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第四十二卷目录
宫殿部汇考四
辽〈太祖一则 太宗天显二则 会同一则 圣宗统和一则 开泰一则 兴宗重熙一则 总一则〉
宋一〈太祖建隆二则 乾德二则 开宝二则 太宗太平兴国三则 雍熙一则 淳化二则 至道一则 真宗咸平一则 景德二则 大中祥符八则 天禧二则 仁宗天圣四则 明道二则 景祐三则 宝元一则 庆历四则 皇祐三则 至和一则 嘉祐四则 英宗治平三则 神宗熙宁七则 元丰二则 哲宗元祐一则 绍圣二则 元符二则 徽宗建中靖国一则 崇宁一则 大观一则 政和七则 重和一则 钦宗靖康一则 总一则〉
辽〈太祖一则 太宗天显二则 会同一则 圣宗统和一则 开泰一则 兴宗重熙一则 总一则〉
宋一〈太祖建隆二则 乾德二则 开宝二则 太宗太平兴国三则 雍熙一则 淳化二则 至道一则 真宗咸平一则 景德二则 大中祥符八则 天禧二则 仁宗天圣四则 明道二则 景祐三则 宝元一则 庆历四则 皇祐三则 至和一则 嘉祐四则 英宗治平三则 神宗熙宁七则 元丰二则 哲宗元祐一则 绍圣二则 元符二则 徽宗建中靖国一则 崇宁一则 大观一则 政和七则 重和一则 钦宗靖康一则 总一则〉
考工典第四十二卷
宫殿部汇考四
辽太祖八年,建开皇殿。按《辽史·太祖本纪》:八年冬十月甲子朔,建开皇殿于明王楼基。
太宗天显三年夏五月,建天膳堂。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天显五年夏五月,诏修袅潭离宫。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会同三年冬十二月丁巳,诏燕京皇城西南堞建凉殿。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圣宗统和二十四年,改南京宫诸门。
按《辽史·圣宗本纪》:二十四年秋七月辛丑朔,南幸,八月丙戌,改南京宫宣教门为元和,外三门为南端,左掖门为万春,右掖门为千秋。
开泰七年,建延庆、永安二殿。
按《辽史·圣宗本纪》:七年冬十月,名中京新建二殿曰延庆,曰永安。
兴宗重熙五年夏五月,诏修南京宫阙府署。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
辽以幽州为南京,建宫殿。
按《辽史·地理志》:南京,大内在西南隅。皇城内有景宗、圣宗御容殿,殿东曰宣和,南曰大内。内门曰宣教,改元和;外三门曰南端、左掖、右掖。左掖改万春,右掖改千秋。门有楼阁,毬场在其南,东为永平馆。皇城西门曰显西,设而不开;北曰子北。西城巅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坊市、廨舍、寺观,盖不胜书。
按《禁扁》:辽以幽州为南京,宫之扁曰永兴、曰积庆、曰延昌、曰章敏、曰长宁、曰崇德、曰兴圣、曰敦睦、曰永昌、曰延庆、曰长春、曰太和、曰延和;殿之扁曰清凉、曰元和、曰嘉宁;堂之扁曰天膳;楼之扁曰五花、曰五凤、曰迎月;阁之扁曰乾文;门之扁曰元和、曰南端、曰万春、曰千秋、曰凤凰园、曰柳园。
宋一
太祖建隆三年,修东京宫殿。按《宋史·太祖本纪》:三年春正月甲戌,广皇城。 按《地理志》:东京,汴之开封也。梁为东都,后唐罢,晋复为东京,宋因周之旧为都,建隆三年,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矣。
按《玉海》:建隆三年正月甲戌,发开封浚仪民数千广皇城之东北隅命义成节度韩重赟董役 建隆三年五月,大修宫阙。
建隆四年,诏重修大内。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玉海》:建隆四年五月十四日,诏重修大内,以李怀义、赵仁遂护役。二十四日,明德门成,学士陶谷撰碑。
乾德元年,复增修宫阙。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玉海》:乾德元年五月十四日,复增修宫阙,凡规为制度,并上指授。
乾德二年,建庆基殿。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玉海》:乾德二年五月,建奉先资福院于安陵旧域,奉宣祖昭宪后像设。景祐二年二月戊寅,御书宣祖神御殿榜庆基。
开宝元年,赐大内诸门名。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长编》:开宝元年正月乙巳,大内营缮毕,赐诸门名。开宝八年冬十月,修西京宫阙。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按《地理志》:西京。唐显庆间为东都,开元改河南府,宋为西京,山陵在焉。宫城周回九里三百步。城南三门:中曰五凤楼,东曰兴教,西曰光政。东一门,曰苍龙。西一门,曰金虎。北一门,曰拱宸。五凤楼内,东西门曰左、右永泰,门外道北有鸾和门。右永泰门西有永福门。兴教、光政门内各三门,曰:左、右安礼,左、右兴善,左、右银台。苍龙、金虎门内第二隔门曰膺福、千秋。膺福门内道北门曰建礼。正殿曰太极。殿前有日、月楼、日华、月华门,又有三门,曰太极殿门。后有殿曰天兴,次北殿曰武德。西有门三重,曰:应天、乾元、敷教。内有文明殿,旁有东上阁门、西上阁门,前有左、右延福门。后又有殿曰垂拱,殿北有通天门,柱廊北有明福门,门内有天福殿,殿北有寝殿曰太清,第二殿曰思政,第三殿曰延春。东又有广寿殿,视朝之所也。北第二殿曰明德,第三殿曰天和,第四殿曰崇徽。天福殿西有金銮殿,对殿南廊有彰善门。殿北第二殿曰寿昌,第三殿曰玉华,第四殿曰长寿,第五殿曰甘露,第六殿曰乾阳,第七殿曰善兴。西有射宫殿。千秋门内有含光殿。拱宸门内西偏有保宁门,门内有讲武殿,北又有殿相对。内园有长春殿、淑景亭、十字亭、九江池、砌台、娑罗亭。宫城东西有夹城,各三里馀。东二门:西曰宾晖,北曰启明。西二门:南曰金曜,北曰乾通。宫室合九千九百九十馀区。
