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 1a 页 WYG0964-03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略卷二 明 顾起元 撰
方舆上
周礼均人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
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
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乃建王国
焉则周都颍川阳城所谓地中也草木子云昆崙天下
山之顶也其东面中原也所以江淮河海水皆东流也
说略卷二 明 顾起元 撰
方舆上
周礼均人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
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
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乃建王国
焉则周都颍川阳城所谓地中也草木子云昆崙天下
山之顶也其东面中原也所以江淮河海水皆东流也
卷二 第 1b 页 WYG0964-0359b.png
其西面西域诸国也自流沙以西水皆西流也南则吐
蕃两广水皆南趍也北即沙漠又天下冈脊至高之处
直北虎林至海都木钵子田地地势又逐渐而低水皆
北流昆崙乃其结顶处四下之檐乃四方之国土考其
流水可见道经云海外蓬莱阆苑有五岳灵山一曰广
乘之山天之东岳也在东海之中居九气青天之内二
曰长离之山天之南岳也在南海之中居二气丹天之
内三曰丽农之山天之西岳也在西海之中居七气素
蕃两广水皆南趍也北即沙漠又天下冈脊至高之处
直北虎林至海都木钵子田地地势又逐渐而低水皆
北流昆崙乃其结顶处四下之檐乃四方之国土考其
流水可见道经云海外蓬莱阆苑有五岳灵山一曰广
乘之山天之东岳也在东海之中居九气青天之内二
曰长离之山天之南岳也在南海之中居二气丹天之
内三曰丽农之山天之西岳也在西海之中居七气素
卷二 第 2a 页 WYG0964-0359c.png
天之内四曰广野之山天之北岳也在北海弱水之中
居五气玄天之内五曰昆崙之山天之中岳也在八海
之间上当天心形如偃盖东曰樊桐西曰玄圃南曰积
石北曰阆苑居于中元一气天中焉又按宋沙门慧严
与南蛮校尉何承天共论华梵中边之义引周公测景
之法谓此土夏至之日犹有馀阴天竺则无也言测景
者周公摄政四年欲求地中而营王城故以土圭测景
得颍川阳城于是建都土圭长尺有五寸夏至日昼漏
居五气玄天之内五曰昆崙之山天之中岳也在八海
之间上当天心形如偃盖东曰樊桐西曰玄圃南曰积
石北曰阆苑居于中元一气天中焉又按宋沙门慧严
与南蛮校尉何承天共论华梵中边之义引周公测景
之法谓此土夏至之日犹有馀阴天竺则无也言测景
者周公摄政四年欲求地中而营王城故以土圭测景
得颍川阳城于是建都土圭长尺有五寸夏至日昼漏
卷二 第 2b 页 WYG0964-0359d.png
半立八尺之表表北之景尺有五寸景与土圭等此为
地中郑司农云凡日景于地千里而差一寸当知阳城
盖就此土自为中耳既有表景岂非馀阴邪故历有大
小二馀增损积算时辄差候明非中也天竺夏至之日
日正中时竖晷无影所谓天中承天无所措难文帝闻
之乃敕任豫受焉后婆利国人来果同严说成光子云
中天竺国东至震旦国五万八千里震旦即神州之号
也南至金地国西至阿拘遮国北至小香山阿耨达池
地中郑司农云凡日景于地千里而差一寸当知阳城
盖就此土自为中耳既有表景岂非馀阴邪故历有大
小二馀增损积算时辄差候明非中也天竺夏至之日
日正中时竖晷无影所谓天中承天无所措难文帝闻
之乃敕任豫受焉后婆利国人来果同严说成光子云
中天竺国东至震旦国五万八千里震旦即神州之号
也南至金地国西至阿拘遮国北至小香山阿耨达池
卷二 第 3a 页 WYG0964-0360a.png
各五万八千里释迦方域志云池名阿那陀答多唐言
无热恼也在香山南雪山北居山顶上池周八百里分
出四河各随地势而注一海故葱岭以东水注东海达
以南水注南海雪山以西水注西海大海以北水注
北海水经云无热丘者即昆崙山山海经云流沙之滨
赤水后黑水前有大山名昆崙丘扶南传云阿耨达山
即昆崙山山海经云海内昆崙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方
八百里高万仞十洲记云昆崙陵即昆山也在北海亥
无热恼也在香山南雪山北居山顶上池周八百里分
出四河各随地势而注一海故葱岭以东水注东海达
以南水注南海雪山以西水注西海大海以北水注
北海水经云无热丘者即昆崙山山海经云流沙之滨
赤水后黑水前有大山名昆崙丘扶南传云阿耨达山
即昆崙山山海经云海内昆崙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方
八百里高万仞十洲记云昆崙陵即昆山也在北海亥
卷二 第 3b 页 WYG0964-0360b.png
地去岸十三万里此指佛经苏迷山也故昆崙近山则
西凉酒泉之地穆后见西王母之所具彼图经若昆崙
远山则香山雪山之中也河源出焉考三教所纪以地
理而言虽未必如成光子之说然以水与日景而言参
之众论则昆崙当为天地之中正天竺大千之界也颍
川阳城特中国之中周公宅中图大必于是求之然未
可以尽通方之巨观耳
尔雅云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鲽南方有比
西凉酒泉之地穆后见西王母之所具彼图经若昆崙
远山则香山雪山之中也河源出焉考三教所纪以地
理而言虽未必如成光子之说然以水与日景而言参
之众论则昆崙当为天地之中正天竺大千之界也颍
川阳城特中国之中周公宅中图大必于是求之然未
可以尽通方之巨观耳
尔雅云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鲽南方有比
卷二 第 4a 页 WYG0964-0360c.png
翼鸟不比不飞其名鹣鹣西方有比肩兽焉与邛邛蚷
虚比为邛邛蚷虚齧甘草即有难邛邛蚷虚负而走其
名蹶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中有枳首蛇焉此
四方中国之异气也广雅又云东方有鱼焉如鲤六足
鸟尾其名曰鮯南方有鸟焉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
曰鷩鲋西方有兽焉如鹿白尾马足人手四角其名曰
玃如北方有民焉九首蛇身其名曰相繇中央有蛇焉
人面豺身鸟翼蛇行其名曰化蛇此五方之异物也所
虚比为邛邛蚷虚齧甘草即有难邛邛蚷虚负而走其
名蹶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中有枳首蛇焉此
四方中国之异气也广雅又云东方有鱼焉如鲤六足
