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1245-036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倪文僖集卷十五
             明 倪谦 撰
 记
  富春清隐记
新淦严君陵岳世居邑之仁和其先洪武中以富室徙
实京师故今居上新河修废举之业秉礼好义敦尚儒
素子三人曰诚曰德曰祥皆谨饬有士行卓然树立陵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1245-0366b.png
岳以其世系盖出于汉之严子陵也因以富春清隐自
号富春者原其世居之所自清隐者宗其世德之所尚
也夫君子抱道怀奇固欲以兼济天下非独善也时不
可道不行始飘然远引甘与木石居而鹿豕游岂得已
哉彼子陵者道可以匡时泽物而才华是閟也德可以
轨世范俗而声迹是铲也身可以纡朱拖紫而羊裘是
着也手可以秉钧持衡而纶竿是执也其意何居盖谓
西京之末谀佞苟容名节扫地当建武初群龙满朝足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1245-0367a.png
以为治所乏者名节耳于是抗志青云思有以振之蝉
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所以助成王化者深矣卒
使东都名节相师成俗虽国步艰虞群雄角力咸朵颐
汉鼎而莫敢动伊谁之力欤若谓其不仕故人无心于
世而甘于隐者抑亦观其迹而未察其心者也故其桐
江一丝清风千古在常人景仰歆慕尚不容已矧陵岳
为其后人也耶陵岳生当熙洽之朝太平无事之日安
分乐天无求于世虽居廛市之中而取予不苟志不营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1245-0367b.png
利其恬静幽远之趣殆不异于岩栖谷遁者焉则其谓
之清隐者盖亦师子陵之心而不泥其迹者也其不可
谓世之逸民欤陵岳介其友沈廷庸徵予为记遂为之书
  友松记
姑苏施侑廷乐甫世家洞庭东山乃予同年状元宗铭
之从父也读书好礼乡称善士尝以友松自号顷游京
师谒予静存轩中观其投刺题曰友松予怪其所友物
而不人则曰吾学孔孟之道者也孔子曰无友不如已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1245-0367c.png
吾于是求胜已者友之而有合于孔孟之道者不易得
也惟松也岁寒后彫孔子亟称焉是以友之也曰松之
有合于孔孟之道者安在曰吾观世之人胁肩謟笑面
而不心者多矣而是松也苍颜铁色不媚于世其所谓
正颜色斯近信者乎世之人翻云覆雨枉已徇人者多
矣而是松也露滋雪虐不知荣悴其所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乎世之人器小材薄缓急
难恃者多矣而是松也扶颠持危梁栋不挠其所谓不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1245-0367d.png
可小知而可大受者乎世之人见利则趋见势则附者
多矣而是松也挺拔林立无所阿比其所谓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者乎其有合于孔孟之道者若是是则君子
也是则大丈夫也故予与之定交岁月既久情分益密
虽陈雷之胶漆愈郊之云龙不是过也予闻而叹曰嗟
乎自五交三衅之说兴而友道几绝昔大舜与木石居
其殆是乎则廷乐之于松其真得胜已之益者矣其亦
善学孔孟之道者矣遂援笔为记其语云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1245-0368a.png
  石室小隐记
山川奇特夐绝之壤深藏远秘人迹所不能到固宜让
猿狖𪊽鹿以为宅使其与人境相接乃弃辱于樵童牧
竖得以踯躅輘轹焉夫岂君子之所忍哉故古之幽人
畸士遇有佳景必薙芜畚秽以出其胜亭焉台焉以当
其会从而游观啸傲以畅其怀非志敦高尚者孰克与
于斯常之宜兴有东山别墅焉乃蹇律伯度之所居也
去西南十五里有石山山有一洞洞前多脩竹竹阴有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1245-0368b.png