夹城内及内城北,皆左右禁军所处。
皇城周回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南面三门:中曰端门,东西曰左、右掖门。内东一门,曰宣仁。西三门:南曰丽景,与金曜相直,中曰开化,与乾通相直;北曰应福。内皆诸司处之。
按《会要》:西京。大内据京城之西北。宫城周回九里三百步。南面三门:南曰五凤楼,东曰兴教,西曰光政。东一门,曰苍龙。西门,曰金虎。北门,曰拱宸。正殿,曰太极殿。殿前有左右龙尾道,日楼、月楼、次天兴殿后有殿阁。太极殿门之西面,南曰应天门,北乾元门,次北敷政门,次北文明殿,次垂拱殿。建礼门之西,曰广寿殿,其北明德殿,其次天和殿,其次崇徽殿。明福门内曰天福殿,其次太清楼,其次思政殿,延春殿。北曰武德殿。明福门之西曰金銮殿,其次寿昌殿,玉华、甘露、长寿、乾阳、嘉兴殿。金銮之西曰含光殿,殿东廊后有紫云楼,楼前射殿南有讲武殿,殿后有后殿,后苑内有长春殿,东宫在苍龙门之西,宫后有飞龙,院西有散甲殿。
按《玉海》:开宝八年十月十九日,将议巡幸遣王仁圭、李仁祚、焦继勋同修洛阳宫室。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改简贤讲武殿为崇政殿。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宫后有崇政殿。阅事之所也。
旧名简贤讲武,太平兴国二年改今名。
按《玉海》:内东门之北崇政殿,旧曰简贤讲武,兴国八年四月乙卯改。
〈注〉《长编》:乾德二年九月,改广德殿为崇政当考
殿,东西迩英延义二阁,阁后隆儒殿,崇政殿有柱脚,次北景福殿,试贡举人考官设,次于两庑大中,祥符七年,始建额,即阅事之所也。
〈注〉《实录》云:祥符七年十月戊午,诏名后殿,曰崇政殿,名已久,而未尝题榜,至是建额。
太平兴国三年,以三馆新修书院为崇文院,又改西京诸殿名。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
按《玉海》:西京大内正殿,隋曰乾阳,唐曰乾元。明堂后改含元,梁曰朝元,后唐曰明堂,晋曰宣德,后复为明堂。太平兴国三年二月甲申,改太极殿又改太极。后殿为天兴殿,通天乾元门为太极门,车辂院门为銮和门,绛霄楼为太清楼。 垂拱殿唐曰延英,太平兴国三年改。又改广寿第二殿,曰明德第三殿,曰天和第四殿,曰崇徽改寝殿,曰太清第二殿,曰思政第三殿,曰延春。改端明殿为武德殿,改金銮第二殿曰寿昌第三殿,曰玉华第四殿,曰长寿第五殿,曰甘露第六殿,曰乾阳第七殿,曰嘉兴。
太平兴国八年,太一宫成。
按《宋史·太宗本纪》:八年五月丁卯,诏作太一宫于都城。十一月己未,太一宫成。
雍熙元年,改诸殿院名。
按《宋史·太宗本纪》:元年七月壬子,改乾元殿为朝元殿,文明殿为文德殿,丹凤门为乾元门;改匦院为登闻鼓院,东延恩匦为崇仁检院,南招谏匦为思谏检院,西申冤匦为申明检院,北通元匦为招贤检院。按《地理志》:宫城周回五里。南三门:中曰乾元。
宋初依梁、晋之旧,名曰明德,太平兴国三年改丹凤,大中祥符八年改正阳,明道二年改宣德。雍熙元年改今名。
正衙殿曰文德。
宋初曰文明,雍熙元年改今名。熙宁间,改南门曰端礼。
按《玉海》:文德殿,后唐曰端明,国初,改文明。太平兴国九年五月丁丑,殿灾。七月壬子,改今名,即正衙殿。
一本云:乾德三年八月,文明殿成。雍熙元年七月,改为文德殿。
太祖时,元朔亦御此殿,其后常陈入閤,仪如大庆殿,飨明堂,恭谢天地,即斋于殿之后閤。熙宁以后,月朔视朝御此殿,殿庭东南隅有鼓楼,其下漏室,西南隅钟鼓殿,两挟有东上、西上閤门,东西两廊门曰左右嘉福,南门曰长庆,北门曰嘉肃。淳化中,张洎奏今之文德殿,即唐之宣政,在周为中朝,在汉为前殿,在唐为正衙。凡朔望起居大册、拜对四夷、君长试制举人皆在此。
淳化元年春正月,诏作清心殿。二月,改大明殿为含光殿。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
淳化三年,秘阁成。
按《宋史·太宗本纪》:三年夏五月甲寅,诏作秘阁。秋八月戊辰,以秘阁成,赐近臣宴。
至道元年春正月,诏作上清宫成。
按《宋史·本纪》云云。
真宗咸平二年九月,永隆殿成。
按《宋史·真宗本纪》:二年九月甲午,奉安太宗圣容于启圣院新殿,帝拜而恸,左右皆掩泣。赐修殿内侍缗钱。
按《玉海》:永隆殿启圣院,乃太宗毓圣之地。至道二年八月,以法堂为殿,奉圣容。咸平二年九月甲午,殿成,奉安。
景德二年,修西京大内。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景德二年八月,修西京,大内以将朝陵故也。景德四年二月,诏建太祖神御殿,及改太极殿门。按《宋史·真宗本纪》:四年二月,幸西京。癸酉,诏西京建太祖神御殿。
按《玉海》:二月己巳,次西京。壬申,宴从臣于讲武殿。戊子,诏大内明堂殿前三门,改为太极殿门。
大中祥符元年,作会真宫葺左承天门,并赐仙仪、灵辉二殿名。
按《宋史·真宗本纪》:元年冬十月辛亥,享昊天上帝于圜台,陈天书于左,以太祖、太宗配。帝衮冕奠献,庆云绕坛,月有黄光。命群臣享五方帝诸神于山下封祀坛,上下传呼万岁,振动山谷。降谷口,日有冠戴,黄气纷郁。壬子,禅社首,如封祀仪。紫气下覆,黄光如星绕天书匣。纵四方所献珍禽奇兽。还奉高宫,日重轮,五色云见。作会真宫。癸丑,御朝觐坛之寿昌殿,受群臣朝贺。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 按《地理志》:左、右银台。东华门内一门曰左承天祥符。
乾德六年赐名,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天书降其上,诏加祥符二字而增葺之。
