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1098-05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元丰类藁卷十八
             宋 曾巩 撰

  记
   思政堂记
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为池州之明年
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谓其出政于南向
之堂而思之于此也其冬予客过池而属予记之初君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1098-0520b.png
之治此堂得公之馀钱以易其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
窘寒暑辟而即之即旧圃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
步之径皆在其前平畦浅槛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
皆在其左右君于是退处其中心一意用其日夜之思
者不敢忘其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乎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
其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
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而易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1098-0521a.png
治也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
厌也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巳得于巳故谓
之德正已而治人故谓之政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
敛断狱讼而已乎然及其巳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
亦岂止于政哉古君子之治未尝有易此者也今君之
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深于春秋其挺然独见破去前
惑人有所不及也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脩其政元氏
得以休其暇日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虽今之吏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1098-0521b.png
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
蒙其泽者乎故予为之书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

   兜率院记
古者为治有常道生民有常业若夫祝除发毛禁弃冠
环带裘不抚耞耒机盎至他器械水土之物其时节经
营皆不自践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皆不为其所当然而
曰其法能为人祸福者质之于圣人无有也其始自汉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1098-0521c.png
魏传挟其言者浸淫四出抵今为尤盛百里之县为其
徒者少几千人多至万以上宫庐百十大抵穹墉奥屋
文衣精食舆马之华封君不如也古百里之国封君一
人然而力殆不轻得足也今地方百里过封君者累百十飞奇钩货以病民民往往频伸而为途中瘠者以此
治教信让奚而得行也而天下若是者盖几宫几人乎
有司常锢百货之利细若蓬芒一无所漏失仆仆然其
劳也而至于浮图人虽费如此皆置不问反倾府空藏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1098-0521d.png
而弃与之岂不识其非古之制邪抑识不可然且固存
之邪愚不能释也分宁县郭内外名为宫者百八十馀
所兜率院在治之西十里其徒尤相率悉力以侈之
者也其构兴端原有邑人黄庠所为记其后院主僧某
又治其故而大之殿舍中严斋宫宿庐庖湢之房布列
两序厩园囷仓以固以密资所以奉养之物无一而外
求疏其事而来请记者其徒省怀也意予之法四方人奔走附集者衎衎施施未有止也予无力以拒之者独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1098-0522a.png
介然于心而掇其切者为是说以与之其使子之徒
知巳之享利也多而人蒙病已甚且以告有司而谂其
终何如焉
   饮归亭记
金溪尉汪君名遘为尉之三月斥其四垣为射亭既成
教士于其间而名之曰饮归之亭以书走临川请记于
予请数反不止予之言何足取汪君徒深望予也既不
得辞乃托之曰射之用事已远其先之以礼乐以辨德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1098-0522b.png
记之所谓宾燕乡饮大射之射是也其贵力而尚技以
立武记之所谓四时教士贯革之射是也古者海内洽和则先礼射而弓矢以立武亦不废于有司及三代衰
王政缺礼乐之事相属而尽坏揖让之射滋亦熄至其
后天下尝集国家尝閒暇矣先王之礼其节文皆在其
行之不难然自秦汉以来千有馀岁衰微绌塞空见于
六艺之文而莫有从事者由世之苟简者胜也争夺兴
而战禽攻取之党奋则彊弓疾矢巧技之出不得而废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1098-0522c.png
其不以势哉今尉之校射不比乎礼乐而贵乎技力其
众虽小然而旗旄镯鼓五兵之器便习之利与夫行止
步趋迟速之节皆宜有法则其所教亦非独射也其幸
