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 第 1a 页 WYG1098-0756a.png

元丰类藁卷四十九
宋 曾巩 撰
本朝政要策
考课
建隆初始以户口增耗为州县吏岁课之升降兴国初
又定三等之法以覈能否其后遂诏郭贽滕正中雷德
骧典其事雍熙间上尝阅班簿欲择用人而患不能遍
卷四十九 第 1b 页 WYG1098-0756b.png

化中又分京朝官考课使王沔主之幕职州县官考课
使张宏主之三班考课使魏廷式主之沔既奏其法于
是御史弋子元郎吏张绅皆以负黜焉然沔之法亦以
烦碎无待士君子之体物议非之久之复严京朝官考
内铨以苏易简主之唯三班无所改易其后天子又尝
欲自宰相修唐制书考之事既而但欲责其称职遂不
卷四十九 第 2a 页 WYG1098-0757a.png

宁之意如此焉
训兵
古者四时田猎以习武事孔子讥不教民战者周礼司
马军旅之政详矣战国至于汉唐兵法尤具焉自府卫
废而执兵者皆市人故有天宝之败以至晋汉兵虽数
十万而皆不素习士居閒暇则自为生业将乘势重则
取其课直至周世宗高平之退遂收骁勇之士命太祖
卷四十九 第 2b 页 WYG1098-0757b.png

益精其法壮锐者升其军籍老懦者黜而去之以至太
宗真宗屡自临试而蒐择故兴国有杨村之阅咸平有
东武之蒐军旅之盛近世无比焉然自此兵益以广议
者以动众为疑而简练之纲遂疏黜废之法益恕矣虽
天子丁宁欲救其敝而群臣莫能本其意焉
添兵
唐罢府兵始置神武策为禁兵不过三数万人以备天
卷四十九 第 3a 页 WYG1098-0757c.png

尘扈驾者四百馀骑甲兵皆散在郡国自河朔三镇不
统于京师馀可举者太原青杜各十万人邠宁宁武各
观察团练据要害之地者亦各不下万人五代之际四
方割裂以区区中州之地晋汉之兵尝至于数十万人
养之既废教与用之又皆不得其理周世宗高平之退
中国兵制始修列焉宋兴太祖鉴前世之敝益修教习
卷四十九 第 3b 页 WYG1098-0757d.png

一方之难故姚内斌领庆州董遵诲领环州二人所领
之兵才五六千而已当是之时举中国之兵才十六万
人平五强国不知兵之少也至太宗伐刘继元驾前之
兵盖十馀万兵之稍稍益广自是矣其后曹彬之败祁
沟关也在行之兵实二十万既而杨业败于陈家谷口
痍之兵不满万计皆无斗志河朔振摇悉科乡民为兵
卷四十九 第 4a 页 WYG1098-0758a.png

边臣犹请益兵不已张齐贤请调江淮丁壮八万以益
西师天子忧之谓吕蒙正曰方事之警急卫兵亦可抽
减其如卫兵数亦不足蒙正复请取河南丁壮以益兵
天子难其言然不得已而卒听焉其后又请济师不已
遂令刘承圭取环庆诸州之兵升为禁兵号振武军以
益焉自此募兵之法益广矣天子延见近臣屡叹兵数
之倍而思太祖之法有减兵之意尝曰虽议者恐其动
卷四十九 第 4b 页 WYG1098-0758b.png

百工之事皆圣人为而其于兵械尤重弓矢之取诸聧
始见于经至于周官考工所陈五兵之法可谓详矣汉
兴言兵者十三家其要皆以便手足利器械立攻守之
胜语曰器不坚利与徒抟同是兵械之不可不修也宋
兴太祖将平定四方命魏丕主作责以称职每造兵器
十日一进谓之旬课上亲阅之作治之巧尽矣国公署
卷四十九 第 5a 页 WYG1098-0758c.png

笠弩撞床子弩凡三万二千又有弓弩院岁造弓弩箭
弦镞等凡千六百五十馀万诸州岁造弓弩箭剑甲兜
鍪甲叶箭镞等凡六百二十馀万又别造诸兵幕甲袋
征
置五库以贮之戎具精劲近古未有焉景德中以岁造
之器可支三二十年而创作不已天子念劳费之宜省
也因遣内都知秦翰阅武库所聚令给用有馀诸作治
卷四十九 第 5b 页 WYG1098-0758d.png