一涧自山之阳而来注于慈湖涧外平畴弥望有远山
皆屏列拱揖于前真佳景也洞为崩土堙塞弃辱有年
矣居人虽多莫知其为异也伯度顾而惜之命工除拓
于是深得数十尺广得文馀高得几丈怪石玲珑石笋
下垂奇绝始露岂天藏此固有待于伯度耶伯度搆屋
数椽竹间名曰石室小隐士林诸公以细草春香小洞
幽之句分题赋诗以咏其胜亦有序而记之者矣佥宪
罗公与伯度交契复为求言于予予以谓隐无有大小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1245-0368c.png
也出处苟合乎道又何朝市山林之择哉故君子非不
欲仕衒玉求售则丧其所守矣隐居求志席珍待聘孔
子有取焉伯度生当国家治化隆洽之时身跻太平之
域不知帝力之我及穴山而居临水而亭延脩竹之清
风听流泉之嗽玉览遥岑之凝翠使石室之胜弃于昔
而显于今忻而游倦而憩逍遥卒岁以怡天真客至则
相与谈诗书而究道德以觞以咏以弦以奕其隐居求
志之乐虽考槃硕人岂是过哉此其心盖泊然以道自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1245-0368d.png
守而无求于世故能摅幽发奇日与之娱若是使或有
累于物则寂寞之滨不能一朝居也是知伯度岂非高
尚之士也欤宜诸公之咏之也彼世之处士顾藉隐逸
以盗虚名索高价致贻林涧之惭愧乌可与伯度同日
语哉因佥宪之请为记之若此倘石室肯分半榻当命
驾而宿留焉虽老矣尚能为伯度一赋
  刘忠悯公祠堂记
人臣负经国济时之学者必有长虑却顾之见存爱君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1245-0369a.png
忧国之心者必有忠言谠论之陈幸而其言得行则足
以防涓流之微杜履霜之渐而祸患消弭国家宁谧不
幸其言不用而身以危其言卒验而治以紊此忠义之
士所以痛哭而流涕也翰林院侍讲安成刘公球字求
乐其学邃于春秋登永乐辛丑进士第授礼部仪制主
事文行卓然为学者所宗少师东里杨公尚书毗陵胡
公雅相敬重正统初荐入翰林预脩宣庙实录书成授
前职入侍经筵有启沃之益岁癸亥殿庭有雷震之异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1245-0369b.png
公上疏条陈时政得失凡十事以进言皆剀切最要者
欲上总揽乾纲不使权移于下敌众乘衅宜为禦遏之
谋疏入用事中珰见之虑见削夺深以为恨日夜聚议
必欲杀公以钳言者之口寻假他事下公锦衣卫狱嗾
司刑者加以非法公竟死狱中自是缙绅丧气言路声
塞权珰益无忌惮专恣日甚司刑者怙势作威薰炙可
畏公乃于其家附其子以为厉逾六年己巳秋敌果犯
顺权珰挟上北巡大臣恳留不听六师出境遂以失律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1245-0369c.png
误国死于乱兵司刑者亦为廷臣捶死于朝朝野称快
公之言至是验矣若公之心一出忠爱知有后患恒为
国忧故披沥肝胆恳恳为朝廷言之冀以感悟上心收
权立政思患预防以兴太平之业使用其言固国家之
幸也卒扼于权珰言废身危徒使其言中若蓍蔡夫岂
独公之不幸也哉朝廷念公以忠谏没追赠为翰林学
士赐谥忠悯遣官谕祭于家复命有司肖像于郡之忠节
祠足以慰公之灵矣然未有特祠祭公者公之子广东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1245-0369d.png
参政钺浙江副使釪乃市地邑治北搆堂三楹龛于中
以奉神主翼以祭库表以崇门室于后居子孙以奉祀
事以至斋庖之舍咸具焉郡侯许公聪邑侯唐公宽继
至皆给材助金以相其成祠始于成化戊子冬十一月
而明年春三月乃讫工钺以书抵京属谦记其事于石
用垂不朽夫表扬忠义以树风教守令之职也不敢以
芜陋辞谨为之记系之以诗曰人臣事君其道曰忠苟
利于国不有厥躬侃侃刘公有学有操横经讲筵引君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1245-0370a.png
当道天忽示变为戒孔昭宜修德政菑其自消吁谟远
猷乃具入告犯讳触奸祸机是蹈谓公必毙我柄斯专
岂意假手毙尤烈焉泰山鸿毛等于一死磔鼠踣麟快
彼惜此帝念忠谠曰我良臣恤以渥典幽愤以伸爰配
乡贤五忠一节爰作斯祠式专对越公归来只顾兹烝
