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五十二 第 x 页
永乐大典卷五百五十二一东
庸〈中庸十一 〉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朱子章句鲜上声下同过则夫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廉。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论语无能字。朱晦𤲅大全集民鲜能久矣。与甚矣吾衰也久矣之久同。 久矣之意得之程子辑略程子曰。中庸。天下之至理。德合中庸。可谓至矣。自世教衰。民不兴于行。鲜有中庸之德也。一说民鲜能久行其道也。吕曰。中庸者。天下之所共知。天下之所共行。犹寒而衣。饥而食。渴而饮。不可须臾离也。众人之情。厌常而喜新。质簿而气弱。虽知不可离而亦不能久也。惟君子之学。自明而诚。明而未至乎诚。虽心悦而不去。然知不可不思。行不可不勉。在思勉之分。而气不能无衰志不能无懈故有日月至焉者。有三月不违者。皆德之可久者也。至乎诚。则不恩不勉。至于常久而不息。非圣人其孰能之。谢曰。中不可过。是以谓之至德。过可为也。中不可为。是以民鲜能久矣。 杨曰。道止于中而已。过之则为过。未至则为不及故惟中庸为至。祝洙附录语录。民鲜久矣。缘下文有不能期月守之说。故说者皆以为久于其道之久。细考两章相去甚远自不相蒙。亦只合依论语说。卫湜集说建安游氏曰。德至于中庸。则全之尽之。不可以有加矣。故曰其至矣乎。舜之为大知。则用此道而至也。颜渊之为贤。则择此道而求其至也。若舜之为大孝。武王周公之为达孝。则由此道而成名也。子路问强。则将进此道而已。哀公问政。则将行此道而已。自脩身以至怀诸侯。皆出于此道。不其至矣乎。然非至诚无息者。不足以体此。非自强不息者。不能以致此。故久于其道者鲜矣。 四明沈氏曰。至非极至之至。甚难言也。过非至。不及亦非至。箭锋相遭于毫芒眇忽之微。用意以为之不可。无意以为之亦不可。百姓日用而不知者。安能久此哉。蔡渊思问中庸之德。天下莫加焉。世教衰微。民鲜能耳赵顺孙纂疏过则失中。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陈氏曰。至者。天下之理无以加之谓。然亦人所同得。至论语无能字。愚谓论语有之为德也四字。不必言能而能在其中。故下句无能字。此章无之为德也四字。则有能知与不能知。能行与不能行。故下句有能字。意者论语是夫子本文。此章是子思檃括。饶鲁石洞纪闻中庸乃事物当然之极。不可加亦不可损故谓之至。民者。众人之称。气质之偏。自古而然。故鲜能者久释义 此章明中庸之道。非特小人反之。而众人亦鲜能之以起下章之意。同上先生曰。中庸其至矣乎。是说道不说德。民鲜能久矣。是以气质言非以世教言子思是就论语中檃括将来说道。故上面去了之为德也四字。下面添一能字谓民能此中庸之道。从古少矣答余汝贤陈栎发明过则失中。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此处释中字。只以无过不及之中。言庸字已训在前不再出。雍也二十七章。集注亦云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胡炳文通仁寿李氏曰。有周之末。先王之迹未远圣人犹有久矣之叹。况后圣人又千百年者乎。虽然。自物则言之。则过与不及。皆不可以言至。自末世言之。则过乎则者少。不及乎则者多。学者试以事君之敬事父之孝与人交之信。反已而自省焉。则其至与否可见矣。江陵项氏曰。民鲜能久矣。言人之不能知不能行也。下章曰。道之不行。言非不能行。由于不能知也。道之不明言非不能知。由于不能行也。通曰。此章比论语。去之为德也四字。添一能字。章句谓世教哀。所以民鲜能饶氏谓民气质自偏故鲜能。愚谓气之偏故不能知。质之偏故不能行。世教又襄。无以矫其气质之偏。使之能知能行。然子思引论语之言。添一能字。须看下章许多能字。方见子思之意。鲜能知味。是不能知者。不能期月守。是不能行者。中庸不可能言非义精仁熟者不能知。不能行惟圣者能之是专言圣人知之尽。仁之至。故独能知能行至于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是愚者本不能知。能百倍其功则能知。柔者本不能行。能百倍其功则能行。后面至诚能尽其性。是能知之尽。能行之至。唯至圣为能聪明睿知是能知。能𡩖裕温柔以下。是能行惟至诫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是能行。非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孰能知之又说能知。看许多能字。则子思此章添一能字。固有旨哉。焉豫缉义按章句能当作读属上句。久矣二字别作句。诸说以鲜能久矣作句非是。遇则失中。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镜氏曰中庸乃事物当然之极。故谓之至。然亦人所同得至民不兴行。按程子云。民不兴于行则行当作去声。故鲜能之鲜能之者盖谓少有能知能行者今已久耳。语录曰。程子释之以为民鲜有此中庸之德。今已久矣。此当依程子说。或问民鲜能久于其道何如。曰不然。此章方承上章小人反中庸之义而泛论之。未遽及夫不能久也。许谦丛说论语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此章上无德字。下有能字。此能字即所谓德也。但论语言中庸之德此言中庸之道史伯𤪽管窥饶氏谓中庸其至矣乎。是说道。民鲜能。是以气质言。非以世教言。谓民能此中庸之道。从古少矣。论语是说德。子思是檃括来说道。故去了之为德字。添一能字。此已于论语雍也篇之为德也章辩之。此不再述。 中庸其至矣乎章句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发明此处释中字。只以无过不及之中言庸字以训在前不再出。论语集注。亦只言无过不及。二处俱不言不偏不倚。 此是暗主饶说而引證以显章句之不然也。饶说之已详。知彼则知此矣。庸训在前不再出是也。愚亦曰。中字之训在前本亦不再出。但以欲显至字之义。故不得不如此说耳。非再释中而不及庸也。论语本不言未发之中。故但以无过不及释之。不可引彼以證此也薛季宣浪语集中。正性也。庸常道也居正有常。所谓至德。安之为贵。安之悠久之道也。择中庸而不能守。非所谓安之者也曾贯标注中庸其至矣乎。上章以君子小人对说。此章专就君子说以见中庸之为至。然所谓至者。非以高远而不可及也特以民性之蔽而加之以世教之衰。则民之鲜能者非道远人。人自远耳程复心章图此皆不知戒。谨恐惧之弊赵次诚考义第三章朱子尝曰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德言心之所得行言身之所行是中庸兼德与行而言也。论语加之为德也四字。而知中庸之道有本于心得之要中庸加能之一字。而知中庸之德有待于躬行之功。然朱子于论语引程子之言曰自世教衰民不兴行。少有此德久矣因行之不兴。而知心之所得者少。则民之无是德者由其不能行是。行也虽不言能而能之义实在焉。其于中庸言惟中庸之德为至。即论语所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又言自世教衰。民不兴行今已久矣即论语所谓程子之言。虽无之为德也之辞。而德之义实在焉。由此观之。行之所脩虽在于人事之所能。而事之所能。实本于人心之所得二书之意相为发明朱子训释初无异义。许白云。因论语有德字。中庸下文言道之不行不明。遂为论语言中庸之德。此言中庸之道盖失之矣李仁寿以为自物则言之。则过与不及皆不可以言至。自末世言之则过乎则者少不及乎则者多而不知末世之过乎则者亦未尝不多也下文言贤知之过愚不肖之不及。即世教衰。民不兴行之所致也奚可谓不及者多而过者少乎。灵集中庸之性。至虚以为体。至神以为用操之则存舍之则亡能操而常存则诚诚则明。明则能智矣诚则能圣矣能圣能智则可以尽人物之性成天下之盛德大业。而与天地为一。其德可谓至极矣。以其德之至极。故中人已下。其性虽有故曰至矣然则众人之所不能久者。情伪之相感。穿窬之心害之耳善端不能诚固利欲诱于外。则穿窬之心作是以难久行也。孟子曰。物交物。则引之而已是也。人知择乎中庸而固执之终身由之而不失者圣人之徒与孔子之门人自颜面而下日亲炙于圣人之教犹且日月至焉而已。况其下者乎故曰民鲜能久矣晁景迂集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者何教之不行也。有中庸之君。斯有中庸之民也。钱时融堂管见世衰道微。以无忌惮为中庸者皆是。是以鲜能能者鲜愈见其为至耳。三复久矣之叹可以想见三代之民。𡊮蒙斋集中庸非动亦非静。而又非无动静。非虚亦非实而又非无虚实一而非执一无在无不在。可谓至也已矣夫子紧切教人。欲人于不睹不闻而谨其独。欲人知喜怒哀乐虽发。而实未尝发故曰中庸其至矣。且伤世衰教失。民之鲜能亦已久矣。所以深警其聋瞆也。 中庸即中和也。大本端的一毫不差。达道普平万古无异。函阴阳。该动静。一而非执一。无在无不在。是所谓常中也。此道其至矣哉噫民之鲜能。何其久也服膺录中庸不可能。何谓鲜能与不可能。先生曰中庸能字此子思子闻孔子之言不审孔子未尝云能。在论语止曰。民鲜久矣无能字。如子曰中庸不可能也。此能是用意矣道无所能。有能即非道字溪阳先生集民鲜久矣。有两说。民少有能之者。亦已久矣是一说。中庸之德极至。民鲜能久于中庸。如乍见孺子而怵惕恻隐是中。少间便有内交要誉恶其声之类。便私欲不中。民鲜能久。文公不取少能久于中庸之说。用今已久说。则上下章意贯而活。道之不行章都说鲜能。答禄与权窥豹管此发明时中之中。以用言也。注曰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是率性之谓道也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是又推本天命之性也。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又言脩道之教不明也。盖中庸之至者是君子中庸民鲜能者是小人反中庸。又引起下章道之不行不明。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也。性理会元伊川云。中庸之为德。民不可须臾离。鲜有久行其道者也。晦𤲅谓此解出于门人之缪记。后说见论语解。实先生亲笔也。当以后为正。 或问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也曰。至。所谓极也。极。犹屋之极。所处则至矣。下是为不及。上马则为过。或者曰高明所以处已。中庸所以处人。如此则是圣贤所以自待者常过。而以其所贱者事君亲也而可乎。然则如之何。曰。高明则中庸也。高明者中庸之体中庸者高明之用尔。高明亦犹所谓至也。龟山胡祇遹紫山集民鲜能久矣何也。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虽于五常万善反身而诚。其气质之偏。贤者知者常失之过。愚不肖者。常失于不及。或乍作而遽息。日月至焉。不能恒久而不易。是所以民鲜久矣。譬如饮食之美恶。人皆知之。亦有各嗜一味之偏。不知酸苦甘辛咸淡得中之正味。况道之中庸乎。故子思著中庸一书。使人知道之体中而已。道之用庸而已。庸者。平常恒久而不可易。和在其中矣中之一字大矣广矣。天地万物。莫不在是。一寒一暑。中也。一阴一阳。中也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中也。五行相生相胜中也一昼一夜中也是所以谓之不偏也不倚也。无过也无不及也。大本之所以立也。今日如是。明日如是。今月今岁如是。至于万万岁恒久不改易而如是。是所以谓之庸也。达道之所以行也。所谓不易之定理也非中则不能庸。非庸则中不立。是谓大道之体用。相生而相助也在天下则京师为中。帝王为中。在一人则心为中。在一草木则干为中帝王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建中和之极心为人身之中。建立万事。酬酢万变。干为一草木之中。则下植根本。上达枝叶。故一中立而万殊生。过者不及者。偏者倚者东西南北。上下廉隅。皆归极焉皆会极焉是以能无穷而不易。朱公迁通旨中庸之为德也。雍也中庸其至矣乎。中三君子中庸。止小人而无忌惮也。中二天下国家可均也。止中庸不可能也。中九素隐行怪止惟圣者能之中十一右以德。行言。而事理之中在其中 赵氏曰有之为德也四字。则不必言能。而能在其中。无之为德也四字则有能也不能之分。故下句著一能字。饶子曰。中庸为德以德言。中庸至矣以道言今按如饶子之说。则中庸至矣一章当与下一类相从但比章句之旨小异。观者择焉可也。 教不立。故民鲜能学不至故中庸不可能。备知仁勇之德。无过不及之敝。故惟圣者能彼小人反之则能之而不欲也邹霆炎衍义孔子曰。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惟中庸之德。其为极至矣乎。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哀。而民鲜少能之久矣魏公著句解子曰引夫子言中庸其至矣乎。过则夫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民鲜能久矣世教既襄。民少能之。今已久矣。〉右第三章〈马豫缉义承上文而言中庸之道。非特小人反之。而众人亦鲜能之。以起下章不行不明之义。钱时融堂管见与上章反中庸之意相承。〉子曰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
