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1095-0692a.png

公是集卷三十四
宋 刘敞 撰
表
扬州谢上表
一介之材善无所取千里之地任为不轻仰戴恩华退
增惭惧臣闻事上之行莫若爱君爱君之臣莫重去国
汲黯遗言李息望之致意本朝古今美谈贤哲馀事况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1095-0692b.png

之末持橐簪笔庶乎寡尤带剑佩衡足以自效岂其轻
去严密之奉偷得便安之私盖引嫌避亲中外著令因
事补吏朝廷通规幸蒙赐可之事殆殊共治之选伏遇
皇帝陛下天度容物圣资尽人拨其忠诚非有违象魏
之意察其浅识犹足寄民社之安沛然德音委以符竹
敢不勤恤人隐奉宣上恩自饬固陋之心庶几乐易之
政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1095-0692c.png

臣某言臣伏见周世宗使其臣王朴定雅乐当时称为
精及太祖闻之以为声高一律非和音也虽有此诏未
及改创陛下稽古之德自诚而明深究礼乐之本而以
述作为务故策有司宿儒据周汉旧典乃魏晋以来百
家之说参覈是非以立钟律前后二十馀年及得其真
至详至慎无以加矣律初就以校尺寸与司天景表正
合可谓得天及以铸钟考其声下王朴一律如太祖之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1095-0692d.png

道不可得而闻者也陛下又因以兴神鼎鸾刀奏事郊
庙皆出于圣虑稽合典训所以藏万世示子孙器之宝
也古者作器必铭铭之义天子合德臣幸得召赴崇政
殿从士大夫之后周旋器宝之侧目睹其状耳闻其声
窃不胜其愚谨献律钟鼎鸾刀之铭四章以发明令德
之指而庶几不朽之地扬子云曰铭哉铭哉有意于慎
臣以子云为知言也干冒旒扆臣无任恐惧待罪之至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1095-0693a.png

常人之情得所求而喜智者之虑过其任而忧今边备
虽严帅责差易学者虽众儒选实难岂有贪就应声之
求忽忘非分之任怔忪失据欣惧兼怀固欲辞荣不获
承命伏念臣猥以薄技起于诸生内之无子产润色之
才外之无山甫将明之用久典训诰荐临藩垣七年于
兹微效不立犹以陪外廷之末闻长者之风间蒙分章
平议臣之奏时引大体正宗庙之仪苟图纳志非敢忤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1095-0693b.png

几无以免圣心先觉公议尚存浸润之说不行震惊之
众为止风波可畏天幸实多内私自怜惧久得罪辄丐
十里之守庶警一麾之行不谓皇帝陛下生成曲全覆
露无己进增金华之讲增重儒林之光委以西州适其
素愿望非所及幸不可涯夫匹夫一饭之恩庸士然诺
之信犹能捐生出死成功立名况臣连数十城之封兼
四千石之重于以宣明威信抚养细民尽其愚忠庶无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1095-0693c.png

序
易外传序
余读周易表其彖象爻辞盖圣人之意微矣非通材达
识孰能言之传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
筮者尚其占四者所从得之殊其称君子一也然易之
书最为深至天道性命变化之数自孔子罕言后世无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1095-0693d.png

者或有谓易之辞非为数者此以目听何异及论刚柔
始交而生屯分泰之体而成则莫能通习于所可见而
蔽于所不能睹然后知易非一家之术也夫君子所居
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以自天祐
之吉无不利以其穷理尽性能自镜得失也余以为仲
尼有云垂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深切著明故采五帝
以来明君贤相忠臣良士下及亡国丧家兴坏成败祸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1095-0694a.png

而时有不同亦微辨而不斥后有观者总而理之得以
自省焉
春秋权衡序
刘子作春秋权衡权衡之书始出未有能读者自序其
首曰权准也衡平也物虽重必准于权权虽移必平于
衡故权衡者天下之功器也所以使轻重无隐也所以
使低昂适中也察之者易知执之者易从也不准则无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1095-0694b.png

信也凡议春秋亦若此矣春秋一也而传之者三家其
善恶相反其褒贬相戾则是何也非以其无准失轻重
耶且昔董仲舒江公刘歆之徒盖常相与争此三家矣
上道尧舜下据周孔是非之议不可胜陈至于今未决
则是何也非以其低昂不平耶故利臆说者害公议便
私学者妨大道此儒者之大禁也诚准之以其权则童
子不欺平之以其衡则市人不惑今此新书之谓也虽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1095-0694c.png

