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第 1a 页 WYG1167-06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南轩集卷三十三 宋 张栻 撰
题跋
题李光论冯澥劄子
臣伏见臣僚上言推尊王安石为名世之学乞榜朝堂
欲以倾动海内流播天下鼓惑众心事系安危义难循
默臣已具论列缴奏外臣访闻为此说者乃谏议大夫
冯澥澥诚腐儒不达世务浸淫王氏之说深入骨髓平
南轩集卷三十三 宋 张栻 撰
题跋
题李光论冯澥劄子
臣伏见臣僚上言推尊王安石为名世之学乞榜朝堂
欲以倾动海内流播天下鼓惑众心事系安危义难循
默臣已具论列缴奏外臣访闻为此说者乃谏议大夫
冯澥澥诚腐儒不达世务浸淫王氏之说深入骨髓平
卷三十三 第 1b 页 WYG1167-0694b.png
居议论以安石为孔孟之流元符末上书独入正等力
诋邹浩以为哲庙逐臣不当复用怀奸造谤老而无识
止缘崇宁曾有湟鄯弃地之谋为蔡京所逐因得虚名
考其素节无可称道究其学问诚为颇邪臣观王安石
在熙宁元丰间神宗皇帝大有为之日创立制置三司条
例司司马光争论神考之前因迩英阁进读至萧何曹参
事光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
晏然衣食滋殖神宗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光
诋邹浩以为哲庙逐臣不当复用怀奸造谤老而无识
止缘崇宁曾有湟鄯弃地之谋为蔡京所逐因得虚名
考其素节无可称道究其学问诚为颇邪臣观王安石
在熙宁元丰间神宗皇帝大有为之日创立制置三司条
例司司马光争论神考之前因迩英阁进读至萧何曹参
事光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
晏然衣食滋殖神宗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光
卷三十三 第 2a 页 WYG1167-0695a.png
曰何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
存可也书曰无作聪明乱旧章武帝用张汤言取高帝
法纷更之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宣帝之政而汉始衰由
是言之祖宗之法不可改也独安石专任已能排却众
论当时大臣如韩琦富弼谏官御史如范镇吕诲范纯
仁之流信所谓名世大贤尽遭斥逐不仕以去而任用
吕惠卿舒亶李定皆一时倾邪小人不畏天下之公论
不恤百姓之愁苦不顾宗社之安危驯至蔡京蔡卞合
存可也书曰无作聪明乱旧章武帝用张汤言取高帝
法纷更之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宣帝之政而汉始衰由
是言之祖宗之法不可改也独安石专任已能排却众
论当时大臣如韩琦富弼谏官御史如范镇吕诲范纯
仁之流信所谓名世大贤尽遭斥逐不仕以去而任用
吕惠卿舒亶李定皆一时倾邪小人不畏天下之公论
不恤百姓之愁苦不顾宗社之安危驯至蔡京蔡卞合
卷三十三 第 2b 页 WYG1167-0695b.png
为死党操述作之说禁锢天下忠贤扫除祖宗法度五
十年间言路有防川之蔽海内多敢怒之民愁痛无聊
至此极矣伏自陛下即位以来破拘挛之说扫末习之
蔽躬履素朴持循典故发政施仁无一不合人心当天
意者士大夫思税驾之地百姓望息肩之期王氏之学
尚复忍闻之乎澥职在论思献纳之地不能以道义禆
赞圣聪返以安石为大贤托中道以济其偏说假公论
以遂其私情怀奸不忠荧惑主听伏望陛下察其回邪
十年间言路有防川之蔽海内多敢怒之民愁痛无聊
至此极矣伏自陛下即位以来破拘挛之说扫末习之
蔽躬履素朴持循典故发政施仁无一不合人心当天
意者士大夫思税驾之地百姓望息肩之期王氏之学
