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三 第 3p001a 页 CK-KZ_JY114_03p001a.png
重刋道藏辑要
 唱道真言卷一
南极天宫青华上帝为扶桑之教主秉太乙之乾纲气运九天
权综五岳现千万亿之化身示圣真仙之密谛大悲大愿至圣
至仁祯祥瑞应度人无量天尊无上道祖仙师赐箓
今日读清静经便要行清静法夫清静者清静其心也人之病
根大约在种种妄念妄念既除尚有多少游思扰于胸臆去游
思之道惟在内观始而有物至于无物无物之极至于无我澄
水不澜明月无影以为非空纤毫洞彻但见光明以为本空冥
冥默默万象咸具此际著脚不得著想不得洞洞朗朗玄玄寂
卷三 第 3p001b 页 CK-KZ_JY114_03p001b.png
寂结丹之道备于斯矣
功行乃升仙入道之津而积功行当自孝始济施非贫士所能
然言语之间诱人为善阻人为恶在我不过口舌之劳而人蒙
无限之福便是莫大阴功诵大洞经持斗姥咒可以超拔祖先
弘资冥福即是孝心无益之书不必读无益之戏不必为有事
则干之务要忠厚存心利益民物无事则清心静坐或诵经或
默朝念念对越上真上真至慈至悲其视学道之士如慈母之
爱其赤子刻刻放心不过岂有赤子眷恋慈母而慈母漫不为
顾之理嗟乎人生于世光阴弹指即过圣人惜寸阴我辈当惜
分阴诚格论也有志须立真志为学须做真学久而不懈灵光
卷三 第 3p002a 页 CK-KZ_JY114_03p002a.png
一透仙岛天宫即在眼前堂堂一条大路朗朗一座法门自在
人方寸之间此路即升天之路此门即入道之门人肯第一步
上进此大路进此法门念头不差脚根便快成仙作佛极易易

子读清静经当句句玩味言言解悟以吾心合上真之心自家
有得手工夫忘言之妙乃为真境游思亦无难除随起随灭一
刀截断静坐时此心不可执著若为游思之故束缚太苦性地
安得圆通灵光何由透发反要潇洒自如旷旷荡荡浑然太虚
之体不为物累故昔人参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执守一中便为
非中以此故也游思之不能无如浮云之不足以累天久久磨
卷三 第 3p002b 页 CK-KZ_JY114_03p002b.png
洗自然拔本绝源空灵无有前以游思喻浮云此确论也至于
日间应酬非山中习静羽流岂能免此吾亦有法嘱子任他可
喜可怒可哀可乐之事随时应付过即不留譬如风雷电雾天
所不能无而不可谓风雷电雾之即天喜怒哀乐心所不能无
而不可谓喜怒哀乐之即心天有真天体心有真心体由我应
酬而湛然空寂常惺惺存活泼泼地此为要诀
鍊丹先要鍊心鍊心之法以去閒思妄想为清净法门仙家祖
祖相传无他道也吾心一念不起则虚白自然相生此时精为
真精气为真气神为真神用真精真气真神浑合为一鍊之为
黍米珠为阳神而仙道成矣以神合气静养为功孟子所谓存
卷三 第 3p003a 页 CK-KZ_JY114_03p003a.png
心养性是也以气合神操持为要孟子所谓持其志无暴其气
是也以精合神清虚为本孟子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是也虽
然精气神三者分之则三合之则一神气者听命于精者也人
能完其精而神自旺完其精而气自舒然后加以调剂之功返
还之道无患灵胎之难结而大丹之不成也此入门下手之法
特书以示子
子欲鍊丹而不先鍊心犹鞭马使奔而羁其足也鍊心为成仙
一半工夫心灵则神清神清则气凝气凝则精固丹经所谓筑
基药材炉鼎铅汞龙虎日月坎离皆从鍊心上立名至于配合
之道交济之功升降之法烹鍊之术此其馀事若心源未能澄
卷三 第 3p003b 页 CK-KZ_JY114_03p003b.png
澈情欲缠绕则筑基虽固必复倾药材虽具必多缺炉残鼎败
龙战虎哮日蚀月晦坎虚离实此时欲讲配合则阴阳不和不
明交济则水火不睦欲升而返降欲降而返升三尸害之六贼
扰之一杯之水难救车薪之火故曰鍊心为成仙一半工夫此
至言也确论也此一语道破天机打穿魔障者也
鍊心者仙家彻始彻终之要道也心地茅塞虽得丹道亦是旁
门虽成顽仙不登玄籍参不得大罗仙子进不得大乘法门是
故欲结圣胎先登圆觉此要语也调剂之功全在升降升降之
法全在静观静不终静静中有动有动非动造化转旋观不执
观观中有觉有觉非觉灵光恍惚静而后观观而能静是为静
卷三 第 3p004a 页 CK-KZ_JY114_03p004a.png
观当此之时鼎虚而药实水刚而火柔一烹一鍊一嘘一吸皆
与天地同其玄化日月同其运转阴阳同其清浊四时同其代
序从有入无谓之黍珠从无入有谓之阳神工夫至此形神俱
化之时也若未曾鍊心依旧是七情六欲污秽俗肠而欲求长
生之术窥金丹之妙是犹武夫执干戈而操⬤桐之韵劣马服
羁靮而骤羊肠之坂欲五音调畅六辔安閒难矣上章言鍊心
为成仙一半工夫此万派归宗之论历代祖师心心相印非子
好道我决不传然鍊心有不同有鍊闻见之心有鍊无闻无见
之心何谓闻见之心事至物来随感而应无入而不自得取之
左右逢源儒家圣贤已曾道过譬如明镜宝珠照物者镜光珠
卷三 第 3p004b 页 CK-KZ_JY114_03p004b.png
彩而镜静常明珠圆自皎何常因所照而辄变因照多而辄晦
耶何谓无闻无见之心寂寂反照朗朗内观无人见无我见无
有见无无见无无有见无无无见有镜之光而实无镜有珠之
彩而实无珠当此之时大觉如来亦当让子一座而诸色声界
尽在子光明白毫中矣然鍊闻见之心须于动处鍊之炎炎火
坑焦天烁地而我心清凉自在如一滴杨枝露水此谓动处之
鍊无闻无见之心须于静处鍊之一觉万劫泡影电光随起随
灭而如如不动慧性常空此为静处之鍊虽然闻见之心与无
闻无见之心总一也则动处之鍊与静处之鍊总一鍊心何分
何不分之有
卷三 第 3p005a 页 CK-KZ_JY114_03p005a.png
张紫阳丹书发前人所未发诚丹家指南也然采取火候多用
隐语彼以灵丹为天地之所秘欲学者静参而自得之张真用
心良苦矣吾则不然务要淘尽宿尘独显一条大路使学者朝
发而夕至凡有慧根无不可以造渊微證大罗仙之位然而难
矣即如鍊心两字为成仙一贯之学苟非坐破蒲团磨穿膝盖
岂能不起思为一无染著洞见本来面目證彻无上根源故鍊
心为仙家铁壁铜关攻得此关破打得此壁穿所谓圆陀陀赤
洒洒黍珠一粒阳神三寸自在玄宫周通法界虽有烹鍊之功
养火之候亦可谓造塔七层独馀一顶直顷刻间事耳子深有
道心勇于砥砺诚当今之豪杰何患道之不明丹之不就然静
卷三 第 3p005b 页 CK-KZ_JY114_03p005b.png
观工夫非心如死灰形同槁木不能撇弃一切撒手悬崖子世
念虽轻家缘未断何由卒新此种襟怀这场事业嗟乎青春易
过白发催人子其勉之宜自警省
问曰弟子觉世缘虽薄家业正纷儿童绕膝衣食萦怀频年舌
耕糊口虽有学道之心不获静栖之所颠倒尘缘沉沦业网恐
一旦无常永堕苦海惟师悲悯何以教我师曰鍊丹之法千言
万语总尽鍊心两字而鍊心之法不必出世古之成仙者岂尽
入林杜人事而后得跨鸾乘鹤逍遥紫府哉总之日用饮食无
非是道仰事俯⬤无非是道戎马疆场亦无非是道昔人所谓
动处鍊神静处鍊命旨哉其言乎至于习静工夫中庸第一章
卷三 第 3p006a 页 CK-KZ_JY114_03p006a.png
即说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人能不睹不闻时戒慎恐惧致中而
天地位致和而万物育便是如来最上一乘乘狮坐象不过此
心此理何以异于人哉吾子以尘缘俗累为忧是欲舍现在而
更求超脱之处君子素位而行谅不为此也昔文王囚羑里而
演周易仲尼阨陈蔡而操弦歌圣人遇患难不堪之境尚能尽
性达命况子今日所处未必至于如此之极乎哉我子但患无
志不患多累有真志即有真学上而洞天福地下而羊牢马枥
学道之人须平等视之究竟大菩萨莲花宝座与罪鬼铁床火
炕本同一境何也菩萨此佛性罪鬼亦此佛性也君子言性而
不言境也
卷三 第 3p006b 页 CK-KZ_JY114_03p006b.png
张紫阳意为媒说寥寥数言殊未通畅吾今并为子足之意原
于心而成于性故有真心乃有真性有真性方有真意此意谓
之先天一意夫先天物象未形不露朕兆安得有所谓意当夫
静坐之际一心端坐洞然玄朗无渣滓无知识即先天性体也
从此空中落出一点真意如太极一圈而阴阳于此孕伏羲一
画而两仪于此生故谓之先天一意以之配水火引铅汞用无
不灵丹道之成皆此一意为之运用而转旋也丹家之用意如
此而张子言之殊见脱略岂所以教后学示来兹乎
玄关一窍微妙难知以为在内非在内也以为在外非在外也
虽中庸第一章亦曾言过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
卷三 第 3p007a 页 CK-KZ_JY114_03p007a.png
中节谓之和夫未发非玄关也既发非玄关也惟将发未发未
发忽发之际发之者玄关也略先一息非玄关矣略后一息非
玄关矣故玄关之在人方其静时转眼即是及其动时转眼即
非是直须臾耳瞬息耳自有大者而言造化以前方有玄关何
也造化以后天地日趋于动也天地之动谁为动之玄关动之
也一动之后即非玄关矣自有小者而言鸢之飞也鱼之跃也
昆虫之化也蟪蛄之鸣也谁为飞之跃之化之鸣之一玄关为
之也若就人身而言则有不同者何也手足之举动也耳目之
听睹也鼻之臭口之味也不可指为玄关也玄关者万象咸寂
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无不通忽而有觉觉无不照此际是玄
卷三 第 3p007b 页 CK-KZ_JY114_03p007b.png
关也感而思觉而照即非玄关矣然则玄关之在人如石中之
火电中之光捉摸不著呜呼鍊丹不知此玄关一窍者汨没大
矣今人皆气质之性用事玄关之闭而不通自出母胎已然矣
惟静之又静寂之又寂玄之又玄空之又空方得见此玄关一
窍此窍也乃真心真性真精真神真气之所自出而玄关者为
之机括耳邵子曰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此内有个玄关一
窍顷刻不见须急寻之
昨论玄关一窍先天不传之秘历代祖师所不欲尽言者尽付
于子夫玄关一窍乃诸圣诸仙特从明心见性时节提出两字
以教学者心何以明忽然而明此玄关也性何以见忽然而见
卷三 第 3p008a 页 CK-KZ_JY114_03p008a.png
此玄关也玄关为明心见性之灵机结胎鍊丹之妙括故古人
凭空提出两字以教后学使其从针锋上打一䈥斗电光中立
一注脚仙家之分身化气出水入火上天下地千变万化皆从
此玄关参得来把得定打得䈸斗转落得注脚实则变化由心
幽显惟我无难事矣此数言皆天机也非有十年苦功钻研不
透虽然执著十年便是痴见易则顷刻难则终身子具宿慧谅
决不难
启曰弟子觉以宿世因缘得遇圣师指示大道非不黾勉以从
卒为口舌之故频年教授如伏枥之马为人驰驱志在刍粟而
已而性命之学从未望见苦海深沉举头无岸一念及此不觉
卷三 第 3p008b 页 CK-KZ_JY114_03p008b.png
心火上炎通身汗下惟师悲悯何以教之师曰子今日工夫自
问可以做得的只管做去做得一分是一分虽非要道亦是将
来得道根基辟如造屋先要筑得屋根坚固排得四柱著实则
重楼复阁画栋雕梁可以次第而成苟尺土不施寸薪未积而
徒妄想高堂游心广厦何异缘木求鱼也丹书不可不看亦不
可按图索骥子试习静修一有入手自然妙绪纷来头头是道
虽欲住手不可得矣子宿具慧根注名仙籍深造以道何可忽
乎哉
我从来教人只说从下等工夫做起下学自然上达虽然亦无
所谓下等上等也如鍊心两字下等在内上等亦在内去妄想
卷三 第 3p009a 页 CK-KZ_JY114_03p009a.png
除游思便是下等顷刻之间直超圆悟便是上等古亦有之彼
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哉然未做工夫与方做工夫不可便
作此想恐躁心乘之先难后获实静候之要诀也至于采药鍊
丹子既读丹经巳知大略静修既妙自能节节相生头头是道
无穷妙境从先天一意流出非但空空之知虚虚之觉实有真
乐真受用处一元常见万象回春不可以言语形容也我之于
子无言不尽宿世根由一朝觌面非惟子不能无我我亦不能
无子子道之不成我之忧也日中稍暇须端坐片时内观心体
子忿念嗔念最多若能清净便拔出一大业障凡诸病根次第
除之绵绵做去自有机缘辏合天从人愿尘累一清身心无碍
卷三 第 3p009b 页 CK-KZ_JY114_03p009b.png
根基自如大道何难
吾教子从下等工夫做起去古来成仙得道者类多如此岂独
子为然哉静以养心明以见性慧以观神定以长气寡欲以生
精致虚以立意此要诀也静则无为故心清明则不昏故性见
慧则能照故神全定则常存故气舒寡欲则一元固故精生致
虚则万缘空故意实此要诀中之要诀也至于丹经所立种种
名象甚觉可删曰铅汞曰日月曰乌兔曰金木曰婴姹曰东三
西四南二北一皆后人因义立名其要语也不过精气神而三
元五行尽此矣宜降则降宜升则升静以守之虚以合之运之
以意而未尝有意得之于心而本无心动而与天行之健其动
卷三 第 3p010a 页 CK-KZ_JY114_03p010a.png
则静中之动也静而与地体之凝其静乃动中之静也而吃紧
处在玄关一窍要见得透挨得定前日两论已尽之大道无为
而至简并无奇怪足以骇人听闻固尽人所可为者况聪明笃
志如吾子者乎丹士好为新奇可喜之论我不知其道为何道
丹为何丹也
子看丹经当得其大要如紫阳氏所著心为主神为君精气为
从意为媒诸说皆要言可听至其抽添换火立为十转之法此
不可尽信者也夫鍊丹犹如炊饭火急则焦火缓则生不急不
缓饭乃味全鍊丹火急则铅走汞飞故贵绵绵若存火缓则鼎
寒炉冷故贵惺惺常在不急不缓火候到时群阴自消阳神自
卷三 第 3p010b 页 CK-KZ_JY114_03p010b.png
见何必多立名色行岐途以乱学者今再将二字诀申明一番
曰静曰观观时主静静时有观鍊丹之法备之矣
张紫阳丹经后段以日中十二时配左右分数或其自历之境
亦未可知然人身脉络微有不同则用火或有不合各人自去
阅历自去證验而张子欲以一已律天下之人则惑矣吾所以
教子以鍊心习静而以火候付之自然者我之火候如此子之
火候未必如此我自有心得必欲强而同之是胶柱鼓瑟矣子
一俟秋凉即便习静一点诚心万缘俱息内魔既清外魔自绝
且子诵大洞经护法诸神不离左右可无以此为虑夫人心业
未断自巳便是一大魔头意念知识俱是魔将魔兵肝肾肺肠
卷三 第 3p011a 页 CK-KZ_JY114_03p011a.png
俱是魔巢魔窟若心地灵明性源澄澈志立得真愿发得大虽