迷于所习怀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故
亦譬之权衡矣或利其寡而视权如盈或利其多而视
权如缩若此者非权衡之过也人事之变也虽然以俟
君子耳孔子不云乎知我者以春秋罪我者亦以春秋
于权衡何伤哉于是卒定其书为十七卷
颜鲁公文集序
鲁公极忠不避难临难不违义是尘垢糠秕犹祇饰而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1095-0694d.png

三百年未有祖述其书者其在旧史施之行事盖仅有
存焉而杂出传记流于简牍则百而一二铭载功业藏
于山川则十而一二非好学不倦周流天下则不能遍
知而尽见彼简牍者有尽而山川者有坏不幸而不传
则又至于千万而一二未可知也吴兴沈侯哀鲁公之
忠而又佳其文惧久而有不传与虽传而不广也于是
采掇遗逸辑而编之得诗赋铭记凡若干篇为五十卷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1095-0695a.png

书至三万卷若是多矣然犹常汲汲而不足者至其集
鲁公之文使必传于天下必信于后世可谓守之以约
而尚友者乎予是以序其意
时会堂诗序
州城北带广阜古所谓昆崙冈也其木宜茶与蒙顶比
故或谓之蜀冈太守岁贡蜀冈茶以火前采之发轻使
驰至京师不过十日为天下先自禹抑洪水分九牧淮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1095-0695b.png

贝诸奇物当备输王府天子为其远费民力皆止不以
为常贡常贡独茶至节易矣然犹岁所上不过三数斤
所以御于至尊者贵精不贵衍也世或说蒙顶茶宜久
服能轻身除疾郤老诚有是者岂非臣子至愿哉狸首
之诗以时会为乐者固诸侯之事也于是筑堂蜀江之
阳命曰时会将率官属修职贡于此焉且使来者世世
勿忘服也嘉祐二年十二月右正言知制诰知扬州军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1095-0695c.png

张氏杂义序
韩文公作欧阳詹哀辞言闽之人举进士自詹始明詹
以来未有举进士者也举进士由詹而始则当时虽有
举者必未甚多也詹死于今三百年而闽之举进士为
特盛焉自流寓他处及占名数京师入太学为胄子者
不数人其举以乡里者岁常不下六七百人其众居天
下五分之一闽之进士可谓多矣凡读书作文章被儒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1095-0695d.png

眉而甚古少言语有诚悫不为狎侮治毛氏诗孔氏书
王氏易郑氏礼左氏春秋皆通其训话名其家法转以
相解条分节断剖芒析亳不可以辩给夺也其言三代
制度出于经者不啻如眼见乃不说魏晋时事不知有
格律诗赋也吾尝与共读诏令数事时方立今王后宜
惊曰是于古不可上如何若行耶吾曰公所言周公法
也国家承历代之弊亦杂用汉唐礼不纯出于周此所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1095-0696a.png

之制虽出于天子犹以为大不可其笃信好道而不阿
世可见于此矣性便讲解多新意异义务与圣人合而
不求党同间尝邀其著书宜时年四十馀谦让未肯当
也然吾乐其道固穷而不戚绝俗而不诡虽古君子不
过也自吾与宜别而游于上国且七年矣求其在贫贱
而用心若宜者盖未有由是知古君子亦止于此而已
耳传曰举逸民夫宜之事父母孝与友信于乡里和用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1095-0696b.png

矣此固圣王所欲举也因记忆宜所言诗书杂义岁久
颇不存得其十事为一卷以传之其徒以达执事者庶
几于宜有所发云
衡字公甫序
古之人有圣智者出然后制器济用以为天下利而洪
荒之风革矣前圣作之后圣因之以至于多且备宫室
栋宇养生之大物也丘墓宗庙奉祀之大归也城郭沟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1095-0696c.png

险阻由是而通耒耜镃錤筐筥杵臼所以资农作也薄
槌以时蚕机杼以成丝丝麻布帛所以资女功也衣食
由是而有鈇钺干戈介胄矛戟所以卫民人也常旂旟
旐所以表师帅也鼓鼙铙镯所以警进退也奸暴由是
而戢网罟毕翳所以给畋渔也灾害由是而除衣裳韠
舄所以周身也冕弁巾冠所以饰首也天子之镇圭诸
侯之五瑞所以班国也佩玉于身触以冲牙组绶咸异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1095-0696d.png

