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九十八卷目录
巡狩部汇考六
明〈太祖洪武三则 成祖永乐四则 宣宗宣德二则 武宗正德四则 世宗嘉靖三则〉
皇清〈总一则 顺治一则 康熙三则〉
巡狩部汇考七
易经〈观卦 复卦〉
礼记〈曲礼 王制 曾子问 礼器 郊特牲 祭义〉
巡狩部总论
白虎通〈巡狩〉
文献通考〈巡狩〉
大学衍义补〈王朝之礼〉
明〈太祖洪武三则 成祖永乐四则 宣宗宣德二则 武宗正德四则 世宗嘉靖三则〉
皇清〈总一则 顺治一则 康熙三则〉
巡狩部汇考七
易经〈观卦 复卦〉
礼记〈曲礼 王制 曾子问 礼器 郊特牲 祭义〉
巡狩部总论
白虎通〈巡狩〉
文献通考〈巡狩〉
大学衍义补〈王朝之礼〉
礼仪典第二百九十八卷
巡狩部汇考六
明
太祖洪武元年八月,幸北京。按《续文献通考》:洪武元年八月,帝幸北京。先是,上得汴梁,诏以金陵为南京,汴梁为北京。至是幸之,十月戊寅还南京。
洪武五年,定车驾出入,肃清道路仪。
按《明会典》:洪武五年,定车驾出入,有司肃清道路。官民不许开门观望行立。所在官员父老合迎驾者,于仗外路右叩头俛伏,候车驾前行,方起。若遇驻跸之处,合迎驾之人,行五拜礼,车驾行处,有冲入仗内者,绞。仗外五十步内观望者,杖一百。如于郊野外一时不能回避者,俛伏。行立观望者,杖一百。典仗卫官故纵者,同罪。失觉,减二等。陈诉冤抑,仗外俛伏以听。如冲入仗内者,如律。合迎车驾之人,仗外不俛伏者,亦如律。车驾所至,凡文武官非近侍及宿卫护驾而在五十步内者,依例俛伏。行立观望者,如律。纵放牲畜突入仗内者,杖八十。凡皇城宿卫及在京守门官员军士,遇驾出入,执仗肃立,不须回避。其在外城镇守门官及士卒,如遇车驾经行,则俛伏回避。
洪武八年,幸中都。
按《续文献通考》:洪武八年四月,上幸中都,次滁州,遣官祭滁阳王。上至中都,祭告天地。
成祖永乐六年,诏定巡狩仪注。
按《明会典》:巡狩。永乐六年,定诏告天下诸司,及各处镇守总兵官知会:一。礼部预行各处凡有重事,并四夷来朝,俱达行在,所仍具本启闻。其馀事务奏启,俱达京师启闻施行。事有疑碍者,在京令该衙门具奏。取自上裁。凡进拜表文,达行在所,笺文达京师。一。礼部预行经过所在,军民衙门俟车驾至,官吏生员耆老朝见。及预行北京畿内,文武衙门令掌印官俟车驾至朝见。一。祭祀,车驾将发,奏告天地、社稷、太庙、孝陵,祭大江旗纛等神,軷祭于承天门外,其经过处所,滁州遣官祭滁阳王,泗州遣官祭祖陵,凤阳祭皇陵祭淮,阙里遣官祭先师孔子,望祭泰山,缘途古先圣贤忠臣烈士祠坟,礼部预期奏闻,遣官致祭。将至北京境上,设坛祭北京山川等神。车驾至北京,奏告天地,祭告境内山川等神。一。扈从,在京马步军五万人内,马军一万,步军四万。马军五千,步军五千充驾前军,馀马军五千,步军三万五千,分五军率领,每军马军一千,步军七千,以都指挥、指挥、千百户管领,锦衣卫仍选将军五百人,校尉二千五百人,力士二千人。一。侍从,五府都督各一员,首领官一员,吏六人。吏部堂上官一员,文选等四司官五员,办事官二十员,历事监生四十人,人才五十人,吏十人。户部堂上官一员,北京等十二司官十三员,办事官十员,吏二十四人,礼部堂上官二员,仪制等四司官七员,办事官十员,吏十二人,铸印局官一员,吏一人,匠六人,兵部堂上官一员,武选等四司官七员,办事官五员,吏十五人,刑部堂上官一员,浙江等十二司官十二员,办事官五员,吏十三人,工部堂上官二员,营缮等四司官十员,办事官二十员,吏十五人,都察院堂上官一员,浙江等十二道监察御史二十四员,办事官五员,吏二十四人,通政司堂上官二员,首领官一员,吏六人大理寺堂上官一员,左右寺官六员,吏十人,太常寺堂上官二员,首领官一员,吏一人,赞礼郎四员,协律郎一员,司乐一员,乐舞生二十人,厨子五十人,光禄寺堂上官三员,首领官一员,署官十七员,办事官六员,吏三人,厨子一千人,鸿胪寺堂上官四员,首领官一员,司仪司宾二署各一员,序班四十员,鸣赞四员,及通晓夷语者,斟酌带去。翰林院内阁官三员,侍讲修撰典籍等官六员,书制敕秀才八人,及译写四夷文字监生十三人,尚宝司官二员,吏科给事中三员,户科给事中三员,礼科给事中四员,兵科给事中三员,刑科给事中三员,工科给事中三员,中书舍人四员,写诰秀才五人,行人司行人十员,太医院堂上官二员,御医二员,生药库官一员,医士摘选三分之二,吏三人,钦天监官三员,天文生十五人,教坊司奉銮韶舞司乐各一员,俳长色长乐工斟酌用之。一。扈从文武官军人等,陆路文武官员人等,写制诰秀才译字监生紧用供用医士天文生及厨役人等,俱给马骡驴匹。马官给,外脚力驴给钞六十锭,令自备。办事官监生人才吏典及医士厨役等非紧用者人,给脚力钞二十锭。随伍官员将军校尉力士旗军,每二人给驴一匹,如不敷,亦给钞六十锭,自备。水路俱应付船只,遇陆路应付车辆。一。缘途各站,每站增马二十匹,令附近卫所马军内差拨,仍令附近有司备车一百辆,无车之处起夫五百人听候,一经过处所,支给粮草,扈从官员人等,人日给行粮二升,马日给料四升,草一束,驴料一升,草一束。一。