按《玉海》:祥符元年,东封。十月辛丑,次郓州。壬寅,朱巽言:玉册、玉牒,十四日至翔銮驿,有光照室。十一月戊子朔,以郓州奉安天书殿为仙仪殿,王曾撰记翔銮驿,奉安册牒行殿为灵辉殿。十二月庚子,命知制诰,李维撰志瑞应也。
大中祥符二年,以万安宫为滋福殿,以崇政殿为嘉瑞殿。
按《宋史·真宗本纪》:二年秋七月,以万安宫为滋福殿。按《玉海》:咸平二年,闰三月丁亥,宰臣张齐贤等言汉制。帝母称长乐宫,唐穆宗郭太后居兴庆宫,敬宗王太后居义安宫,文宗萧太后居积庆宫,今请命有司为皇太后建宫立名,诏以万安宫为名,遂以滋福殿为宫。祥符二年,以万安宫为滋福殿。 祥符二年正月七日癸亥,对宗室辅臣于后苑便殿,赐衣带器币,遂宴于崇圣殿,以封禅庆成故也。崇政殿后改为嘉瑞殿,以后苑产双莲故也。
大中祥符三年春二月,以射堂为继照堂。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按《玉海》:继照堂在开封府廨东。真宗尹京府,日太宗命创射堂,习射。祥符三年闰二月二十四日丁卯,上幸开封府射堂,宴射。谓从臣曰:朕昔尹京兆,先帝为创此堂,俾之习射,周览久之多所感慕。又至堂阅太宗御书、图、画数十轴,遂宴射于射堂上,作七言诗。从臣毕赋戊辰制,曰:昔东汉之隆,过宛陵之故,事贞观之盛,临庆善之旧宫,所以申恺乐之,私宣优裕之泽,朕顷在储邸获尹神,京用修相圃之仪,遐拟宣猷之地,知枢密院事王钦若上驾,幸旧邸七言三十韵诗,上作歌以答,仍诏褒之甲戌。诏曰:朕顷在储闱允釐京邑,仰承训导,幸底密宁,爰就公庭,载营完址,俾因听讼之暇,用为习射之仪,入纂邦基,载移星律,乘青阳之布令拥法从,以来临感庆,兼深惠赉胥洽式徇宰司之议,易兹题榜之名,庶增焕于黄图,永流芳于元圃,其开封府旧射堂宜名曰继照堂。是日设帟张乐,许士庶游观三日初营,是堂西有井,将塞之。上曰:必有神龙潜蛰,命覆巨石未几,果有龙跃出,至是八作使张文遨叙其事。
大中祥符四年春二月,作大宁宫。
按《宋史·真宗本纪》:四年春二月辛酉,祀后土地祇。是夜,月重轮,还奉祇宫,紫气四塞。幸开元寺,作大宁宫。大中祥符五年秋七月,作保康门。冬十二月,作景灵宫。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大中祥符七年,建南京归德殿及鸿庆宫,又诏改东京诸殿门名。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按《地理志》:大中祥符七年,建应天府为南京。宫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步。门曰重熙、颁庆。殿曰归德。
按《燕翼贻谋录》:真宗皇帝东封西祀,思显先烈大中,祥符七年正月乙卯,诏升应天府为南京建行宫正殿,以归德为名。以圣祖殿为鸿庆宫,奉太祖太宗像,侍立于圣祖之旁,其后遂开。高宗皇帝中兴之祥,此殆非偶然者矣。
按《宋史·地理志》:东京宫殿。凡殿有门者,皆随殿名。宫中又有延庆殿。
旧名万岁,大中祥符七年改。
大中祥符八年,改正殿东、西门名。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正南门内正殿曰大庆,东、西门曰左、右太和。
宋初曰日华、月华,大中祥符八年改今名。
大中祥符九年,诏以皇子就学之所名资善堂。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按《玉海》:资善堂,在元符观南大中。祥符八年,置仁宗肄学之所。祥符九年二月甲午,诏以元符观南,皇子就学新堂,宜以资善为名,因制记,诏曰利建。元子肇开懿藩,将崇乐善之规式,务从师之教,眷惟丹禁夙敞,清都就兹曲密之庭,以为诵弦之地,命晏殊崔遵度,为记室,咨议入内押班,周怀正为都监入内供奉官杨,怀玉为寿春郡王,伴读仍面戒堂中,无得戏笑,及陈玩弄之具,庶事由礼使王亲近僚友。四年徙御厨北,十月乙卯,资善堂上梁太子会宫僚观之,十一月庚午,御札中书密院常务令宰臣与太子就资善堂会议。壬申,辅臣见皇太子于堂,十二月九日乙酉,诏只日承明殿,不视事中书枢密院,诣资善堂议事。辛丑太子会师傅宫寮,于是宴赐教坊乐。
天禧四年,名滑州碑殿为乾文殿。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四年二月癸未,朔名滑州福宁院,奉安御制碑殿,曰:乾文。
天禧五年春三月,建天章阁。秋七月,作万寿殿。按《宋史·真宗本纪》:五年秋七月,新作景灵宫万寿殿。按《玉海》:天章阁,天禧五年三月建,以奉真宗御集,下有群玉、蕊珠二殿。
仁宗天圣元年,修奉真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奉真殿、景灵宫,实旧晋邸,真宗诞生之地。天圣元年三月修奉真殿,奉真宗圣像。
天圣二年,建长宁宫。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天圣二年,延福宫北建长宁宫。内有太清、玉清、冲和、集福、会祥五殿,及降真阁。
天圣四年,建崇真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崇真殿,慈孝寺。天圣四年闰五月建殿,飞白书额,五年十月癸酉,奉安真宗御容。
天圣八年,作会圣宫,建开先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八年春正月辛巳,作会圣宫于西京永安县。
按《玉海》:开先殿,天圣八年三月,建太祖神御殿于太平兴国寺之后。十月壬辰,奉安。九年二月癸未,命晏殊为碑。
明道元年,修大内及改诸殿堂名。
按《宋史·仁宗本纪》:元年秋八月壬戌,大内火,延八殿。癸亥,移御延福宫。甲子,以吕夷简为修内使。九月丙申,皇太后出金银器易左藏缗钱二十万,以助修内。冬十一月甲戌,以修内成,恭谢天地于大安殿。 按《地理志》:西华门内一门曰右承天。左承天门内道北门曰宣祐。