有十万魔军周匝围绕何惧之有大丈夫铜肝铁胆为宇宙干
大事业虽见刀锯鼎镬尚不怕死况魔者不过幻境乎何曾见
幻境能乱真心勇往直前有进无退子其自矢勿懈
问曰静坐几时可见元神元气师曰静坐至无思无念之时则
真息绵绵元神见而元气生矣曰神气有形乎师曰清空一片
安得有形曰然则何以谓之神何以谓之气曰其中灵者谓之
神运者谓之气曰无形何以结丹曰无中生有曰静坐几时方
能无思无念师曰初学打坐者数刻之后方能屏除幻妄习静
既久一饭之顷恍恍忽忽已入无何有之乡矣初学不但于坐
卷三 第 3p011b 页 CK-KZ_JY114_03p011b.png
时存心凡操作经营须要把打坐时所悟所得时时护持则定
力易成妙境易至入定益深遍体融化如岭云川月丹家采铅
引汞亦于心斋坐忘之际流出一点胎息为之耳
问曰弟子觉夙遘冥凶动遭多难自分此身早填沟壑茫茫万
劫芥子牛毛何幸今生今世得遇圣师指示大道感而思奋继
之泪零诚敬益加灵丹秘旨望悉相传弟子得道之后誓当长
居门下永远皈依师曰吾向来所谈本详性而略命子心所未
慊在此而已夫结丹始于鍊心鍊心在于静观静观之至大药
自生三元互见矣安炉立鼎巽风坤土紫阳之说可听也至于
火候之运行则更有说焉夫人身血气流通其循环升降原应
卷三 第 3p012a 页 CK-KZ_JY114_03p012a.png
周天之度动中不觉及至静时则脉络骨节之间曛然而上升
油然而下降分寸不差毫釐不爽自尾闾逆至泥丸自泥丸顺
至绛宫翕聚神房与五行之气浑合为一归于中黄脐内所谓
一点落黄庭此其时矣抽铅添汞之法不过如此诸说纷纷琐
碎极矣
阳神之脱胎也有光自脐轮外注有香自鼻口中出此脱胎之
先兆也既脱之后则金光四射毛窍晶融如日之初升于海珠
之初见于渊而香气氤氲满室矣一声霹𩆝金火交流而阳神
已出于泥丸矣既出之后全看平日工夫吾所以先言鍊心正
为此际也平日心地养得虚明则阳神纯是先天灵气结成本
卷三 第 3p012b 页 CK-KZ_JY114_03p012b.png
来无思无为遇境不染见物不迁收纵在我去来自如一进泥
丸此身便如火热金光复从毛窍间出香气亦复氤氲顷刻间
反到黄庭虽有如无不知不觉此真境也若心地未能虚明所
结之胎决非圣胎所成之神原带几分驳杂犹人气禀昏浊多
以气质之性用事其神虽出一见可惧则怖生一见可欲则爱
生殆将流连忘反随入魔道此身既死不知者以为得仙坐化
谁知阳神之一出而不复者殆不可问矣前言鍊心为成仙一
半工夫由今推之则鍊心为成仙彻始彻终之要道也昔言一
半今曰十分再加之曰十二分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问曰倘心地未能至虚至明而胎神巳出为之奈何师曰必不
卷三 第 3p013a 页 CK-KZ_JY114_03p013a.png
得巳尚有鍊虚一著胎神虽出要紧紧收住留他做完了鍊虚
一段工夫放那猴子出去则真光法界任意逍遥大而化之不
可得而知矣敢问何以谓之鍊虚曰难言也
前言火候之法子今日所看丹经与我意合不过主静内观使
真气运行不止而巳又谓之抽铅添汞不过真水常升真火常
降而已古圣惩忿窒欲四字是沐浴抽添之要诀也忿不惩则
火宜降而反腾欲不窒则水宜升而反泻虽十分工夫做至九
分九釐亦必丹鼎飞败真元下泄且有不测不止不成已也然
惩忿窒欲尚是勉强工夫必至无忿可惩无欲可窒连惩窒之
念俱忘方可成丹
卷三 第 3p013b 页 CK-KZ_JY114_03p013b.png
鍊丹之法始于鍊心继以采取终以火候如此而已矣鍊心之
法静观为宗静中之观有观无物观中之静以静而动元精溶
溶元神跃跃元气腾腾三元具矣采取之法真意本于真心真
元由于真意引之而升如珠之引龙懦懦乎不蹻不慢引之而
降如竹之引泉涓涓乎不疾不徐如奏笙簧如调琴瑟男欢女
爱夫刚妇柔两情和畅送入黄宫而采取交会之理毕矣至于
火候以真气薰蒸为沐浴以绵绵不绝为抽添一年十月有物
如人从中跳出徘徊于太阳之宫出见于泥丸之府而一身之
丹成矣至若鍊虚全要胸怀浩荡妙至忘身无我无人何天何
地觉清空一气混混沌沌中一点真阳是我非我是虚非虚造
卷三 第 3p014a 页 CK-KZ_JY114_03p014a.png
化运旋错行代明分之无可分合之无可合是曰鍊虚鍊虚者
以阳神之虚合太虚之虚而融洽无间所谓形神俱妙与道合
真者也此出胎以后之功分身以前之事也
问曰阳神出胎以后尚在人腹中何能与太虚合体师曰虚其
心可以忘形人而至于忘形则阳神在腹中与在太虚无异何
不可合体之有哉总而言之鍊虚祗完得鍊心末后一段工夫
但幻身有形故曰鍊心阳神无形故曰鍊虚曰鍊虚工夫要做
几时师曰九年温养不过做得鍊虚一著鍊虚之妙变化无穷
可以踏霞驾云浑身飞去岂特出神而已乎然此一著最不容
易千人万人中难得一二人也
卷三 第 3p014b 页 CK-KZ_JY114_03p014b.png
问曰鍊心鍊到一无所有脱胎之后可以省却鍊虚一节否师
曰既鍊得一无所有则身心皆化于虚更何虚之可鍊以一无
所有之心结一无所有之胎养一无所有之阳神合一无所有
之太虚显大法相放大毫光百千万亿身遍满虚空际譬如明
珠发光总一光而已若鍊心时节未能淘尽宿根则阳神为夹
杂之神虽欲飞腾霄汉犹如绵里藏针油中著水不容相入是
以假九年温养之功做脱胎鍊虚之学仍鍊到一无所有而后
已约而言之鍊心之阳神性之也鍊虚之阳神反之也性反之
间非人所能为也问曰诚如师言鍊心之阳神可以不费温养
之功而出神太早丹经所呵此何义也师曰我所得传于子者
卷三 第 3p015a 页 CK-KZ_JY114_03p015a.png
以鍊心为最上一乘从此结胎是个圣胎从此出神是个圣人
放大光明超出三界与太虚而常存后天地而不毁此西方古
佛修行之妙道也奈何世之师家但知鍊命不知鍊性但知开
关闭气移炉换鼎之法不知性始真空浑然无物之理所结之
胎原是凡胎所出之神原是凡人依旧上不得天依旧参不得
圣无可奈何只得重做工夫使这孩子重去修真学道重去明
心见性实者虚之有者无之此所谓因其本而反求其末也譬
如一人本原虚弱兼带风寒盲医无识但去补其虚弱连这风
寒通补在内病何由去仙家鍊命之学补原之药也鍊心之学
去病之药也欲要鍊命必先鍊性欲要补元必疏其杂病而先
卷三 第 3p015b 页 CK-KZ_JY114_03p015b.png
去之此一定之理也是以精修之士独重鍊心淘得一点元神
如水月交辉火候到时胎神圆满揭开鼎盖跳出轮回尽天地
遍乾坤都化作一团紫彩金光上贯三清下彻六道将见元始
至尊与毗卢遮那古佛欢然来会与之握手叙契阔之多时恨
相见之已晚此近在顷刻之间而更何九年温养之可言哉
数息者所以收其放心若能静观刻刻内照安用数为夫静观
到一念不起之时方可用意寻玄关一窍既云一念不起而又
何用意寻不知用意之法有个妙处在无心中照顾如种火者
然不见有火而火不绝万境皆空忽然一觉非玄关而何从此
便要认得这个机关清譬如有人乘千里骥绝尘而奔吾要认
卷三 第 3p016a 页 CK-KZ_JY114_03p016a.png
得这个马上人暂一经眼牢牢记著颊上三毫宛在目中如此
玄关方为我有长生不死超出万劫之外全凭此时一觉为我
主张千变万化全凭此时一觉为我机括然此一觉非易事也
明珠美玉无价之宝可以智力求而此一觉不可以智力求然
亦非难事也走遍天涯原来近在这里个个人自有的不费一
钱去买或者曰鍊丹应有切实工夫安用此一觉为哉吾应之
曰此一觉无始以来不可多得太极得此一觉而生天地吾身
有此一觉而成仙作佛总计之有两个一觉然此一觉在何时
寻何处寻曰静极而动之际有此一觉静时固非动时亦非露
处在一息一息之后不见矣
卷三 第 3p016b 页 CK-KZ_JY114_03p016b.png

卷三 第 3p017a 页 CK-KZ_JY114_03p017a.png
  卷二
南极天宫清华上帝为上清之使相本元始之分形代代显灵
迹时时见化体居崆峒而传杳冥之诀度函关而修道德之文
在世为帝王师在天为神仙伯大悲大愿至圣至仁赦罪锡福
度人无量天尊无上道祖仙师赐箓
太极者何也曰混沌以来一粒金丹也生天生地之后太极无
乃涣然而散乎曰太极可以变化一变而为万万具一太极万
化而为一一仍一太极也此太极也大则包天地小则入芥子
天地形而太极无形天地毁而太极不毁呜呼知此说者可以
鍊丹矣丹者何人身中之太极也一身可分为万身万身仍合
卷三 第 3p017b 页 CK-KZ_JY114_03p017b.png
为一身犹太极之一而万万而一也呜呼知此说者可与言阳
神矣
问玄关一窍窍字如何解说师曰窍者至虚之义凡物虚处触
之而易动人呼而应在井中风鸣而响入谷底自然之理也人
心无物则虚至虚之中偶有触著机会相照跃然一动此跃然
一动之时即是一点灵光著落处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
下之故此之谓也
问曰太极生两仪有所蓄积而然乎师曰气有蓄积而神无蓄
积这个机关一到资始资生间不容发故太极一开基而万象
皆从此兆曰无极太极何以分此中有个玄关一窍此无极太
卷三 第 3p018a 页 CK-KZ_JY114_03p018a.png
极所由分也无极即是太极此不易之论也吾祇言太极不言
无极意盖如此恐子不明故又曰无极即太极夫无极○也太
极○也但有个玄关一窍而无极太极之名由此分其实无可
分也若曰太极生天地天地既分而太极遂判似也然天地判
太极未尝判也太极浑沦原如未生天地以前中庸曰语大天
下莫能载太极包乎天地之外也语小天下莫能破太极入乎
万物之中也合之天地同一太极分之万物各一太极而太极
何判之有然阴阳判而为天地何耶曰此太极之用而非太极
之体也阴阳者太极之用也天地之外天地之内皆太极包涵
贯注者也太极毁则天地毁矣然天地毁太极终不毁也何也
卷三 第 3p018b 页 CK-KZ_JY114_03p018b.png
虚而灵也虚则无物灵则长存何毁之有故结丹者还太极之
体则丹成矣夫吾言玄窍一觉而为太极亦何与结丹不知人
见得玄关一窍时则至虚至灵之物完完全全在我方寸此完
完全全者太极是也鍊神之太极也有此太极使阳升于上阴
降于下结而为丹犹太极之生天地也鍊形之太极也
丹者单也惟道无对故名曰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
一以盈人得一以长生一者单也故吾解之曰单一之义夫太
极生阴生阳阳与阴对何名曰单夫太极未尝有阴阳也一而
已矣生阴生阳其在两仪将判之时乎凡物偶则生太极一乌
能生阴生阳吾则不言太极试言伏羲一画此何义也偶则生
卷三 第 3p019a 页 CK-KZ_JY114_03p019a.png
一则否伏羲何不画二而画一中庸曰其为物不贰不贰一也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道之用也若道之体则无阴
无阳而为阴阳之根故曰太极未有阴阳阴阳者在两仪将判
之时乎夫太极既无阴阳则此一物○是何物也曰神也神为
化体得玄关一动而动者判为阳静者判为阴而太极开花结
子矣然则太极其一乎其单乎人身件件皆偶反乎单则丹矣
所以反乎单之道何在曰致虚守寂则反乎单矣丹太极也无
极即太极也一而二二而一也问曰师前言玄关一窍而无极
太极遂分则似乎气在先而神在后今曰太极之一○神也则
似乎神在先而气在后愿吾师以圆通识以广长舌解弟子之
卷三 第 3p019b 页 CK-KZ_JY114_03p019b.png
疑师曰大极以神而生气分之无可分也譬如空中有火火性
本空既云空中有火则大地山河园林草木尽应烧却又云火
性本空则以空丽空究何著落两空相见性于何生太极之于
阴阳亦犹是也太极无阴无阳而阴阳之元苞于此假使太极
先有阴阳而灵光落入于中则所谓太极者渺乎其小矣惟是
混混沌沌氤氤氲氲无可见为阴阳不可分为阴阳而玄关一
动阴阳各判为天为地蔑不由此譬如取火之镜其中不见有
火而日中一照灼艾焚手由此观之何者为所先何者为所后

问曰师言太极一○神也浑浑沌沌氤氤氲氲者气耶神耶神
卷三 第 3p020a 页 CK-KZ_JY114_03p020a.png
从内生抑从外入乎弟子汇神集聪恭听法音师曰一真未凿
谓之混沌一元方兆谓之氤氲神生气气生精太极之所以顺
而生也精化气气化神人以逆而为仙返本还元之义也神非
从内生非从外入若从内生则必有太极而后有神先成一个
○子以待神之生太极无待也若从外入则太极之大其大无
外更有何处从此入来太极无外处也既不在内又不在外神
从何始始于自然耳自然亦何所始有太极便有神虽然便字
亦著不得太极以神为太极虽然为字亦著不得太极即神神
即太极虽然即字亦著不得一经思议一经诠解便非太极总
之一○而太极之义完矣何外何内何始何非始耶即如石中
卷三 第 3p020b 页 CK-KZ_JY114_03p020b.png
有火镜中有火此火从何处始从何时始或从内生抑从外入
若谓生石时始铸镜时始石未生镜未铸其火安在也若谓从
石中镜中生出则石何不为灰镜何不为液若谓从外生入则
金石至坚岂有鏬漏此际不可以拟议也然则果何以始何以
生耶凡物皆始于空太极空者也以空遇空无微不空以空归
空何性不同空能生一一能生万以万还一一复于空空者万
之祖也学者要见真空勿见假空要见灵空勿见顽空要见全
空勿见半空要见性空勿见形空要见虚空勿见实空要见常
空勿见怪空要见本来空勿见过去空要见仙佛空勿见外道
空要见日月星辰山川动植有形有象之空勿见霜花泡影石
卷三 第 3p021a 页 CK-KZ_JY114_03p021a.png
火电光无踪无迹之空曰空
丹者金之体乎天一生水水无金母何以能生吾故曰单丹者
单之义也又解之曰单者一也取天一之义也夫地四生金水
生时金未曾有不知太极流下阴阳之气中具五行金性完全
在内而太极一片空灵明净之德其性是金性其色是金色统
于五行之先故阴阳两判第一便生水母生子也地四生金据
形质言耳非所论于无形无质之时也何以见太极之为金性
为金色夫得道之士證圆明妙觉元则身见金色头放金光夫
圆明妙觉元太极之体也而金光金色即时相应仙家结丹先
求身中太极而所结之丹如一粒紫金阳神示现遍身皆作紫
卷三 第 3p021b 页 CK-KZ_JY114_03p021b.png
磨金色太极何独不如此且以理言之五行之中惟金性最空
惟空能久凡物空则响金能响是以知其空金性又最动动则
灵灵则能变化以其所生之子知之金之子水也水性流而不
息象其母也以子性知其母惟太极者空而灵者也其色金光
其性金性也
鍊丹者鍊一也何谓之鍊一一者天一也天一者金也太极金
性也此自然之妙非有形质者也故鍊丹者鍊其金为纯金而
丹成矣夫人五行皆具而金为最先何以故天一生水水金之
