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十 第 1a 页 WYG0064-05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日记卷十     明 王樵 撰
  旅獒
正义曰西方之戎有国名旅○孔氏曰犬高四尺曰獒
以大为异○朱子曰是时武王已八十馀岁矣太保此
书谆谆告之如教小儿相似若自后世言之为非所宜
言不尊君矣
惟克商至用训于王孔氏曰九八言非一○吕氏曰创
卷十 第 1b 页 WYG0064-0503b.png
业之君有一毫之失后世便有邱山之害此于王业已
成则为谨终于示后嗣则为谨始○张氏曰孟子曰大
人格君心之非夫君心之非何自先见而格之乎及读
旅獒然后知古之大人其事君也犹子之事父母也同
气而异息同心而异体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于其喜怒
哀乐寒煖燥湿之节莫不先设而预调之故其亲不至
于有不康大臣之于君心亦犹是也予于旅獒得大臣
格心之义故表而出之
卷十 第 2a 页 WYG0064-0504a.png
曰呜呼明王慎德至惟服食器用真氏曰明王敬谨其
德岂欲四夷之我宾哉而宾贡乃不求自至然其所献
惟服食器用而已无他玩好也○正义曰玄纁絺纻供
服也橘柚菁茅供食也羽毛齿革瑶琨筱簜供器用也
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至惟德其物真氏曰王乃
以其物锡异姓之诸侯以示德之所致俾无废其所职
若宝玉则分于同姓之国以布亲亲之恩于是人不以
物视物而以德视物受其赐者不敢慢易而各思勉其
卷十 第 2b 页 WYG0064-0504b.png
德焉○礼有异姓庶姓异姓王之甥舅庶姓与王无亲
同姓则伯叔之国也○金氏曰德之致即谨德所感贡
方物者也如分陈以肃慎氏之矢宝玉如分鲁以夏后
氏之璜然鲁有封父之繁弱晋有密须之鼓巩阙之甲
是分伯叔非无方物也以宝玉为重尔所以示亲亲分
异姓未必无宝玉也以方物为重所以示服远互文以
见义也器物之微上以德致亦以德示而下以德视之
若獒之为物上下皆非所以为德矣○林氏曰肃慎氏
卷十 第 3a 页 WYG0064-0504c.png
之矢夏后氏之璜诸侯之子孙世守而不失贵其德也
不然是亦璜与矢而已何足贵哉
德盛不狎侮至罔以尽其力此下历以谨德之事戒王
也○真氏曰有德者必敬敬则不狎侮召公先言谨德
至此又以狎侮为戒盖不敬乃败德之原故也○张甬
川曰人以私交于我吾从而应之是与相比昵也非狎
侮乎古之帝王志以道宁言以道接无一毫自私徇物
之心焉是故不狎侮亦不以狎侮于人此所谓正大而
卷十 第 3b 页 WYG0064-0504d.png
天地之情可见者非德盛其孰能之○金氏曰君子小
人以位言德至于盛必无狎侮之失狎侮君子是不以
礼使臣也君子必远引而不得其输忠矣狎侮小人是
不以义使民也小人必难保而不得其效力矣○新安
陈氏曰君子人心所同归狎侮之则恶人之所好失人
心矣安能得人尽心小人以力事人狎侮之虽刑驱势
迫勉强用力尔安能得尽其力必如文王感民子来方
为尽其力须玩味人与其字
卷十 第 4a 页 WYG0064-0505a.png
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真氏曰物之诱人因视听而入目
悦色耳悦声苟非心有所主未有不反为耳目所役者
故必使耳目听命于心而后可也心得其职则百度正
○昭元年左传子产论晋侯之疾曰兹心不爽而昏乱
百度杜预云百度百事之节也此不役耳目百度惟贞
亦谓志不可役物百事之节惟其正如兴居有节或以
游畋声色燕饮而失兴居之正皆为耳目所役也如号
令政事有节或求取不合于礼纳受不以其正而亵王
卷十 第 4b 页 WYG0064-0505b.png
言渎政体亦为耳目所役也
玩人丧德至言以道接真氏曰玩人丧德即所谓狎侮
也玩物丧志即所谓役耳目也○王氏龟龄曰玩人则
以骄灭敬故丧德玩物则以欲胜刚故丧志○苏氏曰
玩物则志以物移故丧志志丧则中乱故志以道宁○
真氏曰凡人于物所不可无若耽玩不舍则丧志矣谢
上蔡举史文成诵程子犹以此箴之惟以道义养心则
志不为物所移故曰志以道宁○金氏曰心苟玩物则
卷十 第 5a 页 WYG0064-0505c.png
役于耳目之欲而易以失吾心之所守故丧志志以道
宁则明乎义理之正而足以辨天下之是非故言以道
接○按志以道宁言以道接此示以内外之交养尤谨
德之要也志不妄发当安于道言不妄受当接以道道
即所谓百度之贞是也志有定则有以审人言之是非
此存中所以应外也言有择则不为侧言改厥度此制
外所以养中也
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至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孔氏
卷十 第 5b 页 WYG0064-0505d.png
曰游观为无益奇巧为异物正义曰无益多矣非徒游
观而已异物多矣非徒奇巧而已○汉景帝诏曰雕文
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此所谓作无
益害有益者也夫布帛以为温而贵纂组之华械器以
为用而尚雕镂之巧诚不以用亦祗以异不过以悦人
之观美而已人主之好尚如是则有益之事为所妨废