车驾将发,宴在京文武群臣,赐扈从文武官员军校人等钞公五十锭,侯四十锭,伯三十锭,一品二品二十锭,三品四品十五锭,五品十二锭,六品七品十锭,八品九品八锭,未入流及办事官将军总小旗人钞七锭。将军及各卫总小旗人钞六锭,监生、秀才、吏典、人才、医士、乐舞生、军校力士、厨子、工匠、人钞五锭。军伴、皂隶、乐工、人等、人钞四锭。在外卫所扈从,及各处驻劄官军依京卫官军,例给赏一车驾。至北京宴文武群臣耆老,赐官员人等及命妇钞。其当守城命妇,论次行赏。一。遇万寿圣节,公侯驸马伯、文武官四品以上,近侍官及监察御史预宴。五品以下,并办事官监生秀才吏典军民工匠人等,依例赐钞一锭。一。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锦衣卫各铸印信,通政司鸿胪寺各铸关防。一。扈从官员,有牙牌者,随身悬带,以凭关防出入。一。经过郡县,分遣廷臣考覈守令贤否,即加黜陟。分令给事中,监察御史存问高年,赐币帛酒肉。一。经过凤阳陵户及亲戚人,赐钞六锭,耆老迎见者,人赐钞三锭。泗州陵户亲戚耆老迎见者,赏如之。
按《续文献通考》:永乐六年八月丙戌,诏明年二月巡北京。
永乐七年,北巡。
按《续文献通考》:永乐七年正月,命学士胡广、谕德杨荣、金幼孜、修撰王英等扈从,二月上启行,命皇太子监国。三月,车驾至北京,御奉天殿,受朝贺。
永乐八年十月丁酉,车驾发北京,十一月癸亥朔,冬至车驾还京。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永乐十一年二月,上巡幸北京,皇太孙从。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永乐十五年,巡北京。
按《续文献通考》:永乐十五年三月壬子,上巡北京。皇太子监国,命胡广、杨荣、金幼孜扈从。
宣宗宣德五年十月,车驾发京师,驻跸玉河,遂幸雷家站。
按《续文献通考》:宣德五年九月,车驾巡近郊。冬十月丙子,车驾发京师,驻跸玉河,谕成国公朱勇等曰:今农收虽毕,而禾稼在场,民间公私之费,皆出于此。扈从官军,不许入民家有所求索。违者处以重刑。其申令各营悉知之。壬午,驻跸雷家站,召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问曰:唐太宗过此,非征辽时乎。众对曰:然。上曰:太宗恃其英武,而勤远略。此行所丧不少。帝王之鉴戒也。又问此山崩于顺帝时,人率谓元亡之徵。卿等以为如何。众对曰:顺帝自是亡国之主,虽山不崩,国亦亡。上曰:此言正合朕意。昔圣帝明王之世,未尝无灾异,大抵国之存亡,系其君德之仁与不仁而巳。戊子回銮驻泥河,壬辰车驾至京师。
宣德九年,帝率师巡边。
按《续文献通考》:宣德九年九月,上将率师巡边,命蹇义、杨士奇、杨荣、胡濙、杨溥、吴中等扈从。癸未,车驾发京师。丁酉驻跸洗马岭,庚子回銮。
武宗正德十二年八月,出居庸关,九月幸大同。
按《续文献通考》:正德十二年八月,上出居庸关,至怀来宣府等处游猎,边将江彬辈导之也。先是,彬与边将许泰、刘晖等皆有宠于上,赐姓朱氏,号曰外四家。上在豹房,同卧起狎近,而彬宠尤盛。屡导上出宫,游戏近郊,至居庸关,巡关御史张钦闭关,上疏不听,遂远出关外。杨廷和等累疏请回銮,且言居庸临边,敌国不时出没为寇。正统末年之时未远,可为明鉴,不听。九月,上幸大同,猎阳和,敌以众数万掠应州,上命诸边将击之,敌寻引去。
正德十三年八月,北巡。
按《续文献通考》:正德十三年正月郊祀毕,上复出关游猎。二月二日,太皇太后王氏崩,上还京。四月朔,上以太后将祔葬,诣天寿山祭告,遂往黄花镇、密云等处游猎。五月末旬,上还京。六月,敌入宁夏塞上,复议北巡。杨廷和等谏:万乘不宜轻出。上不听,乃自称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朱寿巡边,又欲以朱彬为威武副将军,扈从以行。命内阁草敕,廷和语毛纪,具疏连名上之,疏略曰:人君承天命以为天子,四方万国皆其臣妾。今乃假称威武大将军、国公,名号下同臣庶,天地易位,冠履混淆,自古及今,未之有也。迩者皇上时出巡游,天下人心,无不疑惧。奈何又复为此。万一宗藩之中,或有援引祖训,指此为言,不知陛下何以应之。又或以朝无正臣,内有奸邪为名,不知陛下之左右,及臣等代言之臣,又将何以自解。臣等戮身亡家,固不足惜。但恐朝廷之上祸乱,或从此始耳。此臣等之所以日夜痛心疾首,而不敢以自默也。疏上,不省。时上必欲内阁草敕,屡遣中官促之。杨廷和称疾不出,上御左顺门,召梁储面促草敕。储奏曰:敕不敢草。上曰:何乃逆命。对曰:凡事可将顺,独此敕不敢草。上曰:何不敢。对曰:陛下为君,乃自卑而列于臣。臣草敕,是以臣名君,故不敢。上大怒,手剑立曰:不草敕,齿此剑。储免冠解带,伏地流涕曰:臣逆命有罪,愿就死。若草敕,则以臣名君,臣死不敢奉命。良久,上亦察其诚,掷剑而起,更命廷和草之。既而礼部尚书李逊学等廷议欲建储居守。时朱宁阴受宁王宸濠赂,谋入宁世子,司香太庙。江彬亦欲立所厚远藩,各阴有所主。梁储厉声曰:皇上春秋鼎盛,建储未宜轻言。万一有他,吾辈伏斧锧矣。邪谋岂可听。徇王琼、王鸿儒,亦助言之,谋遂寝。八月,上北巡,出居庸关,遂历宣府至大同。九月,上在大同。冬十月,上自偏头关渡河幸榆林。