苴枲以杖履辅其隆以日月致其杀所以厚人道也孝
思由是而笃圭璧琮璜凡用玉者所以礼神修好也诚
悫由是而交鼐鼎锜釜所以致烹饪也俎豆簠簋所以
旅饮食也爵勺奠彝所以㪺酒醴也宾祭由是而供金
石丝竹匏土革木舞以干戚羽旄象其君德所以谐音
乐也和乐由是而合莞簟几杖所以佚四体也尊少由
是而分射侯既抗正鹄既设弓矢以中所以习射也礼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1095-0697a.png

府库之藏键闭筦籥以固之所以谨出纳也作伪由是
而察五行之产五材之用或文也或素也或有象也或
无象也或贵其声也或贵其色也或贵其德也视其所
施而己大小有宜上下有称于以尊尊而亲亲老老而
宾宾敬鬼神而利民事国家制度于是乎始罔淫为异
器以启奇邪是以作而可法用而可观惟度量权衡齐
众之器也多寡天下之物诚信天下之民本之同律参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1095-0697b.png

于四海之内凡出于人力者莫不得所以程百器以役
百工是以先王务审之今吾族子者衡其名子平其字
矣尝得进士第冠多士于天子之廷是尊儒之重选也
六期而拜四官籍在外朝职在书府出守大邦世人犹
以为淹相见于江之南固请于予曰为我推衡平之义
而易字焉予不得其辞而告之曰衡平而物得轻重物
得轻重而民得其情天下之公所由出也字曰公甫可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1095-0697c.png

衡也者将告之曰是吾叔父之言也
郑野甫字序
鸟兽与人杂生于世鸟兽之形有头足毛羽之异吾人
者因其形之一类槩以其物称之人之形同莫可辨者
古之人以名人出其父祖之命以为识别后之人因名
配字以义类相符非谓有劝沮之殊欲令人人行其名
字也故有因义以配物有因物以配义有因名之文损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1095-0697d.png

因义以配物如耕之于伯牛如由之于子路因物以配
义如赤子于子华师之于子张字反名如商之于子夏
偃之于子游物配实如长之于子长予之于宰我是其
意也今之人不究本初以意起事或谓此名也宜充之
以是道彼字也可行之于终身虽失古人之心犹未离
乎告人以善也然而以名字自守于吾道之门固矣狭
矣郑子名叔熊其友字以正夫子欲闻其说也命予为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1095-0698a.png

自潜不待正夫字然后劝也请字之曰野甫以附于因
物以配义者如曰不己质哉为赋白驹之卒章曰生刍
一束其人如玉其人如玉者谓其来自外也
斁字序
古之人重冠重冠故重相字字之也者传其名也传其
名者主成其德故字表德者也若名则非表德者也古
之人有名狗名鰌名黑臀名籧篨皆贤人也周公之子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1095-0698b.png

乎择择乎字而己帝乙爱其子字之受德使其人充其
字而守之其祥淑岂短哉今斁之名者厌也不择也然
则孰字之宜宜乎思昔箕子之言者思曰睿孔子之言
者曰不思罔周书之言者曰罔念狂呜呼思则睿也不
思罔也罔念狂也今尔何监非时箕孔周书致身之迪
且思岂一端而已哉将为子思乎孝将为弟思乎顺将
为兄思乎爱将为友思乎信将为长思乎惠是由尔身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1095-0698c.png

也德人思其永也居人思其亲也树木人思其不伐也
如是焉曰罔未之有其不曰睿亦未之有其字斁曰思
惟无斁
刘景烈字解序
刘侯外戚公子也而过人者三其弓七钧而射百步末
可以毙牛兵无长短剑无单复应敌施巧倏忽不可知
如神居士大夫间而恂恂不失节似儒者子是以嘉之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1095-0698d.png

之时而无信任之势则效为不见今刘侯其天材多矣
又有肺腑之亲而四方敌国尚多恣雎者设使因其时
奋其气功名岂遂少哉而久处未试予以是惜之他日
因燕饮酒言曰吾名永年而字昌龄以为释可也以为
训则不可幸有以易之予曰然使贵而可以永年则安
有齐梁之君使富而可以永年则安有范中行之臣齐
梁之贵范中行之富而忽然不闻彼可以永年者安在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1095-0699a.png

游无穷之中而无以自别也蠢然作盭然止而己矣虽
万物何辨焉嗟乎此智勇士捐筋力忘利害而不顾以
求就功名者也故一托于义而终身安之金石象其声
丹青状其貌简策叙其实若是可以永年矣字子以景
烈如何座客相和唱善刘侯拜且谢曰谨受教请铭之
心不敢须臾忘因序其语授之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1095-0699b.png

公是集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