鸟尾其名曰鮯南方有鸟焉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
曰鷩鲋西方有兽焉如鹿白尾马足人手四角其名曰
玃如北方有民焉九首蛇身其名曰相繇中央有蛇焉
人面豺身鸟翼蛇行其名曰化蛇此五方之异物也所
卷二 第 4b 页 WYG0964-0360d.png
载之不同如此
伏羲都陈今河南开封府陈州有陵存焉神农都陈同
上或曰曲阜晋志曰都陈而别营于曲阜也今山东兖
州府曲阜县黄帝都涿鹿今顺天府涿州括地志又曰
涿鹿故城在妫州今朵颜之地少昊都曲阜同上颛帝
都帝丘今山东濮州旧有陵碑尚存帝喾都亳今河南
偃师县唐尧都平阳即今山西平阳府也有唐城虞舜都
蒲坂即今山西平阳府蒲州夏都安邑即今山西平
伏羲都陈今河南开封府陈州有陵存焉神农都陈同
上或曰曲阜晋志曰都陈而别营于曲阜也今山东兖
州府曲阜县黄帝都涿鹿今顺天府涿州括地志又曰
涿鹿故城在妫州今朵颜之地少昊都曲阜同上颛帝
都帝丘今山东濮州旧有陵碑尚存帝喾都亳今河南
偃师县唐尧都平阳即今山西平阳府也有唐城虞舜都
蒲坂即今山西平阳府蒲州夏都安邑即今山西平
卷二 第 5a 页 WYG0964-0361a.png
阳府夏县春秋疏曰尧治平阳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
都相去各二百里俱在冀州盖九州之冀也括地志又
曰自禹至太康与唐虞皆不易都汲冢书曰禹都阳城
汉志曰阳翟乃受封避舜子之所商都亳同上后盘庚
迁都亦曰亳者书曰不常厥邑于今五邦盖自汤至盘
庚五迁也祖乙迁景盘庚复迁于亳周都丰镐即今陜
西西安府长安县关中也徐广曰丰镐相去二十五里
皆在长安南诗曰文王有声作邑于丰宅是镐京维龟
都相去各二百里俱在冀州盖九州之冀也括地志又
曰自禹至太康与唐虞皆不易都汲冢书曰禹都阳城
汉志曰阳翟乃受封避舜子之所商都亳同上后盘庚
迁都亦曰亳者书曰不常厥邑于今五邦盖自汤至盘
庚五迁也祖乙迁景盘庚复迁于亳周都丰镐即今陜
西西安府长安县关中也徐广曰丰镐相去二十五里
皆在长安南诗曰文王有声作邑于丰宅是镐京维龟
卷二 第 5b 页 WYG0964-0361b.png
正之武王成之盖都丰而迁镐也又曰都洛阳即今河
南府洛阳县也太史公曰学者多称周伐纣居洛邑其
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之居九鼎焉而复都
丰镐至平王乃迁洛公羊传又曰王城者何东周也成王
既卜营洛邑建明堂朝诸侯复还丰镐盖以洛居中土
故曰京师秦都咸阳即今陜西西安府咸阳县故古迹
阿房宫长信宫俱在此也西汉始都洛阳五年因娄敬
说而复迁都长安东汉都洛阳同上魏都洛阳同上诸
南府洛阳县也太史公曰学者多称周伐纣居洛邑其
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之居九鼎焉而复都
丰镐至平王乃迁洛公羊传又曰王城者何东周也成王
既卜营洛邑建明堂朝诸侯复还丰镐盖以洛居中土
故曰京师秦都咸阳即今陜西西安府咸阳县故古迹
阿房宫长信宫俱在此也西汉始都洛阳五年因娄敬
说而复迁都长安东汉都洛阳同上魏都洛阳同上诸
卷二 第 6a 页 WYG0964-0361c.png
书或曰长安曰谯曰许昌曰邺者水经注曰魏因汉祚
复都洛阳以谯为先人本国许昌为汉之封居长安为
西京遗迹邺为王业本基故号五都时一幸焉而吴初
居镇江都武昌即今湖广武昌府也后迁建业即今南
京应天府也蜀都成都即今四川成都府西晋都洛阳
同上东晋都建康同上宋齐都建康同上梁都建康同
上陈都建康同上元魏初居云中即今山西大同府怀
仁县后迁洛阳同上北齐都邺即今河南彰德府西魏
复都洛阳以谯为先人本国许昌为汉之封居长安为
西京遗迹邺为王业本基故号五都时一幸焉而吴初
居镇江都武昌即今湖广武昌府也后迁建业即今南
京应天府也蜀都成都即今四川成都府西晋都洛阳
同上东晋都建康同上宋齐都建康同上梁都建康同
上陈都建康同上元魏初居云中即今山西大同府怀
仁县后迁洛阳同上北齐都邺即今河南彰德府西魏
卷二 第 6b 页 WYG0964-0361d.png
都长安同上关中也后周都长安同上隋始都长安以
城狭小水咸与苏威高颎共议移去城北三十里龙首
山都焉后炀帝常徙都洛阳为巡幸故也唐都长安同
上梁都汴即今河南开封府唐都汴同上汉都汴同上
周都汴同上宋都汴同上南宋都临安即今浙江杭州
府元都大都即今北京顺天府时至上都乃宣府之外
之地国朝都应天永乐以北平为行在后为北京顺天
府舆地东界朝鲜境东西二千里东濒海则朝鲜之外
城狭小水咸与苏威高颎共议移去城北三十里龙首
山都焉后炀帝常徙都洛阳为巡幸故也唐都长安同
上梁都汴即今河南开封府唐都汴同上汉都汴同上
周都汴同上宋都汴同上南宋都临安即今浙江杭州
府元都大都即今北京顺天府时至上都乃宣府之外
之地国朝都应天永乐以北平为行在后为北京顺天
府舆地东界朝鲜境东西二千里东濒海则朝鲜之外
卷二 第 7a 页 WYG0964-0362a.png
亦滨海也西至嘉峪自嘉峪而西南则为西域河源葱
岭天竺在焉南滨于海海之南则为安南占城佛齐暹
罗东则为日本东南则为大琉球西南则为浡泥西洋
彭亨诸夷北连沙漠则九边之外东为会庆府则金上
京与女直相邻地北为旧开平则元上京越沙漠为威
卤镇杀狐镇成祖北征所至之地南望北斗北则为和
宁元初建都于此自和宁北行四千馀里则为大泽又
东则为北国云
岭天竺在焉南滨于海海之南则为安南占城佛齐暹
罗东则为日本东南则为大琉球西南则为浡泥西洋
彭亨诸夷北连沙漠则九边之外东为会庆府则金上
京与女直相邻地北为旧开平则元上京越沙漠为威
卤镇杀狐镇成祖北征所至之地南望北斗北则为和
宁元初建都于此自和宁北行四千馀里则为大泽又
东则为北国云
卷二 第 7b 页 WYG0964-0362b.png
战国策注辨證东西二周详矣而宋刘忠定元城语录
曰东西二周通封畿宗周镐京也地方八百里八八六
十四为方百里者六十四也洛邑成周也方六百里六
六三十六为方百里者三十六也二都得方百里者百
为方千里也故诗曰邦畿千里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
相覆为千里此周武王时也至幽王时宗周灭所谓方
八百里失之矣及平王东迁洛邑则方六百里尔明卲
文庄简端录又曰昭公二十六年天王入于成周成周
曰东西二周通封畿宗周镐京也地方八百里八八六
十四为方百里者六十四也洛邑成周也方六百里六
六三十六为方百里者三十六也二都得方百里者百
为方千里也故诗曰邦畿千里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
相覆为千里此周武王时也至幽王时宗周灭所谓方
八百里失之矣及平王东迁洛邑则方六百里尔明卲
文庄简端录又曰昭公二十六年天王入于成周成周
卷二 第 8a 页 WYG0964-0362c.png
下都也王既入成周矣曷不遂入王城也子朝之馀党
在焉故也故苌弘之建议城成周也谓之迁都盖其任
怨也大矣非忠之至者其孰能如此或者不知王城成
周为二遂以入成周为入于京师使迁都之说卒无所