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朱子章句知者之知去声 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贤者行之过。既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朱子语类贤者过之。只知就其所长处著力做去。而不知择乎中庸尔。铢朱子语续录道之不行由知者惟务求知而不去行。道之不明惟贤者惟务力行。而不求知。问知者过之如何却说不行贤者过之。如何却说不明。先生云。知者缘他见得过高。便不肯行故云不行贤者资质既好便不去讲学故云不明智如老佛皆是。贤如一种天资好人皆是。朱晦𤲅大全集答张敬夫 道之不明不行。来喻与鄙意大指不异。但语有详略远近不同耳。然熹所谓不必知。不必行。所当知。所当行等句。正是要形容中字意思。所谓以为不足行。以为不必知。不知所以行。不求所以知等句。又是紧切关纽处。恐不可阙但鄙论自觉有个琐碎促狭气象。不能如来教之高明简畅为可恨。然私窃以谓不期于同。而期于是而已。故又未能遽舍所安。万一将来就此。或有尺寸之进。此病当自去耳。大抵近年所脩诸书多类此。以此未满意。欲为疏通简易之说。又恐散漫无收拾处。不知所以裁之也。 答万正淳杨氏解知者过之为极高明。而不知中庸之为至。解贤者过之为尊德性。而不及道问学。恐未安。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是彻上下。贯本末工夫皆是一贯。无适而非正也。如杨氏之说。则上下本末。可离而为二矣。 大槩得之。更宜体味。 游氏引邹衍谈天。公孙龙诡辨。为智者之过亦未当。若佛老者知之过也谈天诡辨。不足以为知者之过。 知者之过非一端。如权谋术数之类亦是。龙衍乃是狂妄。又不足以及此。程子遗书道之不明也。至不肖者不及也贤者则只过当。不肖又却都休程子辑略程子曰知者过之。若是圣人之知。岂更有过。伊川又曰圣人与理为一故无过无不及而已矣。其他皆以心处这个道理。故贤者常失之过。不肖者常失之不及。柷洙附录语录总论三章之旨。问道之不明不行意。曰。今人都说得差了。此正分明交互者。知者恃其见之高。而以道为不足行。此道之所以不行。贤者恃其行之过。而以道为不足知。此道之所以不明。如舜之大。知。则知之不过。而道所以行。如回之贤则行之不过。而道所以明。又曰。舜其大。知矣。而。好问。好察迩言。则非。知者之过。执两端用其中。则非愚者之不及。回贤矣而能择乎中庸。则非贤者之过。服膺勿失。则非不肖之不及。董铢卫湜集说海陵胡氏曰。道之不行。以。知愚言之。道之不明。以贤不肖言之者。知者有知之谓也。贤者道艺德行之总称。其道凡有知之人皆能之也。明其道。非大才大德之人。则不可也。故或言贤。或言知者。各系其轻重而言也。愚与不肖对贤知言之因以别。其名肖者似也。本有贤人之质。但以不能尊履贤人之业。故曰不肖以此言之道之不行重于道之不明何哉道之不行。向有能明之者。但不能行耳。道之不明。是世无人能之。则夫中之道几乎绝矣。 莆阳林氏曰。不必分知愚贤不肖之辩但圣人欲发挥其言。而作中庸者。只欲辞达。故再言之不行不明。初无差别。张南轩集所释恐未安。其尝为之说。知者慕高远之见而过乎中庸愚者又拘于浅陋。而不及乎中庸。此道之所以不行也。贤者为高绝之行。而过乎中庸。不肖者又安于凡下。而不及乎中庸。此道之所以不明也。道之不行。由所见之差。道之不明。由所行之失。此致知力行。所以为相须而成者也。不识如何。黄干讲义道者何。君之仁。臣之敬。父之慈子之孝与人交之信。根于吾心之本然。而形见于事为之当然者皆是也曷尝有过与不及之偏哉。过与不及此道所以不明不行也。然尝窃有疑焉。贤之与智。人品之最高者也。一有过焉则无异于愚不肖志于道而有不及。特未造夫道耳。其与违夫道者一间矣。而遂指以为愚不肖焉。何哉。盖道之在于天下。中而已。过非中也不及非中也贤且智而失之过。则如杨墨佛老。而其流至于无父无君。岂不深可畏哉。志于道而不能以合夫当然之理。则明有所未通。诚有所未立。虽谓之愚不肖可也。圣贤卫道之严。所以力勉夫人以大中之道者。盖若此。然则学者当如何哉。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惑乎贤且智之过。不堕乎愚不肖者之不及。则庶乎其可也。若曰学可以不讲。而一蹴可以至乎圣贤之域。既未免乎贤且智之过。至于用力不笃。则悠悠玩日。而卒无得则虽谓之愚不肖亦奚不可哉。同志其勉之。赵顺孙纂疏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陈氏曰道即中而已此乃天命之本然。率性之当然底。知愚贤不肖。至失其中也陈氏曰。凡具于人者。道理都一般。但气质之不同。故有智愚贤不肖之别尔既有智愚贤不肖之别。所以有过不及之差。过与不及。皆非中也。知者知之过。至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陈氏曰。知者说道理太高。其实行不得。愚者则又懵然无知。不知所以行。贤者行之过。至不明也。陈氏曰。贤者所行过当。其实是见理未到。不肖者不能行。不求所以知。陈栎详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道。即中道所以不行于天下者。我知其致矣。知者过之。知者。知之过。恃其见高。而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也。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中道之所以不明于天下也。我亦知其故也。贤者过之。贤者行之过。恃其躬行而以道为不足如。不肖者不及也。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如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胡炳文通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通曰只是一道字。首章释道也者曰道者事物当然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为下文不可须臾离而言也。此章释道字。曰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为下文过不及而言也。然事物当然之理。即是天理之当然。性之德而具于心。亦中而已矣。特具于心者。是无偏无倚之中。此是无过不及之中。章句锱铢不差也。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至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北山陈氏曰。世之高明洞达。识见绝人者。其持论常高。其视薄物细故。若将浼焉则必不屑为中庸之行。如老佛之徒。本知者也。求以达理。而反灭人类非过乎至于昏迷。浅陋之人。则又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是又不及矣。二者皆不能行道。世之刻意厉行。勇于有为者。其操行常高。其视流俗污世。若将浼焉则必不复求知于中庸之理。如晨门荷蓧之徒。本贤者也。果于洁身而反乱大伦。非过乎。至于阘茸卑污之人。则又安于故常而溺于物欲。是又不及矣。二者皆不能明道。新安王氏曰。自世俗观之。过疑胜于不及。自道言之。其不合于中庸则一。子路过于勇。子贡过于辩。子张过于庄。至于曾晰牧皮之狂。往往皆失之过。夫子每每抑之。欲其反而就中也。通曰。道至中而止。才过之便不是中。便易流于异端。程子曰。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子思此章分道之不行不明。而下章即舜之知。言道之所以行。即回之贤。言道之所以明。即此意也。道不明则学不传。故朱子曰中庸一书。子思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兼后面欲说知仁勇。此章又为此三者发端而言。知者知之过。以道为不足行。不仁也。贤者行之过。以道为不足知。不智也。愚不肖者安于不及。不能勉而进。不勇也马豫缉义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知者知之过。或问云。能知君子之所不知者。是知者过乎中也。既以道为不足行。或问云。知之过者。既惟知是务。而以道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或问云。不能知君子之所当知者。又不知所以行。是愚者不及也。贤者行之过。或问云。能行君子之所不必行者。贤者之过乎中也。既以道为不足知。或问云。贤之过者。既惟行是务。而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或问云。不能行君子之所当行又不求所以知。是不肖者不及乎中也。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胡氏曰。道之不行。轻于道之不明。道之不行。尚有能明之者。但不能行耳。道之不明。是世无人能明之。则中之道。几乎绝耳。许谦丛说道不行不明。非是人不行之。不明之。是言道自不行于天下。不明于天下。谓大道窒而晦也。知贤者之过。当作两层意看。大率道者。极乎中而已两道字便是中。所谓过者。过乎中也。禀气清而淳者则为圣人。知之至行之极自合乎中禀偏于清者则为知。知者唯务于知。既不以行为事。则所知愈至高远而过中矣。禀偏于淳者则为贤。贤者唯笃于行。既不求知其至。则所行必至激切而过中矣。此止就正理上看。若知者如老释之空寂。贤者如沮溺之远道。又如下索隐行怪之类。是又非正道而过于中者。须作两意看。方尽得知贤过中之义。愚不肖之不及。却只是一般。熊禾标题事义言人之资质不同。过与不及皆非中庸。曾贯标注上章言民鲜能。此章言民鲜能之故。盖道者。即率性之谓。知愚贤不肖者。气质之偏。此圣人所以必脩道以立教也。故下文所谓知仁勇者。即所以品节防范其过与不及之病。则循性而行。是即中庸之为德矣。四书通乃谓气之偏故不能知。质之偏故不能行。则是以气质二字析而二之。舛理甚矣。项安世臆说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言人之不能知不能行也。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其不能行。非不能行。由于不能知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其不能知非不能知。由于不能行也。答禄与权窥豹管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此言道之不行者本乎不能惟精。而合于中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此言道之不明者。本乎不能惟一。而合于中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是又归重于不能惟精。又引起下章道其不行之意。性理会元昔吾夫。子尝发中庸至矣之叹。而谓民鲜能久矣。故原其道之不行。则以为智者之过。愚者之不及。原其道之不明。则以为贤者之过。不肖者之不及也。且论道之不行。不归之贤不肖。而归之于智与愚者何耶。盖智者知之过以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求其所以不行也。至论道之不明。不曰智之与愚。而曰贤不肖者何耶。盖贤者行之过。以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斯道之所以不明也。 中庸者。无过与不及而可常也。人之行不为过。则为不及。惟过与不及。是以不可常。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明乎中庸之道。则人皆可以为尧舜矣。饶士悦集问中庸于道之不明不行章。以知行交互说。先儒于知仁勇章。既以生知安行为知。学知利行为仁。困知勉行为勇。又曰三知为知。三行为仁。三近为勇。其言知行各不同何欤。 为学之工夫。不过知行。而知行之要。当交互而用其功。故先儒于中庸言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而以知与行交互说者。所以辩其不能交互知行此道。由以不行不明也。知仁勇章。言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又言三知为知。三行为仁。三近为勇。所以明知行之交互如此。学者必尽是而后知之而成功也。故其立言虽不同。而皆所以反覆推明知行之不相离也。何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求所以行贤者行之过既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可见其不能交互知行也。若其知行交互。则必无过与不及之失。而道之行且明矣。至于哀公问政章。则尽发知行交互之说以教人。欲知知行工夫。不容偏废也。故既以生知安行属于知。学知利行属于仁。困知勉行属于勇。而又通上文三知为知。三行为仁。三近为勇。以见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而知行工夫。又当以勇为之。不可有彼而遗此。所以见知。仁勇三者为天下之达德也。由是观之。知行二者。圣门切紧教人处。横说竖说。只在交互用工夫。彼不能知行者固堕于愚不肖之不及。而偏于知行者。又不免失于贤知之过。学者可不勉于知行而兼尽之哉。若论用功次序。则致知为先。力行次之。萧镒待问道之不行。宜若贤不肖之过不及。而以归之知愚。道之不明。宜若知愚之过不及。而以归之贤不肖。 高明洞达识见绝人者。其测度深微。揣摩事变。能知君子之所不必知者。知者之过乎中也。其昏昧蹇浅则必蔽于一曲。暗于大理。不能知君子之所当知者愚者之不及乎中也。知者知之过既唯知是务。而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不行也。刻意尚行勇于有为者。其操行常高。惊世骇俗。能行君子之所不必行者贤者之过乎中也。其卑污苟贱。则必安于故常。溺于物欲。不能行君子之所当行者。不肖者之不及乎中也。贤者行之过。既唯行是务。而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不明也。王充耘经疑贯通中庸言。知者过之。愚者不及。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论语言师也过。商也不及。先儒谓贤知之过虽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一也。然则师其贤知。商其愚不肖欤。 道以中庸为至。而人之资禀。鲜有不偏贤知者必失之大过。愚不肖者必失之不及。子张之在圣门。每好为过高。是固贤知者之流。子夏每失于不及。是固愚不肖者之类然中庸泛言人品有此二等自未尝学问者而言。若子张子夏。得圣人为之依归抑其过引其不及。岂终为贤知愚不肖者哉。 中庸言知者过之。贤者过之先儒谓知者知之过。贤者行之过论语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先儒曰。狂者知之过。狷者行之过然则狂者。其知者欤狷者。其贤者欤。 道以中庸为至。而知者过之。以其深求隐僻之理。务欲知人之所不必知。伤于凿而非所以为中庸也。贤者过之。以其过为说异之行。欲行人之不能行。沦于怪而非所以为中庸也若狂狷者则异于是。狂者志愿太高而行不掩。是其所行不及乎其所知。故以为知之过。然非知者之过也。狷者知未及而守有馀。是其所知不及乎其所行。故以为行之过。然非贤者之过也然圣贤之取狷者。亦取其能有所不为。盖能守者耳。非过于行者也。涂溍生拟疑问中庸言道之不行。是操守之𧇊也。宜归之贤不肖。而反归之智愚。言道之不明。是识见之空也。宜归之智愚。而反归之贤不肖何也。 人之为学。知行二者兼致其力而已知之无过不及则道可行行之无过不及。则道愈明。故先儒谓中庸是章正其交互说。所以发明知行不可偏废也。夫中庸道之不行。不归之贤不肖。而归之知愚者。是推本行之必由知也。盖知者恃其知而失之过。愚者不及知而失之不及。失之过者。既以道为不足行。失之不及者。又不求其所以行则道之不行。由于知愚之过不及。此不行所以属之智愚也。道之不明。不归之知愚。而归之贤不肖者。此发明知之必在乎行也。盖贤者恃其贤而失之过。不肖者不及行而失之不及。失之过者。既以道为不足知失之不及者又不求其所以知。则道之不明。由于贤不肖之过不及。此不明所以属之贤不肖也。试以下章证之。太舜章。言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是知之事。而曰执两端以用中于民。则知之中有行此章句所以谓知之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颜回章。言服膺而弗失。此行之事而曰择乎中庸则行之中有知。此章句所以谓行之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明也。以是观之。知行互进。缺一不可。尚何致疑于其间哉。先儒有言。博文工夫到。则约礼工夫愈密。约礼工夫深。则博文工夫愈明。学者合是而究之。则思过半矣。魏公著句解子曰。道之不行也。道之所以常不行者。我知之矣知其所以不行。知者过之。知者知之过。则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也。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道之不明也。道之所以常不明者。我知之矣。知其所以不明。贤者过之。贤者行之过。则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也。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人莫不饮食也鲜能