子也凡物无母不生要知先天一点真金在人身内人之声音
是即身中之金也就五行而论木有声乎木之声橐水有声乎
卷三 第 3p022a 页 CK-KZ_JY114_03p022a.png
水之声澌火有声乎火之声飙土有声乎土之声坌惟金之声
锽故小儿出胎锽然一声金为之也金空则响子离母胎则空
矣故能响也母就子养金就水居水天一之所生也世间金之
所在必有白气上冲人身之精其色白金之气也故鍊丹者采
取元精所吐之华与离中汞结而为丹火候既到金光外射其
所本然矣然而金畏火烁见火则销奈何以坎中之金反就离
中之火以法象言之金长生于已巳火也人但知金之畏火而
金实爱火人不知也何以见之金在土中但见有土不见有金
被真火一逼而土气始消金形遂显犹如儿在母胎不能自出
灵机之动始见三光火者金之灵机也故土中有金其上必无
卷三 第 3p022b 页 CK-KZ_JY114_03p022b.png
霜雪金爱生于火原带火性也然则以坎中之金就离中之火
盖还其所本从其所好也丹之为金廓然矣
泛意非意也游思妄想也意者的的确确从心所发意发而心
复空故又曰有意若无意意之为用大矣哉初时阳生意也既
生之后采取原阳意也既采之后交会神房意也既会之后送
入黄庭意也意之为用大矣哉不特此也阳神之出意也既出
之后凭虚御风意也游乎帝乡反乎神室意也意之为用大矣
或问阳神能饮食言语亦有脏腑乎曰可以谓之有可以谓之
无其有者何也十月之后明明生出一个孩子会笑会话能饮
食能步履若无脏腑是一傀儡耳言语坐作谁为主之我故谓
卷三 第 3p023a 页 CK-KZ_JY114_03p023a.png
之曰有其无者何也阳神至虚而无物者也日行无影泥行无
迹入火不焦入水不濡可以藏形于金石可以变化为飞潜动
植之类若有形质何能辗转圆通化机无碍吾故谓之曰无然
则阳神其真有乎其果无乎曰有则天地间皆阳神无则我心
中本无物高上之士与道合真道能变化万象随物赋形则阳
神之有也信也道者无形无声包络天地以空生一以一生万
万复于一一复于空以空运空乃见化工则阳神之无也信也
学者须领会这个原头方不为幻形幻想所惑而阳神之成与
不成出与不出可听其自然矣
结丹之道一而已矣得其一万事毕一者一也一可以名言者
卷三 第 3p023b 页 CK-KZ_JY114_03p023b.png
乎曰可一无他虚而已矣吾自与子谈道祗说得一虚字鍊心
虚也用意虚也采药虚也结胎虚也火候虚也阳神虚也鍊虚
以虚还虚也玄关以虚觉虚也千虚万虚总是一虚虚非空空
之虚乃实实之虚虚非散散之虚乃浑浑之虚故曰一我今不
说虚字而已若说虚字子试观身内件件皆虚乎件件皆实乎
本来皆虚也而子皆实之心本虚也而子以根尘实之神本虚
也而子以思虑实之精本虚也而子以淫欲实之气本虚也而
子以劳扰实之意本虚也子以喜怒哀惧实之鼻本虚也子以
多嗅实之耳本虚也子以多闻实之目本虚也子以多见实之
口本虚也子以多言实之手足本虚也子以妄作实之毛窍本
卷三 第 3p024a 页 CK-KZ_JY114_03p024a.png
虚也子以腥秽实之本来件件皆虚经子件件皆实而身心遂
为实所桎梏矣嗟乎以至虚之物而遇至实之子如毛羽之人
水不能飞扬必至腐烂矣然则何以反乎虚儒家曰止道家曰
静释家曰定将实者刻刻消除如一只空缸满以粪土去之要
费工夫若能当下即證本来片时直超无漏如疾风捲尘太阳
消雪斯为无上明觉结下丹元转盼间事耳
问曰人之妄缘皆生于见何以能使见如不见师曰善哉此切
问也人之根尘惟见为害最大子问见如不见惟全其神使安
其心其要有三一者于未起知觉时涵养如空中之月澄净明
洁无有渣滓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美色淫声究同我性物不异
卷三 第 3p024b 页 CK-KZ_JY114_03p024b.png
我我不异物物我不分神无留去常在于心矣一者于将起知
觉时惺惺不昧发皆中节如琴上之弦太和之音应指而发悠
然有领会处而不著于物则起而不起神在于心矣一者于知
觉交代之际辩得明白见得机微如御车之马二十四蹄谐和
合节众马之行如一马众蹄之动如一蹄云行水流出于自然
不使杂尘浑入其间则流行无碍旋转太虚神在于心矣虽有
所见神与见离神虽在目见与神合何谓神与见离物即触见
见不缘物见即触物物不缘见如镜光照影影未尝有心入镜
镜未尝有心触物也神何驰之有何谓见与神合无物无见见
性不灭有见有物见性不起万形外过一真内涵如琉璃中火
卷三 第 3p025a 页 CK-KZ_JY114_03p025a.png
照见一室中所有之物而火在于琉璃中不在琉璃外也神何
驰之有总之静照常明真神自在日月有尽慧眼无穷子不见
夫鱼乎鱼不见水鱼性自乐鱼若见水鱼性自劳见如不见应
如是观柳下惠纳女于怀目中不见有女也鍊丹鍊心总是一
鍊鍊心者鍊其所有之心也鍊丹者鍊其本无之丹也心谓之
有丹谓之无何有何无此中有妙理焉心以神为君神在于心
则丹为我有神驰于物则我不有心我不有心则火炎火炎则
汞竭大药失其一矣大道虽贵无心然无中之有斯为真有鍊
心者鍊其无中所有之心也丹以精为主精非交姤之精也交
媾之精夹杂欲火在内水中带火其味咸而不用故海水可煮
卷三 第 3p025b 页 CK-KZ_JY114_03p025b.png
盐海者火之谷也深夜从高冈望之往往火光灼空浮游水面
此其验也大丹无形无声无色无味岂容得杂火之精故采精
须采元精清空一点若有若无结下灵丹一个赤条条的孩子
从此中跳将出来这个孩子虽若有形有象其实无形无象者
也以本无之精鍊本无之丹养下本无之孩子故鍊丹者鍊其
有中本无之丹也若神不守舍则为无心无心则孩子不灵但
会著衣吃饭不会读书谈道若精非元精则为精卤精卤则孩
子不育虽结胞胎半途必废如女人小产未见真形故心要有
又要见无中之有丹要无又要是有中之无有有无无乃为化
机名曰至道
卷三 第 3p026a 页 CK-KZ_JY114_03p026a.png
鍊丹非有事事也无所事事方谓之鍊丹人能无所事事以至
于心斋坐忘丹亦何必鍊丹至于不必鍊乃善于鍊丹者也世
之附会于鍊丹者把鍊丹看做一场大事惊天动地嗟嗟这个
主意便与丹远矣道以自然为宗太极生天生地亦最寻常最
平易不知不觉以虚化虚以真合真而已人身中自有太极既
有太极则阳升于上便是生天阴降于下便是生地天地混沌
仍是一个虚灵含元之太极并非奇怪不假思为安坐一室欲
仁仁至以我身之所有为我身之大丹如富户人家著衣吃饭
取诸宫中而有馀也自家有性自去见性自家有命自去立命
丹道无他不过要性命二字而已今人不要性命是以速死而
卷三 第 3p026b 页 CK-KZ_JY114_03p026b.png
诿之大数难道悟真登仙者其大数该是长生不死超出三界
的良可笑也佛经云不生不灭今人做病本于生生太过以妄
想生妄尘以妄尘生妄境以妄境生妄业转转相生生生不已
有生必灭有灭必生累千万劫转生转迷于俄顷间一念忽生
一念忽灭即此一念便是生生死死之因有念必有相一相忽
生一相忽灭即此一相便是生生死死之地有相必有物一物
忽生一物忽灭即此一物便是生生死死之缘人于一日内不
知生生死死轮回欲海几十百千次而幻形之变化此其远者
矣或曰太极生天地何谓不生曰太极生天地而有不随天地
生者在故太极不灭
卷三 第 3p027a 页 CK-KZ_JY114_03p027a.png
鍊无可鍊丹何以丹鍊虚而成其为虚则丹成矣虚者无物鍊
些甚么子来子要鍊丹正须拣没有甚么子处鍊鍊出些甚么
子来究竟没有甚么子则大丹在于我矣夫无上之道原无可
道无上之丹原无所为丹欲执形象而求之背道远矣子试思
自己身中那一件实实是有的手乎足乎耳目口鼻乎肝肾肺
肠乎心胆骨血乎情识知虑乎其中采出一件来实实可以认
得是吾有的子便将认得是吾有的这件鍊起细思之都是幻
形与我无干非惟无干只因这几件为我大累使我不能成仙
作佛子今将这几件尽行撒去单单寻出实是我有的一件来
做个不生不死之根本则长生由我超出三界由我飞腾变化
卷三 第 3p027b 页 CK-KZ_JY114_03p027b.png
何事不由我而奈何以有形之物而累无形之本哉嗟乎世人
庸庸碌碌自谓求生其实求死良可哀矣子为人不慕荣利不
贪酒色诚入道之根器而机缘未到滚滚红尘翘首云霄致身
无路犹千里之马困于盐车无可如何子姑安心待之若能身
在红尘心空白浪时时见性刻刻修身随他火山万丈威光洒
我银瓶一滴甘露使炎炎之势片时烟消燄灭这个便是真正
学道真正鍊丹弥久弥笃不厌不倦自有仙真下顾授以灵文
实箓为世仙师子其勉之勿谓我言之妄也鍊丹者全然不要
把鍊丹二字放在心上就是果有一粒金丹吐在掌中被人劈
手夺去我也不以为意看他不甚希罕毫无芥蒂方是鍊丹之
卷三 第 3p028a 页 CK-KZ_JY114_03p028a.png
人夫丹为宝丹非比珍珠美玉何为看不甚希罕如此轻贱他
岂不是大罪过要知鍊丹之士不具此宽大心肠年年日日鍊
丹究竟鍊丹不成何也丹者虚无之体也以有心执持则非丹
矣是故未鍊之先我如不欲鍊丹既鍊之后我如不曾有丹升
乎清虚游乎碧落徜徉乎金彩玉光之中遨游乎珠宫璿阙之
下吾如不曾见些甚么来视异境犹如常境视真人犹如常人
都看做是固有之物如我平日著衣吃饭家常使用方是豪杰
襟怀真仙种子孟子所云不动心也譬如人获一颗明珠把他
做一块瓦砾看则我与珠相忘珠安于我我安于珠何等快乐
若竟作珠看时时抚摩刻刻记挂则此珠反足为我累有累则
卷三 第 3p028b 页 CK-KZ_JY114_03p028b.png
心不空心不空则背道矣楚人得一玉杯以为至宝恐有惊触
纳之匮中裹以锦茵可谓善藏矣揭而观之既置复取既取复
置两目清黄双手颤发误触其匮玉毁不全人之于丹亦犹是
也视之不甚惜深所以惜之视之为奇珍适所以害之就是火
候也要平平常常有心无心勿忘勿助听其自己运用水到渠
成薪多肉烂分寸铢两之说大足误人此矜誇自衒之辈作此
议论迷乱学者以为鍊丹乃至难之事舍我莫知鸣呼吾尝阅
丹经图籍都说火候必有秘传心心相授孰知至庸且易平淡
无奇者乎吾以子好道故以一言点破传之世间命不知学者
省𨚫多少心思此我之大阴功大济度也
卷三 第 3p029a 页 CK-KZ_JY114_03p029a.png
子骨胜于肉魂强于魄虽瘦不妨所嫌心火太旺火旺则血枯
日中宜寡言少思闭目以养神调息以养气身若浮云卷舒自
如物来触我我不著物久久行之自然诸疾销除身心舒泰此
非难事动静可持邵子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此学道有得之言看他心地何等灵通何等快乐便是活泼泼
地一个神仙也从古升玄之士有历千年方登仙籍有历几世
始跻云路最少也有百年六七十年又最少也有三四十年一
二十年方得真仙接引子以百日之功随冀异常之遇从古以
来未之有也吾与子约子勤修不怠三年如一日许子仙缘凑
合上达有阶子其自爱自勉母负我心精气神名虽有三其实
卷三 第 3p029b 页 CK-KZ_JY114_03p029b.png
一也人俗情未断游思纷扰故精气神各分头以应之至人斋
居坐忘精气神何分之有太上不言丹而言道良有以也淆之
则三澄之则一三者非神非气非精一者是神是气是精囫囫
囵囵一个太极一粒金丹动含一切静照十方至灵之机不分
之象其妙不可尽言也吾与子言道可谓深且悉矣知之非难
行之非易子能穷究得其指归融洽于心体验于事虽未即飞
升遐举亦是一个得道高人天神相之道体圆通灵根永妙悠
悠乎神仙之徒矣夫道之要不过一虚虚含万象世界有毁惟
虚不毁道经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道无他虚而已矣形神俱
妙者形神俱虚也
卷三 第 3p030a 页 CK-KZ_JY114_03p030a.png
吾向来谈道始言鍊心直至白日飞升参此一条线索更无别
径可以令人朝发而夕至也子其于此认得清乎性命两字如
玉连环分解不开今人修道者畏性功之难先从命宗下手沾
沾于坎离水火之际胎既结矣神既出矣未能荡涤尘根直超
无漏则升腾变化之间究竟有些滞碍清虚玄朗之境不容站
著脚根欲其游行太虚竟同一虚难矣夫人之能断生死脱轮
回者全从性宗了当于此有未彻虽婴儿养得长大到底是一
俗汉是一顽童升至半天恐落下来或过几千几百岁难免堕
落何也不曾晓得虚字纵使晓得亦不曾实实到得虚字也即
使先做命功后归性学是留难的在后面阳神初结之时胞胎
卷三 第 3p030b 页 CK-KZ_JY114_03p030b.png
里必带些夹杂之气非再加面壁之功恐难磨洗一清是故先
命而后性者殆欲求速效连累这孩子不能成个圣婴由性以
至于命者要做真学问心要见真心性要见真性神要见真神
精要见真精气要见真气性命不分一举两得道成之日位为
天官超出三界先天地而有后天地而存此的的真宗任他花
言巧语不能出我这几句
请问佛家舍利与道家金丹是同是异师曰佛家以见性为宗
精气非其所事事也万物有生有灭而性无生无灭涅槃之后
此物固是圆明超出三界之外永免六道轮回所馀精气结为
舍利时放光明忽隐忽见佛之神通大抵如此夫佛既涅槃遗
卷三 第 3p031a 页 CK-KZ_JY114_03p031a.png
下精气乃无知之物何分隐见谁放光明吁乌得言无知也虽
然亦何得言有知也譬如明珠放光谁为为之珠生于蚌蚌之
精华结而成珠珠既出蚌与灵性别矣而圆明如月由其精气
在是也人身精气神原是一非二佛家独要明心见性洗发智
慧将神光独提出来馀下精气交结成形然其诸漏已尽百结
俱销则其精为元精气为元气虽不比神之洞明普照然亦故
是灵物故光明隐见变化不常此其理也而其所见之色各有
不同者世间宝物数种光彩陆离随其质性精气人身之宝物
也身具五行故有五色故舍利所见之色不同由此道以推之
佛家之所谓不生不灭者神也即性也其舍利精气也命也彼
卷三 第 3p031b 页 CK-KZ_JY114_03p031b.png
修性而不修命故灭度之后神升于虚而精气留于世也若吾
道家性命双修将精气神浑合为珠周天火候孕成一个轻如
片云娇若处女与吾一般的孩子神在是精在是气在是分之
不可分也或曰修仙之士亦有坐化的流出舍利既是性命双
修何得复有舍利吾应之曰若果有舍利其所修者必是佛而
非仙详于性而略于命者也性命双修之士将此身精气神团
结得乾乾净净骨血皆化毛窍皆虚血如白膏体若纤云赤如
日热如火贯通于百体四肢之间照耀于虚无朗净之境故能
升沈变化随意圆通释道之不同若此至若性体本空六根常
寂不以有物累无物始能以无物照有物慧炬无方真如永湛
卷三 第 3p032a 页 CK-KZ_JY114_03p032a.png
则又同
鍊丹者阴尽而阳自见阳壮而阴自销人身七情六欲总是阴
根拔去这根真阳发露凡物阴重而阳轻阳清而阴浊轻清而