归而弘之忠不白于后世洛诰曰我卜涧水东瀍水西
是谓王城又曰我又卜瀍水东是谓成周呜呼地之不
考乃害于义如此哉均可以补前注也
禹曰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六万四千五十六
在焉故也故苌弘之建议城成周也谓之迁都盖其任
怨也大矣非忠之至者其孰能如此或者不知王城成
周为二遂以入成周为入于京师使迁都之说卒无所
归而弘之忠不白于后世洛诰曰我卜涧水东瀍水西
是谓王城又曰我又卜瀍水东是谓成周呜呼地之不
考乃害于义如此哉均可以补前注也
禹曰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六万四千五十六
卷二 第 8b 页 WYG0964-0362d.png
里出铜之山四百七十六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与
管子同管子地数篇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
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
八埏东少海东南元泽南浩泽西南丹泽西泉泽西北
海泽北寒泽东北通泽又八纮东北荒土东桑野东南
众女南反户西南火土西沃野西北沙所北委羽又八
极东北苍门东开明门东南阳门南暑门西南白门西
阊阖门西北幽都门北寒门见淮南子八陵东陵阠南
管子同管子地数篇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
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
八埏东少海东南元泽南浩泽西南丹泽西泉泽西北
海泽北寒泽东北通泽又八纮东北荒土东桑野东南
众女南反户西南火土西沃野西北沙所北委羽又八
极东北苍门东开明门东南阳门南暑门西南白门西
阊阖门西北幽都门北寒门见淮南子八陵东陵阠南
卷二 第 9a 页 WYG0964-0363a.png
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朱滕北陵雁门又加陵溴梁河
坟见尔雅九府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东
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
象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霍
山之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昆崙墟之璆琳琅玕焉北
方之美者有幽都之䈥角焉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
皮焉中有岱岳与其五榖鱼盐生焉见尔雅淮南子
周礼职方掌天下之图以正南荆州其镇曰衡今名南
坟见尔雅九府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东
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
象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霍
山之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昆崙墟之璆琳琅玕焉北
方之美者有幽都之䈥角焉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
皮焉中有岱岳与其五榖鱼盐生焉见尔雅淮南子
周礼职方掌天下之图以正南荆州其镇曰衡今名南
卷二 第 9b 页 WYG0964-0363b.png
岳即舜南巡至于南衡者是也(今湖广/衡山县)汉武元封五年
巡南郡霍山礼天柱峰遂以南衡远阻此地亦名衡山
遂号为南岳(今南直/六安州)至隋复祀于湖广之衡山至今不
改周礼以正北并州其镇曰恒山今名北岳即舜北巡
至于恒山者是也(今山西大同/府浑源州)唐贞观间真定曲阳县
恒山忽尔飞石下县朝廷以地亦名恒山遂因建祠为
北岳(尔雅亦以/此为北岳)五代瓜裂宋地又不至于大同因之以
祀到今弘治中兵书马文升备奏唐宋之故今京师在
巡南郡霍山礼天柱峰遂以南衡远阻此地亦名衡山
遂号为南岳(今南直/六安州)至隋复祀于湖广之衡山至今不
改周礼以正北并州其镇曰恒山今名北岳即舜北巡
至于恒山者是也(今山西大同/府浑源州)唐贞观间真定曲阳县
恒山忽尔飞石下县朝廷以地亦名恒山遂因建祠为
北岳(尔雅亦以/此为北岳)五代瓜裂宋地又不至于大同因之以
祀到今弘治中兵书马文升备奏唐宋之故今京师在
卷二 第 10a 页 WYG0964-0363c.png
北南行以祀恒山为非礼当复于浑源之恒事下礼部
礼书倪岳乃祷曲阳而生者因执志必可信而神已飞
于曲阳遂寝
东岳广乘山在东海中南岳长离山在南海中西岳丽
农山在西海中北岳广野山在北海中中岳昆崙山在
九海中为天地心此大五岳也方壶山在北海扶桑山
蓬莱山沃焦山在东海连石山在东南钟山在北海方
丈山员峤山岱舆山俱在大海中酆都山在九垒之下
礼书倪岳乃祷曲阳而生者因执志必可信而神已飞
于曲阳遂寝
东岳广乘山在东海中南岳长离山在南海中西岳丽
农山在西海中北岳广野山在北海中中岳昆崙山在
九海中为天地心此大五岳也方壶山在北海扶桑山
蓬莱山沃焦山在东海连石山在东南钟山在北海方
丈山员峤山岱舆山俱在大海中酆都山在九垒之下
卷二 第 10b 页 WYG0964-0363d.png
玄洲在北海中瀛洲生洲祖洲在东海中凤麟洲聚窟
洲流洲俱在西海中炎洲在南海中长洲一名青丘在
南海中沧海岛在北海中高五万里皆神仙所居五帝
所理中国五岳东岳泰山罗浮括苍为佐命蒙山东山
为佐理南岳衡山霍山潜山为储副天台句曲为佐理
中岳嵩山少室武当为佐命太和陆浑为佐理西岳华
山地肺女几为佐命西城青城峨眉嶓冢西玄戎山吴
山为佐理北岳恒山河逢抱犊为佐命玄陇崆峒阳洛
洲流洲俱在西海中炎洲在南海中长洲一名青丘在
南海中沧海岛在北海中高五万里皆神仙所居五帝
所理中国五岳东岳泰山罗浮括苍为佐命蒙山东山
为佐理南岳衡山霍山潜山为储副天台句曲为佐理
中岳嵩山少室武当为佐命太和陆浑为佐理西岳华
山地肺女几为佐命西城青城峨眉嶓冢西玄戎山吴
山为佐理北岳恒山河逢抱犊为佐命玄陇崆峒阳洛
卷二 第 11a 页 WYG0964-0364a.png
为佐理又三佐命山青城山天柱山庐山又有十大洞
天则王屋委羽西城西玄青城赤城罗浮句曲林屋括
苍三十六洞天则霍林蓬玄朱陵总真总玄司真虚陵
大妙洞虚咏真丹山赤水极玄阳明德玄天宝极玄好
生上元天柱司玄升真化玄贵玄司真容城太王太秀
法乐长耀宝光太上宝玄秀乐长真玉阙宝圭湘真太虚
洞阳隐观玄真太元大酉华妙金庭崇妙丹霞仙都祈
