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934-049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会元截江网卷三十五
诸子 (荀子/董子) (扬子/) (文中子/) (韩子/) (附/)
事实源流
荀子为兰陵相其书立言指事根极理要敷陈往古掎
絜当世拨乱兴理易于反掌所以羽翼六经增光孔氏
真名世之士非徒诸子之可比也及言桀纣性尧舜伪
是其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厌故流而至于
群书会元截江网卷三十五
诸子 (荀子/董子) (扬子/) (文中子/) (韩子/) (附/)
事实源流
荀子为兰陵相其书立言指事根极理要敷陈往古掎
絜当世拨乱兴理易于反掌所以羽翼六经增光孔氏
真名世之士非徒诸子之可比也及言桀纣性尧舜伪
是其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厌故流而至于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934-0498d.png
李斯以其乱天下而不顾乃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扬子汉哀平时人文高而绝义秘而渊汉儒中之大贤
也然于出处之际不能无过也光武中兴使雄不死能
无诛乎君子惜之
文中子隋文帝时人献太平十二策不用退隐山泽著
书立言学颇近于正而粗有可用之实只是无本原工
夫将秦汉以下却要文饰做三代作六经将前人腔子
自做言语填放他腔中便说可比孔子乂做中说谬哉
扬子汉哀平时人文高而绝义秘而渊汉儒中之大贤
也然于出处之际不能无过也光武中兴使雄不死能
无诛乎君子惜之
文中子隋文帝时人献太平十二策不用退隐山泽著
书立言学颇近于正而粗有可用之实只是无本原工
夫将秦汉以下却要文饰做三代作六经将前人腔子
自做言语填放他腔中便说可比孔子乂做中说谬哉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934-0499a.png
真可一噱也
韩子名愈唐人也因学识为文章力求其所未至以至
于有得也所谓德成而言则不期于文而自文矣著原
道原性师说等篇皆奥衍闳深与孟子扬雄表里而佐
佑六经排斥二家拨衰反正功齐孟子远过荀况杨雄
矣
董子汉之醇儒所言仁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度越诸子远矣至于天下国家事业恐施展未
韩子名愈唐人也因学识为文章力求其所未至以至
于有得也所谓德成而言则不期于文而自文矣著原
道原性师说等篇皆奥衍闳深与孟子扬雄表里而佐
佑六经排斥二家拨衰反正功齐孟子远过荀况杨雄
矣
董子汉之醇儒所言仁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度越诸子远矣至于天下国家事业恐施展未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934-0499b.png
必得也
诸儒至论
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荀卿才高其过
多 荀子悖圣人者也故列孟子于十二子而谓人之
性果恶耶圣人何能反其性以至斯耶(遗书/)庄荀之徒
失之辨(皇极经世/)
扬子之学实(遗书/)扬雄才短其过少 扬子无自得者也
故其言蔓衍而不断优柔而不决其说论性则曰人之
诸儒至论
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荀卿才高其过
多 荀子悖圣人者也故列孟子于十二子而谓人之
性果恶耶圣人何能反其性以至斯耶(遗书/)庄荀之徒
失之辨(皇极经世/)
扬子之学实(遗书/)扬雄才短其过少 扬子无自得者也