尝公神在天千载耿光我作此诗永歌公德子子孙孙
承祀无忒
  太平芜湖县重修庙学记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1245-0370b.png
学校乃三代治民之具所以明彝伦淑人心厚风俗而
兴贤材是以后世率循莫之或废况我国家化民成俗
尤必以是为先务任承宣者顾后于是奚可乎哉芜湖
为太平属邑有学在治东南一里许宋元符间始建国
朝永乐初盖重修焉景泰天顺间尝补苴罅漏仅而克
支至是岁历滋久风雨侵凌虫蠹毁剥栋败榱倾日入
于坏成化丙戌德郡陈源来尹于斯谒庙周览嘅然兴
嗟遂以增崇脩饰为任乃市美材佣良工经度而侈大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1245-0370c.png
之易其朽腐正其倾欹加瓦甓以厚其庇覆施丹青以
新其䵝昧殿堂斋庑悉复旧规复以师生合食之无所
也建会馔堂三楹于堂左以藏息之无居也建学舍四
十二楹于堂后舍后则建观德厅于射圃以习射学前
则建题名碑于灵星门外以书科第氏名他若神库官
廨门墙道路湢庖靡不完具邑佐陈侯侍御邑人黄让
实赞其役于是庙貌俨如学宫伟如蔚为东南之冠教
谕长乐谢文礼训导丰城黄乐金陵石正嘉侯兴作之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1245-0370d.png
勤不可使无闻于后乃命学子赍状来京取文以记其
成惟夫庠序者国家之元气也风化于此焉系人材于
此焉出必宏大其居斯足崇祀圣贤作兴士类使颓敝
弗称何以修奠献之仪极教育之美哉惟侯克知乎此
甫当下车辄有事焉盖得为政之本而深体国家化成
之意矣不其贤乎自是儒师俊乂得以雍容其间教化
行而风俗丕变德业成而人材辈出孰非贤令之功也
哉即是一节观之善政之多可知矣是宜书也故为之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1245-0371a.png
记复系以诗俾多士歌侯之德其辞曰于惟宣圣立人
之极垂教万世道存六籍国家兴治惟道是宗遍祀寰
宇煌煌学宫凡我秀民咸萃于学不有能官孰知振作
惟我贤令乃圣之徒嘅此颓敝曰新是图载经载营乃
葺乃构焕发奎光规越于旧于焉讲肄弦诵沨沨匪侯
嘉惠化基曷隆邦人载瞻益端趋向兴贤育材奋庸相
望噫侯为政敦本所先弦歌武城无愧昔贤来学无穷
世仰丕绩我作此诗永歌无斁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1245-0371b.png
  长春寿域记
寿星所直之墟南极所临之野有长春寿域焉肇于鸿
濛之初开于混沌之后不见于禹贡之制赋周礼之职
方而隐然于八荒之表其地宏旷无町畦疆界之限其
土夷沃无险僻硗确之陋其气淳厖其风温和其日舒
长其景暄妍是以四时长春如一日焉彼其赤曦酷烈
烁石流金而域中之春自若也清霜严厉摧枯陨箨而
域中之春自若也朔风号寒堕指裂肤而域中之春自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1245-0371c.png
若也故物之生其间者草木则有紫芝苍松蟠桃大椿
而荆棘乌附之属不茁焉鸟兽则有威凤祥麟莲龟巢
鹤而蝮虿枭獍之属不育焉人之生其间者则有黄发
儿齿孺色台背后天不老而终古长存随大化以遨嬉
与太初而为邻者焉昔尝造其域者若广成彭铿李𥅆
击壤之叟海滨之老茹芝之皓皆逍遥其间近若香山
睢阳洛社至道之英则亦涉其境者也柰何世路崎岖
恒相背驰遂至视之若神洲之不可到仙源之不可寻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1245-0371d.png
良可慨已今有一翁盖生且长于是域而不自知者也
其为人也呼吸元气之精饮漱太古之醇神融而貌泽
身康而足轻方曈绿发睥睨物表泊然外其形骸而不
为其所役者也尝挟陶朱之术土苴金玉散以济饥帝
以章服华之于已若不与也有桂五枝芳馨袭人将以
一寄之月窟而移献帝傍此其志也翁徜徉玩世逢人
不道姓名人鲜知者有烂柯樵子过而识之揖之曰吾
尝观子奕于长春寿域中相别固无恙乎予适过而惊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1245-0372a.png
曰长春寿域中乃有斯人耶疑其年而问之曰彼何人
