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七 第 1a 页 WYG1270-0767c.png

升庵集卷七十七 明 杨慎 撰
石熊峰滹沱河考
恒山之阳有巨川焉曰滹沱源出代郡泰戏山下汇为
三泉流稍延曼循太行掠晋冀蜿蜒而东注之海按班
固叙禹贡九河所谓徒骇者也至宋蔡沈疑之盖惑于
夹右碣石入于河之说遂以九河沦于海滹沱中高不
与大河相涉然所谓九河者亦犹九川云尔岂谓大河
卷七十七 第 1b 页 WYG1270-0767d.png

定之鲜有不失者矣
济源
战国策注济水出常山房子县赞皇山东至钜鹿瘿陶
县入泜索隐曰济水出河东王屋山其流至济阴应劭
云济水出平原阴县东三说不同何也盖济水伏流或
隐或见三家各以所见为出处尔
东流不溢
卷七十七 第 2a 页 WYG1270-0768a.png

抵以归墟为说余谓水由气而生亦由气而灭今以气
嘘物则得水又以气吹水则即乾由一滴可知其大也
归墟尾闾是水之大穷尽气之大升降处山海经云汜
天之山赤水穷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涂之山青水
穷焉白水之山白水穷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成山甘
水穷焉则众流各有穷处至此即化气而升不必至归
墟也又庄子云日之过河也有损焉风之过河也有损
卷七十七 第 2b 页 WYG1270-0768b.png

摽湿于风际则立可验此随时而消息也覆杯水于坳
堂则立而厬洒激泉于焦原则立而涸此随地而消息
也盖二气迭运五行更胜一极不俱备一物不独息端
指何地为归墟邪
祝融之汪
杨诚斋拟大招怀东坡词历九州而犹碍兮诞寘之祝
融之汪按祝融之汪谓南海也左传雍氏之汪服虔注
卷七十七 第 3a 页 WYG1270-0768c.png

宝碗泉
宝碗泉在江州徐陵文泉流宝碗遥忆湓城峰号香炉
依然庐岳
半月泉
会稽天依寺有半月泉泉隐岩下虽月圆满望池中只
见其半最为佳处有僧凿开岩名满月殊可惜也因作
杀风景一绝云磨墨浓填蝉翅帖开半月岩为满月富
卷七十七 第 3b 页 WYG1270-0768d.png

温泉
东坡诗记所经温泉天下七处以骊山为最予在南中
所见又不止七处也宁州白崖德胜关浪穹宜良邓川
三泊凡数十处而安宁为最凡温汤所在下必有硫黄
其水犹有其味独安宁清彻见底垢自浮去不积且无
硫黄气不知何理也旧有人见其窍出丹砂数粒乃知
其下有丹砂传闻徽州黄山温泉亦类此后周王褒温
卷七十七 第 4a 页 WYG1270-0769a.png

温泉所在必白矾丹砂硫黄三物为之根乃蒸为暖流
耳
瀑布泉
瀑布泉诗人盛称庐山雁荡亦有之地志云庐山循崖
直下不如雁荡之飞坠飘散而可观也吾蜀梁山县蟠
龙山有之与雁荡相似靳两城云大胜庐山有诗云神
女碧瑶簪明珠构璎珞纤手按钟球钧台响天乐仙人
卷七十七 第 4b 页 WYG1270-0769b.png

吹挂翠微间
龙湫瀑布
唐僧贯休诗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燕坐雨濛濛所谓
雨者非雨也瀑布之溅沫也按雁宕志云西谷龙湫如
井状槛中作凹石壁数仞水从凹中泻下望之若悬布
随风作态远近斜正变幻不一或如散珠如骤雨如飞
雪如轻烟濛雾或飘转中断或左右飞散或直下如注
卷七十七 第 5a 页 WYG1270-0769c.png