而在乎无事之时则得以自休守境而填卫百姓其不
幸杀越剽攻骇惊闾巷而并逐于大山长谷之间则将犯晨夜蒙雾露蹈阨驰危不避矢石之患汤火之难出
入千里而与之有事则士其可以不素教哉今亭之作
所以教士汪君又谓古者师还必饮至于庙以纪军实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1098-0522d.png
今庙废不设亦欲士胜而归则饮之于此遂以名其亭
汪君之志与其职可谓恊矣或谓汪君儒生尉文吏以
礼义禁盗宜可止顾乃习斗而喜胜其是欤夫治固不
可以不兼文武而施泽于堂庑之上服冕搢笏使士民
化奸宄息者固亦在彼而不在此也然而天下之事能
大者固可以兼小未有小不治而能大也故汪君之汲
汲于斯不忽乎任小而非所谓有志者邪
   拟岘台记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1098-0523a.png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
作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
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初州
之东其城因大邱其隍因大溪其隅因客土以出溪上
其外连山高陵野林荒墟远近高下壮大闳廓怪奇可
喜之观环抚之东南者可坐而见也然而雨隳潦毁盖
藏弃委于榛丛茀草之间未有即而爱之者也君得之
而喜增甓与土易其破缺去榛与草发其亢爽缭以横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1098-0523b.png
槛覆以高甍因而为台以脱埃氛绝烦嚣出云气而临
风雨然后溪之平沙漫流微风远响与夫浪波汹涌破
山拔木之奔放至于高桅劲橹沙禽水兽下上而浮沉者出乎履舄之下山之苍颜秀壁巅厓拔出挟光景而
薄星辰至于平冈长陆虎豹踞而龙蛇走与夫荒蹊丛
落树阴晻暧游人行旅隐见而继续者皆出乎衽席之
内若夫云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旸明晦变化
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或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1098-0523c.png
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靓观微步旁皇徙倚则得于耳
目与得之于心者虽所寓之乐有殊而亦各适其适也
抚非通道故贵人富贾之游不至多良田故水旱螟螣
之菑少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故牛马之牧于山谷者
不收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垣而晏然不知枹鼓之惊
发召之役也君既因其土俗而治简静故得以休其暇日而寓其乐于此州人士女乐其安且治而又得游观
之美亦将同其乐也故予为之记其成之年月日嘉祐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1098-0523d.png
二年之九月九日也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
赠司徒鲁郡颜公讳真卿事唐为太子太师与其从父
兄杲卿皆有大节以死至今虽小大妇人皆知公之为
烈也初公以忤杨国忠斥为平原太守策安禄山必反
为之备禄山既举兵与常山太守杲卿伐其后贼之不
能直窥潼关以公与杲卿挠其势也在肃宗时数正言
宰相不悦斥去之又为御史唐旻所构连辄斥李辅国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1098-0524a.png
迁太上皇居西宫公首率百官请问起居又辄斥代宗时与元载争论是非载欲有所壅蔽公极论之又辄斥
杨炎卢杞既相德宗益恶公所为连斥之犹不满意李
希烈陷汝州杞即以公使希烈希烈初惭其言后卒缢
公以死是时公年七十有七矣天宝之际久不见兵禄
山既反天下莫不震动公独以区区平原遂折其锋四
方闻之争奋而起唐卒以振者公为之倡也当公之开
土门同日归公者十七郡得兵二十馀万繇此观之苟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1098-0524b.png
顺且诚天下从之矣自此至公殁垂三十年小人继续
任政天下日入于弊大盗继起天子辄出避之唐之在
朝臣多畏怯观望能居其间一忤于世失所而不自悔
者寡矣至于再三忤于世失所而不自悔者盖未有也
至于起且仆以至于七八遂死而不自悔者则天下
一人而巳若公是也公之学问文章往往杂于神仙浮
屠之说不皆合于理及其奋然自立能至于此者盖天
性然也故公之能处其死不足以观公之大何则及至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1098-0524c.png
于势穷义有不得不死虽中人可勉焉况公之自信也
欤维历忤大奸颠跌撼顿至于七八而终始不以死生
祸福为秋毫顾虑非笃于道者不能如此此足以观公
之大也夫世之治乱不同而士之去就亦异若伯夷之
清伊尹之任孔子之时彼各有义夫既自比于古之任
者矣乃欲眷顾回隐以市于世其可乎故孔子恶鄙夫
不可以事君而多杀身以成仁者若公非孔子所谓仁
欤今天子至和三年尚书都官郎中知抚州聂君某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1098-0524d.png
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抚州林君某相与慕公之烈以
公之尝为此邦也遂为堂而祠之既成二君过予之家
而告之曰愿有述夫公之赫赫不可泯者固不系于祠
之有无盖人之向往之不足者非祠则无以致其志也
闻其烈足以感人况拜其祠而亲炙之者欤今州县之
政非法令所及者世不复议二君独能追公之节尊而
事之以风示当世为法令之所不及是可谓有志者也
   洪州新建县厅壁记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1098-0525a.png
为后世之吏得行其志者少矣此仕之所以难也而县