斯樵子曰此人顾其姓昂其名世隆其字阅甲子三百
诞弥之祥岁舍玄虎朱明届孟蓂荚始抽时也予闻而
异其人遂为之记
  和州儒学重修记
和州之学旧有尊经阁在𣠄星门外前俯市河左通城
堑右瞰广衢水道环绕舟楫可行象古泮宫之制也岁
久阁废地为豪家所侵筑垣作室垂四十年致水道隔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1245-0372b.png
绝宫墙湫隘成化己丑太守万州陈逊贰守会稽董锡
相继下车协心为治顾而病之欲有事焉未暇也阅又
明年惠敷化行利兴废举始以其事达之董学御史陈
选遂复其地而通道于其上学门之前为他地所隘亦
买而开广之伐石跨河甃泮水桥正接王道而达于河
南夹道树松柏百十株又甃小桥其傍以便来往岸南
复买地百十丈以通左右而达于广衢建泮宫育贤二
坊翼于两端学门庳陋则撤而高之仓庾倾圯则构而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1245-0372c.png
新之凡筑墙以堵计者三百甃街以丈计者二百于是
庙貌尊严靓深学宫恢弘敞爽林木蔽亏水波萦回地
虽复而壮伟迥过于昔矣费甚钜皆资募助而不取于
官役甚大皆事佣僦而不劳于民相其役者则有节判
龙游徐㥠吏目博兴刘泽赞其成者则有训导浮梁许
英遂安洪思琳工始于成化辛卯孟冬而毕于次年壬
辰季春仅六月焉亦可谓成之速矣和之耆老暨学之
士子咸谓斯役也不可无文以纪其事儒学生焉永贤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1245-0372d.png
乃来徵言于予古昔尧舜禹汤文武身任君师之责以
井田封建肉刑为治以庠序为教治化之盛非后世可
及周衰圣王不作孔子有德无位于是身任师道之责
独取先王之法载诸六经以教后世不过推明民彝物
则之道而已凡有身者用之则修悖之则戾有家者用
之则齐悖之则紊有国者用之则治悖之则乱有天下
者用之则平悖之则颇肆生人得由斯道而不化为异
类者谁之力与是以万世遵承衮冕尸祝崇事于学校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1245-0373a.png
礼之宜也故先王之法井田可废封建可罢肉刑可除
惟学校则历代相因而不可后其不以此与国家建学
兴化所以尽君师之责也然钦承德意以教学为先非
贤守令则不能今和之为学敝隘已久莫之谁何一旦赖
陈董二侯开拓修建焕然一新其振起斯文嘉惠后学
至矣可不谓之贤乎诸子于斯尚潜心孔子所示之学
穷经考古明体适用端正心诚意之功尽民彝物则之
道近足以修其身而齐其家远足以治其国而平其天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1245-0373b.png
下斯善学孔子者也如是则学有所本道德明秀殆见
出于科目者皆实材用于朝廷者皆真儒岂非斯学之
光乎是固国家建学与诸公兴学之意也故因记其成
并书此为诸士励焉
  皆春轩记
常郡太守吉水龙君遵叙尝扁其轩居曰皆春人因以
皆春居士称之士友云间郁君景章尝为兹轩之客而
坐于春风中者久乃来属予一言以记将以为居士赠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1245-0373c.png
而置诸兹轩予闻诸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天地之
心何心也心乎生物之仁而已矣故大哉乾元万物资
始乾之仁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之仁也一元之气
浑沦旁礴资始资生未尝间息虽则穷冬积阴若无春
矣而一阳来复生意已兆此天地之心于斯而可见也
至于三阳和气充周万物咸畅勾萌甲拆翾飞蠕动盈
覆载间莫非春矣是时也无一地而无春无一物而非
春兹非天地之皆春乎人之有身天地之所赋也以一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1245-0373d.png
身视天地则天地为大吾身为藐囿于形矣以道视天
地则天地此心也吾此心也形可囿乎人能心天地之
心则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乾父坤母民