仙青田大鹤大涤玄盖朱湖太生良常方会白马玄光
天则王屋委羽西城西玄青城赤城罗浮句曲林屋括
苍三十六洞天则霍林蓬玄朱陵总真总玄司真虚陵
大妙洞虚咏真丹山赤水极玄阳明德玄天宝极玄好
生上元天柱司玄升真化玄贵玄司真容城太王太秀
法乐长耀宝光太上宝玄秀乐长真玉阙宝圭湘真太虚
洞阳隐观玄真太元大酉华妙金庭崇妙丹霞仙都祈
仙青田大鹤大涤玄盖朱湖太生良常方会白马玄光
卷二 第 11b 页 WYG0964-0364b.png
金华洞光紫玄洞盟皆有真仙主之七十二福地则地
肺仙源玉琉青屿崆峒郁木坑武当君山桂源灵墟沃
洲天姥岑若耶溪巫山清远东白安山马岭鹅羊洞真
坛洞宫玉清坛灵源陶山烂柯龙虎勒溪灵应白水源
金精閤皂始丰逍遥东北源钵池论山毛公坛九华桐
柏平都绿萝章观抱犊大面虎溪元晨德山鸡笼玉峰
(在蓝/田)商谷张公洞长白中条霍山云山四明缑氏临邛
少室翠微大隐白鹿天柱大若岩山西白天印金城
肺仙源玉琉青屿崆峒郁木坑武当君山桂源灵墟沃
洲天姥岑若耶溪巫山清远东白安山马岭鹅羊洞真
坛洞宫玉清坛灵源陶山烂柯龙虎勒溪灵应白水源
金精閤皂始丰逍遥东北源钵池论山毛公坛九华桐
柏平都绿萝章观抱犊大面虎溪元晨德山鸡笼玉峰
(在蓝/田)商谷张公洞长白中条霍山云山四明缑氏临邛
少室翠微大隐白鹿天柱大若岩山西白天印金城
卷二 第 12a 页 WYG0964-0364c.png
三皇井沃壤三十六精庐绵竹紫盖泸水丹陵守玄灵
净送仙契静凌虚凤凰子真玄性契玄启玄出谷君平
斗山光天眼德寻玄得一启灵宗华朝真黄堂迎真招
隐紫虚启圣启灵凤台东华祈仙元阳东蒙贞阳右皆
有仙真修炼之迹按记事者可谓详悉矣然滇诏之地
碧鸡金马苍山洱水胜甲天下又自广而西山皆耸秀
黛碧洞多深窈宏靓宁无仙真总理盖记者当其时中
国版图未备无所考證耳
净送仙契静凌虚凤凰子真玄性契玄启玄出谷君平
斗山光天眼德寻玄得一启灵宗华朝真黄堂迎真招
隐紫虚启圣启灵凤台东华祈仙元阳东蒙贞阳右皆
有仙真修炼之迹按记事者可谓详悉矣然滇诏之地
碧鸡金马苍山洱水胜甲天下又自广而西山皆耸秀
黛碧洞多深窈宏靓宁无仙真总理盖记者当其时中
国版图未备无所考證耳
卷二 第 12b 页 WYG0964-0364d.png
昆崙山一名昆岑君山一名娲宫武当山一名篸岭普
陀山一名梅岑青城山一名天谷大复山一名胎簪衡
山一名芝冈东海一名岱渊(岱渊见/随巢子)
太史公自叙言著书藏之名山名山藏书自古多有之
按穆天子传群玉之山阿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之所
谓策府嵩高山记一石室有自然书及饮食九土文括
略禹禅会稽山一石穴委曲黄帝藏书于此禹得之又
水经注石山有金简玉字书禹发之得治水之理吴地
陀山一名梅岑青城山一名天谷大复山一名胎簪衡
山一名芝冈东海一名岱渊(岱渊见/随巢子)
太史公自叙言著书藏之名山名山藏书自古多有之
按穆天子传群玉之山阿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之所
谓策府嵩高山记一石室有自然书及饮食九土文括
略禹禅会稽山一石穴委曲黄帝藏书于此禹得之又
水经注石山有金简玉字书禹发之得治水之理吴地
卷二 第 13a 页 WYG0964-0365a.png
记包山中有洞庭深远吴王夫差使灵威丈人入洞穴
十七日得玉叶上列灵宝经二卷使示孔子曰禹书也
吴越春秋九山东南曰天承山号宛委承以文玉覆以
蓝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金银禹登衡山有赤绣
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谓禹曰欲得我简书知道
水当斋于黄帝之岳禹乃斋登石篑山果得其文周行
天下使伯益记之为山海经荆州记小酉山石穴中书
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梁湘东王云访小酉
十七日得玉叶上列灵宝经二卷使示孔子曰禹书也
吴越春秋九山东南曰天承山号宛委承以文玉覆以
蓝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金银禹登衡山有赤绣
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谓禹曰欲得我简书知道
水当斋于黄帝之岳禹乃斋登石篑山果得其文周行
天下使伯益记之为山海经荆州记小酉山石穴中书
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梁湘东王云访小酉
卷二 第 13b 页 WYG0964-0365b.png
之逸典是也武陵记天门山岩中有书数千卷见而不
可取伏滔北征记皇天场古陶穴藏书二千馀卷
何仲默二秦志曰自秦入蜀有三谷四道三谷者其西
南曰褒谷南曰骆谷从洋入东南曰斜谷从郿入其所
从皆殊旧志谓首尾一谷非是其栈道有四出从成和
阶文出者为沓中阴平道邓艾伐蜀由之从两当出者
为故道汉高帝攻陈仓由之从褒凤出者为今连云栈
道汉王之南郑由之从城固洋县出者为斜骆道武侯
可取伏滔北征记皇天场古陶穴藏书二千馀卷
何仲默二秦志曰自秦入蜀有三谷四道三谷者其西
南曰褒谷南曰骆谷从洋入东南曰斜谷从郿入其所
从皆殊旧志谓首尾一谷非是其栈道有四出从成和
阶文出者为沓中阴平道邓艾伐蜀由之从两当出者
为故道汉高帝攻陈仓由之从褒凤出者为今连云栈
道汉王之南郑由之从城固洋县出者为斜骆道武侯
卷二 第 14a 页 WYG0964-0365c.png
屯渭上由之此四道三谷者关南之险阨攻取所从来
固矣
张翠微考异南岳有三一衡阳之衡山二庐江之霍山
三舒州之灊山汉武帝以衡阳辽旷故移其神于庐江
今俗皆号为南岳又九域志舒州怀宁县有灊山为汉
之南岳一名天柱山即汉武帝登灊天柱山是也按庐
江古庐子国即春秋舒国之地张揖广雅曰天柱谓之
霍山地理志曰天柱在庐江潜县汉武帝移岳神于天
固矣
张翠微考异南岳有三一衡阳之衡山二庐江之霍山
三舒州之灊山汉武帝以衡阳辽旷故移其神于庐江
今俗皆号为南岳又九域志舒州怀宁县有灊山为汉
之南岳一名天柱山即汉武帝登灊天柱山是也按庐
江古庐子国即春秋舒国之地张揖广雅曰天柱谓之
霍山地理志曰天柱在庐江潜县汉武帝移岳神于天
卷二 第 14b 页 WYG0964-0365d.png
柱天柱亦为霍山是则霍山与天柱一而已南岳安得
三耶首阳山有三一蒲坂二陇西三洛阳论语注以蒲
坂为夷齐所饿之地按考之洛阳者为是阮瑀吊伯夷
曰适彼洛师瞻彼首阳敬吊伯夷谓蒲坂者非也历山
有四一河中府一齐州历阳县三冀州四濮州雷泽县
皆有舜之遗迹翠微考异以濮阳之历山正舜耕之所
涂山亦有四一会稽二渝州三濠州钟离县四宣州当
涂县皆立禹庙翠微考异以宣之当涂正禹之娶所则
三耶首阳山有三一蒲坂二陇西三洛阳论语注以蒲
坂为夷齐所饿之地按考之洛阳者为是阮瑀吊伯夷
曰适彼洛师瞻彼首阳敬吊伯夷谓蒲坂者非也历山
有四一河中府一齐州历阳县三冀州四濮州雷泽县
皆有舜之遗迹翠微考异以濮阳之历山正舜耕之所
