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 第 1a 页 WYG1095-0820c.png

公是集卷四十八
宋 刘敞 撰
杂著
题三公子传
孟尝平原信陵皆称贤君善养士士至三千人然孟尝
以谗废惟冯生从车一乘入秦使孟尝复重于齐平原
背千里之赵与楚约从非毛遂几不定信陵最贤矣得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WYG1095-0820d.png

人此三人非特百十之雄也乃在三千之一也以彼其
折节慕义贫贱无所遗卒得其用者三千而一耳况乎
不养士士无所归者乎其不困辱幸矣何功名之望哉
读封禅书
刘子曰新垣平候日再中文帝以建元言汾阴有宝鼎
气乃效于后平之于术亦可免矣其卒以诈死为世大
僇何哉彼以其术为远而饰之以巧以其利为迂而益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WYG1095-0821a.png

而谨守之不为顷久变志不以利钝迁虑避此患也庄
周有言毋以人徇天毋以故灭命岂新垣平之谓耶悲
夫
题东汉逸民传后
东汉逸民十有七人得道之中者庞公而已矣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
达其道此所谓不遭时者非激世长往者也古之君子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WYG1095-0821b.png

天下法也故贤者至焉不肖者勉焉故曰礼义天下之
公也若夫二三子者以绝世为高不臣为名至其后世
也羞朝廷之士孔子所谓鸟兽不可同群欲洁其身而
乱大伦者此之谓欤
题魏太祖纪
汉高帝既诛项羽而哭之哀魏武帝平袁绍亦祭焉世
或以二君匿怨矫情非也方天下畔秦刘项兄弟也及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WYG1095-0821c.png

哉及权就势成人怀图王之意还自相攻耳非有宿怨
积仇必达大义者也既摧破其国非其初约虽功业归
已而英心感动自然陨涕此乃所谓慷慨英雄之风也
岂介介然幸已成而乐人祸哉且夫为天下除残则推
之公义感旧抚往则均之私爱此明取天下非已欲破
敌国非已怨也其高怀卓荦有以效其为人固非龊龊
者所能察也嗟夫如彼英杰之人尔犹未易得其意叉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WYG1095-0821d.png

设侯公说辞(并序/)
天下之辩士皆自以能排患释难亡使存危使
安者也然而说有可以行有不可以行子贡说
野人野人拒之此不可行者也夫以楚之强项
羽之暴其甚于野人明矣而侯生一语而太公
以归其道奚出哉请试陈之
谓项王曰汉使陆贾请太公乎曰然然则楚与之乎曰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WYG1095-0822a.png

辄欺寡人寡人不忍与并立乎天下是以不与也曰噫
亦甚矣大王之厚于汉有天下必矣天下之归汉必矣
楚之不得天下必矣天下之不归楚必矣何也臣请言
之大王尝与汉临广武而军当是之时楚欲烹太公而
汉不救彼知杀人之亲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而可以
致天下之怨故不示楚以急也今何故而请之且大王
何以不遂烹太公曰伯谓我为天下者不顾家烹之无
卷四十八 第 4b 页 WYG1095-0822b.png

耶其外欲以得其父为请内实使楚害之而致天下之
怨以灭楚耶夫豪杰并起以诛秦为事秦既破矣而战
伐不息使百姓父子肝脑涂地至苦也楚与汉亦各有
分地今汉去其地而与楚争彼自知智不若大王勇又
不若大王故轻委其亲以邀怒众心曰凡所为天下汹
汹者楚耳又出信使厚币使天下见之皆信汉用兵之
不得已也则人人致死于楚矣故曰甚哉大王之厚于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WYG1095-0822c.png

之人皆知大王之无负于汉也又知汉之有分地也彼
虽欲欺其众复从事于楚众不为用虽强之不听是汉
孤也大王之霸可以万全今大王益留太公汉亦益怒
其众楚亦益怠汉亦益进愿大王熟计之且夫为天下
者不顾家苟杀之无益则虽留之亦无益矣苟杀之足
以益怨则留之亦足以益怨矣不识争天下者使天下
怨我利也使天下怨彼利耶两者愿大王计之臣非敢
卷四十八 第 5b 页 WYG1095-0822d.png

无辞以用其众无名以行其诈而天下定矣
寓辩
刘子论疾辩士或曰刘子安得疾乎辩夫辩者排患难
解纷糅或立谈之间而致和平此虽孙武之师仲由之
材贲育之勇不洎于此矣乃可喜也顾刘子未能耳何
遽而疾之哉且夫秦破赵军长平进围邯郸之危若缀
旒者诸侯畏秦而不敢救秦劫诸侯而不敢进也故驰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WYG1095-0823a.png