正德十四年,幸南京。
按《续文献通考》:正德十四年春正月,上在榆林。二月初旬,上自榆林还京师。三月,上欲巡视泰岱,历徐扬,抵南京,下苏浙,浮江汉,登武当,且遍观中土繁丽诸处。都下人情汹汹,时江西宁藩久蓄异谋,俟衅而发,内外咸以为忧。于是翰林修撰舒芬等约诸同志,上疏乞留,俱会阙下。吏部尚书陆完迎诸上疏者曰:主上闻直谏,辄引刀为刎状。今且撒赖矣。其容色辞气,尽归咎于上。以沮言者,一时言官又多其党,遂为所阻。芬乃邀吏部郎中夏良胜,仪制郎中万潮、太常博士陈九川,各疏连上。太医院医士徐鏊以医谏。又明日,吏部郎中张衍庆、礼部郎中姜龙、兵部郎中黄巩、孙凤、员外陆震、刑部郎中顾棠,率部僚合疏入。又明日,工部郎中林大辂等,大理司正周叙等,行人司副余廷瓒等,并连名疏入。于是上大怒,下黄巩、陆震、夏良胜、万潮、陈九川、徐鏊于锦衣卫狱,命舒芬、张衍庆、姜龙、孙凤、陆奉等百有七人跪于午门外五日。林大辂、周叙、余廷瓒等二十馀人俱下狱。明日,同黄巩等六人亦跪五日。于是数日京师阴霾昼晦,人情震骇。宫城内海子水溢四五尺,折桥下铁柱。有金吾卫指挥张英,明言车驾出,必不利,乃肉袒露刃于胸,以死谏。于是有旨,命锦衣卫将舒芬等百有七人,俱午门前各杖三十,为首者调外任,芬调福建市舶副提举,馀俱罚俸半年。夏四月,命锦衣卫将黄巩等六人午门前杖五十,徐鏊发充军,巩震良胜潮九川俱为民。林大辂周叙余廷瓒杖五十,降三级调外任。其馀俱杖四十,降二级调外任,时被杖而死者,陆震、余廷瓒、主事刘校、何遵、评事林公黼、照磨刘珏、行人孟阳、李绍贤、刘平甫、李翰臣、詹轼十有一人。车驾遂不果出。虽士气少振,江彬奸谋少沮,而国体亦少损矣。八月下诏南征,大学士梁储,蒋冕扈从。时王守仁擒宸濠,捷音犹未至京,诸边将在豹房者,各逞所见,献擒宸濠之策,上亦欲假亲征南游。太监张忠等见钱宁臧贤事败,又欲因此邀功。上出师驻跸良乡,都御史王守仁擒宸濠捷音至。入奏,上令遣回,待至南京,另奏。大学士梁储,蒋冕以宸濠就擒,江西已宁,屡请回銮,不听。九月,上至南京,十月上在南京,禁约人民,不许养猪及易买宰杀,违者发极边卫俱充军,以猪音同国姓也。远近流传,旬日之间,各处城市乡村居民,将所养猪尽行减价贱卖。十一月,上在南京,十二月上在南京。
正德十五年,帝在南京,十月,车驾北旋。
按《续文献通考》:正德十五年正月,上在南京,欲就南京旧坛,大祀天地。梁储等言,南北配位不同,且典章不可紊,乃止。二月,上在南京,杨廷和,毛纪疏请回銮,谓大祀之礼,行于正月。社稷之祀,举在仲春。孝贞皇后大祥在二月二日,礼应即时祔庙,今改卜至再,甚为非宜。天下朝觐官员,吏部考察,上请未奉定夺。各官离任既久,政务悉废。殿试进士之制,亦已踰期。自去秋圣驾南行,至今八月有馀,在京在外,各衙门题奏俱未蒙发出施行,伏望亟赐班师还京,举行前颁大礼,各衙门题奏文书,早赐发出,毋致事务久稽。有生他虞。不报。夏四月,上在南京。五月,上在南京。六月,上在南京。秋七月,上驻跸南京既久,复有游苏杭,泛江浙,溯湖湘,登武当之意。畿内郡县,供给繁难、梁储、蒋冕,自执书奏,恳请回銮,泣跪于行宫门外,自未至酉,上遣中官取奏入,且谕之起,对曰:臣未奉旨,不敢起。中官复出传旨云,已知道,日下便要回銮。储等乃起。八月,上在南京。九月,上在南京。群党欲自献俘袭功。张永曰:昔未出京,宸濠已擒,奈何袭之。于是以大将军钧帖,令王守仁重上捷音。守仁乃节略前奏,入诸人名于疏内上之,上始议北旋。十月,上自南京班师凯旋。十二月,驻跸通州。
世宗嘉靖十五年,幸万寿山。
按《续文献通考》:嘉靖十五年三月,上欲择寿域奉皇太后,谒万寿山陵,遂行十八道岭。李时、夏言、顾鼎臣廖道南、郭勋扈从。壬戌,祀文皇帝于平台山,言行帐火暨勋。时帐俱烬,言所收奏章五通,亦烬。翼日,泛舟西湖,上制泛舟赋,命和。时勋以灾疏谢,言不谢,上切责之输罪,乃已夏四月,作幽宫。上复幸西山视工,八月,上复如天寿山,迁孝肃太皇太后神主于裕陵,孝穆皇太后孝惠太皇太后神主于茂陵,各享殿。夏言李时扈从。还告祖考于内殿。
嘉靖十七年,幸平台山。
按《续文献通考》:嘉靖十七年夏四月,上如平台山,以文皇驻跸之所,命建亭崇祀。
嘉靖十八年,定南巡仪。