旧名光天,大中祥符八年改大宁,明道元年改今名。
两掖门曰东、西上閤,东、西门曰左、右嘉福。
宋初曰左、右勤政,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
大庆殿。北有紫宸殿,视朝之前殿也。
旧名崇德,明道元年改。
西有垂拱殿。常日视朝之所也。
旧名长春,明道元年改。
次西有皇仪殿。
开宝四年,赐名滋福,明道元年十月改。
又次西有集英殿。宴殿也。
旧名广政,开宝三年曰大明,淳化间曰含光,大中祥符八年名会庆,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
东有升平楼。宫中观宴之所也。
旧名紫云,明道元年改。
宫中又有清景、庆云、玉京等殿,寿宁堂。
清净,明道元年改。
福宁殿。
即延庆,明道元年改。
宝文阁东西有嘉德、延康二殿,前有景辉门。后苑东门曰宁阳。
即宣和门,明道元年改。
苑内有崇圣殿、太清楼,其西又有宣圣、化成殿。
即紫宸殿,明道元年改。
广圣宫。内有太清、玉清、冲和、集福、会祥五殿,建流杯殿于后苑。
明道元年八月,修文德殿成。是夜,禁中火,延燔崇德、长春、滋福、会庆、延庆、崇徽、天和、承明八殿,命宰相吕夷简为修葺大内使,枢密副使杨崇勋副之,发京东西、河北、淮南、江东西路工匠给役,内出乘舆物,左藏库易缗钱二十万助其费,以故改诸殿名。
按《玉海》:明道元年十月,改玉宸殿曰化成殿。四方贡珍果常贮此殿。 皇仪殿旧曰明德,滋德在垂拱殿西,开宝四年三月丙申,改滋福咸平。三年,明德太后居之,号万安宫,万安殿。祥符七年,复为殿。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皇仪。 紫宸殿旧名崇德殿,在宣祐门西。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紫宸即视朝之前殿,每诞节称觞及朔望御此殿。 紫宸西垂拱殿门,其东北角门通紫宸殿,每日枢密使以下立班殿庭候传,宣不坐,即赴垂拱殿起居。垂拱旧曰长春,明道元年十月改勤政,十一月改垂拱。《实录》云: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长春殿曰垂拱殿,即常日视朝之所。节度使、契丹使辞见,亦宴此殿。 集英殿旧曰元德,亦曰广政。开宝三年改。大明淳化元年二月己酉,改含元。祥符八年六月十五日甲子,改会庆。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元和,寻改今名春秋。诞圣节锡宴此殿。熙宁以后,亲策进士于此殿。殿后有需,云殿东有紫云楼,宫中观宴之所也。 福圣殿明道中奉真宗御容。 宫中有清净堂,明道元年十月,改曰寿宁,明道中,奉太祖御容。
明道二年,改景福殿为端明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崇政殿后有景福殿,西有殿北向,曰延和,便坐殿也。
大中祥符七年,建后苑东门,洎北向便殿成,赐名宣和门、承明殿,明道元年改端明,二年改今名。
景祐元年,改天安殿为太庆端明殿,为延和,并名杨太后居为慈德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太庆殿
旧名崇元,乾德四年重修,改曰乾元,太平兴国九年改朝元,大中祥符八年改天安,明道三年改今名。〈按《宋史·仁宗本纪》:明道无三年,即景祐元年。〉
按《玉海》:太庆殿,梁曰崇元。乾德四年四月,重修,改乾元。太平兴国九年五月,殿灾,改朝元。大中祥符八年四月,殿灾。六月己酉,改天安。景祐元年,改太庆。
《地理志》:作明道三年。
殿九间,挟各五间,东西廊各六十间,有龙墀沙墀,正至朝会册,尊号御此殿飨明堂。恭谢天地即此殿。行礼郊祀,斋宿殿之后阁,盖正殿也。 延和殿在景福殿南,祥符七年建十月戊午,赐名承明。章献垂帘参决朝政于此。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明良,寻改端明。景祐元年,改延和殿。
按《宋史·地理志》:慈德殿。
杨太后所居,景祐元年赐名。
景祐二年,置迩英、延义阁及观稼等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春正月癸丑,置迩英、延义二阁,写《尚书·无逸》篇于屏。 按《地理志》:延义阁。
在崇政殿内。
迩英阁。
在崇政殿西南,盖侍臣讲读之所也,与延义同,景祐三年赐名。
观稼殿。
在后苑,观种稻,景祐二年创建。
苑西有金华、西凉、清心等殿,翔鸾、仪凤二阁,华景、翠芳、瑶津三亭。延福宫有穆清殿,延庆殿北有柔仪殿。
初有殿无名,章献太后名曰崇徽,明道元年改宝慈,景祐二年改今名。
按《玉海》:福宁殿在垂拱殿后,国初曰:万岁。祥符七年十月戊午,改延庆。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福宁殿,即正寝。后柔仪殿,国初但名万岁。后殿章献后居之,名崇徽。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宝慈,景祐二年,改柔仪。
西凉,在天章阁东,景祐二年三月辛丑,重修。
按《宋史·地理志》:延福宫北有广圣宫。
天圣二年建,名长宁,景祐二年改。
按《玉海》:景祐二年,改长宁宫曰广圣,降真阁曰崇真宫,在禁中前殿有道家天神之像,后起观阁,奉真宗神御。
景祐四年,改保庆殿为慈德名,庄惠后,真容殿为广爱。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保庆殿,章惠太后居之。景祐四年,改慈德。三月乙亥,庄惠后,真容殿为广爱。己卯,奉安。庚辰,酌献。
宝元元年,改万春阁为延春阁。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延春阁。