故其言蔓衍而不断优柔而不决其说论性则曰人之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934-0499c.png
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世
之议子云者多疑其投阁之事子云之罪特不在此
免于莽贤之间畏死而不敢去是安得为大丈夫哉
扬雄规模窄狭 扬雄去就不足观如言明哲煌煌旁
烛无疆此甚恨不能先知逊于不虞以保天命则是只
欲全身也(并遗书/)
王通隐德君子也当时有些言语后世被人傅会不可
谓全书若论其粹处殆非荀扬所及也若续经之类皆
之议子云者多疑其投阁之事子云之罪特不在此
免于莽贤之间畏死而不敢去是安得为大丈夫哉
扬雄规模窄狭 扬雄去就不足观如言明哲煌煌旁
烛无疆此甚恨不能先知逊于不虞以保天命则是只
欲全身也(并遗书/)
王通隐德君子也当时有些言语后世被人傅会不可
谓全书若论其粹处殆非荀扬所及也若续经之类皆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934-0499d.png
非其所作(遗书/)文中子书其间极有格言苟扬道不到
处又有一件事半截好半截不好如魏證问圣人有忧
乎曰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圣人有疑乎曰天下皆疑
吾独得不疑證退谓董常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
性吾何疑此言极好下却云證所问者迹也吾告汝者
心也心迹之判久矣便乱 文中子续经甚谬恐无此
书如续书始于汉自汉以来制诰又何足记续诗之备
六代如晋宋后魏北齐后周隋之书又何足采(并同上/)
处又有一件事半截好半截不好如魏證问圣人有忧
乎曰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圣人有疑乎曰天下皆疑
吾独得不疑證退谓董常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
性吾何疑此言极好下却云證所问者迹也吾告汝者
心也心迹之判久矣便乱 文中子续经甚谬恐无此
书如续书始于汉自汉以来制诰又何足记续诗之备
六代如晋宋后魏北齐后周隋之书又何足采(并同上/)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934-0500a.png
朱子曰文中子虽是根脚浅然却是以天下为心分明
是要见诸事业(语录/)问文中子曰其书多为后人添入
真伪难见然好处甚多论世变因革处说得极好 文
中子论治本处高似仲舒而本领不及爽似仲舒而纯
不及(并同上/)
韩子之学华华则涉道浅(遗书/)韩愈亦近世豪杰之士
如原道中言语虽有病然自孟子而后能许大见识寻
求者才见此人至如断曰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择
是要见诸事业(语录/)问文中子曰其书多为后人添入
真伪难见然好处甚多论世变因革处说得极好 文
中子论治本处高似仲舒而本领不及爽似仲舒而纯
不及(并同上/)
韩子之学华华则涉道浅(遗书/)韩愈亦近世豪杰之士
如原道中言语虽有病然自孟子而后能许大见识寻
求者才见此人至如断曰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择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934-0500b.png
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若不是他岂得千馀年后便能
断得如此分明 学本是修性有德然后有言退之却
倒学了因学文日求所未至遂有所得如曰轲之死不
得其传是此言语非是蹈袭前人又非凿空传得出必
有所见若无所见不知言传者何事(并同上/)
韩公天资高但学识浅故只做到那田地然大纲皆正