上升重浊而下降故未有情欲方炽而可以冲举霄汉者也阴
性寒阳性热一阳初动大地回春子独不见天时乎三冬阳伏
则天地闭塞今人机心内运精涸气嘶一派冬令故毛发彫枯
肌肤皱裂何异冬天摇落之象交春阳气发生群阴退听故百
卉舒华土膏润泽犹人真阳在中则发白重黑齿落复长肤理
腠密融莹如玉人身天时异形同理凡人情欲未断则精为阴
精非阳精也气为阴气非阳气也神为阴神非阳神也何以精
卷三 第 3p032b 页 CK-KZ_JY114_03p032b.png
为阴精凡身中之火为情欲所发此为阴火精为阴火所烁则
命门之精随火而泄是以阳精无形阴精有质何以气为阴气
凡气之散漫于形骸之间者皆尸气也阴性凝滞故气行骨节
间忽然壅塞遂生疮疡若真阳之气薰蒸如火舒卷如云如火
则诸毒遇之皆散如云则壅塞遇之皆通何有疮疡之疾何以
神为阴神神本阳也被七情六欲驱遣阴精阳气埋没在下如
一块炭火置之冰窖之中热不能胜寒阳不能胜阴君子不能
胜小人也总而言之精气神为先天之物则件件皆阳为后天
之物则件件皆阴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卷三 第 3p033a 页 CK-KZ_JY114_03p033a.png
  卷三
南极天宫青华上帝唱玄风于羲农黄唐之世培道脉于虞夏
商周之间或隐居于清庙明堂或显真于名山灵洞神通莫测
变化无端原天上之岁星游戏蟠桃园内作人间之仙吏诙谐
金马门中大悲大愿至圣至仁逍遥观世度人无量天尊无上
道祖仙师赐箓
鍊丹无所鍊也何以说无所鍊鍊其所无也无者虚也心本虚
情识意知实之鍊心还于本然之虚则丹可成矣何以言之丹
本虚也是以心虚而丹可成从无有一物中鍊出一物来何以
从无物中鍊出一物譬如我在未生以前未尝有五官四大并
卷三 第 3p033b 页 CK-KZ_JY114_03p033b.png
未有个人身忽然一念自去投胎夺舍此投胎夺舍者果是何
物既有神自有气既有气自有精投入一个胞胎十月满足恰
成一个人身从泥丸宫里跳出遂能出有入无后天不老若我
心地未虚情识意知纷纷不一则我依然是人身了既有人身
还思想再得一个人身安有此理人身只得两耳两目一鼻一
口五脏六腑四肢那里可以再增一倍断然不能故鍊丹者须
把耳目鼻口脏腑肢节尽还于虚如未曾托生一件不有祗一
点神光烱烱不昧然后结下胞胎还我耳目口鼻脏腑肢节来
一个阳神单单是我并未尝再加一倍然阳神虽出其耳目鼻
口脏腑肢节到底元虚到底未曾有身故可以不生不死与道
卷三 第 3p034a 页 CK-KZ_JY114_03p034a.png
合真鍊丹之道尽于此矣
学道以无为为宗有为出于无为则虽呼风唤雨拔山断流终
是无为之旨不然一举一动一符一箓未悉道原总是小家伎
俩是鍊丹鍊无为之丹行法行无为之法诵经诵无为之经持
咒持无为之咒无为二字天之体道之原也欲于无为之外别
寻枝节是为旁门外道子其合天之体明道之原何患洞经之
不解诸法之不通吾其望之
无为者道之体也丹者无所为而为者也上古圣人悯人之不
能及于无为也故教人鍊丹使之从无为中讨出有为故采阳
于无恍惚之中元阳生焉阳既生矣结胎于无杳冥之际灵胎
卷三 第 3p034b 页 CK-KZ_JY114_03p034b.png
成焉胎既成矣乃以无为火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惺惺常在守
之不败一年十月阳神出焉神既出矣所出之神原归于无紫
气光中有物非物有形非形无象为象无声为声此何以故道
原如是也而其所忌者有三采阳之时忌动阳之生也一意融
结静则阳生动则阳歇阳有形乎以我之意为阳之形神能化
气神静则气有不生者乎一动则意止意止则神不续而阳息
矣结丹之时忌滞阴阳交会之后急用一意将黍珠一粒送归
黄庭封固鼎内稍滞则精老不能含阴遇火则躁恐难成胎用
火之时忌暴阳既采胎既结十月之火犹如一日一日之火犹
如一刻此为纯火胎从纯火中烹出则坚刚不坏旷劫独存上
卷三 第 3p035a 页 CK-KZ_JY114_03p035a.png
天下地飞腾自在若有时忘却一念忽反加意烹鍊一团躁急
之气虽坐到息息归元之候终是暴火由其自断续加意为之
也由此观之鍊丹非易易事也自知无火方能用火自觉无阳
方能采阳如天地清空一无所有而时行物生万古不息子患
训诂自给不能习静然明心见性见在可为吾原教子从此做
起夫鍊心为成仙一半工夫子何不且做一半留此一半以待
机会子何必舍见在而为无益之忧耶既能寡欲大本已得从
此安其神明恬其思虑静中参悟玄关一窍跃跃欲动矣
结胎以无所事事为结胎无所事事者胎之原也何以故太极
生天生地自然而然不知不觉上而清者为天下而浊者为地
卷三 第 3p035b 页 CK-KZ_JY114_03p035b.png
自自在在优优暇暇而天地生焉若太极于生天生地之际掀
翻颠倒则阴阳反覆五行错杂未成世界先尽彝伦便非道之
体矣人知太极所以生天生地之故则结丹之际可以无所事
以为事矣阳之宜升之阴之宜降之犹如太极之生天清者在
上矣太极之生地浊者在下矣然天地虽分而大极不分于是
阴阳混合结为宝珠浑浑沌沌原是一个太极此丹之所以为
丹也胎之所以为胎也火候既到阳神出焉要知此阳神是浑
沌未凿之物不是四大五行结而成形的若是四大五行结成
的便是人身既是人身便有知巧既有知巧便不能无所事事
而背道远矣是故这个阳神就是太极既是太极为何又有形
卷三 第 3p036a 页 CK-KZ_JY114_03p036a.png
象吾为之解曰这个阳神是洪荒之世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
生于寅的时节第一个人知周万物道济天下无所能而无所
不能无所知而无所不知太璞不雕太淳不凿虽有形象实是
太极太极者道之祖也
丹有祖子知之乎丹以太虚为祖太虚生神神生气气生精神
与气精同祖一太虚则宜象厥祖翁而何以一件不虚是为悖
道之子不肖之孙太虚何不幸而有此若子若孙也然则可以
反于虚乎曰可反于虚之道何在曰无思无为则反乎虚矣虽
然无为之本又在于无思何也人能终日静坐杜绝人事悠閒
自在旁人看他岂不是一个自在神仙恰象有道的高人全真
卷三 第 3p036b 页 CK-KZ_JY114_03p036b.png
的仙侣不知他的心内谷谷碌碌转许多念头藏无数傀儡一
念之轮回种无边之生死是故无为人所能无思非至人不能
也子试问已心果能无思乎非惟不能无思恐不能一刻之无
思既不能无思则事至而惊物感而动虽欲无思不可得矣子
流落尘缘方以训诂自给岂能一无所思然思有不同有本分
之思有出位之思所谓出位者无论声色货利即要成仙作佛
这个念儿也是不守分为希冀之心侥倖之心通该绝去自已
绵绵密密做见前有益于已的工夫无求于人的学问如何可
以悟真如何可以入圣刻刻不肯閒过自然心逸日休志气如
神把仙佛两字丢在一边其实是成仙的派作佛本源真仙真
卷三 第 3p037a 页 CK-KZ_JY114_03p037a.png
佛乃从此出孟子曰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异于
深山野人者几希看他心地何等光明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
行若决江河沛然莫禦看他灵机何等迅速这才是真会鍊的
人人若肯做深山野人不以为耻打不哭骂不笑痴痴颠颠顽
顽钝钝似一个蠢孩子其于道不相远然而这个人岂真是顽
钝痴颠的大有志气真有学识其量如江河澄之不清挠之不
浊其操如松柏春不见秀冬不见彫殆至人与呜呼吾安得若
人而与之谈道也哉
子处境寥落儿女盈前苦哉子为境所困矣然办得一副有进
无退的心肠要受一番千磨万折的境界然后打得铁壁穿透
卷三 第 3p037b 页 CK-KZ_JY114_03p037b.png
得火山过成仙作佛之基方能于此际立得牢牢实实排得安
安定定不然仙佛为何等事岂尽人可尝试哉子其咬著牙根
安心守去此身可生可死可冻可饿而向道之心由他生死而
此心不落生死凭他冻饿而此心不知冻饿立志之坚果能如
百鍊之钢难道天上无数高真尽是聋瞆不来照顾的断无是
理也然则子患立志之不坚无患境之不堪也既有真志则何
境不可处虽在刀山剑树铁床火坑亦可立地成仙作佛况黄
薤淡饭啜粥饮水贫士之常乎
丹者太初以来一点真元至于今日始见得著捉得定认得清
故谓之丹譬如取土作丸要把砂石尽数淘清方可和合上来
卷三 第 3p038a 页 CK-KZ_JY114_03p038a.png
作个丸子鍊丹者须把七情六欲亦细细淘尽无一些渣滓则
一点真元如秋月扬辉然后再以升降之功作和合之方而一
粒金丹团团圞圞在我中黄太乙之宫见得清认得清永远不
消失矣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神者气之母精之祖也子无不从
其母孙无不顾其祖故鍊丹者凝神而气精自随之大药虽有
三名其实一也采阳之时意也交会之顷意也送入黄庭用意
封固意也至于十月火候刻刻内观时时反照无他神而已矣
后天之意谓之意先天之意谓之神神之所在气即从之由气
依神而生亦依神而息也故结胎之时静则阳生静则神安神
安则元精吐华而气生焉气之所以依神而生也十月之火内
卷三 第 3p038b 页 CK-KZ_JY114_03p038b.png
观观于此反照照于此吾之元神全注于此故五行于此朝元
胎息于此运转气之所以依神而息也以其全用一神故出胎
之后谓之阳神神之为用大矣哉
丹以气为母以神为父精为子何以气为母丹者一气之所结
采阳气也火候气也犹母之生子形骸脏腑皆母氏精血为之
何以神为父气为神之所生神不能独用而藉气以为用气虽
虚而有形神则虚而无物鍊丹之士先凝神入气中而后结为
灵胎犹父之不能孕子必传精于母腹而后阴阳和合诞生婴
儿也何以精为子精者养丹之物犹龙之与水龙虽能飞腾变
化然失水则神不能御形与蝘蜓无异神胎虽结无真精涵养
卷三 第 3p039a 页 CK-KZ_JY114_03p039a.png
则枯而无用取子能养老之义故以为子是以真修之士必要
三全由三全以至于三圆方许修道指望成仙世俗之人辄以
交媾之精为阴精结丹全不藉此虽浪费亦无害不知精无阴
阳无欲则身内之精皆阳精有欲则身内之精皆阴精阳精无
形阴精有质一欲与不欲之分也
经曰上药三品神与气精凡人不知有精气神虽识而不能用
故圣人教之曰这个精气神是修丹之上药不在外边总在汝
身内若上等根器之人既知有道勤修密印混混沌沌鸿鸿濛
濛何神何气何精以为神耶而气与精在焉以为气耶而神与
精在焉以为精耶而神与气在焉如糖和密似粉入面在五行
卷三 第 3p039b 页 CK-KZ_JY114_03p039b.png
未兆之先当三才未判之际此为丹祖太极是也于此用一点
灵机静中作用结为黍珠以太乙祖气烹之十月之后出为阳
神夫阳神二字不可专在人身上偏看生出天来也是这个阳
神生出地来也是这个阳神生出日月星斗胎卵湿化飞潜动
植也都是这一个阳神阳神何以能生得许多曰太极者阳神
也阳神者太极也以为阳神则不能生阳神以为太极则无所
不生此至理也不然神仙变化莫测难道他有无穷本事要知
非神仙为之太极为之也
丹本无形未尝无物分合无端变化莫测可分之而贯通于周
身可合之而静藏于一窍一变而成象再化而为虚鬼神莫喻
卷三 第 3p040a 页 CK-KZ_JY114_03p040a.png
其机天地莫穷其妙神无方而易无体其神丹之谓乎是故丹
有先天之丹后天之丹先天之丹太极无二生出人来必是圣
人由太极之气清和淳厚洪濛既兆灵秀集焉故太古之世多
产神奇之圣开物成务制礼作乐丹亦如是后天之丹浊气而
浮洪濛既散灵秀亦衰故中古之人每逊太古求其刚健中正
之德盖亦罕矣先天之丹其义云何以太初无形之物结而为
丹而以太乙祖气烹之是则所谓先天之丹也道莫大于太极
而丹象之何以故丹不可以名物器数求清虚洞玄洪濛一气
道之体也或问曰丹之为物何为而象太极吾应之曰丹之象
太极太极便是丹一粒黍珠造出世界从太古以至于今阳神
卷三 第 3p040b 页 CK-KZ_JY114_03p040b.png
日日变化时时变化刻刻变化而生于其中者习焉不觉由焉
不知呜呼觉之知之者谁乎冥慧之士穷究其理便知丹之为
丹矣以为无为耶则天地何以判以为有为耶则天地何以混
沌而复还于太极此中殆有神焉夫人之身自心以上谓之乾
自脐以下谓之坤天气不下施地气不上接其卦为否易曰天
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男女不交其志不同也故有道之士以
离中之火补坎中之阴以坎中之水育离中之阳其卦为泰易
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男女交而其志同也虽然其道安在莫
若恬其心而为之苟恬其心则神安神安则精气和神安而精
气和以至于分之不可分则丹本立矣然丹本虽立尚是无定
卷三 第 3p041a 页 CK-KZ_JY114_03p041a.png
之体于是用吾无中之有鍊成有中之无于打成一片之中取
其尤精者和合而为珠金精木液战斗一番鼓九阊之璈而弹
八风之瑟日月出于脐下风云起于腋间圆陀陀赤洒洒仍是
一个清虚洞玄洪濛一气之太极也此中有天地焉有日月焉
飞潜动植胎卵湿化无一物不备灵机一到万籁齐鸣一元显
象不可言尽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丹以无为为之而丹灵以有为为之而丹未必灵此何以故丹
也者天地自然之道也天地之道有阴必有阳有水必有火有
閤必有辟有升必有降道之所以为道也一身之内有阴阳焉
有水火焉有閤辟焉有升降焉此事非强而为莫之为而为也
卷三 第 3p041b 页 CK-KZ_JY114_03p041b.png
物各从其类使之各得其所从而万物生焉此旷劫不易之道
吾乌从而易之不能易之则顺之而已矣世间凡夫以鍊丹为
夺造化之权泄天地之秘不知我何所容心于其间顺其道而
已矣子患采阳之无据夫阳生有候顺其候而已矣子患火候
之不准夫火之发也有时其息也有时子顺其时而已矣子患
真汞之不生夫心为五脏之中气中气上升然后诸脏之气从
而上升中气下降然后诸脏之气从而下降孟子曰志气之帅
也气体之充也子立其帅顺其令而已矣夫鍊精还气鍊气还
神鍊神还虚事事从逆独是丹家作用又要心心从顺念念从
顺逆鍊而顺以成之此鍊丹无上之要诀也
卷三 第 3p042a 页 CK-KZ_JY114_03p042a.png
太极生天地以来凡物之有形有象有质有性者日滋月长天
地苦于生生之不已而又不能不生万物戴天地之恩沐天地
