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续集卷五十五 第 1a 页 WYG0938-066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续集卷五十五
            宋 章如愚 编
  臣道门
   皋陶
刑不可有舜之九官若典礼乐也同教养也未尝不决
于汝谐而任刑一事独以明允期之盖礼乐教养不可
一日无而刑不可一日有也
续集卷五十五 第 1b 页 WYG0938-0663d.png
以德用刑禹称皋陶迈种德穆王论皋陶教祗德盖其
职虽在于明刑而其心未尝不本于德也
论典礼与天命天讨之异皋陶曰天叙有典敕我五典
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五庸哉天命有德五服五
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盖典礼必自天子出故言
敕我自我若夫爵人于朝与众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
之虽天子不得而私故不言哉(杨时/)
以德用人九德之名自皋陶始其后周公告成王亦欲
续集卷五十五 第 2a 页 WYG0938-0664a.png
其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盖古人之论人者必广其有
德后世之主或以材能取人而不稽诸德行故有才无
德之小人得以自售其不败事者几希皋陶之言真万
世知人之法也(真德秀/)
主外治舜之时在庭之臣多矣至傅禹以天下而禹独
推皋陶何也曰舜徒得此两人而天下巳治故也禹总
百揆而皋陶施刑内外之治举矣古者兵刑之官合为
一观舜之命皋陶蛮夷猾夏是其责也则皋陶之职所
续集卷五十五 第 2b 页 WYG0938-0664b.png
施于外者为详故皋陶虽不可以无禹而禹亦不可以
无皋陶是以当舜之欲傅位禹乃逊于皋陶馀人不与
焉孟子曰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而子夏亦言舜有
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盖有见乎此(杨时/)
君臣相逊刑期于无刑民叶于中此舜治也舜不敢自
以为功举而归之皋陶曰时乃功皋陶不敢自以为功
曰帝德罔愆而舜犹曰俾予从欲以治惟乃之休此足
以见君臣相逊之美而上下常有慊然不自居其功之
续集卷五十五 第 3a 页 WYG0938-0664c.png
意也
   稷
体阻饥之心见乃粒之民以舜之时烝民乃粒何尝阻
饥然舜之命弃乃若是云者盖欲弃尝体阻饥之心见
乃粒之民若见阻饥之民则百榖不期而自播矣
为生民立命万世开太平禹稷思天下溺由已溺思天
下饥由已饥便是为生民立命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便
是为万世开太平
续集卷五十五 第 3b 页 WYG0938-0664d.png
   夔
其教即大司乐之乐德乐语唐虞之时任于朝者非天
子之族类则世臣巨室之家其起于耕钓侧微者不过
数人岂当时世家子弟皆贤哉亦教之有道耳然舜之
命官以教胄子也必属之典乐之夔何哉盖古之教者
不在于辞令文章惟长善救失以成其德故优而游之
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趍之夫乐者所以和平其心
志而导达其善性也此舜之教胄子所以先诸乐欤周
续集卷五十五 第 4a 页 WYG0938-0665a.png
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秪庸孝友以乐语教国
子兴道讽诵言语自直而温至简而无傲即教以乐德
也自诗言志至律和声即教以乐语也
典乐兼教典乐教胄子见夔兼两事既典乐又教胄子
乐与教不可以不并乐者广大易直感人也深故掌乐
必兼教之任动荡感发使人之良心悠然而生教人之
道无大于此周之大司乐掌成均之法汉之太常犹领
太学其名久而不废也(吕祖谦/)
续集卷五十五 第 4b 页 WYG0938-0665b.png
   伊尹
卓然独见或问古人卓然独见者谁为最先生曰伊尹
或曰何谓先生曰伊尹去尧舜之世已远绝无师承尧
传之舜舜传之禹自此以往寂寥数百载伊尹断然号
于人曰予天民之先觉者也及汤学于伊尹故汤得伊
尹之传曰文武曰周公曰孔子由此传之也不是独见
得到何由敢自任如此(张九成/)
乐尧舜之道伊尹耕于有莘之野以乐尧舜之道夫尧
续集卷五十五 第 5a 页 WYG0938-0665c.png
舜之道岂有物可玩而乐之乎即耕于有莘之野而巳
此农夫田父之所日用者而伊尹之乐有在乎是若伊
尹则所谓知之者也(杨时/)
取予合义一介与万钟若论利害则有多寡若论义其
理一也伊尹惟能一介知所取予故虽禄之天下不顾
系马千驷弗视后世观之则一介不以予诸人为太吝
一介不以取诸人为太洁然君子之取予适于义而已
予之啬取之微虽若不足道矣然苟害于义又何多寡
续集卷五十五 第 5b 页 WYG0938-0665d.png
之间乎孔子于公西赤之富不恤其请于原思之贤不
许其辞此知所予者也孟子言非其道则箪食不可受
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此知所取者
(同上/)
从容于处利害之际汤方聘伊尹于莘尹幡然而从之
岂必于伐桀哉苟可与为尧舜之君者初无择也岂特
伊尹为然虽汤亦然故五就桀者亦汤志也至于五反
而不能至然后止于亳而伐桀之谋定此汤伊尹之本
续集卷五十五 第 6a 页 WYG0938-0666a.png
心也然后放天子太甲不以为嫌及其复之太甲不以
为怨从容去就如处汤桀之间盖惟无利桀之心虽伐
而不疑于乱惟无夺太甲之志虽放而不疑于篡此圣
人之事常人所不能测也
有天下之大莭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
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