知味也。〈朱子章句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朱晦庵大全集答江德功 窃谓此两句大意。言百姓日用而不知。程先生牲牢之譬。却是不曾饮食。而不知 非日用不知也。据程先生所言。只譬如道者。如人食牲牢。须曾吃了方知。非为此章至于吕与叔。谓必察于刍豢之牲。草木之滋。火齐之节。调饫之宜。恐非本旨。默窃谓味。即指饮食而言。若曰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即饮食则行之而著。习矣而察者也味与饮食。只是作互用文耳。不知如何直翁以饮食譬日用。味譬理。此说亦似当。不知是否。 直翁说是赵顺孙纂疏三山陈氏曰。道曷尝离人哉。特百姓日用而不知耳。陈栎发明道不可离。人自不察。如饮食而不知味。是以有过不及之弊。智者。禀气之清。而质欠粹。故如之过而行不及。贤者。禀质之粹。而气欠清。故行之过而知不及。然为学之序。知必在先。此结语所以取譬于饮食知味。盖以知味喻知道。能真知之则必求以行之而后道之中庶畿其能明且能行也。晏氏曰。智愚之过不及。宜曰道之不明。贤不肖之过不及。宜曰道之不行。今反言之何也曰智者专于明道。或怠于行道贤者专于行道。或忽于明道。故云尔。不能知味。以喻不能知道。道既不能知。安能行乎。专言知味。以见明道为先。惟不明故在行也。朱氏伸曰。知者遇于知。以为不必行。贤者过于行。以为不必知。饮食而知味则不厌。不必行则夫于仁。不必知则失于。知。不知味则失于勇。愚不省又不及于知仁勇。所以民鲜能久矣陈栎详解人莫不饮食也。人无不饮食者。鲜能知味也。少有能真知其味。以喻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故百姓日用而不知。是以有过不及之弊耳。马豫缉义道不可离。人自不察。陈氏曰。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章句譬如饮食是日用之不可阙者。但少能知其味耳。知味之正。则必嗜之而不厌矣。知道之中。则必守之而不夫矣。吴氏曰。盖不能知味。喻不能知道。道不能知安能行道云赵德纂要鲜能知味也。疏案异议云。张华辩鲊。师旷别薪。符郎为青州刺史。善能知味。食鸡知栖半露。食鹅知其黑白。此皆晋书文也。阳字溪先生集物不细嚼。何以知其味之美。中庸不子细玩味。何以知其理之妙。魏公著句解人莫不饮食也。譬如人无不饮食者。鲜能知味也。但少真知味耳。日用斯道而不知道之味。是以有过不及之弊。程子辑略吕曰。诸子百家异端殊技其设心非欲理义之不当。然卒不可以入尧舜之道者。所知有过不及之害也。疏明旷达。以中为不足守。出于天地范围之中。沦于虚无寂寞之境。穷高极深。要之无所用于世。此过之之害。也。蔽蒙固滞。不知所以为中。泥于刑名度数之末节。徇于耳目闻见之所及。不能体天地之化达君子之时中。此不及之害也二者所知。一过一不及。天下欲蹈乎中庸而无所归此道之所以不行也。贤者常处其厚不肖者常处其薄。曾子执亲之丧。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高柴泣血三年未尝见齿。虽本于厚而灭性伤生。无义以节之者也。宰予以三年之丧为已久。食稻衣锦而自以为安。墨子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既本于薄。又徇生逐末不勉于恩以厚之也。二者所行一过一不及。天下欲择乎中庸而不得此道之所以不明也知之不中。习矣而不察者也。行之不中。行之而不著者也是知饮食而不知味者也。杨曰。极高明而不知中庸之为至。则道不行。智者过之也尊德性而已不道问学。则道不明。贤者过之也夫道不为尧桀而存亡虽不行不明于天下常自若也人日用而不知耳。犹之莫不饮食而鲜知味也。又曰若佛氏之寂灭。庄生之荒唐。绝类离伦。不足以经世道之所以不行也。此知者过之也。若杨氏之为我。墨氏之兼爱。过乎仁义者也而卒至于塞路。道之所以不明也。此贤者过之也。自知贤愚不肖言之则贤。知宜愈矣。至其妨于道。则过犹不及也。又曰圣人人伦之至也。岂有异于人乎哉。尧舜之道曰孝第。不过行止疾徐之间而已。皆人所日用而昧者不知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日出而作。晦而息。无非道者。譬之莫不饮食而知味者鲜矣。吕曰。此章言失中之害。必知所以然。然后道行必可常行。然后道明。知之过无徵而不适用。不及则早陋不足为。是取不行之道也。行之过不与众共。不及则无以异于众。是不明之因也。行之不著。习矣不察是皆饮食而不知味者。如此而望道之行难矣夫。游曰知出于知性。然后可与有行。知者过之。非知性也。故知之过而行之不至也。已则不行。其能行于天下乎。若邹衍之谈天。公孙龙之诡辩。是知之过也。愚者又不足以与此。此道之所以不行也。行出于循理。然后可与有明。贤者过之非循理也。故行之过而知之不至也。已则不知。其能明于天下乎。若杨氏为我。墨氏兼爱。是行之过也。不肖者又不足以与此。此道之所以不明也。道不违物。存乎人者。日用而不知珥故以饮食况之。饮食而知味非自外得也亦反诸身以自得之而已夫行道必自致知始使知道如知味。是道其忧不行乎。今也鲜能知味。此道之所以不行也。卫湜集说河东侯氏曰。知非仁。知之知。如白圭治水之。知贤非贤哲之贤。如慱弈犹贤乎已之贤。若引佛庄之学为知耶。彼内则无父。外则无君。君臣父子。且不能知。谓之。知可乎。若以杨墨为贤。彼皆学仁学义而过之者。过于仁则为不仁。过于义则为不义不及亦如之。不仁不义禽兽也谓之贤可乎此皆不可谓之贤。知者也。子思乃曰过不及云者。参差毫发之间不得中道。如师也过。由也兼人。求也退。商也不及。如此而已。故曰。知者贤者过之。愚者不肖者不及也。是道也。若不约之以礼。则杨墨佛庄之弊可驯致焉。故易曰。差之毫𨤲缪以千里。此之谓也孔门之学圣人者。唯颜子能知之然以颜渊之学。始则钻仰高坚之若不可入。次则瞻忽前后之若不可及。及其进也。则曰慱我以文。约我以礼。如可力致者。竭其才以求之。则又见卓尔独立。从容中道。神疲力乏。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噫颜渊其真知味者乎。不然。何叹中道之难也如此。后之学者。或以穿凿为知。或以谬悠为贤。终不可以入尧舜之道。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故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犹曰人莫不学也。鲜能知道云尔。若以佛庄之学。可乱吾道。彼之为道。绝类离伦。章章然与吾道为戾。不待较而知其为非也。稍自爱者不由也恶能乱吾道而不行哉。孔子之所谓不明不行云者。以其似是而非。如世儒之学。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尊孔子。同称为儒。其说足以惑人。而终不可以入道。自期于贤知。而人亦贤知之。语道则与道为二。讲说则立说支离其入人也因人之高明。使学者醉中生。梦中死。终不自觉。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盖谓此也 延平周氏曰。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著则明也盖知之然后能行。行之然后能明。知愚言其性知则知道者也。愚则不知道者也贤不肖言其行。贤则行道者也。不肖则不能行道者也故于道之不行。而言知与愚者。以其知之过。而不知之不及也。于道之不明而言贤与不肖者。以其行之过。而不行之不及也。人非饮食无以生。而非道亦无以生。然人莫不资于饮食。而鲜能知其味。犹莫不资于道。而鲜能知其趣故易曰。百姓日用不知。孟子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岩陵方氏曰。学记虽有嘉殽。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此以味况知道宜矣。 山阴陆氏曰。知愚才也贤不肖行也。道之不行。以知之不察道之不明。以行之不著。苟知味矣。不应不及。亦不应过也。 范阳张氏曰。知味者。当优游涵泳于不睹不闻之时可也。晏氏曰。知愚之过不及。宜曰道之不明。贤不肖之过不及。宜曰道之不行。今乃反言之者何哉。 盖知者专于明道或怠于行道。贤者专于行道。或忽于明道故尔。书曰。非知之艰。行之为艰。盖不能知味者。以喻不能知道也。既不能知。安能行道乎。 高要谭氏曰。知者。贤者。视愚不肖固为有间。然不识大本所在而求之或过。则与不及均失此中庸所以不明不行也。饮食者众。知味者鲜。道之精微。非言语笔墨之所能形容者。其犹味欤。此则全在精思默谶之功。不加此功。终不能知味也。由其知味者鲜。故能久者亦鲜。黄干年谱问道之不行也。至鲜能知味也。 上章言民鲜有能行中庸之道。此章则详言其故。盖贤智君子也。愚不肖小人也。君子本能随物以处中。今则谓之君子而常过焉。是君子而不能时中也。小人无忌惮然犹自以为道。今则谓之小人。而但不及焉。是并与无忌惮而不能也。此君子小人皆不及乎古之人。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 中庸前面教人做工夫。中间又怕人做得不实。诚者天之道。以后故教之以诚。后面说天下之至圣。是说其人之地位。至诚是说其人之实德。到。衣锦尚綗以后。又归天命之谓性处。此四段最好看蔡渊纲领子曰。道之不行也。至。鲜能知味也。言有达德而不能备者也。不行者失于仁。不明者失于智。饮食鲜能知味失于勇。蔡渊思问人之所以不能中庸之道者。由其德不备也。智者。贤者既偏于智仁。而愚者。不肖者。又昧于智仁。此所以或过或不及。而不行不明也然道之在人。如饮食之不可废。苟知其味之正。则必嗜之而不厌矣。 言达德而及乎道者。欲知本非用。不行不明。所以当推之用也。言达道而及乎德者。欲知用由本。可知可行。所以当原乎本也。饶鲁石洞纪闻子曰。道之不行也。至鲜能知味也。 此章承上二章。明小人之所以反。与众人之所以鲜能中庸者。皆以气质之有偏。以起下六章之意。然此章专以过不及为言。似对中而不及庸。盖中即所以为庸。非有二也。下章仿此。 释义 问夫子以道之不行不明。皆由贤知之过愚不肖之不及。以过与不及相对言。皆未得为中道也。今章句云愚者不及知。不肖者不及行。则是不言其不及。而但言其全然知行如何。 先生曰。朱子被愚不肖字碍了。所以如此下语。盖愚者岂能知不肖者岂能行。这道便是中。贤知过乎中。愚者不及知此中。不肖者不及行此中。问然则费隐章又云。夫妇之愚不肖。可以与知能行何也。曰。费隐章。以夫妇一事言。此章以道之全体言。答吴中守问道之不明不行。不知朱子互换注是如何。先生曰。正得本文之意。 又问贤合属行。知合属明。而夫子却交互说者何故。曰如此则人皆晓得。夫子何以曰。我知之矣。正缘天下人都不知。此夫子所以有此叹。行不是说人去行道。是说道自流行于天下。明不是说人知此道。是说道自著明于天下。人多差看了。道之所以不行于天下者。以。知者知之过。愚者不及知。此其所以不行也。道之所以不明于天下者。以贤者行之过。不肖者不及行。此其所以不明也。道者中而已矣。不中便不是道。譬如一条大路。人人知得此是大路。则由者必众。自不到得榛塞。此路既有人由。则其为大路分明。人自不到得从小路上去。见得知行相因。答袁汝宏饶应中问。知贤过之。 先生曰。知者过之。如索隐之类。以人言则老庄之虚。释氏之无是也。贤者过之。如行怪之类。以人言则仲子之廉。子哙之逊是也。答江换王奎文发明四章道者率性之谓也。中庸其修道者之德欤。荀不至德。至道不凝。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其于中庸均有未尽。此道之所以不行不明。故上章引孔子之言。以叹民。鲜中庸。而此章引孔子之言以及此。陈应龙辑语林子武问道之不行也一章。这受病处只是知有不至。所以后面说鲜能知味。曰。这个各有一般受病处。今若说道之不明也。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恁地便说得顺。今却恁地跷说时。缘是智者过于明。他只去穷高极远处。只要见得便了都不理会行如杲老之属。他便只是要见得。未见得时是恁地。及见得后也只恁地。都不去行。又有一般人。却只要苦行。后都不去明。如了老之属。他便是说不要明。只要守得自家底便了。此道之所以不明也。黄义刚卢孝孙集略子曰。道之不行也。至鲜能知味也。 此知行分明交互说。智者恃其见之高而不务行。此道之所以不行。贤者恃其行之力而不务知。此道所以不明。若说道之不明也。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方说得顺。今却恁地跷说。缘是智者只去穷高极远。只要见得便了不理会行。然他未见得时是这般人及见得后也只是这般人。此道之所以不行也。贤者只去坚苦力践。只要守得自家底便了。不理会知。然他未行得时是这般人。及行得后也只是这般人。此道之所以不明也。许谦丛说道不行者。知之过与不及。道不明者。行之过与不及。是固然矣。然下乃结之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是又总于知。盖二者皆欠真知尔。若真知理义之极至。则贤者固无过。智者亦必笃于行。不徒知之而已矣。 不足知。不足行。正言。知贤者之心。盖是他心唯通这一路。更不管那一路。史伯𤪽管窥第四章。鲜能知味也。 丛说。道不行。知之过与不及。道不明。行之过与不及。是固然矣。然下乃结之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又是总于知。盖二者皆欠真知耳。若真知理义之极致。则贤者固无过。知者亦必笃于行。不徒知之而已也。 发明云云然为学之序。知必在先。此结语所以取譬于饮食知味。盖以知味喻知道。能真知之。则必求以行。而后道之中。庶畿其能明之。且能行之。辑释引晏氏曰。云云鲜能知味。以喻不能知道。道既不明安能行乎。末专言知味。以见明道为先。惟不明故不行也。 诸说皆不为无理。不知果得子思意否。窃以章句推之。恐未必如此也。章句曰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曰道不可离者。人莫不饮食之喻也。曰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者。鲜能知味之喻也。何尝专主知言哉。盖此章自起首至不肖者不及也。皆是正说。此二句乃是譬喻说。以结上文之意者。奈何以譬喻之说为正说乎。若曰知未是真知之意鲜能知味。是不能真知之意。则上文饮食。亦真指饮食言耶。饮食既为譬喻之辞则知味之知。又岂真为知道之知乎。不过亦譬喻之辞耳初不可以此知字为对行而言之知字也。