转舞向人乱洒衣帽沾湿或大注如晴雷或为风所遏
盘桓而不下皆奇态也匡山视此不及远矣彼以名闻
天下者路当要区耳按此段奇景披志见之亦爽心目
况亲至之乎可入卧游录
迷子洲
王半山诗洲迥藏迷子溪深碍若耶迷子洲在建康西
南四十里
卷七十七 第 5b 页 WYG1270-0769d.png

王僧虔传侯景寇夏首有龙五色入城前鹦鹉洲水中
十七阨(可对百/二关)
子胥谏吴王曰齐晋山居陆处岂能越十七阨以有吴
哉
三鸦路(可对五鹿沙/)
元魏西郢群蛮反断三鸦路按三鸦在汝州古绕角城
春秋传绕角之役是也项城县为第一鸦分岭山为二
卷七十七 第 6a 页 WYG1270-0770a.png

鬼乘龙
周世宗征濠夜遣兵持炬乘橐驼绝淮濠兵惊以为鬼
乘龙也今名乘龙洲在凤阳(寰宇志/)
汶即岷
蜀山之大者曰岷山其川曰岷江岷字说文作岷省作
岷汉人𨽻书作汶多与汶上之汶相混列子貉不踰汶
谓川江也非汶上也殷敬顺已辨之史记冉駹为汶山
卷七十七 第 6b 页 WYG1270-0770b.png

及岷山之阳及岷山导江皆作汶盖古字通用也三国
志蜀后主至湔登观坂观汶水之流王右军与周益州
抚书曰要欲一游目汶岭五代史蜀主王建贬卫尉少
卿李钢为汶川尉徐无党注汶读作岷而今汶川县误
呼作问音蜀焉得齐南鲁北之水乎(叙州驿名汶川/考古志作渂川)
水斗河僵
国语曰谷洛斗将毁王宫注不言其斗之状宋绍兴十
卷七十七 第 7a 页 WYG1270-0770c.png

聚为一直行高平地数尺不假堤防而水自行里南程
氏家井水溢亦高数尺夭矫如长虹声如雷穿墙毁楼
二水斗于杉墩且前且却约十馀刻乃解以后印前榖
洛二水之斗应亦如此也正德中文安县水忽僵立是
日天大寒遂冻为冰柱高五丈四围亦如之中空而傍
有穴后数日流贼过文安乡民入冰穴中避之赖以全
者颇多土人谓之河僵亦前史罕见也
卷七十七 第 7b 页 WYG1270-0770d.png

海船候气见黄气知有人烟国土见白气知有山峰岩
壑见黑气水也
鞠旅滇池
陈霸先九锡文曰鞠旅滇池之南陈师桂岭之北(以此/考之)
(霸先曾/至滇矣)
雁塔猴池
王勃寺碑高台与雁塔俱平曲岸与猴池共尽佛有五
卷七十七 第 8a 页 WYG1270-0771a.png

金庭玉柱
林屋洞天在包山其中深窈幽黑久无游者徐武功好
奇列炬而行行颇久至一处平敞宽崇四壁上下皆作
金色石乳自上滴下谓之金庭玉柱也有刻字曰隔凡
字𫝑飞逸疑非人间书
盘涡
蜀江三峡中水波圆折者名曰盘涡音漩诗盘涡鹭浴
卷七十七 第 8b 页 WYG1270-0771b.png

绕天
沙
水边地可耕曰沙金陵有白沙徽州有锦沙楚有长风
沙秦塞有穆护沙佛经有毗沙瓶沙
沙城
三国志娄伯子筑沙城俞亮角诗榆叶沙城冷梅花水
国偏
卷七十七 第 9a 页 WYG1270-0771c.png

海曰天池江曰天堑盐曰天藏
星牖月窗
凡山洞岩穴有窍通明小者曰星牖大者曰月窗
拒云槩日
灊山一名天柱山三峰鼎峙拒云槩日
神嚣仙的
梁宣帝七山寺赋神嚣岩岩而独立仙的皎皎以孤临
卷七十七 第 9b 页 WYG1270-0771d.png