秦奉诸侯以弊关中然而诸侯之兵不出于境彼亦智
者之虑所未尽也及鲁仲连画新垣之策而秦兵退舍
刘子诚能造意设辞为可以动诸侯之兵者则刘子于
辩固易而可非之矣今刘子未能穷辩者之虑又焉能
斥辩者之过刘子笑而应之曰夫邯郸之围诸侯莫救
勇者不能进其断说者不能伸其意彼诸侯畏秦之势
则固然又何足怪虽然诸侯未睹秦灭赵之患也今请
卷四十八 第 6b 页 WYG1095-0823b.png

楚之王曰秦围邯郸邯郸且亡其大夫之谋曰诸以天
下帝秦而赵国举臣于秦赵帝秦之使旦夕且行而臣
窃为大王忧之夫赵入于秦则秦益强秦得其尊号而
归必释赵而令诸侯秦赵合欢则赵有河南秦有山东
秦因下兵崤谷伐其后帝已者赵亦出兵而佐之伐其
后帝秦者如此则齐楚先危矣且夫齐楚之不伐于秦
者以赵迩而齐楚远也今赵先下秦秦必不外于赵矣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WYG1095-0823c.png

欲并天下兵不至郢临淄不肯止矣是齐楚疏赵而受
其兵畏秦掇其患也何赵之智而齐楚之愚也且赵之
帝秦社稷之故其计必果矣而秦有并天下之心其兆
必从矣秦从赵请又责于诸侯则王能遂帝秦而臣于
秦乎王曰不能曰然则王之不救赵亦过矣今日赵下
明日兵必至齐楚齐楚天下之强国也秦必欲先其强
者而后其弱者臣恐齐楚之病又甚于邯郸之围也王
卷四十八 第 7b 页 WYG1095-0823d.png

车数千两马数千驷万乘之国也而秦亦万乘之国也
秦围邯郸而莫能救固畏之也俱据万乘之国而齐楚
独臣于秦臣窃为大王羞之臣闻秦战长平民年十五
者必赴焉秦王又爵民于河内以与赵战连时而不解
臣窃度之秦名胜赵其众固已困矣非十五者不可用
其民固已竭矣王于此时以齐楚之强选将授兵因秦
之敝以救邯郸臣见赵之宝器重赂必入于王而秦必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WYG1095-0824a.png

为大王不取也于是齐楚之王曰善吾又因见韩王而
说之曰韩赵世世之与国也而秦天下之仇雠也秦围
赵而韩不救者必以秦为强而赵为弱今赵自见其弱
而诸侯莫救必请以国事秦而以帝帝秦秦得其帝已
必纵赵而与之连谋以图诸侯赵之怨王也必深则必
以兵伐韩而秦又出兵宜阳而责于韩曰何为后帝我
是赵攻于北而秦攻于西也韩不割膏腴要郡以事于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WYG1095-0824b.png

而要仇雠之祸也假使赵不帝秦秦不纵赵赵必折而
入于秦矣亡赵以益秦于王何利哉齐楚救之我不救
之是王独招患于是也且夫秦久留赵而不去岂能无
畏诸侯之救赵哉故宣言以劫诸侯而诸侯遂听之假
如秦兵伐韩则韩能遂为之臣哉王必不欲为之臣则
愿王之以兵救赵也王不救赵则秦赵之患必至矣愿
王图之韩王曰诺已说韩则见魏王而说之曰臣闻魏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WYG1095-0824c.png

王谋之过也夫秦人贪而多诈故竭国之兵以事邯郸
邯郸未下而其兵亦困矣故恐诸侯之救赵也先宣言
以劫之彼虽名强实惧王耳今王叉止晋鄙之兵而不
行是王之谋中秦之计也且夫以声威魏者秦也王犹
畏之有如秦既胜赵以实伐魏则魏能臣于秦乎秦见
魏弱必以魏为不能国非尽臣魏其兵固未可止也臣
固以谓王之谋过也且救人而止其兵以观望成败使
卷四十八 第 9b 页 WYG1095-0824d.png

