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第 1a 页 WYG1098-0474c.png

元丰类藁卷十四
宋 曾巩 撰
序
送傅
向老令瑞安序
向老傅氏山阴人与其兄元老读书知道理其所为文
辞可喜太夫人春秋高而其家故贫然向老昆弟尤自
守不苟取而妄交太夫人亦忘其贫余得之山阴爱其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1098-0474d.png

令温之瑞安将奉其太夫人以往予谓向老学古其为
令当知所先后然古之道盖无所用于今则向老之所
守亦难合矣故为之言庶夫有知予为不妄者能以此
而易彼也
士大夫登朝廷年七十上书去其位天子官其一子而
听之亦可谓荣矣然而有若不释然者余为之言曰古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1098-0475a.png

自若天子养以燕飨饮食乡射之礼自比子弟袒韝鞠
𦜕以荐其物咨其辞说不于庠序则于朝廷时节之赐
缙绅之礼于其家者不以朝则以夕上之听其休为不
敢勤以事下之自老为无为而尊荣也今一日辞事还
其庐徒御散矣宾客去矣百物之顺其欲者不足人之
群嬉属好之交不与约居而独游散弃乎山墟林莽僻
巷穷闾之间如此其于长者薄也亦曷能使其不欿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1098-0475b.png

享乎珍好可以窒烦除薄而益安不去乎深山长谷岂
不足以易其庠序之位不居其荣岂有患乎其辱哉然
则古之所以殷勤奉老者皆世之任事者所自为于士
之倦而归者顾为烦且劳也今之置古事者顾有司为
少耳士之老于其家者独得其自肆也然则何为动其
意邪余为之言者尚书屯田员外郎周君中复周君与
先人俱天圣二年进士与余旧且好也既为之辨其不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1098-0475c.png

而病今之失矣南丰曾巩序
送江任序
蛮夷异域之处或燕荆越蜀海外万里之人用于中州
以至四遐之乡相易而往其山行水涉沙莽之驰往往
则风霜冰雪瘴雾之毒之所侵加蛟龙虺蜴虎豹之群
之所抵触冲波急洑隤崖落石之所覆压其进也莫不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1098-0475d.png

寒暑而后至至则宫庐器械被服饮食之具土风气候
之宜与夫人民谣俗语言习尚之务其变难遵而其情
难得也则多愁居惕处叹息而思归及其久也所习已
安所蔽已解则岁月有期可引而去矣故不得专一精
思修治具以宣布天子及下之仁而为后世可守之法
勤舟车舆马不必力而已传其邑都坐其堂奥道途所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1098-0476a.png

耳目口鼻百体之所养如不出乎其家父兄六亲故旧
之人朝夕相见如不出乎其里山川之形土田市井风
谣习俗辞说之变利害得失善恶之条贯非其童子之
所闻则其少长之所游览非其自得则其乡之先生老
者之所告也所居已安所有事之宜皆已习熟如此能
专虑致勤职事以宣上恩而修百姓之急其施为先后
不待旁咨久察而与夺损益之几已断于胸中矣岂累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1098-0476b.png

相入也所谓九州之人各用于其土者孰近于此既已
得其所处之乐而厌闻饫听其人民之事而江君又有
聪明敏给之材廉洁之行以行其政吾知其不去图书
讲论之适宾客之好而所为有馀矣盖县之治则民自
得于大山深谷之中而州以无为于上吾将见江西之
幕府无南向而虑者矣于其行遂书以送之南丰曾巩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1098-0476c.png

送刘希声序
东明刘希声来临川见之其猊勉于礼其言勉于义其
行亦然其久益坚其读书为辞章日盛从予游三年予
爱之今年庆历五年还其乡过予别与之言曰东明
邑也子之行问道之所向者以告子子也一趋焉而不
息至乎尔也苟为一从焉一违焉虽不息决不至也子
也好问圣人之道亦如是而已矣五月四日序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1098-0476d.png

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故官者皆不欲
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以屈指计归日又咸小其官以
为不足事其逆自为虑如此故其至皆倾摇解弛其忧
且勤之心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
千馀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闽蜀
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陋岂其俗不可更与
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意亦其民之不幸也已彼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1098-0477a.png

蜀栈之不测则均之吏于远此非独优欤其风气吾所
谙之与中州亦不甚异起居不违其节未尝有疾苟违
节虽中州宁能不生疾邪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
蕉柑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食有海之百物累
岁之酒醋皆绝于天下人少斗讼喜嬉乐吏者唯其无
久居之心故谓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古
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今大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1098-0477b.png

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俗而敏于
治居闽蜀上无不幸之叹其事出千馀年之表则其美
之
官于南者多矣予知其才之颖然迈于众人能行吾说
者李材叔而已材叔久与其兄公翊仕同年同用荐者
为县入秘书省为著作佐郎今材叔为柳州公翊为象
州皆同时材又相若也则二州交相致其政其施之速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1098-0477c.png

送赵宏序
荆民与蛮合为寇潭旁数州被其害天子宰相以潭重
镇守臣不胜任为改用人又不胜复改之守至上书乞
益兵诏与抚兵三百殿直天水赵君希道实护以往希
道雅与予接间过予道潭之事予曰潭山川甲兵如何
若潭事多矣或合数道之兵以数万绝山谷而进其势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1098-0477d.png

