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集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937-0142c.png

群书考索后集卷十一
宋 章如愚 编
官制门
国子祭酒
周师氏以三德三行教国子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保氏养国子以道教之以六艺六仪
汉置博士至东京凡十四人而聪明有威重者一人为
后集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937-0142d.png

胡广曰凡官名祭酒皆一位之元长古者宾得主
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地故以祭酒为名焉
此国子祭酒名所由始也
晋武帝咸宁四年立国子学置祭酒一人 永嘉中又
别置儒林祭酒一人以杜夷为之命常为训范总统
一学中众事又立太学
宋不置学明帝置总明观祭酒一人 齐永明中立学
后集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937-0143a.png

梁武帝以国子学生旧限贵贱帝招徕后进五馆生
皆引寒门隽才
陈 后魏亦曰国子祭酒 北齐国子寺有祭酒一人
隋开皇中国子寺不𨽻太常 凡国学诸官自汉
以下并属太常至隋始革之
又改寺为学仁寿元年罢国子学唯立太学省祭酒
等官 炀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复置祭酒
后集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937-0143b.png

改为成均监神龙复领六学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
学算学皆以儒学优重者为之(通典职林/)
宋国子监有判监事有管勾监事待制以上则为判馀
为管勾(会要/)熙宁初诏用经术取士广辟黉舍分为
三学增置生徒总二千八百人朝廷育才于斯为盛
及元丰中复正官名置国子监祭酒掌三学之教法
政令(续会要/)而祭酒犹未除人崇宁立辟雍置大司
后集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937-0143c.png

郎上(本朝官制/)诏天下贡士以三舍考选政和罢三
舍辟雍官属并罢(四朝志/)建炎三年并国子监归礼
部绍兴三年诏驻跸所在因国子监量养生徒置博
士二员祭酒犹未置也 十二年始置祭酒(中兴会/)
(要/)十三年太学成(刘季裴题名记/)
国子司业
炀帝大业三年于国子监初置司业一人礼曰乐正司
后集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937-0143d.png

唐置二人副贰祭酒通判监事龙朔二年改为少司成
咸亨初复旧凡祭酒司业皆儒重之官非其人不居
(通典/)
归崇敬授国子司业上言司业义在礼记乐正司
业正长也言乐官之长同主此业尔雅云大板曰
业按诗周颂设业设簴崇牙树羽则业乃悬钟磬
之簨簴也今太学师不教乐于义则无所取请改
后集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937-0144a.png

为右师诏下尚书集百僚定议以闻议者重难改
作其事不行
宋有同判监事同管勾监事或带职朝官充凡监事皆
总之(会要四朝志/)元丰正名置司业掌三学之教法
政令(续会要/)初除朱服(职略/)建炎三年省绍兴十二
年复置(中兴会要/)隆兴并省司业不许与祭酒并除
乾道七年欲除刘焞孝宗曰司业乃祭酒之贰并置
后集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937-0144b.png

国子监丞
隋置三人唐一人掌判监事凡六学生每岁有业成上
于监者以其业与司业祭酒试之登第者白祭酒上
于尚书礼部(六典/)
宋景祐二年孙祖德请于直讲京官内差一员充监丞
诏学官兼领掌钱榖出纳之事(两朝志/)元丰定制置
祭酒司业掌三学之教法政令而监之事则丞与焉
后集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937-0144c.png

国子博士
班固云六国时往往有博士掌通古今 又曰博士秦
官汉因之后多至数十人武帝初置五经博士宣帝
成帝时五经家法稍增置博士一人选有三科高第
为尚书次为刺史其不通政事以久次补诸侯太傅
元始四年改博士为博士师
后汉兼而存之博士凡十四人 易施孟梁丘京氏尚
后集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937-0144d.png