城垒
周世宗时韩通筑城于李晏口凡立十二县又筑束鹿
增鼓城葺祁州数年又自浮阳至乾宁补坏防开游口
三十六遂通瀛莫宋兴王全斌葺镇州西山堡障刘遇
筑保州威虏静戎平塞长城等五城太宗既平太原以
潘美守之隳旧州迁于榆次又命美镇三交三交在西
卷四十九 第 6a 页 WYG1098-0759a.png

守之久之迁并州于三交以美为帅焉
宗庙
尧舜禹皆立三昭三穆与始祖之庙而五商人祀汤与
契及昭穆之庙而六周人祀后稷文武及亲庙而七汉
初立庙不合古制至晋采周官定七庙之数而虚太祖
之室隋兴但立高曾祖祢四庙而已唐初因其制正观立
七庙天宝祠九室梁氏以来皆立四庙宋兴采张昭任
卷四十九 第 6b 页 WYG1098-0759b.png

祢至于高祖亲亲之恩尽矣故有四庙之制前世祖有
儒以谓有其人则七无其人则五此古今之文损益之
数昭昭可考者也
边籴
建隆元年以河北仍岁丰稔榖贱命高其价以籴之
常平仓
卷四十九 第 7a 页 WYG1098-0759c.png

岁歉减价以粜用赈贫民复旧制也
侦探
淳化中柴禹锡赵瑢掌机务潜遣吏卒变服侦事卒王
遂与卖书人韩玉有不平诬玉有恶言禹锡等以状闻
中又有赵赞性险诐捷给专伺中书枢密及三司事乘
间言于上上以为忠无他肠中外畏其口既而天子觉
卷四十九 第 7b 页 WYG1098-0759d.png

贡举
贡举之制建隆初始禁谢恩于私室开宝三年召进士
安守亮等三十八人对于讲武殿下诏赐其第六年又
召宋准等覆试于讲武殿殿试自此始也自隋大业中
始设进士科至唐以来尤盛岁取不过三十人咸亨上
元中增至七八十寻亦复故开成中连岁取四十人又
复旧制进士外以经中科者亦不过百人至太宗即位
卷四十九 第 8a 页 WYG1098-0760a.png

员而赈滞淹又未命官而赐之绿袍靴笏使解褐焉八
年进士万二百六十人淳化二年万七千三百人始命
知贡举苏易简等受诏即赴贡院不更至私第以防请
托至殿试又为糊名之制
军赏罚
天宝之后将之废置出于军则军之骄可知也五代之
际国之兴亡出于军则军之骄又可知也及周世宗奋
卷四十九 第 8b 页 WYG1098-0760b.png

每有临阵逗挠不用命者必斫其皮笠以志之明日悉
斩以徇自是人皆死战及太祖受天命谓征蜀诸将曰
故人皆用命所至成功如席卷之易蜀既平择其亲兵
得百二十人𨽻殿前司谓之川班殿直廪赐优给与御
马直等其后郊祀优赏太祖特诏赏御马直更增五千
而川班殿直以不在此例击登闻鼓诉之太祖怒立命
卷四十九 第 9a 页 WYG1098-0760c.png

配诸州遂废其班初太祖尝问唐庄宗享国不久何也
飞龙使李重进对曰庄宗好畋而将士骄纵姑息每出
近郊卫士必控马首曰儿郎辈寒必望敕赐庄宗即随
所欲给之如此者非一末年之祸盖令不行而赏赉无
节也太祖抚手叹曰二十年夹河争取天下而不能以
固不吝爵赏但犯法者惟有剑耳及闻川班殿直之诉
卷四十九 第 9b 页 WYG1098-0760d.png

