当要路傥时有创建而身与其间必能光辅圣君贤相
制作之盛事则此书之功其有补于国家岂小哉侯名
嵓辅河南人
   纲常明鉴序
三纲二纪人之大伦也五常之道也君为臣之纲其有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1197-0222a.png
分者义也父为子之纲其有亲者仁也夫为妻之纲其
有别者智也长幼之纪其序为礼朋友之纪其任为信
之二纪者亦不出乎三纲之外何也因有父子也而有
兄弟以至于宗族其先后以齿者一家之长幼也因有
君臣也而有上下以至于俦侣其尊卑以等者一国之
长幼也因有兄弟也而自同室以至于宗族其互相助
益者同姓之朋友也因有上下也而自同僚以至于俦
侣其互相规正者异姓之朋友也举三纲而二纪在其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1197-0222b.png
中故总谓之纲常人之所以为人而异于物者以其有
此纲常之道也旴江吴琢纂辑经史传记所载嘉言善
行凡有系于五伦者聚为一书名曰纲常明鉴人能以
此为鉴可以为人矣予喜其书之有禆于世教也于是为
之题其端云
   曾子音训序
夫子既没传其道者曾子子思孟子也汉书艺文志有
曾子十八篇子思二十三篇孟子十一篇孟子书即今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1197-0222c.png
孟子七篇及赵岐所黜外书四篇是也子思子书无传
焉史记孔子世家谓子思作中庸中庸果在二十三篇
之内乎曾子书存者十篇而已汉戴德取之入大戴礼
记戴圣又采十篇之一入小戴礼记祭义篇中宋清江
刘清之病曾子之粹言有非十篇所该别辑新曾子七
篇篇分内外杂朱子识其卷首予窃玩绎惜其釐析之
犹未精也意欲以论语大学孟子所有为内篇而小戴
记所采大孝一篇则附于内以小戴记曾子问与内则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1197-0222d.png
诸篇所载为外篇而大戴记所存立事等九篇则附于
外就中择其言之粗者并诸家群书之言共为杂篇然
又思之若论语若大学若孟子若小戴记人所常读曾
子遗言未尝不接乎耳目是书虽不辑庸何伤惟古曾
予十篇文字多缺误不可不考正豫章周逖参合诸本
订其同异明其音训用志不苟可谓笃好曾氏之书者
矣逖字立中醇厚愿朴少有馀力工于诗今又敛工诗
之华敦劬书之实其益讵可涯也哉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1197-0223a.png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1197-0223b.png
 
 
 
 
 
 
 
 吴文正集卷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