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1095-0699c.png

公是集卷三十五
宋 刘敞 撰
序
送从父弟斁序(斁为苏州户曹/掾二父旧治也)
吾闻富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非仁者以吾一
日长乎尔莫尔告也不可昔者庄生有言吾甚善之其
言曰形莫若就德莫若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又曰内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1095-0699d.png

矣就而入者不可以群和而出者则掩上也内而不直
则其中不立外而不屈则众厚怨之夫智无小也学而
己矣官无小也敏而已矣知学不病知敏不匮居处恭
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犹足恃也又况泰伯季子之
国伯父叔父之所旧治者哉尔其以此矣
送王舒序
由中国入扬越五千馀里其地隘绝号为一人守险万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1095-0700a.png

人民反习笔墨岁贡士比中州为多南北人往来商货
财吏送故迎新旦暮不绝若夷径然然犹山行不能度
车马依草木岩壁极上复下斗绝无渐毒蛇狼虎据要
处为害或时瘴雾昏闇发于草莽早衰暮年易以致病
其川行不能胜百石下濑漂激声气汹骇船石礧浪隐
辚乘波水奔逝不能正目篙工一举手不得所辄碎散
沈溺不可援拯故北人去者常惴焉今王生治装正归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1095-0700b.png

哉其怚(音/粗)悍不避虎狼滩濑之恶甘从事哉王生之意
思于归见其亲犹方坏水决菑揵篑土不能遏故接淅
而行尚何顾险乎虽然王生恶得勿重其身哉亲忧亦
忧亲喜亦喜曾子也事亲有道而信乎友孟子也王生
不道曾氏孟子则已苟道之王生欲行者何以异兹吾
闻吴越多奇士者也王生如得其人而与之游吾又将
贺王生之信于友而获乎上也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1095-0700c.png

古今为左氏者众矣功名之士则尚权变词辩之士则
贵文章数家则隆谶纬小学则工文字亦徒禄利存焉
若夫大不为功名细不为词辩不伪于谶纬不衒于文
字居今之世无有禄利之劝而治左氏者惟独邻几邻
几之学则可谓得乎其性而出乎其心矣虽然吾闻君
子之学者贵其为道也非贵其为名也贵其适于圣人
也非贵其愈于众人也夫澶漫而无家闭绝而无宗此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1095-0700d.png

世之儒庸是乎然则邻几何说焉故谓邻几盍为春秋
夫春秋者五帝之所以化三王之所以治礼可以起义
可以制者也一之于仲尼则得之一之于左氏则失之
而邻几犹固以不然昔蘧伯玉盖年五十而五十化邻
几

无贤者乎吾愿子复之子之化也何必五十吾敢以此
为赠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1095-0701a.png

昔者边鄙无事士大夫耻言兵圣俞独先注孙子十三
篇献之可谓知权矣及其有事士大夫争言兵或因以
取富贵圣俞更闭匿不省利害可谓知道矣夫圣俞前
非勇也知天下忘战之必有忧也后非怯也知功名之
说胜则隳教化也圣俞之任其身不轻矣世人其若圣
俞何哉某少圣俞十六岁然圣俞与我为友所以从之
游常恐不足今圣俞应聘许昌某以事留京师不得偕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1095-0701b.png

不欺耳呜呼世有君子者以我为知言矣于圣俞无负
焉
送苏安上序
庄子曰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可谓尽于理矣今夫学者
守一先生之言则自以为有馀其以干于世则自以为
足矣济天下不幸而不得则自以为不若人是以有愤
怨之色是以有鄙倍之气是以有戚嗟之声若是其得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1095-0701c.png

上尝举于乡名称甚高亦得矣而曾不喜其意乃耻所
以举者非巳之学也今斥于有司名称甚屈亦失矣而
曾不憾其意乃推所以失者非己之时也苟不安于道
达于命远于利能若是哉呜呼明安上之意以语众人
乃得笑焉明安上之意以语贤者吾庶乎无取友之过
吾请以此为上赆
送王生序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1095-0701d.png