之世宗太祖之驭军赏罚如此故世宗取淮南关南之
地太祖平五强国如拾地芥由是观之军无骄否惟所
驭之术何如若太祖之智可谓神矣
雅乐
周世宗患雅乐陵替得王朴窦俨考正之宋兴俨定文
舞为文德之舞武舞为武功之舞大朝会用之又定十
一曲名以为祭祀会朝出入之节焉朴俨所考正有未
卷四十九 第 10a 页 WYG1098-0761a.png

佛教
建隆初诏佛寺已废于显德中不得复兴开宝中令僧
尼百人许岁度一人至道初又令三百人岁度一人以
诵经五百纸为合格先是泉州奏僧尼未度者四千人
已度者万数天子惊骇遂下诏曰古者一夫耕三人食
尚有受馁者今一夫耕十人食天下安得不重困水旱
卷四十九 第 10b 页 WYG1098-0761b.png

而为僧朕甚嫉焉故立此制
史官
天子动则左史书之春秋是也言则右史书之尚书是
臣典其事后魏始置起居令史行幸宴会则在御座前
记君臣酬答之语又别置起居注二人北齐有起居省
隋置起居舍人二人以掌内史唐起居之官𨽻于门下
卷四十九 第 11a 页 WYG1098-0761c.png

案分立殿下螭头之侧和墨濡翰皆就螭头之坳处有
命则临陛俯听对而书之典礼文物册命起奏群臣薨
免惩劝之事悉载于起居注季冬终则送于史官长寿
中姚璹以为帝王谟训不可使无纪述若不宣自宰相
史官无由而书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命宰相一人专
知撰录季终付于史官即今之时政记也元和十二年
卷四十九 第 11b 页 WYG1098-0761d.png

故文宗实录为备焉至后唐明宗亦命端明殿学士枢
密直学士修日历世宗用陶谷之言修明宗之制开宝
中扈蒙为修撰以谓内庭日历枢密院抄录送史官所
记者不过对见辞谢而已盖宰相虞漏泄而史官限疏
远故莫得而具也请言动可书者委宰相参政月录以
送史官使修日历遂以参知政事卢多逊专其事兴国
中诏书病史氏之漏落又以参知政事李昉专其任而
卷四十九 第 12a 页 WYG1098-0762a.png

乃送史官时政记之奏御自昉始也淳化之间从张佖
事李宗谔掌舍人事焉周翰宗谔言崇德殿长春殿宣
谕论列之事时政记记之枢密院事关机密本院记之
馀百司封拜除改沿革制撰之事请悉使条送以备论
撰月终皆送史官从之又令郎舍人分直崇政殿记言
动别为起居注每月先以奏御起居注奏御自周翰宗
卷四十九 第 12b 页 WYG1098-0762b.png

正量衡
建隆初颁量衡于天下淳化中以太府之式不足以合
信取平守藏吏缘为奸天下岁输者至于破产以万数
守者更代动必数岁计争于是天子诏有司使为新法
四十铢为两度之法起于忽十忽为丝十丝为毫十毫
为釐十釐为分为一累四累以开元通宝钱肉好周均
卷四十九 第 13a 页 WYG1098-0762c.png

增之凡一钱为十万忽因取毫发计之皆有准自一钱
至半钱为衡以较之得钱二千四百轻重等者为十五
斤可施用并以丝忽毫釐铢累之准奏御诏三司较之
以御书淳化三体钱二千四百磨令与开元通宝钱轻
重等定其法为新式颁之天下权衡之法得焉
户口版图
太祖元年有州一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户九十六万
卷四十九 第 13b 页 WYG1098-0762d.png

户二百五十万八千九百六十五兴国初有上言事以
闰为限三岁一令天下贡地图与版籍上尚书省所以
周知地理之险易户口之众寡至道初又令更造天下
州县户口之版籍焉
任将
太祖之置将也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
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久其官而责其成每朝必
卷四十九 第 14a 页 WYG1098-0763a.png


有司言非亲王公主不得用之上曰郭进控㧖西山十
馀年使我无北顾忧我视进岂减儿女耶趣作无复言
虏皆用之不惑郭进在西山尝有军校讼其不法上曰
进驭下严是必罪人惧进法欲诬进以自免也使中人
执以赐进令诘而杀之此可谓厚之以诚矣西北边军
市之租多赐诸将不问出入往往赏赉又辄以千万李
卷四十九 第 14b 页 WYG1098-0763b.png