颜各一博士华峤汉书曰初欲立左氏传博士范
丹以为左氏浅末不宜立陈氏乃诣阙上疏争之
更相辩对帝卒立左氏学
掌以五经教子弟国有疑事掌丞问对 安帝以博
士多非其人诏命三公将军中二千石举博士各一
人务得经明行高卓尔茂异
晋咸宁四年初置国子博士一人皆取履行清淳通明
后集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937-0145a.png

召试
梁置五经博士各一人 魏晋宋齐并不置五经博士
至此始置
隋省国子博士至大业复置
唐增置二人掌教文武官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龙朔
改为司成宣业咸亨初复诸州府亦有经学博士一
人(通典/)
后集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937-0145b.png

丰定制亦无国子博士大观元年薛昂乞置国子博
士四员国子正录各二员与太学官分掌教导从之
建炎并国子监于礼部绍兴三年诏驻跸所在因国子监
量养生徒置博士二员(中兴会要/)馀学犹未置也
国子监主簿
北齐国子寺置主簿隋一人 唐因之掌印勾检监事
凡六学生有不率师教者则举而免之(六典/)
后集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937-0145c.png

其出入焉(两朝志/)元丰元年诏省主簿三年罢书库
官复置主簿(会要/)
国子正录
北齐国子寺有正录员 隋一人 唐因之(六典/)
宋阙虽元丰定制亦不置国子正录大观元年薛昂乞
置国子博士国子正录与太学官分掌教导从之自
是始置正录凡二员建炎三年省绍兴十二年复置
后集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937-0145d.png

宋书库监官以京朝官充掌印经史群书以备朝廷宣
索赐予之用及出鬻而收其直以上于官(续会要/)
建炎三年并国子监归礼部官省 绍兴十三年复
置一员后省三十二年诏学官兼书库 乾道七年
复置(中兴会要孝宗会要/)
太学 太学博士
晋江左因裴頠奏增置国子博士十六人谓之太学博
后集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937-0146a.png

国子寺有太学博士十人 后周置太学博士下大
夫六人 隋仁寿元年罢国子惟立太学置博士五
人大业减置二人
唐增置三人掌教文武官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六/)
(典/)
宋熙宁四年诏宋靖国吕嘉问相度锡庆院建太学从
邓绾所请也 绾言国子监粗容春秋释奠斋庖之
后集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937-0146b.png

锡庆院西北隅廊屋数十间逼窄湫隘又官司未
曾葺治今大新学制学者坌集恐不足以容乞特
赐锡庆院为太学故命相相其地建之
元丰三年诏改国子监直讲为太学博士每经二人
掌分经讲授考校程文以德行道艺训导学者 绍
圣元年左司谏翟思言前熙宁更置太学博士正录
虽有朝廷特除然类令国子监长贰荐举所业考第
后集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937-0146c.png

试廷试在十五人内太学上舍内舍职事者并令召
试不在此例许投所业国子监考覆方与召命元祐
以来罢去试法请自今除学官依旧法召试从之元
符元年诏学宫岁一试 政和七年臣僚言熙宁元
丰间博士未尝除代近年以来席未暖而代者已至
率三人而守一若从正录第迁则博士可免除代与
前熙宁元丰无异从之(并续会要/)建炎南渡废绍兴
后集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937-0146d.png

三年始复建太学
太学正录
北齐国子寺有录事员 隋一人 唐因之(六典/)
宋仁宗朝胡瑗掌太学其正录第补诸生 熙宁末兴
三舍始选官为正录如学官之例(圣朝职略/)学正五
人学行学规凡诸生之戾规矩者待以五等之罚学
录五人掌佐学正纠不如规者 元祐三年罢命官
后集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937-0147a.png

圣改元复 元丰学制命官学职悉仍旧焉(续会要/)
建炎三年省 绍兴十二年复置各一员(中兴会要/)
武学
武学博士武学谕庆历三年置学始以阮逸为之(宋官/)
(制/)未几省 熙宁五年枢密院乞复置武学选文武
官知兵者充教授仍差韩缜判武学郭固同判 朝
臣以上判学(续会要/)
后集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937-0147b.png