何以成安养之功汉文帝诏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
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至哉
卷十 第 6a 页 WYG0064-0506a.png
斯言可以真见异物远物之不足贵矣彼为大宛善马
而劳师万里以求之者诚何心哉贵之者亦以其异匪
以其用也用非所贵贵非所用则侈用伤财下日趋于
淫巧而饥寒之所由生也民何以足哉○晋惠公与秦
人战乘小驷而败见获于秦小驷郑出也是非其土性
不习于用也○周穆王伐犬戎得白狼白鹿以归荒服
因以不至○夫犬马非其土性与珍禽奇兽之属其为
物至微而人主或好之者以其瑰异来自殊方而贵之
卷十 第 6b 页 WYG0064-0506b.png
也此心一启不惟内非所以谨德而亦使人得而窥之
反以携远人向化之心矣故不宝远物则远人格上文
因玩物而推明玩人之失至此又因宝物之戒而归重
于宝贤之意所宝惟贤正与上五不字相形而远人迩
人亦相对以见意夫迩人不安则虽单于稽颡于庭越
裳重九译而至何补于事哉此一段凡三节无益与异
物犹泛言之至犬马奇兽则指言之至所宝惟贤发一
惟字见此外人主无当留其心者宝非其宝迩人且不
卷十 第 7a 页 WYG0064-0506c.png
安则切言之矣○程子曰人主之势心之所向天下风
靡景从珍禽奇兽宝玩之物虽遐方殊域之所有深山
大海之所生无不可致盖上心所好奉之以天下之力
也若好贤之心如是则何岩穴之幽不可求何山林之
深不可致
呜呼夙夜罔或不勤至功亏一篑孔氏曰言当夙兴夜
寐常勤于德轻小毁大故君子慎微八尺曰仞喻向成
也未成一篑犹不为山故曰功亏一篑是以圣人乾乾
卷十 第 7b 页 WYG0064-0506d.png
日昃慎终如始○正义曰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言末路之艰难也○按吕氏谓此即谨德工夫者盖人
心惟常勤故德无微而不谨若谓功德已盛而夙夜之
间或暂有止息焉则有乘其间而入之者矣为山九仞
之喻正以平日积累而一事不谨即能为大德之累惟
乾乾日昃慎终如始乃为得之又云一暂止息则非谨
德矣最得经旨勿以受獒之事为小当知细行不矜终
累大德盖必无所不谨犹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以见
卷十 第 8a 页 WYG0064-0507a.png
一暂止息则前功尽弃矣又曰圣人虽作之不已常若
欠乎一篑圣人之心无穷也○真氏曰武王大圣人也
西旅贡獒初未之受召公恐其恃大德而忽细行以献
獒之受为无损故豫戒之如此盖积行而成德犹累土
而成山一行失则全体皆失亦犹一篑亏而全功俱亏
也彼以圣人而犹致其谨今人未有寸善则曰吾知顾
其大不暇恤其细可乎哉○按首告以慎德后戒以丧
德累德圣贤于一事之几即兢兢如此
卷十 第 8b 页 WYG0064-0507b.png
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允迪兹指夙夜罔或不
勤而言也如此则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不然有投其
间即遗生民无穷之害而非创业垂统可继之道矣以
唐太宗玄宗德宗宪宗初年末路观之可见
  金縢
正义曰成王得周公策命之书史叙其事乃作此篇非
周公作也郑云凡藏秘书藏之于匮必以金缄其表然
则非周公始造此匮独藏此书也
卷十 第 9a 页 WYG0064-0507c.png
既克商二年至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古者国有大事卜
则公卿百执事皆在敬共相听于卜筮故名穆卜穆卜
者佥卜之名周公不欲穆卜故自以为功而密祷于天
也○二公之卜须动朝廷之礼如王与大夫尽弁之类
周公因二公之言而有悟于心以为必须卜则无烦二
公此乃我之事耳盖公以王之懿亲气息连于祖考为
天下为兄迫切丐贶于在天之灵自信其诚之有感必
通所谓以旦代某之身非周公谁宜任之非周公谁敢
卷十 第 9b 页 WYG0064-0507d.png
言之此周公所以自任为己之事也○临川吴氏曰古
礼凡于远祖之无庙者及宗子去其宗庙而在他国者
及支子虽在本国而于礼不得入庙者或有祷告必须
墠地为坛以栖祖考之神周公文子为臣故不敢告于
庙而为坛以告也○筑土曰坛除地曰墠植古置字置
璧于三王之坐以礼神秉圭周公自执桓圭也
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至我乃屏璧与圭此告神之
辞也元孙某正义曰本告神云元孙发泰誓牧誓皆不
卷十 第 10a 页 WYG0064-0508a.png
讳发此独讳之者由成王读之也谓成王开匮得书读
至此字口改为某史官因之按此讳名为某之始遘厉
虐疾吕氏曰常人疾多自致圣人无致疾之道偶与天
之厉气相值故云丕子元子也武王为天元子三王有
保护之责于天不可令其死请以旦代之旦能仁顺祖
考多材艺可役使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艺不
能事鬼神是元孙之死不若旦之死而元孙任大责重
乃受命于上帝之庭布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