按《明会典》:嘉靖十八年南巡仪。一:先期,上亲奏告皇天于元极宝殿,同日告闻皇祖太庙、皇考睿宗庙,遣官分告北郊。成祖列圣群庙,太社稷,帝社稷,朝日夕月,天神地祇,用祭服。太常寺备脯醢酒果,翰林院撰告文。一:軷祭于承天门,遣官祭旗纛之神,用牲醴,制帛三,献如常仪。一:驾发出正阳中门,后妃辇轿后随,锦衣卫设钦制,武陈驾备辇舆仪仗等项扈行。本卫选精壮旗校八千人,内以六千人专管抬奉上座舆辇,二千人专管摆执驾仪,及一应正直巡绰传宣等用。选委千百户一百二十员,分投管理,各分拨班接替,行太仆寺调取寄养马三千匹,兑给各旗,校更迭骑坐,以锦衣卫指挥充前驱使,领千百户等官,先往肃清道路。简命武职重臣二员,留守京城。兵部尚书一员,参赞机务各请敕行事。以文职大臣一员,总督整饬宣大等处军务,一员提督蓟州山海关等处地方边备。文职重臣一员,充行边使,往辽东蓟州宣大雁门固原等九边阅视边备,户部赍银随去,劳赏官军,各请敕行事。兵部奏请皇城四门、京城九门、大明门外两边守门文武大臣各一员,坐边官侯伯二员,增设守门官军,用科道官点闸,京城内外巡捕官军,行团营,再选有马官军三千员名,分为两班,酌派五城地方与同旧有官军巡逻,仍选委坐营官及各提督把总等官,昼夜巡捕。安定德胜门,各土城门外,及郑村坝大黄庄居庸关白羊口六处地方该营,拣选有马官军,每处一千员名,分为两班,轮流下营防守。安定德胜门土城,各用东西官厅听征总兵官一员,其馀各用参将一员,统领下营。紫荆倒马二关,保定抚镇官拣选精锐有马官军,每关一千员名,分为两班,每月轮流下营守把。各委坐营官一员统领。一:兵部于团营东西官厅,御马监勇士内,拣扈驾官军六千员名,给兑马匹,内执武陈驾仪一千人,总兵官一员领之。驾前后各二千人,参将二员领之。驾左右各五百人,翼驾行左右,副参将领之。及行文沿途抚镇等官,调拨兵马屯驻扈驾。先期,户部请敕命侍郎一员,率属官六员,带领太仓银三十馀万两,前去沿途整理官军粮料。工部请敕差郎中一员,同内官监督理沿途桥道,及行宫席殿。礼部行南北直隶、浙江等十三布政司,凡有要紧重事,俱达行在所奏闻。其馀事务,俱达在京通政使司,照常封进。各该衙门,启请皇太子令旨行其事。有疑碍者,各差人赴行在具奏取旨。各处拜进表笺,除岁例等项赴在京,礼部照常类收启,请司理监官捧进。其特贺大礼,不系常典者,原差人恭诣行在投进。一:扈从官。五府堂上官各一员,首领官各一员,吏各一人,吏部堂上官一员,文选等四司官各一员,办事官六员,吏六人,户部堂上官二员,浙江等十三司官各一员,办事官二员,吏十三人,礼部堂上官二员,仪制等四司官共六员,铸印局官一员,办事官六员,儒士三人,吏十二人,铸印匠四人,兵部堂上官一员,武选等四司官共六员,办事官一员,吏六人刑部堂上官一员,浙江等十三司官各一员,办事官一员,吏十三人,工部堂上官二员,营缮等四司官共十员,办事官二员,吏十人,都察院堂上官二员,浙江等十三道监察御史各二员,办事官四员,吏十三人,通政司堂上官二员,首领官一员,办事官二员,吏二人,大理寺堂上官一员,左右寺官二员,办事官二员,吏二人,太常寺堂上官六员,首领官二员,属官十员,吏二人,执事人役四十人,厨役三十人,光禄寺堂上官二员,四署官四员,史四人,厨役二百人,太仆寺堂上官一员,首领官一员,吏一人,鸿胪寺堂上官俱从司仪司宾各一员,鸣赞四员,序班十六员,通事四员,翰林院堂上并讲读等官四员,制敕诰敕二房官共二十员,译字官生四人,吏十人,尚宝司官四员,吏一人,六科给事中十二员,史六人,中书舍人一员,吏一人,行人司行人十员,吏三人,太医院堂上官五员,御医吏目八员,圣济殿医士选带三分之一,吏二人,钦天监堂上官一员,博士等官八员,天文生阴阳人共十人,吏一人,教坊司奉銮韶舞司乐八员,俳色长乐工二百人。扈从文武内外官,及各项人役,合用夫马驴骡车辆廪给口粮各项应付事宜,兵部定拟,奏请转行在外有司,一体应付。内府印绶监收贮。先年行在衙门印信关防,礼部领出,给付各扈从官使用尚宝司,给领文武字样牙牌。一:驾发,留守大臣率在京文武衙门官员各具吉服,先期赴宣武门外,彰义关候送驾过,退。扈从官分程先发在途,俱免朝参候驾,惟礼兵二部、鸿胪寺、太常寺、科道纠仪官从行。光禄寺随路预办御膳,酒饭供具,凡遇行宫进膳处,所各该抚按守巡兵备等官,选委精壮官军,披带盔甲器械,拱卫乘舆,不许諠哗错乱,违者听锦衣卫即时具奏挐问。其扈驾官军,户部给散行粮,工部办锅灶,不许分外索害,有司及入民舍混扰,违者许被害之人赴抚按衙门告治,仍行随驾缉事官校访挐重治。各该军卫有司,不许分外科敛,违者听抚按官体访,指实参究,重治。各衙门跟随吏书人等,各照兵部原行关文,于军卫有司驿递衙门应付,不许分外多索。其应付衙门,亦要即时应付,毋得迟误,违者俱赴所在官司告治。经过驻劄地方,原有商贾店铺开卖饭食等物,照常市贸,不许躲避,亦不许从驾人员用强轻价勒买,违者许被害之人即时告治。兵部咨行各该巡抚官,预先出给榜文,晓谕一经过处所,真定望祭北岳恒山之神,用牛犊羊豕,上具常服行礼,如常仪。五府九卿,巡抚大臣吉服陪拜。卫辉遣官祭济渎之神,用太牢。钧州望祭中岳嵩山之神,荥泽祭河神,俱用太牢,行礼如北岳。南阳遣官祭武当山之神,用牲犊。沿途古帝王圣贤忠臣烈士祠墓,礼部查访,预期奏闻,遣官致祭,帝王用太牢,次用少牢,又次脯醢酒果。凡祭,翰林院撰祭文。一:各处抚按并三司官,俱于所属境上候驾,先赴行在。鸿胪寺报名驾至行宫,各具吉服朝见,所过府卫州县官吏生员耆老人等,俱于三十里外候迎,道傍跪叩头,驾过退。驾至行宫,鸿胪寺引见,行五拜三叩头礼。一:各处近路王府,许亲王具常服,先出城候驾,其馀宗室俱不许擅离府出迎。一:诸王迎接,先期命文武大臣侍于途,王于道傍拱立,文武大臣下马侍上左右。礼部尚书跪奏,某王某恭迎圣驾。见内侍官引王至驾前跪,行叩头礼。礼部尚书进立于上前,候旨承旨讫,起立传旨,示王随至行宫,上入少憩,王具冕服,文武大臣于殿内左右侍从。