如此则人莫不饮食也。是譬喻道不可离之意。鲜能知味。是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譬喻。经中人字。亦是但指饮食之人耳。与章句人自不察之人不同。章句人字。却是指知愚贤不肖者而言。察字。亦非贴经文。知字言者。不过是言。知愚者不察在已所知之过不及。贤不肖者。不察在已所行之过不及而已。鲜能知味大槩是譬喻知愚贤不肖所知所行。无有不过不及者之意知字不必泥也。不知识者以为然否。发明又引朱仲曰。知者以为不必行则失于仁贤者以为不必知。则失于知。饮食不知味。则失于勇。愚不肖又不及于知仁勇所以民鲜能久矣。发明文自于章下曰。此章言。知仁勇之失。 辑释独引通。云云后面欲说。知仁勇。此章为此三者发端。知者以道为不足行不仁贤者以道为不足知。不知。愚不肖安于不及不能勉而进。不勇也。 三说互相祖述。亦皆因上并言不明不行。下但以不知味承之。故强说从勇上去。其实不知。味如何是失于勇。发明前既以为知必在先。而此又如此说。可见所主不定彼此皆未为得之也。按此数章何尝有勇意勇直至白刃可蹈处方发。以引起下章子路问强之意。正不当于此搀说勇也。程复心章图按此章道即中而已。此乃天命之本然。率性之当然底。凡其具于人者。道理都一般。但气禀不同。故有知愚贤不肖之别。所以有过不及之差。过与不及。皆非中也。然知是主于知。贤是能行得底。知愚之过不及。宜若道之不明贤不肖之过不及。宜若道之不行。今乃以。知愚之过不及谓道不行。贤不肖之过不及谓道不明者何也。盖天下之理。真能知之。而后真能行之。真能行之。方可谓真能知之。知者知之太过。以为道不足行。如佛老庄列之徒。说道理太过入玄妙去。其实行不得。愚者则又慒然无知。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不行也。贤者以行处为重。于知处放轾。如割股断肝以为孝。皆所行过当处。其实见理未到。不肖者不能行道。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不明也人莫不饮食也。饮食是日用间不可缺底。但人鲜知其味。譬如道是天之命于我性之所固有底。不可以须臾离。惟是人不自求知之。所以行矣而不著。习矣而不察其为过不及之弊也宜哉。此见民鲜知以为不足行以不行言愚不知所以行皆由于过不及之故道以不明言贤以为不足知以不可离言不肖不求所知是以有过不及之弊能之之由人日用而不知赵次诚考义知愚贤不肖。以学者之事言。非指人言之。而以为。知者之优于愚。贤者之优于不肖也。盖道病于愚不肖者之不能知而行也。苟能知之。则为。知而不愚矣。而又不免于知而过之。能行之则为贤而非不肖矣。而又不免于行而过之。过犹不及。虽曰。知贤之胜于愚不肖。而实则知愚贤不肖之间不能以寸此皆学者之事之所当谨者也。若指知愚贤不肖之人言之。则所知无过不及然后为知者之人。所行无过不及然后为贤者之人。况知之必见于行。行之必本于知未有知者专于知而不能行。亦未有贤者专于行而不能知也要知此所谓。知贤之过。即后章索隐行怪之事也。朱子谓索隐为深求隐僻之理。知之过而不择乎善。即此所谓知之过也。谓行怪为过为诡异之行。行之过而不用其中。即此所谓行之过也。语录亦谓索隐是知者过之。行怪是贤者过之。盖知之过者始虽知而终归于愚行之过者始非贤而终归于不肖。其不同至于欺世盗名而为无忌惮之小人者。未之有也。何者。自知愚贤不肖以下。皆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语意中来。若以知贤为君子而不为小人则知行之过独非反中庸乎。许白云不察。乃谓知贤之过不及止就正理上看若知如老释之空寂。贤如沮溺之远遁。及下索隐行怪之类。又非正道而过于中。意以知贤之过者为君子。而老佛沮溺之知贤为小人。然许氏此言。本以病北山陈氏之说也。陈氏以此之知者。为老佛之徒此之贤者为晨门荷蓧之徒故许氏病老佛沮溺之不得为此之知贤吁许氏之说固不可。而陈氏分老佛之徒为。知。晨门荷蓧之徒为贤要亦未为可也夫老佛自高于虚无寂灭之学。晨门。荷蓧。自高于绝世离伦之行。皆自知而自贤。其所以尊所闻行所知者一也。曹谓空寂非老佛之贤。而逃遁非沮溺之。知乎。愚故以为分。知愚贤不肖于知行之过不及。只可指为学之事言。而不可以言知愚贤不肖之人也。陈华祖提纲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至愚者不及也。以见此中庸之道本行也。为知者失于过之。愚者失于不及。此中庸之道所以不行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以见中庸之道本明也。为贤者失于过之。不肖者失于不及。此中庸之道所以常不明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此结上文以见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此人字。指。知愚贤不肖者而言。陈古灵集子曰。道之不行也。至鲜能知味也。 道者。通也。天下由之无所不通故谓之道。中庸者。道之本也。惟圣人能尽之。然天下中人之性为多。圣人不以已之所能强人之所不能。道已隆。则愚不肖者有所不能。道已杀。则智与贤者有所不为。故圣人本乎中庸。谨是二者之端。用其中道于民。以为天下之通法。使智与贤者俯而就之而不敢过。下文云有馀不敢尽是也。使愚不肖者企而及之而无不及。下文云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是也如此然后道可以行。可以明也孔子谓道之不行也。我知其然矣。夫智者谓其明足以知圣人。而无所不尽。故过之。过则难继矣。愚者不足以有明也故不及。不及则有所不勉矣。此道之所以不行也。道之不明也。我知其然矣。天贤者谓其行足以至圣人。而无所不尽。故过之过则非继矣。不肖者不足与有行也。故不及夫不及则有所不勉矣。此道之所以不明也。道之不行。以愚智云者言乎性之不能明。是以不行也。道之不明。以贤不肖云者。言乎行之不能择。是以不明也。又以人鲜知道。谕饮食之鲜能知味也。夫五常之于心。人莫不同有也。然而天下之心。独以知道期于圣人者。是知道者寡矣。五味之于口。人莫不同嗜也。然而天下之口。独以知味期于易牙者。是知味者鲜矣。孟子曰。易牙先得我口之所同嗜者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也。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此以饮食谕道同斯义也钱时融堂管见知者所见则失之过。愚者又暗浅而无识其为不知一也。道如何行。贤者所行则失之过。不肖者又暴弃而不为。其为不行一也。道如何明致知力行。未始偏废愚不肖固不足道若大知则真知矣。大贤则中行矣。安得有过。然则此章所论。特世俗之所谓贤。知。守其偏见。拘于俗学。自以为是。而实亦未尝知味也。故曰。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盖言斯道人人共由。所谓谁能出不由户者。但日用而不知耳一知字甚重。不知后安知道之不可须臾离哉。此致知在格物。大学所以先务也。𡊮蒙斋集道之不行。合曰贤不肖。而乃以。知愚言。道之不明。合曰知愚。而乃以贤不肖言。互见也。学者来知而行。谓之冥行。知而不行。谓之徒知。故致知力行。二者并进。知及仁守得乃不失此中庸。所以兼明与行言之也。且夫贤知。者。负其聪敏绝人之识。孤高杰出之行。宜若不易及矣。今圣人折衷以中庸之道。而贤。知愚不肖其失则均。然后知过犹不及。皆非中道。天命之性。自有常中虽然。中非执一也。有似过而实非过者。有似不及而实非不及者一顺天则而也。吁。奈人之鲜知味何。民之质矣。日用饮食大美元酒。遗味存焉。何、谓味。曰非可形容也。亦非不可形容也。知者自知耳。 道之不行。以。知愚言道之不明。以贤不肖言。互见也。贤知高矣。圣人操中庸之权度以折衷焉。而贤。知乃与愚不肖等。过犹不及故也。天命之性。自有常中。奈人之不知味。何谓味。知者自知。难以语人。邹霆炎衍义孔子曰。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其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知之遇。既以为道之不是行。愚者不及知。则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孔子又曰道之不明也。我亦知之矣。贤者行之遇。既以为道之不是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掌不明也。二者辟如人莫不饮食也。但鲜能知饮食之味也。〉
右第四章〈陈栎发明此章言知仁勇之失。焉豫缉义此亦承上章民鲜能久矣之意也。陈氏曰。惟民之鲜于中庸既久。故智贤愚不肖。各随其气质之偏而失焉。王柏纂注批点此章为后面知仁勇三者发端。知之过以为不足行。不仁也。行之过以为不足知。不智也。不肖者不及行。不及知。不勇也。钱时融堂管见承上章鲜能中庸之叹。而发鲜能知味之旨。果知味则中庸矣。或曰。道不明故不行。此章先以不行归咎于知愚。而后以不明归咎于贤不肖何也。曰不然。人之于道。必致其知而后能行。不知不可行也。故知之过愚之不及。皆不知道者也必见于行而后大明。不行无由明也。故贤之过。不肖之不及。皆不行道者也行者行于一时。明可明于万世。其实则原于知。知则行行则明矣。邹霆炎衍义言道之过与不及〉子曰道其不行矣夫〈朱子章句夫音扶 由不明。故不行。赵顺孙纂疏陈氏曰。人之所以不能行道者。以其不能知道也。饶鲁石洞纪闻问前章既言道之不行不明。此复言道之不行。只是反覆慨叹之意否。先生曰。上章末句说鲜能知味。故此章以道其不行继之。言其鲜能知。所以鲜能行以起下章之意。答张王渊问窃观此章行字。承上章鲜能知味之知。而言道之不明。所以不行。又举不行之端。以起下章大。知而言道之行由于明也。 先生曰。是答黄仁陈栎详解道其不行于天下乎。叹之也。由人不知道。而道不明。所以道遂不行。承上章以起下章也许谦丛说前章主于知。此章主于行。盖知然后能行。既知之。又须能行。故此二章发明次第如此。 金先生曰。第二章以来小人反中庸。民鲜中庸之久。贤智过中庸。愚不肖不及中庸。总叹曰道其不行矣夫。故自六章以后。开示择道中庸之方。在智仁勇三达德。熊禾标题事义言道之不行。叹之深也。曾贯标注学问之道。先知后行。此章则先举不行之端者。盖上章以知行交互说。至此章先言行者。非以行为当先也。政以民性之蔽不能知。故不能行也。故下章以大舜之。知。矫其知愚过不及之病。所以明择善所当先也。赵次诚考义三章言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曰其则见中庸。指上章君子之中庸而言也。此章言道其不行矣夫。曰其则见道。指上章不行不明之道而言也。二章之言矣乎。矣夫。以申叹悼之意者。中庸之鲜能。由于小人反中庸。道之不行。由于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故圣人于此。特有感焉然上章知行并举。此章亦承上章而举其不行之端。以起下章。许白云乃以上章主知。此章主行。知而又行次第如此。此非所以论二章之旨也。陈古灵集道之不行有三。过与不及。言乎其才。一也。或出或入。非圣人之正。言乎其术。二也。有其德而无其位。有其位而无其教。言乎其时。三也孔子之才与术。尽乎群圣人之道。当周之衰。历聘列国。上无明天子。下无贤诸侯。能尊用之。因而叹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盖伤圣人之不作。天下无复知宗予者。故曰吾道穷矣。此云道之不行。意在是与。陈华祖提纲章句谓此章承上章而举其不行之端。以起下章之意。盖中庸之道。惟鲜有能知之者。故有不能行之者矣。此见承上章。然欲此道之行。必如舜之事。知而行。行而明可也。此见起下章。钱时融堂管见知味者鲜。道之所以不行。夫子感时而叹也。𡊮蒙斋集前既言道之不行。皆知愚过不及之弊。此又申言不已。叹之屡。悯之深。而救之切也。读是书者。盍亦深省乎。 玩此一语。令人感动道非身外之物。不行何为。项安世臆说此复自知言之。人谁不行。惟其不知。则不能以实行也。阳字溪先生集言道未尝不可行。但时人不能行之。夫子谓道真个不可行了。必有道行之时。夫之一辞。有馀不尽之意。 虽叹道不行。然其夫字亦尚意其必有行时。非决然止绝之辞。答禄与权窥豹管注曰。由不明。故不行。惟其不能惟精。是以不能惟一。故不能允执厥中也。又引起下章舜大知之事。发明能惟精之意邹霆炎衍义孔子曰。由道之不明。被其不行矣夫。魏公著句解子曰。道其不行矣夫。由道不明。故不行。晁景迂集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者何。不诚不明。则不中也。杨简慈湖遗书子思问于夫子曰。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子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雅数究理。不以物疑。周其所察。圣人难诸。孔子斯言见之子思子之书。世又谓之孔丛子圣人有如此切至之诲。不载之论语。致学者求道于心外。岂不大害。至哉人心之灵乎。至神。至明至刚。至健至广。至大。至中。至正。至纯。至粹至精。而不假外求也。人皆有此至灵之心。而不自知。不自信。偶昏偶蔽。遂寖而至于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大可惜也。大可念也。心无体质本德昭明。如日月照临。如水鉴烛物。不必劳神而自能推见。自能究知。若驰神于彼周悉致察。虽圣人不能。何则。劳动则昏。不必逆诈。不必亿不信。而自有先觉之妙也。人皆有此灵。孔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人心即道。本不假求。学者自昏误求之外愚不肖罔然不自知。固为不及。贤知又加之意。故又过之。圣人历观天下。自古人心。不失之不及。即失之过。故为之屡言再叹而深念之也。愚不肖之不及。不足多论。贤。知者之过。皆于清明无体无意中而加之意。或有动之意或有静之意。或有难之意。或有易之意。或有异之意。或有同之意。或有多之意。或有寡之意。或有实之意。或有虚之意。或有精之意。或有粗之意。或有古之意。或有今之意。或有大之意。或有小之意。意态万状。不可胜穷。故孔子每每止绝群第子之意。亦不一而足。他日记者。欲记则不胜其记。故总而记之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必如此。必不如此。固滞而不通。行我行。坐我坐。。衣我衣。饮食我饮食。俨然有我者存。凡此皆意中之变态。不省吾心虚明牢执气血。坚持意态守焉而不知其非。固焉而不省其妄。虽贤虽。知。难逃四者。默省寂然不动之妙。何思何虑。自清自明。莫究厥始。莫穷厥终。变化云为。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浑浑融融。又如万象毕见于水鉴之中。可以默识。而不可以深思。自省自信。则终日思为。而未尝或动。未省未信。则终日静默。而未尝少闲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孔子于此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视听言动。圣愚则同。一明。一昏。圣愚斯异。此诚非告语之所及也。虽以孔子之圣。亦末如之何已。故良久而复叹曰。道其不行矣夫。若夫于行言智愚。于明言贤不肖者。正以明〉