卷十 第 10b 页 WYG0064-0508b.png
使四方之民无不祗畏是其生则所系于天下者尚有
无穷之事未可以死故叹息言三王当无坠失天之降
宝命庶我先王之宗祀亦永有所赖以存也宝命即帝
庭之命也天下初定民心易摇武王而死则事未可知
是宝命之坠不坠系武王之身存不存也武王一身下
则子孙黎民所赖以安定上则先王庙祀所赖以依归
三王若不任其保护之责而使天降之宝命一失则不
惟下地之子孙不定而先王亦失其所依归矣感动三
卷十 第 11a 页 WYG0064-0508c.png
王最在此数语三王纯孝也纵曰无意于尔子孙其能
无意于先王乎○元孙不若旦非周公自誇而贬武王
盖欲代其死不得不然言武王不救则天命坠宗社亡
非过为危言理势实然也后来王崩在定商八年后三
监之变尚如此况克商二年乎○先王三王之祖考后
稷之属也先王建邦启土称先王可见○或曰金縢之
祷不知命乎程子曰周公诚心欲代其兄岂问命邪○
苏氏曰周公之祷非独弟为兄臣为君也乃为天下为
卷十 第 11b 页 WYG0064-0508d.png
先王祷也上帝听而从之无足疑者世所以疑者以己
之多伪而疑圣人之不情也○项氏曰金縢之书本无
可疑而说者多疑之盖谓死无可代之理殊不知此特
后世之人自不能行而行之者又不出于诚是以不能
动天尔桑林之祷六事自责是汤以身代百姓也云汉
之诗宁俾我遁是宣王以身代百姓也而上天皆为之
变动自古匹夫以一念之诚上动天意者何可胜数况
武王之兴天所眷佑周公之圣天所赋与因天感天其
卷十 第 12a 页 WYG0064-0509a.png
有不动者乎○孔氏曰许谓疾瘳待命当以事神不许
谓不愈也屏藏也言不得事神○蔡氏曰俟命俟武王
之安也
乃卜(句/)三龟一习吉至翼日乃瘳孔氏曰习因也三龟
一相因而吉○正义曰虽三龟并卜兆有先后后者因
前故云因也又曰观兆已知其吉犹尚未见占书占书
在于匮启匮以籥见其占书乃并是吉未见占书已知
是吉者卜有大体见兆之吉凶粗观可识故知吉也○
卷十 第 12b 页 WYG0064-0509b.png
籥钥通即今锁也○公视兆曰兆体如此王其无害因
卜兆而知三王之许我故言新受命于三王惟永终是
图是图即定尔子孙于下地是也周公为周室谋者在
此武王无害公自谓得永终之兹归惟俟三王之能念
我一人使之安而已一人武王也○问周公既祷三王
而藏其文于金縢之匮中岂逆知成王之信流言将以
语之乎程子曰以近世观焉祝册既用则或焚之或埋
之岂周公之时未有焚埋之礼也而欲敬其事故若此
卷十 第 13a 页 WYG0064-0509c.png
乎○古者有大事卜筮史必书其命龟之事及兆于册
系其礼神之币而合藏焉是则金縢之匮周家藏卜书
之常器而终事纳册亦周家占人之常职非周公始为
之也前乎此周公卜而启籥见书后乎此成王欲卜而
启金縢皆此匮也○问周公代武王武王以有瘳有此
理否尹子曰尽周公之诚意而已然有瘳乃感应也○
林氏曰请代武王之死者周公之本心也王瘳而公不
死者天也非人之所为也○朱子曰既克商二年至王
卷十 第 13b 页 WYG0064-0509d.png
翼日乃瘳此叙周公请命之事
武王既丧至不利于孺子朱子曰此以下记周公成王
时事○经世纪年武王己巳岁即位至十三年辛巳克
商壬午有疾而瘳又三年乙酉冬十一月崩年九十三
成王方十三岁竹书纪年武王年五十四金氏曰按文
王世子篇文王谓武王曰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
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夫年之短长命也父
岂能与其子且如其言则文王十五而生武王前此已
卷十 第 14a 页 WYG0064-0510a.png
生伯邑考矣武王八十一而生成王后此又生唐叔虞
焉当依竹书纪年按记之言诚如金氏所辩但中庸云
武王末受命无逸云文王受命惟中身享国五十年而
武王其长子则武王受命之年亦非蚤矣竹书之言亦
未足信也○武王克商立纣子武庚奉汤祀而使管蔡
霍叔监其国三监在其国阴造不利之言使播之于周
故曰流言
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至王亦未敢诮公金氏曰
卷十 第 14b 页 WYG0064-0510b.png
古文尚书辟字作□古文凡君辟刑辟之辟皆作□唯
此作□此必孔壁书本是避字也辟谐声从辵从井皆
避之义○越绝书管叔蔡叔不知周公而谗之成王周
公乃辞位出巡狩于边○郑康成曰周公遭流言之难
避之而居东都(注凡/三出)又曰成王得金縢之书亲迎周公
周公归摄政三监及淮夷叛周公乃东伐之○孔氏曰
辟法也董铢问此辟字与蔡仲之命致辟之辟同安得
以辟为避且使周公委政而去二年之久不幸成王终
卷十 第 15a 页 WYG0064-0510c.png
不悟而小人得以乘间而入则周家之祸可胜言哉周
公是时不知何以告我先王也朱子曰辟字当从古注
说又与蔡沈帖曰弗辟之说只从郑氏为是向得董叔
重书亦辩此条一时信笔答之谓当从古注说后来思
之不然是时三叔方流言于国周公处兄弟骨肉之间
岂应以片言遽兴师以诛之圣人气象大不如此又成
王方疑周公周公固不应不请而自诛之若请于王王
亦未必见从则当时事势亦未必然○项氏曰孔氏谓
卷十 第 15b 页 WYG0064-0510d.png
辟者行法也居东则东征也信然则周公诛谤以灭口