以动其心则天下之大节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办
者矣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
续集卷五十五 第 6b 页 WYG0938-0666b.png
虽禄之天下不受也夫天下不能动其心是故其才全
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夫太甲之废
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
君天下不以为僣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何则其
素所不屑者足以取信于天下也彼其视天下眇然不
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苏轼/)
人知其志于太甲复位之时伊尹之志其自知则在迁
太甲于桐之日人知其志则在奉太甲归亳之时
续集卷五十五 第 7a 页 WYG0938-0666c.png
善进諌太甲一篇合伊训而观之然后知伊尹纳诲之
不可及后世人臣至于再三鲜不以辞气忿怒浸至不
平伊尹三节进戒一节反缓于一节伊训之作太甲过
末形之时也其言庸伤有哀悼不能自已之意及其过
巳形而太甲一篇乃雍容和缓不伤悼痛切伊训言尔
惟不德罔大坠厥宗坠宗则九庙为墟矣使人凛然有
危惧之意至太甲但曰忝厥祖忝祖之言视坠宗之言
为孰严其曰无越厥命以自覆无之一字辞旨从容亦
续集卷五十五 第 7b 页 WYG0938-0666d.png
非坠厥宗之断断也况又曰惟怀允图曰万世有辞期
望之意愈至详味太甲首篇温乎春风和气中有陶然
自得之意及观伊川格言大训明备森严如武库矛戟
森列何也臣之事君如子之事父事父母几谏见志不
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夫父母有过谏之于几微而不
从常情或有忿激之心忿激之心生则諌诤之言过其
伤多矣为孝子者加敬而不违虽劳而不怨其色愈恭
其气愈和其言愈从容而不敢迫也伊尹圣人太甲庸
续集卷五十五 第 8a 页 WYG0938-0667a.png
君伊尹元老太甲幼主而事之如父此其所以圣也(吕/)
(祖谦/)
   傅说
高宗素知傅说昔高宗之于傅说其知之旧矣岂真足
以梦得哉惟夫疏远之士欲举而置之贵近之右未有
以信于天下也故假诸梦以神之故孟子告齐宣王曰
必不得已而使卑踰尊疏踰戚不可不重(陈傅良/)
学无止法傅说告高宗以典学曰终始不曰始终学无
续集卷五十五 第 8b 页 WYG0938-0667b.png
止法也(真德秀/)
开圣学之源学之一事前此未经见也说命曰惟教学
半曰念终始典于学于是始有学之名遂开万古圣学
之源其功亦大矣哉(同上/)
高宗之得说以心之通高宗之用人不求之于必可得
之人而求之于不可知之梦事近怪矣然高宗审其所
梦之象而旁求之于天下而并以其所梦之意告之于
人而举朝之人不怪且疑耶使者四出交错道路而傅
续集卷五十五 第 9a 页 WYG0938-0667c.png
岩之野负版之役夫俨然肖焉遂载而去之而说亦不
辞举朝之臣与其天下之人与其同役胥靡之人其愈
不怪且疑耶既至而相之命之为砺命之为霖雨命之
为舟楫命之为瞑眩之药自比于弗视地之跣其勤若
是其诚若是耶以高宗之不言且梦帝而得之且形貌
求而肖之且举版筑而相之且命之则说宜有惊世之
智绝人之谋而徒曰从谏好学之类而已耶而高宗又
从而信受之服行之终始尊任之卒以继伊尹之功而
续集卷五十五 第 9b 页 WYG0938-0667d.png
兴商何耶甚矣其不恃其力以致物而以其心而致物
也如此(叶适/)
   周公
用天子礼乐问赐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当否曰始乱周
公之法度者是赐也人臣安得用天子之礼乐哉成王
之赐伯禽之受皆不能无过记曰鲁郊非礼曰周公其
衰矣圣人尝讥之矣说者乃云周公有人臣不能为之
功业因赐以人臣不得用之礼乐则妄也人臣岂有不
续集卷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0938-0668a.png
能为之功业哉借使功业有出于周公亦是人臣所当
为尔人臣不当为其谁为也(程颢/)
诚于任管叔管叔不令公宜无不知也与其使之监商
而终致辟焉孰若封之有庳富贵之而已耶游氏曰象
以杀舜为事其凶愚既已暴于世矣观其志亦不过欲
富贵而已舜以兄之道处之故封之有庳而使吏治其
国所以处象而全之也若管叔之德未著于迹其才又
非象比也其志亦未可量周公讵忍逆探其兄之不仁
续集卷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0938-0668b.png
将自绝于君亲而弃之耶若为有庳之封则彼将以为
鄙我而速乱耳周公之亲爱其兄宜无不尽其道矣管
叔之事圣人之不幸也舜诚信而喜象周公诚信而任
叔天理人伦之至其用心一也(吕大临/)
不相忌召公为保有欲去之志周公反覆留之不遗馀
力后世权位相轧之际排之使去则多有之挽之使留
盖亦鲜矣周公固不可以后世论也然大臣之秉心公
则惟恐无助私则惟恐不专公私之间世主所当深察
续集卷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0938-0668c.png
(吕伯恭/)
待士周公之治天下何如其治计其一时之士虽贤且
能孰有出周公之右者也虽有智计谋议孰有出周公
之意者也以周公而轻天下之士则天下之士夫谁议
而周公则不尔也沐不敢暇栉也食不敢下咽也周公
非不敢也周公则以为不沐不食不过足以病吾之一
身耳不幸而失一士则足以病天下病风俗吾则不忍
以一身之安而易天下之病风俗之病也
续集卷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0938-0668d.png
 
 
 
 
 
 
 
 群书考索续集卷五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