之泽而不知天地之苦于生也天地之元化泄而不止流而不
还天地且罢矣以既罢之天地而求其所生之物与道同无尽
是犹执不胜匹雏之子而望其穿杨之枝有是理乎然则有志
之士一心发愤学道将如之何曰使我之阴阳反于混沌之初
则可以鍊丹矣始之以无为终之以无思则天清宁于上地安
其位于下然后阴阳浑合以成珠收罗于玄玄一窍之中颠之
倒之恍焉惚焉一炉造化万斛神光当此之时天地罢而我不
劳天地散而我不分天地方苦于生生之不已而我安于息息
卷三 第 3p042b 页 CK-KZ_JY114_03p042b.png
之有馀天地经累千万亿而混沌我则时辟时閤随分随翕且
生且息或万或一究其至也同于太虚岂天地之所得而比哉
丹也者何所本而为之丹以无所本为本何以言之曰丹者天
地万物之本也何以为天地万物之本曰丹者道也道者虚无
之体也虚无不可立名故圣人强以道名之虚生一一生万万
还一一还虚虚何以能生一曰此化机不可言尽虽然大略可
得而言之虚者无形无象何以生出有形有象的来要之太虚
所生之一原是无形无象的既无形无象与太虚同体何以名
之曰一曰虚即是一太虚之体无有间断无有夹杂浑然至纯
而粹精故谓之曰太虚生一曰一生万其义云何曰万亦是虚
卷三 第 3p043a 页 CK-KZ_JY114_03p043a.png
要知太虚不是板然之体以其无间断夹杂故曰打成一片然
即此太虚之中得其气者成形得其理者成性可分可合可大
可小可方可圆可动可静故又曰虚空粉粹虽然太虚究无形
象何以能成此有形有象之物乎曰此非太虚为之而在乎太
虚之中者为之也使太虚有意生万物则太虚有尽时矣是故
鍊丹之士一粒黍珠与太虚同体然后从此中化化生生太虚
无为而万物自遂太虚无心而万物自滋呜呼至矣哉蔑以加
矣吾何以赞之赠之以一圈虽然一圈有界限不足拟此道之
妙仍赠之以虚虽然虚者散漫无涯之谓恐后之鍊丹者疑焉
吾有以赠之赠之以一圈圈复赠之以虚
卷三 第 3p043b 页 CK-KZ_JY114_03p043b.png
凡鍊丹者以无为君以有为臣以水火为佐以意为使何谓以
无为君上药三品件件皆无七尺之躯空如一粒水晶珠子不
著一物那时精气神方得打成一片清空浩荡浑浑不分而丹
本立矣何谓以有为臣一无之中万有具焉以言无精其实有
精以言无气其实有气以言无神其实有神如太古之世民风
熙熙无在非德泽之洋溢不可执一名一象以求之而礼乐政
刑灿然具足何谓以水火为佐水火药物也水在下而升之使
上火在上而降之使下犹王者政治均平无内重外轻内轻外
重之患玉烛调和金瓯丰满黍大之珠万物备而四气周八风
平而三才具工夫至此十有六七矣何谓以意为使水之所以
卷三 第 3p044a 页 CK-KZ_JY114_03p044a.png
升火之所以降谁为为之意为之也意之先无意意之后无意
祇得中间单单一个真意而采阳结胎脱体出神俱藉之而鍊
丹之法尽矣
丹者先天之物非后天之物也如其后天则是世间一种好奇
之人造作出来为旁门外道丹也者道也上古圣人千言万语
祇教人惟道自务苟明于自然之道则明于自然之丹矣夫太
极之生天地也阳升于上而为天阴降于下而为地故鍊丹者
当知未有天地之先如何是个太极太极者清虚无为之体也
未有形声气数之时有灵之至而神之极者太极是也太极何
为乎生天地曰太极原未尝生天地而天地得其灵气苍然者
卷三 第 3p044b 页 CK-KZ_JY114_03p044b.png
为天块然者为地而太极何尝生天地哉太极为天地所以生
则天地生而太极死矣人心一太极也丹之祖也修玄之士以
我心一点灵气凝于丹宫神气相依遂成形象久之变化无方
可与太极同无始终何也非物也既成形象而非物则其为物
果何物乎天之上地之下未尝有是物也以其非物可名之曰
道以其非物而终有形象可名之曰丹虽然必如是直谓之太
极太极者道所从出也
人之生也脐在最先脐带系于胎根外通母腹一点真元包含
生理为真真种子自泥丸至涌泉脐为一身之中自燕尾至外
肾脐又居中譬之天为嵩高地为中原诸天宿星所拱五方风
卷三 第 3p045a 页 CK-KZ_JY114_03p045a.png
气所朝得五行之全居百骸之会于此置鼎不偏不倚不上不
下何善如之以其正位乎中故名黄庭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
虚而有容之象也紫阳氏所谓有形之中金丹四百字所谓此
窍非凡窍也
辟户谓之乾閤户谓之坤辟者交会之后送入黄庭丹体至健
阳刚之德鼎辟而丹落其中故谓之乾閤者丹既归鼎用意封
固如人之閤其户也此时全要安静为主如坤之体故谓之坤
问五气师曰五气者五脏之气也气在气穴之中而流通于五
脏之间于肺则为金气于心则为火气于肝则为木气于脾则
为土气于肾则为水气是谓五行之气平日间气行于五脏各
卷三 第 3p045b 页 CK-KZ_JY114_03p045b.png
有衰旺过衰则病过旺则病甚至阏塞不通则有瘫疯痈尰之
病人到息息归元之后气穴中之气蓬蓬勃勃从尾闾上透泥
丸与脑中之髓如银灯相映下至重楼遍薰诸脏如一轮烟月
照耀于潇湘洞庭之间结成一粒黍珠送归黄庭金鼎之内胎
受五行之全气故日后阳神依然与人身一般若一气不足阳
神便少一件不成其为人矣然须静之又静玄之又玄使这五
气为先天之气则生出阳神必是至灵至圣之物若杂用后天
恐不成胎虽成而不灵求其通玄达妙不可得矣鍊丹之要的
的确确不过凝神二字凝神在何处曰生身受命之初凝神在
何时曰真息归元之时夫气在人身一日十二周天犹斗柄之
卷三 第 3p046a 页 CK-KZ_JY114_03p046a.png
指十二辰也其升也五脏之气皆升其降也五脏之气皆降既
降之后五气合而为一丹经所谓金木并性情一此其时矣若
论起汞来则当真息归元之际离中之汞已与五脏之气同升
况铅到神房金能生水铅金自生木液金公求雌木母求雄必
然之理子又何疑哉夫静功真境以笔传之不若以身验之禅
家以了悟为见性道家以归元为得命夫见性方能知命故性
学先之得命亦能知性故胎息归根自与一点灵光融通洽化
性与命似有先后实无先后也惟敏达之士始能知之
问阳神何以能分为百为千为万师曰阳神者一团真气结成
真气所流犹如火爆星飞其火星四射点点皆有火性丹者太
卷三 第 3p046b 页 CK-KZ_JY114_03p046b.png
极也太极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生出无数有形有象的来金丹
一粒浑然是个太极自然可以生出无数人来一个鹤臞子可
以布宇宙然天地人物既有形象则必有毁坏大丹所生之阳
神虽有形象而实无形象故分出来可为万合上去原是一然
阳神既无形象如何饮食曰一块纯阳之气如夏日秋阳何物
不镕化然则阳神又分为阳神其灵通可是一般无二的曰凡
有形象的分出来或有不同故聪明的人往往生出顽劣儿子
阳神是神并无别样夹杂在内其灵通自然一般无二然则阳
神既分四面八方分投散去将如之何曰至灵之物天上地下
无微不彻铜山崩而钟鸣剑化龙而复合无情之物尚能相感
卷三 第 3p047a 页 CK-KZ_JY114_03p047a.png
如此散去之说非通论也
问丹有形象乎师曰交会之后遍体融和如暖春天气熟睡方
醒胸境洞然此交会果是何物是神是精是气非精非气非神
名之为道见之为丹拟议之为太极十月之后即阳神也总而
言之鍊丹件件皆虚黍珠一粒浑然太虚之体于此参之思过
半矣
子要识丹之一字丹者身也像人之身一者脐也像人之脐脐
者丹也像脐中之丹丹像身身像丹一画何以像脐像脐何不
一圈而乃一画取义何在此一画即伏羲一画之义也伏羲于
未有八卦之先先有此一画犹人在母腹五官四肢都未有时
卷三 第 3p047b 页 CK-KZ_JY114_03p047b.png
先生脐轮上系胞带通于母腹丹字一画取义如此故结胎不
于他处而于脐中盖以脐为人之命根鍊丹所以立命也立命
不于命根之所在结丹而又奚属哉
丹之为物也有神焉在于通玄达妙之宫得其神则丹可成不
得其神则丹未可以岁月计也此神果是何神此神便是丹祖
子当发下誓愿要修道时其神便随斗罡真气降居子之心府
以和会一身之物使人心地清明气质纯粹皆此神为之也此
神恶动而好静恶实而好虚静虚之至则其神自灵既灵矣自
然显大作用管摄五脏六腑一部神王而为之攒簇五行会合
万象如船中操楫者然遇湾则随湾而转遇岸则逐岸而移永
卷三 第 3p048a 页 CK-KZ_JY114_03p048a.png
无触碍辣手之处人功夫做过一分其神便将第二分工夫引
你做过二分又将第三分工夫引你随时诱掖多方启沃直至
九分十分工夫圆满皆其神一力为之子如今好将二字为供
养其神之具如何是二字供养曰静曰虚
卷三 第 3p048b 页 CK-KZ_JY114_03p048b.png

卷三 第 3p049a 页 CK-KZ_JY114_03p049a.png
  卷四
南极天宫青华上帝尘劫护生之慈父万世文字之宗师金声
玉振开正学于东洲狮座莲台演教传于西域神化之妙不可
名言变动之机略无端倪似狂而实圣居时和清任之间虽闇
而必章在进退荣辱之外大悲大愿至圣至仁多方设法度人
无量天尊无上道祖仙师赐箓
问身外有身之后还做甚么工夫师曰善哉问也此其道有二
下士委身而去其事速上士浑身而去其事迟何以言之阳神
透顶之后在太虚之中逍遥自乐顷刻之间飞腾万里上之可
以摩弄日月高踏云霞下之可以遨游岛屿眺览形胜千变万
卷三 第 3p049b 页 CK-KZ_JY114_03p049b.png
化从心所欲回视幻躯如一块粪土不如弃之是以蜕骨于荒
岩遗形而远蹈此委身而去者之所为也若有志之士不求速
效自肯做迟钝工夫阳神可出而勿出幻躯可弃而勿弃一味
保守元灵千烧万鍊忘其神如太虚而以纯火烹之与之俱化
此浑身而去者之所为也并列于此听人自择有志者不当取
法乎上哉曰此与鍊虚一著是同是异师曰鍊虚是补鍊心未
至之功此一著是补鍊气未完之事若鍊心既鍊到一无所有
脱胎之后竟做此一著何等简捷若先命后性者恐到末路来
祇好顾性不复能顾命矣具宿慧者浑而一之亦妙
修真之士抱道而处神游于太虚太虚无所谓道因人而名之
卷三 第 3p050a 页 CK-KZ_JY114_03p050a.png
人亦无所谓道道而不道乃有所谓道也者而实无所有焉嗟
乎道之名何自而来哉天地内外皆太虚也有天地而道之流
行于太虚者因天地而壅塞是故天地毁而道全矣吾与太虚
廓然同一虚也以有形象遂与虚隔虽有九窍流通而吾之太
虚亦逼窄而不宁乎惟其不宁则蕴而为有情发而为欲时而
喜怒时而哀乐千态万状穷工极巧以一点无碍灵光而沈沦
于血肉之中宜其困苦无聊而为伎俩矣沈沦既久渐忘其虚
既死之后犹复迷而不悟堕入恶道一生不已转死转生欲求
解脱不亦难乎然则身之为害如此仙家何苦要白日飞升曰
此化体非凡体也化体与太虚无异真火烹成形质俱化故聚
卷三 第 3p050b 页 CK-KZ_JY114_03p050b.png
则为形散则为气聚散之间有莫知其然而然者
真修之士在名山灵洞之中与在街头巷口湫隘嚣尘之所俱
可鍊丹体热如火心冷如水气行如泉神静如岳此之谓得道
成仙如此等人吾久不得而见之矣鍊形之法虚其身心去其
作用而听诸天道自然之运行则久之而化无质可寻末学缁
流往往讥我道门为拖尸带骨以管窥天何足与语天体之大
岂知我道家精修妙鍊到那形神俱化之时寥寥太虚但见紫
光玄气充满于天高地厚之间明则为日月锐则为雷电鼓荡
则为风润泽则为雨寻声救苦无感不通握大造之枢机为众
生之父母其所造岂不光明俊伟哉此固士君子之本分大罗
卷三 第 3p051a 页 CK-KZ_JY114_03p051a.png
天上原非人迹所到之处顾所以自命者如何耳
太上度人以道不闻以丹神仙度人以丹未尝离道其他小小
羽流便誇秘传自古以来未有以术度人而可以长生不死解
脱诸趣者延年却病理或有之古人著下丹经惟参同契为当
馀皆真伪相参然真中涉伪真亦不真奈何修玄之士徒泥纸
上之陈言欲夺天上之造化群瞽营营大道见而不知丹经矫
诬而反信舍夜光之壁而珍其所非珍此杨子所以有歧路之
悲也嗟乎哉古今茫茫玄家无数旁门尽属捏空作饼何救于
饥有志之士宜修至道以大贤大圣为宗师以明心见性为准
的烦恼菩提本非二境天宫地窟总在一心用绵绵不绝之功
卷三 第 3p051b 页 CK-KZ_JY114_03p051b.png
踏实实自修之地则在世为地行仙子上升为玉殿真官子子
孙孙永处福地岂不是大结束大休歇也哉至若鍊丹之法静
则无丹而有丹动则有丹而无丹子试少静片时神谧如也气
渊如也从此神气相依之后再用真心发真意捣成玄华至宝
藏之丹田自此之后时时内视刻刻反观泼天炉火遍地黄金
斗罡从此而转旋阴阳因之而颠倒功满道成纯阳至刚之气
薰肌炼骨法体温和四季皆春太阳在顶上有昼无夜造化在
身中有生无杀分一为万合万为一是谓真人神形俱妙与道
合真也
仙家作用并非神奇以平常之道行平常之事为平常之人而
卷三 第 3p052a 页 CK-KZ_JY114_03p052a.png
已孔子云庸德之行庸言之谨天上神仙乃世间庸人也吾向
来教子祇是平常说话无足以惊世骇俗者子率是而行之何
怕仙路之难登仙阶之难跻仙官之难做仙禄之难赏乘云跨
鹤出有入无此乃士君子必由之路儒者家风何足为怪子何
疑乎夫鍊丹之说太上原教人以养性为至而复命次之真常
之体旷劫常圆使阎罗老子无从下手处彼虽能生人杀人不
能把无际无涯之道而生之杀之至于鍊命之学火候到时浑
身飞去翱游太清然吾问子身内之物果是何物先要淘洗得
此物乾净超出生死然后连那身儿也可以超生死若是身内
之物淘洗不净则死生根苗尚尔牢牢系定譬如一间好屋主
卷三 第 3p052b 页 CK-KZ_JY114_03p052b.png
人不肯安心静坐只管向外逐驰花街柳巷目荡心怡暂返欲
出一出忘返屋无人住必至倾圮故鍊性之学先要留住主人
无心向外鍊形之学是主人修理房子子细思之孰轻孰重孰
先孰后不待知者而自见矣静坐之时此心悬之太虚待气息
调和身心安稳然后徐徐收摄上来内照本体果然空空一无
所有乃于此时自證妙觉十方世界尽入觉中而实无所觉觉
性不生觉性不灭乃为真觉本来一点空灵至圆至妙小则毫
毛大则须弥凡物之有形象者从此得形象无形象者从此得
无形象天地日月胎卵湿化有则分为万无则合为一果何所
为而不为之哉夫物实则必坏不坏则空人之有身由四大生
卷三 第 3p053a 页 CK-KZ_JY114_03p053a.png
我及其死也原归四大惟此空而灵者得无所归若云归空本
来是空以此之空归彼之空空无彼此将何所归惟空无归故
不死者空也就是鍊丹亦是空所谓阳神并非四大假合之身
也何得谓之非空若阳神者正是空而灵的一件东西此空而
灵者不可描画不可捏塑雕风镂月之手不能于此著一针锋