岂所以自明于天下哉郑氏谓辟读为避居东则避之
也予尝反复本文则郑说为是盖周室初基中外未定
流言乘间而作成王疑于上国人疑于下周公苟不避
之祸乱忽发家国倾危将无以见先王于地下矣周公
之与二公盖一体也故密与二公谋之使二公居中镇
抚国事而身自东出避之因以宁辑东夏但不居中则
不利之谤自息而乱无从生矣故周公居东二年外变
卷十 第 16a 页 WYG0064-0511a.png
不起而内论亦明向者倡为流言谋作祸乱之人遂得
主名内外之人始知其为管叔之罪也众论既明于下
则渐可开晓成王之惑周公于是自作䲭鸮之诗极道
家国之艰难心迹劳悴以冀王之察己也王虽未能洞
然遂信周公之忠然亦未敢决然遂以周公为非者盖
由左右诸大夫国人之论皆已明白无有一言以助成
王之疑者故成王之心虽欲非之亦无所据而发也○
金氏曰周公之避所以必告二公而后行者以成王尚
卷十 第 16b 页 WYG0064-0511b.png
幼朝廷之事不可以无所属也所以周公居外而朝廷
不乱以有二公在焉尔朱子后与蔡沈书当为定论○
按伐柯九罭狼跋三诗皆周公居东之诗也狼跋诗曰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言公遭流言
之变而其安重自得如此盖周公居东待罪而不失其
常度故诗言如此使居东为东征则又何狼跋之云硕
肤之孙乎○金氏曰鸱鸮之诗其情危其辞急盖有以
忧武庚之必叛王室之必摇也夫昔也武庚以周公权
卷十 第 17a 页 WYG0064-0511c.png
任间三叔(朱子曰武庚当时意必日夕说诱三叔以为/周公弟也而居中专政管叔兄也而在外监)
(殷故管叔遂/生不肖之心)而今也奄君又以周公见疑嗾武庚(书大/传曰)
(管蔡流言奄君薄姑谓禄/父曰周公见疑矣请举事)则蹢躅之变势所必至故周
公汲汲为王言之为鸟言以自喻或以喻先王也曰鸱
鸮鸱鸮既取我子谓其已诱管蔡母毁我室谓勿更摇
动我周家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伤管蔡也二章言先
王创业之备固也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微管蔡之内叛
武庚之外连则固未易侮也三章言先王之勤劳也四
卷十 第 17b 页 WYG0064-0511d.png
章言王室之孤危外患之必至其辞不得不急也既而
成王悟周公归而管蔡武庚卒叛盖其参谋造祸非一
日矣管蔡之惑滋甚至是而复畏罪则挟武庚以叛武
庚之谋既深至是而复乘机则挟管蔡以叛也○按䲭
鸮四章盖极道武庚之情武庚之情既明则成王之疑
自释大诰曰殷小腆诞敢纪其绪曰予复反鄙我周邦
此武庚之情而此诗所谓毁我室与侮予者皆谓此也
武庚虽包藏此心而王室未有衅则亦安从而发哉不
卷十 第 18a 页 WYG0064-0512a.png
幸而三监者入其机械之中为所扇惑诗之所谓既取
我子者指此也三监为武庚所取欲动摇周室而不间
周公则不可动于是流言曰公将不利于孺子此其谋
欲使周室先自生衅而后起而图之也而成王果不能
无疑周公于是而不退去以待王心之察不惟非大臣
自处之义其不反实奸人之口乎于是告二公以当去
之义而避位以去之周公自处之义则项氏所谓既不
居中则不利之谤自息者最为得之乃若国事之重则
卷十 第 18b 页 WYG0064-0512b.png
有二公在焉固不嫌于无所托而轻委之以去也既去
而周公亦不汲汲于自明及居东二年而罪人之主名
王自得之盖奸人虽能为幻于一时而徐之未有不情
见计露者也周公于是究其本谋之所自而直以武庚
之情陈之于王王可悟矣然而武庚之叛未形也故未
能决然遂以公为是而亦未敢诮公为非周公陈武庚
之情而一己之心迹不足复言乃若武庚之志欲纪亡
殷之绪复其旧物而覆我周室其祸不在周公之身而
卷十 第 19a 页 WYG0064-0512c.png
已也王虽或已知周公之无他而或未足以及此故周
公曰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
音哓哓言忧在王室而已之鸣不得不急也武庚若起
王室安危有未可知者此感喻王之深也○鸱鸮诗今
在东山之前是贻诗在前而东征在后又其明證也虽
朱子之解亦未得诗意盖缘尚仍孔氏说未及追改亦
以为武庚管蔡既诛之后之诗也使武庚管蔡既诛之
后成王尚未知周公之意则王心之蔽深矣岂区区之
卷十 第 19b 页 WYG0064-0512d.png
诗所能回岂自述其勤劳所能感动哉周公之东征也
邦君御事有艰大之疑周公尚且谆谆化诱使其心了
然无疑而后诞以尔东征况于流言之初讨罪大事不
出王意而遽可动乎以大诰考之东征出于王命也明
甚东征出于王命则在迎归之后岂不又明甚哉此与
微子抱祭器归周等事皆关圣贤大节而传记异辞不
无害教故悉辩之
秋大熟未穫至岁则大熟蔡氏曰秋大熟系于二年之
卷十 第 20a 页 WYG0064-0513a.png
后则成王迎周公归盖二年秋也东山之诗言自我不
见于今三年则居东之非东征明矣朱子曰东征三年
非二年也○蔡氏曰王与大夫尽弁以发金縢之书将
卜天变而偶得周公册祝请命之说孔氏谓二公倡王
启之者非是周公卜武王之疾二公未必不知之周公
册祝之文二公盖不知也史及百执事即前日卜武王
疾之人也二公及王问之皆谓信有是事已而叹息言
此实公命而我勿敢言尔孔氏谓周公使之勿言者非
卷十 第 20b 页 WYG0064-0513b.png