(语录/)柳子厚看得文字较精以其人刻深故如此韩愈
较有些王道意思每事较含洪便不能如此 问扬子
断得如此分明 学本是修性有德然后有言退之却
倒学了因学文日求所未至遂有所得如曰轲之死不
得其传是此言语非是蹈袭前人又非凿空传得出必
有所见若无所见不知言传者何事(并同上/)
韩公天资高但学识浅故只做到那田地然大纲皆正
(语录/)柳子厚看得文字较精以其人刻深故如此韩愈
较有些王道意思每事较含洪便不能如此 问扬子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934-0500c.png
与韩文公优劣曰各自有长处韩文公见得大义已分
明但不曾去子细理会如原道之类不易得也扬子为
深沈会去思索然而如太玄之类亦是拙的工夫 考
订韩文公与大颠书曰真个是有崇信底意思在是贬
从潮州去无聊后被他说转了 退之说性只将仁义
礼智说便是见识高处(并同上/)
稽古伟议
孔孟明道扶教三代而上有王者作而道行三代而下
明但不曾去子细理会如原道之类不易得也扬子为
深沈会去思索然而如太玄之类亦是拙的工夫 考
订韩文公与大颠书曰真个是有崇信底意思在是贬
从潮州去无聊后被他说转了 退之说性只将仁义
礼智说便是见识高处(并同上/)
稽古伟议
孔孟明道扶教三代而上有王者作而道行三代而下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934-0500d.png
有孔孟继出以道自任而异端得以不炽且时至春秋
非无少正卯之徒也自孔子者作而教有所宗主当时
及门之士如颜之服膺师之书绅信守不踰故孔子之
教卒赖其徒羽翼之虽有少正卯之奸无能为也然教
明于孔子而教不保其常明道行于孔子而道不保其
常行时至战国非无杨墨之徒也自孟子作而教有所
宗主当时从游之士如万章舜不臣尧之问公孙丑气
何谓浩然之问辨难请益故孟子之教卒赖其徒扶植
非无少正卯之徒也自孔子者作而教有所宗主当时
及门之士如颜之服膺师之书绅信守不踰故孔子之
教卒赖其徒羽翼之虽有少正卯之奸无能为也然教
明于孔子而教不保其常明道行于孔子而道不保其
常行时至战国非无杨墨之徒也自孟子作而教有所
宗主当时从游之士如万章舜不臣尧之问公孙丑气
何谓浩然之问辨难请益故孟子之教卒赖其徒扶植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934-0501a.png
之而虽有杨墨无能胜也盖圣贤达而在上则以身行
道时不我逢君不我用穷而在下以言明道孔孟虽不
及遭时遇主奋身行道而独以其身处于邪说害正之
时使其时学者宗之如泰山北斗而用以开后世立言垂
训羽翼斯文之统呜呼盛哉
汉儒董子明道孔孟不作后学聋瞆秦人愤处士之横
议举六籍而畀之烈焰其祸可谓酷矣然秦焰蔽天虽
能毁弃其书不能灭其理犹未若异端肆起而吾道遂
道时不我逢君不我用穷而在下以言明道孔孟虽不
及遭时遇主奋身行道而独以其身处于邪说害正之
时使其时学者宗之如泰山北斗而用以开后世立言垂
训羽翼斯文之统呜呼盛哉
汉儒董子明道孔孟不作后学聋瞆秦人愤处士之横
议举六籍而畀之烈焰其祸可谓酷矣然秦焰蔽天虽
能毁弃其书不能灭其理犹未若异端肆起而吾道遂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934-0501b.png
无休明之日矣秦汉以来诸子百家之书更见迭出其
意皆欲自重其学也皆有疾视吾道之心也而仁义礼
乐之理终不为是废上之人有所执以为治下之人有
所视以为学帝王之治虽不复见于天下帝王所以安
民治国之本未遂湮没者是谁之功也吾观武帝表章
六经而董仲舒以醇儒对策有诸不在六经之科抑勿
与进之说则知上有所执以为治武帝表章之力下有
所视以为学亦董仲舒去异端之力武帝之功固大而
意皆欲自重其学也皆有疾视吾道之心也而仁义礼
乐之理终不为是废上之人有所执以为治下之人有
所视以为学帝王之治虽不复见于天下帝王所以安
民治国之本未遂湮没者是谁之功也吾观武帝表章
六经而董仲舒以醇儒对策有诸不在六经之科抑勿
与进之说则知上有所执以为治武帝表章之力下有