往送之门而告之曰吾闻赠人以其币也弗若以其道
也资人以其货也弗若以其言也今子进于艺矣而远
行吾母以赠子虽然子之学也将学于道乎将学于利
乎将道与利兼存之乎其母乃猊为道而情为利乎何
子之汲汲不惮烦哉反修而身反宁而亲反友而兄弟
夫道已至矣人有非子者乎且夫古之君子之学也慎
其所以为号其仕也慎其所以为名是以其号可传其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1095-0702a.png

寄名于义是以其号不可传其名不可信也故学者至
乎乡原而不自觉仕者至乎兼爱而不自耻呜呼慎之
哉道术既为天下裂矣子母寡吾德而轻吾言哉荣子
之量尔
送杨郁林序
郁林名郡也太守尊官也其任不轻矣然而当拜者辄
以炎瘴雾露为解天子以谓此皆全躯保妻子之臣无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1095-0702b.png

伟倜傥之士以充其选于是大人部荆州诏书先至则
以杨侯闻天子可焉遂自郡从事迁廷尉丞假五品服
以行别赐钱十万众皆荣之然杨侯既受命退而治装
汎然不以为喜闻岭海之说风土之异漠然不以为忧
如他日焉人皆曰杨侯矫亢人也呜呼前世之所以能
治也为官择人后世之所以不治也为人择官彼庸庸
之臣志得意满坐而养交以饕富贵真若长者一旦有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1095-0702c.png

春秋贬焉若无君子何以矫也吾以杨侯矫世之君子
春秋之徒欤推此心也虽在山海之外而加千乘之国
其有难治哉于其行序以赠之
送邵贤良序
墨讥儒以言命夫儒者岂好言命哉古之贤多所说而
不见钩用多为善而不得升举幸而说合善取则龃龉
乖戾卒败其功而后已是类有若天为之者故推其穷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1095-0702d.png

也乐毅之用燕也功施矣而不待究名达矣而不得遂
皆天也苟出于天者又曷怨乎今邵氏举贤良天下之
人举贤良者不独一邵氏然而邵氏无媒援于世犹奋
于畎亩之中则邵氏诚贤良也今之时太平而士务进
故山海之士无伏匿以不伏匿之士遭举贤良之时士
至者必多然而有司择之邵氏之外不能满三可谓精
矣夫合天下之士触有司之情虽十册之其势不为人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1095-0703a.png

不得遂者类也事虽失图其自致卓然之风犹足以暴
于后生昔公孙子前举贤良不见用后举贤良为第一
夫公孙子非愚于前智于后也曩日之画犹今日之务
也前见绌而后见宠者遇不遇之时异也已适不适虽
智无益已适当遇言必见可皆非人力所能为也而命
非乎故惜邵氏之未逄者宜推之于命而致乎勿忧致
乎勿忧者本乎儒者之道者也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1095-0703b.png

读书而讲道据权而涖事其功德易以及民孰若士大
夫耶然而天下緤组垂绂爵上闻者无不慕山林之士
而愿与之齐为山林者嚣然若固当也此其故何哉岂
朝廷之士真可薄山林之士真可高彼何予之而不辞
此何受之而不让乎亦曰不污于利不近于耻不亲于
忧不烦于事苟异乎此者无不慕焉如此虽糠秕乎尧
舜无非者矣若刘生者岂真士大夫所慕者耶其游遍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1095-0703c.png

于事而能尔乎往者朝廷喜求才拔草野有出茅屋任
谏大夫者后太平益厌懈人亦益近薄故蒲草圭璧往
往流于瞽叟而诏书亦辄以先生处士宠之欲以致后
人今刘君好史书语当世事有权变乂博识多前知为
士大夫所称而未闻有以举应诏者何耶事固有难知
者哉行矣入于越诚将见范公愿以告曰斯道也将亡
矣苟相天下也而能勿兴此乎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1095-0703d.png