是○王执书以泣曰其勿穆卜孔氏曰本欲敬卜吉凶
今天意可知故止之按成王于是大发悟虽因得书而
其机又在鸱鸮之诗史氏记贻诗于先盖见此也○蔡
氏曰按郑氏诗传成王既得金縢之书亲迎周公郑氏
学出于伏生而此篇伏生所传当以亲为正亲误作新
正犹大学新误作亲也国外曰郊王出郊者自往迎公
即上文所谓亲迎者也天乃反风感应如此之速洪范
庶徵孰谓其不可信哉又按武王疾瘳四年而崩群叔
卷十 第 21a 页 WYG0064-0513c.png
流言周公居东二年罪人既得成王迎周公以归凡六
年事也编书者附于金縢之末以见请命事之首末金
縢书之显晦也○前云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后云天
乃雨反风禾则尽起盖为风所偃者既反风则禾尽起
其为大木所偃者不能自起故命邦人尽起而筑之起
而筑之以禾言而木在其中
按金縢一篇周公之事首尾明著凡居摄践阼及诛管
蔡之讹传皆可以不辩而明以旦代某之身一为周家
卷十 第 21b 页 WYG0064-0513d.png
大业一亦为成王之幼也至诚感天王翼日疾瘳又四
年而崩成王才年十三尔武庚三监犹且有变使武王
遂丧于克商二年之后则意外之变何如哉故周公与
太公召公同心一德保传成王辅翼王室以身任天下
之重而不知其他而岂知管蔡之不平于旁武庚之伺
衅于下虽然以顺讨逆在王室自有大义存焉在周公
则身被流言有引避而已引避不待周公而能然不可
谓周公无事乎此也周公之处此上为王室之虑下明
卷十 第 22a 页 WYG0064-0514a.png
臣子之节其道皆前定而其意深矣或以成王终不悟
为疑盖未足以知圣人之事也假如天无风雷之变成
王未迎周公之前武庚若叛周室大臣必奉王命以诛
之矣不待周公也天理人事不间毫发周公之事人事
已无不尽王心己必回矣而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又
适相参合孰非周公至诚之效哉在周公之所可自尽
者不过如此至于致辟之事则大法在王室大义在天
下非周公之事也凡过为周公疑又欲为周公避而惜
卷十 第 22b 页 WYG0064-0514b.png
其不幸者皆未足以知圣人之事者也
  大诰
成王既迎周公归三监武庚遂叛成王命周公讨之大
诰天下○吕氏曰叛者三监武庚尔何必大诰多方盖
天下初定人情未安三监煽乱恐牵引不止于此故大
诰谕之人心有定则变无由生也○真氏曰圣贤举事
必先谕告多方者所以昭大公而一众志非但防乱而
已也○金氏曰三监武庚之叛同于叛而不同于情武
卷十 第 23a 页 WYG0064-0514c.png
庚之叛意在于复商三监之叛意在于得周也至于奄
之叛意不过于助商而淮夷之叛则外乘应商之声内
撼周公之子其意又在于得鲁是以相挻而起以秦汉
之势言之殆所谓山东大抵皆反者也故邦君御事以
事势之艰大欲违卜自守大诰一篇不及其他惟释其
艰大之疑与其违卜之说自肆予冲人以下释其艰大
也予惟小子以下释其违卜也尔惟旧人以下释其艰
大也予曷其极卜以下释其违卜也若夫事理则不在
卷十 第 23b 页 WYG0064-0514d.png
言矣抑篇中曰殷小腆曰殷逋播臣于三监则略而不
详何也不忍言也不忍言则亲亲也其卒诛之何也亲
亲恩也诛之天下之大义也象之欲杀舜止于乱家故
舜得以全之管叔之间周公欲以乱国故成王不得不
诛之使管叔而可以无诛则天下后世之为王懿亲者
皆可以乱天下而无死也故黜殷天下之公义诛管蔡
亦天下之公义也苟天下之公义圣人不得而私亦不
得而避也吁是亦成王周公之不幸而已矣
卷十 第 24a 页 WYG0064-0515a.png
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至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王若
曰者成王之言作书者述其大意凡成王之命而周公
传之则称周公曰王若曰其止称王若曰者或史臣之
辞或当时诰命如后世制诏之类也猷发语辞孔氏以
为顺大道以诰天下则后篇猷殷王元子为告何道邪
吊恤也犹诗弗吊昊天之例历历数也服五服也言我
不为天所恤降害于我周家武王遂丧而不少延也大
思我幼冲之人嗣承大业使懵于事理弗能造哲以导
卷十 第 24b 页 WYG0064-0515b.png
民于安康是人事且有所未至况言其能至知天命乎
格知天命谓承天眷而延历服于无穷也造哲迪民康
谓眼前事理之当尽者暗指讨叛而言成王意谓讨叛
安民目前事理明甚于此尚昧而不能决则何以仰承
天眷而嗣守基业于无穷乎此数言大意已尽下复反
覆以谕之○古人所谓哲者明于事理之所当然而已
矣率宁人有指疆土即造哲迪民康者也至于爽邦由
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则不止为造哲迪
卷十 第 25a 页 WYG0064-0515c.png
民康而格知天命于人事之中为哲之至者矣
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至不敢闭于天降盛用已语终
而未终之辞今秦人语犹然言予惟小子未更于事当
此祸变若涉渊水而兢畏之深也虽畏之之深宁可以
难自阻而不求其攸济之道邪亦惟敷布国家之典章
法度增益开大前人所受之命以不忘武王之大功可
也今武庚不靖天固诛之明法度恢前功于是乎在予
岂敢闭于天之威用而不行讨乎二敷字与下一闭字