超犹私贩榷场规免商算有以事闻者上即诏汉超私
物所在悉免关征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间足
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李
汉超郭进皆终于观察使所居不过巡检使之名终不
以大将处之然皆得以便宜从事郭进在西山上每遣
假借如此故郭进所至兵未尝少衄此可谓小其名而
卷四十九 第 15a 页 WYG1098-0763c.png

原州继业守灵州皆边境以安此可谓略其小而求其
大矣何继筠屯棣州二十馀年董遵诲屯通远军四十
年其馀皆不减十馀年边境赖之此可谓久其官而责
其成矣夫宠之以非常之恩则其感深待之以赤心则
其志固养之以关市之租则其力足小其名而不挠其
权则在位者有赴功之心而勇智者得以骋略其过则
材能进久其任则功利悉自古用将之术不易于是太
卷四十九 第 15b 页 WYG1098-0763d.png

控西山武守琪戍晋州李谦溥守隰州李继勋镇昭义
以禦太原赵赞屯延州姚内斌守庆州董遵诲屯环州
王彦升守原州冯继业守灵武以备西戎如姚内斌董
遵诲之徒所领不过五六千人而威名皆行乎戎狄当
此之时建隆元年六月诛李重进收潞州十一月诛李
筠收扬州四年收湖南北六年收蜀十三年收南越十
卷四十九 第 16a 页 WYG1098-0764a.png

丁琏高丽王胄请吏向化而契丹修好之使数至于阙
廷拱挹指麾而天下一定不知封疆之忧盖太祖用将
之术如此故养士少而蓄力多操术简而收功博也
周世宗尝使窦俨论水沴所兴俨以谓阴阳者水火之
本阴之主始于渊献水之行纪于九六凡千七百二十
有八岁为浩浩之会当此之时虽有周唐之君不能弭
卷四十九 第 16b 页 WYG1098-0764b.png

专政不明贤不章则苦雨数至潦水厚积德宗壬申之
水者政也汉以来言灾异者亦然然则诚古今之通论
宋兴常雨之沴间辄有之然未尝有百川沸腾黎民昏
垫之患也而太祖开宝之间常以霖雨之忧出后宫以
销幽闭之感太宗淳化之岁尝自七月至九月雨不止
崇明门外皆浮罂筏以济壁垒庐舍多坏人多压死物
卷四十九 第 17a 页 WYG1098-0764c.png

此祖宗所以惧天灾图政务之遗事也
汴水
昔禹于荥泽下分大河为阴沟出之淮泗至浚仪西北
复分二渠其后或曰鸿沟始皇疏之以灌魏郡者是也
或曰浪宕渠自荥阳五池口来注鸿沟者是也或曰浚
仪渠汉明帝时循河流故渎作渠渠成流注浚仪者是
也或曰石门渠灵帝时于敖城西北累石为门以遏渠
卷四十九 第 17b 页 WYG1098-0764d.png

而兼汴水又东至荥阳之北而旃然之水东流入汴荥
济水至此乃绝桓温将通之而不果者晋大和之中也
刘裕浚之始有湍流奔注而岸善溃塞裕更疏凿以漕
运者义熙之间也皇甫谊发河南丁夫百万开之起荥
泽入淮千有馀里更名之曰通济渠者隋大业之初也
裴耀卿有江南租船自淮而北溯鸿沟转相输纳于河
卷四十九 第 18a 页 WYG1098-0765a.png

际也后世因其利焉太宗尝命张洎论著其兴凿漕运
之本末如此宋至道之间也
刑法
太祖始用士人治州郡之狱太祖即位尤重用典刑哀
至于淳化又置审刑院于禁中防大理刑部之失凡具
狱先上二司然后关报审刑事从中覆然后下丞相府
卷四十九 第 18b 页 WYG1098-0765b.png