所视以为学亦董仲舒去异端之力武帝之功固大而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934-0501c.png
仲舒之功不亦大乎
法祖嘉猷
国朝欧阳倡道本朝奎画呈祥文风开治前乎此也承
五代之馀波士习垢污文气萎薾艺祖皇帝肇造区夏
再立人极崇重儒臣以风励之褒赞先师以表章之逮
至道学涵濡之久教化渐摩之极而欧阳子出焉反人
心邪诐之溺而为正道之是学起文风彫镌之弊而为
古体之是崇吾道愈振而愈隆士习愈磨而愈锐于是
法祖嘉猷
国朝欧阳倡道本朝奎画呈祥文风开治前乎此也承
五代之馀波士习垢污文气萎薾艺祖皇帝肇造区夏
再立人极崇重儒臣以风励之褒赞先师以表章之逮
至道学涵濡之久教化渐摩之极而欧阳子出焉反人
心邪诐之溺而为正道之是学起文风彫镌之弊而为
古体之是崇吾道愈振而愈隆士习愈磨而愈锐于是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934-0501d.png
南丰之曾眉山之苏从而和之学不务于速成以浑涵
气质为工文不竞于时好而以理致根源为尚扶植道
义之正统讲明理学之深趣发挥当代之盛治昭示后
学之正涂皆数大儒之功也其为我宋儒之领袖畴曰
非宜
本朝朱熹夫子大扺治无常盛崇极而圯从古固然而
道学之盛衰亦犹之天朝天圣嘉祐以来文化极矣道
学盛矣未几而王金陵以新经之似乱儒学之真人心
气质为工文不竞于时好而以理致根源为尚扶植道
义之正统讲明理学之深趣发挥当代之盛治昭示后
学之正涂皆数大儒之功也其为我宋儒之领袖畴曰
非宜
本朝朱熹夫子大扺治无常盛崇极而圯从古固然而
道学之盛衰亦犹之天朝天圣嘉祐以来文化极矣道
学盛矣未几而王金陵以新经之似乱儒学之真人心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934-0502a.png
失所师向道统无与维持上赖天相斯文硕果不食有
若周濂溪者独探无极太极之妙深得孔孟以来心传
之学倡道东南而二程横渠从而和之自是道统传授
文教兴行虽厄于崇观厄于宣靖而不能不复萌蘖于
炎绍又不能不复枝干华实于乾道淳熙吾观乾淳之
际异人辈出正学大明张之教行于荆吕之教行于浙
朱之教行于闽如笙簧之并奏无非雅乐之正条也迄
今朱子之学尤盛上之人表章而至再至三下之人崇
若周濂溪者独探无极太极之妙深得孔孟以来心传
之学倡道东南而二程横渠从而和之自是道统传授
文教兴行虽厄于崇观厄于宣靖而不能不复萌蘖于
炎绍又不能不复枝干华实于乾道淳熙吾观乾淳之
际异人辈出正学大明张之教行于荆吕之教行于浙
朱之教行于闽如笙簧之并奏无非雅乐之正条也迄
今朱子之学尤盛上之人表章而至再至三下之人崇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934-0502b.png
信而且敬且慕者也朝廷节惠之典犹有所待近年曰
宣曰成曰文之谥以周程张吕数先生皆以子见称矣
偶句
荀也通故邻于轻
扬也慕故失之浅
作太玄以拟易此扬子云之僭也
著中说以续经此王仲淹之谬也
正谊明道乃所以度越诸子
宣曰成曰文之谥以周程张吕数先生皆以子见称矣
偶句
荀也通故邻于轻
扬也慕故失之浅
作太玄以拟易此扬子云之僭也
著中说以续经此王仲淹之谬也
正谊明道乃所以度越诸子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934-0502c.png
端本澄源乃所以表正朝廷
王仲淹晓作用而躐等之议未免
韩退之议大原而密察之功未加
体仁希圣抑伯尊王持挈当世者卿之本心
也
艰言苦志博洽多闻磅礴群生者雄之所学
也
作玄经以拟春秋作中说以拟论语其失在
王仲淹晓作用而躐等之议未免
韩退之议大原而密察之功未加
体仁希圣抑伯尊王持挈当世者卿之本心
也
艰言苦志博洽多闻磅礴群生者雄之所学
也
作玄经以拟春秋作中说以拟论语其失在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934-0502d.png
于好同
以仁义为定名以道德为虚位其失在于好