胞物与凡与吾并生于两间者孰非吾之所当尽心者
乎是以君子同物我于一视洞八荒于一闼自一身之
微而达之天下之大面背睟盎肤革充盈一身之皆春
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家之皆春也老安少怀各得
其所天下之皆春也飞潜动植各遂其生万物之皆春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1245-0374a.png
也人孰无此心也然性以情窒理以物蔽于是方寸之
间自为町畦利于其身隔形骸而分尔汝利于其家隔
藩墙而分比邻尚何望民物之皆春也哉虽然万物向
荣而一物独悴则天地非全功满堂燕笑而一夫独泣
则君子非全仁春未易皆也孟子曰苟能充之足以保
四海亦在其善推所为而已矣遵叙天资淳厚襟怀洒
落学问该博才识明敏容人之量宏爱士之诚悫而表
里一致焉其名轩以皆春者盖能以天地之心为心而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1245-0374b.png
欲充其仁者也故其以名进士拜监察御史知苏之嘉
定县擢知徽州府今知常州所至推其所为治官如家
爱民如子布德施惠远迩周浃被其泽者洋洋然熙熙
然若游春沼若登春台非由其一身拍拍皆春何以致
随其所及而物物皆春如是哉用是上而巡抚重臣嘉
其循良下而田里细民感其恩德推是心也岂惟一郡
皆春而已不日大用是承上佐天子对时育物有不能
致天下皆春也欤是用记之以俟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1245-0374c.png
  瑞芝亭记
成化八年六月二十九日福建布政司左参议卢君廷
佐丧其先君子爱竹翁于金陵君闻讣即日解任匍匐
奔丧回家拊棺恸绝爱竹翁尝得寿地于城东之栎山
廷佐乃扶柩于斯斸土穿圹亲执其劳用朱文公灰隔
法以葬葬毕庐墓侧增培丘垄手植松柏悲号不辍人
不忍闻然有母老在堂每念母时一归省省已复诣墓
所久之山培日高松柏日茂郁然成林墓左右忽有芝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1245-0374d.png
丛生甚众蔽于茂草初不知也中有如盘盂者突出草
际始觉而视之大小得十二茎有紫色者有金色者有
五色者予尝往访之目睹其异嗟叹良久因名其所居
庐曰瑞芝亭而为之记曰人子之事亲贵乎生能养而
死能葬也竭尽心力而无所不用其极者乃子道之当
然初非过分之事也然孝德之至可以通神明一念之
诚可以贯金石况草木之微者乎此芝草之生有以见
廷佐孝德之感也廷佐平时事亲孝谨其居官也父母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1245-0375a.png
已受封凡得一佳帛一美味不敢服尝必寄归以奉亲
及居父丧不忍亲在泉壤居庐泣血亲培土树松又时
归省母以致其孝遂致丛芝煜煜产于墓茔至十二茎
之多岂偶然哉夫芝草无根世不常有乃天地至和之
气所钟秀此所以为瑞也廷佐执亲之丧惟知尽其所
当为而已抑孰知至孝感通昭格于天天得不生此瑞
物以表异之乎且不于他所而生于墓茔其为徵应盖
昭昭矣昔易延庆丧父庐墓侧手树松柏旦出守墓夕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1245-0375b.png
归侍母紫芝生墓西北继生玉芝十八茎人以为孝感
所致以廷佐方之其事正同于以见天鉴孝诚不以古
今而有异也延庆之孝赖太宗文皇帝采入孝顺事实
以垂训万世廷佐之孝有能举以上闻得不昭之为世
劝乎虽然能孝于亲未有不能忠于君者也廷佐举进
士拜兵部主事升郎中进今职廉名素著行将服阕趋
朝朝廷求忠臣于孝子正欲得廷佐其人以为用吾知
廷佐以孝德推于有政其事业之恢弘德位之崇显可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1245-0375c.png
以预卜矣遂用记之以俟
  康宁窝记
勋业著于朝廷者必蒙优待之厚恩功名戒乎满足者
必保终始之晚节故大臣得君于上全名于下荷圣恩
愈久而不衰者其感激思奋敢不佩服圣谕铭诸座右
以示终身而不忘也哉此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兼
