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第 1a 页 WYG1095-0733a.png

公是集卷三十九
宋 刘敞 撰
论
救日论
春秋左氏传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又曰非正
阳之月不鼓臣以为过矣夫圣王所甚畏而事者莫如
天天神之最著而明者莫如日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WYG1095-0733b.png

为慕迂阔而涂民耳目也明其阴侵阳柔乘刚臣蔽君
妻陵夫逆德之渐不可长也如是则奚救奚不救奚畏
奚不畏哉丘明之言使谀臣依以謟其君邪臣资以固
其身臣请辨之幽王之诗曰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
食之亦孔之丑周之十月则二分矣安在其不为灾者
欤夏书曰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
人走夏之季秋非正阳也安在其不鼓者欤由此观之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WYG1095-0733c.png

出则朋党比周以遂其私入则诐伪欺罔以济其欲固
日夜无须臾之间惟恐君之觉已也日有食之是将喜
焉庸肯斥言灾异以儆于上哉是以或至于陵夷而犹
不悟鲁季孙汉张禹是也昔者季孙意如之专鲁知日
食之为伤其君而不忧也卒逐昭公张禹之仕汉知日
食之为害国而不告也卒成王氏鸣呼变所从来微矣
为人上者可不察哉可不察哉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WYG1095-0733d.png

子囊为令尹城郢君子称之曰忠矣能卫社稷囊瓦为
为令尹城郢君子讥曰卑矣必亡楚国夫楚一也子囊
囊瓦令尹等也城郢均也子囊以取褒囊瓦不免于贬
何哉君子者固誉成而讥败乎论之曰否昔子囊之为
令尹也修法制举贤才附百姓亲邻国所以守其四封
者已遂矣惟郢之未城于是城郢则豫患而已矣安得
不谓之忠囊瓦之为令尹也则不然远忠直比谗謟贪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WYG1095-0734a.png

者已小矣惟郢之可城于是城郢则外民而已矣安得
不谓之卑夫外民民亦外之此囊瓦所以亡楚也事固
有同功而异情同迹而异论者此之谓也易曰王公设
险以守其国夫设险之与恃险岂得同哉设险者彊恃
险者亡故先王制城郭沟池所以立固而非固之本也
制乡遂都鄙所以便守而非守之本也制师旅卒乘所
以建威而非威之本也本之所在在德义在知人在安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WYG1095-0734b.png

得而守也军旅卒乘可得而威也故政有本末事有先
后无后其所先而先其所后则天下可治百官可任万
民可附四夷可服惟明者而后及之非囊瓦之所能见
矣
不朽论
士之不朽者三所以本者一也德能服人则不朽功能
济时则不朽言能贻世则不朽虽然本之者德而已矣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WYG1095-0734c.png

其言也故德者本也功与言者末也处世高名泽及于
远谋而世用之行而世信之则功必立处世卑名泽不
及于远谋而世弗用也行而世弗信也则言弗著故功
者以德为功者也非俗之所谓功也言者以德为言者
也非俗之所谓言也俗之所谓功者规一切者也争地
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则有彊兵之功坏
井田废什一困百姓之力实府库之藏则有富国之功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WYG1095-0734d.png

是而已矣俗之所谓言务无用者也饰名数以干礼合
章句以导谀为曼衍以诡俗务名誉以邀利大不可施
于朝小不可教于乡以靡丽为精以辩异为奇若是而
已矣是以德也功也言也判而为三嗟乎君子之道所
以隐也功非其功矣言非其言矣然而世犹贵功而尚
言自以谓不朽吾未始知其诚不朽也夫世之士既无
以明功与言之端又因见世俗之功而趋之闻世俗之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WYG1095-0735a.png

言常必去德而独存者也丧其本矣申商也孙吴也仪
秦也杨墨也何可胜言哉
仁智动静论
禀天之性刚健中正纯粹明白生而知之者是谓仁矣
贫贱不能忧富贵不能淫死生不能变乘物而用循理
而动率性而行推分而安是终始本末不出于静故孔
子曰仁者静也静莫如山山之为物天质自然一成而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WYG1095-0735b.png