必至于魏矣而秦必反为赵之助也臣请言之昔者秦
伐韩之修鱼而楚救不至韩之君臣谋曰秦欲伐楚久
矣不若与秦和而伐楚则秦必听韩而舍韩矣且韩失
于秦而取于楚也楚人闻之大恐命战车满道士卒满
野而告于韩曰寡人将救韩也然卒不救韩韩大穷困
请和于秦秦闻楚之先欲救韩也使将将兵伐楚至丹
阳斩首八万而归夫当秦韩之相持楚兵不出故秦得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1095-0825a.png

兵犹至者秦贪而戾于事也向使楚兵救韩则秦必丧
师而失众矣夫大王之兵为救赵虽未常与秦战然而
赵已灭秦必移兵以临大王前日之楚是也臣故曰使
秦胜赵则秦之兵必至于魏矣夫许而不与失其所以
与怨而不绝失其所以怨今王之兵有救赵之名无救
赵之实赵胜于秦则王何功于救也夫以无功之事招
失许之怨故赵胜秦则赵之兵必至于魏矣而秦欲和
卷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1095-0825b.png

秦久围赵势不能固彼畏王之威必引而去是王西抑
强秦而北存孤赵天下之强图必请服弱国必入朝则
王之王业成矣不务以此而务蹑楚之迹起秦之祸兴
赵之怨甚为王不取也王曰善如此则五国必从从则
邯郸必解矣于是或者曰善今日乃知刘子天下之士
也而辩固刘子之末也请谨事左右夫邯郸之围诸侯
莫救辩士说者万端而兵莫肯出及鲁仲连谋之秦兵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1095-0825c.png

也畏其说之当也非不能勿惧公子无忌也知其师久
而敝也所以刘子深求当时之事托以利害之趣东引
齐楚南动韩魏可谓至当之理必然之效也
谕客
宝元康定之间元昊畔诏书求材谋之士于是言事自
荐者甚众辄下近臣问状高者除郡从事其次补掾史
且数百人时予方游吴中客有相哀者作谕客谓公是
卷四十八 第 11b 页 WYG1095-0825d.png

为机是以功勋流于竹帛盛德载于黎庶历百世而不
衰掩众人以独骛此所谓豪杰之士也而先生亦有意
于此乎先生曰何以教之客曰今西兵距境昆崙道绝
主上不怡边有宿甲旃裘之贡不入钟鼓之娱不劝者
于是三年矣是以下求贤之诏开自荐之路总揽奇俊
兼听天下恩涵于人心义激于肺腑故令下之日坐者
泣沾襟卧者涕交頣咸欲奋必死之力蹈难测之机忘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1095-0826a.png

拜章者交乎公车献策者满乎北阙起徒步以析爵由
一言以改列此亦遭遇之时变化之契勇辩之辰敌国
之势穰苴所以权军而西出苏秦所以掉舌而东逝也
今先生乃悄乎如不知藐乎如不闻名与智寂迹与势
沦怀书满腹不如众人意者暗于事势而然乎且夫道
期于用不必全洁功期于成不必无辱是以伊尹负鼎
伍员鼓腹百里食牛包胥恸哭乘时因势大直细曲崇
卷四十八 第 12b 页 WYG1095-0826b.png

事遗弃诸子专愚六艺并田虽通不可以厚财赋之入
乡饮虽讲不可以助军旅之急羽舞虽文不可以代干
戟之执麻冕虽纯不可以更甲胄之袭睢盱拳曲空言
少实不可图进取之益则何不卑论侪俗夜寝夙兴驰
骋乎孙吴之场揣摩乎苏张之营舌如电流功如雷行
威名并建家国两荣乃反侈陋巷之处甘藜藿之食目
无韶曼耳绝金石抱瓮而汲不知用力行身若此老且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WYG1095-0826c.png

之小信难以议道矣虽然不可以不陈也昔者轩辕有
阪泉之师尧有丹浦之征舜有三苗之诛启有扈氏之
兵成汤造攻于牧宫文王牧绩于崇城当此之时覆载
侔于天地文明比于日月休恩渗于时雨厉威粲于霜
雪跂行喙息罔有不服然且弓矢未尽闭干戈未尽戢
小至俘馘大至流血巍巍之功不为之差减赫赫之号
不为之灭裂适足以增其徽名广其休烈而已客以谓
卷四十八 第 13b 页 WYG1095-0826d.png