卷十 第 25b 页 WYG0064-0515d.png
相对看贲也前人受命也所当敷故欲敷之以不忘前
人之功天之威用所不可闭也故不敢闭之而必申天
讨之义典章法度国家之神气精彩所存故谓之贲若
不能施于所当施法纪不明无以示四方非所以敷贲
也前人受命所谓皇天眷命惟我有周诞受多方者也
今武庚敢挟其丧亡之馀伺我王室之衅妄谓天命可
图则非所以敷前人受命也夫武王安天下之大功今
几何时若无敷扬振起气象是委之地下故敷贲敷前
卷十 第 26a 页 WYG0064-0516a.png
人受命者所以不忘武王安天下之大功盖典章修明
基业开大则四海永清之烈万年一日也或曰贲大也
敷贲犹言用宏兹贲也
宁王遗我大宝龟至越兹蠢称武王为宁王又曰宁武
盖当时语也大宝龟所谓国之守龟也介绍所以传人
之意龟为天之介绍以传天之意故曰绍天明天明者
吉凶之理昭然者也命命龟也大艰大难也西土对东
方诸国而言此盖武王初崩之时泛卜时事之吉凶而
卷十 第 26b 页 WYG0064-0516b.png
有此兆言将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之人亦不能静天时
有变人事艰虞之会故曰大艰东方有乱西土奔命故
曰不静郑玄谓西人亦有骚动者妄也夫武庚未叛西
土方晏然而龟之预告已如此所谓见乎蓍龟者也及
此果蠢然而动将言卜伐武庚之吉故先言此以见卜
之有验而不可违也○上言事理当尽之意此下始以
卜言以天命决人事反覆言之以勉群心之断而不疑

卷十 第 27a 页 WYG0064-0516c.png
殷小腆诞敢纪其绪至反鄙我周邦腆厚诞大叙绪疵
瑕也言武庚以殷馀小腆之国大敢纪其既亡之绪是
虽天降威于殷然亦因知我国有三叔瑕隙故敢言我
将复殷祚而反鄙邑我周邦也三监虽愚岂不知武庚
得复周邦反鄙之不为已利乎盖一时为所诱惑特未
悟尔元吉与建成图世民去世民则取建成易尔此武
庚之谋也吴楚七国举兵而向汉以晁错为辞汉为之
诛错而兵不罢诘之者曰此其意不在错也反者语塞
卷十 第 27b 页 WYG0064-0516d.png
成王讨武庚亦犹是也
今蠢今翼日至朕卜并吉今蠢今翼日举武庚蠢动之
明日见大义所在贤者即见之明而应之速不待于时
日之多也民之贤者十夫见其众也来翼佐我以往抚
定宁武之图功宁武图功即宁考图功也后云敉宁王
大命语意同此言人事先应大事戎事也人谋既从卜
又并吉所以为美并吉即所谓三龟一习吉也蔡传读
敉宁为句武图功训武为继似牵强○栾武子以三卿
卷十 第 28a 页 WYG0064-0517a.png
为主不与楚战君子之于天下也已不必常是则从众
众不必常是则从贤贤者人心公议之主也邦君御事
之曰艰大者所谓众不必常是者也从善以十献为主
可谓众矣盖邦君御事犹有利害之惑而十献同心则
公理所在超乎利害之外者质诸亿万人而皆合可知
矣虽不卜亦可决况卜三龟而并吉乎
肆予告我友邦君至王害不违卜按始而三叔流言武
庚诱之也既而连兵以叛武庚胁之也当时三叔必为
卷十 第 28b 页 WYG0064-0517b.png
戎首其举兵之辞虽不可知意亦必有所托邦君御事
但知三叔流言之衅而不知武庚首祸之情故以王宫
邦君室为言
肆予冲人永思艰至宁考图功造为卬我也沈栝谓秦
语平音故呼我为邛恤忧毖劳也言尔以艰大沮我肆
予冲人亦岂不思其艰大哉其如四国允蠢害及鳏寡
之可哀何造哲迪民康乃悯人穷者之所汲汲而可以
艰大止邪我之所为皆天之所役使今日之事天实以
卷十 第 29a 页 WYG0064-0517c.png
其甚大者遗于我之身而役之以图大也奚可畏其大
而不为也天实以其甚艰者投于我之身而役之以图
艰也奚可畏其艰而不为也我固不遑自恤以义言之
尔邦君御事诚当宽我之忧勉我之事而乃反以艰大
沮我无乃非人臣之义乎
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至弼我丕丕基以卜为卜
则占数之一术而已殊不知卜者所以绍天之明则卜
之所在帝命之所在也今也卜伐武庚而吉是帝既命
卷十 第 29b 页 WYG0064-0517d.png
伐之矣其敢废乎故即先王小民莫不用卜以见已不
可废卜之意天明即卜也从之则吉逆之则凶是可畏
也壮我讨叛之谋坚我克敌之志辅成我丕丕基业者
惟兹卜也其可违哉上释艰大此释违卜○天明说见
上文
王曰尔惟旧人尔丕克远省至攸受休毕閟闭也极卒
与毕皆终也图事图功自其所经营者谓之事自其所
成者谓之功攸受休天休也宁人十乱之属当时谓武
卷十 第 30a 页 WYG0064-0518a.png
王为宁王因谓其臣为宁人也此章以下重释艰大之
语旧人即所谓考翼者逮事武王克商者也又专呼而
告之曰尔惟武王之旧人尔大能远省前日之事尔岂
不知武王若此之勤劳哉武王创造之初亦以艰难勤
劳而成之则今日天之否閟勤劳我者乃我成功之所
也予敢不极卒宁王之图事乎化者化其固滞诱者诱
其顺从棐辅也棐忱辅人之诚信也言龟从虽可以即
事而人谋未协故犹烦化诱之辞冀其佥同之应而民
卷十 第 30b 页 WYG0064-0518b.png
献十夫以为可伐则天棐忱之辞考之我民而可见矣
言天虽无言而民言之公即天意也予曷其不于前宁
人之图功是终乎天亦惟用此事变以勤劳我民如人
之有疾必速攻治之非可养患于身也予曷其不于前
宁人所受之休是毕乎此章三言天三言予盖谓天意
如此我安敢不如此既言宁王又言宁人者盖谓宁人
之功我尚思终之宁人之休我尚思毕之况尔旧人乎