以克者相踵焉顾其义信如何耳致吾义信虽单车独
行寇可以为无事龚遂张纲祝良之类是也义信不足
以致之虽合数道之兵以数万卒歼焉适重寇耳况致
平邪杨旻裴行立之类是也则兵不能致平致平者在
太守身也明矣前之守者果能此天子宰相乌用易之
必易之为前之守者不能此也今往者复曰乞益兵何
其与书之云者异邪予忧潭民之重困也寇之益张也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1098-0478a.png

今
子宰相任之之意其然邪潭守近侍臣使抚觇潭者郎
吏御史博士相望为我谂其贤者曰今之言古书往往
曰迂然书之事乃已试者也师已试而施诸治与时人
之自用孰为得失邪愚言倘可以平潭之患今虽细然
大中咸通之间南方之忧常剧矣夫岂阶于大哉为近
臣郎吏御史博士者独得而不思也希道固喜事者因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1098-0478b.png

送王希序(字潜之/)
巩庆历三年遇潜之于江西始其色接吾目已其言接
吾耳久其行接吾心不见其非吾爱也从之游四年间
数游而久乃去者大梵寺秋屏阁阁之下百步为龙沙
沙之涯为漳水水之西涯横出为西山皆江西之胜概
也江西之州中凡游观之可望者多西山之见见西山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1098-0478c.png

与为乐也况龙沙漳水水涯之陆陵人家园林之属于
山者莫不见可见者不特西山而已其为乐可胜道邪
故吾与潜之游其间虽数且久不厌也其计于心曰奚
独吾游之不厌也将奉吾亲托吾家于是州而游于是
以欢吾亲之心而自慰焉未能自致也独其情旦而作
夜而息无顷焉忘也病不游者期月矣而潜之又遽去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1098-0478d.png

镌切邪视吾言不足进也视可进者莫若道素与游之
乐而惜其去亦情之所不克已也故云尔嗟乎潜之之
去而之京师人知其将光显也光显者之心于山水或
薄其异日肯尚从吾游于此乎其岂使吾独也乎六年
八月日序
王无咎字序
名字者人之所假借以自称道亦使人假借以称道已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1098-0479a.png

与义其字亦然则人无有求其信然者责其不然者知
其不然者其可以假借云乎然而人无贵贱愚良一欲
善其名字夫欲善其名字者非他亦曰爱其身而已爱
其身而不善充之犹曰姑以圣贤之道假借其身而已
不诚乎身莫大焉岂爱其身也不若于名字乎勿求胜
焉于行乎汲汲尔以爱其身是以圣贤之道归诸其身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1098-0479b.png

皆善其行有爱其身之心而于其身反尔其薄也可嗟
也已南城王无咎来请字余思夫字虽不必求胜也然
古之人重冠于冠重字字则亦未可忽也今冠礼废字
亦非其时古礼之不行甚矣无咎之请也虽非时之当
然
善补过者也为之字曰补之夫勉焉而补其所不至颜
子之所以为学者也补之明经术为古文辞其材卓然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1098-0479c.png

之也假借乎已而已矣岂予之所望于补之哉
送蔡元振序
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士亦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
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为守不
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如不得其
志未可以辄去也故守之治从事无为可也守之不治
从事举其政亦势然也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1098-0479d.png

其州事职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则舍已之是而求与之
同可乎不可也州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责已亦莫之
任也可乎不可也则举其政其孰为立异邪其孰为侵
官邪议者未之思也虽然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
哉故曰亦势然也今四方之从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
幸而材从事视其政之缺不过室于叹途于议而已脱
然莫以为已事反是焉则激激亦奚以为也求能自任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1098-0480a.png

其几邪临川蔡君从事于汀始试其为政也汀诚为州
治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诚未治也人皆观君也无激也
无
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欤其行也来求吾
文故序以送之
送丁琰序
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道而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1098-0480b.png

人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
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
科以绳治之诸郡守县令以罪不任职或黜或罢者相
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是
天子大臣爱国与民而重守令之意可谓无不至矣而
授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观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1098-0480c.png

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
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
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
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
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禦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
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
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1098-0480d.png

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
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
之材岂不多哉亦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
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
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
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1098-0481a.png

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
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
更也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
患今之士而常慕古之人每观良吏一传则反复爱之
如丁君之信于其邑予于旁近邑之所未见故爱之特
深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1098-0481b.png

求予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予
文而予乐道其所常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其勉之
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
谢司理字序
君子之于德泽谊行大有为者也于为之也有明而易
知者有不示其用者若乃数度号令因造损益淳杂出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1098-0481c.png

莫能显其所以发而至者则所谓不示其用者也易曰
知微知彰彰显之微不显之谓也又曰几事不密则害
成退藏于密者皆不显之谓也陈郡谢君名缜缜密也
而取字乃本诸此而字曰通微以谢君之材其向道也
苟为无画无不至者也可以有为者也能见其事业者
也能不表其迹者也亦在懋之而已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1098-0481d.png

元丰类藁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