独有这阳神分明把空而灵的三字造下一个影子是则禅之
与玄相去直一间耳不可谓之异不可谓之同同异之间非上
智不能造其极也
学道之士以能忍为本喜怒哀惧非吾心之所有一切扫除何
等快乐虽然忍之一字难言之矣非大勇其孰能之非浩然之
卷三 第 3p053b 页 CK-KZ_JY114_03p053b.png
气塞乎天地之间者其孰能之子既有志斯道当以大勇自期
浩然之气自负姜桂为心冰铁为骨真金遇火越见光华至于
禅宗了当證明心地既悟之后须以静力待之在家之人与出
家之人不同何也出家之人所见者仙典所居者山房纵使日
动亦是日静在家之人非劳苦以营生即奔波而应事纵使日
静亦是日动若非忙里偷閒闹中求空则性不归命命不合性
虽曰任运腾腾然欲求真息之归元元神之露体黄芽之遍地
白雪之漫空盖亦难矣吾子既已发愿入我玄门须做真实工
夫从自己本原上勘验根尘净尽还未净尽心体圆明还不圆
明方寸位中七尺躯内果能一无所有如一座水晶塔子琉璃
卷三 第 3p054a 页 CK-KZ_JY114_03p054a.png
宝瓶否乎果能如是再于静中求静志上加志硬著筋骨挺著
肚皮卧绳床坐蒲席有见若无见有闻若无闻去摸索身内玄
关妙窍位置金鼎玉炉采取元阳真气勿助勿忘日增月长将
如水底之珠石中之璞精华自然蕴结光耀自然发越一年十
个月内婴儿透出灵胎仗此元阳一气撞得天顶门开此豪杰
大丈夫之事也
问采取填补抽添等法俱要次第遵行否乎师曰此是圣贤救
世苦心不得已立下许多名色果有上知之士一朝悟入大乘
能于行往坐卧四威仪中一空所有时时反照半年十月火候
到时自然性月当空元神出现所以圣贤又教人竟修上关鍊
卷三 第 3p054b 页 CK-KZ_JY114_03p054b.png
神还虚一著此妙妙之论也但人习静既久周身之气不免循
环升降上应周天度数如十五夜潮汹涌而来穿筋涤髓骨节
粉碎圣贤恐学人到此境界惊恐发狂以致败事是以发大慈
心立下采取填补抽添诸种名色要学人先见未来庶几临事
从容当境不乱任他风浪漫江由我舟随舵转我实实对子说
鍊丹之要决不在此子知道么人人说个鍊丹鍊铅岂知真丹
不是铅作寻著自己这件丹头方知丹经千错万错咦就是吾
说的也都在千错万错之中须检取无文字处子心多惧祇缘
求道不切见性不真信我不笃若立誓要求道便认真肯做见
性工夫师传一句信一句师传半句信半句既遇真师既受真
卷三 第 3p055a 页 CK-KZ_JY114_03p055a.png
诀何嫌何忌而不为哉子心惴惴然惟恐求道无益有害想到
静工疑畏交生具此胆识做不得忠臣做不得孝子便做不上
仙人要知性是我自己的性命是我自己的命都是天赋的天
赋之而魔夺之有是理乎且学道之人有无俱舍看得此身尚
是幻妄凭他刀锯鼎镬能害我身不能坏我虚明之体此体不
坏就是今生果为魔杀这一点虚明之物金坚火烈再托人身
自然要还我成仙得道之愿况一心不乱万魔不来一心能敌
万魔一真能舒万幻吾亦何惧之有哉且上界圣贤于嗣法嗣
道之弟子爱之若珍珠宝玉珍玉有价如好弟子无价当初起
首时节立下念头便把姓名乡贯列之天府日日有圣贤降临
卷三 第 3p055b 页 CK-KZ_JY114_03p055b.png
察其功过若果志真念确圣贤喜之不胜虚空护持不减慈母
之于赤子也岂肯置之度外任这凶魔恶鬼去扰害他侮弄他
戕贼他断无是理也子既已发心为我道门弟子须鼓大勇立
大誓愿要做顶天立地的丈夫旋乾转坤的豪杰大振玄风宏
开法署即使身陷魔巢命悬魔窟犹可凭著自己性灵放大光
明照耀幽隐使群魔遁迹众鬼潜宗况清平景象高仙为友而
乃生畏弛之心岂豪杰丈夫之所为乎
学道之士闭口则息开口则笑和乐之极动与天俱日日在春
风之中时时在明月之下故可以上合高真与仙为侣若此者
子所不能为也男子以天地为庐湖海为[示*禁]云踪缥缈何所不
卷三 第 3p056a 页 CK-KZ_JY114_03p056a.png
之奚必拘拘一处哉子因儿女太多所以不免匏系然庞居士
一门修道张志和浮家泛宅吾思古人实获我心高风不远芳
躅可追得道之士到处俱是亨衢逢山便为宅舍老子驾青牛
而西去达摩舍天竺而东来放脚出门自是大路妻子何足为
累随身本事便是行粮何足以为患哉
吾见上古修道者鍊得心灵一应妙理皆从自己心上悟出做
得来亲切有味更无魔障后世之士忘了这一著件件俱从师
家口里讨肯綮又有一等瞎眼师家便去装模做样盟天立誓
受人礼拜及至传来都是小家工诀以言大道彼尚未曾望见
以讹传讹以妄逐妄群瞽相随众聋聚话以求登真入圣不亦
卷三 第 3p056b 页 CK-KZ_JY114_03p056b.png
难哉不亦悲哉若真仙教人只传得一个鍊心口诀使他一步
进一步一层进一层尽从他心坎上细细流出若得上根上器
之人豁然了悟超入大乘举头便是天宫山河大地无非是黄
金世界仙朋道侣不时来往直到那形神俱妙之时连自己身
心一槩俱用不著何况师家传授直如土块方知前工夫走远
道路不得不然耳吾言不肯诳天下人也惟上根上器之人方
信得到以子根器好故书以示子
学道之士心有神目天上地下无所不见故从上圣贤求道都
不向外驰求静而求之于一心无不具足太上老君九鼎神丹
原是一心相授以心合心并不从口中说出书中写出若要从
卷三 第 3p057a 页 CK-KZ_JY114_03p057a.png
口中书中传授大道虽传授来亦不亲切做去决不如意是故
心也者万物之本一元之会舍心而别求犹离根而求叶也吾
见世间修玄之辈晓得一件两件便要做出师家模样要人礼
拜受人斋供吾若见之不免叫一声罪过夫千古宗师度人无
量只是教人明心见性磨洗玄珠灵光透发他自能生出妙悟
暗契真机与我心朗朗相印他既从心中悟出必然觑得亲切
做得如意及其成功万法总归空一真含万法得意忘言之妙
夫岂他人可以指点别人可以领会而乃聒聒焉求之于语言
文字之间不亦谬乎呜呼天下无真师久矣而谈玄之士十室
有九人人自谓已得骊珠厚自期许妆模做样岂不可羞吾见
卷三 第 3p057b 页 CK-KZ_JY114_03p057b.png
他不免叫一声罪过
学道之士有不知其然而然者何以言之灵机到来自巳初不
著想忽然之间悟入微妙法门此何以故由其夙具灵骨夙有
灵气故能如此吾子诚有仙品而习气太甚大足为学道之累
宜时刻扫除之古圣惩忿窒欲四字决定离他不得和以处众
宽以乐群寡言以养德常定以安心一切恶习荡涤殆尽便是
一位在世仙人夫天上神仙原最喜交结朋友同游同宿此倡
彼和杯酒往来诗歌赠答与人一般无二只缘世上少个与他
志同道合的他只得兀兀地住在天上或隐山林不肯出来你
若是真能做虚心实腹与他志同道合两心相印话必投机他
卷三 第 3p058a 页 CK-KZ_JY114_03p058a.png
必然飞跑到你家里与你做个莫逆之友非惟你不舍他他亦
不能舍你保你丹成行满携手同登何乐如之是故求仙不必
外求总在自己心上较勘道不可以言求亦不可以知取须随
事證盟随事勘验积有功行天神从之非惟丹成法亦灵矣
故上士学道体之于身中士学道索之于言下士学道求之于
术学者多而成者少良由道在迩而求诸远也吾子绝意荣华
甘心穷饿惟此道之是求可谓有志者矣然未做切实功夫何
谓切实工夫孔子云攻其恶无攻人之恶便是切实功夫也恶
之见于事者易见恶之匿于心者难修故好学之士时时刻刻
祇在自己心上勘合何谓勘合盖勘我隐微之处有合于道否
卷三 第 3p058b 页 CK-KZ_JY114_03p058b.png
也一念之动或邪或正吾自知之如其邪念登时销殒如锄苗
者去其草焉拔本绝源不使有发如其正念扩之充之日增月
长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
达之于其所为义也由是推之而仁不可胜用矣而义不可胜
用矣仁义充于心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被之于当今传之于
后世子看这等人是甚么人难道不叫他是仙人不称他是菩
萨这就是真正仙人活大菩萨也我与子为师弟以来言丹言
道深切著明矣试窥子心尚以为未尽于此者夫大道平常本
无异于人处人能行之登峰造极天人相应直在呼吸之间金
简玉书降自帝廷金童玉女常在侍从可以执券而取子何必
卷三 第 3p059a 页 CK-KZ_JY114_03p059a.png
舍切实功夫而希心于玄渺之境是自走歧路虽日求道转与
道远虽日求仙转与仙隔岂吾来度子之初心乎修真之士越
遇难处之境越要降心抑气怡然顺之山之阿水之滨茅龛容
膝一瓢一笠之外更无他物风雨萧萧烟火不举万壑松声洞
门雪积道人破衲不完蒲团污敝结跏瞑坐屡空冥如与冻鹤
为群寒猿作伴此是何等境界庸夫俗子以为清苦难堪吾以
为极乐国土清静海中也子有疏食可以充肠布衣足以蔽体
夜有藤床絮被偃卧竟夕无有俗情萦怀世纷系念此小小地
仙之福子尚以为未足乎至于鍊命一著虽授口诀尚待仙缘
自有人来接引天高听卑决不放子独做一半也吾言尽于此
卷三 第 3p059b 页 CK-KZ_JY114_03p059b.png
矣子当书诸绅请问阳神阴神之分师曰阴阳本无分也阴未
尽而出神太早谓之阴神其出之时或眼中见白光如河则神
从眼中出或耳中闻钟磬笙管之音则神从耳中出由其阳气
未壮不能撞破天关旁趋别径从其便也既出之后亦自逍遥
快乐穿街度巷无所不之临水登山何往不得但能成形不能
分形但能言语不能饮食但能游走人间不能飞腾变化若盛
夏太阳当空则阴神畏而避之是以虽带仙风未离鬼趣岂能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也哉
问阴神可以鍊为阳神否乎师曰可譬如陶人冶人造下器来
有渗漏处不妨将这原器来打得粉碎倾入模中再行鼓铸学
卷三 第 3p060a 页 CK-KZ_JY114_03p060a.png
仙之士阴神既出不甘以小成自居只得再行修鍊将那阴神
原形粉碎倾下金鼎玉炉重新起火千烧万鍊火候到时自然
阴尽阳复真人显象问何能使阴神原形粉碎师曰忘其身虚
其心空洞之中一物不生则可以换凡胎为灵胎变俗子为真
人而事毕矣
古人随遇而安虽遇毒蛇猛兽与之同居亲若弟兄况同类之
人乎子欲择地皆因自己学问浅薄无大主张无大包容无大
涵养见俗子闻俗语气怦怦然辄为之动思得一清静之区离
群索居方惬所愿具此胸襟将何适而可吾子过矣有度量人
有学问人决不如此彼以逆来我以顺受彼以嗔至吾以喜当
卷三 第 3p060b 页 CK-KZ_JY114_03p060b.png
幽兰生于萧艾之中未尝自别于萧艾而芬芳自吐行者顾而
爱之鹤立鸡鹜之中未尝自标风韵而仪度蹁跹自有凌霄之
志古之得道者往往有投入魔宫为魔眷属德性薰陶魔王稽
首敬爱交至凶魔尚可化诲亦何患于人哉
子欲修道全真发无上菩提之愿而乃与妇人女子争一日之
短长不亦可丑之甚乎至于坛之结与不结此乃末务不必拘
拘子方寸之内自有灵坛果能扫空宿垢以先天之火焚起一
炉信香吾将降于此中与子密密相印传授秘法可也外此吾
何求焉
问静中如何有许多景象师曰凡物之生为我有身以我有心
卷三 第 3p061a 页 CK-KZ_JY114_03p061a.png
是故由动而生者谓之景由静而生者谓之象何以谓之景大
约起于人之妄念攀缘不已而海市蜃楼空中造出一念觉照
亦即时销殒何以谓之象初学的人日日在动中颠倒才上蒲
团六根俱寂识神閒而无用彼不耐静自然作孽起来神头鬼
面种种现前一心不慕亦即登时销殒此景与象之分也然而
景虚设而无形象幻生而有物此何以故动为阳阳故无形静
为阴阴故有物要知静中所见之物即动中所想之形景象不
分俱是识神伎俩学道之士诚能于日用动缘中时时慧镜高
悬刻刻智珠朗耀随起随觉随觉随灭一灭永息息不再生则
此识神已从动中灭尽静来更有何物到我面前白日鬼跳一
卷三 第 3p061b 页 CK-KZ_JY114_03p061b.png
位真人来显化十方世界永无魔何便如之何乐如之今人但
知静中之象为可惊可怖而不知动中之景尤为可骇可愕也
无人无我廓然大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之为道太上忘情
忘其所以为情者也人以尔我之见故情生焉情生则境生境
生则妄生妄生则幻出无数空中楼阁而人于此生亦于此死
生死之由别无他道祇此一念尔我而一点灵光在太虚之中
视人间爱乐淫欲根苗不觉于此打动譬如种子复发萌芽而
生死之念起矣业缘既结无明之火按捺不住倏忽之间堕入
腹中阴阳为主六根藉以作用昏然如醉汉之随路而宿是故
修真之士照破向来幻妄从假处觅真情中见性如大梦方酣
卷三 第 3p062a 页 CK-KZ_JY114_03p062a.png
猛然惊觉灵明湛然当此之时业缘断而生死之路绝矣然则
此一惊觉犹如海底翻身于层波叠浪中透出头来凝神定虑
把眼一看彼岸非遥清虚玄朗之乡依然不改如浪子还家游
人反舍不亦快乎吾见天下之人迷真逐妄难得一二于做梦
热闹时将一碗凉水蓦头泼下幻缘幻境登时消殒虽或有之
又苦不遇明师盲修瞎鍊到底无成生死之困人如此豪杰岂
能不自主张为天地间一大自在人哉读书讲道挥尘而谈探
赜索隐焚香而坐游六合以外之名山观八方不及之风气鼓
瑟于琪林瑶圃艺药于琼馆芝田至于天上高真分司造化佐
天帝于真空妙有之境握枢机于太上无极之宫如事其事而
卷三 第 3p062b 页 CK-KZ_JY114_03p062b.png
不劳如行所行而不乱天地之大如指诸掌近在目前何乐如
之耶
修玄之辈有数千家由术而进者十分而去其九仅馀一分三
元五气七转九还可谓正矣然欲求明道通玄之士万人中难
得一二嗟乎皆由长生之说误之也夫长生二字从古以来无
人解得未识长生之体先窥长生之用故坎离水火采铅鍊汞
之说纷纷于世众生无知遂以一点贪妄之心希图成就半途
而废者多即便成就不过支持寿限几百几千总是有尽的日
子乃傲然自托于大道不亦可羞之甚哉夫长生者要知吾身
真元妙体是长生四大五蕴皆有生死惟此真元妙体独无生
卷三 第 3p063a 页 CK-KZ_JY114_03p063a.png
死人而得此便是无上灵丹从此鍊度本末兼修以五载十年
之火候养成至神至圣之仙胎使宿生习气销镕殆尽名为练
丹实为养心此太上教人鍊丹之要旨也从无有人点出吾故
一言道破使世之学鍊丹者睡觉不亦可乎
性命之学是一非二苟能见得真真性体即能立得真真命根
纯至十月胎全阳神透顶虽云了命工夫实是完得我性分内
事岂非性命原不可分
修持之要千圣万真总归寂灭学道而不至于寂灭未有能度
劫者也然而仙佛有分于鍊性鍊气之间耳佛家重鍊性灵光
独耀迥脱根尘此谓性长生仙家重鍊气淘出纯阳之体金光
卷三 第 3p063b 页 CK-KZ_JY114_03p063b.png
法界自我为之此谓气长生究竟到得无上之根气就是气也