庸〈中庸十一 〉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朱子章句鲜上声下同过则夫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廉。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论语无能字。朱晦𤲅大全集民鲜能久矣。与甚矣吾衰也久矣之久同。 久矣之意得之程子辑略程子曰。中庸。天下之至理。德合中庸。可谓至矣。自世教衰。民不兴于行。鲜有中庸之德也。一说民鲜能久行其道也。吕曰。中庸者。天下之所共知。天下之所共行。犹寒而衣。饥而食。渴而饮。不可须臾离也。众人之情。厌常而喜新。质簿而气弱。虽知不可离而亦不能久也。惟君子之学。自明而诚。明而未至乎诚。虽心悦而不去。然知不可不思。行不可不勉。在思勉之分。而气不能无衰志不能无懈故有日月至焉者。有三月不违者。皆德之可久者也。至乎诚。则不恩不勉。至于常久而不息。非圣人其孰能之。谢曰。中不可过。是以谓之至德。过可为也。中不可为。是以民鲜能久矣。 杨曰。道止于中而已。过之则为过。未至则为不及故惟中庸为至。祝洙附录语录。民鲜久矣。缘下文有不能期月守之说。故说者皆以为久于其道之久。细考两章相去甚远自不相蒙。亦只合依论语说。卫湜集说建安游氏曰。德至于中庸。则全之尽之。不可以有加矣。故曰其至矣乎。舜之为大知。则用此道而至也。颜渊之为贤。则择此道而求其至也。若舜之为大孝。武王周公之为达孝。则由此道而成名也。子路问强。则将进此道而已。哀公问政。则将行此道而已。自脩身以至怀诸侯。皆出于此道。不其至矣乎。然非至诚无息者。不足以体此。非自强不息者。不能以致此。故久于其道者鲜矣。 四明沈氏曰。至非极至之至。甚难言也。过非至。不及亦非至。箭锋相遭于毫芒眇忽之微。用意以为之不可。无意以为之亦不可。百姓日用而不知者。安能久此哉。蔡渊思问中庸之德。天下莫加焉。世教衰微。民鲜能耳赵顺孙纂疏过则失中。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陈氏曰。至者。天下之理无以加之谓。然亦人所同得。至论语无能字。愚谓论语有之为德也四字。不必言能而能在其中。故下句无能字。此章无之为德也四字。则有能知与不能知。能行与不能行。故下句有能字。意者论语是夫子本文。此章是子思檃括。饶鲁石洞纪闻中庸乃事物当然之极。不可加亦不可损故谓之至。民者。众人之称。气质之偏。自古而然。故鲜能者久释义 此章明中庸之道。非特小人反之。而众人亦鲜能之以起下章之意。同上先生曰。中庸其至矣乎。是说道不说德。民鲜能久矣。是以气质言非以世教言子思是就论语中檃括将来说道。故上面去了之为德也四字。下面添一能字谓民能此中庸之道。从古少矣答余汝贤陈栎发明过则失中。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此处释中字。只以无过不及之中。言庸字已训在前不再出。雍也二十七章。集注亦云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胡炳文通仁寿李氏曰。有周之末。先王之迹未远圣人犹有久矣之叹。况后圣人又千百年者乎。虽然。自物则言之。则过与不及。皆不可以言至。自末世言之。则过乎则者少。不及乎则者多。学者试以事君之敬事父之孝与人交之信。反已而自省焉。则其至与否可见矣。江陵项氏曰。民鲜能久矣。言人之不能知不能行也。下章曰。道之不行。言非不能行。由于不能知也。道之不明言非不能知。由于不能行也。通曰。此章比论语。去之为德也四字。添一能字。章句谓世教哀。所以民鲜能饶氏谓民气质自偏故鲜能。愚谓气之偏故不能知。质之偏故不能行。世教又襄。无以矫其气质之偏。使之能知能行。然子思引论语之言。添一能字。须看下章许多能字。方见子思之意。鲜能知味。是不能知者。不能期月守。是不能行者。中庸不可能言非义精仁熟者不能知。不能行惟圣者能之是专言圣人知之尽。仁之至。故独能知能行至于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是愚者本不能知。能百倍其功则能知。柔者本不能行。能百倍其功则能行。后面至诚能尽其性。是能知之尽。能行之至。唯至圣为能聪明睿知是能知。能𡩖裕温柔以下。是能行惟至诫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是能行。非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孰能知之又说能知。看许多能字。则子思此章添一能字。固有旨哉。焉豫缉义按章句能当作读属上句。久矣二字别作句。诸说以鲜能久矣作句非是。遇则失中。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镜氏曰中庸乃事物当然之极。故谓之至。然亦人所同得至民不兴行。按程子云。民不兴于行则行当作去声。故鲜能之鲜能之者盖谓少有能知能行者今已久耳。语录曰。程子释之以为民鲜有此中庸之德。今已久矣。此当依程子说。或问民鲜能久于其道何如。曰不然。此章方承上章小人反中庸之义而泛论之。未遽及夫不能久也。许谦丛说论语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此章上无德字。下有能字。此能字即所谓德也。但论语言中庸之德此言中庸之道史伯𤪽管窥饶氏谓中庸其至矣乎。是说道。民鲜能。是以气质言。非以世教言。谓民能此中庸之道。从古少矣。论语是说德。子思是檃括来说道。故去了之为德字。添一能字。此已于论语雍也篇之为德也章辩之。此不再述。 中庸其至矣乎章句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发明此处释中字。只以无过不及之中言庸字以训在前不再出。论语集注。亦只言无过不及。二处俱不言不偏不倚。 此是暗主饶说而引證以显章句之不然也。饶说之已详。知彼则知此矣。庸训在前不再出是也。愚亦曰。中字之训在前本亦不再出。但以欲显至字之义。故不得不如此说耳。非再释中而不及庸也。论语本不言未发之中。故但以无过不及释之。不可引彼以證此也薛季宣浪语集中。正性也。庸常道也居正有常。所谓至德。安之为贵。安之悠久之道也。择中庸而不能守。非所谓安之者也曾贯标注中庸其至矣乎。上章以君子小人对说。此章专就君子说以见中庸之为至。然所谓至者。非以高远而不可及也特以民性之蔽而加之以世教之衰。则民之鲜能者非道远人。人自远耳程复心章图此皆不知戒。谨恐惧之弊赵次诚考义第三章朱子尝曰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德言心之所得行言身之所行是中庸兼德与行而言也。论语加之为德也四字。而知中庸之道有本于心得之要中庸加能之一字。而知中庸之德有待于躬行之功。然朱子于论语引程子之言曰自世教衰民不兴行。少有此德久矣因行之不兴。而知心之所得者少。则民之无是德者由其不能行是。行也虽不言能而能之义实在焉。其于中庸言惟中庸之德为至。即论语所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又言自世教衰。民不兴行今已久矣即论语所谓程子之言。虽无之为德也之辞。而德之义实在焉。由此观之。行之所脩虽在于人事之所能。而事之所能。实本于人心之所得二书之意相为发明朱子训释初无异义。许白云。因论语有德字。中庸下文言道之不行不明。遂为论语言中庸之德。此言中庸之道盖失之矣李仁寿以为自物则言之。则过与不及皆不可以言至。自末世言之则过乎则者少不及乎则者多而不知末世之过乎则者亦未尝不多也下文言贤知之过愚不肖之不及。即世教衰。民不兴行之所致也奚可谓不及者多而过者少乎。灵集中庸之性。至虚以为体。至神以为用操之则存舍之则亡能操而常存则诚诚则明。明则能智矣诚则能圣矣能圣能智则可以尽人物之性成天下之盛德大业。而与天地为一。其德可谓至极矣。以其德之至极。故中人已下。其性虽有故曰至矣然则众人之所不能久者。情伪之相感。穿窬之心害之耳善端不能诚固利欲诱于外。则穿窬之心作是以难久行也。孟子曰。物交物。则引之而已是也。人知择乎中庸而固执之终身由之而不失者圣人之徒与孔子之门人自颜面而下日亲炙于圣人之教犹且日月至焉而已。况其下者乎故曰民鲜能久矣晁景迂集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者何教之不行也。有中庸之君。斯有中庸之民也。钱时融堂管见世衰道微。以无忌惮为中庸者皆是。是以鲜能能者鲜愈见其为至耳。三复久矣之叹可以想见三代之民。𡊮蒙斋集中庸非动亦非静。而又非无动静。非虚亦非实而又非无虚实一而非执一无在无不在。可谓至也已矣夫子紧切教人。欲人于不睹不闻而谨其独。欲人知喜怒哀乐虽发。而实未尝发故曰中庸其至矣。且伤世衰教失。民之鲜能亦已久矣。所以深警其聋瞆也。 中庸即中和也。大本端的一毫不差。达道普平万古无异。函阴阳。该动静。一而非执一。无在无不在。是所谓常中也。此道其至矣哉噫民之鲜能。何其久也服膺录中庸不可能。何谓鲜能与不可能。先生曰中庸能字此子思子闻孔子之言不审孔子未尝云能。在论语止曰。民鲜久矣无能字。如子曰中庸不可能也。此能是用意矣道无所能。有能即非道字溪阳先生集民鲜久矣。有两说。民少有能之者。亦已久矣是一说。中庸之德极至。民鲜能久于中庸。如乍见孺子而怵惕恻隐是中。少间便有内交要誉恶其声之类。便私欲不中。民鲜能久。文公不取少能久于中庸之说。用今已久说。则上下章意贯而活。道之不行章都说鲜能。答禄与权窥豹管此发明时中之中。以用言也。注曰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是率性之谓道也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是又推本天命之性也。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又言脩道之教不明也。盖中庸之至者是君子中庸民鲜能者是小人反中庸。又引起下章道之不行不明。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也。性理会元伊川云。中庸之为德。民不可须臾离。鲜有久行其道者也。晦𤲅谓此解出于门人之缪记。后说见论语解。实先生亲笔也。当以后为正。 或问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也曰。至。所谓极也。极。犹屋之极。所处则至矣。下是为不及。上马则为过。或者曰高明所以处已。中庸所以处人。如此则是圣贤所以自待者常过。而以其所贱者事君亲也而可乎。然则如之何。曰。高明则中庸也。高明者中庸之体中庸者高明之用尔。高明亦犹所谓至也。龟山胡祇遹紫山集民鲜能久矣何也。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虽于五常万善反身而诚。其气质之偏。贤者知者常失之过。愚不肖者。常失于不及。或乍作而遽息。日月至焉。不能恒久而不易。是所以民鲜久矣。譬如饮食之美恶。人皆知之。亦有各嗜一味之偏。不知酸苦甘辛咸淡得中之正味。况道之中庸乎。故子思著中庸一书。使人知道之体中而已。道之用庸而已。庸者。平常恒久而不可易。和在其中矣中之一字大矣广矣。天地万物。莫不在是。一寒一暑。中也。一阴一阳。中也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中也。五行相生相胜中也一昼一夜中也是所以谓之不偏也不倚也。无过也无不及也。大本之所以立也。今日如是。明日如是。今月今岁如是。至于万万岁恒久不改易而如是。是所以谓之庸也。达道之所以行也。所谓不易之定理也非中则不能庸。非庸则中不立。是谓大道之体用。相生而相助也在天下则京师为中。帝王为中。在一人则心为中。在一草木则干为中帝王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建中和之极心为人身之中。建立万事。酬酢万变。干为一草木之中。则下植根本。上达枝叶。故一中立而万殊生。过者不及者。偏者倚者东西南北。上下廉隅。皆归极焉皆会极焉是以能无穷而不易。朱公迁通旨中庸之为德也。雍也中庸其至矣乎。中三君子中庸。止小人而无忌惮也。中二天下国家可均也。止中庸不可能也。中九素隐行怪止惟圣者能之中十一右以德。行言。而事理之中在其中 赵氏曰有之为德也四字。则不必言能。而能在其中。无之为德也四字则有能也不能之分。故下句著一能字。饶子曰。中庸为德以德言。中庸至矣以道言今按如饶子之说。则中庸至矣一章当与下一类相从但比章句之旨小异。观者择焉可也。 教不立。故民鲜能学不至故中庸不可能。备知仁勇之德。无过不及之敝。故惟圣者能彼小人反之则能之而不欲也邹霆炎衍义孔子曰。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惟中庸之德。其为极至矣乎。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哀。而民鲜少能之久矣魏公著句解子曰引夫子言中庸其至矣乎。过则夫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民鲜能久矣世教既襄。民少能之。今已久矣。〉右第三章〈马豫缉义承上文而言中庸之道。非特小人反之。而众人亦鲜能之。以起下章不行不明之义。钱时融堂管见与上章反中庸之意相承。〉子曰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