士 教授蔡硕就除博士 武学博士学谕各一人
掌以兵书弓马武艺训诱学者(四朝志/)建炎兵兴废
绍兴十六年诏令临安府修建武学二十六年诏
武学博士学谕各置一员内博士于文臣有出身或
武举出身曾预高选人充其学谕差武举人(中兴职/)
(略/)
将作监
后集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937-0147c.png

将作大匠秩二千石中六年改光武省常以谒者兼
之章帝建初元年又置初以任隗为之掌修作宗庙
路寝宫室陵园木土之功
魏 晋因之江左至宋 齐皆有事则置无事则省
梁天监七年置十二卿改将作大匠为大匠卿是为
秋卿 陈因之
后魏亦有之 北齐有将作寺其官曰大匠 后周有
后集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937-0147d.png

木土之政令
隋与北齐同至开皇二十年改寺为监大匠为大监初
加置副监炀帝十三年改为大令 唐复为匠龙朔
改为缮工监 咸亨复光宅改为营缮监神龙复天
宝中改大匠为大监掌土木工匠之政(通典六典唐/)
(职林/)
宋判监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凡土木工匠之政𨽻三
后集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937-0148a.png

焚版币之事(续会要/) 熙宁初以嘉庆院为监上重
为任使统修造之政(会要/)四年以范子奇判监向宗
儒同判 元丰乃正名焉(职略/)掌土木工匠之事凡
出纳籍帐岁受而会之上工部分案五设吏二十有
七总局九宫城缮完则归修内司辨其工作因能任
事则归东西八作司乘时储积以待给用则归竹木
务窑务丹粉所麦面场前期朴斲以应缓急则归事
后集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937-0148b.png

兴以来将作少府未置监 建炎三年始并归工部
绍兴三年复置将作监少府事总焉(中兴会要/)
将作少监
后周有少匠下大夫 隋将作置副监一人炀帝改为
少监又改少匠又更少令 唐武德以为少匠 龙
朔中为缮工少监 咸亨中为营缮少监后复故(唐/)
(职林/)
后集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937-0148c.png

将作监丞 汉将作有丞二人后汉置一人 晋魏
因之
东晋 宋齐有事则置无事即罢 梁天监七年置大
匠丞一人
陈因之 后魏有之 北齐四人 后周曰匠师上士
一人
隋二人 唐四人(六典/) 掌判监事凡内外缮造百司
后集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937-0148d.png

于署监以供其职
宋朝熙宁四年以宋靖国知将作监丞(续会要/) 元丰
正名初除吴处厚(职略/)
将作监簿 晋将作置主簿员江左有事则置无事则
省
梁天监七年复置将作主簿一人 北齐将作等有功
曹主簿员若有营作又别立长史司马主簿各一员
后集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937-0149a.png

唐因之(六典/) 掌印勾检稽失凡官吏之申请粮料俸
食差遣假使必由之以发其事若诸司之应供四署
三监之体物器用违阙随而举焉
宋熙宁四年初以殿中丞杨增知将作主簿公事(续会/)
(要/)上元丰正名初除
军器监
后周武帝四年初置军器监(隋百官志/) 隋少府监统
后集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937-0149b.png

唐武德初有武器监一人少监一人掌兵使厩牧 七
年废军器监 八年复之 九年又废 贞观元年
罢军器大监置少监后省之以其地𨽻少府监为甲
弩坊焉皆𨽻少府右尚署 开元初复以其地置军
器使至三年以使为监更置少监一员丞二员主簿
一员录事一员及弓弩坊等署 十一年悉罢之复
𨽻少府为弓弩坊 十六年复移向北都监掌缮造
后集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937-0149c.png

为之贰(六典/)
宋军器领于三司胄案官无专职 熙宁六年废胄案
乃按唐令置监择侍从官总判增勾当以为之属
元丰中复正名分案百设吏十有三总局五掌缮治
兵械什物之事(续会要/) 建炎三年并归工部 绍
兴十一年复置长贰一员(中兴/会要)
军器少监(沿革见军器监门/)
后集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937-0149d.png