是性长生也是寂灭何也此气若是阴阳五行之气是有形有
质之物以如是生亦以如是死以此为人亦以此为鬼至若仙
家所鍊之气盖有超出于五行之外者约而言之总是元始以
来一点灵光浑融周遍太和至真之物而实无有物也既无有
物则更有何劫之可度而世之学仙者妄意推测以为仙人是
享福受用一班快活的人夫有福可享则便有罪可遭既有快
活则便有愁苦二者乘除之数相对之理也而世人愚痴作此
等见是与贪嗔痴三种妄心一也以此学道去道远矣
卷三 第 3p064a 页 CK-KZ_JY114_03p064a.png
  卷五
南极天宫青华上帝分木公之始气为金母之邻家游戏瀚海
之滨安神昆崙之顶救群生于水火刀兵之劫制众魔于阳九
百六之灾忽到人间化就一方神圣旋归天上融成万里祥光
金炉鍊造物之丹下药医形上药能医神气玉碣刋长生之句
灵方度世妙方直度仙真荡荡无名不可思议巍巍至德难以
形容大悲大愿至圣至仁默回潜运度人无量天尊无上道祖
仙师赐箓
觉问如何可以见心师曰子欲见心当于静定中讨出静定时
要把万缘放下如皎日当空一无翳障此时一知不起一觉不
卷三 第 3p064b 页 CK-KZ_JY114_03p064b.png
生从此有知从此有觉便是我真元心体若竟认无知无觉是
我心体是为顽空若竟认有知有觉为我心体是为前尘妄想
均失之矣于无知无觉时寻有知有觉处此所谓太极开基也
然则知觉未起时此心何在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
矣故者以利为本子于知觉未起时不知心之所在子试静坐
到如如不动地位忽有人呼子之名曰某子必跃然应之曰在
这个应的是谁子必曰应的是口把来答应的是谁这便是子
之真元心体由此推之知觉不起时心固自在也不假思索随
呼随应此即孟子之所谓故也利也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天下之故即此义也
卷三 第 3p065a 页 CK-KZ_JY114_03p065a.png
问知觉纷起时心之真体何在师曰子前问知觉不起时心体
何在吾教子静坐一无知觉忽有人呼子之名子必跃然应之
曰在这便是真元心体吾今即将此说再指点知觉纷起时之
心体与子看子于静坐时物感心淆种种杂尘混乱胸臆亦有
人忽呼子之名曰某子必跃然应之曰在这应声的时节把向
来种种杂尘尽行丢去了无限纠缠如葛藤蔓草慧剑剖不开
知力照不破忽地一呼跃然一应情识俱断根蒂皆消将吾本
来灵明之体从此一应间凭空提出由此观之知觉不起时万
境皆灭即呼即应一真自如方知心不与境俱灭知觉纷起时
万境皆生一呼一应真元剖露方知此心不与境俱生此之谓
卷三 第 3p065b 页 CK-KZ_JY114_03p065b.png
不生不灭子能于此际豁然便可以了当生死就是父母未生
前原是这里父母既生后原在三千大千世界言未既有抚掌
而笑者曰若说未生前原在这里试于未生前呼子子可应么
曰怎么不应吾尚无形子将谁呼子若呼空应必责空既空无
应有应不空是以不应名为空应谁谓吾不应耶笑者曰若说
既生后原在三千大千世界则有人呼子便三千大千世界俱
在应声何为应者独子曰谁谓三千大千世界不俱作应声若
执吾应必吾外无复声要知吾之一应即是三千大千世界同
时俱应也子毋以形求之以形求之则窒矣辟如以木取火子
若执著此火是此木所发则必此木有火凡木尽非有火即便
卷三 第 3p066a 页 CK-KZ_JY114_03p066a.png
有火则必一木有一种火非木木之火一火有一种性非火火
之性须知一木之火即木木之火一火之性即火火之性漫天
漫地亘古亘今同一火同一性故如来于一毫端偏能受十方
国土云何云何如是如是
或有问者曰心体本空一物不有则喜怒哀乐果从何来若是
本无则遇境不能相感既能相感则喜怒哀乐决非外来吾应
之曰喜怒哀乐非境不生乃知是遇境而动之心若说心体本
来有喜怒哀乐则当不见喜而喜不见怒而怒不见哀而哀不
见乐而乐矣有人焉无故忽喜忽怒忽哀忽乐人必笑他为痴
指他为魔何也人心本无喜怒哀乐也由此推之人必见可喜
卷三 第 3p066b 页 CK-KZ_JY114_03p066b.png
而后喜见可怒而后怒见可哀而后哀见可乐而后乐必有所
见而后应之岂不是遇境而动之心或又曰师既说心体本无
喜怒哀乐何以中庸之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吾应之曰心灵
物也遇境即发自然应得恰好不假安排故谓之和易曰寂然
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寂然不动未发之中也感而遂通中
节之和也圣人作易下一感字最妙感而后发乃知心体本无
喜怒哀乐者矣
或又曰师言喜怒哀乐遇境即发乃知心所固有师曰心体本
然无物使心有物则亦一物也一物何以能应万物凡喜怒哀
乐皆外境入感于心惟心体最灵故感之即通一感之后亦复
卷三 第 3p067a 页 CK-KZ_JY114_03p067a.png
无有若谓心体本有喜怒哀乐之根子试于此刻内观己心喜
何在怒何在哀何在乐何在如果有根则于无喜怒哀乐之时
索之而喜怒哀乐随见子于此刻勉强要喜怒哀乐不得乃知
心体清空一物不有以其虚而至灵境来感之心即随感而发
故孟子曰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此时一见
怵惕恻隐之心与见俱发未见之时此心空空如也既见之后
此心又便无了惟乍见之时此怵惕恻隐不知从何处来若决
江河沛然莫禦若谓此怵惕恻隐预先安排下的则未见之时
为何空空如也既见之后为何便就无了既已无了他日又见
这怵惕恻隐又随见而发发后又无无后又发试问此心有物
卷三 第 3p067b 页 CK-KZ_JY114_03p067b.png
乎无物乎无他虚之极灵之至也惟虚而灵故能随感而发发
过即无吾道家所谓玄关一窍于此思过半矣然乍见孺子入
井怵惕恻隐随发与夫见财忽起盗心见色忽生淫念此淫念
盗心亦与境俱发何所分辨不知凡念头发得十分圆满处便
是心之真体稍有未慊即为妄心乍见孺子入井此怵惕恻隐
何等切实淋漓痛快烈烈轰轰如夏日秋阳凄凄切切如悲风
苦雨与大菩萨慈悲救苦之心他不多一些我不少一些岂不
是心之真体若见财起盗见色生淫虽淫盗之心或亦与境俱
发然毕竟道是自己不好心不可与天知不敢对人说欲做不
敢做欲舍不即舍比那怵惕恻隐之心不十分圆满及至自己
卷三 第 3p068a 页 CK-KZ_JY114_03p068a.png
悔悟知这个淫心盗心断断然成就不得的登时雪消冰解当
此雪消冰解之时这点真心又十分圆满子即可跨上莲花宝
座为大众说法一点灵光闪闪烁烁明明亮亮可照见三千大
千世界故曰凡念头发得十分圆满便是心之真体稍有未慊
即是妄念此之谓也此孟子所以言性善也
或言曰师云喜怒哀乐皆是外境入感于心然乍见孺子入井
未尝不是外境而怵惕恻隐孟子便谓仁之端也由此观之仁
义礼智皆是遇境而动之心本非心所固有而孟子曰仁义礼
智根于心儒者辄言吾性中有仁义礼智此何说也吾应之曰
儒家言性大约即用以穷理而推其本则曰根于心若论心体
卷三 第 3p068b 页 CK-KZ_JY114_03p068b.png
固是一物不有寂然不动之际与太虚无异将谓太虚中有仁
义礼智耶或曰天地生物之谓仁四时代谢之谓义往来有序
之谓礼分别万物之谓智恶得言太虚中无仁义礼智吾应之
曰此气化之流行于太虚者也气化流行于太虚之中而不可
谓气化之即太虚也或曰太虚中既有气化则人心中自有仁
义礼智气化流行于太虚之中则仁义礼智运用于人心之内
原是相同吾应之曰此亦是后段说话当夫气化未有之先难
道就不成一个太虚一点真元虚空寂灭固自若也或曰然则
根心之说非乎吾应之曰不非自太极以来大化日趋于生生
也者仁也既有仁必有义与礼与智而人生于仁故心象之有
卷三 第 3p069a 页 CK-KZ_JY114_03p069a.png
感即发以此推之遂有根心之论若直穷到百尺竿头以上则
心字尚说不得而况仁义礼智耶故儒家谈心性祇说得后半
段道家谈心性又从前半段说起若喜怒哀乐发皆中节即是
仁义礼智但有毫釐之差便是人欲故不可谓之根心
太极以来一静之后大化日趋于动矣动者根乎静者也儒家
于动静交接之际浑浑言之故有仁义礼智根于心之论道家
原始要终原始则必穷其静极而动之先要终则必穷其动极
而静之后此儒与道立说之异也若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文
周孔诸圣人则又未尝不言也言之而人不察也
道家谓之虚佛家谓之空空能无所不见无所不闻假如发个
卷三 第 3p069b 页 CK-KZ_JY114_03p069b.png
念头两人相对此不知彼彼不知此以有形骸之隔也空无所
隔空本无量无边故人发一念同室之人不知而无量无边之
空知之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视民听天何由
知天空故也儒家之慎独畏空故也小人閒居为不善君子如
见其肺肝君子之心空故也空之为用大矣哉或者曰吾心之
空与太虚之空有大小之不同何以能无所不见无所不闻吾
应之曰凡物有二惟空无二若是吾心之空与太虚之空不同
则瓮中之空与空中之空不同室中之空与庭中之空不同庭
中之空与屋上之空不同而世界内外竟有百千万亿之空不
得比类而一视之矣子试思空有形乎有象乎若空有形象则
卷三 第 3p070a 页 CK-KZ_JY114_03p070a.png
此空之形不能当彼空之形彼空之象不能当此空之象直谓
之空有不同可也空者无有边岸无有穷际凡物有断处惟空
无断处凡物有隔处惟空无隔处凡物有分处惟空无分处凡
物有异处唯空无异处浩浩荡荡团团圞圞一个大空中有灵
光联络贯注毫毛之细空能见之蝇蚋之声空能闻之犹如人
之一身血脉流通精神融洽虱嘬蚊钻无有不觉空之为空何
以异是子能遣有还无一空性海则吾心之空与太虚之空野
火照家灯是一非二若说有二空定是非空若是真空断然无
二.子试空之以验我言
道者一也不变而至常之谓也太极既判之后起初是此时到
卷三 第 3p070b 页 CK-KZ_JY114_03p070b.png
底是此时起初是此物到底是此物自一世界以至于十万世
界皆是此时皆是此物未尝有少变而失其常也此道之所以
为道也人之心体原是不变而有常的其所以变而不常者是
妄想杂尘也非心也使心有离合有久暂则天之道亦当如是
观乎知天之道则知人之心矣然则人生于世始终为妄想杂
尘所迷何尝能自有一刻之心能见一刻之心是我真心则终
身终世一劫万劫皆是此心无以异也然则人之生也妄想杂
尘生之心无有生也人之死也妄想杂尘死之心无有死也人
之历一劫以至万劫妄想杂尘展转历劫心未尝有劫也是故
人苟能见一刻之心则此一刻之心已与生生世世一劫万劫
卷三 第 3p071a 页 CK-KZ_JY114_03p071a.png
登时斩断再不复生再不复死再不落劫超出三界永免轮回
皆在此一刻上边所苦转昏转迷自死至生自生至死自一劫
以至万劫妄想杂尘无一刻之断如爪之牵蔓葛之引藤枝上
抽枝节上生节无穷无尽不断不联嗟哉万劫茫茫可谓远矣
而妄想杂尘无一刻之断是以三涂八难去而重来回而又往
竟作熟游之地兴言及此可以为之痛哭者矣吾子好道当培
养灵根宏修德行自去认真要见那一刻之心有此一刻之心
则已与生死路绝自一日至终身自一刻以至万劫皆是此一
刻之心做主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飞升高朗时事之易易耳
道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人为最灵成仙入圣惟人是赖参天
卷三 第 3p071b 页 CK-KZ_JY114_03p071b.png
赞地唯人是为是故人也者天地之所不得而并者也然则修
玄之士听诸天乎操诸己乎人听诸天天亦听之于人天人交
相让而茫茫宇宙曾无一两个撑天撑地之人嗟乎何人之众
而成其为人者之少也是以有志之士当于自己方寸位中做
出旷古以来有一无二的事业天赖以清地赖以宁人物赖以
生成此人耶仙耶圣耶凡夫也仙也圣也凡夫也天下事皆是
凡夫做得人惟不肯做凡夫吟诗作赋自谓多才不知天地间
那少你这几句文字描山画水自号专家不知天地间那少你
这几笔墨水枉将有限之光阴徒为无益之閒戏伤也乎哉吾
如今劝众人人生于世不可多得一转眼间死期即至要做事
卷三 第 3p072a 页 CK-KZ_JY114_03p072a.png
须做天地间少不得的事凡无之不为轻有之不足重者让那
一班閒汉做去抵不得生死当不得出头本领前程牢牢系念
如寒之思衣渴之思浆睡里梦里不肯放过法身见在法界非
遥一呼一吸通乎气机一动一静同乎造化回阴阳于一壶之
内罗日月于半黍之中大道冥冥太极流精心包元化气运洪
钧上朝苍昊下扫幽阴回风混合百日功灵天仙地仙水王山
君同登大愿广度众生风云龙虎叭喳鹏麟常侍左右助转法
轮易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
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
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卷三 第 3p072b 页 CK-KZ_JY114_03p072b.png
太上教人修道祇是修身身外无道孝弟忠信便是道也玄门
更无别即此为是登仙證果率由乎此人能尽得子臣弟友之
道天宫虚位以待子其勉强而行之夫鍊丹之要明心第一天
上无数高真尽是心源湛澈不然奋上去原要落下来太上老
君度人十万八千无非心心相印无异无同稍有异同不成正
果是故鍊心二字为清净法门万真总路子不可以其易而忽
之也子心地比前较为清澈然无之又无玄之又玄竿头再进
直到大休大歇始能拔出生死之根大丈夫勇往直前立志既
真天魔辟易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吾为子师道无别道法无
别法吾之所知子能知之吾之所行子能行之舜何人也予何
卷三 第 3p073a 页 CK-KZ_JY114_03p073a.png
人也圣贤所言诚千古之龟鉴耳夫大道如布帛菽粟一日不
得则饥寒切身一日不由道则堕入禽兽但见披毛戴角与吾
分形异体揆之方寸之间异耶同耶将无同矣呜呼彼之见前
吾之将来也大洞经文古奥莫测行持圆满心地灵通登时解
悟但知之非难行之非易子欲酬愿当彻始彻终数年如一日