异
诸儒至论
诸子皆有所取大扺论人物于孔孟而下者当以其长
而掩其短毋宁以其短而弃其长当以其善而恕其失
毋宁以其失而少其善吾观荀与扬也大醇而小疵而
通之明王道达礼乐而其失也特蔽于仿效而失之拘
以仁义为定名以道德为虚位其失在于好
异
诸儒至论
诸子皆有所取大扺论人物于孔孟而下者当以其长
而掩其短毋宁以其短而弃其长当以其善而恕其失
毋宁以其失而少其善吾观荀与扬也大醇而小疵而
通之明王道达礼乐而其失也特蔽于仿效而失之拘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934-0503a.png
愈之诋异端排佛老而其失也特蔽于崖略而失之亢
要之皆明道者也皆守正者也诚得孔子以为之依归
则其所就当不止此而世之好毁诋人物者或以一二
未醇全处而并与其可称者而没之亦已甚哉持论刻
核则千古无全才制行巳备则百世无可取与人不求
备自昔所尚而方人不暇夫子何尝以巳而律人耶如
况雄通愈之好学士之业儒者亦难及之矣而顾忍于议
者何哉昔孟子待常人心近厚而独于异端邪说则不
要之皆明道者也皆守正者也诚得孔子以为之依归
则其所就当不止此而世之好毁诋人物者或以一二
未醇全处而并与其可称者而没之亦已甚哉持论刻
核则千古无全才制行巳备则百世无可取与人不求
备自昔所尚而方人不暇夫子何尝以巳而律人耶如
况雄通愈之好学士之业儒者亦难及之矣而顾忍于议
者何哉昔孟子待常人心近厚而独于异端邪说则不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934-0503b.png
贷尝曰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君子亦无可议于
四子矣
崇正学以救俗方今治教休明表章正学朝廷之所去
取学校之所趋舍皆关万世之纲常皆系后学之风俗
自宜道德一而风俗同矣夫何迩日廷绅之奏犹有端
士与小人角立邪说与正论并行必至瞀乱是非之虑
而敷陈之目且别白以为之言有所谓枢属中之立邪
说者有所谓讲习中之立邪说者有所谓三馆中之立
四子矣
崇正学以救俗方今治教休明表章正学朝廷之所去
取学校之所趋舍皆关万世之纲常皆系后学之风俗
自宜道德一而风俗同矣夫何迩日廷绅之奏犹有端
士与小人角立邪说与正论并行必至瞀乱是非之虑
而敷陈之目且别白以为之言有所谓枢属中之立邪
说者有所谓讲习中之立邪说者有所谓三馆中之立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934-0503c.png
邪说者圣明当宇贤俊充庭岂宜有此毋亦是非邪正
之际虽区别于前日而犹未大彰明于此日耶曩者文
公四书之褒崇荆舒侑享之摈撒若严于劝善惩恶矣
曾几何时纲常之乱礼法之斁自忍负名教者而首犯
之人心易移趋者澜倒至于今日是无怪邪说之行有
如廷绅之所虑者急宜挽回世道一正人心毋亦欲崇
正学愈用正人以勖其兴起风励之机可乎
学不必攻其异每观儒者之学其入门也不同其行道
之际虽区别于前日而犹未大彰明于此日耶曩者文
公四书之褒崇荆舒侑享之摈撒若严于劝善惩恶矣
曾几何时纲常之乱礼法之斁自忍负名教者而首犯
之人心易移趋者澜倒至于今日是无怪邪说之行有
如廷绅之所虑者急宜挽回世道一正人心毋亦欲崇
正学愈用正人以勖其兴起风励之机可乎
学不必攻其异每观儒者之学其入门也不同其行道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934-0503d.png
也则一其发端开序也不类其成德达材也殆无间然
英贤之生于天地间何可齐也其聪明皆足以入道其
资禀皆足以成德有得崇儒以为之依归由醇正而入
醇正者有负资禀之绝人就其所得信以行之始异吾
道而终以成德自名以不叛吾道者故以正入正由初
暨终而纯如者固正之正者也以矫正而入正始异吾
道而终不戾吾道是可出此而入彼出彼而入此以后
生晚学辄肆拟议于其间哉当知为吾道爱惜善类为
英贤之生于天地间何可齐也其聪明皆足以入道其
资禀皆足以成德有得崇儒以为之依归由醇正而入
醇正者有负资禀之绝人就其所得信以行之始异吾