管榷
太祖知百姓疾苦五代之政欲与之休息故诏书屡下
弛盐禁于河北实盐价于海滨有司尝欲重新茶之估
以出于民上曰是不重困吾人耶遂置其议既平五强
国收天下之地未尝不去其烦苛与百姓更始焉故民
始得更生于水火之中当是之时靡敝少而用约也自
时以来兵簿既众他费稍稍亦滋锢利之法始急于是
卷四十九 第 19a 页 WYG1098-0765c.png

盐令则杨允恭各骋其意从而助之者寖广自此山海
之人征榷之算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犹不能以为足
也
历
察天时以授民事则历象不可不谨也唐虞以来尚矣
唐高祖有戊寅之历高宗有麟德之历中宗有景龙之
历明皇有大衍之历肃宗有至德之历代宗有五纪之
卷四十九 第 19b 页 WYG1098-0765d.png

历昭悯有崇元之历自时以后至于梁唐日官之任缺
焉晋高祖始用赵仁锜有调元之历周世宗用王朴有
钦天之历当朴之成历也王处讷谓之曰此历可且行
历久之又差而苗守信等承诏论定于是有乾元之历
至道淳化之间王睿郑昭晏之徒屡校其疏密而日官
韩显符始定浑仪之器杨文溢增用甲子之数皆施行
卷四十九 第 20a 页 WYG1098-0766a.png

钱币
兴国初绌江南铁钱铸农器以给流民而于江东之地
始铸铜钱民便之自樊若水始其后以铅锡杂铸虽岁
增数倍而钱始粗恶自张齐贤始淳化之间赵安易请
铸大钱行于蜀自大臣皆以为不可而安易之辨不可
屈既铸非便天子卒断而罢之焉
卷四十九 第 20b 页 WYG1098-0766b.png

继恩杜彦钧处之继恩收蜀有功宰相欲以为宣徽使
天子以为宦官不可令预政事切责宰相而置宣政使
以命继恩其后张洎居翰林请以蓝敏正为学士裴愈
副之上曰此乱政朕方复古道安得踵此覆辙邪洎惭
而退盖祖宗之明理乱慎威福之渐如此焉
学校
宋兴承五代之乱建隆初尝命崔颂教国子始聚生徒
卷四十九 第 21a 页 WYG1098-0766c.png

视学命孙奭讲说命之篇天子嗟异久之
唐氏五代之乱教化之事久缺雍熙初始敕群臣用通
丧之制至道之间近臣有不能养者上为赐钱使迎其
母而使者亦言蜀人有事于中州其父家居不能自存
者天子惊叹于是诏书遂下称人子之义以风晓切责
而使执法举不能养者定著于令焉
卷四十九 第 21b 页 WYG1098-0766d.png

建隆初定考判之制著循资之格
蜡祭
博士和岘言蜡始伊耆而三代有嘉平清祀蜡祭之名
蜡腊之别名也汉乘火德以戌日为腊腊接也言新故
尽虔晋魏同之唐以土王正观之际尚用前寅蜡百神
卯日祭社宫辰日腊宗庙至开元始定礼制三祭皆于
卷四十九 第 22a 页 WYG1098-0767a.png

而独以前七日辛卯蜡不应于礼请如开元故事蜡百
神祀社稷享宗庙同用戍腊如礼便制曰可
感生帝
乾德初用博士聂崇义之言以赤帝为感生每岁正月
祠用坛其后又以正月上辛祀昊天上帝五帝皆从祀
与感生帝祭同日既渎且从祀礼杀失所以致崇极意
自此感生帝始别祭不从祀昊天
卷四十九 第 22b 页 WYG1098-0767b.png

太祖开宝元年幸河南定圆丘之位以四月郊祀上帝
将行躬告于太庙既行不载主焉
祠太一
兴国中兆太一于城南用学士张齐贤春官正楚芝兰
领祠事齐贤等以为太一者五帝之佐天之贵神祠宜
半祀天之礼又小损之天子使加伶官百人自昏祠至
明如汉制焉
卷四十九 第 23a 页 WYG1098-0767c.png