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朱子章句知者之知去声 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贤者行之过。既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朱子语类贤者过之。只知就其所长处著力做去。而不知择乎中庸尔。铢朱子语续录道之不行由知者惟务求知而不去行。道之不明惟贤者惟务力行。而不求知。问知者过之如何却说不行贤者过之。如何却说不明。先生云。知者缘他见得过高。便不肯行故云不行贤者资质既好便不去讲学故云不明智如老佛皆是。贤如一种天资好人皆是。朱晦𤲅大全集答张敬夫 道之不明不行。来喻与鄙意大指不异。但语有详略远近不同耳。然熹所谓不必知。不必行。所当知。所当行等句。正是要形容中字意思。所谓以为不足行。以为不必知。不知所以行。不求所以知等句。又是紧切关纽处。恐不可阙但鄙论自觉有个琐碎促狭气象。不能如来教之高明简畅为可恨。然私窃以谓不期于同。而期于是而已。故又未能遽舍所安。万一将来就此。或有尺寸之进。此病当自去耳。大抵近年所脩诸书多类此。以此未满意。欲为疏通简易之说。又恐散漫无收拾处。不知所以裁之也。 答万正淳杨氏解知者过之为极高明。而不知中庸之为至。解贤者过之为尊德性。而不及道问学。恐未安。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是彻上下。贯本末工夫皆是一贯。无适而非正也。如杨氏之说。则上下本末。可离而为二矣。 大槩得之。更宜体味。 游氏引邹衍谈天。公孙龙诡辨。为智者之过亦未当。若佛老者知之过也谈天诡辨。不足以为知者之过。 知者之过非一端。如权谋术数之类亦是。龙衍乃是狂妄。又不足以及此。程子遗书道之不明也。至不肖者不及也贤者则只过当。不肖又却都休程子辑略程子曰知者过之。若是圣人之知。岂更有过。伊川又曰圣人与理为一故无过无不及而已矣。其他皆以心处这个道理。故贤者常失之过。不肖者常失之不及。柷洙附录语录总论三章之旨。问道之不明不行意。曰。今人都说得差了。此正分明交互者。知者恃其见之高。而以道为不足行。此道之所以不行。贤者恃其行之过。而以道为不足知。此道之所以不明。如舜之大。知。则知之不过。而道所以行。如回之贤则行之不过。而道所以明。又曰。舜其大。知矣。而。好问。好察迩言。则非。知者之过。执两端用其中。则非愚者之不及。回贤矣而能择乎中庸。则非贤者之过。服膺勿失。则非不肖之不及。董铢卫湜集说海陵胡氏曰。道之不行。以。知愚言之。道之不明。以贤不肖言之者。知者有知之谓也。贤者道艺德行之总称。其道凡有知之人皆能之也。明其道。非大才大德之人。则不可也。故或言贤。或言知者。各系其轻重而言也。愚与不肖对贤知言之因以别。其名肖者似也。本有贤人之质。但以不能尊履贤人之业。故曰不肖以此言之道之不行重于道之不明何哉道之不行。向有能明之者。但不能行耳。道之不明。是世无人能之。则夫中之道几乎绝矣。 莆阳林氏曰。不必分知愚贤不肖之辩但圣人欲发挥其言。而作中庸者。只欲辞达。故再言之不行不明。初无差别。张南轩集所释恐未安。其尝为之说。知者慕高远之见而过乎中庸愚者又拘于浅陋。而不及乎中庸。此道之所以不行也。贤者为高绝之行。而过乎中庸。不肖者又安于凡下。而不及乎中庸。此道之所以不明也。道之不行。由所见之差。道之不明。由所行之失。此致知力行。所以为相须而成者也。不识如何。黄干讲义道者何。君之仁。臣之敬。父之慈子之孝与人交之信。根于吾心之本然。而形见于事为之当然者皆是也曷尝有过与不及之偏哉。过与不及此道所以不明不行也。然尝窃有疑焉。贤之与智。人品之最高者也。一有过焉则无异于愚不肖志于道而有不及。特未造夫道耳。其与违夫道者一间矣。而遂指以为愚不肖焉。何哉。盖道之在于天下。中而已。过非中也不及非中也贤且智而失之过。则如杨墨佛老。而其流至于无父无君。岂不深可畏哉。志于道而不能以合夫当然之理。则明有所未通。诚有所未立。虽谓之愚不肖可也。圣贤卫道之严。所以力勉夫人以大中之道者。盖若此。然则学者当如何哉。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惑乎贤且智之过。不堕乎愚不肖者之不及。则庶乎其可也。若曰学可以不讲。而一蹴可以至乎圣贤之域。既未免乎贤且智之过。至于用力不笃。则悠悠玩日。而卒无得则虽谓之愚不肖亦奚不可哉。同志其勉之。赵顺孙纂疏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陈氏曰道即中而已此乃天命之本然。率性之当然底。知愚贤不肖。至失其中也陈氏曰。凡具于人者。道理都一般。但气质之不同。故有智愚贤不肖之别尔既有智愚贤不肖之别。所以有过不及之差。过与不及。皆非中也。知者知之过。至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陈氏曰。知者说道理太高。其实行不得。愚者则又懵然无知。不知所以行。贤者行之过。至不明也。陈氏曰。贤者所行过当。其实是见理未到。不肖者不能行。不求所以知。陈栎详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道。即中道所以不行于天下者。我知其致矣。知者过之。知者。知之过。恃其见高。而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也。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中道之所以不明于天下也。我亦知其故也。贤者过之。贤者行之过。恃其躬行而以道为不足如。不肖者不及也。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如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胡炳文通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通曰只是一道字。首章释道也者曰道者事物当然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为下文不可须臾离而言也。此章释道字。曰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为下文过不及而言也。然事物当然之理。即是天理之当然。性之德而具于心。亦中而已矣。特具于心者。是无偏无倚之中。此是无过不及之中。章句锱铢不差也。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至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北山陈氏曰。世之高明洞达。识见绝人者。其持论常高。其视薄物细故。若将浼焉则必不屑为中庸之行。如老佛之徒。本知者也。求以达理。而反灭人类非过乎至于昏迷。浅陋之人。则又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是又不及矣。二者皆不能行道。世之刻意厉行。勇于有为者。其操行常高。其视流俗污世。若将浼焉则必不复求知于中庸之理。如晨门荷蓧之徒。本贤者也。果于洁身而反乱大伦。非过乎。至于阘茸卑污之人。则又安于故常而溺于物欲。是又不及矣。二者皆不能明道。新安王氏曰。自世俗观之。过疑胜于不及。自道言之。其不合于中庸则一。子路过于勇。子贡过于辩。子张过于庄。至于曾晰牧皮之狂。往往皆失之过。夫子每每抑之。欲其反而就中也。通曰。道至中而止。才过之便不是中。便易流于异端。程子曰。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子思此章分道之不行不明。而下章即舜之知。言道之所以行。即回之贤。言道之所以明。即此意也。道不明则学不传。故朱子曰中庸一书。子思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兼后面欲说知仁勇。此章又为此三者发端而言。知者知之过。以道为不足行。不仁也。贤者行之过。以道为不足知。不智也。愚不肖者安于不及。不能勉而进。不勇也马豫缉义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知者知之过。或问云。能知君子之所不知者。是知者过乎中也。既以道为不足行。或问云。知之过者。既惟知是务。而以道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或问云。不能知君子之所当知者。又不知所以行。是愚者不及也。贤者行之过。或问云。能行君子之所不必行者。贤者之过乎中也。既以道为不足知。或问云。贤之过者。既惟行是务。而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或问云。不能行君子之所当行又不求所以知。是不肖者不及乎中也。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胡氏曰。道之不行。轻于道之不明。道之不行。尚有能明之者。但不能行耳。道之不明。是世无人能明之。则中之道。几乎绝耳。许谦丛说道不行不明。非是人不行之。不明之。是言道自不行于天下。不明于天下。谓大道窒而晦也。知贤者之过。当作两层意看。大率道者。极乎中而已两道字便是中。所谓过者。过乎中也。禀气清而淳者则为圣人。知之至行之极自合乎中禀偏于清者则为知。知者唯务于知。既不以行为事。则所知愈至高远而过中矣。禀偏于淳者则为贤。贤者唯笃于行。既不求知其至。则所行必至激切而过中矣。此止就正理上看。若知者如老释之空寂。贤者如沮溺之远道。又如下索隐行怪之类。是又非正道而过于中者。须作两意看。方尽得知贤过中之义。愚不肖之不及。却只是一般。熊禾标题事义言人之资质不同。过与不及皆非中庸。曾贯标注上章言民鲜能。此章言民鲜能之故。盖道者。即率性之谓。知愚贤不肖者。气质之偏。此圣人所以必脩道以立教也。故下文所谓知仁勇者。即所以品节防范其过与不及之病。则循性而行。是即中庸之为德矣。四书通乃谓气之偏故不能知。质之偏故不能行。则是以气质二字析而二之。舛理甚矣。项安世臆说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言人之不能知不能行也。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其不能行。非不能行。由于不能知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其不能知非不能知。由于不能行也。答禄与权窥豹管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此言道之不行者本乎不能惟精。而合于中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此言道之不明者。本乎不能惟一。而合于中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是又归重于不能惟精。又引起下章道其不行之意。性理会元昔吾夫。子尝发中庸至矣之叹。而谓民鲜能久矣。故原其道之不行。则以为智者之过。愚者之不及。原其道之不明。则以为贤者之过。不肖者之不及也。且论道之不行。不归之贤不肖。而归之于智与愚者何耶。盖智者知之过以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求其所以不行也。至论道之不明。不曰智之与愚。而曰贤不肖者何耶。盖贤者行之过。以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斯道之所以不明也。 中庸者。无过与不及而可常也。人之行不为过。则为不及。惟过与不及。是以不可常。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明乎中庸之道。则人皆可以为尧舜矣。饶士悦集问中庸于道之不明不行章。以知行交互说。先儒于知仁勇章。既以生知安行为知。学知利行为仁。困知勉行为勇。又曰三知为知。三行为仁。三近为勇。其言知行各不同何欤。 为学之工夫。不过知行。而知行之要。当交互而用其功。故先儒于中庸言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而以知与行交互说者。所以辩其不能交互知行此道。由以不行不明也。知仁勇章。言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又言三知为知。三行为仁。三近为勇。所以明知行之交互如此。学者必尽是而后知之而成功也。故其立言虽不同。而皆所以反覆推明知行之不相离也。何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求所以行贤者行之过既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可见其不能交互知行也。若其知行交互。则必无过与不及之失。而道之行且明矣。至于哀公问政章。则尽发知行交互之说以教人。欲知知行工夫。不容偏废也。故既以生知安行属于知。学知利行属于仁。困知勉行属于勇。而又通上文三知为知。三行为仁。三近为勇。以见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而知行工夫。又当以勇为之。不可有彼而遗此。所以见知。仁勇三者为天下之达德也。由是观之。知行二者。圣门切紧教人处。横说竖说。只在交互用工夫。彼不能知行者固堕于愚不肖之不及。而偏于知行者。又不免失于贤知之过。学者可不勉于知行而兼尽之哉。若论用功次序。则致知为先。力行次之。萧镒待问道之不行。宜若贤不肖之过不及。而以归之知愚。道之不明。宜若知愚之过不及。而以归之贤不肖。 高明洞达识见绝人者。其测度深微。揣摩事变。能知君子之所不必知者。知者之过乎中也。其昏昧蹇浅则必蔽于一曲。暗于大理。不能知君子之所当知者愚者之不及乎中也。知者知之过既唯知是务。而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不行也。刻意尚行勇于有为者。其操行常高。惊世骇俗。能行君子之所不必行者贤者之过乎中也。其卑污苟贱。则必安于故常。溺于物欲。不能行君子之所当行者。不肖者之不及乎中也。贤者行之过。既唯行是务。而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不明也。王充耘经疑贯通中庸言。知者过之。愚者不及。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论语言师也过。商也不及。先儒谓贤知之过虽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一也。然则师其贤知。商其愚不肖欤。 道以中庸为至。而人之资禀。鲜有不偏贤知者必失之大过。愚不肖者必失之不及。子张之在圣门。每好为过高。是固贤知者之流。子夏每失于不及。是固愚不肖者之类然中庸泛言人品有此二等自未尝学问者而言。若子张子夏。得圣人为之依归抑其过引其不及。岂终为贤知愚不肖者哉。 中庸言知者过之。贤者过之先儒谓知者知之过。贤者行之过论语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先儒曰。狂者知之过。狷者行之过然则狂者。其知者欤狷者。其贤者欤。 道以中庸为至。而知者过之。以其深求隐僻之理。务欲知人之所不必知。伤于凿而非所以为中庸也。贤者过之。以其过为说异之行。欲行人之不能行。沦于怪而非所以为中庸也若狂狷者则异于是。狂者志愿太高而行不掩。是其所行不及乎其所知。故以为知之过。然非知者之过也。狷者知未及而守有馀。是其所知不及乎其所行。故以为行之过。然非贤者之过也然圣贤之取狷者。亦取其能有所不为。盖能守者耳。非过于行者也。涂溍生拟疑问中庸言道之不行。是操守之𧇊也。宜归之贤不肖。而反归之智愚。言道之不明。是识见之空也。宜归之智愚。而反归之贤不肖何也。 人之为学。知行二者兼致其力而已知之无过不及则道可行行之无过不及。则道愈明。故先儒谓中庸是章正其交互说。所以发明知行不可偏废也。夫中庸道之不行。不归之贤不肖。而归之知愚者。是推本行之必由知也。盖知者恃其知而失之过。愚者不及知而失之不及。失之过者。既以道为不足行。失之不及者。又不求其所以行则道之不行。由于知愚之过不及。此不行所以属之智愚也。道之不明。不归之知愚。而归之贤不肖者。此发明知之必在乎行也。盖贤者恃其贤而失之过。不肖者不及行而失之不及。失之过者。既以道为不足知失之不及者又不求其所以知。则道之不明。由于贤不肖之过不及。此不明所以属之贤不肖也。试以下章证之。太舜章。言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是知之事。而曰执两端以用中于民。则知之中有行此章句所以谓知之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颜回章。言服膺而弗失。此行之事而曰择乎中庸则行之中有知。此章句所以谓行之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明也。以是观之。知行互进。缺一不可。尚何致疑于其间哉。先儒有言。博文工夫到。则约礼工夫愈密。约礼工夫深。则博文工夫愈明。学者合是而究之。则思过半矣。魏公著句解子曰。道之不行也。道之所以常不行者。我知之矣知其所以不行。知者过之。知者知之过。则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也。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道之不明也。道之所以常不明者。我知之矣。知其所以不明。贤者过之。贤者行之过。则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也。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人莫不饮食也鲜能