君子之学也至于自得而己耳智足以经天下而不虑
论足以合当世而不言仁足以怀万物而不忧非可忧
而不忧也忧其所忧不忧其所不忧今世之士皆不忧
其忧而忧其所不忧舜之陶伊尹之耕太公之渔至矣
当是之时洚水滔天怀山襄陵下民其咨而舜不虑桀
作淫侈慢神虐民并告无辜而伊尹不言纣脯鬼侯醢
鄂侯残贼仁义而太公不忧此一圣二贤岂自远于人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1095-0704a.png

夫不汲汲于世者固世所汲汲焉不汲汲于世者乃可
以大行王者不作圣人之道衷于是乎有宋墨之学以
救攻止斗有苏张之学以排患折难有孙吴之学以强
国胜兵有商管之学以长材足用外托号于仁以邀利
内寄名于忠以干权嗟乎道之所以不明也学者众而
达者寡得之者喜失之者忧吾安知夫得之非失而失
之非得欤吾又安知夫喜之非忧而忧之非喜欤是以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1095-0704b.png

因北游京师京师贤智之所聚也伎能之所试也变化
之所出也生其务自得毋枉道忧天下之忧以翘于人
忧天下之忧以翘于人人将谓生宋墨也孰与勿学吾
亟得见焦生于欧阳公之门美生之志足以造于道而
不流于俗于其行也赠之以言
送谢希乐学士赴阙序
学者称仁义必归尧舜尧舜圣人也当时之行事在二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1095-0704c.png

然太和以有凤鸟之符呜呼何纯古粹至若此爰及商
周其道德虽不与尧舜偕比然史之所载圣人述焉后
世诵以为经师师相传由百世之下等百世之盛莫之
失也及两汉受命史臣奋力以书于策然由无圣人裁
之褒贬不中学者不宗师况又无两汉之美者可道也
哉今天下康乂无异于古而天子以尧舜为法所践所
言合符前王则史官左右所记注得不宜盛而推之于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1095-0704d.png

又以宜代天子言者也夫代天子言者岂不欲制度诏
令如尧舜三王坦然措之六经乎呜呼人今以尧舜之
道责公公虽欲强而辞让不可公能思之裁之推之明
之则史之所记宜在彼二者之间矣此可谓国家大务
凡号儒者得勿喜乎苟志之及乎此母留公行三月某
日序
送福州文学蜀人范宗韩序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1095-0705a.png

可谓贱矣其禄可谓贫矣是范生所不得辞也范生蜀
人为古文章有名或荐于上上以福州文学处之范生
于是携其妻东南出巴峡以趋海滨呜呼太平以来治
贵和同四方之士未有特超而起者也及其多事而年
少群不逞之人逃奔蛮夷为之谋主以病中国由是隐
居之贤以名高见疑稍稍就吏矣其禄虽宠囚之实也
其籍虽仕窜之实也岂可谓非命也哉吾尝游福州识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1095-0705b.png

以不为世俗知亦不为世俗患子往从之乎又何陋哉
送潘况序
士不遇者隐可也古之所谓隐者非求异于人将以同
于人是故择可以托者名焉因可以利者惠焉资可以
养者食焉彼且索之以其智任之以其材则术深矣守
之以其诚达之以其识则志广矣詹何之钓至于可以
为邦庖丁之解牛合桑林之舞严君平之卜筮蜀人以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1095-0705c.png

治医夫医者世特患其无常潘生之医合色脉立经纪
平权衡序清浊其有所治犹掇之也可谓深矣是其所
以索之者固精任之者固良守之者固明达之者固远
欤是古隐者之志也夫士屈首受书出于蓬蒿之下者
必有济天下之心幸而在位拘文法顾利害至于白首
或未能活一人今以医故岁所活辄数十百千此两者
责就为深功孰为多潘生之隐于医可以无讥矣于其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1095-0705d.png

送从兄赴选序
从兄居乡里执耒耜耕者殆三十年衣食未尝充旱乾
水溢稍丧其土则乞于乡党邻里以养其亲家君闻而
怜之适曾上郊推恩得任子弟从兄以是为郎又三年
将西之京师见予于襄濆海上其色焦然其发班班然
其足踽然病矣呜呼前此者兄知劳力而已后此者又
将劳心古之人所谓生为役者一身而二任焉其有不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1095-0706a.png