顷刻亲戚不辅鬼神所殛狗吠其主鼠窃疆场此与蚩
尤三苗何以异哉然而将帅之臣阅于诗礼介胄之卒
奋于貙兕赏未及悬刑未及峻而天下之民亿兆之众
固己集矣于是乎虎盼鹰视龙行云起譬若挽千石之
弩决垂溃之疽引洪河之流沃殆灭之燬曾不移息而
可见又何足烦天下之学士主上所以朝乾夕惕劳于
求贤通自进之路开博访之门者恐伯高傅说之流藏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WYG1095-0827a.png

恭听卑之操使非常之业与士大夫共有也此乃三王
所不及五帝所难行愚陋之人岂能昭见其情哉昔燕
欲骏马乃市朽骨而千里之驹果至越欲勇士乃揖怒
蛙而百夫之勇来萃主上亦欲得特达之人是以狂狷
者无所咈排触者无所忌高爵重禄或富或贵鉴洞乎
神明量配乎天地岂可以为小丑之未夷群凶之尚恣
哉且夫东渐岛夷南及交趾西奄孤竹北越凿齿受令
卷四十八 第 14b 页 WYG1095-0827b.png

之众曾不若黑子之著面蝼蚁之循穴而欲以敌国论
之固失类矣且客独不开宋受命之说乎昔者唐失其
御海水横溢寰宇之内分为六七不贡不朝靡所统一
于是蠢蠢之氓困于戈鋋积尸为山流血为川糜溃屠
剥者盖五十馀年上帝眷之乃命太祖受禅启国方行
千里犹有残孽弗率弗祀太宗平之真宗成之至于制
作之道似或未遑然亦开籍田封泰山礼河汾考百王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WYG1095-0827c.png

往者申访古乐绪正郊配大定六籍谨策元会欲以就
一王之法成必世之期使后嗣遵其矩太常肄其仪参
于六经表于万年泽漏乎重溟功陟乎上年还成康之
俗俨典谟之篇包弓偃革无得踰焉此学者所以踊跃
而鄙儒所以拳拳也何以誇苏张于平世侈孙吴于异
类终无益于王道空自绝于圣治客徒笑我暗于事机
我亦悲客躁于富贵而不知制作之义也言未毕客竦
卷四十八 第 15b 页 WYG1095-0827d.png

责和氏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荆山之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
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则其左足及厉王
薨武王即位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
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
位和乃抱其璞哭于荆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继之以
血王闻之使人问曰天下之刖者多矣何子之怨也对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WYG1095-0828a.png

之以诳也王使人治其璞果得宝焉故命曰和氏之璧
此世世称和氏善知宝而又甚悲其不幸也吾意善知
宝者不然彼天之生玉也有常质居上不待以为益在
下不损以为少此人主之所贪也虽全而言之犹辱今
一不免其身其不知宝也甚矣至于刖而后哀之其不
知过也甚矣苟使和宝之则若勿献苟使和哀之则若
勿怨彼非所明而明之其刖也犹幸周人得夏后氏之
卷四十八 第 16b 页 WYG1095-0828b.png

鼎入于泗水之中秦始皇灭周耻不得其器于是斋七
日使万人没水求焉不获而后止楚有良弓号之曰大
屈传世之宝也齐与晋越闻之皆欲得之兴兵而围之
夫兴兵者上有破军杀将之祸下有析交离亲之辱然
而不计者宝之所在则不惮以安为危以存为亡彼人
之所求而非求于人也试使一人负鼎之秦一人挟弓
之晋则不敢以冀百金之偿岂独宝哉虽道亦然今使
卷四十八 第 17a 页 WYG1095-0828c.png

向不度可否号呼于人主之侧以冀万一焉甚者杀身
捐生其次刑戮流亡终无与任其责者则吴起逐于鲁
而韩非死于秦其欲将与说难为之祸也非二君之过
也然而世独谓和为不幸谬矣夫谓和之不幸固失其
理而和之自谓贞又非其名所谓贞者必审于轻重之
际荣辱之分和不哀其身而哀其玉忘所重而徇所轻
是竖刁之自害易牙之杀其子世主所以厚疑也吾未
卷四十八 第 17b 页 WYG1095-0828d.png

君子不外于己而内人不厚于人而薄身倡而后应引
而后动舜陶于深山之中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傅说筑
于岩险之下太公钓于渭水之上及其大行也名甚白
居甚安功甚信此其离于世俗之患也远矣无他人主
者求之也
谕归
太原王舒以进士处太学太学于今无师弟子之教养
卷四十八 第 18a 页 WYG1095-0829a.png