为最甚何哉凡县之政无小大令主簿皆独任而民士委曲当有所操纵缓急不能一断以法举法而绳之则
其罪固易求也凡有所为问可不可于州执一而违之
则其势固易挠也其罪易求其势易挠故为之者有以
得于州然后其济可几也不幸其一锱铢与之咈则大
者求其罪小者挠其势将不遗其力矣吏之不能自安
岂足道哉县有不与其扰者乎方是时也而天下之能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1098-0525b.png
忘其势而好恶不妄者鲜矣能忘人之势而强立不苟
者亦鲜矣州负其强以取威县忧其弱以求免其习已
久其俗已成之后而守正循理以求其得于州其亦不
可以必也则仕于此者欲行其志岂非难也哉君子者
虽无所处而不安然其于自处也未尝不择仕而得择其自处则县之事有不敢任者岂可谓过也哉洪州新
建自太平兴国六年分南昌为县至嘉祐三年凡若干
年为令者凡三十有九人而秘书省著作佐郎黄巽公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1098-0525c.png
权来为其令抑豪纵惠下穷守正循理而得济其志者
也公权亦喜其职之行因考次凡为令者名氏将伐石
以书而列置于壁间故予为之载其行治而因著其为
县之难使来者得览焉
   清心亭记
嘉祐六年尚书虞部员外郎梅君为徐之萧县改作其
治所之东亭以为燕息之所而名之曰清心之亭是岁
秋冬来请记于京师属余有亡妺殇女之悲不果为明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1098-0525d.png
年春又来请属余有悼亡之悲又不果为而其请犹不
止至冬乃为之记曰夫人之所以神明其德与天地同
其变化者夫岂远哉生于心而已矣若夫极天下之知
以穷天下之理于夫性之在我者能尽之命之在彼者
能安之则万物自外至者安能累我哉此君子之所以
虚其心也万物不能累我矣而应乎万物与民同其吉
凶者亦未尝废也于是有法诫之设邪僻之防此君子
之所以齐其心也虚其心者极乎精微所以入神也齐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1098-0526a.png
其心者由乎中庸所以致用也然则君子之欲修其身
治其国家天下者可知矣今梅君之为是亭曰不敢以
为游观之美盖所以推本为治之意而且将清心于此其所存者亦可谓能知其要矣乃为之记而道予之所
闻者焉十一月五日南丰曾巩记
   阆州张侯庙记
事常蔽于其智之不周而辨常过于所惑智足以周于
事而辨至于不惑则理之微妙皆足以尽之今夫推策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1098-0526b.png
灼龟审于梦寐其为事至浅世常尊而用之未之有改
也坊庸道路马蚕猫虎之灵其为类至细世常严而事
之未之有废也水旱之灾日月之变与夫兵师疾疠昆
虫鼠豕之害凡一慝之作世常有祈有报未之有止也
金縢之书云汉之诗其意可谓至而其辞可谓尽矣夫
精神之极其叩之无端其测之甚难而尊而信之如此其备者皆圣人之法何也彼有接于物者存乎自然世
既不得而无则圣人固不得而废之亦理之自然也圣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1098-0526c.png
人者岂用其聪明哉善因于理之自然而已其智足以
周于事而其辨足以不惑则理之微妙皆足以尽之也
故古之有为于天下者尽已之智而听于人尽人之智
而听于神未有能废其一也书曰朕志先定询谋佥同
鬼神其依龟筮恊从所谓尽已之智而听于人尽人之
智而听于神也繇是观之则荀卿之言以谓雩筮救日
小人以为神者以疾夫世之不尽在乎巳者而听于人
不尽在乎人者而听于神其可也谓神之为理者信然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1098-0526d.png
则过矣蔽生于其智之不周而过生于其所惑也阆州
蜀为巴西郡蜀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张侯名
飞字翼德尝守是州州之东有张侯之冢至今千有馀
年而庙祀不废每岁大旱祷雨辄应嘉祐中比数岁连
熟阆人以谓张侯之赐也乃相与率钱治其庙舍大而
新之侯以智勇为将号万人敌当蜀之初与魏将张合
相距于此能破合军以安此土可谓功施于人矣其殁
也又能泽而赐之则其食于阆人不得而废也岂非宜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1098-0527a.png
哉知州事尚书职方员外郎李君献卿字材叔以书来
曰为我书之材叔好古君子也乃为之书而以予之所
闻于古者告之
   归老桥记武陵柳侯图其青陵之居属予而叙以书曰武陵之西
北有湖属于梁山者白马湖也梁山之西南有田属于
湖上者吾之先人青陵之田也吾筑庐于是而将老焉
青陵之西二百步有泉出于两厓之间而东注于湖者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1098-0527b.png
曰采陵之涧吾为桥于其上而为屋以覆之武陵之往
来有事于吾庐者与吾异日得老而归皆出于此也故
题之曰归老之桥维吾先人遗吾此土者宅有桑麻田
有粳稌而渚有蒲莲弋于高而追凫雁之下上缗于深
而逐鳣鲔之潜泳吾所以衣食其力而无愧于心也息
有乔木之繁阴藉有丰草之幽香登山而凌云览天地
之奇变弄泉而乘月遗氛埃之溷浊此吾所以处其怠倦而乐于自遂也吾少而安焉及壮而从事于四方累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1098-0527c.png
乎万物之自外至者未尝不思休于此也今又获位于
朝而荣于宠禄以为观游于此而吾亦将老矣得无志
于归哉又曰世之老于官者或不乐于归幸而有乐之
者或无以为归今吾有是以成吾乐也其为我记之使
吾后之人有考以承吾志也余以谓先王之养老者备
矣士大夫之致其位者曰不敢烦以政盖尊之也而士
亦皆明于进退之节无留禄之人可谓两得之也后世
养老之具既不备士大夫之老于位者或摈而去之也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1098-0527d.png
然士犹有冒而不知止者可谓两失之也今柳侯年六
十齿发未衰方为天子致其材力以惠泽元元之时虽欲遗章绶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然其
志于退也如此闻其风者亦可以兴起矣乃为之记