知味也。〈朱子章句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朱晦庵大全集答江德功 窃谓此两句大意。言百姓日用而不知。程先生牲牢之譬。却是不曾饮食。而不知 非日用不知也。据程先生所言。只譬如道者。如人食牲牢。须曾吃了方知。非为此章至于吕与叔。谓必察于刍豢之牲。草木之滋。火齐之节。调饫之宜。恐非本旨。默窃谓味。即指饮食而言。若曰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即饮食则行之而著。习矣而察者也味与饮食。只是作互用文耳。不知如何直翁以饮食譬日用。味譬理。此说亦似当。不知是否。 直翁说是赵顺孙纂疏三山陈氏曰。道曷尝离人哉。特百姓日用而不知耳。陈栎发明道不可离。人自不察。如饮食而不知味。是以有过不及之弊。智者。禀气之清。而质欠粹。故如之过而行不及。贤者。禀质之粹。而气欠清。故行之过而知不及。然为学之序。知必在先。此结语所以取譬于饮食知味。盖以知味喻知道。能真知之则必求以行之而后道之中庶畿其能明且能行也。晏氏曰。智愚之过不及。宜曰道之不明。贤不肖之过不及。宜曰道之不行。今反言之何也曰智者专于明道。或怠于行道贤者专于行道。或忽于明道。故云尔。不能知味。以喻不能知道。道既不能知。安能行乎。专言知味。以见明道为先。惟不明故在行也。朱氏伸曰。知者遇于知。以为不必行。贤者过于行。以为不必知。饮食而知味则不厌。不必行则夫于仁。不必知则失于。知。不知味则失于勇。愚不省又不及于知仁勇。所以民鲜能久矣陈栎详解人莫不饮食也。人无不饮食者。鲜能知味也。少有能真知其味。以喻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故百姓日用而不知。是以有过不及之弊耳。马豫缉义道不可离。人自不察。陈氏曰。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章句譬如饮食是日用之不可阙者。但少能知其味耳。知味之正。则必嗜之而不厌矣。知道之中。则必守之而不夫矣。吴氏曰。盖不能知味。喻不能知道。道不能知安能行道云赵德纂要鲜能知味也。疏案异议云。张华辩鲊。师旷别薪。符郎为青州刺史。善能知味。食鸡知栖半露。食鹅知其黑白。此皆晋书文也。阳字溪先生集物不细嚼。何以知其味之美。中庸不子细玩味。何以知其理之妙。魏公著句解人莫不饮食也。譬如人无不饮食者。鲜能知味也。但少真知味耳。日用斯道而不知道之味。是以有过不及之弊。程子辑略吕曰。诸子百家异端殊技其设心非欲理义之不当。然卒不可以入尧舜之道者。所知有过不及之害也。疏明旷达。以中为不足守。出于天地范围之中。沦于虚无寂寞之境。穷高极深。要之无所用于世。此过之之害。也。蔽蒙固滞。不知所以为中。泥于刑名度数之末节。徇于耳目闻见之所及。不能体天地之化达君子之时中。此不及之害也二者所知。一过一不及。天下欲蹈乎中庸而无所归此道之所以不行也。贤者常处其厚不肖者常处其薄。曾子执亲之丧。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高柴泣血三年未尝见齿。虽本于厚而灭性伤生。无义以节之者也。宰予以三年之丧为已久。食稻衣锦而自以为安。墨子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既本于薄。又徇生逐末不勉于恩以厚之也。二者所行一过一不及。天下欲择乎中庸而不得此道之所以不明也知之不中。习矣而不察者也。行之不中。行之而不著者也是知饮食而不知味者也。杨曰。极高明而不知中庸之为至。则道不行。智者过之也尊德性而已不道问学。则道不明。贤者过之也夫道不为尧桀而存亡虽不行不明于天下常自若也人日用而不知耳。犹之莫不饮食而鲜知味也。又曰若佛氏之寂灭。庄生之荒唐。绝类离伦。不足以经世道之所以不行也。此知者过之也。若杨氏之为我。墨氏之兼爱。过乎仁义者也而卒至于塞路。道之所以不明也。此贤者过之也。自知贤愚不肖言之则贤。知宜愈矣。至其妨于道。则过犹不及也。又曰圣人人伦之至也。岂有异于人乎哉。尧舜之道曰孝第。不过行止疾徐之间而已。皆人所日用而昧者不知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日出而作。晦而息。无非道者。譬之莫不饮食而知味者鲜矣。吕曰。此章言失中之害。必知所以然。然后道行必可常行。然后道明。知之过无徵而不适用。不及则早陋不足为。是取不行之道也。行之过不与众共。不及则无以异于众。是不明之因也。行之不著。习矣不察是皆饮食而不知味者。如此而望道之行难矣夫。游曰知出于知性。然后可与有行。知者过之。非知性也。故知之过而行之不至也。已则不行。其能行于天下乎。若邹衍之谈天。公孙龙之诡辩。是知之过也。愚者又不足以与此。此道之所以不行也。行出于循理。然后可与有明。贤者过之非循理也。故行之过而知之不至也。已则不知。其能明于天下乎。若杨氏为我。墨氏兼爱。是行之过也。不肖者又不足以与此。此道之所以不明也。道不违物。存乎人者。日用而不知珥故以饮食况之。饮食而知味非自外得也亦反诸身以自得之而已夫行道必自致知始使知道如知味。是道其忧不行乎。今也鲜能知味。此道之所以不行也。卫湜集说河东侯氏曰。知非仁。知之知。如白圭治水之。知贤非贤哲之贤。如慱弈犹贤乎已之贤。若引佛庄之学为知耶。彼内则无父。外则无君。君臣父子。且不能知。谓之。知可乎。若以杨墨为贤。彼皆学仁学义而过之者。过于仁则为不仁。过于义则为不义不及亦如之。不仁不义禽兽也谓之贤可乎此皆不可谓之贤。知者也。子思乃曰过不及云者。参差毫发之间不得中道。如师也过。由也兼人。求也退。商也不及。如此而已。故曰。知者贤者过之。愚者不肖者不及也。是道也。若不约之以礼。则杨墨佛庄之弊可驯致焉。故易曰。差之毫𨤲缪以千里。此之谓也孔门之学圣人者。唯颜子能知之然以颜渊之学。始则钻仰高坚之若不可入。次则瞻忽前后之若不可及。及其进也。则曰慱我以文。约我以礼。如可力致者。竭其才以求之。则又见卓尔独立。从容中道。神疲力乏。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噫颜渊其真知味者乎。不然。何叹中道之难也如此。后之学者。或以穿凿为知。或以谬悠为贤。终不可以入尧舜之道。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故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犹曰人莫不学也。鲜能知道云尔。若以佛庄之学。可乱吾道。彼之为道。绝类离伦。章章然与吾道为戾。不待较而知其为非也。稍自爱者不由也恶能乱吾道而不行哉。孔子之所谓不明不行云者。以其似是而非。如世儒之学。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尊孔子。同称为儒。其说足以惑人。而终不可以入道。自期于贤知。而人亦贤知之。语道则与道为二。讲说则立说支离其入人也因人之高明。使学者醉中生。梦中死。终不自觉。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盖谓此也 延平周氏曰。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著则明也盖知之然后能行。行之然后能明。知愚言其性知则知道者也。愚则不知道者也贤不肖言其行。贤则行道者也。不肖则不能行道者也故于道之不行。而言知与愚者。以其知之过。而不知之不及也。于道之不明而言贤与不肖者。以其行之过。而不行之不及也。人非饮食无以生。而非道亦无以生。然人莫不资于饮食。而鲜能知其味。犹莫不资于道。而鲜能知其趣故易曰。百姓日用不知。孟子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岩陵方氏曰。学记虽有嘉殽。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此以味况知道宜矣。 山阴陆氏曰。知愚才也贤不肖行也。道之不行。以知之不察道之不明。以行之不著。苟知味矣。不应不及。亦不应过也。 范阳张氏曰。知味者。当优游涵泳于不睹不闻之时可也。晏氏曰。知愚之过不及。宜曰道之不明。贤不肖之过不及。宜曰道之不行。今乃反言之者何哉。 盖知者专于明道或怠于行道。贤者专于行道。或忽于明道故尔。书曰。非知之艰。行之为艰。盖不能知味者。以喻不能知道也。既不能知。安能行道乎。 高要谭氏曰。知者。贤者。视愚不肖固为有间。然不识大本所在而求之或过。则与不及均失此中庸所以不明不行也。饮食者众。知味者鲜。道之精微。非言语笔墨之所能形容者。其犹味欤。此则全在精思默谶之功。不加此功。终不能知味也。由其知味者鲜。故能久者亦鲜。黄干年谱问道之不行也。至鲜能知味也。 上章言民鲜有能行中庸之道。此章则详言其故。盖贤智君子也。愚不肖小人也。君子本能随物以处中。今则谓之君子而常过焉。是君子而不能时中也。小人无忌惮然犹自以为道。今则谓之小人。而但不及焉。是并与无忌惮而不能也。此君子小人皆不及乎古之人。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 中庸前面教人做工夫。中间又怕人做得不实。诚者天之道。以后故教之以诚。后面说天下之至圣。是说其人之地位。至诚是说其人之实德。到。衣锦尚綗以后。又归天命之谓性处。此四段最好看蔡渊纲领子曰。道之不行也。至。鲜能知味也。言有达德而不能备者也。不行者失于仁。不明者失于智。饮食鲜能知味失于勇。蔡渊思问人之所以不能中庸之道者。由其德不备也。智者。贤者既偏于智仁。而愚者。不肖者。又昧于智仁。此所以或过或不及。而不行不明也然道之在人。如饮食之不可废。苟知其味之正。则必嗜之而不厌矣。 言达德而及乎道者。欲知本非用。不行不明。所以当推之用也。言达道而及乎德者。欲知用由本。可知可行。所以当原乎本也。饶鲁石洞纪闻子曰。道之不行也。至鲜能知味也。 此章承上二章。明小人之所以反。与众人之所以鲜能中庸者。皆以气质之有偏。以起下六章之意。然此章专以过不及为言。似对中而不及庸。盖中即所以为庸。非有二也。下章仿此。 释义 问夫子以道之不行不明。皆由贤知之过愚不肖之不及。以过与不及相对言。皆未得为中道也。今章句云愚者不及知。不肖者不及行。则是不言其不及。而但言其全然知行如何。 先生曰。朱子被愚不肖字碍了。所以如此下语。盖愚者岂能知不肖者岂能行。这道便是中。贤知过乎中。愚者不及知此中。不肖者不及行此中。问然则费隐章又云。夫妇之愚不肖。可以与知能行何也。曰。费隐章。以夫妇一事言。此章以道之全体言。答吴中守问道之不明不行。不知朱子互换注是如何。先生曰。正得本文之意。 又问贤合属行。知合属明。而夫子却交互说者何故。曰如此则人皆晓得。夫子何以曰。我知之矣。正缘天下人都不知。此夫子所以有此叹。行不是说人去行道。是说道自流行于天下。明不是说人知此道。是说道自著明于天下。人多差看了。道之所以不行于天下者。以。知者知之过。愚者不及知。此其所以不行也。道之所以不明于天下者。以贤者行之过。不肖者不及行。此其所以不明也。道者中而已矣。不中便不是道。譬如一条大路。人人知得此是大路。则由者必众。自不到得榛塞。此路既有人由。则其为大路分明。人自不到得从小路上去。见得知行相因。答袁汝宏饶应中问。知贤过之。 先生曰。知者过之。如索隐之类。以人言则老庄之虚。释氏之无是也。贤者过之。如行怪之类。以人言则仲子之廉。子哙之逊是也。答江换王奎文发明四章道者率性之谓也。中庸其修道者之德欤。荀不至德。至道不凝。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其于中庸均有未尽。此道之所以不行不明。故上章引孔子之言。以叹民。鲜中庸。而此章引孔子之言以及此。陈应龙辑语林子武问道之不行也一章。这受病处只是知有不至。所以后面说鲜能知味。曰。这个各有一般受病处。今若说道之不明也。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恁地便说得顺。今却恁地跷说时。缘是智者过于明。他只去穷高极远处。只要见得便了都不理会行如杲老之属。他便只是要见得。未见得时是恁地。及见得后也只恁地。都不去行。又有一般人。却只要苦行。后都不去明。如了老之属。他便是说不要明。只要守得自家底便了。此道之所以不明也。黄义刚卢孝孙集略子曰。道之不行也。至鲜能知味也。 此知行分明交互说。智者恃其见之高而不务行。此道之所以不行。贤者恃其行之力而不务知。此道所以不明。若说道之不明也。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方说得顺。今却恁地跷说。缘是智者只去穷高极远。只要见得便了不理会行。然他未见得时是这般人及见得后也只是这般人。此道之所以不行也。贤者只去坚苦力践。只要守得自家底便了。不理会知。然他未行得时是这般人。及行得后也只是这般人。此道之所以不明也。许谦丛说道不行者。知之过与不及。道不明者。行之过与不及。是固然矣。然下乃结之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是又总于知。盖二者皆欠真知尔。若真知理义之极至。则贤者固无过。智者亦必笃于行。不徒知之而已矣。 不足知。不足行。正言。知贤者之心。盖是他心唯通这一路。更不管那一路。史伯𤪽管窥第四章。鲜能知味也。 丛说。道不行。知之过与不及。道不明。行之过与不及。是固然矣。然下乃结之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又是总于知。盖二者皆欠真知耳。若真知理义之极致。则贤者固无过。知者亦必笃于行。不徒知之而已也。 发明云云然为学之序。知必在先。此结语所以取譬于饮食知味。盖以知味喻知道。能真知之。则必求以行。而后道之中。庶畿其能明之。且能行之。辑释引晏氏曰。云云鲜能知味。以喻不能知道。道既不明安能行乎。末专言知味。以见明道为先。惟不明故不行也。 诸说皆不为无理。不知果得子思意否。窃以章句推之。恐未必如此也。章句曰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曰道不可离者。人莫不饮食之喻也。曰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者。鲜能知味之喻也。何尝专主知言哉。盖此章自起首至不肖者不及也。皆是正说。此二句乃是譬喻说。以结上文之意者。奈何以譬喻之说为正说乎。若曰知未是真知之意鲜能知味。是不能真知之意。则上文饮食。亦真指饮食言耶。饮食既为譬喻之辞则知味之知。又岂真为知道之知乎。不过亦譬喻之辞耳初不可以此知字为对行而言之知字也。如此则人莫不饮食也。是譬喻道不可离之意。鲜能知味。