尚复忍闻之乎澥职在论思献纳之地不能以道义禆
赞圣聪返以安石为大贤托中道以济其偏说假公论
以遂其私情怀奸不忠荧惑主听伏望陛下察其回邪
卷三十三 第 3a 页 WYG1167-0695c.png
洞照谗慝特赐睿断罢澥谏职斥使居外傥臣所论未
合圣虑臣亦不敢复冒言路亦乞重行黜责以为妄言
之戒冒犯天威臣不胜惶惧激切之至取进止六月日
朝奉郎守侍御史臣李光劄子
御批
祖宗之法子孙当守之如金石蔡京首唱绍述变乱旧
章至于今日可作一诏付吴幵
臣栻创见靖康翰墨拊膺痛哭不知涕泪之横流也窃
合圣虑臣亦不敢复冒言路亦乞重行黜责以为妄言
之戒冒犯天威臣不胜惶惧激切之至取进止六月日
朝奉郎守侍御史臣李光劄子
御批
祖宗之法子孙当守之如金石蔡京首唱绍述变乱旧
章至于今日可作一诏付吴幵
臣栻创见靖康翰墨拊膺痛哭不知涕泪之横流也窃
卷三十三 第 3b 页 WYG1167-0695d.png
惟国家自王安石坏祖宗法度以行其私意奸凶相承
驯兆大衅至靖康初元国势盖岌岌矣而冯澥辈犹敢
封殖邪说庇护死党如此传曰为国家见恶如农夫之
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
矣正误国之罪推原安石所谓芟其本根者绍兴诏书
有曰荆舒祸本可不惩乎大哉王言也乾道三年秋八
月戊戌臣栻拜首谨书
题赵鼎家光尧御笔
驯兆大衅至靖康初元国势盖岌岌矣而冯澥辈犹敢
封殖邪说庇护死党如此传曰为国家见恶如农夫之
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
矣正误国之罪推原安石所谓芟其本根者绍兴诏书
有曰荆舒祸本可不惩乎大哉王言也乾道三年秋八
月戊戌臣栻拜首谨书
题赵鼎家光尧御笔
卷三十三 第 4a 页 WYG1167-0696a.png
比览元符谏臣任伯两章疏论列章惇蔡卞诋诬宣仁
圣烈太后欲追废为庶人谁无母慈何忍至此赖哲宗
皇帝圣明灼见不从所请向使其言施用岂不蔑太母
九年保佑之功累泰陵终身仁孝之德自朕纂服是用
疚心昭雪党人刋正国史虽崇宁之后迷国猥众推原
本始实自绍圣惇卞窃位之时而谗慝未彰将何以仰
慰在天称朕尊严宗庙之意可令三省取索议藁来上
当正典刑布告天下早来朕所谕卿章惇蔡卞事此二
圣烈太后欲追废为庶人谁无母慈何忍至此赖哲宗
皇帝圣明灼见不从所请向使其言施用岂不蔑太母
九年保佑之功累泰陵终身仁孝之德自朕纂服是用
疚心昭雪党人刋正国史虽崇宁之后迷国猥众推原
本始实自绍圣惇卞窃位之时而谗慝未彰将何以仰
慰在天称朕尊严宗庙之意可令三省取索议藁来上
当正典刑布告天下早来朕所谕卿章惇蔡卞事此二
卷三十三 第 4b 页 WYG1167-0696b.png
人罪恶贯盈须是尽追官爵子孙亲戚并不得与在内
差遣若如此施行甚不过当卿更看如何
览卿奏只欲罢黜子孙不及亲戚卿仁恕过人朕甚嘉
之然利害极大若留亲戚在朝但恐纷纷不已为善类
患前日卿尝留身奏陈曲折恐当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则善者信矣卿可熟思勿复后悔早来章仅除外任指
挥未得施行
臣栻伏睹圣诏所云盖拨乱反正之宏纲天下古今之
差遣若如此施行甚不过当卿更看如何
览卿奏只欲罢黜子孙不及亲戚卿仁恕过人朕甚嘉
之然利害极大若留亲戚在朝但恐纷纷不已为善类
患前日卿尝留身奏陈曲折恐当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则善者信矣卿可熟思勿复后悔早来章仅除外任指
挥未得施行
臣栻伏睹圣诏所云盖拨乱反正之宏纲天下古今之
卷三十三 第 5a 页 WYG1167-0696c.png
公理足以贻训无穷敢顿首以志卷末乾道八年三月
己巳朔具位臣张栻谨书
题太上皇帝赐陈规手敕
臣伏睹太上皇帝赐顺昌守臣陈规手敕下拜感叹盖
自绍兴以来艰勤积累至是时敌势已屈我师既捷声
摇京辅而朝廷讲解之议已成矣臣在省中太常适上
规事臣以为彰善瘅恶有国之典规官虽未应谥功则