道而终以成德自名以不叛吾道者故以正入正由初
暨终而纯如者固正之正者也以矫正而入正始异吾
道而终不戾吾道是可出此而入彼出彼而入此以后
生晚学辄肆拟议于其间哉当知为吾道爱惜善类为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934-0504a.png
吾党封植正人谨守其学精习其书力践其行合其异
而归之同约其离而返之合也
主意
诸子不可苛责人有常言论古者人物责以苛论后世
人物待以恕吁是固然矣吾夫子当春秋之末以扶持
正道为己任而至于仁管仲惠子产诗书录秦春秋进
楚学者惑焉夫管仲子产不过春秋人才秦楚虽大不
过夷狄之国而圣人有取之者盖议论浑厚亦圣人用
而归之同约其离而返之合也
主意
诸子不可苛责人有常言论古者人物责以苛论后世
人物待以恕吁是固然矣吾夫子当春秋之末以扶持
正道为己任而至于仁管仲惠子产诗书录秦春秋进
楚学者惑焉夫管仲子产不过春秋人才秦楚虽大不
过夷狄之国而圣人有取之者盖议论浑厚亦圣人用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934-0504b.png
心而况于学者乎夫在人则精别于锱铢之间在己则
阔略于绳墨之外恕己而责人此学者之通患非一日
矣夫自孔孟而下大道不明有若豪杰之士虽无文王
犹兴知以尊圣人为心知守圣人为学知以羽翼圣道
为文知以讲圣道为教之人也必其表表者尚可以一
二不淳全之处指摘其失而少之耶此论人物于孔孟
不作之后而卫道之儒每于诸子之表表者屡指也
诸子各有可取圣贤之名与日月并著学问之道如江
阔略于绳墨之外恕己而责人此学者之通患非一日
矣夫自孔孟而下大道不明有若豪杰之士虽无文王
犹兴知以尊圣人为心知守圣人为学知以羽翼圣道
为文知以讲圣道为教之人也必其表表者尚可以一
二不淳全之处指摘其失而少之耶此论人物于孔孟
不作之后而卫道之儒每于诸子之表表者屡指也
诸子各有可取圣贤之名与日月并著学问之道如江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934-0504c.png
汉朝宗尊向之笃者必忘钻仰之劳希慕之切者必求
见闻之益至于的而矢集焉指其轨而辙交焉尊向之
笃而至之则未希慕虽切而及之实难君子当以恕论
之可也盖尝观诸昔人所以递相慕向者矣陈良楚产
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未能或之
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不独陈良也明经博览以记
问名关西夫子其人也经术精明以科目进当世仲尼
其人也髫龀名称以幼敏著吾家颜子众论伟之议论
见闻之益至于的而矢集焉指其轨而辙交焉尊向之
笃而至之则未希慕虽切而及之实难君子当以恕论
之可也盖尝观诸昔人所以递相慕向者矣陈良楚产
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未能或之
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不独陈良也明经博览以记
问名关西夫子其人也经术精明以科目进当世仲尼
其人也髫龀名称以幼敏著吾家颜子众论伟之议论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934-0504d.png
应对以颖悟显宗室颜渊时誉予之世非隆古人无全
才随其所就皆足自见彼有一善足称者前世犹翕然
推许矧如卫道尊师立言垂训自孔颜而下惟孟子一
人孟子以还未易多得有若希贤希圣之诸子焉如之
何不恕其小疵而推许之哉
警段
四子未可苛责荀况之书明君臣之道论礼乐之本观
之解蔽而得圣人之所以治心修身观之儒效而得圣
才随其所就皆足自见彼有一善足称者前世犹翕然
推许矧如卫道尊师立言垂训自孔颜而下惟孟子一
人孟子以还未易多得有若希贤希圣之诸子焉如之
何不恕其小疵而推许之哉
警段
四子未可苛责荀况之书明君臣之道论礼乐之本观