曰事曰功曰休盖互言之大抵宁王宁人以除乱安民
卷十 第 31a 页 WYG0064-0518c.png
为事而成功于时受休于天者今适不幸有武庚之乱
不能讨定则前事有不卒前功有不终前休有不毕矣
不讫事之咎谁则执之我固不敢辞尔旧人与宁人昔
日同功一体者亦何以自解乎○书中言棐忱者非一
不可异解(蔡传云天辅以诚信/之辞考之民而可见)
王曰若昔朕其逝至卬敉宁王大命苏氏曰如我本意
则昔日已往矣所以至今者以言艰而日思之也以筑
室喻又以农喻父虽敬其事而子不继其父其肯曰我
卷十 第 31b 页 WYG0064-0518d.png
有后不弃基乎我其何敢不及我身之存以抚安宁王
之大命乎○以底法与菑喻武王之开创以堂播喻今
日之平乱以搆穫喻守成长远之事今日正如堂之才
定基稼之未降种尽有事在尚且怠惰则何望其他责
在我身则欲于我身毕之故曰予曷敢不越邛敉宁王
大命○此承上章卒事终功毕休之意又取喻而深切
言之假如有田菑而不播播而不穫有室底法而不堂
堂而不构谓之事卒与不卒功终与不终休毕与不毕
卷十 第 32a 页 WYG0064-0519a.png

若兄考至弗救兄考武王周公之兄成王之考也有友
伐厥子者管蔡王之懿亲武庚武王所封本非仇敌犹
之友而来伐其子也民指当时之异论者而托之民也
民养盖当时语养畜养也苏氏训为厮养则非所以目
其臣也意邦君御事以王宫邦君室为言者颇以管蔡
为难尔而成王言譬之有友来伐其子则为所畜养者
亦惟急救之为是而不可犹豫坐视相劝以弗救也劝
卷十 第 32b 页 WYG0064-0519b.png
字还是民养自相劝以弗救如隋人作毋向辽东浪死
歌以相感劝即此劝字传中作劝其攻伐而不救似非
语意也
王曰呜呼肆哉尔庶邦君至尔亦不知天命不易肆哉
勉其舒肆而不畏缩也爽明也桀纣昏乱汤武克之而
天下清故曰爽厥师曰爽邦由哲者由得哲人之辅也
十人即乱臣十人也十臣蹈履至到故心与天通能知
其祸福之几于先及周德日隆天休滋至亦惟十人与
卷十 第 33a 页 WYG0064-0519c.png
武王同心同德有以悟其式教用休之意于不言之表
十人有知天之德如此以此赞襄武王克商受命用爽
厥师所谓爽邦也尔于是时不敢违越武王法制惮于
征役况今武王死天降祸于周首大难之四国大近相
攻于其室比武王吊伐之时事势之危迫何如东征以
奉天命其所赖于臣人之辅者又何如尔乃以为不可
征以今视昔尔亦不知天命之不可违越矣视十人迪
知帝命之心何如耶视尔昔时不敢易法之心何如耶
卷十 第 33b 页 WYG0064-0519d.png
○迪知上帝命者心与天通自然合理者也知天命不
易者未能真知而不敢不信者也在武主时商罪贯盈
不可不讨天命如此眷佑有周梦卜协吉天之棐忱又
如此在今日武庚作乱不可不讨天命亦如此民献予
翼朕卜并吉天之棐忱亦又如此是今昔之事理一也
然在昔有十人之辅而尔旧人亦不敢易武王之法今
考翼不可征则不惟易我之法而言害不违卜则亦不
知天命之不可易矣顺上从征君之法不可易奉天行
卷十 第 34a 页 WYG0064-0520a.png
罚天之命尤不可易也以昔时奉法之心为今日顺天
之义则与迪知者虽有间而与爽邦者实同功矣不亦
美乎○天命至微天之棐忱亦无形声可验惟十人蹈
知之吕氏曰哲人能尽天地之心○诞邻胥伐于厥室
言其为害迫近比武王伐纣救民犹为乱在彼国本国
固无事也○两易字蔡传训为违越而下无音则只如
字读陆以豉反
予永念曰天惟丧殷至惟休于前宁人我长念曰天之
卷十 第 34b 页 WYG0064-0520b.png
除恶也止其身岂若农夫之去草必芟夷蕴崇之无复
易种而后已哉惟人自作孽则有自灭之道如农夫去
草不尽使复延蔓则有朕亩不终之责矣使武庚不叛
则天之所欲亡者纣而已恶恶止其身罚弗及其嗣人
理也实天心也此武王所以封武庚也夫何武庚也不
畏天安分为商家世祀之谋而诞纪其绪为一旦灭祀
之举乃知天之丧殷也若穑夫然不尽除之不已也则
我亦安敢不终朕亩邪我之所以终亩者是天亦惟欲
卷十 第 35a 页 WYG0064-0520c.png
休美于前宁人不使有除恶不尽之累尔意以武王诛
纣而复封武庚譬之去草不尽致复滋蔓为害其美不
全故今欲终亩以全其美也
予曷其极卜至卜陈惟若兹指与耆同左传引诗耆定
厥功陆音旨耆定犹指定也上既历解其艰大之疑此
章又释其违卜之意谓大事以人谋为本我亦何敢尽
欲用卜敢不从尔勿征乎惟佐武王以开疆土此宁人
之功有待于后人之继者也此功不循不但无以休于
卷十 第 35b 页 WYG0064-0520d.png
前宁人而先王之疆土为他人所窃据则又不但朕亩
不终之责而已若率循其功则讨叛伐罪王威自当丕
扬于海表除残去暴疆土岂容窃据于他人指定先王
疆土此实事理之显然而可见者也卜而不吉固将伐
之况今卜而并吉乎肆朕大以尔东征言必往矣天命
不僣言必克矣卜之所陈已明告如此矣
蔡传总结上原天命下述得人往推宁王宁人不可不
成之功近指成王邦君御事不可不终之责而反复始
卷十 第 36a 页 WYG0064-0521a.png
终卜之一说云云最得一篇大意○周家四大事皆定
于卜伐商也都洛也东征也武王之疾瘳也皆圣人诚
信合天之效非寻常区区卜数之间也洪范极言其理
曰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彊子孙其逢吉吁卜之为道岂
小也哉非知天者不足以用之
  微子之命
孔氏曰称其本爵以名篇○林氏曰不曰宋公之命而
曰微子之命宾之而不臣也