   尹公亭记
君子之于巳自得而巳矣非有待于外也然而曰疾没
世而名不称焉者所以与人同其行也人之于君子潜
心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然而有表其闾名其乡欲其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1098-0528a.png
风声气烈暴于世之耳目而无穷者所以与人同其好
也内有以得诸巳外有以与人同其好此所以为先王
之道而异乎百家之说也随为州去京师远其地僻绝
庆历之间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尹公洙以不为在
势者所容谪是州居于城东五里开元佛寺之金灯院尹公有行义文学长于辨论一时与之游者皆世之闻
人而人人自以为不能及于是时尹公之名震天下而
其所学盖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故其居于随日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1098-0528b.png
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尝于其居
之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以苃为嬉岁馀乃去既去
而人不忍废坏辄理之因名之曰尹公之亭州从事谢
景平刻石记其事至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李公禹
卿为是州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
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环随之山皆在几席又以其旧
亭峙之于北于是随人皆喜慰其思而又获游观之美
其冬李公以图走京师属予记之盖尹公之行见于事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1098-0528c.png
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
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亦将使
夫荒遐僻绝之境至于后人见闻之所不及而传其名
览其迹者莫不低徊俯仰想尹公之风声气烈至于愈
远而弥新是可谓与人同其好也则李公之传于世亦
岂有已乎故予为之书时熙宁元年正月日也
   筠州学记
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馀士学于百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1098-0528d.png
家之后言道德者矜高远而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
而非师古刑名兵家之术则狃于暴诈惟知经者为善
矣又争为章句训诂之学以其私见妄穿凿为说故先王之道不明而学者靡然溺于所习当是时能明先王
之道者扬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
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与进退去就必
度于礼义及其巳衰而搢绅之徒抗志于强暴之间至
于废锢杀戮而其操愈厉者相望于先后故虽有不轨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1098-0529a.png
之臣犹低徊没世不敢遂其篡夺自此至于魏晋以来
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有特起于
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
其意而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
之非近议政理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乱于百家不
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惇朴之俗微而诡欺薄
恶之习胜其于贫富贵贱之地则养廉远耻之意少而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1098-0529b.png
偷合苟得之行多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夫所
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馀而其守不足者其故
何哉繇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得不笃于自修至于
渐磨之久则果于义者非强而能也今之士选用于文
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
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
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𨗳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
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夫大学之道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1098-0529c.png
将欲诚意正心脩身以治其国家天下而必本于先致其知则知者固善之端而人之所难至也以今之士于
人所难至者既几矣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