何难直證真宗修无上道哉是故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诵经入
贯诚字先之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则万物皆备于我矣夫人身
有万物不诚则妄妄则幻出妄缘三尸六贼随人意见所著造
出海市蜃楼做出千态万状心如工伎儿尸贼为之害也诚则
实实则真真则真神发见敬心所结端拱无为玉容金质星罗
卷三 第 3p073b 页 CK-KZ_JY114_03p073b.png
棋布心空如镜一尘不染为清净法身既有法身必登法界是
故意诚心正之学为今人之所厌闻将谓黄老之学不由名教
崇尚简略不知正心诚意方是修真切实功夫谒天君蹈仙境
总不脱诚正二字骄气惰容害道之贼学者远之如仇克之如
鬼方许进学堂为我玄门弟子不然亦安用之矣夫升仙之子
始而从事于性心继而从事于鼎炉事有始末不容倒置理有
轻重毋可混矣子能做得圣贤何患不为仙佛元始天王亦是
人做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信然也人率谓元始天王是先
天至尊吾试问他天下何人是后天来的清虚玄朗便是先天
昏愚鄙浊便是后天人有先后天之分心无先后天之分随人
卷三 第 3p074a 页 CK-KZ_JY114_03p074a.png
做去上天不限人以资格为圣为凡好去自行卜度毋得自贰
其心古往今来祇得两条大路为圣则仙仙则处天宫与元始
天王从容谈论为凡则鬼鬼则居地狱与阎罗老子时刻追随
而天堂地狱之判祇在一心上天也有路直达宸居入地也有
路直通鬼窟孔子云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上下之间辨在几微
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危微之际间不容发思及于此能不
悚然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太极浑涵万象从至中之处
一点灵机生天生地包络二仪而万物各得其中由此推之人
心之中可悟矣人心虚而最灵不偏不倚静而求其至中之体
卷三 第 3p074b 页 CK-KZ_JY114_03p074b.png
固自在也动而求其至中之用固自在也天无为而神行其间
人无为而神守其舍荡荡乎浩浩乎与太虚同虚非造物者之
可以驱而役之也天地间有阴阳五行结而为物是为鬼神人
一念初动便落阴界鬼神知之当此之时机关一转鬼神便乘
此机关驱入血海之中故人自既生以来情见日生机巧益熟
皆此一念为之也学道之士拔出生死之根不过拔出此一念
耳若此一念不动鬼神孰从而驱之古佛如来经凡千万劫天
魔外道从之如云伺其念头动处了不可得故能长保法身永
处法界今人于一饭之顷日不移晷而情见意识无数纷来猥
云学道吾未之闻也古佛如来与人一般著衣吃饭饮食起居
卷三 第 3p075a 页 CK-KZ_JY114_03p075a.png
无念不动实无一念可动无一时不动念实无一时动念孔子
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妙哉言乎至哉言乎是故学道莫
先鍊心使心体虚圆如一粒黍珠这便是极妙神丹不生不死
永远逍遥自在为仙为佛不过如是而又何他求哉今人不求
道而求丹不言心性而言水火无乃舍其本而末是图乎上古
圣人著书立说未尝著一丹字丹之说起于汉代盖上界高真
悯众生之陷溺故以鍊丹之说引而掖之于道后世之人遂分
为性命两宗其实不能鍊心徒从事于阴阳离坎之术虽至弥
勒下生究难成就夫大丹无形无声至灵至妙而欲以秽恶之
心为贮丹之器有是理乎淫心才举真气分崩而欲以七情六
卷三 第 3p075b 页 CK-KZ_JY114_03p075b.png
欲之身为大丹之鼎炉有是理乎是故鍊丹之要鍊心二字尽

大道之要尽于一虚虚之一字万法该焉从虚而有斯为真有
从虚而实斯为真实元始天王之宝号曰虚无自然虽万圣万
真不能出此四字物之所以有生死者以其未能虚无也天有
阴阳五行则天不虚矣地有刚柔燥湿则地不虚矣故天地不
能逃生死而况于人哉试以鬼神言之似乎虚矣然生前不能
修道虽形骸脱去究之七情六欲与一灵原相牵染故流落幽
冥沦于鬼趣虽具聪明正直之德亦难几于浑化为灵为爽总
是孽因惟得道之士念念合虚心心无著培养灵元如龙抱珠
卷三 第 3p076a 页 CK-KZ_JY114_03p076a.png
真光透发与天真法界合而成章如是而不飞升碧落有是理
乎嗟乎吾见世之修道者多矣而能得其要者盖亦少矣何也
以其立志决要务成仙本来一副肚肠造下多少妄念以为仙
家变幻不测受用不尽而自己一件大事反置之不问如此学
去虽累千万年终无个休歇日子岂不可惜太上之为太上万
劫一心心心不乱虽司造化道妙自然真境逍遥永无贪著不
言而化不怒而威何尝凭空造出事来以虚应虚而化理章章
自有世界以至于今如一日也
天有高下仙有圣凡等第不同看人之道德何如也无有道德
不修而指望可以成仙者有志之士其可自忽乎哉丹之一字
卷三 第 3p076b 页 CK-KZ_JY114_03p076b.png
其理甚微须得真师真诀既遇真师又授真诀亦须自己死心
蹋地杜绝尘缘以明心见性为第一乘工夫以坎离水火为第
二乘事业以分身鍊形为第三乘究竟至其飞升必得三千功
八百行圆满之后方有指望非浅躁之辈所能侥倖于万一也
是故修真之士预当培养灵元扶植善本言不轻发目不邪视
耳不乱听事不妄为凝道于身自问可以对真而无愧然后安
炉置鼎引铅鍊汞则天神相之魔不敢侵九代祖翁咸超仙界
今人往往以粗鄙陋劣之躯希图登仙入圣之事试问玉殿真
官岂同人间富贵可以智取而力求者是故人患不能修道何
患不能成仙孔子曰道不远人子臣弟友便是神仙最上法门
卷三 第 3p077a 页 CK-KZ_JY114_03p077a.png
无数高真俱从此入断无泛求为圣为贤自然天宫享福为兽
为禽自然地狱当灾碧桃花下吹笙鼓瑟与仙侣传觞黑山窟
中吞铁饮铜与修罗作伴孰忧孰乐何去何从究其所以然之
故祇在一心上别却路头嗟乎危哉此谁为为之耶夫人发一
善念如一缕微烟发一恶念如万重山岭然则善之成也何其
难恶之积也何其易是以明道之士务使善端充长以至有善
而无恶又何仙之不可成哉
夫鍊丹无别法安其心和其神怡其气足其精阴邪为丹之蝥
贼机巧为丹之雠人苟能念念在善节节在善则阴邪自消机
巧自灭心无不安神无不和气无不恬精无不足而事事物物
卷三 第 3p077b 页 CK-KZ_JY114_03p077b.png
皆先天为之作用否则以秽浊之心攀缘之神浮露之气淫佚
之精而曰我已鍊丹也成乎不成乎
学道之士有初心有中心有末后之心何谓初心发愿是也何
谓中心不肯半涂而废是也何谓末后之心成功是也此三种
心即是三种孽发愿发了痴愿一团妄想指望成仙享天宫富
贵虽不肯半途而废而修持之际就中有数层转变自己撰出
不能从一条大路上走出到底行一法未几又变一法弃故易
新以求速效至于末后一著尤为紧要工夫做到九分九釐如
未曾做的一般云生足下顶有圆光视为极平常事方是有大
器量人一生欢喜之心未免径入魔道数年辛苦一朝而弃之
卷三 第 3p078a 页 CK-KZ_JY114_03p078a.png
岂不大可惜哉此三种孽学者所宜戒
学道之士当修大定所谓大定者定时固定不定时亦定浮云
出岫本来无意流水辞源岂是有心道家行住坐卧如一羽空
中随机逐缘用不著一毫芥蒂受人礼拜不以为荣受人骂殴
不以为辱膏梁在前无贪得之念糟糠在御无厌苦之心逢著
轩冕只是平常礼数看那乞丐犹如自己六亲方是有道德的
大人上帝闻之而叹赏诸圣闻之以为不可及者也人修行到
此而不得飞升云路上朝玉京吾未之见也
学人立志贵乎真其持己也贵乎雅饬而与人交又贵乎春风
和气兼是三者方可谓有道之士出世入世无往不宜天上真
卷三 第 3p078b 页 CK-KZ_JY114_03p078b.png
仙闻其风者必且爱之慕之仰其为人而况于下焉者乎子年
踰四旬正当君子行成名立之候德宜进登时就进恶宜惩立
地便惩若以如此之年而迁善改过尚在逡巡怠忽之间恐必
有所不及迁不及改者矣吾子勉之圣贤非他人之任豪杰以
精勇为期黄鹤非难致之禽呼之即至白云岂无情之物召之
必来须要问自己是天上人物还是地下人物在金阙瑶阶诸
大仙真鹤班鹭序之中可以容我跕得定脚跟否问之又问思
之又思此时可以自信可以无愧则断然便是一位神仙也是
神仙不是神仙再不消去问别人亦不消寻个活仙人来问他
祇是自己较量自己品度信得过十分无一毫欠缺则金阙瑶
卷三 第 3p079a 页 CK-KZ_JY114_03p079a.png
阶自然有你个站立所在大罗天宫自然与你一所住居宅子
云路迢迢自然有个活仙人来接引与你同上天去中庸曰如
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孟子曰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子能自慊吾将与子为寥廓之游万朵祥云一天笙鹤何其乐

学道之士何所为而为之为长生不死乎为文章事业乎一无
所为也惟一无所为而后可以谓之学道之士然则学道为无
用者耶老子曰无用者用之本无为者为之基明乎此而可与
言道矣我见天下之人往往以一派妄心希图登仙入圣离𨚫
五浊恶世不知天上神仙日日在尘劳中来来往往慈悲救苦
卷三 第 3p079b 页 CK-KZ_JY114_03p079b.png
比之世间吃閒饭干閒事说閒话作閒戏者十分劳碌十倍忧
勤千辛万苦度得一人两人无[示*卑]于世道此一人两人超脱而
去而大地众生受苦自若昏迷不悟自若于戏圣贤之心有尽
者耶无尽者耶世界有尽而圣贤之心无尽日月有穷而圣贤
之心无穷故人当登仙入圣之后便把乾坤大大一个担子挑
上肩头直至大地众生各得解脱然后那个担子可以安放得
下书曰一夫不获是予之辜圣贤之心旷劫如一日也是以真
心学道之士以济世度人为本分内事不为自己一个长生不
死不为自己一个文章事业分明要做三途八难六道四生无
数含灵一大父母见他受苦如己亲尝见他痴迷如己陷溺千
卷三 第 3p080a 页 CK-KZ_JY114_03p080a.png
方百计要他听我化诲与我同到清净无为大罗仙境方完我
向来发下大愿是故学道之士必得有如此念头如此根本与
天覆地载日光月明同体合德则修持之际自然众圣来现诸
神拱侍愿其道成愿其修到何也志同愿同而道同千人万人
唯一人也鹤臞子勉之吾以此望汝
修真之士有所从来或从天来或从蓬莱三岛名山胜境中来
或从人间智慧福德中来三者虽有不同均可成仙上二种俱
系大根大器道念一发天神随即照顾何也譬如有人曾做过
朝官或暂居林下其僚友显贵者多一旦荐举还朝何难之事
若从智慧福德中来欲要求道须得勉励清修十年五年方能
卷三 第 3p080b 页 CK-KZ_JY114_03p080b.png
感格天心乃有仙真降鉴譬如单寒之士非力自振拔无人汲
引故比上种较难至其成功则一也不得一以凉德薄才希图
大道犹如井底之蛙仰盼云霄终难自致即果得真传不思积
功累行硬自操持真仙不到凶魔必来徒害自身岂不深可惜

初学之士定力尚浅要识我所从来如何可以识得当吾修持
之际心地灵通犹如宿解纷纷妙悟不一而足便是有圣贤在
空中指点暗里护持为上等根器之人若自用苦功多历岁月
做得一分方有一分做得二分方有二分中庸曰人一能之己
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如此苦心难道仙真不发慈悲去救他
卷三 第 3p081a 页 CK-KZ_JY114_03p081a.png
少不得有个日子此为中等根器之人若心虽慕道作辍靡恒
或在家恋妻子之乐或在外溺交游之欢性不耐静念与道违
此为最下等无根器之人虽圣贤与居亦无可奈何得他今生
如是来生可知一失人身难乎难矣修真之士处于暗室屋漏
之中如在光天化日之下有此真品便是真仙蹈虚无而登寥
廓乃其本分内事
人能以豪杰之才为圣贤之学以慎独之功养浩然之气则日
后升天定居高位超拔幽冥福荫子孙功名事业顾不伟哉吾
今见流俗之士未有寸善寸长可以度越流众而妄自希于坎
离水火之术俗情未除而胎仙岂结志在温饱而梦想清虚不
卷三 第 3p081b 页 CK-KZ_JY114_03p081b.png
几令大罗天上无数高真闻言尽为绝倒哉吾今明明为众人
说破不是圣贤豪杰切勿指望成仙不是一代儒宗莫作玄门
弟子天律最严天听至卑妄念一生殃及七祖是经所在有祥
光紫气上冲云霄诸天生喜众圣来观功德无边不可思议倘
有不肖之徒本昧玄修妄加诋毁当有飞天神王击其本身旁
及眷属生罗奇疾死堕酆都万劫茫茫虽悔何及可不慎诸
卷三 第 3p082a 页 CK-KZ_JY114_03p082a.png
唱道真言后序
觉行年三十有九不知修真之为何事也直至巳酉之岁行年
四十受鍊元皇笔箓大法承 青华道父祖师降坛诲谕谆谆
始知天地间有长生不死之道人人可为不择圣凡求之即得
自此以后每日穷究丹经探索义理见其假名立象厚自秘匿
喟然叹曰丹经之作本以度人而觉世也如此深藏不露殆非
所以度人而适以迷人也非觉世而适以惑世虽颜闵复生亦
何能窥其万一哉如我 青华道父直指真诠为万世含灵廓
开荡荡平平一条大路坦然行之可以直达三清与元始天王
心心相印者乎夫丹经之所以厚自秘匿者诚恐误传匪人违
卷三 第 3p082b 页 CK-KZ_JY114_03p082b.png
太上之科禁也我 道父既以鍊心两字为广大法门则传受
自然得体匪人自不能参夫天下安有匪人而肯鍊心与鍊心
而为匪人授受之际又何疑乎至于讲采取火候盖微言之即
此微言之中至理以备人果鍊心得灵则此理自然悟出于戏
我 道父之立法可谓简而严直而巧宽而不滥大而能精从
古以来未之有也觉奉侍 道父三载屡度奇厄危墙两次崩
摧父子不致殒命以至盗贼过门而不入邻患瘟疫而不侵恶
疮毒疟宿疾尽蠲蔬食布衣不求而足小子觉以流俗下尸荷
元皇道父天光主照向上有阶备父母师保之恩沾覆载生成
之德盖以传经启教千载难逢既值其时不可虚度 道父所
卷三 第 3p083a 页 CK-KZ_JY114_03p083a.png
以护持小子实欲小子护持此经传之后世以致一劫万劫无
穷劫也觉不自勉以答 道父意乎法嗣洞阳鹤臞子谨序
卷三 第 3p083b 页 CK-KZ_JY114_03p083b.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