旧名万春,宝元元年改。
庆历元年,改寿昌阁为宝文阁。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宝文阁。
即寿昌阁,庆历元年改。
庆历二年,修北京宫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二年八月戊子,出内藏库缗钱十万修北京行宫。 按《地理志》:庆历二年,建大名府为北京。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驻跸行宫。城南三门:中曰顺豫,东曰省风,西曰展义。东一门,曰东安。西一门,曰西安。顺豫门内东西各一门,曰左、右保成。次北班瑞殿,殿前东西门二:东曰凝祥,西曰丽泽。殿东南时巡殿门,次北时巡殿,次靖方殿,次庆宁殿。时巡殿前东西门二:东曰景清,西曰景和。
按《玉海》:庆历二年五月十六日戊午,诏升大名府为北京,先朝驻跸行宫,正殿为班瑞殿。七月以行宫中门为顺豫,寻以行宫便殿为靖方殿,又有时巡庆宁殿。
庆历六年,重修开先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开先殿,庆历六年八月,重修。乙亥,飞白书榜。庆历八年,诏以旧延恩殿为观文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宫中有安福、观文殿。
旧名集圣,明道二年改肃仪,庆历八年改今名。
按《玉海》:观文殿旧曰延恩,祥符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圣祖降此殿,闰十月壬申,晁迥等请改殿名,改真游。十二月,作《真游殿颂》。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壬子,参政丁谓请御书真游殿额,十一月乙酉,奉安殿额,十月戊午名,真游殿西门曰延真。其东真君殿,曰积庆,万岁殿曰延庆。东西门曰左右昭,庆后殿曰崇政,北向殿曰承明,后苑东曰宣和,又改为集圣殿。明道二年十一月丁丑,改为内外,命妇客舍,名肃仪。庆历八年五月乙巳,以紫宸不可为官称,诏以旧延恩殿为观文殿,改紫宸殿学士为观文殿学士。
皇祐二年,名扬州章武殿为神武。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建隆元年十一月丁未,亲征李重,进至扬州。二年正月,诏以行宫为建隆观。祥符五年,建殿景祐。四年,别建殿名章武。皇祐二年五月庚寅,改名神武。皇祐三年,作隆儒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隆儒殿。
迩英阁后小殿,皇祐三年始赐名。
按《玉海》:皇祐三年十月,作隆儒殿,初诏丁度等撰迩英阁,后小殿名乙酉度等,请名隆儒,询猷清燕,诏以隆儒为名。
皇祐五年,建滁州端命殿、并州统平殿、澶州武信殿。按《宋史·仁宗本纪》:五年春三月癸亥,遣使奉安太祖御容于滁州,太宗御容于并州,真宗御容于澶州。按《玉海》:皇祐五年三月,仁宗宣谕曰:恭惟太祖擒皇甫晖于滁州,是受命之端也。太宗平刘继元于并州,是太平之统也。甲子,乃诏滁州,因旧寺建殿,命曰端命。命宰相庞籍奉安太祖御容,并州,因崇圣寺,命殿曰统平。命枢密使王贻,永奉安太宗御容。
太宗御容,以四月二十七日奉,安帝闻之,曰:太宗以是月日至城,下有此符合寺本行宫赐名平晋大中,祥符二年改今名。
又曰:恭惟真宗禦契丹于澶州,是偃武之信也,宜即澶州旧寺建殿名曰武信,命枢密高若讷,奉安真宗御容。
皇祐间,滁州通判、殿中丞王靖,言太祖皇帝擒皇甫晖于滁州,太宗下刘继元于并州,真宗禦契丹于澶州,皆宜立庙,以昭遗烈。于是就芳林园,命工部写三圣御容,临赴逐州。皇祐五年三月十四日甲子,太祖御容赴滁州,奉安于大庆观端命殿,太
宗御容赴并州,奉安于资圣禅院统平殿,真宗御容赴澶州,奉安于开福禅院武信殿。
至和二年,建延圣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至和二年正月丁卯,奉安真宗金像于延圣殿。
嘉祐四年,修潜龙宫。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四年修潜龙宫,真宗为开封府尹时廨舍也。嘉祐六年,建永宗殿,名汴口碑殿为崇训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嘉祐六年十一月,崇先观成建,是殿以奉真宗御容。戊辰以汴口新修灵津庙碑,殿为崇训殿。嘉祐七年,作凝机殿。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嘉祐七年三月乙亥,作凝机殿于禁中。
欲储思清间,特起此殿。
嘉祐八年,英宗即位,改旧位为庆宁宫。
按《宋史·英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七年十一月戊辰,皇子迁新位,嘉祐八年,英宗即位,九月庚戌,以旧位名兴庆宫,吕诲言唐有此宫名,九年十二月改名庆宁。
《会要》又云:在謻门内南廊,治平二年,赐名有阁。藏御书籍。二月十一日,吕公著请俟既郊岁丰乃修从之。
英宗治平元年,建孝严殿名,皇太后宫殿为慈寿,改明福殿为迎釐。
按《宋史·英宗本纪》:元年五月丙辰,上皇太后宫殿名曰慈寿。 按《地理志》:慈寿殿。
皇太后所居,治平元年赐名。
按《玉海》:治平元年七月二十一日,中书门下表言,在汉之隆实居长乐,有唐之盛,亦阐义安请以皇太后所居为慈寿宫,殿为慈寿殿。
《实录》云:五月丙辰,上皇太后宫,殿名曰慈寿
孝严殿。治平元年建于景灵宫之西,南奉仁宗神御。图大臣于壁,别殿曰宁真。十二月召辅臣观御篆榜于迎阳门。 明福殿景灵宫斋殿,治平元年九月改为迎釐。