当谥正以是役为重也仰惟昭回之章所以待遇臣下
己巳朔具位臣张栻谨书
题太上皇帝赐陈规手敕
臣伏睹太上皇帝赐顺昌守臣陈规手敕下拜感叹盖
自绍兴以来艰勤积累至是时敌势已屈我师既捷声
摇京辅而朝廷讲解之议已成矣臣在省中太常适上
规事臣以为彰善瘅恶有国之典规官虽未应谥功则
当谥正以是役为重也仰惟昭回之章所以待遇臣下
卷三十三 第 5b 页 WYG1167-0696d.png
与夫风厉振作之意诚足以诏万世也
跋泰陵祭温公文藁(苏轼玉堂藁/)
呜呼此泰陵诔司马丞相之辞也岁未及期纲纪略定
用贤之有益于国也如此盖此未期岁之间非特足以
开元祐一时之治而所以培植邦本祈天永命者至矣
呜呼盛哉后八十有六年具位张某谨书
跋中庸集解
右石子重所编集解两卷某刻于桂林郡学宫子重
跋泰陵祭温公文藁(苏轼玉堂藁/)
呜呼此泰陵诔司马丞相之辞也岁未及期纲纪略定
用贤之有益于国也如此盖此未期岁之间非特足以
开元祐一时之治而所以培植邦本祈天永命者至矣
呜呼盛哉后八十有六年具位张某谨书
跋中庸集解
右石子重所编集解两卷某刻于桂林郡学宫子重
卷三十三 第 6a 页 WYG1167-0697a.png
之编此书尝从吾友朱熹元晦讲订分章去取皆有条
次元晦且尝为之序矣桂林学宫旧亦刻中庸解而其
间杂乱以他惧其反误学者于是漫去旧版而更刻此
书窃惟中庸一篇圣贤之渊源也体用隐显成已成物
备矣虽然学者欲从事乎此必知所从入而后可以驯
致焉其所从入奈何子思以不睹不闻之训著于篇首
又于篇终发明尚絅之义且曰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
惟人之所不见乎而推极夫笃恭之效其示来世可谓
次元晦且尝为之序矣桂林学宫旧亦刻中庸解而其
间杂乱以他惧其反误学者于是漫去旧版而更刻此
书窃惟中庸一篇圣贤之渊源也体用隐显成已成物
备矣虽然学者欲从事乎此必知所从入而后可以驯
致焉其所从入奈何子思以不睹不闻之训著于篇首
又于篇终发明尚絅之义且曰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
惟人之所不见乎而推极夫笃恭之效其示来世可谓
卷三十三 第 6b 页 WYG1167-0697b.png
深切著明矣学者于此亦知所用其力哉有以用其力
则于是书反复紬绎将日新而无穷不然譬诸枵腹而
观他人之食之美也亦奚以益哉
通书后跋
濂溪周先生通书友人朱熹元晦以太极图列于篇首
而题之曰太极通书某刻于严陵学宫以示多士嗟乎
自圣学不明语道者不睹夫大全卑则割裂而无统高
则汗漫而不精是以性命之说不参乎事物之际而经
则于是书反复紬绎将日新而无穷不然譬诸枵腹而
观他人之食之美也亦奚以益哉
通书后跋
濂溪周先生通书友人朱熹元晦以太极图列于篇首
而题之曰太极通书某刻于严陵学宫以示多士嗟乎
自圣学不明语道者不睹夫大全卑则割裂而无统高
则汗漫而不精是以性命之说不参乎事物之际而经
卷三十三 第 7a 页 WYG1167-0697c.png
世之务仅出乎私意小智之为岂不可叹哉惟先生生
乎千有馀载之后超然独得夫大易之传所谓太极图
乃其纲领也推明动静之一源以见生化之不穷天命
流行之体无乎不在文理密察本末该贯非阐微极幽
莫能识其指归也然而学者若之何而可以进于是哉
亦曰敬而已矣诚能起居食息主一而不舍则其德性
之知必有卓然不可掩于体察之际者而后先生之蕴
可得而穷太极可得而识矣乾道庚寅闰月谨题
乎千有馀载之后超然独得夫大易之传所谓太极图
乃其纲领也推明动静之一源以见生化之不穷天命
流行之体无乎不在文理密察本末该贯非阐微极幽
莫能识其指归也然而学者若之何而可以进于是哉
亦曰敬而已矣诚能起居食息主一而不舍则其德性
之知必有卓然不可掩于体察之际者而后先生之蕴
可得而穷太极可得而识矣乾道庚寅闰月谨题
卷三十三 第 7b 页 WYG1167-0697d.png
跋遗书
二先生遗书近岁既刋于建宁又刋于曲江于严陵今
又刋于长沙长沙最后刋故是正为尤密始先生绪言
传于世学者每恨不克睹其备私相传写人自为本及