枝峰蔓壑
陆鲁望云金华山枝峰蔓壑秀气旁魄不啻神仙登临
郁郁葱葱
光武纪有望舂陵气者曰唶佳哉气郁郁葱葱陆佃曰
郁郁塞也葱葱通也言其气塞而通矣列子美哉国乎
郁郁芊芊郁郁森幽也芊芊茂盛也
鱼齿兽角
卷七十七 第 10a 页 WYG1270-0772a.png

下注鱼齿山名见吕氏春秋猛兽以尾为旌以角为城
马齿鱼鳞
州疆马齿候馆鱼鳞宋人四六语也应璩诗九州相错
杂相次如马齿韩文公诗候馆若鱼鳞
岌峘宫霍
尔雅小山岌大山峘邢炳疏云言小山与大山相并而
小山高过于大山者名峘非谓小山名岌大山名峘也
卷七十七 第 10b 页 WYG1270-0772b.png

在外围绕之若此者名霍非谓小山名宫大山名霍也
尔雅文既奥妙而邢疏解之具析其微矣所以两发其
义而不厌重复者正虑后人误认也近时有刻尔雅而
去疏者曰我自能解不必观疏试以此问之果误认如
邢所讥此小儿强作解事者
度索寻橦
西域传有度索寻橦之国后汉书跋涉悬度注溪谷不
卷七十七 第 11a 页 WYG1270-0772c.png

其名为笮人悬半空度彼绝壑予按今蜀松茂之地皆
有此桥其河水险恶既不可舟楫乃施植两柱于两岸
以绳絙其中绳上有一木筒所谓橦也欲度者则以绳
缚人于橦上人自以手缘索而进行达彼岸复有人解
之所谓寻橦也非目见其制不知其解独孤及之文以
十七字形容之西域传只四字尽之可谓工妙矣
瓯窭污邪
卷七十七 第 11b 页 WYG1270-0772d.png

无松柏荀子注引说苑蟹螺者宜禾污邪者满车蟹螺
之背微高原田之形似之班固所谓原隰龙鳞也污邪
隰田也荀子大略篇流丸止于瓯臾注地之坳坎如器
之瓯臾瓯臾窳下之地史记瓯窭满沟污邪满车瓯窭
倾侧之地污邪下地也邪与臾声相近盖同也余详录
此爱二句用韵之妙窭叶沟邪叶车一音也蟹螺叶禾
污臾叶车(音/居)又一音也事虽一事而所闻异辞故书之
卷七十七 第 12a 页 WYG1270-0773a.png

倾侧窳下之地故曰满沟培塿之说非是也蟹螺自是
高地故曰宜禾乃可以培塿原田解之各自不妨所谓
合之则两伤离之则双美也原蟹可对地蛇见庄子
九折坂七胜城
九折坂在黎州七胜城在三峡口陵法和所立
东汉西汉
祝穆曰天下之大川以汉名者二班固谓之东汉西汉
卷七十七 第 12b 页 WYG1270-0773b.png

则禹贡之道漾自嶓冢山径梁洋金房均襄郢复至汉
阳入江者也西汉则苏代所谓汉中之甲轻舟出于巴
乘夏水下汉四日而至五渚者其源出于西和州徼外
径阶沔与嘉陵水合俗谓之西汉又径大安利剑果合
与涪水合入于江
南梦北梦
子产相楚楚子享之赋吉日王以田江南之梦注楚之
卷七十七 第 13a 页 WYG1270-0773c.png

梦本此浯水有南浯北浯北浯在琅邪灵门南浯在九
疑零陵冀州之浸曰潞有东潞西潞东潞今之张家湾
潞河驿西潞山西之上党也东阳今之金华西阳今之
黄州山海经注东瓯今之永嘉在岐海中西瓯即闽越
今之建安亦在岐海中山有东吴西吴(西镇吴山/在陇州)水有
东汉西汉(见蜀/志)蜀有上雒下雒(上雒新都/下雒中江)庸有上庸下
庸(上庸金州/下庸夔州)
卷七十七 第 13b 页 WYG1270-0773d.png