犹可及壮也
送新安尉张诜序
古者诸侯制有其国惟卿命于天子命于天子者不名
于春秋以尊之也今也不然公卿大夫出为方伯州牧
者得行古诸侯之事不得行古诸侯之权其吏也天子
置之诸侯之所得为者贡士而己贡士多者数千人少
犹数百人拔其尤者闻于上其大率十取一然而会于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1095-0706b.png

于上其大率亦十取一然而进于天子者裁数百人万
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精矣天子又亲试其言而校
之退其不中程者录其中程者则益加少矣故凡拔于
卿考于尚书策之廷中非其才千百人之尤也莫至焉
如是而以为士以佐诸侯以治天子之民其不轻而重
也亦明矣是春秋所不名者类也然而或以为小者彼
自侈其才而负其气不度柳下惠以予观之不然夫天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1095-0706c.png

之计奋不顾后可以朝弛担而暮析圭儒者辨武厉精
驰意应变语奇以恫愒当世之权可以立谈而取公侯
势激之然也及其无事将考以文采询以制度与之揖
让以行礼可者斯与之焉不假时以为势不资辨以徼
用其言必合于先王其德必蓄于其躬故仕者难也不
得以卑为耻然则能勿重乎今晋卿既自能力于其术
以取尤于千百人又能顺天子佐诸侯治其社稷人民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1095-0706d.png

得于诸侯闻于天子也易矣其于高爵若诏摈而上诸
堂孰能禦之吾知天子之命大夫士于春秋有重也故
为之序以赠
送湖南安抚某使君序
苗民之顽不率帝命盖自古记之矣以尧为君以舜为
相而有三危之诛以舜为君以禹为相而有群后之师
此非其德不至力不足也不得已也然则圣朝独得已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1095-0707a.png

猱㹨也山林之与居鸟兽之与群其险阻幽绝非人境
也然而驱中国之士衣三注之甲负弩荷戈加粮糗其
上夜则冒雾露昼则负赤日日夜不休与之驰逐是以
难也然则虽欲急成功安可得哉今者上策莫若修尧
舜之义明布其德而彼将自服其次严兵以守之绝其
抄略之路而勿为深入之师其次诱而致之使去其冗
则因可取也若夫耻不能追而探其巢不为致人而致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1095-0707b.png

也非国家之利也愿使君不为昔者三苗之事益赞于
禹故其功烈垂于后世而莫得过焉世不可诬安知后
来者之非益也将在使君所以达之而已何畏乎有苗
送湖南运使慎学士序
景祐四年七月诏以某叔父为湖南转运使明日诣阁
门疏曰荆湖去京师盖数千里其地于古为三苗有彭
蠡洞庭大泽之险而其南蛮夷与国为境凡风雨明晦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1095-0707c.png

报又上奏曰臣不敢惮远恐羁縻南方以为老母忧则
死有馀恨臣本三司判官今诚得罢所领独校雠秘阁
资以其暇奉亲不胜幸甚制曰可更以慎公为湖南转
运使当是时尚书郎在荆湖察狱者以不迎亲之官为
会稽太守劾举见责问而叔父以母老故辞内外任以
求在左右朝廷以为美谈而慎公在书馆三十年前后
佐大司农为外郡守亦十馀岁勤劳久矣乃得此任士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1095-0707d.png

者欤孝者念其亲而忠者念其公者欤念其亲者忘其
禄念其公者遂忘其亲欤诗曰是用作歌将母来谂念
亲之谓也又曰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念公之谓也天子
以此命其臣而其臣又用此以报天子欲求内外之不
治风俗之不劭不可得也若夫吏道之端民事之情教
化之本徵赋之法孰为贤而不识此者未足以赠也故
于公之行语所可颂者为来者法焉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1095-0708a.png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1095-0708b.png

公是集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