是书之出裒辑之精亦庶几尽矣此诚学者之至幸然
而传之之广得之之易则又惧夫有玩习之患或以备
闻见或以资谈论或以助文辞或以立标榜则亦反趋
于薄失先生所以望于后人之意为逾甚矣学者得是
二先生遗书近岁既刋于建宁又刋于曲江于严陵今
又刋于长沙长沙最后刋故是正为尤密始先生绪言
传于世学者每恨不克睹其备私相传写人自为本及
是书之出裒辑之精亦庶几尽矣此诚学者之至幸然
而传之之广得之之易则又惧夫有玩习之患或以备
闻见或以资谈论或以助文辞或以立标榜则亦反趋
于薄失先生所以望于后人之意为逾甚矣学者得是
卷三十三 第 8a 页 WYG1167-0698a.png
书要当以笃信为本谓圣贤之道由是可以学而至味
而求之存而体之涵泳敦笃斯须勿舍以终其身而后
已是则先生所望于后人之意也敢敬书之附于卷之
末
跋西铭
人之有是身也则易以私私则失其正理矣西铭之作
惧夫私胜之流也故推明其理之一以示人理则一而
其分森然自不可易惟识夫理一乃见其分之殊明其
而求之存而体之涵泳敦笃斯须勿舍以终其身而后
已是则先生所望于后人之意也敢敬书之附于卷之
末
跋西铭
人之有是身也则易以私私则失其正理矣西铭之作
惧夫私胜之流也故推明其理之一以示人理则一而
其分森然自不可易惟识夫理一乃见其分之殊明其
卷三十三 第 8b 页 WYG1167-0698b.png
分殊则所谓理之一者斯周流而无蔽矣此仁义之道
所以常相须也学者存此意涵泳体察求仁之要也辛
卯孟秋寓姑苏书以示学生潘友端
跋西铭示宋伯潜
人惟拘于形气私胜而迷其所自生故西铭之作推明
理之本一公天下而无物之不体然所谓分之殊者盖
森然具陈而不可乱此仁义之道所以立人之极也学
者深潜力体而后知所以事天事亲者其持循之要莫
所以常相须也学者存此意涵泳体察求仁之要也辛
卯孟秋寓姑苏书以示学生潘友端
跋西铭示宋伯潜
人惟拘于形气私胜而迷其所自生故西铭之作推明
理之本一公天下而无物之不体然所谓分之殊者盖
森然具陈而不可乱此仁义之道所以立人之极也学
者深潜力体而后知所以事天事亲者其持循之要莫
卷三十三 第 9a 页 WYG1167-0698c.png
越于敬而已乾道八年七月己卯敬书以遗宋刚仲伯
潜父
跋三家昏丧祭礼
右文正司马公横渠张先生伊川程先生昏丧祭礼合
为五卷窃惟道莫重乎人伦教莫先乎礼礼行则彝伦
叙而人道立先王本天理因人心而为之节文其大体
固根乎性命之际而至于毫釐曲折之间莫不各有精
义存焉当是时人由于其中涵泳服习敦庞淳固盖有
潜父
跋三家昏丧祭礼
右文正司马公横渠张先生伊川程先生昏丧祭礼合
为五卷窃惟道莫重乎人伦教莫先乎礼礼行则彝伦
叙而人道立先王本天理因人心而为之节文其大体
固根乎性命之际而至于毫釐曲折之间莫不各有精
义存焉当是时人由于其中涵泳服习敦庞淳固盖有
卷三十三 第 9b 页 WYG1167-0698d.png
不期而然者自先王之制日以缺坏情文之不称本末
之失序节乖而目疏甚至于杂以异端之说沦胥而入
于悖风俗之所以不厚人才之所以不振职是故欤夫
冠昏丧祭人事之始终也冠礼之废久矣未能遽复也
今姑即昏丧祭三者而论之幸而有如三公之说其可
不尽心乎三公之使定虽有异同然至其推本先王之
意罢黜异端之说是则未尝不同也司马氏盖已著书
若横渠伊川二先生虽尝草定而未具然所与门人讲
之失序节乖而目疏甚至于杂以异端之说沦胥而入
于悖风俗之所以不厚人才之所以不振职是故欤夫
冠昏丧祭人事之始终也冠礼之废久矣未能遽复也
今姑即昏丧祭三者而论之幸而有如三公之说其可
不尽心乎三公之使定虽有异同然至其推本先王之
意罢黜异端之说是则未尝不同也司马氏盖已著书
若横渠伊川二先生虽尝草定而未具然所与门人讲
卷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1167-0699a.png
论反复其所发明深矣抑尝谓礼之兴废学士大夫之
责也有能即是书探考而深思深思而力行宗族相观
朋友相辅安知风俗之美不由是而作兴乎妄意可助