蔡元定自言其历学之精谓秦汉以来皆不分明遂改
秦汉以下之法然而未试元郭守敬谓蔡亦大言若秦
汉之人皆不分明日月之食何以准也其论地理为叶
水心所讥谓其自葬坏祖坟又误许多士夫家改葬无
以异于钻利之山人其著律吕书又为元人及近日著
律吕元声有异同皆难凭据愚谓历术地理律吕皆难
凭据目前无限事业弃之不理而治此难知难明之事
卷七十七 第 14a 页 WYG1270-0774a.png

地志
今之瓜州非允戎之瓜州今之南阳非晋启之南阳今
之镐非来归之镐今之平陆非孟子之平陆(唐天宝中/凿月河得)
(古铁上有平陆二字明/皇改河北县为平陆县)今之新都非王莽所封之新都
(王莽新都在南阳/见后汉书志注)
治水
宋太祖曰夏后治水但言导河至海随山浚川未闻力
卷七十七 第 14b 页 WYG1270-0774b.png

私害公九河之制遂隳历代之患弗弭神宗曰后世以
事治水故常有碍以道治水无违其性可也如能顺水
所向迁徙城邑以避之复有何患虽禹复生不过如此
欧阳修曰开河如放火又曰避高就下水之本性河流
巳弃之道自古难复文彦博曰河不出于东则出于西
利害一也今发夫修治徙东从西何利之有自古治河
之说多矣若宋二帝之见二臣之言可为百世法
卷七十七 第 15a 页 WYG1270-0774c.png

水经注所载事多他书传未有者其叙山水奇胜文藻
骈丽比之宋人卧游录今之玉壶冰岂不天渊予尝欲
抄出其山水佳胜为一帙以洗宋人卧游录之陋未暇
也又其中载古歌谣如三峡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啼三声泪沾裳又云朝见黄牛暮见黄牛三朝三暮黄
牛如故又云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记僰
道谣云楢溪赤木盘蛇七曲盘羊乌栊势与天通皆可
卷七十七 第 15b 页 WYG1270-0774d.png

无定河
舆地广记唐银州东北有无定河即圁水也后人因渍
沙急流浅深不定故更今名唐陈祐诗无定河边暮笛
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夜秋风白发
生又陈陶诗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
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渡泸辩
卷七十七 第 16a 页 WYG1270-0775a.png

阳而泸水乃今之金沙江即黑水也其水色黑故以泸
名之尔沉黎古志孔明南征由今黎州路黎州四百馀
里至两林蛮自两林南瑟琶部三程至巂州十程至泸
水泸水四程至弄栋即姚州也今之金沙江在滇蜀之
交一在武定府元江驿一在姚安之左却据沉黎志孔
明所渡当是今之左却也瑟琶一作虱琶两林今之邛
部长官司也
卷七十七 第 16b 页 WYG1270-0775b.png

汉地理志有朐忍县颜师古注音劬误也按说文朐腊
挺也其俱反字既从句与地名何干通典作


如顺切䏰如尹切读如闰蠢通典之音得之矣而字作
朐则因汉志而误也当从


夔州地多此虫遂以为名又谓

志汉中实无此县云安之西三十里万户驿下横石滩
上土人云驿之左右

卷七十七 第 17a 页 WYG1270-0775c.png

夫以二字之微以师古许慎杜佑三家尚有误舛今之
不悦学者乃以漫浪视之几何不为伏猎侍郎乎
右军帖
王右军与谢安书云蜀中山川如岷山夏含霜雹校之
所闻昆崙之仲也(见舆/地志)
朗公谷
太山朗公谷旧名琨瑞溪车频秦书云沙门竺朗硕学
卷七十七 第 17b 页 WYG1270-0775d.png

穴居而朗居琨瑞小大起殿舍连楼叠阁虽素饰不同
并以静外致称
升庵集卷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