卷十 第 36b 页 WYG0064-0521b.png
王若曰猷殷王元子至永世无穷孔氏曰微子帝乙元
子惟考古典有崇德象贤之义言今法之按崇德谓尊
崇先圣之德而不泯其祀也象贤谓立其后以主其祀
使世其德而存其仪刑不使与之俱亡也象也者为之
象也桀纣以无道而亡夏商之国可灭而禹汤之德不
可灭故有象贤之义焉礼者典礼物者文物如路车为
善而色尚白之类修其礼物不使废坏以备一王之法
使后世有所考也宾以客礼遇之传所谓宋于周为客
卷十 第 37a 页 WYG0064-0521c.png
是也凡此皆古制而周室稽之以处微子皆圣人公天
下之心也○或曰崇德象贤前日失之于武庚今日得
之于微子愚谓非失之于武庚也武王之时武庚之恶
未形则当封者武庚也盖纣以嫡子立为天子武庚纣
子实为大宗微子不过支子尔武庚在则为殷后奉汤
祀者武庚也亦安得逆探其后日之事而不之封哉望
之以象贤期之以咸休今日待微子之心亦昔日待武
庚之心也武庚之欲自绝也乃圣人所末如之何者也
卷十 第 37b 页 WYG0064-0521d.png
然自后世论之惩于管蔡之事鲜不疑忌同姓惩于武
庚之事尤少有能善处前代之后者周家则不然管蔡
败而并建亲贤以蕃屏周者为益盛武庚败而建微子
于上公其待遇为益加呜呼此周德所以为至与
呜呼乃祖成汤克齐圣广渊至德垂后裔齐庄敬也圣
通明也广言其大渊言其深此四字以敬为本功加于
时以除暴安民而言德垂后裔如肇修人纪犹足以开
克孝之心传祗肃神祗犹足以垂肃恭之家法此言崇
卷十 第 38a 页 WYG0064-0522a.png
德之意也
尔惟践修厥猷至尹兹东夏履其后曰践能敦行之曰
修微子践修成汤之道在帝乙时已以贤称恪慎克孝
事亲以敬也肃恭神人事神治人皆以敬也予嘉乃德
曰是敦笃而不忘其家法者也岂但予之嘉之乃上帝
之所顾歆下民之所敬顺是可以统承于汤而作宾王
家矣故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焉此言象贤之意也
○笃言德之厚不忘言其心之眷眷处不忘即所以为
卷十 第 38b 页 WYG0064-0522b.png
厚也○上帝时歆二句因其德而美其能如此未然事
也亦见其宜为祭主君临大国之意时歆只是帝休之
意非谓微子享上帝也○曰孝曰恭曰笃可以想见微
子之为人史称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纣惟
恃此而狎侮五常荒怠弗敬所以败汤之德而覆其宗

钦哉往敷乃训至俾我有周无斁真氏曰往敷乃训欲
其以修于已者布其教于国人也○金氏曰此以下勉
卷十 第 39a 页 WYG0064-0522c.png
戒之服谓上公九旒九章之服命谓上公九命凡车旗
献享之节也宋王者之后得用天子礼乐于先王之庙
然宋公之服命则不可不谨也微子之贤不待戒然周
室伤武庚之乱为后世虑亦所以全宋也故勉戒之加
详焉世世享德万邦作式所谓诸侯宋鲁于是观礼盖
礼守先代爵为上公亦诸侯之倡也无斁不厌也○弘
乃以下协韵○烈祖成汤也弘字应德垂后裔践修厥
猷说衍于不替即所以弘之也有民指东夏之众律者
卷十 第 39b 页 WYG0064-0522d.png
有以为之范也世世享德言微子为受封之祖而创业
垂统以贻后人也因武庚绝世而深期之万邦指诸侯
言盖爵为上公礼守先代万邦诸侯将视以为法也○
毗一人对蕃王室世享德对弘烈祖式万邦对律有民
有周无斁应永绥厥位而意又进或以为通承上七句
者非是林氏谓观成王戒微子之言必无赐周公天子
礼乐之事良是
呜呼往哉惟休无替朕命往汝之国休美其政乃总括
卷十 第 40a 页 WYG0064-0523a.png
一篇大意旧即以敷训慎服命说者陋也
微子之事详见商书微子篇惟受封之事说者多谓武
王克殷封武庚于殷墟封微子于宋乐记言武王下车
投殷后于宋是也及武庚以叛诛成王复即宋国建微
子为上公以奉汤祀此篇盖申命之书非初封之书也
愚谓此亦不信经而信传记之过也微子之篇载三仁
相咨答之言明矣诏王子出迪我罔为臣仆此箕子与
微子自靖之义而欲人自献于先王者也使武王克殷
卷十 第 40b 页 WYG0064-0523b.png
微子即造于军门而受封于宋何以为微子且是时也
宗国沦亡之痛方深而何其抱祭器自归之亟邪知无
自归之事则亦无与武庚并封之事矣汤祀不可无奉
武王已立武庚矣乐记所言初下车投殷后者武庚也
曰于宋者误也原微子初出迪之意苟不见杀而身存
则宗祀有寄岂谓必有后日之爵封邪其罔为臣仆与
箕子实一心尔终武王之世微子无爵盖武王亦成其
志而不轻屈之也因此知箕子亦无封于朝鲜之事箕
卷十 第 41a 页 WYG0064-0523c.png
子已言罔为臣仆受封朝鲜即臣矣观洪范称商祀称
王访子箕子中间曰汝曰乃皆尊以师礼而不臣之明
验箕子既不屈武王亦当成其高蹈或尝居于朝鲜而
非受封也○朝鲜在周当为荒服之外恐非周之疆土
箕子居之东夷化之惟以为受封则不可朝鲜既非周
土箕子既不可臣武王何取虚名而封之哉封之亦不
受也○汉书地理志云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不言受
封惟史记云武王伐纣封箕子于朝鲜史迁多谬当以
卷十 第 41b 页 WYG0064-0523d.png
汉书为正
 
 
 
 
 
 
 尚书日记卷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