从官于丹墀东西侍班,候上升座,鸿胪寺官引王由殿左门入至拜位,赞行五拜三叩头礼毕,上命赐宴,内侍官引王于别次少候,从官叩头如常仪,王宴毕,遣大臣伴送回府。驾还,先以书止诸王,勿烦出送。一:上临旧邸,恭诣皇考睿宗献皇帝庙谒告,越四日,行祭告皇天礼于龙飞殿丹陛,奉皇考睿宗献皇帝配。是日,上更皮弁服,诣国社坛山川坛,行告祭礼。次日,恭谒显陵。次日,从驾官上表贺,遂颁诏。前期一日,鸿胪寺陈设表案,诏案于龙飞殿中,锦衣卫设随驾朝仪及迎诏,綵舆香亭于丹墀,教坊司设中和韶乐,百官各具朝服,地方官吏师生耆老人等,俱随班行礼。是日,早鸣钟鼓,上具冕服,御后殿,执事官行礼毕,上升殿鸣鞭。钦天监官唱时,鸿胪寺赞入班,赞四拜兴平身,唱宣表目,宣表目官宣讫,唱宣表。宣表官宣讫,赞俛伏兴,赞四拜兴,赞颁诏,翰林院官捧诏,授礼部尚书,捧诏置云盘内,叩头兴,由殿中门出,置綵舆内,锦衣卫官校举舆,教坊司鼓乐前导,百官趋出,候于龙飞门外,鸿胪寺赞入班,行四拜礼,赞跪,宣诏毕,赞俛伏兴,搢笏赞舞蹈,山呼出笏。赞四拜兴,平身。礼毕,礼部尚书捧诏出誊黄,奏差行人等官颁示天下。一:圣驾回京,上亲奏谢皇天上帝于元极宝殿,同日告谢皇祖太庙,皇考睿宗庙如常仪。文武官例该陪祀者,俱具祭服陪拜,遣官分告北郊,成祖列圣群庙,太社稷,帝社稷,朝日夕月,天神地祇,太岁旗纛,都城隍等神,承天门之神,俱行礼如初。按《续文献通考》:嘉靖十八年二月十六日,驾出南京,诣湖广承天府,视计显陵。先是,献皇后崩,上与群臣详议合葬显陵,会锦衣卫赵俊自承天回,言元宫有水,又有言显陵土坏,故震位久虚者,而尚书汪鋐亦言当迁入天寿山,上乃决意南巡,躬阅册立皇太子监国,以宣城伯卫錞等为留守使,起翟銮为行边使,顾鼎臣同留守张瓒参预机务,太监麦永协守,及分守京城官十人。赐鼎臣敕曰:朕幸承天,已册东宫监国,特留卿赞辅协董。文武重臣,居守内,自掖庭外而都城远及边鄙,百司庶务,悉以付卿,事须入告者,以赐印密启。乙卯,驾发。丁卯次卫辉,行宫火,陆炳负帝出燄中。四月庚辰回銮,诏天下曰:朕以菲才,切承天眷,君兹黔首,主御华夷。所事者,人极重焉。故首正父子天伦之正,复崇考庙,当有所宗。迩者积愆殊深,累于慈圣,鸾舆遐迈,哀徒摧五内之伤。凤寝丹园,礼厥宜二亲之共。匪自经营,何慰夙夜。乃于今年春仲之十有一日,奏告于天地宗庙社稷,遍达于百灵众秩山川,于十有六日,驾徂荆楚之旧藩,躬视承天之严寝。月二十有五日,驻跸龙飞内之卿云宫,斋洁肃诚,定礼备乐。有五日,元吉祗奏,告大祀于皇天,奉皇考睿宗献皇帝上配,报生恩而谒显陵,答神功而祭社稷。以及道经之望,遍兼举诸王群职,迎觐献诚,虽未如四狩之巡,亦以见省方之意。且朕何人,敢外尧舜,祗欲伸送终之道,以求永世之安。庶几教天下也。今元寝之制,置既详亲。体之尊安攸定,但念本根所在,百姓系怀,劳扰久时,民艰当轸,承天府免明年田租五分之二,北直河南二处,亦与免明年三分之一。用见朕怀恤之意,期以今三月二十三日还京。呜呼,慎终思永,立爱敬以式,臣民终始,永臧建中业,以遗孙子,尚赖忠贤,匡于至治。诏尔华夏,宜悉知之。
皇清
《大清会典》:巡幸之典,即古者省方蒐狩之遗意。其仪始定于
太宗时,而详于顺治八年。至康熙二十三年,
皇上东巡,轸念民依,特加蠲赈。
銮舆所至,训饬官方,修明祀典,尤为隆备,具载于后。
国初,定
车驾巡幸,卤簿乐器,照常陈设。
驾出,内大臣侍卫等,俱于
驾后分队随行,每队马首排齐,前后相离丈许,前后
队伍人员,不许越次。过窄狭处,候前队过毕,后队方行,不许混争。若奉
旨传后队侍卫等官,由两旁进退,不许冲入仪仗。侍
卫等官,随从人,俱在后队随行,若侍卫等官易马至队后,易毕驰入本队。
凡
上游幸时,王贝勒遇见,令执事回避下马,候
驾过,始乘马随行。
凡王贝勒扈从者,各照定数随从人员,于
大清门外齐集,候
上出,王等在旁,稍后随行,王等每位各随护卫三员,
照该王等左右翼随行,其馀护卫各照旗分次序,排列于
上队后随行,王贝勒若赴
上前,止许亲身,从旁入。若
上召问,勒马稍后欠身恭对。若王贝勒易马至,随从
人员处易毕随行,或王贝勒赴
上驻跸处,于三十馀丈处下马。
凡大臣扈从者,候
上队过,并王贝勒护卫过毕,照各旗次序,于王等护
卫后随行。
上召问时,从旁入,勒马稍后,欠身恭对,赴
上驻跸处,于六十馀丈处下马。
顺治八年
《大清会典》:顺治八年,题准
皇上行幸,随
驾及不随
驾诸王贝勒,俱盛服于
太和门齐集,候
上出宫,于金水桥两旁排立。
驾至,跪。候过随行,其不随
驾贝子以下文武各官,并随
驾都统,俱盛服在
午门外常朝处两旁排立,
驾出午门,俱跪候,过不随
驾。王以下,都统以上,送
驾候
旨,乃回。随
驾护军统领、副都统、参领等,各率本旗官兵于驾出门外排列跪,候
驾过,各照旗,按队随行。
驾还京城日,在京诸王贝勒,俱朝服在
午门外两旁排立,贝子以下文武各官,俱朝服在午门外常朝处,两旁排立。
驾入端门,王以下各官俱跪,候过,王贝勒贝子公等随
驾入午门,于内金水桥南两旁排立。
驾还宫,皆退,馀仪俱与
太宗时同。