涂山亦有四一会稽二渝州三濠州钟离县四宣州当
涂县皆立禹庙翠微考异以宣之当涂正禹之娶所则
卷二 第 15a 页 WYG0964-0366a.png
其它皆谬托也又按禹娶于涂山会稽志涂山在山阴
县西北四十五里苏鹗演义涂山有四一会稽二渝州
三巴南旧江州四当涂县按左氏昭公四年传穆有涂
山之会哀公七年传禹合诸侯于涂山杜预解并云在
寿春东北说者曰今濠州也柳宗元涂山铭序曰周穆
遐追遗法复会于是山然则禹与穆王皆尝会诸侯于
涂山矣然非必皆寿春也若禹之所娶则未详何地水
经注江州县水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庙铭
县西北四十五里苏鹗演义涂山有四一会稽二渝州
三巴南旧江州四当涂县按左氏昭公四年传穆有涂
山之会哀公七年传禹合诸侯于涂山杜预解并云在
寿春东北说者曰今濠州也柳宗元涂山铭序曰周穆
遐追遗法复会于是山然则禹与穆王皆尝会诸侯于
涂山矣然非必皆寿春也若禹之所娶则未详何地水
经注江州县水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庙铭
卷二 第 15b 页 WYG0964-0366b.png
存焉常璩廋仲雍并言禹娶于此越绝书吴越春秋乃
云禹娶于会稽涂山应劭曰在永兴北永兴今萧山县
也又与会稽志所载不同盖会稽乃禹会诸侯计功之
地非所娶之国也
会稽临安金陵三郡皆有东山俱传以为谢安携妓之
所按谢安本传初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许询支遁游
处被召不至遂栖迟东山唐裴冕与吕谓等鉴湖联句
有兴衰还寻戴东山更问东此会稽之东山也本传又
云禹娶于会稽涂山应劭曰在永兴北永兴今萧山县
也又与会稽志所载不同盖会稽乃禹会诸侯计功之
地非所娶之国也
会稽临安金陵三郡皆有东山俱传以为谢安携妓之
所按谢安本传初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许询支遁游
处被召不至遂栖迟东山唐裴冕与吕谓等鉴湖联句
有兴衰还寻戴东山更问东此会稽之东山也本传又
卷二 第 16a 页 WYG0964-0366c.png
云安石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与
伯夷何远今馀杭县有东山东坡有游馀杭东西岩诗
注云即谢安东山所谓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者是
也此临安之东山也本传又谓及登台辅于土山营墅
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姓游集今土山在建康上
元县崇礼乡载建康事迹云安石于此拟会稽之东山
亦号东山此金陵之东山也然南史载宋刘勔经始钟
岭以为栖息亦号东山金陵遂有两东山矣
伯夷何远今馀杭县有东山东坡有游馀杭东西岩诗
注云即谢安东山所谓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者是
也此临安之东山也本传又谓及登台辅于土山营墅
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姓游集今土山在建康上
元县崇礼乡载建康事迹云安石于此拟会稽之东山
亦号东山此金陵之东山也然南史载宋刘勔经始钟
岭以为栖息亦号东山金陵遂有两东山矣
卷二 第 16b 页 WYG0964-0366d.png
山海经太行山一名五行山列子作太形则行本音也
河图括地象云太行天下之脊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
始河内自河内至幽州凡有八陉崔伯易感山赋上正
枢星下开冀方起为名丘妥为平冈巍乎甚尊其名太
行盖趁韵之误耳
左传成公二年晋郤克战于鞍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
不注相传读不字俱作卜音㐲琛齐记引摰虞畿服经
不跗之注于水其说甚异而有徵又按水经注云华不
河图括地象云太行天下之脊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
始河内自河内至幽州凡有八陉崔伯易感山赋上正
枢星下开冀方起为名丘妥为平冈巍乎甚尊其名太
行盖趁韵之误耳
左传成公二年晋郤克战于鞍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
不注相传读不字俱作卜音㐲琛齐记引摰虞畿服经
不跗之注于水其说甚异而有徵又按水经注云华不
卷二 第 17a 页 WYG0964-0367a.png
注山单椒秀泽孤峰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九域志
云大明湖望华不注山如在水中李太白诗昔我游齐
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䌽翠如芙蓉比之芙蓉盖
因华不之名也以数说互證之伏氏音不为跗信矣
蜀山之大者曰岷山其川曰岷江岷字说文作岷省作
岷汉人𨽻书作汶多与汶相混列子貉不踰汶谓川江
也非汶土也殷敬顺已辨之史记冉駹为汶山郡司马
温公类篇曰汶音岷据史记引禹贡岷嶓既艺及岷山
云大明湖望华不注山如在水中李太白诗昔我游齐
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䌽翠如芙蓉比之芙蓉盖
因华不之名也以数说互證之伏氏音不为跗信矣
蜀山之大者曰岷山其川曰岷江岷字说文作岷省作
岷汉人𨽻书作汶多与汶相混列子貉不踰汶谓川江
也非汶土也殷敬顺已辨之史记冉駹为汶山郡司马
温公类篇曰汶音岷据史记引禹贡岷嶓既艺及岷山
卷二 第 17b 页 WYG0964-0367b.png
之阳及岷山导江皆作汶盖古字通用也三国志蜀后
主至湔登坂观汶水之流王右军与周益州抚书曰要
欲一游目汶岭五代史蜀主王建贬卫尉少卿李钢
为汶川尉徐无党注汶读作岷而今汶川县误呼作
问音也
赤壁山乃吴破曹处湖广赤壁有五汉阳汉川黄州嘉
鱼江夏皆有之惟武昌嘉鱼县西南八十里大江滨北
岸乌林南岸赤壁是也唐属蒲圻故云去县西百四十
主至湔登坂观汶水之流王右军与周益州抚书曰要
欲一游目汶岭五代史蜀主王建贬卫尉少卿李钢
为汶川尉徐无党注汶读作岷而今汶川县误呼作
问音也
赤壁山乃吴破曹处湖广赤壁有五汉阳汉川黄州嘉
鱼江夏皆有之惟武昌嘉鱼县西南八十里大江滨北
岸乌林南岸赤壁是也唐属蒲圻故云去县西百四十
卷二 第 18a 页 WYG0964-0367c.png
里今属嘉鱼宋谢枋得犹于石崖见赤壁二字苏子瞻
所游乃黄州西下津江百步赤壁矶土人讹为赤鼻非
故地也可谓赋而失实张文潜但知辨其误而亦不识
此山之名子瞻所游自名石钟山也驩兜崇山今以为
湖广之慈利县非也沈佺期诗集有从崇山向越裳诗