圣时善俗之一端于是刻于桂林郡之学宫云淳熙三
年六月甲戌朔旦
跋符君记上蔡语录
符君生于远方及游京师乃能从上蔡谢先生问学得
先生一语随即记录今传于家者九十有七章若符君
责也有能即是书探考而深思深思而力行宗族相观
朋友相辅安知风俗之美不由是而作兴乎妄意可助
圣时善俗之一端于是刻于桂林郡之学宫云淳熙三
年六月甲戌朔旦
跋符君记上蔡语录
符君生于远方及游京师乃能从上蔡谢先生问学得
先生一语随即记录今传于家者九十有七章若符君
卷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1167-0699b.png
者亦可谓有志于学矣予谓当表而出之以为远方学
者模楷故附志于兵部侍郎胡公铭诗之后使来者当
有考焉
跋希颜录
某己卯之岁尝裒集颜子言行为希颜录上下篇今十
有四年矣回视旧编去取伦次多所未善而往往为朋
友所传写于是复加考究定著为一卷又附录一卷盖
颜子之事独载于论语易中庸孟子之书其间颜子之
者模楷故附志于兵部侍郎胡公铭诗之后使来者当
有考焉
跋希颜录
某己卯之岁尝裒集颜子言行为希颜录上下篇今十
有四年矣回视旧编去取伦次多所未善而往往为朋
友所传写于是复加考究定著为一卷又附录一卷盖
颜子之事独载于论语易中庸孟子之书其间颜子之
卷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1167-0699c.png
所自言与夫见于问答者抑鲜矣特圣人之所称及曾
子孟子之所推述者其详盖可以究知也自孟子之后
儒者亦知所尊仰矣而识其然者则或寡焉逮夫本朝
濂溪周先生横渠张先生出始能明其心而二程先生
则又尽发其大全于是孔子之所以授于颜子颜子之
所以学乎孔子与学者之所当从事乎颜子者深切著
明而无隐于来世者矣故今所录本诸论语易中庸孟
子所载而参之以二程先生之论以及于濂溪横渠与
子孟子之所推述者其详盖可以究知也自孟子之后
儒者亦知所尊仰矣而识其然者则或寡焉逮夫本朝
濂溪周先生横渠张先生出始能明其心而二程先生
则又尽发其大全于是孔子之所以授于颜子颜子之
所以学乎孔子与学者之所当从事乎颜子者深切著
明而无隐于来世者矣故今所录本诸论语易中庸孟
子所载而参之以二程先生之论以及于濂溪横渠与
卷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1167-0699d.png
夫二先生门人高弟之说列为一卷又采家语所载颜
子之言有近是者与夫扬子云法言之可取者并史之
所纪者存之于后盖亦曰学者之所当知而已既已缮
写则抚而叹曰嗟乎颜子之所至亚于圣人孔门高弟
莫得而班焉及考鲁论师友之所称有曰不迁怒不贰
过而已有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
虚犯而不校而已自学者观之疑若近而易识然而颜
子之所以为善学圣人者实在乎此则圣门之学其大
子之言有近是者与夫扬子云法言之可取者并史之
所纪者存之于后盖亦曰学者之所当知而已既已缮
写则抚而叹曰嗟乎颜子之所至亚于圣人孔门高弟
莫得而班焉及考鲁论师友之所称有曰不迁怒不贰
过而已有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
虚犯而不校而已自学者观之疑若近而易识然而颜
子之所以为善学圣人者实在乎此则圣门之学其大
卷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1167-0700a.png
略亦可见矣必实用其力而后知其难知其难而后有
可进之地也然则后之学者贪高慕远不循其本者终
何所得乎故予愿与同志之士以颜子为准的致知力
行趋实务本不忽于卑近不遗于细微持以缜密而养
以悠久庶乎有以自进于圣人之门墙是录之所为作
也乾道元年八月九日谨书
题周奭所编鬼神说后
鬼神之说合而言之来而不测谓之神往而不返谓之
可进之地也然则后之学者贪高慕远不循其本者终