太祖已尊四祖之庙郊祀以宣祖配天宗祀以翼祖配
帝及太宗继大统礼官以为王业所兴自太祖始故兴
以谓严父莫大于配天宜以宣祖配天太祖配帝其后
封禅之礼辍而雍熙之郊遂用蒙议学者病之至淳化
之春合祭天地于圜丘遂以宣祖太祖同配如永徽故
事自此孟春祈谷孟冬祀神州季秋大响明堂用宣祖
卷四十九 第 23b 页 WYG1098-0767d.png

永泰之礼皆礼仪使苏易简所定焉
赋税
周世宗尝患赋税之不均诏长吏重定颍州刺史王祚
躬行部县均其轻重补流民逋赋以万数增其旧籍百
姓诣阙称颂焉
盐铁户部度支凡二十四案吏千馀人乾德定考课之
卷四十九 第 24a 页 WYG1098-0768a.png

司已又复之为三而副贰官属之损益视焉天子尝召
见其吏李浦等问利害之理浦等言七十馀事多见听
纳于是三司使陈恕等皆以不胜任见让而浦遂试用
显于世焉
俸禄
太祖哀怜元元之困而患吏之烦扰欲高吏之行以便
民于是定俸户之制修益俸之令太祖犹以为烦民也
卷四十九 第 24b 页 WYG1098-0768b.png

南蛮
南蛮于四夷为类最微然动辄一方受其患至覆军杀
将与夫转饷烦敝之久也则他盗亦缘而有大中咸通
之间安南之蛮是也故为政者不得不戒焉宋兴尝设
广捷之兵习摽牌之器其后又益澄海之师皆以备蛮
之为疆场害也盖及其辄动而我之所以威附之术可
卷四十九 第 25a 页 WYG1098-0768c.png

平梅峒是也有兵已克破赦而受之咸平之间曹克明
之收抚水是也有计能屈之纳以恩信章圣之世谢德
权之靖宜州是也盖兵不足以克则赦不能以来计不
易睹也今溪洞往往为东南之忧而议者不谋威略一
欲怀之以利是见其一未见其二也
卷四十九 第 25b 页 WYG1098-0768d.png

之或以为敝滥既废而岁失百万之入端拱初复置以
岁旱而止淳化中遂复之
𣙜易
市犀象珠玑百货之产皆入于中国府库既充有司遂
言宜出于民始置𣙜易之场岁收其直数十万贯自此
有加焉
卷四十九 第 26a 页 WYG1098-0769a.png

兴国初左藏之财既充斥始分为三钱与金帛皆别藏
典守者亦各异焉
贼盗
宋兴既敛兵于内盗贼辄发而州郡无武备急则吏走
匿自存天子常薄吏罪而言事者以为适然故盗起辄
转劫数百千里非天子自出兵往往不能格愚固异焉
卷四十九 第 26b 页 WYG1098-0769b.png

屈于是知天子待吏尽恕道矣而吏之走匿自存者何
其不自力也
漕运
宋兴承周制置集津之运转关中之粟以给大梁故用
侯赞典其任而三十年间县官之用无不足及收东南
之地兴国初始漕江淮粟四五百万石至汴至道间杨
允恭漕六百万石自此岁增广焉
卷四十九 第 27a 页 WYG1098-0769c.png

三馆之设盛于开元之世而衰于唐室之坏五代高武
天下之地其于文儒之事稍集然未能备也太宗始度
升龙之右设署于禁中收旧府图籍与吴蜀之书分六
库以藏之又重亡书之购而闾巷山林之藏稍稍益出
天下图书始复聚而缙绅之学彬彬矣悉择当世聪明
魁礨之材处之其中食于大官谓之学士其义非独使
卷四十九 第 27b 页 WYG1098-0769d.png

选此天子所以发德音留圣意也
屯田
自汉昭始田张掖赵充国耕金城曹操以区区之魏力
农许下晋用邓艾田寿春羊祜田襄阳杜预田荆州荀
外有守禦之利故能服夷狄兼邻国或定南面之业焉
宋兴当雍熙之间契丹屡为边害天子念守兵岁广而
卷四十九 第 28a 页 WYG1098-0770a.png