上行幸处,外藩王公等来朝,见若设宴,大臣会集,鸣
赞官赞行跪叩头礼,若不设宴,大臣不集不赞,止行跪叩头礼。如
命坐,行一叩头礼,照品序坐。
上行幸经过地方,文官知县以上,武官守备以上,在
百里以内者,俱朝服于道右百步外跪迎送,百里以外者,免其迎送。
驻跸处地方官,不许进
献,违者治罪。
上行幸时,内外官员迎
驾送
驾,俱由礼部具题请
旨。
康熙十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年,题准内外官员迎送事宜,改归
鸿胪寺具题。
康熙十四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四年,题准
皇上巡幸,百里之内官员迎接不到,一次罚俸一年,
二次,降二级调用。
康熙二十三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十三年,
皇上东巡,前期
诏赦天下,凡经过地方,各加恩恤。自亲王以下,宗
室、觉罗、内大臣、侍卫、内务府、武备院、上驷院、銮仪卫各官,及各旗护军统领,前锋统领等官,至各衙门扈从官,内阁满汉大学士二员,满学士二员,汉军侍读学士一员,满侍读一员,满中书舍人九员,汉中书舍人二员,翰林院满汉掌院学士二员,满汉侍读学士二员,詹事府满詹事一员,起居注满主事一员,吏部满尚书一员,满郎中二员,户部满郎中一员,满员外郎四员,礼部满尚书一员,满郎中二员,满员外郎二员,兵部满郎中二员,满员外郎二员,满主事一员,刑部满郎中一员,满员外郎一员,工部满尚书一员,满郎中一员,满员外郎四员,满主事二员,都察院满左副都御史一员,满御史二员,吏工二科满给事中二员,太常寺满卿一员,汉寺丞一员,满典簿一员,读祝官二员,赞礼郎六员,光禄寺满少卿一员,满署丞二员,太仆寺满少卿一员,鸿胪寺满汉卿二员,满少卿一员,满鸣赞四员,国子监满祭酒一员,汉助教二员,钦天监满监正一员,满灵台郎一员,汉五官正一员,汉博士一员,太医院御医二员,吏目三员,各衙门笔帖式及各执事人员,俱预行派出,按次随行,是日卤簿大驾,乐器陈设毕,
皇上出宫,
午门鸣钟,王以下,公以上,于金水桥两旁排立。民
公以下文武各官,于
午门外两旁排立,各候
驾至,跪候过随行,如常仪。不随
驾王以下,都统以上,送
驾,候
旨乃回。随
驾护军统领副都统等统领兵马,照各旗次序,分队
随行,凡
乘舆经行之地,先期鸿胪寺传谕百里以内地方官
率领本地乡绅士民,接于十里之外,本地镇守满汉官军,亦整队伍接于十里之外,分文东武西,候
驾至,跪迎
驾过,起立。送
驾,亦如之。
上至泰安州,躬祭
东岳泰山之神。至黄河,遣官致祭
金龙四大王之神。至江宁府,
上亲祭明太祖陵,又
谕江南督抚:江南风俗奢华,务令洁己爱民,敦本尚
实。勒碑三,一在江宁,一在苏州,一在安庆。
上回銮至山东,躬诣阙里,致祭先师孔子,讲书于诗礼堂,复遣亲王致祭
元圣周公。礼毕回京。
驾至京城,民公以下文武各官,俱朝服于
午门外排班跪迎,王以下,公以上,于
午门内金水桥排班跪迎,如常仪。
巡狩部汇考七
《易经》
《观卦》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程传〉风行地上,周及庶物,为由历周览之象。故先王体之为省方之礼,以观民俗,而设政教也。天子巡省四方,观视民俗,设为政教,如奢则约之以俭,俭则示之以礼,是也省方观民也,设教为民观也。
《复卦》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大全〉丹阳都氏曰:舜十一月朔巡守,而此言后不省方,则知巡守者,是月也。不省方者,是月之至日也。
《礼记》《曲礼》
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陈注〉天子巡狩而至诸侯之国,必使祝史,致鬼神当祭者之祭,以不亲往,故祝辞称字曰某甫。甫者,丈夫之美称也。 方氏曰:望秩之礼,必于野外。故以畛言之。畛,田间道也。祭于畛而谓之畛,犹祭于郊而谓之郊也。天子适诸侯,非其常,盖有时矣,故于是特言有焉。
《王制》
天子五年一巡守。〈大全〉方氏曰:五为天地相合之数,君臣之际,有天地之义焉,故取数以五为节。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
〈陈注〉岁二月,当巡守之年,二月也。岱,泰山也。宗,尊也。柴燔燎,以祭天而告至也。东方山川之当祭者,皆于此望而祀之。遂接见东方之诸侯,问有百岁之人,则即其家而见之,以其年高,故不召见也。
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
〈陈注〉好质则用物贵,好奢则侈物贵。志流于奢,淫则所好,皆邪僻矣。
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陈注〉考校四时及月之大小,时有节气早晚,月有弦望晦朔,日有甲乙先后,考之使各当其节法。律礼乐制度衣服,皆王者所定,天下一君,不容有异,异则非正矣。故因巡守所至,而正其不同者,使皆同也。