治平三年,改清居殿曰钦明名,神御殿曰景宁。按《宋史·英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崇徽殿北有钦明殿。
旧名天和,明道元年改观文,又改清居,治平三年改今名。
按《玉海》:旧曰天和,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观文,后改曰清居。治平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壬子,改清居殿曰钦明。命直龙图阁王广渊书《洪范》一篇于屏,时帝谓广渊曰:先帝临御天下四十年,天下承平,得以无为,朕方属多事,岂敢自逸,故改此殿名,因访广渊,先儒论《洪范》得失,广渊对以张景所得最深,以《景论》七篇进。翼日,召对延和殿,帝曰:景所说过先儒远矣,以三德为御,臣之柄尤为善论,朕接臣下常谦柔听纳之。间则自以刚断此屏,置之坐右,岂特无逸之戒也。赐广渊御纸、笔墨、黄金。 内中神御殿,治平三年正月名景宁。
治平四年,建英德殿。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英德殿,奉仁、英二宗神御,治平末建于景灵宫。
神宗熙宁元年,作庆寿、宝慈二宫。
按《宋史·神宗本纪》:元年三月戊子,作太皇太后庆寿宫、皇太后宝慈宫。
按《玉海》:元年三月十五日戊子,中书门下言太皇太后,宫殿请以庆寿为名,皇太后宫殿请以宝慈为名。从之,后庆寿宫建庆寿、萃德二殿,宝慈宫建宝慈、姒徽二殿。
熙宁三年,起神藻殿。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熙宁三年闰十一月二十三日,起神藻殿,诏奉真宗御容。
熙宁四年,作中太一宫,又作玉华殿。
按《宋史·神宗本纪》:四年冬十一月丁亥,作中太一宫。按《玉海》:熙宁四年,后苑作玉华殿。
熙宁七年,作基春殿。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基春殿。
熙宁七年建,在玉华殿后。
按《玉海》:熙宁七年,玉华殿后作山亭、祥鸾阁、基春殿。熙宁八年,建睿思殿。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睿思殿。
熙宁八年建。
按《玉海》:熙宁八年,建睿思殿。
熙宁十年,改宫城诸门名。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宫城周回五里。南三门:东曰左掖,西曰右掖。东西面门曰东华、西华。
旧名宽仁、神兽,开宝三年改今名。熙宁十年,又改东华门北曰謻门。
北一门曰拱宸。
旧名元武,大中祥符五年改今名,熙宁十年,改门内西横门曰临华。
熙宁 年,改琼华殿为需云殿,又改长庆门曰嘉肃。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宴殿后有需云殿。
旧名玉华,后改琼华,熙宁初改今名。
乾元门内正南门曰大庆,东、西横门曰左、右升龙。左右北门内各二门,曰左、右长庆。
熙宁间,改左、右长庆隔门曰左、右嘉肃。
元丰三年,建承极殿。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承极殿。
元丰三年建。
元丰五年,景灵宫成,又建燕宁殿。
按《宋史·神宗本纪》:五年冬十一月壬午,景灵宫成,告迁祖宗神御。
按《玉海》:燕宁殿,元丰五年,建以奉仁皇慈圣御容。
哲宗元祐元年,建崇庆、隆祐二宫殿。
按《宋史·哲宗本纪》:元年春二月丁未,群臣上太皇太后宫曰崇庆,殿曰崇庆寿康;皇太后宫曰隆祐,殿曰隆祐慈徽。 按《地理志》:崇庆、隆祐二宫。
元祐元年建。
按《玉海》:元祐元年闰二月十九日丁未,诏曰:汉家致孝有朝夕供御之廷,唐室承颜严岁时,庆贺之礼,逮于列圣,咸有旧章。建太皇太后宫曰崇庆,殿曰崇庆万康;皇太后宫曰隆祐,殿曰隆祐慈徽。
绍圣元年,诏改隆祐宫为慈德宫。
按《宋史·哲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绍圣元年闰四月十八日,诏改隆祐宫曰慈德宫,前殿曰慈德,中曰仁明,后曰寿昌。
绍圣二年,上圣瑞等宫名,又宣和殿成并,赐睿成宫名。
按《宋史·哲宗本纪》:二年五月乙卯,上皇太妃宫名曰圣瑞国。
按《玉海》:绍圣二年五月,以皇太妃宫为圣瑞宫,昭怀刘后宫,曰:崇恩显肃,郑后宫曰宁德。 哲宗以睿思殿先帝所建,不敢燕处,乃即睿思,之后为宣和殿。绍圣二年四月二日丁卯,宣和殿成。
按《宋史·地理志》:睿成宫。
神宗所居东宫,绍圣二年赐名。
元符三年,以懿亲宅为龙德宫。
按《宋史·哲宗本纪》:三年正月,徽宗即位。二月辛酉,名懿亲宅潜邸曰龙德宫。
按《玉海》:二月辛酉,徽宗诏懿亲潜邸名龙德宫,有申福、臻祥二殿。
元符 年,建玉虚殿。
按《宋史·哲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玉虚殿。
元符初建。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改显谟阁曰熙明。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显谟阁。
元符元年建,藏神宗御集,建中靖国元年,改曰熙明,寻复旧。
崇宁 年,复作宣和殿。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宣和殿。
在睿思殿后,绍圣二年四月殿成,其东侧别有小殿曰凝芳,其西曰琼芳,前曰重熙,后曰环碧。元符三年废,崇宁初复作,大观三年,徽宗制记刻石,实蔡京为之。
大观 年,建玉华阁。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玉华阁。
大观初建,在宣和殿后。