孔子曰仁者乐山也夫贫贱不能忧富贵不能淫死生
不能变者固不知所谓贫亦不知所谓富不知所谓贱
亦不知所谓贵不知所谓死亦不知所谓生者也审乎
自得得乎无假若是则何寿如之矣故孔子曰仁者寿
也夫智者亦禀天之性而不能纯粹有所好恶有所嗜
欲有所喜怒有所偏溺不学则不知其道不问则不知
其惑是故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日夜不厌就有道而正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WYG1095-0735c.png

中之检合圣贤之度使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
怨恶而后可已矣是终始本末不出于动故孔子曰智
者动也动莫如水水之为物源于山而赴于海盈科而
后进见险而不止以求遂其志之所趋必放乎平而止
增之则深益之则广可谓能动矣故孔子曰智者乐水
也夫损其好恶损其嗜欲损其喜怒损其偏溺非自苦
也其心见道理之显然所以去不善而就善以自悦矣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WYG1095-0735d.png

之矣故孔子曰智者乐也夫仁者以安仁为静智者以
利仁为动安仁者本于诚而明之利仁者本于明而诚
之诚而明之不亦静乎明而诚之不亦动乎诚者天事
也明者人事也天事故静矣人事故动矣虽然苟诚而
不明虽静未可谓仁是以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也
明而不诚虽动未可谓智是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
问而近思也夫颜渊可谓能仁子夏可谓能智欲求仁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WYG1095-0736a.png

又曰克已复礼何哉应之曰仁内也礼外也仁者难以
与人共而礼者所以并容也是故贤者俯而就之不肖
者跂而及之夫颜子之克已复礼乎俯而就之耳亦何
适而非静哉
博施济众为圣论
仲尼之门问仁者多矣以令尹子文之忠陈文子之清
子路之勇冉求之艺犹未备仁之称也至于子贡问博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WYG1095-0736b.png

施者殆非俗之所谓博施矣所谓济众者殆非俗之所
谓济众矣彼俗之所谓博施者不过以散利布惠为言
俗之所谓济众者不过以分灾救患为解必若是则贤
者亦能及之何待圣哉必若是则有国家天下者乃能
行之贱贫则不能矣是贫贱必无圣人哉此皆计功而
言不足以知仲尼之意明圣人之道者也夫圣人者与
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WYG1095-0736c.png

迹可谓博施济众矣在上位则陶冶百官官服其体而
不得其名亦可谓博施济众矣岂独欣然以散利布惠
为美谈分灾救患为已务哉夫散利布惠分灾救患可
勉强而暂为则是圣人亦可忽然而暂到也圣人之神
不可暂到则散利布惠分灾救患非圣人之任亦已明
矣以谓不然复效以事夫仲尼在下者也随之者三千
之徒或智或仁或过或不及莫不尽其性得其欲皆可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WYG1095-0736d.png

也亿兆之众或贤或愚或善或不善莫不安其教乐其
生而不知为之者则其施不亦博而济不亦众乎故圣
人法天者也天之道能以美利利天下而不言所利如
圣人必散利布惠而施必分灾救惠而济是非天矣何
足称哉或曰散利布惠分灾救患非圣人之任然则是
仁者之事乎曰亦非也使仁人在下乎苟免于穷困亦
幸矣何暇及人使仁人在上乎则利不待散而均矣惠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WYG1095-0737a.png

矣然则散利布惠分灾救患者贤人之业其功名可数
者也
畏天命论
传曰畏天命夫天命可畏而未有能知者也惟圣人然
后知之所谓天命者非谆谆然接乎人者也害于民谓
之孽变于常谓之异动于气谓之沴发于色谓之眚逆
于类谓之祥杂于俗谓之妖著于天谓之象是故有以
卷三十九 第 9b 页 WYG1095-0737b.png

而名之所谓性与天道者也非圣人则不能知之故古
之君子务畏天命而不务知天命也夫非圣人而务知
天命者吾见其不能且不信矣古之君子其畏天命也
闻一异则悚然惧见一祥则悚然惧未知是之为善欤
为恶欤悚然惧而已者吾知畏而止矣是故其守也约
其行也悫妖祥之事休咎之说付之蓍龟瞽史而不劳
吾心吾非不愿知天命也天命固不可知也强求知之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1095-0737c.png