武器监开元三年置军器监有丞二掌判监事凡材
革出纳之数工徒众寡之役皆督课焉(唐百官志六/)
(典/)
宋神宗时置丞二人初除沈叔通(职略/)建炎三年省绍
兴三年复置(中兴会要/)
军器监簿 唐武德初武器监置主簿一人贞观六年
废武器监开元三年置军器监有主簿掌印及勾检
后集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937-0150a.png

宋神宗时置主簿一人初除钱长卿(职略/)
日历所
修日历官 唐贞元初韦执谊奏修撰私家纪录非是
望令各撰日历月终馆中详定从之此日历所从起
也(叶伯益宏辞编题/)
宋旧以宰相兼监修国史修撰直馆检讨无常员掌修
日历以时政记起居注会集修撰为一代之典旧于
后集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937-0150b.png

年废编脩院归史馆官制行属秘书省国史案六年
诏秘书省长贰毋得预著作脩纂日历事进书即系
衔以防漏泄如旧编脩院法焉八年诏吏部郎中曾
肇礼部郎中林希兼著作职事官兼职自此始元祐
五年移国史案置局专掌国史实录编脩日历以国
史院为名𨽻门下省更不𨽻秘书省 绍圣二年诏
日历还秘书省 宣和二年诏罢在京脩书诸局惟
后集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937-0150c.png

日历之事无定员外其元丰分案编修日历书库官
吏并依元丰法(四朝志/) 绍兴元年以修日历所为
名又诏秘书长贰通行修纂日历
以少监程俱言长贰于条不与修纂欲准元丰故
事著作官阙从本省府暂牒校书郎或正字兼权
所贵不废编修故有是命
三年诏左仆射吕颐浩兼提举修国史 时修日历
后集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937-0150d.png

年王旦为相领史职乞宰府提举故有是命
诏修日历令侍从官带史馆修撰馀官带直史馆史
馆检讨若著作郎佐郎阙依元丰例差郎官兼领
时以祠部郎虞沄兼大著礼部郎舒国清兼小著
日历所以修国史日历所为名四年诏修国史日历
所以史馆为名依旧制置编修校勘官十年秦桧请
下有司讨论史馆建并之弊礼部看详于前元丰旧
后集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937-0151a.png

修正史郎置国史院遇修实录即置实录院见今修
渊圣及今上日历令宰相提举以监修国史系衔实
录院以提举实录院系衔(中兴会要/)
会要所
修会要官唐德宗贞元间苏冕始为唐会要四十卷武
宗时崔铉又续四十卷
宋建隆初王溥取自宣宗以后故事并苏崔所录共为
后集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937-0151b.png

卷(章得象上王洙编脩/)王圭续以庆历止熙宁十年
通旧增损成三百卷总二十一类八百五十五门(国/)
(朝会要序/)乾道四年诏尚书太仆射陈俊卿兼提举
编修本朝会要五年秘书少监江大猷等言蔡攸所
修宋朝会要除将熙宁十年以前章得象王圭所修
重加删削外其自元丰至政和止修得帝系后妃吉
礼三门攸所修吉礼缘当时议论好恶不同妄有删
后集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937-0151c.png

神宗其五朝会要内有熙宁十年内事亦合重行编
入以续修本朝会要为名从之六年中书门下省言
国朝会要以修至靖康诏令自建炎元年接续至乾
道五年九年秘书少监陈骙言编类建炎以后会要
至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十一日成书以中兴会要为
名从之(孝宗会要/)
敕令所
后集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937-0151d.png

符敕令格式各差宰臣提举(○此事见续会要/)何执
中奏四朝志乃云提举敕令自熙宁初编修三司
令式命宰臣王安石提举自后皆以宰执为之如
志所言是自熙宁始也然天圣既有提举之例则
不应自熙宁始五朝会要无所书今姑存之以俟
考究
详定官以侍从之通法令者充 旧制一员宣和中
后集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937-0152a.png