何所得乎故予愿与同志之士以颜子为准的致知力
行趋实务本不忽于卑近不遗于细微持以缜密而养
以悠久庶乎有以自进于圣人之门墙是录之所为作
也乾道元年八月九日谨书
题周奭所编鬼神说后
鬼神之说合而言之来而不测谓之神往而不返谓之
卷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1167-0700b.png
鬼分而言之天地山川风雷之属凡气之可接者皆曰
神祖考祠飨于庙曰鬼就人物而言之聚而生为神散
而死为鬼又就一身而言之魂气为神体魄为鬼凡六
经所称盖不越是数端然一言以蔽之莫非造化之迹
而语其德则诚而已昔者季路盖尝问事鬼神之说矣
夫子之所以告之者将使之致知力行而自得之故示
其理而不详语也至于后世异说炽行诪张为幻莫可
致诘流俗眩于怪诞怵于恐畏胥靡而从之圣学不明
神祖考祠飨于庙曰鬼就人物而言之聚而生为神散
而死为鬼又就一身而言之魂气为神体魄为鬼凡六
经所称盖不越是数端然一言以蔽之莫非造化之迹
而语其德则诚而已昔者季路盖尝问事鬼神之说矣
夫子之所以告之者将使之致知力行而自得之故示
其理而不详语也至于后世异说炽行诪张为幻莫可
致诘流俗眩于怪诞怵于恐畏胥靡而从之圣学不明
卷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1167-0700c.png
虽袭儒衣冠号为英才敏识亦往往习熟崇尚而不以
为异至于其说之穷则曰焉知天地间无有是事委诸
茫昧而已耳信夫事之妄而不察夫理之真于是鬼神
之说沦于空虚而所为交于幽明者皆失其理礼坏而
乐废人心不正浮伪日滋其间所谓因其说而为善者
亦莫非私利之流乱德害教孰此为甚故本朝河南二
程子横渠张子与学者反复讲论而不置夫岂好辩哉
盖有所不得已也若夫程子发明感通之妙张子推极
为异至于其说之穷则曰焉知天地间无有是事委诸
茫昧而已耳信夫事之妄而不察夫理之真于是鬼神
之说沦于空虚而所为交于幽明者皆失其理礼坏而
乐废人心不正浮伪日滋其间所谓因其说而为善者
亦莫非私利之流乱德害教孰此为甚故本朝河南二
程子横渠张子与学者反复讲论而不置夫岂好辩哉
盖有所不得已也若夫程子发明感通之妙张子推极
卷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1167-0700d.png
聚散之蕴所以示来世深矣学者诚能致知以穷其理
则不为众说所咻克己以去其私则不为血气所动于
其有无是非之故毫分缕析了然于中各有攸当而不
乱然后昔人事鬼神之精意可得而求德可立而经可
正也不然辨之不明守之不固眩于外而怵于内一理
之蔽则为一事之碍一念之差则为一物之诱闻见虽
多亦鲜不为异说所溺矣湘乡周奭考鬼神之说凡夫
子之所尝言见于易礼传鲁论者悉集之又取近世程
则不为众说所咻克己以去其私则不为血气所动于
其有无是非之故毫分缕析了然于中各有攸当而不
乱然后昔人事鬼神之精意可得而求德可立而经可
正也不然辨之不明守之不固眩于外而怵于内一理
之蔽则为一事之碍一念之差则为一物之诱闻见虽
多亦鲜不为异说所溺矣湘乡周奭考鬼神之说凡夫
子之所尝言见于易礼传鲁论者悉集之又取近世程
卷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1167-0701a.png
子张子之书上及于濂溪周子下及于两家门人凡语
涉于此者合为一编以与朋友讲求其故某嘉其志因
书于后
跋杼山书少陵歌行帖
杼山风流萧散如晋宋间名人其书法亦然览之者犹
可想见从容谈笑时也
涉于此者合为一编以与朋友讲求其故某嘉其志因
书于后
跋杼山书少陵歌行帖
杼山风流萧散如晋宋间名人其书法亦然览之者犹
可想见从容谈笑时也
卷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1167-0701b.png
南轩集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