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
〈陈注〉宗庙不顺,如紊昭穆之次,失祭祀之时,皆不孝也。
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陈注〉律者,爵命之等,加地而进之,所以示劝也。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
〈陈注〉假,至也。归至京师,即以特牛告。至于祖祢之庙。
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祢。
〈陈注〉类、宜、造,皆祭名。后章言天子将出征,则此出为巡守也。诸侯则朝觐会同之出欤。
曾子问
曾子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孔子曰:天子巡守,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陈注〉迁庙主,谓新祧庙之主也。齐车,金路也。又名曰公祢。〈大全〉临川吴氏曰:迁庙主,谓祔祢时所迁昭穆最上之庙一主也,在昭庙穆庙之上,最尊最亲者也。君将出行时,遍告有庙之诸主,又特告此无庙之一主,而载之以行也。 严陵方氏曰:齐车,示有齐敬之心焉。
曾子问曰:古者师行无迁主,则何主。孔子曰:主命。问曰:何谓也。孔子曰:天子诸侯将出,必以币帛皮圭,告于祖祢,遂奉以出,载于齐车以行,每舍奠焉。而后就舍,反必告,设奠,卒,敛币玉,藏诸两阶之间,乃出,盖贵命也。
〈陈注〉既以币玉告于祖庙,则奉此币玉,犹奉祖宗之命也。故曰主命每舍,必奠神之也,反则设奠以告而埋藏之,不敢亵也。
《礼器》
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注〉名,犹大也。升,上也。中,犹成也。谓巡守至于方岳,燔柴祭天,告以诸侯之成功也。《孝经》说曰:封乎泰
山,考绩燔燎。禅乎梁甫,刻石纪号也。
《郊特牲》
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天子,天子赐之礼太牢,贵诚之义也。〈陈注〉犊,未有牝牡之情,故云贵其诚悫。
天子适四方,先柴。
〈陈注〉《书》曰: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大全〉延平周氏曰:天子巡守,至于四岳,先柴以告天也。 金华应氏曰:四方惟天子所适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所适必先柴。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也。意其与周行天下,将必有车辙马迹者,异矣。
《祭义》
天子巡守,诸侯待于竟。天子先见百年者,八十九十者,东行,西行者弗敢过。西行,东行者弗敢过,欲言政者,君就之可也。〈陈注〉应氏曰:彼向东,此向西,彼西行,此趋东,是相违而不相值,然必驻行反迂,谒而见之,不敢超越径过也。
巡狩部总论
《白虎通》
巡狩
王者所以巡狩者何。巡者,循也。狩,牧也。为天下循行守牧民也。道德太平,恐远近不同化,幽隐自不得所。考礼义,正法度,同律历,计时月,皆为民也。《尚书》曰遂觐东后,叶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尚书大传》曰:见诸侯,问百年。太史陈诗,以观民命风俗,命市纳贾,以观民好恶。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黜以爵。变礼易乐为不从,不从者君流。改衣服制度为畔,畔者君讨。有功者赏之。《尚书》曰: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巡狩所以四时出何。当承宗庙,故不踰时也。以夏之仲月者,同律度,当得其中也。二月八月,昼夜分。五月十一月,阴阳终。《尚书》曰: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十有一月朔巡狩,至于北岳。所以五岁巡狩何。为太烦也。过五年,为太疏也。因天道时有所生,岁有所成,三岁一闰,天道小备。五岁再闰,天道大备。故五岁一巡狩,三年小备。二伯出,述职黜陟,一年物有终始,岁有所成。方伯行国,时有所生。诸侯行邑。《传》曰:周公入为三公,出为二伯,中分天下,出黜陟。《诗》云:周公东征,四国是皇。言东征述职,周公黜陟,而天下皆正也。又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言召公述职亲说,舍于野树之下也。《春秋谷梁传》曰:古之君民以时,视民之勤。巡狩祭天何。本巡狩为祭天告至。《尚书》曰:东巡狩至于岱宗,柴也。