之解蔽而得圣人之所以治心修身观之儒效而得圣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934-0505a.png
人之所以治天下国家予三王而羞五霸其道可谓醇
矣奈何性本善也而以为恶礼本性也而以为伪以尧
舜为非辞禅是不知书以周公为非恭俭是不知礼孔
子孟轲子思亦不容訾矣乃并与十二子而非之则其
失在于好异故也扬雄之书尊大圣而黜诸子扶正道
而排异端厌雕虫篆刻之学麾郑卫韩庄之流而适尧
舜文王之道其论周秦以来君臣之事一槩诸圣宜议
者谓其论不诡圣人可谓醇矣及其妄自尊大以法言
矣奈何性本善也而以为恶礼本性也而以为伪以尧
舜为非辞禅是不知书以周公为非恭俭是不知礼孔
子孟轲子思亦不容訾矣乃并与十二子而非之则其
失在于好异故也扬雄之书尊大圣而黜诸子扶正道
而排异端厌雕虫篆刻之学麾郑卫韩庄之流而适尧
舜文王之道其论周秦以来君臣之事一槩诸圣宜议
者谓其论不诡圣人可谓醇矣及其妄自尊大以法言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934-0505b.png
比论语以训纂比史篇以州箴比虞箴区区求合于前
人遂使议者谓如吴楚僣王宜得诛绝之罪则其失岂
非在于好同乎王通之书多至于三百七十有五篇而
世泯绝不传犹有中说为可考其大槩以明帝王之道
达天人之分绍宣尼之业由周公之事观其论天地必
继之以君臣论教化必终之以礼乐凡董常之徒答问
之际未始不本于仁义忠信而折衷于孔子则其醇何
可讥哉及其续诗而不足以导性情作元经以拟春秋而
人遂使议者谓如吴楚僣王宜得诛绝之罪则其失岂
非在于好同乎王通之书多至于三百七十有五篇而
世泯绝不传犹有中说为可考其大槩以明帝王之道
达天人之分绍宣尼之业由周公之事观其论天地必
继之以君臣论教化必终之以礼乐凡董常之徒答问
之际未始不本于仁义忠信而折衷于孔子则其醇何
可讥哉及其续诗而不足以导性情作元经以拟春秋而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934-0505c.png
不足以导名分所谓中说者皆模写剽窃老庄论语之
文以助壮怀至使议者谓如太公家教则其失在于好
同故也韩愈之书其五箴之所戒动无非法五原之所
述言无非道当贞元元和间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障
堤末流反刓以朴刬伪以真排释氏斥百家周情孔思
千态万状卒泽于仁义道德炳如也其醇曷可訾哉然
而是非颇谬于圣人故孔墨之道不同也彼乃以为相
用性情之本无贰也彼乃列而三品而原道之作亦云
文以助壮怀至使议者谓如太公家教则其失在于好
同故也韩愈之书其五箴之所戒动无非法五原之所
述言无非道当贞元元和间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障
堤末流反刓以朴刬伪以真排释氏斥百家周情孔思
千态万状卒泽于仁义道德炳如也其醇曷可訾哉然
而是非颇谬于圣人故孔墨之道不同也彼乃以为相
用性情之本无贰也彼乃列而三品而原道之作亦云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934-0505d.png
善矣奈何以仁义为定名而道与德反为虚位是则不
得谓之无牴牾圣人者矣岂非失于好异乎惟其失之
于好同故扬王之书虽清㓗峻整严毅端庄而其蔽也
未免有蹈袭之诮惟其失之于好异故荀韩之书虽汪
洋汗漫渊源澄深而其弊也未免有驳杂之讥二者胥
失矣故曰学圣人之道而未得其全者此也
结尾
四子更相诋訾虽然四子之初心皆欲自比于圣人也
得谓之无牴牾圣人者矣岂非失于好异乎惟其失之
于好同故扬王之书虽清㓗峻整严毅端庄而其蔽也
未免有蹈袭之诮惟其失之于好异故荀韩之书虽汪
洋汗漫渊源澄深而其弊也未免有驳杂之讥二者胥
失矣故曰学圣人之道而未得其全者此也
结尾
四子更相诋訾虽然四子之初心皆欲自比于圣人也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934-0506a.png