政和元年,建亲蚕宫。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 按《地理志》:亲蚕宫。
政和元年建。
政和三年,作保和殿及延福等宫。
按《宋史·徽宗本纪》:三年夏四月戊子,作保和殿。乙巳,以福宁殿东建玉清和阳宫。 按《地理志》:燕宁殿。
在延福北,奉安仁宗慈圣光献皇后御容。
延福宫。
政和三年春,新作于大内北拱辰门外。旧宫在后苑之西南,今其地乃百司供应之所,凡内酒坊、裁造院、油醋柴炭鞍辔等库,悉移他处,又迁两僧寺、两军营,而作新宫焉。始南向,殿因宫名曰延福,次曰蕊珠,有亭曰碧琅玕。其东门曰晨晖,其西门曰丽泽。宫左复列三位。其殿则有穆清、成平、会宁、睿谟、凝和、昆玉,群玉,其东阁则有蕙馥、报琼、蟠桃、春锦、叠琼、芬芳、丽玉、寒香、拂云、偃盖、翠葆、铅英、云锦、
兰熏、摘金,其西阁有繁英、雪香、披芳、铅华、琼华、文绮、绛萼、秾华、绿绮、瑶碧、清阴、秋香、丛玉、扶玉、绛云、会宁之北,叠石为山,山上有殿曰翠微,旁为二亭:曰云岿,曰层巘。凝和之次阁曰明春,其高踰一百一十尺。阁之侧为殿二:曰玉英,曰玉润。其背附城,筑土植杏,名曰杏冈,覆茅为亭,修竹万竿,引流其下。宫之右为佐二阁,曰宴春,广十有二丈,舞台四列,山亭三峙。凿圆池为海,跨海为二亭,架石梁以升山,亭曰飞华,横度之四百尺有奇,纵数之二百六十有七尺。又疏泉为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堤中作梁以通湖,梁之上又为茅亭、鹤庄、鹿砦、孔翠诸栅,蹄尾动数千,嘉花名木,类聚区别,幽胜宛若生成,西抵丽泽,不类尘境。初,蔡京命童贯、杨戬、贾详、蓝从熙、何訢等分任宫役,五人者因各为制度,不务沿袭,故号延福五位。东西配大内,南北稍劣。其东直景龙门,西抵天波门,宫东西二横门,皆视禁门法,所谓晨晖、丽泽者也,而晨晖门出入最多。其后又跨旧城修筑,号延福第六位。跨城之外浚濠,深者水三尺,东景龙门桥,西天波门桥,二桥之下叠石为固,引舟相通,而桥上人物外自通行不觉也,名曰景龙江。其后又辟之,东过景龙门至封丘门。 景龙江北有龙德宫。初,元符三年,以懿亲宅潜邸为之,及作景龙江,江夹岸皆奇花珍木,殿宇比比对峙,中涂曰壶春堂,绝岸至龙德宫。其地岁时次第展拓,后尽都城一隅焉,名曰撷芳园,山水美秀,林麓畅茂,楼观参差,犹艮岳、延福也。宫在旧城,因附见此。
保和殿。
政和三年四月作,九月殿成,总为屋七十五间。
政和四年,神御殿成。
按《宋史·徽宗本纪》:四年冬十二月己酉,以禁中神御殿成,减天下囚罪一等。
政和五年夏四月,作葆真宫,改集贤殿为右文殿。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按《玉海》:五年四月十日,诏秘书省,殿以右文为名,改集贤殿,修撰为右文殿,修撰。
按《宋史·地理志》:上清宝箓宫。
政和五年作,在景龙门东,对景晖门。既又作仁济、辅正二亭于宫前,命道士施民符药,徽宗时登皇城下视之。又开景龙门,城上作复道,通宝箓宫,以便斋醮之路,徽宗数从复道上往来。是年十二月,始张灯于景龙门上下,名曰预赏。其明年,乃有期门之事。
政和六年秋九月,西内成。
按《宋史·徽宗本纪》:六年九月辛卯,以西内成,曲赦京西。
政和七年春二月,改天宁万寿观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夏五月,改玉清和阳宫为玉清神霄宫。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按《地理志》:玉清神霄宫。
政和三年建,旧名玉清和阳,在福宁殿东,七年改今名。
政和八年,龙德太一宫成。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陆韶之记曰:政和八年戊戌之岁,龙德太一宫告成,直都城之西北隅,实龙潜之旧邸也。仰摹宸极一新祠庭,前殿曰黄秘之殿,次曰统元之殿,次曰神贶之殿。门曰黄秘之门,高真象设次第,分布栋宇,轇轕甍桷飞鶱,栖金浮翠蔚跂嵽嵲,远而望之,祥烟佳气,若与庆霄连接,上下既成,銮舆幸焉。躬执荐告之礼,祈为苍生致福已,而敷大宥于天,又诏儒臣为之记。
重和元年,建宣和后殿。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徽宗昼日不居寝殿,以睿思殿为讲礼进膳之所,就宣和殿宴息。重和元年,改元宣和乃更为保和殿,宣和之后殿,重和元年所刱也。
钦宗靖康元年三月,改撷景园为宁德宫。
按《宋史·钦宗本纪》:元年三月丙子,改撷景园为宁德宫。乙酉,迎道君皇帝于宜春苑,太后入居宁德宫。宋有天下,建都汴京,其宫阙制度视汉略存简素。按《玉海》:东京大内据阙城之西北,宫城周回五里,南三门,曰宣德,左掖,右掖。东一门,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拱宸。宣德门内南门曰大庆,正殿,曰大庆,次北文德殿门,次文德殿,殿东南隅有鼓楼漏屋,西南钟楼殿,次北门曰左右银台,西紫宸殿,次西垂拱殿,其后福宁殿,次后柔仪殿,钦明殿,其西睿思殿,福宁殿。东庆寿宫,庆寿、萃德二殿,福宁殿,西宝慈宫,宝慈、姒徽二殿,福宁殿后坤宁殿。凡禁中殿阁有嘉庆殿,观文殿,延真门,积庆殿,感真阁,福圣殿,寿宁堂,庆云殿,玉京殿,清景殿,西凉殿,慈德殿,景宁殿,垂拱殿门。次西皇仪殿,次西集英殿,殿后需云殿,东有升平楼廊,北龙图阁,东序资政、崇和二殿。西序宣德、述古二殿,其北天章阁,阁东西序群玉、蕊珠二殿,次北宝文阁,阁东西序嘉德、延康二殿。东华门外西北廊,元符观有謻门,门内南廊庆宁宫,西华门内延福宫,穆清、灵顾、性智三殿。次北广圣宫,宣祐门内东廊,次北资善堂,讲延所,西廊次北崇政殿,殿东西延义、迩英二阁。阁后隆儒殿,次北景福殿,殿南延和殿,殿西北迎阳门,门内后苑有太清楼,延春阁,仪凤、翔鸾二阁。宜圣殿。嘉瑞、宣明、安福、宝岐、化成、金华、清心、流杯、清辉、亲稼殿,华景、翠芳、亭淫、津亭、象瀛山池。