王者出必告庙何。孝子出辞,反面事死如事生。《尚书》归假于祖祢。曾子问曰:王者诸侯出,亲告祖祢,使祝遍告五庙,尊亲也。王者将出,告天者,示不专也。故《王制》曰:类于上帝,宜乎社,造于祢,类祭,以祖配。不曰接者,尊无二,礼尊尊之义。造于祢,独见祢何。辞从卑,不复留尊者之命。至祢,不谦不至,祖即祭告天,为告事也。祖为出辞也,义异告于尊者,然后乃辞出。王者诸侯出,必将主何。示有所尊。故曾子曰:王者将出,必以迁庙主,行载于斋车,示有尊也。无迁主以币帛皮圭,告于祖祢庙,遂奉以出。每舍奠焉,盖贵命也。必以迁主者,明庙不可空也。王者巡狩,诸侯待于境者何。诸侯以守蕃为职也。《礼·祭义》曰:天子巡狩,诸侯待于境也。王者巡狩,必舍诸侯祖庙何。明尊无二上也。故《礼·坊记》曰:君适其臣,升自阼阶,示不敢有其室也。礼曰: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王者出一公以其属,守二公以其属,从也。王者巡狩,崩于道,归葬何。夫太子当为丧主,天下皆来奔丧。京师四方之中也,即如是舜葬苍梧,禹葬会稽,于时尚质,故死则止葬,不重烦扰也。何以知太平乃巡狩,以武王不巡狩,至成王乃巡狩。岳者何谓也。岳之为言,桶桶功德。东方为岱宗者,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南方霍山者,霍之为言护也,言万物护也。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西方为华山者,华之为言穫也,言万物成熟可得穫也。北方为𢘆山,𢘆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中央为嵩山,言其后大之也。故《尚书大传》曰:五岳谓岱山、霍山、华山、𢘆山、嵩山也。谓之渎何。渎者,浊也。中国垢浊,发源东注,海其功著大,故称渎也。《尔雅》云,江河淮济,为四渎也。《文献通考》巡狩
按《舜典》、《王制》:明言二月东巡,五月南巡,八月西巡,十一月北巡。而崔灵恩乃以为一年巡一岳,虞五载则二十年而遍周,十二载则四,十八年而遍,何所据耶。《文中子》言舜一岁而巡五岳,国不费而民不劳,何也。兵卫少,而徵求寡也。古帝王之巡狩,所以省方观民,初非游适。然舜之时,五载仅能一行。至周成王,则又不能如舜。至于十二年乃一行之。又必止以四岳为底止之地。盖虽一本于忧民之心,而尚恐有烦民之事。故出必有期,而行必有方。如此至穆王,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必使有车辙马迹,而几以丧邦。秦始皇、隋炀帝,假望秩省方之说,以济其流连荒亡之举,千乘万骑,无岁不出。遐方下国,无地不到。至于民怨盗起,覆祚殒身,曾不旋踵,虽秦隋所以召亡者,固非一端,然倘非游荡无度,则河决鱼烂之势,亦未应如是其促也。《大学衍义补》王朝之礼
《虞书》: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五载一巡守。朱熹曰:古者君将出,必告于祖祢,归又至其庙而告之。孝子不忍死其亲,出告反面之义也。
吕祖谦曰:巡守而归,苟民物有一不得其所,其见祖庙,有愧心矣。想舜归格之时,此心无愧。对越在庙,慰惬可知也。
臣按,先儒有言,巡守所以维持封建。后世罢封建,以为郡县之制,万方一国,四海一家,如肢体之分布,如心手之相应。万里如在殿廷,州县如在辇毂。挈其领而裘随,举其纲而网顺,政不必屈九重之尊,千乘万骑之禁,卫百司庶府之扈从,以劳民而伤财也。苟虑事久而弊生,而欲有以考察而振作之,遣一介之臣,付方尺之诏,玺书所至,如帝亲行。天威不违颜咫尺,孰敢懈怠哉。然则帝舜巡守,非欤。臣故曰:巡守,所以维持封建也。
大行人,十有二岁,王巡守殷国。
王安石曰:王巡守,则诸侯各朝于方岳。王不巡守,则会诸侯而殷见。或巡守,或殷国,其出而省焉,一也。
吕祖谦曰:巡守之礼,此乃维持治具,提摄人心。圣人运天下妙处,大抵人心久必易散,政事久必有阙。一次巡守,又提摄整顿一次,此所以新新不已之意。然唐虞五载一巡守,周却十二年,何故。盖周时文治渐成,礼文渐备,所以十二年方举巡守之事,此是成王知时变识会通处。
臣按,吕氏谓舜五载巡守,周十二年巡守,为成王知时变识会通。臣窃以谓在虞时,则可五载。在周时,则可十二年。在后世,罢封建立州郡之时,守令不世官,政令守成宪,虽屡世可也。在今日时变会通之要,所以提摄整顿之者,诚能择任大臣,每五年一次分遣巡行天下,如汉唐故事,虽非古典,亦古意也。
《文中子》:叔恬曰:舜一岁而巡五岳,国不费而民不劳,何也。曰:无他道也,兵卫少而徵求寡也。
臣按,时异世殊,上古之时,风气淳朴,人用未滋,故人君所以奉身用度者,未至于华靡,故其巡行兵卫,可以不备而徵求,不至于过多。后世则不然,虽时君有仁爱之心,恭俭之德,然兵卫少则不足以防奸,徵求寡则不足以备用。不若深居九重,求贤审官,内委任大臣以帅其属,外分命大臣以治其方。则垂拱仰成,不出国门而天下治矣。