其序云按九真图崇山越裳四十里杉谷古崇山竹溪
从道明国来于崇山北二十五里合水欹缺藤竹明昧
有三十峰夹水直上千馀仞诸仙窟宅在焉其诗云朝
所游乃黄州西下津江百步赤壁矶土人讹为赤鼻非
故地也可谓赋而失实张文潜但知辨其误而亦不识
此山之名子瞻所游自名石钟山也驩兜崇山今以为
湖广之慈利县非也沈佺期诗集有从崇山向越裳诗
其序云按九真图崇山越裳四十里杉谷古崇山竹溪
从道明国来于崇山北二十五里合水欹缺藤竹明昧
有三十峰夹水直上千馀仞诸仙窟宅在焉其诗云朝
卷二 第 18b 页 WYG0964-0367d.png
发崇山下暮坐越裳阴西从山谷变北上竹溪深竹溪
道明水杉谷古崇岑以此證之崇山乃在交广之域为
是
裴氏广州记云五岭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邓德明
南康记云五岭者台岭之峤五岭之第一岭也在大庾
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在桂阳都庞之峤五岭之
第三岭也在九真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在临贺
越城之峤五岭之第五岭也在始安都庞水经注作部
道明水杉谷古崇岑以此證之崇山乃在交广之域为
是
裴氏广州记云五岭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邓德明
南康记云五岭者台岭之峤五岭之第一岭也在大庾
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在桂阳都庞之峤五岭之
第三岭也在九真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在临贺
越城之峤五岭之第五岭也在始安都庞水经注作部
卷二 第 19a 页 WYG0964-0368a.png
龙萌渚舆地志作明诸徐广曰五十万人守五岭淮南
子曰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
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
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馀干之水
注镡城接郁林九嶷在零陵番禺在南海南野馀干在
豫章其说五岭又不同
天山雪山祁连山白山四名其实一也明帝纪击破白
山虏于蒲类海上章怀注曰山冬夏有雪故曰白山匈
子曰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
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
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馀干之水
注镡城接郁林九嶷在零陵番禺在南海南野馀干在
豫章其说五岭又不同
天山雪山祁连山白山四名其实一也明帝纪击破白
山虏于蒲类海上章怀注曰山冬夏有雪故曰白山匈
卷二 第 19b 页 WYG0964-0368b.png
奴谓之天山过之皆下马拜之又杜诗注天山即祁连
山在伊州一名雪山
昔人文章用北方事多言黑山黑山在大幕之北宋谓
之姚家族有城在其西南谓之庆州沈括云予奉使尝
帐宿其下云山长数十里土石皆紫黑似磁石有水出
其下所谓黑水也土人言黑水源下委高水曾逆流予
临视之无此理亦常流耳山在水之东大抵北方水多
黑色故有卢龙郡北人谓黑为卢水为龙卢龙即黑水
山在伊州一名雪山
昔人文章用北方事多言黑山黑山在大幕之北宋谓
之姚家族有城在其西南谓之庆州沈括云予奉使尝
帐宿其下云山长数十里土石皆紫黑似磁石有水出
其下所谓黑水也土人言黑水源下委高水曾逆流予
临视之无此理亦常流耳山在水之东大抵北方水多
黑色故有卢龙郡北人谓黑为卢水为龙卢龙即黑水
卷二 第 20a 页 WYG0964-0368c.png
也
杜少陵愁坐诗云葭萌氐种迥左担犬羊屯葭萌左担
皆地名葭萌人皆知之左担人罕晓也按太平御览引
李充蜀记云蜀山自绵谷葭萌道径险窄北来担负者
不容易肩谓之左担道也
地志金陵为古云阳氏之都按遁甲经云沙土之福云
阳氏之虚也可以长往可以隐处即今茶陵之云阳山
考之皇甫纪实为少昊之封云阳氏之踪固在甘泉甘
杜少陵愁坐诗云葭萌氐种迥左担犬羊屯葭萌左担
皆地名葭萌人皆知之左担人罕晓也按太平御览引
李充蜀记云蜀山自绵谷葭萌道径险窄北来担负者
不容易肩谓之左担道也
地志金陵为古云阳氏之都按遁甲经云沙土之福云
阳氏之虚也可以长往可以隐处即今茶陵之云阳山
考之皇甫纪实为少昊之封云阳氏之踪固在甘泉甘
卷二 第 20b 页 WYG0964-0368d.png
泉之山本曰云阳以故黄帝以来每大祀必于甘泉然
则长沙之地其亦为始封乎若丹阳曲阿则秦世之云
阳岭也吴地记录曲阿正秦代之云阳岭太史时言东
南有天子气在云阳间秦人于是发赭徒三千凿云阳
之北冈曲之因曰曲阿则今之丹徒也昔吴岑昏凿丹
徒至云阳杜野小辛间而陈勋屯田凿句容中道至云
阳西城则今之破冈渎也故杜佑以丹阳为古云阳而
学道传谓是茅山若绛北之阳石者非其址矣
则长沙之地其亦为始封乎若丹阳曲阿则秦世之云
阳岭也吴地记录曲阿正秦代之云阳岭太史时言东
南有天子气在云阳间秦人于是发赭徒三千凿云阳
之北冈曲之因曰曲阿则今之丹徒也昔吴岑昏凿丹
徒至云阳杜野小辛间而陈勋屯田凿句容中道至云
阳西城则今之破冈渎也故杜佑以丹阳为古云阳而
学道传谓是茅山若绛北之阳石者非其址矣
卷二 第 21a 页 WYG0964-0369a.png
地有空桑在东穷桑在西归藏启筮云空桑苍苍八极
既张乃有羲和是主日月盖指隅夷之地故记孔子生
于空桑春秋演孔图云徵在游于大冢之陂梦黑帝谓
己汝产必于空桑而干宝所记徵在生于空桑之地今
名孔窦在鲁南山之穴故孔庙礼器碑云颜育空桑空
桑鲁北孔子鲁人故说者指云空桑南山穴之说已自
戾矣若共工氏振鸿水以薄空桑则为莘陜之间伊尹
莘人故吕氏春秋古史考俱言尹产空桑空桑故城在
既张乃有羲和是主日月盖指隅夷之地故记孔子生
于空桑春秋演孔图云徵在游于大冢之陂梦黑帝谓
己汝产必于空桑而干宝所记徵在生于空桑之地今
名孔窦在鲁南山之穴故孔庙礼器碑云颜育空桑空
桑鲁北孔子鲁人故说者指云空桑南山穴之说已自
戾矣若共工氏振鸿水以薄空桑则为莘陜之间伊尹
莘人故吕氏春秋古史考俱言尹产空桑空桑故城在
卷二 第 21b 页 WYG0964-0369b.png
今陈留固非鲁也地记言空桑南杞而北陈留各三十
里有伊尹村而所谓穷桑则非此矣拾遗记言穷桑者
西海之滨也地有孤桑千寻盖在西垂少昊之居梁雍
之域颛顼继少昊者故世纪亦自穷桑迁商丘而杜预
遽以穷桑为在鲁北至释例地名乃云地阙故颖达云
言鲁北者相传言尔盖以定四年传封伯禽于少昊之
墟逆之而史之所记乃在曲阜又因预而妄之也郡国
志云少昊自穷桑登帝位非空桑明矣
里有伊尹村而所谓穷桑则非此矣拾遗记言穷桑者