物而卒丧周周之衰也麟获于鲁沙鹿之崩也晋史卜
之曰后六百岁而圣人兴夫若是者其孰能知之此圣
人所独知也故曰莫若以畏仲尼在陈闻鲁有火曰其
桓僖宫乎夫圣人之于天命有不待卜矣汤之时八年
七旱汤亲之南郊而祷焉曰政不一欤民失职欤宫室
营欤女谒盛欤苞苴行欤谗夫昌欤由是观之汤且不
知也然而古之君子有曰天命也可推类而得可观象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1095-0737d.png

乱其次贼虐然则非实使之其启有间矣夫天命决不
可知求知天命者以谓尊天也然而不得其指不殆乎
以天欺人乎古之君子莫恶乎以天欺人以人欺人犹
不可而况乎以天欺人者乎是所谓南面之祸也北面
之贼也故善畏天者莫如成汤为国家若成汤可也
仕者世禄论
文王之治岐也仕者世禄而小雅亦讥绝功臣之类然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1095-0738a.png

也凡士农工商者盖通功易事相为用者也士以仁义
农以稼穑工以器用商以货殖士之所以为士者术也
然而待农而食之待工而用之待商而资之农之所以
为农者力也然而待工而用之待商而资之待士而治
之工之所以为工者巧也然而待商而资之待士而治
之待农而食之商之所以为商者利也然而待士而治
之待农而食之待工而用之兹四人者世序其业而食
卷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1095-0738b.png

者世耕工者世巧商者世利矣德及天下者称天子天
子世天下德及一国者称诸侯诸侯世一国是皆人君
也非君无所世故虽卿大夫官以世也卿大夫莫之世
是谓逼君春秋讥之故所谓世禄者世世有禄者非世
世其禄者也故古者自卿大夫士之子不贰业幼则入
小学长则入大学教之以诗书之训礼乐之方正其齿
辨其节齐其衣服明其辞让业成而志定矣虽未就吏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1095-0738c.png

然后试以事至于四十然后授以位至于五十然后命
以爵然犹论辨而任之度财而进之使上无弃财下无
弃人凡贤者之子孙公卿大夫之胄莫不在位矣能大
者禄厚能薄者禄少如是而已矣此乃所谓世禄也及
至后世富贵以其势排蹙贫贱虽贤不得进虽老不得
试而富贵者虽不肖与婴儿犹乘父兄之尊列于朝廷
是以为政者患其若此也则进孤寒疏远以为公收管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1095-0738d.png

得论之以其材则能者可见限之以其年则学者不偷
毋以其势挠之毋以其亲疑之则仕者皆世禄矣今不
正其本以从先王而顾忧其末以反先王此固王道之
不行于世也呜呼行文王之政者天下必治矣
为仁不富论
凡天下有至理此盈者彼虚此厚者彼薄是自然之不
可易者也故为仁者不富为富者不仁亦若此矣夫仁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1095-0739a.png

智为辅以文为表以义为内非其道虽加千乘之利不
悦焉非其志虽加万钟之禄不取焉此仁人之所以为
身也此其为身所以无富之称也及其为家则正其居
处以应法薄其奉养以应礼均其有馀以济不足言其
利以去其贪此仁人之所以为家也此其为家所以无
富之名也及其为国爱民而时使之养民而薄敛之取
民而节用之币帛宝货与百姓共其利弗专有也藏之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1095-0739b.png

以无富之号也故小为一身大为一国取予施舍进退
行止必出于仁而无富者矣虽然其无富乃所以为大
富也故仁者虽一身而贫贱不能辱虽一家而万乘不
能夺虽一国而天下不能倾近者亲戚安之宾友归之
远者四邻怀之九夷向之尚非大富乎彼为不仁者不
然苟为一身而已力之所及将无不攘智之所及将无
不取也故在下则盗在上则暴为仓廪至于使百姓无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1095-0739c.png

之患则又至焉是以昔者蚩尤诛荣夷灭桀纣亡非患
财用之乏也非苦货力之少也凡以身富而不仁也是
以圣王制税赋足以养百官备水旱制朝贡足以结诸
侯通远方然犹厚往而薄来轻费而广施恶不仁也故
天子不言有无诸侯不商货利大夫不畜鸡豚士不问
什一所以远利而近仁也所以厉风俗而禁淫伪也冉
求为季氏宰不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1095-0739d.png

可知矣
公是集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