大理卿程公康宁之窝所以名也公本新安名族移家
河间早擅文名擢登进士列官禁近者久两佐雄藩再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1245-0375d.png
领群牧遂进都宪出镇东陲入长秋台肃清邦宪寻进
司马赞画兵谋扬历中外声望赫然已而蜀夷不靖特
命正位夏官总师西伐不数月夷境削平上甚嘉悦旌
以兼官未几以南京为祖宗根本重地遂敕公南来镇
守公早夜精勤百度修举远迩畏服中外晏然奈染足
疾虑妨政务具疏力求閒退盖思以满足为戒焉皇上
念公勋业之盛注倚方笃深欲勉留重违其意乃始曲
从特降玺敕有兹特允卿所请命还乡里从宜调治尚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1245-0376a.png
其勉进药食用臻康宁疾若脱然去体其母久安于家
之谕其所望于公者深矣公拜敕欢忭厥疾顿减朝廷
之于公何其优待之厚若是也哉公感恩眷乃取敕中
康宁二字名其所居之窝朝夕瞻仰如对天颜其喜辛
为何如耶夫皇上冀其康宁而复起者优待之至也公
功成名遂而身退者保全之方也君臣之道交相尽矣
虽然公出将入相材兼文武出则定疆圉安社稷入则
靖邦畿保万民辅弼四朝为国股肱心膂番番国老不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1245-0376b.png
可一朝而不在位者则公斯去也其果长往而安老于
斯窝也哉昔宋文潞公彦博请老致仕再起平章军国
重事后请老复以太师致仕公虽抱微恙而年未周甲
况日臻康宁诚如皇上之所望矣尚若潞公复幡然一
出以弘脩大业待乎年至则归老斯窝尚未晚也公卿
大夫多为诗以咏美其所谓康宁窝者予僣为之记且
以讯于公云
  金坛尹汪君瑞麦记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1245-0376c.png
瑞应之来岂偶然哉皆一心之感召也心极其恭敬则
能体信达顺凡所施为自然各当于理治之所及群黎
百姓莫不各得其安以至气无不和而四灵毕至无非
是敬之功效也是知一心恭敬岂非感召之本欤故曰
修已以安百姓又曰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此之谓也
观于金坛县尹仁和汪君仲和瑞麦之生有以知其然
矣仲和乃绣衣公之仲子翰林脩撰伯谐之弟也明麟
经登壬辰进士第成化甲午拜前职先是凡天下县尹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1245-0376d.png
吏部率取太学生年深待次者授之往往以久淹仕途
而考覈既严虑致废黜骤得临民心无固志而多为身
谋惟图一已之私便不顾生民之休戚欲邑之治不可
得也朝廷知其然近乃诏择进士之有治才者选补之
治有异等则拔入为台宪于是人人以科目自重砥砺
名节而县令始皆得人斯民始皆得所若仲和则尤卓
然者也仲和之为金坛也有学问以为之本有义理以
养其心有廉洁以固其守孳孳然以德化民而不尚刑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1245-0377a.png
罚课农桑以养之兴学校以教之恤其饥寒救其疾苦
均其劳役而顺其欲恶盖其存心处事一惟以恭敬为
主而无少惰慢是以民翕然向化而欢然爱戴远近和
洽协气薰蒸发为嘉祥去年二麦大收其中一茎两穗
者遍于四野是非仲和一心恭敬其何以感召瑞应之
若是哉夫天之于人一气相通此以和感则彼以和应
不啻桴鼓声响之捷者也仲和为县方期月之间政通
人和上下充塞遂致岁丰麦熟两岐呈秀家有足食之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1245-0377b.png
喜民获养生之乐而邑以大治一何感召之速哉其为
德政之徵盖彰彰矣一邑士民暨缙绅君子皆发为声
诗以侈其美绩庠生周昱裒为一帙来请言为序昔张
堪守渔阳而麦秀两岐其民有乐不可支之歌今诸君
子歌咏乎仲和者如是则与张堪诚异世而同符也将
见观风者举以上闻必蒙朝廷旌异之典太史氏录之
必续于循吏之传不日入陟宪台大其设施则德化所
及当不止一邑而已也遂为叙诸篇端以俟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1245-0377c.png