文馆觊三岁一贡士为苟可以幸其身耳其非胄子者
至以钱入吏自隐为士大夫之后王生耻之乃更占名
数京师求举于乡又连不获盖居者十年焉王生闽中
人也父母皆老矣异日吾尝谓王生必归或曰王生不
必归吾曰古者仕不遇则去说不用则去夫仕而去者
道也说而去者激也以其京师不入犹有诸侯存焉齐
鲁宋楚秦晋之大国千乘者非一也滕薛韩魏邾莒之
卷四十八 第 18b 页 WYG1095-0829b.png

复进于阙下去则无所矣则王生之居可也虽然王生
能无朝夕之念于其父母乎其父母能无朝夕之念于
其子乎故曰王生必归且王生所以久不归者何为乎
为贫贱羞父母乎为不遇耻乡里乎抑为上国胜下国
乎夫王生士也岂为是哉使贫贱可羞是曾子不足为
也不遇为可耻是孟子不足多也以上国胜下国是仲
尼不足师也夫曾参至孝未尝羞贫贱孟子亚圣固不
卷四十八 第 19a 页 WYG1095-0829c.png

哉为士者可法乎不可也今夫胡马也闻北风而嘶心
怀其旧土也有仁心焉曷为士也苟耻其身而废其归
曾轻任其身而不知也且使王生得之不以道其躬虽
富贵其事亲为能自厌其心哉吾与王生同道也同道
近乎友欲乎吾欲之无过也是厚乎身于无过也故谕
王生使之归解其惑
杂录
卷四十八 第 19b 页 WYG1095-0829d.png

好为古文章尤方廉不能与俗浮沈而接物则恭以和
秩颍州人应进举初未为人知欧阳永叔守颍令吏较
郡中户籍正其等秩赀簿在第七众人遽请曰常秀才
廉贫愿宽其等永叔怪其有让问之皆曰常秀才孝悌
有德非庸众人也永叔为除其籍而请秩与相见悦其
为人秩由此知名及张唐公守颍因荐秩于朝廷赐以
米麦束帛秩固让不受自陈方应举无隐者之实不敢
卷四十八 第 20a 页 WYG1095-0830a.png

受之而不谢两人者取舍异或议其意予以秩尚节而
侔安礼者也所谓赒之亦可受矣尚节者洁而介安礼
者广而通令亦扬州人少时落拓不检未为乡里所重
后折节读书作文章有古人风王介甫独知之以比颜
回也
志雪
闽越地滨海气窳薄多旸余三年居之未始见雪明年
卷四十八 第 20b 页 WYG1095-0830b.png

之或曰九月干卦为剥剥五阴一阳阴虽太盛阳亦未
绝未当雨雪也然雨雪者阴太早刑太急也或曰物不
时为灾雪当降于冬不当降于秋降于秋不时也是当
为灾人解之曰否凡以卦为剥阴虽盛阳尚存不当雪
者是十一月雪亦可怪也十一月阳始生固微正月三
阳而雪人不怪也何以独怪秋也且三阳为泰泰时雨
雪犹可五阴为剥剥时雨雪何以不可而谓之刑失乎
卷四十八 第 21a 页 WYG1095-0830c.png

人吏不哀矜鳏寡不见收则狱有过而气有变耳今天
子圣而明大夫谨而详吏畏而法鳏寡悦而安其于刑
也讯从恕议从厚疑从赦何致于失而雪哉此议之非
也又凡所谓不时而灾者谓害于岁耳今九月雪何以
害也谷已入则不害麦已布则不害民已室处授衣则
不害鸟兽既氄则不害昆虫已蛰则不害而犹谓九月
雪为不时失类也夫南方地卑故瘅暑北方地高自倍
卷四十八 第 21b 页 WYG1095-0830d.png

当降于秋降于冬可也降于春可乎夫春犹秋也世不
怪春雪何怪秋雪人傥以少见为疑耳夫麦宿种而性
能寒故种麦而雪殆丰年祥也未可议明年麦果大收
倍于昔年然则二者之言前果谬后大信也人见所鲜
即议以为怪为不时为灾则凡出处异于世言语异于
世文采异于世世所谓鲜而可怪者以施于事必以谓
不时行之于民则以谓且有灾然卒无灾有福者多也
卷四十八 第 22a 页 WYG1095-0831a.png

与非未可信也是岁也秋复雪明年吾又将贺民之丰
麦也故志焉
卷四十八 第 22b 页 WYG1095-0831b.png

公是集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