是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譬喻。经中人字。亦是但指饮食之人耳。与章句人自不察之人不同。章句人字。却是指知愚贤不肖者而言。察字。亦非贴经文。知字言者。不过是言。知愚者不察在已所知之过不及。贤不肖者。不察在已所行之过不及而已。鲜能知味大槩是譬喻知愚贤不肖所知所行。无有不过不及者之意知字不必泥也。不知识者以为然否。发明又引朱仲曰。知者以为不必行则失于仁贤者以为不必知。则失于知。饮食不知味。则失于勇。愚不肖又不及于知仁勇所以民鲜能久矣。发明文自于章下曰。此章言。知仁勇之失。 辑释独引通。云云后面欲说。知仁勇。此章为此三者发端。知者以道为不足行不仁贤者以道为不足知。不知。愚不肖安于不及不能勉而进。不勇也。 三说互相祖述。亦皆因上并言不明不行。下但以不知味承之。故强说从勇上去。其实不知。味如何是失于勇。发明前既以为知必在先。而此又如此说。可见所主不定彼此皆未为得之也。按此数章何尝有勇意勇直至白刃可蹈处方发。以引起下章子路问强之意。正不当于此搀说勇也。程复心章图按此章道即中而已。此乃天命之本然。率性之当然底。凡其具于人者。道理都一般。但气禀不同。故有知愚贤不肖之别。所以有过不及之差。过与不及。皆非中也。然知是主于知。贤是能行得底。知愚之过不及。宜若道之不明贤不肖之过不及。宜若道之不行。今乃以。知愚之过不及谓道不行。贤不肖之过不及谓道不明者何也。盖天下之理。真能知之。而后真能行之。真能行之。方可谓真能知之。知者知之太过。以为道不足行。如佛老庄列之徒。说道理太过入玄妙去。其实行不得。愚者则又慒然无知。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不行也。贤者以行处为重。于知处放轾。如割股断肝以为孝。皆所行过当处。其实见理未到。不肖者不能行道。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不明也人莫不饮食也。饮食是日用间不可缺底。但人鲜知其味。譬如道是天之命于我性之所固有底。不可以须臾离。惟是人不自求知之。所以行矣而不著。习矣而不察其为过不及之弊也宜哉。此见民鲜知以为不足行以不行言愚不知所以行皆由于过不及之故道以不明言贤以为不足知以不可离言不肖不求所知是以有过不及之弊能之之由人日用而不知赵次诚考义知愚贤不肖。以学者之事言。非指人言之。而以为。知者之优于愚。贤者之优于不肖也。盖道病于愚不肖者之不能知而行也。苟能知之。则为。知而不愚矣。而又不免于知而过之。能行之则为贤而非不肖矣。而又不免于行而过之。过犹不及。虽曰。知贤之胜于愚不肖。而实则知愚贤不肖之间不能以寸此皆学者之事之所当谨者也。若指知愚贤不肖之人言之。则所知无过不及然后为知者之人。所行无过不及然后为贤者之人。况知之必见于行。行之必本于知未有知者专于知而不能行。亦未有贤者专于行而不能知也要知此所谓。知贤之过。即后章索隐行怪之事也。朱子谓索隐为深求隐僻之理。知之过而不择乎善。即此所谓知之过也。谓行怪为过为诡异之行。行之过而不用其中。即此所谓行之过也。语录亦谓索隐是知者过之。行怪是贤者过之。盖知之过者始虽知而终归于愚行之过者始非贤而终归于不肖。其不同至于欺世盗名而为无忌惮之小人者。未之有也。何者。自知愚贤不肖以下。皆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语意中来。若以知贤为君子而不为小人则知行之过独非反中庸乎。许白云不察。乃谓知贤之过不及止就正理上看若知如老释之空寂。贤如沮溺之远遁。及下索隐行怪之类。又非正道而过于中。意以知贤之过者为君子。而老佛沮溺之知贤为小人。然许氏此言。本以病北山陈氏之说也。陈氏以此之知者。为老佛之徒此之贤者为晨门荷蓧之徒故许氏病老佛沮溺之不得为此之知贤吁许氏之说固不可。而陈氏分老佛之徒为。知。晨门荷蓧之徒为贤要亦未为可也夫老佛自高于虚无寂灭之学。晨门。荷蓧。自高于绝世离伦之行。皆自知而自贤。其所以尊所闻行所知者一也。曹谓空寂非老佛之贤。而逃遁非沮溺之。知乎。愚故以为分。知愚贤不肖于知行之过不及。只可指为学之事言。而不可以言知愚贤不肖之人也。陈华祖提纲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至愚者不及也。以见此中庸之道本行也。为知者失于过之。愚者失于不及。此中庸之道所以不行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以见中庸之道本明也。为贤者失于过之。不肖者失于不及。此中庸之道所以常不明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此结上文以见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此人字。指。知愚贤不肖者而言。陈古灵集子曰。道之不行也。至鲜能知味也。 道者。通也。天下由之无所不通故谓之道。中庸者。道之本也。惟圣人能尽之。然天下中人之性为多。圣人不以已之所能强人之所不能。道已隆。则愚不肖者有所不能。道已杀。则智与贤者有所不为。故圣人本乎中庸。谨是二者之端。用其中道于民。以为天下之通法。使智与贤者俯而就之而不敢过。下文云有馀不敢尽是也。使愚不肖者企而及之而无不及。下文云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是也如此然后道可以行。可以明也孔子谓道之不行也。我知其然矣。夫智者谓其明足以知圣人。而无所不尽。故过之。过则难继矣。愚者不足以有明也故不及。不及则有所不勉矣。此道之所以不行也。道之不明也。我知其然矣。天贤者谓其行足以至圣人。而无所不尽。故过之过则非继矣。不肖者不足与有行也。故不及夫不及则有所不勉矣。此道之所以不明也。道之不行。以愚智云者言乎性之不能明。是以不行也。道之不明。以贤不肖云者。言乎行之不能择。是以不明也。又以人鲜知道。谕饮食之鲜能知味也。夫五常之于心。人莫不同有也。然而天下之心。独以知道期于圣人者。是知道者寡矣。五味之于口。人莫不同嗜也。然而天下之口。独以知味期于易牙者。是知味者鲜矣。孟子曰。易牙先得我口之所同嗜者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也。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此以饮食谕道同斯义也钱时融堂管见知者所见则失之过。愚者又暗浅而无识其为不知一也。道如何行。贤者所行则失之过。不肖者又暴弃而不为。其为不行一也。道如何明致知力行。未始偏废愚不肖固不足道若大知则真知矣。大贤则中行矣。安得有过。然则此章所论。特世俗之所谓贤。知。守其偏见。拘于俗学。自以为是。而实亦未尝知味也。故曰。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盖言斯道人人共由。所谓谁能出不由户者。但日用而不知耳一知字甚重。不知后安知道之不可须臾离哉。此致知在格物。大学所以先务也。𡊮蒙斋集道之不行。合曰贤不肖。而乃以。知愚言。道之不明。合曰知愚。而乃以贤不肖言。互见也。学者来知而行。谓之冥行。知而不行。谓之徒知。故致知力行。二者并进。知及仁守得乃不失此中庸。所以兼明与行言之也。且夫贤知。者。负其聪敏绝人之识。孤高杰出之行。宜若不易及矣。今圣人折衷以中庸之道。而贤。知愚不肖其失则均。然后知过犹不及。皆非中道。天命之性。自有常中虽然。中非执一也。有似过而实非过者。有似不及而实非不及者一顺天则而也。吁。奈人之鲜知味何。民之质矣。日用饮食大美元酒。遗味存焉。何、谓味。曰非可形容也。亦非不可形容也。知者自知耳。 道之不行。以。知愚言道之不明。以贤不肖言。互见也。贤知高矣。圣人操中庸之权度以折衷焉。而贤。知乃与愚不肖等。过犹不及故也。天命之性。自有常中。奈人之不知味。何谓味。知者自知。难以语人。邹霆炎衍义孔子曰。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其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知之遇。既以为道之不是行。愚者不及知。则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孔子又曰道之不明也。我亦知之矣。贤者行之遇。既以为道之不是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掌不明也。二者辟如人莫不饮食也。但鲜能知饮食之味也。〉
右第四章〈陈栎发明此章言知仁勇之失。焉豫缉义此亦承上章民鲜能久矣之意也。陈氏曰。惟民之鲜于中庸既久。故智贤愚不肖。各随其气质之偏而失焉。王柏纂注批点此章为后面知仁勇三者发端。知之过以为不足行。不仁也。行之过以为不足知。不智也。不肖者不及行。不及知。不勇也。钱时融堂管见承上章鲜能中庸之叹。而发鲜能知味之旨。果知味则中庸矣。或曰。道不明故不行。此章先以不行归咎于知愚。而后以不明归咎于贤不肖何也。曰不然。人之于道。必致其知而后能行。不知不可行也。故知之过愚之不及。皆不知道者也必见于行而后大明。不行无由明也。故贤之过。不肖之不及。皆不行道者也行者行于一时。明可明于万世。其实则原于知。知则行行则明矣。邹霆炎衍义言道之过与不及〉子曰道其不行矣夫〈朱子章句夫音扶 由不明。故不行。赵顺孙纂疏陈氏曰。人之所以不能行道者。以其不能知道也。饶鲁石洞纪闻问前章既言道之不行不明。此复言道之不行。只是反覆慨叹之意否。先生曰。上章末句说鲜能知味。故此章以道其不行继之。言其鲜能知。所以鲜能行以起下章之意。答张王渊问窃观此章行字。承上章鲜能知味之知。而言道之不明。所以不行。又举不行之端。以起下章大。知而言道之行由于明也。 先生曰。是答黄仁陈栎详解道其不行于天下乎。叹之也。由人不知道。而道不明。所以道遂不行。承上章以起下章也许谦丛说前章主于知。此章主于行。盖知然后能行。既知之。又须能行。故此二章发明次第如此。 金先生曰。第二章以来小人反中庸。民鲜中庸之久。贤智过中庸。愚不肖不及中庸。总叹曰道其不行矣夫。故自六章以后。开示择道中庸之方。在智仁勇三达德。熊禾标题事义言道之不行。叹之深也。曾贯标注学问之道。先知后行。此章则先举不行之端者。盖上章以知行交互说。至此章先言行者。非以行为当先也。政以民性之蔽不能知。故不能行也。故下章以大舜之。知。矫其知愚过不及之病。所以明择善所当先也。赵次诚考义三章言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曰其则见中庸。指上章君子之中庸而言也。此章言道其不行矣夫。曰其则见道。指上章不行不明之道而言也。二章之言矣乎。矣夫。以申叹悼之意者。中庸之鲜能。由于小人反中庸。道之不行。由于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故圣人于此。特有感焉然上章知行并举。此章亦承上章而举其不行之端。以起下章。许白云乃以上章主知。此章主行。知而又行次第如此。此非所以论二章之旨也。陈古灵集道之不行有三。过与不及。言乎其才。一也。或出或入。非圣人之正。言乎其术。二也。有其德而无其位。有其位而无其教。言乎其时。三也孔子之才与术。尽乎群圣人之道。当周之衰。历聘列国。上无明天子。下无贤诸侯。能尊用之。因而叹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盖伤圣人之不作。天下无复知宗予者。故曰吾道穷矣。此云道之不行。意在是与。陈华祖提纲章句谓此章承上章而举其不行之端。以起下章之意。盖中庸之道。惟鲜有能知之者。故有不能行之者矣。此见承上章。然欲此道之行。必如舜之事。知而行。行而明可也。此见起下章。钱时融堂管见知味者鲜。道之所以不行。夫子感时而叹也。𡊮蒙斋集前既言道之不行。皆知愚过不及之弊。此又申言不已。叹之屡。悯之深。而救之切也。读是书者。盍亦深省乎。 玩此一语。令人感动道非身外之物。不行何为。项安世臆说此复自知言之。人谁不行。惟其不知。则不能以实行也。阳字溪先生集言道未尝不可行。但时人不能行之。夫子谓道真个不可行了。必有道行之时。夫之一辞。有馀不尽之意。 虽叹道不行。然其夫字亦尚意其必有行时。非决然止绝之辞。答禄与权窥豹管注曰。由不明。故不行。惟其不能惟精。是以不能惟一。故不能允执厥中也。又引起下章舜大知之事。发明能惟精之意邹霆炎衍义孔子曰。由道之不明。被其不行矣夫。魏公著句解子曰。道其不行矣夫。由道不明。故不行。晁景迂集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者何。不诚不明。则不中也。杨简慈湖遗书子思问于夫子曰。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子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雅数究理。不以物疑。周其所察。圣人难诸。孔子斯言见之子思子之书。世又谓之孔丛子圣人有如此切至之诲。不载之论语。致学者求道于心外。岂不大害。至哉人心之灵乎。至神。至明至刚。至健至广。至大。至中。至正。至纯。至粹至精。而不假外求也。人皆有此至灵之心。而不自知。不自信。偶昏偶蔽。遂寖而至于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大可惜也。大可念也。心无体质本德昭明。如日月照临。如水鉴烛物。不必劳神而自能推见。自能究知。若驰神于彼周悉致察。虽圣人不能。何则。劳动则昏。不必逆诈。不必亿不信。而自有先觉之妙也。人皆有此灵。孔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人心即道。本不假求。学者自昏误求之外愚不肖罔然不自知。固为不及。贤知又加之意。故又过之。圣人历观天下。自古人心。不失之不及。即失之过。故为之屡言再叹而深念之也。愚不肖之不及。不足多论。贤。知者之过。皆于清明无体无意中而加之意。或有动之意或有静之意。或有难之意。或有易之意。或有异之意。或有同之意。或有多之意。或有寡之意。或有实之意。或有虚之意。或有精之意。或有粗之意。或有古之意。或有今之意。或有大之意。或有小之意。意态万状。不可胜穷。故孔子每每止绝群第子之意。亦不一而足。他日记者。欲记则不胜其记。故总而记之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必如此。必不如此。固滞而不通。行我行。坐我坐。。衣我衣。饮食我饮食。俨然有我者存。凡此皆意中之变态。不省吾心虚明牢执气血。坚持意态守焉而不知其非。固焉而不省其妄。虽贤虽。知。难逃四者。默省寂然不动之妙。何思何虑。自清自明。莫究厥始。莫穷厥终。变化云为。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浑浑融融。又如万象毕见于水鉴之中。可以默识。而不可以深思。自省自信。则终日思为。而未尝或动。未省未信。则终日静默。而未尝少闲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孔子于此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视听言动。圣愚则同。一明。一昏。圣愚斯异。此诚非告语之所及也。虽以孔子之圣。亦末如之何已。故良久而复叹曰。道其不行矣夫。若夫于行言智愚。于明言贤不肖者。正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