西海之滨也地有孤桑千寻盖在西垂少昊之居梁雍
之域颛顼继少昊者故世纪亦自穷桑迁商丘而杜预
遽以穷桑为在鲁北至释例地名乃云地阙故颖达云
言鲁北者相传言尔盖以定四年传封伯禽于少昊之
墟逆之而史之所记乃在曲阜又因预而妄之也郡国
志云少昊自穷桑登帝位非空桑明矣
卷二 第 22a 页 WYG0964-0369c.png
萧何封䣜侯今世家作酂侯字相似之误也䣜七何切
班孟坚十八侯铭文昌四友汉有萧何序功第一受封
于䣜又唐诗麒麟閤上识䣜侯按䣜在沛酂在南阳何
起沛封邑必近之且孟坚去何未远所闻必真师古云
何封南阳之酂疑未深考也
杨用脩以方城为万城陈伯晦引史记阻之以邓林缘
之以方城又我悉方城外及服虔杜预之说以正之然
不如盛弘之荆州记之明切也其云叶东界有故城始
班孟坚十八侯铭文昌四友汉有萧何序功第一受封
于䣜又唐诗麒麟閤上识䣜侯按䣜在沛酂在南阳何
起沛封邑必近之且孟坚去何未远所闻必真师古云
何封南阳之酂疑未深考也
杨用脩以方城为万城陈伯晦引史记阻之以邓林缘
之以方城又我悉方城外及服虔杜预之说以正之然
不如盛弘之荆州记之明切也其云叶东界有故城始
卷二 第 22b 页 WYG0964-0369d.png
犨县东至瀙水达泚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
一谓之长城南北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
南故屈完云云何其易晓也郡国志叶县有方城郭仲
产曰苦莱于东俱有方城又楚狂接舆耕于方城之南
盖皆傍此长山方城而名者也
语云雁门紫塞地皆在北今人称北为雁塞非也荆州
记雁塞北接梁州汶阳郡其间东西岭属天无际雁飞
翥至此即回翼唯一处稍下每雁飞达则矫翮裁度下
一谓之长城南北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
南故屈完云云何其易晓也郡国志叶县有方城郭仲
产曰苦莱于东俱有方城又楚狂接舆耕于方城之南
盖皆傍此长山方城而名者也
语云雁门紫塞地皆在北今人称北为雁塞非也荆州
记雁塞北接梁州汶阳郡其间东西岭属天无际雁飞
翥至此即回翼唯一处稍下每雁飞达则矫翮裁度下
卷二 第 23a 页 WYG0964-0370a.png
处而过故名雁塞地在蜀汉间也
钱唐二字其来甚远按史记始皇本纪至云梦浮江下
丹阳至钱唐临浙江上会稽立石刻颂秦德西汉地理
志亦有钱唐县今唐字从土则误矣盖以钱易土及捐
钱筑塘等事皆傅会之辞也
楚章华台亳州陈父县陈州商水县荆州江陵长林监
利县皆有之乾溪亦有数处据左传楚灵王七年成章
华之台与诸侯落之杜预注章华台在华容城中华容
钱唐二字其来甚远按史记始皇本纪至云梦浮江下
丹阳至钱唐临浙江上会稽立石刻颂秦德西汉地理
志亦有钱唐县今唐字从土则误矣盖以钱易土及捐
钱筑塘等事皆傅会之辞也
楚章华台亳州陈父县陈州商水县荆州江陵长林监
利县皆有之乾溪亦有数处据左传楚灵王七年成章
华之台与诸侯落之杜预注章华台在华容城中华容
卷二 第 23b 页 WYG0964-0370b.png
即今之监利县非岳州之华容也至今有章华台在县
郭中与杜预之说相符亳州陈父县有乾溪其侧亦有
章华台故台基下往往得人骨云楚灵王战死于此商
水县章华台之侧亦有乾溪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引左
氏传乃云楚子成章华之台于乾溪皆误说也左传实
无此文章华与乾溪元非一处楚灵王十二年王狩于
州来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
惧吴王次于乾溪此则城父之乾溪灵王八年迁于夷
郭中与杜预之说相符亳州陈父县有乾溪其侧亦有
章华台故台基下往往得人骨云楚灵王战死于此商
水县章华台之侧亦有乾溪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引左
氏传乃云楚子成章华之台于乾溪皆误说也左传实
无此文章华与乾溪元非一处楚灵王十二年王狩于
州来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
惧吴王次于乾溪此则城父之乾溪灵王八年迁于夷
卷二 第 24a 页 WYG0964-0370c.png
者乃此地十三年公子比为乱使观从师于乾溪王众
溃灵王亡不知所在平王即位杀囚衣之王服而流诸
汉乃取葬之以靖国人而赴以乾溪灵王实缢于芊尹
申亥待他年申亥以王柩告乃改葬之而非死于乾溪
也昭王二十七年吴伐陈王帅师救陈次于城父将战
王卒于城父而春秋又云弑其君于乾溪则后世谓灵
王实死于是理不然也
康成以三亳阪尹共为一事云汤旧都之民服文王者
溃灵王亡不知所在平王即位杀囚衣之王服而流诸
汉乃取葬之以靖国人而赴以乾溪灵王实缢于芊尹
申亥待他年申亥以王柩告乃改葬之而非死于乾溪
也昭王二十七年吴伐陈王帅师救陈次于城父将战
王卒于城父而春秋又云弑其君于乾溪则后世谓灵
王实死于是理不然也
康成以三亳阪尹共为一事云汤旧都之民服文王者
卷二 第 24b 页 WYG0964-0370d.png
分为三邑其长居险故言阪尹盖东成皋南轘辕西降
谷也皇甫士安以蒙为北亳榖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
蔡注立政用士安说注盘庚又用康成说二书亳同康
成说是
载籍中所言地理讹舛甚多姑数其一二汉文帝封淮
南长子阳周侯赐为庐江王应劭曰庐子国庐子国即
卢戎之地按左传卢戎自在容城山中劭误以中庐之
庐为庐江之庐矣舜渔雷泽正城阳之雷泽而周处风
谷也皇甫士安以蒙为北亳榖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
蔡注立政用士安说注盘庚又用康成说二书亳同康
成说是
载籍中所言地理讹舛甚多姑数其一二汉文帝封淮
南长子阳周侯赐为庐江王应劭曰庐子国庐子国即
卢戎之地按左传卢戎自在容城山中劭误以中庐之
庐为庐江之庐矣舜渔雷泽正城阳之雷泽而周处风
卷二 第 25a 页 WYG0964-0371a.png
土记乃以吴之太湖大雷山小雷山为舜渔之所子胥
之胥山在嘉兴东南而张晏乃以太湖之承胥二山为
子胥之山李白读书于匡山正绵州大匡山小匡山之
处而寰海记旧注乃指江州匡庐山为白读书之所楚
之云梦跨江南北左传曰王以田江南之梦则知云在
江北而郭璞注尔雅乃以岳阳巴丘湖为楚之云梦后
汉樊丹封谢阳侯正诗所谓申伯番番既入于谢之谢
地也而传乃以为射阳按射阳在山阳西即汉高祖封
之胥山在嘉兴东南而张晏乃以太湖之承胥二山为
子胥之山李白读书于匡山正绵州大匡山小匡山之
处而寰海记旧注乃指江州匡庐山为白读书之所楚
之云梦跨江南北左传曰王以田江南之梦则知云在
江北而郭璞注尔雅乃以岳阳巴丘湖为楚之云梦后
汉樊丹封谢阳侯正诗所谓申伯番番既入于谢之谢
地也而传乃以为射阳按射阳在山阳西即汉高祖封
卷二 第 25b 页 WYG0964-0371b.png