并荀况于孟子尚可非訾而王通以董常比颜子则其
意盖自任以孔子者欤扬雄窃自比孟子而史谓韩愈
自比孟轲则其道自比于孟子者欤惟其师孔子之言
而未得其所以言师孟子之书而未得其所以书故其
终也不能无所失而至于互相诋訾荀况之书至扬雄
之时则以为同门异户扬子之书至韩愈之时则以为
大醇小疵而王通中说乃至斥为六籍之奴婢而韩愈
之道虽籍湜辈亦不保其叛去呜呼一何工于论古人
意盖自任以孔子者欤扬雄窃自比孟子而史谓韩愈
自比孟轲则其道自比于孟子者欤惟其师孔子之言
而未得其所以言师孟子之书而未得其所以书故其
终也不能无所失而至于互相诋訾荀况之书至扬雄
之时则以为同门异户扬子之书至韩愈之时则以为
大醇小疵而王通中说乃至斥为六籍之奴婢而韩愈
之道虽籍湜辈亦不保其叛去呜呼一何工于论古人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934-0506b.png
而拙于用己欤虽然自周讫唐寥寥千载圣人之道所
以暗而复明郁而复发崇奖扶持至于今不泯者四子
与有力焉殆未可以轻议
当质关洛之言虽然尚论千古众言殽乱吾以为不若
折衷于关洛诸君子焉荀子才高过多扬雄才短过少
程子之言可复也文中子好处甚多韩子大纲皆正朱
子之言可證也偏驳不醇吾不为兰陵去就不足观吾
不为子云因中说之格言求原道之著作溯诸儒讲明
以暗而复明郁而复发崇奖扶持至于今不泯者四子
与有力焉殆未可以轻议
当质关洛之言虽然尚论千古众言殽乱吾以为不若
折衷于关洛诸君子焉荀子才高过多扬雄才短过少
程子之言可复也文中子好处甚多韩子大纲皆正朱
子之言可證也偏驳不醇吾不为兰陵去就不足观吾
不为子云因中说之格言求原道之著作溯诸儒讲明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934-0506c.png
之大旨则四子不待辨而明矣愿从先生质之
明道之有难易明道于去圣未远之日者易为力明道
于去圣愈远之日者难为功夫道在天地间本无所谓
甚明亦无所谓甚晦故亘古今穷宇宙天下有治乱而
吾道不以治乱有间也天下有泰否而吾道不以泰否
有异也同是古今则古今同是道同是宇宙则宇宙同
是道特是道升降之迹若与世运相为推移而儒者之
论又有道隆道污之别于是遂执世道之升降谓吾道
明道之有难易明道于去圣未远之日者易为力明道
于去圣愈远之日者难为功夫道在天地间本无所谓
甚明亦无所谓甚晦故亘古今穷宇宙天下有治乱而
吾道不以治乱有间也天下有泰否而吾道不以泰否
有异也同是古今则古今同是道同是宇宙则宇宙同
是道特是道升降之迹若与世运相为推移而儒者之
论又有道隆道污之别于是遂执世道之升降谓吾道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934-0506d.png
若与之升降去圣世之近者则以为明道之易去圣世
之远者则以为明道之难吁有是哉是殆非笃论也然
亦未可尽非之也自孟子有见知闻知之目意谓见而
知之者去圣人未远也闻而知之者去圣人浸远也未
远者得于见知其知也真己远者得于闻知其知也略
如之何不谓明道于去圣未远者易明道于去圣浸远
者难乎愚生何幸生逢盛世目睹圣人道德之光身沐
圣人道德之化出入起居日与道俱又何但明道之易
之远者则以为明道之难吁有是哉是殆非笃论也然
亦未可尽非之也自孟子有见知闻知之目意谓见而
知之者去圣人未远也闻而知之者去圣人浸远也未
远者得于见知其知也真己远者得于闻知其知也略
如之何不谓明道于去圣未远者易明道于去圣浸远
者难乎愚生何幸生逢盛世目睹圣人道德之光身沐
圣人道德之化出入起居日与道俱又何但明道之易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934-0507a.png
而已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934-0507b.png
群书会元截江网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