按《石林燕语》:太庆殿初名乾元,太平兴国。祥符中,皆因火改为朝元,天安景祐中,方改今名。有龙墀沙墀,凡正旦至大朝会策,尊号则御焉,郊祀大礼,则驾宿于殿之后阁,百官为次宿于前之两廊。皇祐初,始行明堂之礼。又以为明堂。仁宗御篆明堂二字。每行礼,则旋揭之事已复去。 紫宸殿在大庆殿之后少西,其次又为垂拱殿,自大庆殿后,紫宸垂拱之,两间有柱廊相通,每月视朝,则御文德,所谓过殿也。东西阁门皆在殿后之两旁,月朔不过殿,则御紫宸,所谓入阁也。月朔以诞节郊庙,礼成受贺,契丹辞见,亦皆御紫宸文德,遇受册发册,明堂宣赦,亦御而不常用,宣麻不御殿,而百官即庭下听之紫宸。不受贺而拜表称贺,则于东上阁门,国忌未赴景灵宫,先进名奉慰,则于西上阁门,亦既庭下拜而授阁,门使盖以阁不以殿也。惟垂拱为日御朝之所。 集英殿旧大明殿也。明道中改今名,每春秋大燕,皆在此。太祖尝御策制科举人,故后为进士殿试之所。其东廊后有楼,曰:升平,旧紫云楼也。每大燕,则宫中登而观焉。皇仪殿旧名滋福,咸平、太宗、明德皇后居之,以为万安宫,后崩复旧,明道中改今名。故常废而不用,以为治后丧之所。
按《东京梦华录》: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栋,峻桷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悉用朱红杈子入宣德楼正门,乃大庆殿,庭设两楼,如寺院钟楼上,有太史局,保章正测验刻漏逐,时刻执牙牌,奏每遇大礼,车驾斋宿,及正朔朝会于此殿。殿外左右横门,曰左右长庆门,内城南壁有门三座,系大朝会趋朝路。宣德楼左曰左掖门,右曰右掖门。左掖门里乃明堂,右掖门里西去,乃天章、宝文等阁。宫城至北廊,约百馀丈,入门东去,街北廊乃枢密院,次中书省,次都堂,宰相朝退治事于此。次门下省,次大庆殿,外廊横门,北去百馀步,又一横门,每日宰执趋朝此处下马,馀侍从台谏于第一横门,下马行至文德殿,入第二横门。东廊大庆殿,东偏门,西廊中书门下后省,次修国史院,次南向小角门,正对文德殿,殿前东西大街,东出东华门,西出西华门。近里又两门相对,左右嘉肃门也。南去左右银台门,自东华门里,皇太子宫入嘉肃门街,南大庆殿后门东西上閤门,街北宣祐门,南北大街西廊面,东曰凝晖殿,乃通会通门入禁中矣。殿相对东廊门楼,乃殿中省六尚局御厨,殿上常列禁卫两重,时刻提警,出入甚严。近里皆近侍中贵,殿之外皆知省御药幕,次快行亲从官辇官,车子院黄院子,内诸司兵士祗候宣唤,及宫禁买卖进贡,皆由此入,唯此浩穰诸司人自卖饮食,珍奇之物,市井之间未有也。每遇早晚,进膳自殿中省对凝晖殿,禁卫成列约栏不得过往,省门上有一人呼喝,谓之拨食,家次有紫衣裹,脚子向后曲折。幞头者谓之院子,家托一合,用黄绣龙合衣,笼罩左手,携一红罗绣手巾进入于此,约十馀合继托金瓜合二十馀面,进入非时,取唤谓之泛索。宣祐门外西去紫宸殿,次曰文德殿,次曰垂拱殿,次曰皇仪殿,次曰集英殿。后殿曰崇政殿,保和殿,内书阁曰眷思殿,后门曰拱辰门。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买卖在此。
按《辍耕录》:廉访使杨文宪公焕,字焕然,乾州奉天人。尝作汴,故宫记云:己亥春三月,按部至于汴,汴长史宴于废宫之长,生殿惧后世,无以考。为纂其大概云。皇城南外门曰南薰,南城之北新城门曰丰宜。桥曰龙津桥,北曰丹凤。而其门三,丹凤,北曰州桥,桥少北曰文武楼,遵御路,而北横街也。东曰太庙,西曰郊社,正北曰承天门,而其门五双,阙前引东曰登闻检院,西曰登闻鼓院。检院之东曰左掖门,门之南曰待漏院。鼓院之西曰右掖门,门之南曰都堂。承天之北曰大庆门,而日精门左升平门居其东,月华门右升平门居其西。正殿曰大庆殿,东庑曰嘉福楼,西庑曰嘉瑞楼,大庆之后曰德仪殿,德仪之东曰左升龙门,西曰右升龙门,正门曰龙德,曰萧墙,曰丹墀,曰隆德殿。隆德之左曰东上阁,门右曰西上阁,门皆南向,东西二楼钟鼓之所在。鼓在东,钟在西。隆德之次曰仁安门。仁安殿东,则内侍局,内侍之东,曰近侍局,近侍之东,曰严祗门。宫中,则曰撒合门,少南曰东楼,即授除楼也。西曰西楼,仁安之次曰纯和殿,正寝也。纯和西曰雪香亭,雪香之北后妃位也。有楼,楼西曰琼香亭,亭西曰凉位。有楼,楼北少西曰玉清殿,纯和之次曰宁福殿,宁福之后曰苑门,由苑门而北曰仁智殿,有二大石,左曰敷锡神运万岁峰,右曰玉京独秀太平岩。殿曰山庄,庄之西南曰翠微阁,苑门东曰仙韶院,院北曰涌翠峰,峰之洞曰大涤,涌翠东连长生殿,殿东曰涌金殿,涌金之东曰蓬莱殿,长生西浮玉殿,浮玉之西曰瀛洲殿。长生之南曰阅武殿,阅武南曰内藏库,由严祗门,东曰尚食局,尚食东曰宣徽院,宣徽北曰御药院,御药北曰右藏库,右藏之东曰左藏。宣徽东曰点检司,点检北曰秘书监,秘书北曰学士院,学士之北曰谏院,谏院之北曰武器署。点检之南曰仪鸾局,仪鸾之南曰尚辇局。宣徽之南曰拱卫司,拱卫之南曰尚衣局,尚衣之南曰繁禧门。繁禧南曰安泰门,安泰西与左升龙门,直东则寿圣宫,两宫太后位本。明俊殿试进士之所,宫北曰徽音殿,徽音之北曰燕寿殿,燕寿殿,垣后少西曰震肃,卫司东曰中卫,尉司仪鸾之东曰小东华门,更漏在焉。中卫尉司东曰祇肃门,祇肃门东少南曰将军司。徽音寿圣之东曰太后苑,苑之殿曰庆春,庆春与燕寿并小东华与正东华对。东华门内正北尚厩局,尚厩西北曰临武殿,左掖门,正北尚食局,局南曰宫苑司,宫苑司西北曰尚酝局。汤药局侍仪司少西,曰符宝局。器物局西,则撒合门。嘉瑞楼西曰三庙正殿,曰德昌,东曰文昭殿,西曰光兴殿,并南向德昌之后,宣宗庙也。宫西门曰西华与东华,直其北门曰安贞,二大石外凡花石台榭池亭之细,并不录观其制,度简素比土阶茅茨则过矣。视汉之所谓千门万户,珠璧华丽之室,则无有也,然后之人因其制度而损益之,以求其称斯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