项缠之地非丹封地也樊毅碑曰谢阳之孙此可验也
邹衍言九州之外复有九州载于史记按其说曰东南
神州曰旦土(旦音与/晨同)正南邛州(隋书/作迎)曰深土西南戎州
曰滔土正西弇州(隋书作/拾州)曰升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
北柱州曰肥土正北玄州(隋书作/营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
隐土(尸子作/急土)正东阳州曰信土其言本荒唐汉人作河
图括地象全祖其说隋作郊天遂以其名入从祀之位
史炤通鉴释文曰此九州其昆崙统四方之九州乎或
邹衍言九州之外复有九州载于史记按其说曰东南
神州曰旦土(旦音与/晨同)正南邛州(隋书/作迎)曰深土西南戎州
曰滔土正西弇州(隋书作/拾州)曰升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
北柱州曰肥土正北玄州(隋书作/营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
隐土(尸子作/急土)正东阳州曰信土其言本荒唐汉人作河
图括地象全祖其说隋作郊天遂以其名入从祀之位
史炤通鉴释文曰此九州其昆崙统四方之九州乎或
卷二 第 26a 页 WYG0964-0371c.png
曰神农地过日月之表盖神农之九州也又按淮南子
载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
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
曰肥土正北济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
曰申土与前小异
司马子长自叙云上会稽探禹穴此子长自言遍游万
里之目上会稽总吴越也探禹穴言巴蜀也后人不知
其解遂以为禹穴在会稽而作地志者以禹庙旁小坎
载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
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
曰肥土正北济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
曰申土与前小异
司马子长自叙云上会稽探禹穴此子长自言遍游万
里之目上会稽总吴越也探禹穴言巴蜀也后人不知
其解遂以为禹穴在会稽而作地志者以禹庙旁小坎
卷二 第 26b 页 WYG0964-0371d.png
如舂臼者当之按蜀之石泉禹生之地谓之禹穴其石
杳深人迹不到明巡抚仪封刘远夫修蜀志搜访古碑
刻有禹穴二字乃李白所书始知会稽禹穴之误水经
注石泉县有石纽村禹所生也
唐诗春云生岭上积雪在嚣间山凹之地堪为墟市者
曰嚣尚书序仲丁居于嚣其地在陈留浚仪之间秦之
敖仓也敖即嚣也三川为天下之朝市故名曰敖云左
传有嚣氏之隧史记注青阳在青之阳玄嚣在玄之嚣
杳深人迹不到明巡抚仪封刘远夫修蜀志搜访古碑
刻有禹穴二字乃李白所书始知会稽禹穴之误水经
注石泉县有石纽村禹所生也
唐诗春云生岭上积雪在嚣间山凹之地堪为墟市者
曰嚣尚书序仲丁居于嚣其地在陈留浚仪之间秦之
敖仓也敖即嚣也三川为天下之朝市故名曰敖云左
传有嚣氏之隧史记注青阳在青之阳玄嚣在玄之嚣
卷二 第 27a 页 WYG0964-0372a.png
梁宣帝七山寺赋神嚣岩岩而特立仙的皎皎以孤临
皆以嚣为地名也周礼司市之文云禁其斗嚣注斗以
力争嚣以口争交市之地必多争故禁之此益可證嚣
之为市其义所从来远矣后世市谓之墟归市曰趁墟
言有人则嚣无人则虚也
汉地理志有胊忍县颜师古注音劬误也按说文胊腊
挺也其俱反字既从句与地名何干通典作胊䏰胊音
如顺切䏰如尹切读如闰蠢通典之音得之矣而字作
皆以嚣为地名也周礼司市之文云禁其斗嚣注斗以
力争嚣以口争交市之地必多争故禁之此益可證嚣
之为市其义所从来远矣后世市谓之墟归市曰趁墟
言有人则嚣无人则虚也
汉地理志有胊忍县颜师古注音劬误也按说文胊腊
挺也其俱反字既从句与地名何干通典作胊䏰胊音
如顺切䏰如尹切读如闰蠢通典之音得之矣而字作
卷二 第 27b 页 WYG0964-0372b.png
胊则因汉志而误也当从乃叶闰字之音䏰虫名
夔州地多此虫遂以为名又谓䏰属汉中亦误检地
志汉中实无此县云安之西三十里万户驿下横石滩
上土人云驿之左右䏰故地也
诗曰民之初生自土漆沮齐诗作自杜漆沮言公刘避
狄而来居杜与漆沮之地杜水名即杜阳也据文义作
杜为长耳
铜柱不独马援吴黄武二年程普关云长分界铸铜柱为
夔州地多此虫遂以为名又谓䏰属汉中亦误检地
志汉中实无此县云安之西三十里万户驿下横石滩
上土人云驿之左右䏰故地也
诗曰民之初生自土漆沮齐诗作自杜漆沮言公刘避
狄而来居杜与漆沮之地杜水名即杜阳也据文义作
杜为长耳
铜柱不独马援吴黄武二年程普关云长分界铸铜柱为
卷二 第 28a 页 WYG0964-0372c.png
誓在衡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又五代晋与楚王马希
范立铜柱为界学士李皋铭在辰州西北一百十里会
溪对又涪陵江口名铜柱滩也
史记齐世家鲁伐我入阳关徐广曰在钜平括地志兖
州博平县南二十九里西临汶水唐阳关在安西诗西
出阳关无故人是东西两阳关也
宋润州丹杨馆书从木其属县丹阳书从𨸏或者疑之
考晋地理志谓山多赤柳故名丹杨江南地志谓郡北
范立铜柱为界学士李皋铭在辰州西北一百十里会
溪对又涪陵江口名铜柱滩也
史记齐世家鲁伐我入阳关徐广曰在钜平括地志兖
州博平县南二十九里西临汶水唐阳关在安西诗西
出阳关无故人是东西两阳关也
宋润州丹杨馆书从木其属县丹阳书从𨸏或者疑之
考晋地理志谓山多赤柳故名丹杨江南地志谓郡北
卷二 第 28b 页 WYG0964-0372d.png
有赭山故名丹阳二说皆有据也抑又考之两汉丹阳
郡治宛陵而丹阳县则今建康也至移郡治于建康而
元帝又徙都焉于是以建康守为丹阳尹至唐天宝初
始以今京口为丹阳郡而以曲阿为丹阳县然则今润
之丹阳正非汉丹阳之故治也丹阳凡有数处楚鬻熊
始封丹阳则在今归州秭归县后楚文王徙都江陵府
枝江县亦曰丹阳汉于宛陵置丹阳郡隋于丹州置丹
阳郡唐于京口置丹阳郡其地不一而西汉志乃以曲
郡治宛陵而丹阳县则今建康也至移郡治于建康而
元帝又徙都焉于是以建康守为丹阳尹至唐天宝初
始以今京口为丹阳郡而以曲阿为丹阳县然则今润
之丹阳正非汉丹阳之故治也丹阳凡有数处楚鬻熊
始封丹阳则在今归州秭归县后楚文王徙都江陵府
枝江县亦曰丹阳汉于宛陵置丹阳郡隋于丹州置丹
阳郡唐于京口置丹阳郡其地不一而西汉志乃以曲
卷二 第 29a 页 WYG0964-0373a.png
阿之丹阳为楚所封误矣
卷二 第 29b 页 WYG0964-0373b.png
说略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