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提要 第 1a 页 WYG0239-051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十
 屈宋古音义      小学类三(韵书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屈宋古音义三卷明陈第撰第既
    撰毛诗古音考复以楚辞去风人未远亦古
    音之遗乃取屈原所著离骚等二十五篇除
    其天问一篇得二十四篇又取宋玉九辩九
    篇招魂一篇益以文选所载高唐赋神女赋
    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四篇得十四篇共三十
提要 第 1b 页 WYG0239-0519b.png
    八篇其中韵与今殊者二百三十四字各推
    其本音与毛诗古音考互相发明惟每字列
    本證其旁證则间附字下不另为条体例小
    异以前书已明故也书凡一卷其二二卷则
    举三十八篇各为笺注而音仍分见诸句下
    盖以参考古音因及训诂遂附录其后兼以
    音义为名卷帙相连非别一书故不析置集
提要 第 2a 页 WYG0239-0520a.png
    部仍与毛诗古音考同入小学类焉乾隆四
    十三年七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提要 第 2b 页 WYG0239-0520b.png
提要 第 3a 页 WYG0239-0520c.png
屈宋古音义原序
夫楚辞莫妙于屈宋也屈原之作变动无常淜沛不滞
体既独造文亦赴之盖千古之绝唱也宋玉之作纤丽
而新悲痛而婉体制颇沿于其师风谏有补于其国亦
屈原之流亚也景差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辈虽
踵而效之终弗逮矣余独慨夫注屈宋者率不论其音
故声韵不谐间有论音者又率以叶韵槩之何其不思
之甚也夫毛诗易象之音若日月中天耿然不可易矣
今考之屈宋其音往往与诗易合其诗易所无者又往
提要 第 3b 页 WYG0239-0520d.png
往与周秦汉魏之歌谣诗赋合其为上世之音何疑自
唐颜师古太子贤注两汉书于长卿子云孟坚平子诸
赋音有与时乖者直以合韵叶音当之后儒相缘不复
致思故自毛诗易象楚辞汉赋与凡古昔有韵之篇悉
委于叶之一字矣夫颜师古太子贤岂不称博雅之士
但未尝力稽于往古合并乎群书是以一时之误而阶
千载之愦愦耳余实深慨而叹息之往年编辑毛诗古
提要 第 4a 页 WYG0239-0521a.png
音考已灾木矣窃念少好楚辞楚辞之中尤好屈宋一
一以古音读之声韵颇谐故复集此一编公之同好噫
岂惟屈宋是为将以羽翼夫毛诗使天下后世笃信古
音而不疑是区区论著之夙心也已万历癸丑除前一
日陈第书于东瓯江心寺
提要 第 4b 页 WYG0239-0521b.png
提要 第 5a 页 WYG0239-0521c.png
附凡例四则

一曩余辑毛诗古音考其音合于古而异于今者凡五
 百字今检屈宋音与毛诗同者八十馀字则提其本
 音直注云详见毛诗古音考其毛诗所无者一百五
 十馀字辄旁引他书以相质證俾读者一游目于此
 已得其大旨至于本文韵脚复注云古音某庶几迎
 刃而解矣凡此皆以发明古音以见叶音之说谬也
一余初录屈宋辞赋只存其正文不著注友人谓无注
 难读因取旧注删润之间亦附以鄙意然从前注楚
提要 第 5b 页 WYG0239-0521d.png
 辞者或以一二句三四句断章虽解其义而其韵混
 淆未易晓也如离骚屡次转韵其韵之多有至八句
 十二句为一韵者招魂亦屡次转韵韵之多有至十
 六句二十句为一韵者今余一以韵为断若惜往日
 悲回风有以二十句二十二句二十四句为一韵者
 其韵既长不得不分而注之然亦书于其下其他二
 句三句韵者亦明书之故一开卷若指诸掌此则窃
提要 第 6a 页 WYG0239-0522a.png
 取之微意也
一楚辞板刻最多句字多寡异同不可胜诘今惟取王
 叔师章句朱考亭集注参校之大都依考亭者居多
 以其校雠援引已悉更不复取之他本也
一余往读楚辞及两汉魏晋诸赋率题数语于后知于
 义无当然实据一得之见非敢攘袭前人成说以为
 己私珍也汇成一帙名曰辞赋漫题委之箧中久矣
 兹取题屈宋者附于其后以请正好古君子馀无所
 附者仍置之故箧云
提要 第 6b 页 WYG0239-0522b.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