易水疏鸡距修鲍河之吏边屯以次立矣然中国一统
内辑百万之师议者以为岂晏然不知兵农兼务哉天
子乃遣议臣东出宿亳至寿春西出许颍转陈蔡之间
至襄邓得田可治者二十二万顷欲修耕屯之业度其
功用矣天子之意向之而任事者破坏其计故功不立
水利
自史起溉邺田郑国凿泾水李冰以区区之蜀修二江
卷四十九 第 28b 页 WYG1098-0770b.png

凿六辅渠而白公注泾渭邵信臣广钳卢之浸自是后
王景理芍陂马臻筑鉴湖至晋杜预疏荆兖之水张闿
理曲阿之塘宋人引渒魏人引河唐疏雷陂筑句城除
堰遏之害皆代天施长地力衣食元元而足公家之费
故三代沟浍之法替而赴时务功此不可不重也圣宋
当雍熙之间(以下并同屯田篇但改欲修耕屯/之业作水之浸灌者旧迹皆可理)
黄河(一作/旅河)
卷四十九 第 29a 页 WYG1098-0770c.png

之所施者最多自大伾而北既酾为二至大陆又播为
九然后为逆河以与海属非屡散裂而顺导之莫能为
迹未尝变也至周定王之时禹迹遂改故河之为败自
此始自是之后言治河者尤众有欲索故迹而穿之许
商解光之说是也有欲出之胡中齐人延年之说是也
有以为天事可勿理者田鼢谷永之说是也有以为宜
卷四十九 第 29b 页 WYG1098-0770d.png

是也有以为宜弛灌溉之防使水得自行者张戒之说
是也有以为宜徙之宽平者王横之说是也有以为宜
计为堤防又以为堤防非古义者王延平当之说是也
凡此数者各乖异总之堤防之起自战国西汉以来筑
作者辄复败故务壅塞居水者最闇于用而复二渠则
迹是当盛宋之隆河数为败兴国之间房材之决为甚
卷四十九 第 30a 页 WYG1098-0771a.png

之歌属者虽有商胡之忧非曩时比也然天子大臣讲
求利害之理勤矣愚既以为堤防壅塞闇于用仿禹之
迹为可然水之为迹难明久矣非深考博通心知其详
固难以臆见决策举事也宜博求能疏川浚河者与之
虑定然后施功则可以下安元元上追禹绩矣
边防
周世宗之时筑李晏口立县十二又筑束鹿增鼓城葺
卷四十九 第 30b 页 WYG1098-0771b.png

王全斌而筑保州威虏静戎平塞长城寨自刘遇太宗
既平晋隳旧州迁之榆次又迁三交夺故军之险而守
之得边人咽喉之地自潘美
平籴
使岁穰谷不贱出岁凶民不病食故平籴之令自此始
李悝修之魏以富彊汉兴耿寿昌开常平之法以至晋
卷四十九 第 31a 页 WYG1098-0771c.png

监唐人置东西市之籴虽号名殊其为法一也当盛宋
建隆之间始因河内之稔修边籴之事至淳化而天下
之籴复大备
使岁穰输其馀岁凶受而食之故义仓之法自此始长
孙平修之隋以富足唐用戴胄之言而复定著令高宗
又开杂用之禁神龙之后纲理疏阔而义仓遂废殆尽
卷四十九 第 31b 页 WYG1098-0771d.png

六千万以上自是后而衰宋兴乾德之初天子哀岁不
登而仓吏不以时出与民于是著发粟之制使不待诏
令其后又病吏之烦扰而民罹输转之困又罢之至今
上而旧制复行
茶
唐正元初赵赞兴茶税而张滂继之什取其一以助军
卷四十九 第 32a 页 WYG1098-0772a.png

乘边备之急而仓卒变法高塞下入粟之虚直易江淮
茗荈之实其厚利悉归于商人矣是时议臣请以见缗
入中而天圣初又设三说之法入见缗金帛则官虽为
便而商者不通用三说则官有七倍之损而香象之货
居积停滞公私皆失其利焉景祐康定之间又增以盐
利为四说虽公家亏于半而贾贩者复壅至皇祐中又
用见缗之法虽壅滞稍去然调视小失固未免于乖迂
卷四十九 第 32b 页 WYG1098-0772b.png

元丰类藁卷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