  句容龙潭新驿记
驿站之设所以通朝廷之使命待四方之宾客陆给以
骑水济以舟供其廪饩而便其驰骛者也是以上德以
宣下情以达而庶事以济为治者其可后乎句容龙潭
驿边临大江与江北仪真相对凡自北越江而南者必
首抵于是盖江南第一驿也自洪武初年设立然以其
岸江而迫近于水频年以来为江涛冲齧岸日崩圮遂
及是驿亦沦于水居者无栖身之地来者无止息之所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1245-0377d.png
驿丞新昌刘谦白其事于直𨽻巡抚都宪毕公公顾而
病之曰是恶可废而不复者哉乃为择地而重建焉于
是相度其宜陟巘降原躬行阅视得隙地于岁积仓之
西蟠龙山拥其后大江横其前方山远峙以为印山水
拱迎风气完固诚悠久不拔之基也乃与应天府尹鲁
公府丞白公谋之而协专委通判李公董其役知县濮
公庀其材始工于成化乙未九月是年某月之某日讫
工迎劳有堂燕室有寝享有内庖乘有外厩主吏有第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1245-0378a.png
役夫有区周以高墉表以重门措置有方程督得宜民
不知出材之费工不惮趋事之劳栋宇一新轩昂轮奂
规模胜旧远矣谦以新驿之成不可无文以纪于石乃
述其事造予而请焉予以谓凡事之兴创不有以倡率
之则继承者难为功不有以继承之则倡率者无所托
况乎传德泽布政令必事乎驿诚为政之所当务者也
今是驿也荒废无存赖都宪公相择其地俾事兴作而
倡率于前于是通判李公知县濮公仰副指画得以继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1245-0378b.png
承于后一旦易废为兴起坏为成制度宏壮有足为江
南列驿之冠矣是则非都宪公无以启创始之功非李
濮无以任营为之力上下相资始终相济自是江涛不
及形势便安至者如归永无后艰其为利也宁有既乎
遂为登载于石使后来者有考焉
  麻城县新建南门桥记
麻城县湖广黄州之属邑也其县治黄河之南汉江之
北四通八达之地城南有水一溪曰黑龙池春夏则水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1245-0378c.png
潦泛涨秋冬则水缩凝冱前人尝架木为桥梁以通往
来以其高而且危也啇贾樵牧驱车驰骑与凡邑民之
由于此者稍有不戒辄邅堕溺人多病之知县事胡公
琮举丙戌进士先知江陵有善政巡抚巡按交章荐其
材能召试果优等拜监察御史寻以诖误复改知麻城
下车以来勤于抚绥矜恤疾苦修举废坠不期年间一
邑以治顾木梁非经久之计欲易以石乃捐俸赀为倡
命僧人真亮䓁募财召工伐石于山以建之下列三券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1245-0378d.png
高一丈有五尺长十有三丈广二丈有四尺凡用石以
丈计一万有奇石之灰以斤计十万有奇铁以斤计三
千有奇米以石计五百有奇佣工之金计之以两二百
有奇经始于成化乙未之夏落成于丙申之春密筑深
甃坚致完好杀高为平易危为安人不知材之出工不
知己之劳穹然若长虹之亘空而巨鳌之卧波也于是
行旅无堕溺之患往来有坦涂之便矣方伯李公正芳
邑人也偕邑之僚属暨士大夫佥谓不可无文以记其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1245-0379a.png
成请予为记惟桥梁不脩昔人以为过乘舆济涉贤者
以为讥是故知为政者之当务也况县令为亲民之职
贵在聚民之欲去民之恶则人心感悦亲爱若父母政
化所及盖有不言而信不令而从者矣胡君之令麻城
惟其心一于爱民视民如子故凡其所欲者必与聚所
恶者必与去即是一桥为民之病思以利之虽费穰工
钜为之不惮其馀从可知矣宜乎斯民爱戴有以服从
其化也虽欲不治得乎若胡君诚有为之才大用之器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1245-0379b.png
而不愧古之循吏矣方伯诸君虑后之人享其利而不
知其所自也谋有以志于石可谓不忘本矣故为之记
 
 
 
 
 
 倪文僖集卷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