𨗳之如何尔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
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至治
平三年盖二十有三年矣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
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旧相州
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斋祭之室诵讲之堂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1098-0529d.png
休息之庐至于庖湢库厩各以序为经始于其春而落
成于八月之望既而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二君乃以书
走京师请记于予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使
筠之士相与升降乎其中讲先王之遗文以致其知其贤者超然自信而独立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则
是宫之作非独使夫来者玩思于空言以干世取禄而
已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瀛州兴造记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1098-0530a.png
熙宁元年七月甲申河北地大震坏城郭屋室瀛州为
甚是日再震民讹言大水且至惊欲出走諌议大夫李
公肃之为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知瀛州事使人分
出慰晓讹言乃止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
覆冒公开示便宜使有攸处遂行仓库经营盖障雨止
粟以石数之至一百三十万兵器他物称是无坏者初
变作公命援兵警备讫于既息人无争偷里巷安辑维北边自通使契丹城壁楼橹禦守之具寝弛不治习以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1098-0530b.png
为故公因灾变之后以兴坏起废为已任知民之不可
重困也乃请于朝力取于旁路之羡卒费取于备河之
馀材又以钱千万市木于真定既集乃筑新城方十五
里高广坚壮率加于旧其上为敌楼战屋凡四千六百
间先时州之正门弊在狭陋及是始斥而大之其馀凡
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复其故常周而览之听断有所燕
休有次食有高廪货有深藏宾属士吏各有宁宇又以
其馀力为南北甬道若千里人去污淖即于夷涂自七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1098-0530c.png
月庚子始事至十月已未落成其用人之力积若干万
若干千若干百工其竹𥯤木瓦之用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盖遭变之初财匮民流此邦之人以谓役钜用
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至于始作踰时功
以告具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
为成如是之敏事闻有诏嘉奖昔郑火灾子产救灾补
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
宫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今瀛地震之所摧败与郑之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1098-0530d.png
火灾卫之寇难无异公禦备构筑不失其方亦犹古也
故瀛之士大夫皆欲刻石著公之功而予之从父兄适
与军政在公幕府乃以书来属予记之予不得辞故为
之记尚俾来世知公之尝勤于是邦也
   广德军重脩鼓角楼记熙宁元年冬广德军作新门鼓角楼成太守合文武宾
属以落之既而以书走京师属巩曰为我记之巩辞不
能书反复至五六辞不获乃为其文曰盖广德居吴之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1098-0531a.png
西疆故障之墟境大壤沃食货富穰人力有馀而狱讼
赴诉财贡输入以县附宣道路回阻众不便利历世久
之大宗皇帝在位四年乃按地图因县立军使得奏事
专次体如大邦自是以来田里辨争岁时税调始不勤
远人用宜之而门闳隘庳楼观弗饰于以纳天子之命
出令行化朝夕吏民交通四方览示宾客弊在简陋不
中度程治平四年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钱公辅守
是邦始因丰年聚材积土将改而新之会尚书驾部郎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1098-0531b.png
中朱公寿昌来继其任明年政成封内无事乃择能吏
揆时庀徒以畚以筑以绳以削门阿是经观阙是营不
督不期役者自劝自冬十月甲子始事至十二月甲子
卒功崇墉崛兴复宇相瞰壮不及僭丽不及奢宪度政
理于是出纳士吏宾客于是驰走尊施一邦不失宜称
至于代鼓鸣角以警昏昕下漏数刻以节昼夜则又新
是四器列而栖之邦人士女易其听观莫不悦喜推美
诵勤夫礼有必隆不得而杀政有必举不得而废二公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1098-0531c.png
于是兼而得之宜刻金石以书美实使是邦之人百世
之下于二公之德尚有考也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1098-0531d.png
 
 
 
 
 
 
 
 元丰类藁卷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