政和元年差左仆射何执中提举重修敕令执中上
章力辞于是不带提举以兼领为名同提举焉 绍
兴中改为详定一司敕令所自建炎四年以前著为
绍兴新法以后续降几二万馀条前后牴牾乾道四
年刑部侍郎汪大猷请行删削于是复置敕令所提
举官以提举详定一司敕令系衔详定官以兼详定
一司敕令系衔(孝宗会要/)
后集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937-0152b.png

仁宗时命田况提举熙宁八年权知审刑院崔台符
言奉诏修军马司敕缘军政事重故事以枢臣总领于
是命枢密使陈升之提举管勾绍圣元年又诏知枢密
院事韩忠彦提举管勾详定删定军马司敕例(续会要/)
删定官宋朝旧删定无常员大观三年诏六曹删定官
并入详定一司敕令所为一局(四朝志/)后省绍兴十
二年徐度申请裒集建炎绍兴诏旨令专置一局乞
后集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937-0152c.png

兼诏依旧以敕令所为名后省乾道六年复置敕令
所汪大猷申请正差删定官乞系衔充详定一司敕
令所删定官兼删定官系衔兼详定一司敕令所删
定官淳熙十五年林栗申请废敕令局删定官并省
绍兴二年复置局差删修官三员(敕令所题名/)
东宫
詹事秦官 应劭曰詹省也给也 汉因之掌太子家
后集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937-0152d.png

东宫众务 晋或置或否
齐置府领官属 梁 陈任总宫朝 后魏有太子左
右詹事
北齐东宫众事无大小皆统之 唐置詹事府掌内外
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置少詹事以贰之龙朔改
端尹少尹咸通复垂拱改宫尹神龙复(通典/)
宋东宫官有詹事仁宗升储置詹事二人神宗升储置
后集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937-0153a.png

登位亦省(两朝国史志职林云/)
左右庶子 古者天子有庶子之官职诸侯卿大夫士
之庶子掌其戒令与其教治 庶子犹诸子周礼诸
子之官司马属 有大事则帅国子而致于太子唯
所用之
秦置中庶子员汉庶子为太子少傅属官后汉员五人
晋有中庶子庶子各四人宋中庶子与功高中舍人
后集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937-0153b.png

事舍人一人共掌其坊之禁令隋有左右庶子唐龙
朔中改左庶子为左中护右庶子为右中护 咸亨
中复故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通典六典/)
宋东宫官有左右庶子旧制不常设每储闱之建随宜
置官以备僚采多以他官兼领
仁宗升储置二人神宗升储置二人钦宗升储置一
人(四朝志/)乾道中庶子谕德除左不除右 同兼领
后集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937-0153c.png

左右谕德唐龙朔中左右春坊置左右谕德各一人掌
谕皇太子以道德随事讽赞皇太子朝宫臣列侍左
右阶出入骑从
宋东宫官有左右谕德建储则置否则阙仁宗神宗钦
宗升储皆置二人并他官兼(四朝志云/)乾道置二人
惟除左不除右(孝宗会要/)
侍讲侍读唐太宗为晋王府有侍讲及为太子亦置焉
后集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937-0153d.png

亦为侍读(职林/)而无侍讲圣朝始置焉
左右春坊东宫之务历代以中庶子领之 北齐有门
下坊庶子领之典书坊庶子领之 隋门下坊置左
庶子典书坊置右庶子
唐龙朔中改门下坊曰左春坊左庶子中允司议郎左
谕德左赞善大夫崇文馆学士校书郎洗马文学校
书正字等𨽻焉典书坊曰右春坊右庶子中舍人太
后集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937-0154a.png

更令等𨽻焉
宋建储闱即置仁宗神宗升储并以内臣为左右春坊
勾当左右春坊事中兴不置(为不立东宫故也/)
孝宗乾道元年立皇太子置左右春坊二员同左右
春坊二员(会要/)
后集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937-0154b.png

群书考索后集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